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广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doc
附件 1 广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 年版) (共 25 项) 序 号 1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国际客船、散 装液体危险 品船运输业 务经营审批 (初审) 许可证件 名称 无 设定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国际海运 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通过交通运输部实施的“国际 客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业 取消省级交通运输部 务经营审批”,对原初审审查事 门实施的“国际客船、 项进行审核。2.开展“双随机、 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 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 输业务经营审批(初 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3.建 审)”,申请人直接 立国际船舶运输企业信用档案 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 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依 请。 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 戒。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序 号 2 3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从事大陆与 台湾间海上 运输业务许 可(初审) 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丙级 资质认定 许可证件 名称 无 交通建设 工程监理 企业资质 等级证书 设定依据 《国务院 对确需保 留的行政 审批项目 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 定》 《建设工 程质量管 理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 √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具体改革举措 取消省级交通运输部 门实施的“从事大陆 与台湾间海上运输业 务许可(初审)”, 申请人直接向交通运 输部提出申请。 将水运工程监理企业 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 级,取消丙级资质, 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 许可条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通过交通运输部实施的“从事 大陆与台湾间海上运输业务许 可”,对原初审审查事项进行审 核。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 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 管,建立有关海运企业信用档案 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依 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 戒。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1.加强市场检查,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 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强 化信用监管,加强相关信用信息 在工程招标投标、企业资质审核 等方面的应用。3.充分利用信息 化手段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全国 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 统公示企业业绩、人员资格等信 息,接受社会监督。4.发挥行业 协会自律作用。 序 号 4 5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公路工程专 业丙级监理 资质认定 机动车驾驶 员培训许可 许可证件 名称 设定依据 交通建设 工程监理 企业资质 等级证书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公路法》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 安全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县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具体改革举措 将公路工程专业监理 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两 级,取消丙级资质, 相应调整乙级资质的 许可条件。 √ √ 取消“机动车驾驶员 培训许可”,改为备 案管理。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并公开结果。2.加强“互联网+ 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对 企业投标及履约行为的监管。3. 加强信用监管,依法向社会公布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信用状况,拓 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范围,依法 依规开展失信惩戒。4.依法及时 处理投诉举报。5.发挥行业协会 自律作用。 1.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对驾 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的信用监 管。2.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部 门的信息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 监管。3.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对培训学时造假等违法违 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4. 严厉打击虚假备案行为,对弄虚 作假的培训机构依法处理,情节 严重的实行行业禁入。 序 号 6 7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乙级 资质认定 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机电 专项资质认 定 许可证件 名称 交通建设 工程监理 企业资质 等级证书 交通建设 工程监理 企业资质 等级证书 设定依据 《建设工 程质量管 理条例》 《建设工 程质量管 理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 √ 优化 审批 服务 具体改革举措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资 质认定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开 展许可条件核查,发现虚假承诺 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 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 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 管,依法向社会公布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信用状况,依法依规建立 健全水运工程监理企业黑名单 制度。 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1.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资 质认定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开 展许可条件核查,发现虚假承诺 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 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 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 管,依法向社会公布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信用状况,依法依规构建 水运工程监理企业黑名单制度。 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序 号 8 9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道路货运经 营许可 道路旅客运 输站经营许 可 许可证件 名称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设定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县级交通 运输部门 县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 √ 优化 审批 服务 具体改革举措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强化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 门之间登记许可信息共享。2.