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pdf
沁水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3) 政府工作报告 (2012 年 3 月 21 日在沁水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范 兆 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 年工作回顾 2011 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站在新起点、描绘新 蓝图、确立新目标、谋求新跨越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 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 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扎实工作,奋力争先, 圆满完成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 迈出建设“三晋十强县”的第一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 局。 ——转型跨越思路清晰。按照县委“1356”总战略,我们 立足实际,登高望远,在更大的空间布局沁水,在更高的层 次谋划沁水: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总目标,确立了“主攻五 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的战略举措;围绕“招 对商、招好商、招大商”理念,建立了“3+5”招商引资长效机 制;围绕“以煤为基翻一番、多元发展再翻番”的转型目标, 提出了构筑三园支撑、八业并举的新型工业体系;围绕“富民 优先”原则,确立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八条路径”和“五个三” 战略导向;围绕“一城一带一圈”战略布局,提出了发展大县 城、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的城乡一体化思路。全县上下 打硬仗、建十强的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步调更加 一致,信心更加坚定。 ——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46 亿 元,同比增长 15.4%,增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 56.9 亿元,增长 21.8%,增幅全市第三;财政总收入完 成 26.1 亿元,增长 17.3%,绝对额全市第三;农民人均纯收 入完成 6088.5 元,增长 20.4%,增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15821 元,增长 18.4%,增幅全市第一;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28 亿元,增长 11.5%,增幅全市第一;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2.9 亿元,增长 17.5%,增幅全市第 二。在全省 2011 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我县名列第 9 位,被评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三大硬仗首战告捷。工业转型硬仗初步搭建起以煤 炭、煤层气两大产业为支柱,新型建材、瓦斯发电、装备制 造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非煤工业完成增加值 14.7 亿元,占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 3.7 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硬仗 以大象、嘉沁、枫彩“三艘航母”下海起航为标志,农民人均 纯收入比上年增加 1029 元,增速提高 4.7 个百分点。城市 建设硬仗以同济大学修编县城总规为引领,城市绿道、树理 文化广场等十大城建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城市公交、街景亮 化等十大城建惠民项目全部兑现。同时,城乡生态建设以节 能减排、造林绿化、环境保护为抓手,森林覆盖率达到 53.4%, 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363 天,创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全市第一。出台了 1 个《意见》、4 个《办 法》和 18 项《工作制度》,多次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 等地,紧锣密鼓促成大象肉鸡加工、嘉沁食用菌、枫彩彩色 苗木等一大批龙头项目落地开工。全年共签约项目 13 个, 引资 298.5 亿元;落地项目 8 个,到位资金 77.29 亿元。资 金到位率全省第四,综合考评全市第一。 ——人民生活改善提升。继续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 投入,从 2011 年起每年增加专项资金 1200 万元,对高中阶 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在全省率先实现“9+3”义务教育。城 镇居民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新的 “五个全覆盖”工程有四项提前一年完成。10 件为民办实事项 目全部兑现。县财政用于城乡建设、扶贫攻坚、道路交通等 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 3.6 亿元,户均“添家当”5400 元; 用于教育、医疗、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投入达到 3.5 亿元, 人均“得红利”1600 元。同时,科技、统计、审计、计生、宗 教、人武、人防、老龄、气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残 疾人、救灾救助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县大局和谐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 督,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254 件。严格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煤矿、煤层气、非煤矿山、道 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危化物品、食品卫生、学校、 医院、消防、防汛、公共场所等领域的安全工作,安全生产 形势总体平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信访和社会矛盾 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安沁水”建设成效显著,全县上下政 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回顾 2011,我们对手中事业勇担当,不满足 于年度目标、不局限于正常节奏、不拘囿于常规发展,自加 压力,奋蹄扬鞭,以“5+2”、“白加黑”的精神状态,仅用半年 时间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回顾 2011,我们对这块土地勇担 当,满怀激情,勇争一流,先后 18 次赴北京、26 次赴上海, 请高手谋划设计,广招商推进发展,成功绘就了建设三晋十 强的第一笔。回顾 2011,我们对全县人民勇担当,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在教育、医疗、就业、保障、住房等各个方面, 给予老百姓更多好处,公共财政的阳光普惠于民。 