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

世界的另一半24 页 444.525 KB下载文档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
当前文档共24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意见征求稿) 目录 1 总则 .................................................................................................4 1.1 编制目的 .................................................................................4 1.2 编制依据 .................................................................................4 1.3 适用范围 .................................................................................4 1.4 工作原则 .................................................................................4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5 2.1 组织机构 .................................................................................5 2.1.1 局防指组成......................................................................5 2.1.2 日常机构.........................................................................6 2.2 职责 .........................................................................................6 2.2.1 局防指职责.....................................................................6 2.2.2 局防办职责.....................................................................7 2.2.3 局防指总指挥职责.........................................................8 2.2.4 局防指成员单位职责.....................................................9 3.1 预防工作 ................................................................................10 3.1.1 预案编制。....................................................................10 3.1.2 隐患排查。....................................................................10 3.1.3 预防重点.......................................................................11 3.2 预警信息 ...............................................................................12 1 3.2.1 信息来源。....................................................................12 3.2.2 响应级别。....................................................................12 4 响应工作 ........................................................................................12 4.1 响应原则。 ............................................................................12 4.2 Ⅳ级应急响应 .......................................................................12 4.3 Ⅲ级应急响应 .......................................................................14 4.3 Ⅱ级应急响应 .......................................................................15 4.4 级应急响应 ...........................................................................16 4.5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和结束 ...................................................18 4.5.1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18 4.5.2 应急响应结束...............................................................18 5 灾后处置 .......................................................................................18 5.1 灾后检查 ...............................................................................18 5.2 灾损情况上报 .......................................................................18 5.3 抢险物资补充 .......................................................................19 5.4 总结经验 ...............................................................................19 6 保障措施 .......................................................................................19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9 6.2 应急队伍保障 .......................................................................19 6.3 应急物资保障 .......................................................................20 6.4 安全保障 ...............................................................................20 6.5 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20 2 6.5.1 