在 实施许可后一定时期内加强监 督检查,对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 经营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 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要依法撤销许可证件。3.发挥行 业协会自律作用。 1.强化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 门之间的登记许可信息共享。2. 向社会公开承诺内容,加强社会 监督。3.在实施许可后一定时期 内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承诺 条件开展经营的要责令限期整 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 到要求的,要依法撤销许可证件。 序 号 10 11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港口(涉及客 运和危险货 物港口作业 的经营项目 除外)经营许 可 国内水路运 输业务经营 许可 许可证件 名称 港口经营 许可证 国内水路 运输经营 许可证 设定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港口法》 《国内水 路运输管 理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或所在地 港口部门 省、设区 的市级水 路运输部 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1.对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 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 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 法撤销许可证件。2.加强信用监 管,依法依规建立健全诚信管理 制度,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港口 企业信用状况。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1.实现办理审批“最 对诚信状况差、投诉举报多、受 多跑一次”。2.加强 处罚警告多的经营主体提高抽 与市场监管部门之间 查比例。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 的信息共享,不再要 报。3.加强对国内水路运输企业 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 的年度书面检查,发现不具备经 照等材料。3.将审批 营许可条件的要依法及时处理。 时限由 20 个工作日 4.针对日常动态监管发现的普 压减至 10 个工作日。 遍性问题和突出风险组织开展 专项检查。 序 号 主管 部门 改革事项 许可证件 名称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 和部门 12 交通 运输 部 外商投资企 业经营沿海、 江河、湖泊及 其他通航水 域水路运输 审批 国内水路 运输经营 许可证 《国内水 路运输管 理条例》 省、设区 的市级水 路运输部 门 13 交通 运输 部 经营国内船 舶管理业务 审批 国内船舶 管理业务 经营许可 证 《国内水 路运输管 理条例》 省、设区 的市级水 路运输部 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1.实现办理审批“最 对诚信状况差、投诉举报多、受 多跑一次”。2.不再 处罚警告多的经营主体提高抽 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 查比例。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 执照,在线获取营业 报。3.加强对国内水路运输企业 执照等材料。3.将审 的年度书面检查,发现不具备经 批时限由 20 个工作 营许可条件的要依法及时处理。 日压减至 10 个工作 4.针对日常动态监管发现的普 日。 遍性问题和突出风险组织开展 专项检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1.制作并公布告知承 对诚信状况差、投诉举报多、受 诺书格式文本,一次 处罚警告多的经营主体提高抽 性告知申请人许可条 查比例。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 件和所需材料。对申 报。3.加强对国内船舶管理企业 请人自愿承诺符合许 的年度书面检查,发现不具备经 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 营许可条件的要依法及时处理。 材料的,当场作出许 4.针对日常动态监管发现的普 可决定。2.实现办理 遍性问题和突出风险组织开展 审批“最多跑一次”。 专项检查。5.对不符合承诺条件 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 开展经营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 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4. 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 将审批时限由 20 个 求的,要依法撤销许可证件,且 工作日压减至 10 个 在规定期限内不得再通过告知 工作日。 承诺方式办理该项审批。 序 号 14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从事内地与 港澳间客船、 散装液体危 险品船运输 业务许可 许可证件 名称 交通行政 许可决定 书 设定依据 《国务院 对确需保 留的行政 审批项目 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 定》《中华 人民共和 国国际海 运条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 程网上办理,及时完 善更新办事指南并在 网上公布审批程序、 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 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3.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放宽对自有船舶的准 并公开结果。2.建立内地与港澳 入条件,对已取得经 间客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 营资格的航运企业, 企业信用档案,依法向社会公开 允许将其自有船舶出 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 售给依法取得国家有 主体开展失信惩戒。3.发挥行业 关部门批准的融资租 协会自律作用。 赁公司后、再以融资 租赁方式回租的船舶 认定为自有船舶。4. 将审批时限由 30 个 工作日压减至 15 个 工作日。 序 号 15 16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港口(旅客、 危险货物)经 营许可 建设港口设 施使用非深 水岸线审批 许可证件 名称 港口经营 许可证 批准文件 设定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港口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港口法》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或所在地 港口部门 县级以上 地方交通 运输(港 口)部门 优化 审批 服务 √ √ 具体改革举措 1.推动实现申请、审 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 网上公布许可条件和 办理流程。2.不再要 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 照等材料,在线获取 营业执照信息。3.将 审批时限由 30 个工 作日压减至 20 个工 作日。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 供营业执照、公司章 程等材料。2.不再要 求申请人领取港口非 深水岸线使用证。3. 制作并公布告知承诺 书格式文本,一次性 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 和所需材料。对申请 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 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 料的,当场作出许可 决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并公开结果。2.通过有关信息化 系统加强对港口经营人作业活 动和作业区域的监督检查,督促 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加强信 用监管,依法向社会公开港口企 业信用记录。 1.加强信用监管,将港口岸线使 用有关信用信息纳入相关信用 信息共享平台并依法向社会公 布。2.依托港口岸线资源监测平 台,利用遥感卫星图片跟踪岸线 资源利用情况,发现问题要依法 及时处理。 序 号 17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港口设施保 安证书核发 许可证件 名称 港口设施 保安符合 证书 设定依据 《国务院 对确需保 留的行政 审批项目 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 定》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港 口)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 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 公布审批条件和办理 流程。2.不再要求申 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 材料,在线获取营业 执照信息。 1.完善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和相 关标准,统一规范港口设施保安 工作。2.