各位代表,“十二五”起步之年,我们既理清了思路,确 定了路径,也收获了硕果,赢得了开局。荣获全省县域经济 发展先进县、中国绿色环保百强县和山西省林业生态县、文 化强县、双拥模范县、文明交通示范县、农机化综合工作先 进县、十佳卫生县城、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 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 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一 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沁 水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 高的敬意!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 位的全体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官兵和公安干 警,向所有关心帮助沁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有所思。立足于沁水的禀赋 条件,着眼于未来的转型跨越,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 矛盾依然存在,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一,我们面临着既要转型跨越,又要弥补历史欠账的 双重挑战。“十二五”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周边县市咄咄逼 人的发展态势,面对前有标兵遥遥领先、后有追兵步步紧逼 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争先赶超、大步跨越。同时,我县从 省级贫困县起步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历史欠帐较多,我们 的结构调整不如高平、城市建设不如阳城、城镇化水平不如 泽州,经济总量、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等距兄弟县区均有 差距,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弥补。 第二,我们的财力不是不差钱,而是很差钱。煤炭产业 提供的财政税收始终保持在 80%左右,这种资源型财政在市 场经济中风险很大;煤层气产业发展很快,但现行的增值税 先征后退,所得税、资源税减征免征政策,致使新的经济增 长点并未真正成为新的财政增收点。同时,兄弟县区都有“财 政”和“主体企业”两个“钱袋”,而煤炭产业作为我县财政收入 的重要支撑,我们却没有自己的主体企业,只有“财政”一个 “钱袋”。 第三,我们的县域经济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 筹难度大的实际困难。2011 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 889 元,低于全市 954 元;有 144 个村不达全县平均水平, 占行政村总数的 60%。全县 16.4 万农村人口分布在 1666 个 自然庄,其中 150 人以下 534 个,约占自然庄总数的 1/3, 给我们“十二五”期间完成 150 人以下贫困村易地搬迁造成很 大难度,也注定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 共服务等方面相比其他县区投入更多。 第四,我们的思想观念仍需进一步解放。一些干部群众 渴望加快发展,却又不敢大胆尝试;渴望开拓创新,却又不 敢承担风险;渴望生活富足,却又迈不开“闯”的步伐;渴望 干事创业,却又丢不掉“怕”的包袱。这种道理上明白、行动 上滞后,讲起来清楚、干起来茫然的现象,说明我们的“心门” 还没有真正打开。 第五,我们的工作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少数 部门和人员依然存在激情不足、状态不佳的“老爷车”现象; 依然存在担当不够、执行不力的“老好人”现象;依然存在作 风不实、服务不优的“老大难”现象。这些都是推进转型跨越、 建设三晋十强的最大障碍。 各位代表,直面这些困难和不足,正是我们有信心、有 决心、有能力解决的现实表现。同时,也旨在告诫我们:必 须实实在在看沁水,绝不能人云亦云,沉迷于资源的禀赋优 势;必须客观理性看成绩,绝不能裹足不前,满足于一时的 喜人业绩;必须头脑清醒看发展,绝不能沾沾自喜,陶醉于 沁水的潜力无限。“十二五”打硬仗、建十强刚刚起步,2012 注定任务更重,工作更多,压力更大,方方面面更紧张、更 艰难。全县上下必须坚定信心,负重赶超,朝着三晋十强总 目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变潜力为实力,化定势为胜势, 在沁水大地奏响一曲气壮山河的交响! 二、2012 年工作安排 2012 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落实“十二五”规 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迈出建设三晋十强县大步伐之 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两个坚定不移”主 旋律,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围绕“1356”总战 略和“353”工作思路,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 2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5%以上,农民人均 纯收入增长 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以上,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 在 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3.5%,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 量完成市控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依据上述目标任务,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聚拢五指 打好“三大硬仗”,扎扎实实推进“四篇文章”,凝心聚力实施 “六个十大项目”,迈出建设三晋十强县的大步伐。 各位代表,“三大硬仗”、“四篇文章”和“六个十大项目” 是相互关联、整体统一的。“三大硬仗”和“四篇文章”是“十二 五”推进转型跨越、建设三晋十强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框架。“六 个十大项目”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抓手。 三大硬仗:工业转型硬仗、农民增收硬仗、城市建设硬 仗。 四篇文章:一城、一带、一圈、一区。 一城:就是打造山水园林县城。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做 好县城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规划的引领下建设城市;二是开 工建设一批地标性市政工程,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增强 城市承载力、聚合力和带动力;三是创新城市管理,形成科 学高效、责任明晰、运行有序的体制机制,让城市更加美好、 市民生活更加方便温馨。 一带:就是打造百里沁河风光带。抓好四个板块:一是 依托张峰水库的水上资源,规划建设水上旅游项目;二是依 托沁河流域的生态优势,建设国家级休闲疗养中心;三是依 托沁河流域的农业资源,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 产业园;四是依托人民作家赵树理这张名片,打造树理文化 产业园。 