宣传教育.......................................................................20 6.5.2 培训演练.......................................................................20 7 附则 ...............................................................................................21 7.1 奖励与责任追究 ...................................................................21 7.2 预案实施时间 .......................................................................21 3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指导和规范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好台风、 城市旱涝等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保证抗台防汛抢 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 处置有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 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气象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 防台抗旱抗旱条例》、《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 案》、《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舟山市防汛防 台抗旱应急预案》、《岱山县防台抗洪应急工作预案》及相 关法律、法规等,结合我县住建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职责范围内,发 生洪涝台旱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引起的在建房屋工程、市政 公用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镇房屋建筑及实施物业管理的 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等破坏、人员伤亡或影响使用、生产及运 行安全等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汛防台抗旱坚持以人为 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 4 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按照我局的基本职能,明确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 的职责及应急工作程序,积极开展住建系统防汛防台抗旱应 急处置工作。 (3)依法实施,科学调度。坚持依法防汛防台抗旱和 抢险救灾,规范防汛防台抗旱行为,防汛防台抗旱和抢险救 灾工作实行统一部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 学调度、优化配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全力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4)统筹协调,快速反应。统筹安排各部门应急工作 任务,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密切配合,保证重大信 息及时报告、准确传递,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在县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 的统一领导下,县住建局成立防汛防旱防台工作指挥部(以 下简称“局防指”),作为住建系统防汛防台抗旱突发公共事 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指导、协调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若局领导及分工有所变动,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和副总指 挥也相应调整。 2.1.1 局防指组成 总指挥:於辉军; 常务副总指挥:叶海平; 5 副总指挥:陈玉燕、虞丹达、董惊雷、顾信苗、汪武杰、 单涛; 成员:局各部门负责人。 2.1.2 日常机构 局防指下设防汛防台抗旱办公室(以下简称“局防 办”),作为局防指日常办事机构, 局防办值班电话:4471057, 传真:4474771。 主任:丁艳华(局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郁丁(局建管科科长)、刘吉乐(县建管中心 主任)、孙剑(县村镇中心主任)、汪武杰(县房管中心主 任)、乐雪军(县征收中心主任)、邬小波(县城建中心主 任) 联络员:章健(局建管科)、张迪(县建管中心)、夏 杰(县村镇中心)、李文婷(县房管中心)、刘姝慧(县征 收中心)、黄文飞(县城建中心)、彭晓明(局办公室) 2.2 职责 2.2.1 局防指职责 局防指是局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 负责局系统的防汛防台抗旱动员、部署以及对全局工作的指 挥和重大问题的处理工作,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统一指 挥,分口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在防汛防台期间,有序指导开展全县住房城乡建 设领域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县防指 交办的有关工作。 6 (2)组织制订完善《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 台抗旱应急预案》、《住建防汛防台专项组工作指南》等, 做好防汛防台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日常预案演练和应 急知识宣传等工作。 (3)利用县防指应急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台风、 洪涝灾害信息动态和各单位台风、洪涝灾情及抢险情况,并 根据要求,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2.2.2 局防办职责 局防办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防汛防台工作法 律、法规、方针、政策;负责联系县委县政府及县防指,及 时了解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最新信息;负责同局防指总指 挥、成员的联络;负责传达和执行局防指的各项决策和指令, 督促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掌握台(汛)情、防台防汛动态, 传达县防指开展洪涝台雨灾害的各项防御准备工作;为局防 指重大决策当好参谋。 (1)联系县防指,掌握台(汛)情、防台防汛动态, 传达县防指开展洪涝台雨灾害的各项防御准备工作,统计住 房城乡建设领域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的汇总上报工作; 编制和修订《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 案》。