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

黑人Rap$7 页 25 KB下载文档
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
当前文档共7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9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doc

附件 2 2019 年度滨海新区国有企业 (不含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2020 年 10 月 14 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殷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 2019 年度滨海新区国有 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区属国有企业总体资产、负债和效益情况 2019 年,新区国资委负责监督管理的区属国企主要包括 5 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所属国有企业和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 限公司、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以及纳入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 10 家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共计 989 户(包括参股企业),其中正常经营的区属国有控股企业共计 503 户(其余 486 户企业主要是参股企业和不经营的企业)。 区属国有企业 2019 年资产总额 10200.29 亿元,同比增长 0.75%;负债总额 6244.37 亿元,同比减少 0.15%;所有者权益 总额 3955.92 亿元,同比增长 2.2%;营业收入 376.2 亿元,同 - 1 - 比增长 13.23%;净利润 32.95 亿元,同比增长 40.46%。 二、在加强我区国有企业监督与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 2019 年,印发《滨海新区区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方案 (2019 年—2020 年)》,对区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规范国资监 管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同步下发了《方案任务分解表》和《新 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汇总表》,明确了混改、出清等改革任务。 调整充实了新区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加强混改工作的组织领 导和协调推动。研究编制了《混改工作手册》、《混改相关文件汇 编》等指导性文件,为国有企业推进混改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政 策遵循。建立了统计分析月报制度,及时跟踪掌握混改进度,推 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将混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国有企业 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推动各开发区国资监管部门、各集团公司 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在北京、深圳 等地举办的 5 场推介会。研究拟定新的国投公司整合方案,已经 区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积极打造混改操作平台,助力混改项目 加速推动。2019 年,完成混改(出让)企业 18 户,清退企业 44 户。 (二)持续强化区属国有企业监管工作 加强国资监管工作,切实履行好出资人职责。印发《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规范区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理顺和 规范企业出资人入手,进一步明确新区、各开发区以及各集团公 - 2 - 司的责权关系,为加强区属国有企业分级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按照区委确定的区国资委机构改革方案,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 资本转变,制定并印发了《滨海新区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 目录》,在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依法落实企业 自主经营权。同时,创新国资监管方式手段,在区网信办支持下, 正在研究开发国资国企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事 中、事后监管,切实减少事前审批和核准事项。同时,在线时时 监控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大额资金管理情况,防范运营风险。进 一步理顺、加强产权业务监管,组织开展 2015-2018 年新区国有 企业产权管理检查工作。定期出版《滨海新区国资系统主要经济 指标》手册,做好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监控工作。 (三)切实做好维护区属国有企业债务安全、资产盘活工作 建立国有企业融资情况月报制度,密切关注区属国有企业债 务安全。积极落实区政府提出的化解债务风险要求,对接各金融 机构,大力服务国有企业融资、偿贷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协调 国有企业间的融资担保等事项,确保债务安全。组织开展国有企 业大额对外借款和逾期应收账款情况专项调查工作,向相关企业 下发通知,要求限期整改。积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开展新一轮 土地、房产使用情况摸排,进一步细化内部资产监督管理台账。 对各类存在问题的土地房产,加大与相关部门协调和对接的力度, 帮助各国有企业推动解决闲置土地资产盘活利用过程中遇到的 公产房、无偿占用、房地资产无权证等难题,已盘活闲置房产约 - 3 - 5.6 万平方米。 三、在开展我区国有企业监督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企业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近几年来,虽然新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 展,但从总体上看,新区国有资产的布局缺乏相应的实体经济支 撑,多为平台公司,承担较多的政府职能,盈利性较差。同时, 其国有经济布局同质化严重,结构不合理,在区域内未形成优势 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不仅使新区内国企的赢利能力不强,而 且也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使新 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步伐放缓。 (二)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较多现实阻力 国企混改成效不显著。由于区属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少,对 民营资本的吸引有限,适合的项目少。国有企业由于自身定位问 题,承担了过多的政府投资和服务职能,不少项目缺乏理想的盈 利空间,对非国有资本缺乏吸引力。在国有闲置资产盘活方面也 存在适合对象少,国有企业的闲置资产体量比较大,且经营性资 产少,难以盘活的问题。非国有资本往往实力不够,有心无力。 (三)国有资产流通不畅、质量较差、负债率高 新区内平台企业承担了较多的政府投资职能,较多业务是为 新区建设服务为目标的,盈利性考虑不够,部分项目长时间闲置, 难以产生经营性收入。过大规模、过快速度的投资扩张,以及前 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特性,导致近年来国有企业资产负 - 4 - 债率过高,使企业面临财务成本和经营压力。 (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 新区国有企业老企业多、冗员多,职工身份置换、离退休人 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僵尸企业处置、历史债务、金融风 险、资产核销、“三供一业”等道道难题成为改革的“拦路虎”。 部分企业员工思想观念难转,还存在“铁饭碗”的老观念,部分 年龄偏大的职工对改革存在一定抵触情绪。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为国有企业强身健 体提供良机 以“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 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 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 产流失。通过混改,强化国有经济肌体与活力,进而实现经济高 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混改加快新区国有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 倒逼其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发挥放大 功能,实现保值增值。完善新区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 场化运行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好地转换国有企业经 营和治理的体制机制,有效扩大资本总量并激发资本活力,推动 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另一方面,通过混改优化国有经济战略 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国有资本的重组整合、战略投资和创新发展,向国家重要行 - 5 - 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代表国家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推动国 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二)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方面,把增强活力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继续推 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结合企业 实际通过股权激励、优化用人机制等多种方式,激发企业活力、 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以提高核心竞争 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另一方面,把加强监管作 为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按照权责明确、监管高效、规范透 明的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和监管方式转变,建立和 完善出资人监管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增强监督的协同性、针对性 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 终实现增强活力和加强监管的有机统一。 (三)进一步化解债务风险 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率, 提升企业生血造血功能,增收减支,逐步化解债务。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作用,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把引资本与转机制结 合起来,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推动外部资源与本地平台在战略 上协同,逐步摆脱困境。通过各方努力,实现化解平台债务和促 进企业健康发展相统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 - 6 - 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区人大的有关决议要求,以调整重组、放 开搞活、清理退出“三个一批”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 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通过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骨干企业主业更加突出, 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国有经济活力、抗风险能力明显 增强,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 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7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