一圈:就是打造历山舜王坪生态旅游圈。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充分发挥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华北地区最大天然氧 吧这一优势,打造集生态旅游、科考探幽、休闲娱乐、疗养 康复于一体的接待中心;二是充分发挥“山西植物资源宝库” 和全省中药材重要产区这一优势,打造晋东南地区最大的中 草药产业基地;三是充分发挥柳氏民居、荆浩故里、南阳抗 大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沁水西部旅游名牌。 一区:就是打造端氏、嘉峰、胡底、郑村工业集中区。 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科学规划煤炭产业,让产能合理有效释 放;二是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管理,规范气、发展气、用好 气;三是大力发展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形成良性循环、可持 续发展的产业集群。 六个十大项目:十大以煤为基项目,十大工业转型项目, 十大农民增收项目,十大城市建设项目,十大为民办实事项 目,十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服务业项目。概算总投资 333.7 亿元,今年安排 83.2 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和重点,今年要漂漂亮亮干好“六件大事”: (一)致力于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打好工业转型硬仗 工业转型不是摆脱煤,而是要摆脱对煤的依赖;不是不 发展煤,而是要延伸煤、赶超煤。今年要痛下决心调结构, 矢志不移转方式,打好四场攻坚战,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打好煤炭支撑攻坚战。进一步强化煤炭产业对县域经济 的基础支撑,大力实施十大以煤为基项目,推进东大、里必 等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快平山、鑫基、胡底等基建矿井 建设进度;力保永红、侯村、端氏等矿井安全生产,中村、 峪煌 2 矿正式投产,坪上、九鑫、鹿台山 3 矿年内试运转。 力争原煤产量达到 700 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 50 亿元。推 动实施“一矿一厂”带动战略,发展接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资源企业转型升级。 打好非煤翻番攻坚战。做优煤层气产业。要规范气,聘 请全国一流专家编制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规划,确保煤层气 产业健康有序推进。要发展气,抓好中石油郑庄区块产建工 程、中联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二期)等抽采项目,全县煤 层气抽采量达到 24 亿立方;山西能源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 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和设备安装,中石油煤层气液化项目开工 建设,全县煤层气液化量达到 25 万吨。要用好气,加强煤 层气安全监管,推进嘉峰煤层气物流园区建设,扩大煤层气 民用覆盖面。发展新兴产业。中电明秀 120MW 瓦斯发电项目 试产运行,广东力宇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晋城富基陶瓷材 料制品项目建成投产。 打好民营经济攻坚战。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 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和做大 做强。搭建政府增信平台,抓好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试 点工作,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打造民营创业园,激发民营经 济发展活力,确保各项指标增速达到 25%以上。 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 元投入、要素整合”的原则,抓好煤层气、装备制造、现代农 业三个产业园区建设。按照园区功能定位,引进和培育龙头 企业,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产业在园区 循环,带动与之协作配套的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 (二)致力于农民所需所盼,打好农民增收硬仗 农民收入翻番是建设三晋十强的核心目标,是“三农”工 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落实各级关于强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通过“八条路径”,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大力度 上推进“三农”工作,保持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 龙头带动促增收。强力推进“四大龙头”建设,枫彩集团 彩色苗木项目先期完成 1800 亩;嘉沁食用菌工厂化循环项 目试生产;大象农牧集团肉鸡产业化项目完成屠宰场、饲料 加工厂主体建设;山西博大灵芝北虫草种植加工项目完成 800 亩产业基地建设。以“四大龙头”为带动,加强与中粮集 团、新西兰恒天然等大型企业的深度对接,力求在蜂产品深 加工、乳制品加工等领域有新突破,推动现代农业扩规提质, 带动农民增收加速增量。 园区引领促增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先导区,投资 9800 万元,打造郑庄孔必轩高端农业产业园,完成“三通一 平”,兰花集团食醋酿造项目入园建设。投资 2 亿元,在沁河 流域集中打造端氏华康现代农业、郑庄设施蔬菜、柿庄生态 农业“三个示范园”,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果园,建设特种畜 禽生态散养基地,形成产品系列化、种养生态化、环境园艺 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基地支撑促增收。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以“一 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加强畜牧、蔬菜、蚕桑、苗木花 卉四大基地建设。羊群饲养量达到 35.5 万只,肉鸡养殖规 模达到 3000 万只;新建设施蔬菜 1000 亩,蔬菜种植面积达 到 2.25 万亩;新植桑园 2000 亩,蚕茧产量达到 150 万公斤; 发展苗木 5000 亩,种植规模达到 1 万亩。同时,改善农业 基础条件,实施好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推 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扶贫攻坚促增收。加大政策扶持,制定扶贫开发五年规 划和结对帮扶方案,实施易地移民、整村推进、产业扶持、 劳动力转移培训四大扶贫攻坚工程,抓好樊村河赵寨、端氏 山泽、柿庄海则、十里庄坡、胡底蒲池 5 村 848 户 2330 人 的扶贫推进。加强社会帮扶,按照“乡镇规划、农委统筹、项 目支撑、逐年评估”的原则,深入开展一个工矿企业帮扶一个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和一个贫困村的“一企帮两村”活动,广泛 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结对帮扶、包村增收,打好新一轮 扶贫开发攻坚战,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打好农民增收硬仗,是贯穿整个“十二五”工 作的一条主线。