(丁艳华、徐敏杰、沈欣) (2)安排防汛防台抗旱值班工作及视情形及时调配值 班值守人员工作,安排县辖区人员转移安置点值班人员;汇 总、编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防洪防台防涝、抢险救灾和灾后 恢复重建的风险清单、工作动态、情况简报;调派应急队伍 7 抢险救灾。(叶海平、丁艳华、沈欣) 2.2.3 局防指总指挥职责 (1)总指挥 於辉军:全面负责全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 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2)常务副总指挥 叶海平:协助总指挥负责全县住房 城乡建设领域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分管局建管科、县建管 中心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负责所辖区域房屋建筑工程防台 防汛安全,并指导和督促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相关防台防汛抗 旱工作,落实好应急小分队、应急物资和值班等工作。 (3)副总指挥 陈玉燕:分管局办公室的防汛防台抗旱 工作。负责防汛资金保障,指导和督促开展相关工作。 (4)副总指挥 虞丹达:分管县征收中心、县城建中心、 “海上花园城”办公室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负责所辖区域 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地块防汛防台安全工 作,并指导和督促开展相关工作。 (5)副总指挥 董惊雷:分管协助局长做好各类城市设 计与规划,分管城建科。负责县抢险抢修专业队组建、值班、 后勤保障安全度汛工作,并指导和督促开展相关工作。 (6)副总指挥 顾信苗:分管县村镇中心的防汛防台抗 旱工作。负责所辖区域内农村危房相关防台防汛抗旱工作, 并指导和督促开展相关工作。 (7)副总指挥 汪武杰:分管县房管中心的防汛防台抗 旱工作。负责局属既有建筑特别是危旧房、城镇危房、实施 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等相关的防台防汛安全,并指 8 导和督促开展相关工作。 (8)副总指挥 单涛:协助局长做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行动、未来社区建设及各类规划。负责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未来社区建设项目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2.2.4 局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1)局办公室。负责局出租屋防汛防台工作;负责统 筹安排防灾救灾所需工作经费和后勤保障;负责应急状态下 局机关的机要保密、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局系统防汛防台抗 旱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人:丁艳华 676925) (2)局建管科。负责受监工程的防汛防台抗旱安全,组 织督促房屋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落实各项防台防汛的相关 措施,并做好建筑施工人员安全转移指挥工作;负责组织施 工、监理技术力量指导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抢险、 排险、应急检修、应急加固、快速修复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施 工和监理工作;利用城建档案,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提供基础性资料。(负责人:郁丁 639443) (3)县城建中心。负责督促市政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 落实临时涉水围堰、园林苗木等防台加固措施。(负责人: 邬小波 667123) (4)县村镇中心。指导开展各乡镇困难群众救助房危 房的安全防范,及时通知属地管理乡镇、单位把群众撤离至 临时安置地点。(负责人:孙剑 670000) (5)县房管中心。开展直管危旧公房、城镇危房居住 人员汛期转移工作,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实施物业管理的 9 地下空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防止引发次生灾害。(负责人: 汪武杰 671240) (6)县建管中心。负责督促受监工程主体落实建筑起 重机械、临时用电、深基坑、脚手架、承重支模架、临时围 墙等设施及重点部位的防台加固措施,一旦接到撤离命令, 做好临时工棚内人员撤离指挥工作。负责协助局建管科组织 施工、监理技术力量指导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抢 险、排险、应急检修、应急加固、快速修复和灾后恢复重建 等施工和监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了解在建房屋建筑和市 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防洪防台防涝工作落实情况。(负 责人:刘吉乐 655119) (7)县征收中心:负责城中村改造地块未拆除征迁房 屋防汛抗台工作,接到撤离命令时及时把城镇危房群众撤离 至临时安置地点。(负责人:乐雪军 660412) (8)局衢山分局:服从局防指和衢山镇“三防”工作 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并根据本部门管理职能,认真 落实防汛抗台的各项应急措施。(负责人:乐盛达 653146)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工作 3.1.1 预案编制。局防办编制符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防洪防台防涝应急预案,确保相关责任 人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相关应急处置流程,定期组织演练,做 好宣传培训工作。 3.1.2 隐患排查。根据本地区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10 特点,在每年汛期来临前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房屋建筑、建 筑工地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排除。局防 办备足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落实抢险队伍和应急预案。 3.1.3 预防重点 (1)在建房屋建筑工地、拆除工程。由局建管科、县 建管中心负责督促所辖全县受监房屋工程主体落实建筑起 重机械、临时用电、深基坑、脚手架、承重支模架、临时围 墙等设施及重点部位的防台加固措施,一旦接到撤离命令, 做好临时工棚内人员撤离指挥工作,开展相关防汛防台抗旱 工作。 (2)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地。由县城建中心落实园 林绿化工程防台加固措施,对所负责施工的城区市政公用工 程落实临时涉水围堰等防台加固措施。一旦接到撤离命令, 做好临时工棚内人员撤离指挥工作,开展相关防汛防台抗旱 工作。 (3)房屋建筑。