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pdf
一图读懂 襄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长治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襄垣县委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编制本规划纲要,主要明确襄垣县未来五年及二〇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 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 据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 第一章 顺应时代大势融入新发展格局 开启建设美丽幸福襄垣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山西省“转型 出雏型”的发展关键期,也是襄垣县纵深推进 “创新生态示范区、高质转型桥头堡、文明智慧 品质城、社会治理首善地、营商环境最优县、持 续构建清明政治生态”六大专项任务、全面建设 美丽幸福襄垣的关键时期。 第一节 结 “十三五”工作回顾与总 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生态环保得到新加强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果 第一节 第三章 聚焦“六新”引领 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转型为纲,聚焦“六新”引领,围绕打 统筹推进“六新”突破 积极开发 加快布局 新产品 新基建 造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做精现代煤化工产业、做 推动研发 大高新科技产业、做强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做活 应用新技 文旅产业、做优现代农业、做好现代服务业六大 术 优势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向高端 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动 新业态 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 新装备 新材料 第三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精现代煤化工产业 加快实施煤矿 稳步推动煤焦 有效发挥电力 做强固废综合利用产业 智能化改造 化产能释放 产业优势 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精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 第四节 做好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物流产业 创新发展现代金融 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 融合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 深入发展现代商贸产业 第五节 打造一流经济开发区 建设现代产业集聚高地 建设科技型园区 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 第四章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把“三农”工作放在构建新发展 格局的战略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大力推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保障农业稳产增收 深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品牌养殖 做强做大农产品精深加工 进三产融合,强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农 业生产力,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 裕富足。 第二节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引领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发展 第三节 务体系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和服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培训高素质农民 着力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节 行动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建设健康稳定的田园生态系统 第五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扎实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六节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提升脱贫人口内生动力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五章 实施文化强县战略 提升襄垣文化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产业联动、统一管理等途径,形成文化创意产 业高度聚合、文化旅游企业高度集中,发挥产 业规模效应,提升襄垣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系统保护文化遗产 实施文明守望工程 实施文物修复工程 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完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机制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作品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第三节 打造太行文化旅游精品 精心优化旅游布局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实施深度融合发展战略 第四节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升旅游要素水平 推进文化旅游休闲消费提质升级 第五节 精心营销襄垣文化形象 强化文化旅游营销 提高襄垣文化旅游影响力 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 第六章 推进大县城建设 构建宜居宜业现代城镇体系 第三节 建设特色镇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品 质服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城乡融 合发展,构建更加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化体系。 围绕园区建设 产城融合小镇 第一节 格局 第四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优化各类 主体功能 区 第二节 健全国土 空间规划 体系 加强空间 管制约束 建设文明智慧品质大县城 优化县城功能布局 推进县城城市更新行动 提升县城道路交通通达性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建设智慧之城 创建全域文明城市 促进城乡协调统筹 统筹县域城乡 规划建设 第五节 依托农林文旅资 源打造特色产业 小镇 推进城乡 融 合 发展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乡交通通达性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快5G基站建设和场景应用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第八章 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改革为要,始终把深化改 革作为促进转型的根本动力。以深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聚 产业发展新动能、重构协调发展新 格局,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提升改 革开放水平。坚持项目为王,发力 精准招商,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动襄 垣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信用体系改革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第二节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第三节 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 深度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 发力精准招商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创新招商方式方法 第九章 全力做好民生事业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大力实施技能富民战略,着力加强普惠性、 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效扩大多领 域、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多层 次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 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第一节 业 促进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 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全面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拓宽重点人群就业渠道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 全面建设公平优质教育体系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提高高中办学水平 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 不断完善特殊教育 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节 第三节 全力建设健康襄垣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医保制度 稳步推进医改工作 大力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加大医院建设力度 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工程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政策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 第五节 筑牢织密社会保障网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规范化建设 第十一章 构建清明政治生态 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团结带领广大 干部群众,凝聚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 景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 为统领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 深发展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构建清明政治生态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 • 建立科学统一的规划 体系 •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 完善规划评估考核机 制 • 广泛凝聚各方力量 襄垣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