今后虽然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 但农业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三农”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 我们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倾心倾力抓“三农”,扑下身 子忙增收,让广大农民朋友的粮袋更满、口袋更鼓、家园更 美! (三)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打好城市建设硬仗 2011 年的城市建设硬仗,已经为“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 开了个好头、打开了局面。今年要更加突出规划、建设、生 态、机制创新四个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以顶层规划引领建设。依托同济大学,高标准、高层次 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搭建县城发展框架,在规划 引领下建设好城市。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把 “一城一带一圈”城镇规划与《全县旅游战略规划》、《张峰水 库休闲度假区规划》结合起来,一同编制,一同设计,全方 位、立体化构筑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以精品工程提升品质。发展大县城。着眼于城市承载和 功能完善,开工建设五星级宾馆、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综合 展馆等地标性工程;着眼于生态改善和品位提升,实施城市 绿道、县河治理、石楼公园、龙脖公园等生态项目建设;着 眼于宜居宜业和示范带动,推进梅园二期、北坛林场棚户区 改造等工程进度,使之成为城市改造、功能提升、景观打造 的样板。推进小城镇。围绕沁河流域特色城镇带,抓好嘉峰 示范镇、郑村“三化协同推进”示范试点镇和沿线景区开发建 设;围绕历山舜王坪生态旅游圈,开工建设杏峪至张马公路, 完成历山景区两个污水处理厂和两个垃圾处理站建设,实施 柳氏民居文化广场、生态园、古民居修复等建设工程。建设 新农村。以易地搬迁为突破,抓好压煤村庄和煤矿采空沉陷 区移民;以 35 个省级重点推进村和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 工程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 射,形成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一体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格 局。 以良好生态彰显魅力。狠抓节能降耗。抓好工业、交通、 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推进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 兴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对 30 个村进行 绿化美化,完成造林绿化 4.5 万亩,义务植树 50 万株,县 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保护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城 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6%,县 城燃气普及率达到 75.3%,污水处理率达到 87%,空气质量 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330 天以上。 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用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胸怀、包 容的态度推进城市建设。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引导民 间资本和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 续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结合易地搬迁,引导农村人口 向城镇转移集中。创新管理体制,把城市建设与文明育人结 合起来,突出“形”与“魂”,全力打造“一城山水半城园”的山水 园林县城。 (四)致力于招商引资和先行先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紧紧抓住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以先行 先试的胆气、善行善试的智慧,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打造 对外开放高地。 搭建“环境”平台。通过实施环境创优、阳光政务、绿色 通道三大工程,再造“服务”和“招标投标采购”两个流程,实 行企业与审批部门、企业与收费单位“两个不见面”,为投资 者提供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把沁水 打造成环境最优、服务最好、干事创业最理想的投资热土。 搭建“招引”平台。抓好项目“招引”。加强招商引资项目 库建设,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确保有序接替,支撑有 力。扭住“项目落地年”这个重点,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瞄 准晋煤、瞄准华润、瞄准中外 500 强,通过一对一、点对点、 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争取再引进一批大项目、 好项目,使招商引资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抓好人才“招 引”。加强政府顾问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实用人才、 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 保障。 搭建“综改”平台。围绕转型发展,在以煤补农、以煤促 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体制上先行先试;围绕生态建设,在以 煤补绿、生态修复上先行先试;围绕城乡一体,在以城带乡、 示范带动上先行先试;围绕民生改善,在社会管理、社会创 新上先行先试;围绕环境创优,在机制创新、制度改革上先 行先试,力争综改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五)致力于幸福指数入名首,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 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富民优先的原则,继续将保障和 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构建和谐沁水的 首要任务,按照“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 生”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抓紧抓好“十大为民办实事 项目”,真正给予老百姓六笔“红利”。 教育“红利”。投资 7600 万元,完成教育园区职业中学、 龙港初中教育设施装备和 10 所学校的校安衍生工程,做好 郑村、端氏等 5 所中心幼儿园前期工作。投资 200 万元,完 成部分寄宿制学校的校车接送任务。研究“3+9+3”义务教育的 政策措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教育全免费。