由县房管中心负责城镇区域房屋建筑 特别是直管公房、城镇危房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由县村镇中 心负责农村区域危房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由县征收中心负责 未拆除且有人居住的征迁房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根据房屋危 险等级实行分类管理,一旦接到撤离命令,做好居住人员撤 离指挥工作,开展相关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4)住宅小区地下空间。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地 下空间由县房管中心督促所辖区域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具体 的防台工作。根据汛情发展,充分备足物资,全面预防地下 11 空间渗漏水,畅通排水渠道,一旦接到撤离命令,做好居住 人员撤离指挥工作和重要物资转移工作,开展相关防汛防台 抗旱工作。 3.2 预警信息 3.2.1 信息来源。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自然资源等 有关部门及江河、水库管理单位的沟通和配合,建立经常性 的联系渠道,强化信息沟通,及时掌握风情、雨情、水情、 旱情、工情预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预报,以便快速做出 应对反应。 3.2.2 响应级别。按旱涝灾害和台风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 围,将响应工作由低到高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 (Ⅱ级)、特别重大(I 级)四级。 4 响应工作 4.1 响应原则。坚持依法防汛、科学防汛、合力防汛,坚 持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指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根据县防指启动应急响应,实施相应应急响应行动。详见附 件 1。 4.2 Ⅳ级应急响应 当县防指启动防台Ⅳ级应急响应时,实施Ⅳ级应急响应 行动。 (1)局各部门提出风险点并报局防办,局防办生成风 险提示清单提交县防指。(责任单位:局各部门、局防办) (2)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并按 县防指发出的工作告知函、风险提示单做好落实,发出防御 12 工作通知。(责任单位:局各部门) (3)局建管科收集全县在建房屋建筑工地、拆除工程 底数,县城建中心收集全县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地底数, 县村镇中心收集农村危房底数,县房管中心收集直管公房、 城镇危房和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地下空间底数,县征收 中心收集未拆除征收房底数;汇总后报局防办。(责任单位: 局建管科、县城建中心、县村镇中心、县房管中心、县征收 中心、局防办) (3)局防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局防 指总指挥和成员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全县在 建工地、危旧房的情况。(责任单位:局建管科、县建管中 心、县城建中心、县村镇中心、县房管中心、局防办) (4)通知全县在建工地做好台风防御准备,做好建筑 工地停工、人员撤离转移准备和危房等居住人员转移准备, 联系县防指确定具体转移安置地点。(责任单位:局建管科、 县建管中心、县村镇中心、县房管中心、局防办) (5)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在建建筑工地内工 地脚手架、塔吊、围挡、深基坑支撑、高空设施、临时架空 线电杆、临时办公用房、民工宿舍等安全。(责任单位:局 建管科、县建管中心) (6)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广播、张贴防风防汛提示 等措施提醒做好防御准备。(责任单位:县房管中心) (7)联系县防指落实防汛抢险相关的各类物资工具。 (责任单位:局防办) 13 (8)局各部门于每日 14 时 30 分向局防办报告工作动 态,局防办于每日 15 时向县防指报告工作动态及风险管控 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局各部门、局防办) 4.3 Ⅲ级应急响应 当县防指启动防台Ⅲ级应急响应时,实施Ⅲ级应 急响应行动。 (1)局各部门提出风险点并报局防办,局防办生 成风险提示清单提交县防指。(责任单位:局各部门、 局防办) (2)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台准备工作, 并按县防指发出的工作告知函、风险提示单做好落实, 发出防御工作通知。(责任单位:局各部门) (3)局防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实行 24 小 时值班并保持通讯畅通,局防办所有人员在办公室值 守,局防指领导组织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研究部署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局防指总指挥和 成员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全县在建工 地、危旧房的情况、城市内涝情况。(责任单位:局 防指、局防办) (4)落实在建建筑工地和危旧房的防台措施以及 相关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局建管科收集全县建筑工地 预计转移人数、加固数、隐患排查数等,县房管中心、 县村镇中心、县征收中心收集全县危房转移人数、加 固数、隐患排查数等,县征收中心清查未拆征迁房屋 14 人数、加固数。联系县防指确定转移安置点。(责任 单位:局建管科、县村镇中心、县房管中心、县建管 中心、县征收中心) (5)联系政府安排的所辖区域内在建建筑工地人员转 移安置点,通知责任单位做好工地停工和人员转移准备,督 促落实在建建筑工地做好对塔吊、脚手架、围挡、深基坑支 撑等按要求进行加固处理,施工电梯、井架吊篮降至地面, 切断临时电源。(责任单位:县建管服务中心) (6)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广播、张贴防风防汛提示 等措施提醒做好防御准备。(责任单位:县房管中心) (7)联系县防指落实防汛抢险相关的各类物资工具。 (责任单位:局防办) (8)局各部门于每日 6 时 30 分、14 时 30 分向局防办 报告工作动态,局防办于每日 7 时、15 时向县防指报告工作 动态及风险管控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局各部门、局防办) 4.3 Ⅱ级应急响应 当县防指启动防台Ⅱ级应急响应时,实施Ⅱ级应急响应 行动。 (1)局各部门提出风险点并报局防办,局防办生成风 险提示清单提交县防指。(责任单位:局各部门、局防办) (2)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并按 县防指发出的工作告知函、风险提示单做好落实,发出防御 工作通知。(责任单位:局各部门) (3)局防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实行 24 小时值班 15 并保持通讯畅通,局防办所有人员办公室值守。局防指视情 再次组织召开会议,按照防汛防台抗旱各项预案,全面部署 落实防汛防台抗旱各项工作,局防指总指挥和成员保持通讯 畅通,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全县在建工地、危旧房的情况、 城市内涝情况。