依托有关信息系统,实 现港口设施保安管理信息报送 和共享,加强对港口设施保安工 作的监管。3.对下级交通运输 (港口)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4.加强信用监管,依法向 社会公布港口企业信用记录。 序 号 18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公路养护作 业单位资质 审批 许可证件 名称 公路养护 作业资质 证书 设定依据 《公路安 全保护条 例》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 (路 基路 面养 护作 业单 位乙 级资 质审 批) 优化 审批 服务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统一资质许可标准, 打破公路养护作业单 位资质地域限制,实 现公路养护作业单位 资质全国通用。2.实 现申请、审批全程网 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 审批条件、办理程序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和审查要点。3.不再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 并公开结果。2.通过“互联网+ 执照等材料,在线获 监管”,加强对企业投标及履约 取营业执照信息。4. 行为的监管。3.加强信用监管, “路基路面养护作业 拓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范围,依 单位乙级资质审批” 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4.探索运 告知承诺制待交通运 用网络监督、大数据分析等多元 输部《公路养护作业 化手段,对企业取得公路养护作 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业资质证书后是否符合资质标 正式印发后推进。制 准及其市场行为加强监管。 作并公布告知承诺书 格式文本,一次性告 知申请人许可条件和 所需材料。对申请人 自愿承诺符合许可条 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 的,当场作出许可决 定。 序 号 主管 部门 19 交通 运输 部 20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许可证件 名称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 和部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水运工程监 理企业甲级 资质认定 交通建设 工程监理 企业资质 等级证书 《建设工 程质量管 理条例》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 道路旅客运 输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设区的 市、县级 交通运输 部门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 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 公布认定条件、办理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流程、审查要点,公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开办理进度。2.不再 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 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 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3.发挥 执照复印件、企业章 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程和制度等材料。3. 将专家评审时限由 60 天压减至 40 天。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企业章程,现有营运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2.加强 客车行驶证、车辆技 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开道路旅客 术等级评定结论、客 运输企业的运输服务质量承诺, 车类型等级评定证明, 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加强 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 对道路旅客运输活动的监督检 驶人员的 3 年内无重 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 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处。 证明等材料。 序 号 主管 部门 21 交通 运输 部 22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许可证件 名称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 和部门 危险货物运 输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设区的市 级交通运 输部门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设区的市 条例》《放 级交通运 射性物品 输部门 运输安全 管理条例》 放射性物品 道路运输经 营许可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营业执照等材料。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跨 部门联合监管,强化危险货物道 路运输全过程安全管理。2.发挥 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营业执照等材料。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跨 部门联合监管,强化放射性物品 道路运输全过程安全管理。2.发 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序 号 23 24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国际道路旅 客运输许可 出租汽车经 营许可 许可证件 名称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 道路运输 经营许可 证、网络预 约出租汽 车经营许 可证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 和部门 《中华人 民共和国 道路运输 条例》 省级交通 运输部门 《国务院 对确需保 留的行政 审批项目 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 定》 直辖市、 设区的 市、县级 交通运输 部门或者 人民政府 指定的出 租汽车行 政主管部 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将审批时限由 20 个 工作日压减至 15 个 工作日。 1.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合 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国际道 路旅客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运 输车辆进行监督管理。2.依托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车载终端,加强 对有关车辆的动态监控。3.依法 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将审批时限由 20 个 工作日压减至 15 个 工作日。 1.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测评, 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信用档案 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依 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 戒。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序 号 25 主管 部门 交通 运输 部 改革事项 出租汽车车 辆运营证核 发 许可证件 名称 道路运输 证、网络预 约出租汽 车运输证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 和部门 《国务院 对确需保 留的行政 审批项目 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 定》 直辖市、 设区的 市、县级 交通运输 部门或者 人民政府 指定的出 租汽车行 政主管部 门 直接 取消 审批 改革方式 审批 实行 改为 告知 备案 承诺 优化 审批 服务 √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对开展出租汽车技术 1.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测评, 等级评定的地区,不 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信用档案 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技 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依 术等级评定相关材料, 法依规对失信主体开展失信惩 直接向检测机构获取 戒。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3. 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信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