积极开展“名学 校、名教师、名学生”创建活动,构筑起“十二五”沁水教育的 脊梁。 文化“红利”。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实施“文化低保”工程, 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送戏下乡活动,完成县城 5900 户 数字化电视整体转换,赵树理图书馆、沁水县文化馆和乡镇 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依托赵树理文化名片,大力发展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 精神文化需求。 健康“红利”。投资 1600 万元,完成县医院综合住院楼 设施装备工程;投资 2644 万元,对 3 个乡镇 18 个村进行环 境连片整治;投资 2900 万元,完成县城公厕改造、道路硬 化、巷道亮化和垃圾收集系统建设;投资 100 万元,对全县 已婚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就业“红利”。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 标,鼓励全民创业,支持发展微小企业,实现家家有活干、 人人有业就。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和项目需求,大力开展职业 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 3500 人,转移和 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8000 人。 保障“红利”。投资 2220 万元,实施社会保险惠民工程,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 5360 人,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认真落实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免费供煤等政策措施,扎实 做好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工作,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 活。 住房“红利”。投资 2484 万元,实施安居工程,完成廉 租房 100 套、教师周转房 100 套、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 100 户、农村危房改造 200 户,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各位代表,让全县 21 万人民富裕起来,始终是我们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一年,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 力和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 裕、更幸福、更安康。 (六)致力于社会大局稳定,奏响和谐沁水新乐章 狠抓安全生产。以煤矿安全为重点,强化“两个主体责 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遗 余力抓好煤层气、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建筑施 工、危化物品、食品卫生、学校、医院、消防、防汛、公共 场所等各个领域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推进民主法制。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 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支持法院、 检察院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 党派人士开展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 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和 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信访工作,围绕广大群众关心关注 的热点难点,强化源头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 建设。落实好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发展 人民防空事业。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科 技、审计、计生、统计、外事、气象、老龄、档案、史志、 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的目标已定,转型跨越的战鼓已响, 我们必须点燃激情,勇于担当,善抓落实,创造出无愧于历 史、无愧于人民的全新业绩。 光荣的使命要求我们敢于争先。推进转型跨越、建设三 晋十强,是我们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全县上下必须牢固 树立不达目标不松手、不获全胜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想常 人不敢想之事,为常人不敢为之举,闯常人不敢闯之路,拉 高标杆,增强斗志,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超常 规的干劲,实现超常规的发展。 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用心干事。干事创业,用心为先。 “用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方 法,更是一种境界。全县上下必须拥有一股激情、怀有一腔 热血,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精神杠杆、奋发 进取的精神动力,憋足一股劲,拧成一条绳,精心谋事、用 心干事、专心成事,以更大的胆识和魄力开创转型跨越新局 面。 肩上的责任要求我们勇于担当。担当是做人之本、成事 之基。全县上下必须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把全部心思和 精力用在推动发展上、用在破解难题上、用在为群众办实事 上。决定了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 也要担。让“勇于担当”成为每一项工作的主旋律,在干事创 业中践行担当,在实心为民中主动担当,在服务大局中体现 担当。 人民的重托要求我们品质第一。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 有敬畏、对群众有责任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全县上下必须加 强学习,改进作风,扎实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 真正做到干部勤廉履职,员工爱岗敬业,以甘于吃苦、乐于 奉献、心系发展、亲民爱民的卓越品质,凝聚起 21 万人民 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转型跨越的实践中再立新功。 各位代表,责任在心重千钧,使命在肩当奋进。“十二五” 转型跨越,我们已精彩开局;建设三晋十强,我们正大步前 行。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 支持下,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举全县之力,集全 县之智,团结一心,携手奋进,在建设三晋十强的征程中迈 大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