(责任单位:局防指、局防办) (4)通知在建建筑工地全部停工,组织建筑工地内人 员全部按照预案转移,并对建筑工地、危房的防台工作落实 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指导各地各单位对出现的各类险情进行 排除。(责任单位:局建管科、县建管中心、县城建中心) (5)落实在建建筑工地和危旧房的防台措施以及相关 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局建管科收集全县建筑工地转移人数、 加固数、隐患排查数等,县房管中心、县村镇中心、县征收 中心收集危房、直管公房、未拆征迁房预计转移人数、加固 数、隐患排查数等。联系县防指确定具体安置地点和保障物 资。(责任单位:局建管科、县城建中心、县村镇中心、县 房管中心、县征收中心) (6)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广播、张贴防风防汛提示 等措施提醒做好防御准备;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住宅小区 地下空间的排涝工作。(责任单位:县房管中心) (7)联系县防指落实防汛抢险相关的各类物资工具。 (责任单位:局防办) (8)局各部门于每日 6 时 30 分、14 时 30 分向局防办 报告工作动态,局防办于每日 7 时、15 时向县防指报告工作 动态及风险管控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局各部门、局防办) 16 4.4 I 级应急响应 当县防指启动防台 I 级应急响应时,实施 I 级应急响应 行动。 (1)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并按 县防指发出的工作告知函、风险提示单做好落实,发出防御 工作通知。(责任单位:局各部门) (2)局防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实行 24 小时值班 并保持通讯畅通,局防指全部到岗到位并保持通信畅通,组 织全员到岗值班。局防指主要领导立即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 议,按照防汛防台抗旱各项预案,全面部署落实防汛防台抗 旱各项工作,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全县在建工地、危旧房的 情况、城市内涝情况。(责任单位:局防指、局防办) (3)对县内建筑工地的防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指导排除出现的各类险情。(责任单位:局建管科、县 建管中心、县城建中心) (4)督查落实在建建筑工地和危旧房的防台措施以及 相关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局建管科收集全县建筑工地转移人 数、加固数、隐患排查数、受灾损失等,县村镇中心、县征 收中心收集全县危房、未拆征迁房转移人数、加固数、隐患 排查数、受灾损失等,县房管中心收集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 小区地下空间和直管公房受灾情况。联系县防指确定转移 安置点。(责任单位:局建管科、县房管中心、县村镇中心、 县征收中心) (5)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广播、张贴防风防汛提示 17 等措施提醒做好防御准备;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住宅小区 地下空间的排涝工作。(责任单位:县房管中心) (6)联系县防指落实防汛抢险相关的各类物资工具。 (责任单位:局防办) (7)局各部门于每日 6 时 30 分、12 时 30 分、14 时 30 分向局防办报告工作动态,局防办于每日 7 时、13 时、15 时向县防指报告工作动态及风险管控落实情况。(责任单位: 局各部门、局防办) 4.5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和结束 4.5.1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 当应急响应条件变化时,局防办根据县防指的指令及时 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4.5.2 应急响应结束 当应急响应条件消失时,待县防指解除应急响应后,由 局防办负责通知各部门解除应急响应。 5 灾后处置 5.1 灾后检查 (1)应急响应结束后,局防指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部 署落实灾后事宜处理工作。 (2)局建管科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组织检查;县城建中 心要对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程组织检查;县村镇中心对农 村危房组织检查;县房管中心要对既有建筑,特别是直管公 房组织检查,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实施物业管理的地下空 间进行检查;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对城镇危旧房、征迁房 18 组织检查。 5.2 灾损情况上报 台风过境后局属各部门及时向局防指上报灾损情况,局 防指及时进行汇总并上报县防指。 5.3 抢险物资补充 各成员单位应根据灾后及当年防台防汛物资消耗情况, 及时补充防台防汛物资。 5.4 总结经验 灾后,各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落实本次抗 台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防台预案,确保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部门建立、健全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信息收集、传递、 处理、报送等各相关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已有的信息传输 渠道,随时保持信息报送畅通,通讯设备完好。启动应急预 案后,各部门应立即组织安排值班制度,及时将制定的值班 表报送局防指,值班电话、值班领导、值班人员手机 24 小 时开通,保证防汛防台抗旱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保证部门 负责人能迅速了解情况和及时布置防台防汛抢险工作。抗台 期间一旦发生险情,各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局防指总指挥 或局防指报告,以便及时做出决策,采取必要措施。台风、 旱涝过后各单位要及时了解报送受灾损失情况,将信息及时 汇总报送至局防汛防台抗旱办。 19 6.2 应急队伍保障 设立局“三防”应急小分队,分 3 个小组,由局防指统 一调遣指挥。抗台期间,局“三防”应急小分队必须随时待 命,以应付突发事件。 6.3 应急物资保障 各部门建立防台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储备和管理制 度,加强对物资器材的储备和动态管理,保持各类防台防汛 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必须按县防指的 要求在主汛期到来前备足备好并落实检查工作,以备重大灾 情发生时的应急使用,局办公室应做好防台防汛期间值班人 员的伙食保障工作。 6.4 应急技术保障 专家咨询和技术力量:由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 质监、安监等工作的技术专家组成,从县应急管理局专家库 抽调。 6.5 安全保障 局“三防”应急小分队成员和值班人员配备雨衣、雨鞋、 安全帽、手电筒。抢修小组配备探照灯、安全绳、探路棍等 安全设备。 6.5 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6.5.1 宣传教育 各部门应通过收看电视、报纸和网站等各种渠道,广泛 开展台风洪汛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 防灾、减灾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从 20 业人员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6.5.2 培训演练 各部门应经常组织防汛防台抗旱抢险技术骨干和专业 抢险队伍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接受防台风防洪涝和抢险救灾 知识培训,使应急管理机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增强部门 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开展不同类型 的防台风防洪涝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 响应能力,及时发现预案和程序的缺陷,进一步完善预案, 提高实战水平。 7 附则 7.1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 临阵逃脱、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者,严格按照相 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1.局各部门应急响应行动指南 2.应急队伍力量统计表 21 22 附件 1 防台防汛工作指南 应急响应 333 333 Ⅳ级 Ⅲ级 Ⅱ级 I级 组3333专33333333333333 3333组3333专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专3333333 33333333员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员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县33333、3333 员333333333333333、县33 333333333333、县33333、3333 333333333333、县33333、333 333 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人员33333333 24 小33333 333人员33333333 24 小3333333 333人员33333333 24 小33333333 3333员333333险3333险 333333333333员333333险 3333333333员333333险3333险 333333333员333333险3333险3 333333333333333333 3333险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抢险3 3333333333、3333333抢险 33、3333333抢险333抢险小3队333 3、3333333抢险3333333抢险333 3333 17 33333、333333 3333333抢险333抢险小3队333 3333抢险333333333333333 7 3、333333333333 7 3、13 3、17 33县3 333333险3333333 33 7 3、17 33县3333333333险 17 33县3333333333险3333333 333333333险3333333 3333333 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 33333险3 3333 33333 3333333 33333333 3333 33县3333333人3、 33县333333333、3 险 3 3 33县333333333人3、 33333333 33县3333333人3、3 3 3 3 3 3 险 3 3 3 333 33333333 3333、333、333333 3333333333 33333、333、33 3333333 33333、33333 33333 33 6 3 30 3、16 3333333333 3333 3333 3 30 33333 33县333333333人3、 3333 6 3 30 3、1233县333333333 33县33333、333 33333 33县33333333333 3333 33333333 33333、333、3333 3 30 3、16 3 30 33 3333 人3、33333、333、 3 3 3 3 人33、33333、3333 333333 3险33 3 3 3 3 3 3 3 33 3333333333 333333 33333 33333 33333组33 333333333 33县3333333人3、 33 6:3 33县333333333人3 3 3 3 3 人 员 3 33县3333333人3、3 3333组33333 3333 3333 333333333 33333、333、33 30 3、16 3、33333、3333 33333 33333333 3333、333、333333 3 人 员 3 3 3 3 3 3 3333 3 30 33 3333 3333333 3333333333 33县33333333人 3333 33333 3 3 3 3 3 3 3 33县33333333人3、 3 3 3 3 3 3 3 3 3 333333333、33 3 3 3 3 3、33333、333、 33县3333333333人 3 3 3 3 3 3 3 33333、333、333业 3 3 3 3 3 3 3 3 3 33 16 3 3业3333333333 33333 333业33333333 3333 3、333、333333333 3 3 3 3 3 3 3 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 30 3 3 3 33333业333业33 3 3 3 3 3333333333业3 3业333业3333333 3333 33333333 333业333业333333 3 3 3 3 3 3 3 3 3 3333333 33业333333333 3333 33333 3 3 3 3 3 3 3 33333333 3333险3333 33333 3333 33333险3 3333333333 3 3 3 3 33333333人员3333 组33333333333 33333333 33333333333333 3 3 3 3 3 3 3 3 3 3333333333333 3 3 人 员 333333333333333 333333 333333333333 3 3 3 3 3 3 3 3333333333333人 3 3 3 3 人 员 3 3 3 组333333人员333 3 3 3 3 人员3333333333333 333333333 333333 3 3 3 3 3 3 3 员33333 3333 33333333333 333 3333人员3 333333 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 333333 员33 333 333333333333 3333333 23 附件 2 县住建局“三防”应急小分队名单 组3 第一组 33 3 3 队长 董惊雷 副队长 李浦东、刘吉乐 组长 刘吉乐 队员 郁丁、章健、张迪、於颂博、娄浩然、 (8 人) 周挺、谷少博、孔玉磊 第二组 第三组 组长 李浦东 队员 干峥、吴益裕、盛光福、褚博达、王海 (11 峰、赖小海、陆军、高国军、童叠、唐 人) 武益、盛光福 组长 邬小波 队员 孙剑、金鑫、唐世堂、王夏奋、丁磊、 (10 夏杰、郑秀光、金思海、董峥珂、黄泽 人) 宏 (县抢险抢修 专业队) 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