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表.xlsx
附件1: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评价表 (2020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 时间: 单位名称 人员编制数 部门基本信息 财政拨款 813.67 公务接待费 年 7月9日2021年 月 日 金额单位: 万元 稷山县枣业发展服务中心 13 绩效管理人员 宁志军 年度支出决算 收入合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支出合计 813.67 78.54 742.77 821.31 三公经费决算支出 项目完成情况 二、三类项目 公车运行购置 因公出国(境 合计 一类项目个数 费 )费 个数 金额 6 实有人数 年度收入决算 非税收入 其他收入 (1)宣传、执行国家有关林木(花卉)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县委、县政 府关于红枣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全县枣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 、引导扶持全县红枣产业发展。 (2)负责全县各级枣业信息网络、枣业技术服务网络和枣产品销售服务网络建设,为全县枣 农、枣业合作社、枣加工企业和运销服务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全县红枣产业转 换升级。 (3)拟定全县枣业发展的科技、教育、技术推广规划,引进、研究、试验、推广枣业发展新 技术;培养适应枣业发展需要的生产、销售、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科技人才。 (4)负责枣产业项目建设,引导、支持、创办高科技示范性红枣园区和枣业发展集团。 (5)主管全县的枣树苗木、新品种的培养繁育。 (6)负责为全县枣农提供枣树管理服务,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指 导枣农及时进行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7)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枣产品加工行业质量标准,规 范生产加工流程,按照国家食品产业标准,加强对枣产品加工企业监管。 (8)负责 全县枣业涉外事务、科技交流、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业务。 (9)负责面积约1.58万亩的稷山板枣种植核心地区规划和建设,负责观景台等板枣公园内基 层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制定板枣公园的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实施板枣保护区建设、开发保护和 规划。 (10)组织板枣公园环境监测,定期报告板枣公园内环境质量和资源保护现状。 (11)负责板枣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 (12)组织开展板枣资源科学研究工作,推广应用种植先进技术,进行板枣保护的宣传教育。 部门职能 职责概述 (13)协助调查、处理板枣公园保护区内破坏板枣资源违法事件。 (14)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数量指标 产 出 指 标 部门整体年度 项目支出绩效 指标 质量指标 时效指标 成本指标 效 益 指 标 满意度指标 经济效益 指标 社会效益 指标 生态效益 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 度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完成值 差异 提质增效整形 修剪 25000亩 25000亩 0 稷山板枣中国 行 2次 1次 50% 稷山板枣千年 古树文化挖掘 与产品开发研 讨会 1次 1次 0 1次 1次 0 100% 100% 0 100% 100% 0 10元/亩 10元/亩 增加枣农收入 1000元/亩 300元/亩 板枣知名度 有所提升 有所提升 水土流失情况 有所改善 有所改善 枣农满意度 ≥95% 98% 举办第三个农 民丰收节 提质增效整形 修剪完成率 提质增效整形 修剪完成率 提质增效整形 修剪补贴 70% 原因 受疫情影响, 无法举行推介 活动 受枣锈病的影 响,板枣产量 减少 附件2: 稷山县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值表 一级指标 投 入 过 程 产 出 效 果 二级指标 目标 设定 三级指标 绩效目标合理性 绩效指标明确性 在职人员控制率 预算 “三公经费”变动率 配置 重点支出安排率 预算完成率 预算 预算调整率 执行 支付进度率 结转结余率 结转结余变动率 预算执行 公用经费控制率 “三公经费”控制率 政府采购执行率 管理制度健全性 资金使用合规性 预算 管理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基础信息完善性 管理制度健全性 资产 资产管理安全性 管理 固定资产利用率 实际完成率 完成及时率 职责 履行 质量达标率 重点工作办结率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履职 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 度 分值合计 分值 3 4 3 2 2 2 3 4 3 4 4 4 4 3 4 4 4 3 4 4 4 4 4 4 4 4 4 4 100 自评得分 注:上述表格中没有的项可以删除,并将分值加入同类指标中; 在自评报告中说明增减的理由 3 4 3 2 2 2 2 4 3 4 4 4 4 2 4 4 4 3 3 3 4 4 3 4 3 3 2 4 91 附件2: 稷山县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值表 一级 二级 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 目标 设定 投 入 指标解释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 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 绩效目标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 合理性 )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 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 性情况。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 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 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 明确性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 细化情况。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 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 在职人员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控制率 (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 制程度。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 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 “三公经 “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 预算 费”变动 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配置 率 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 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过 程 自评得分 分值 指标说明 3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3 4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 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 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4 3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 ×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 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 位)的人员编制数。 3 2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 ”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 “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 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 费。 2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 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 重点支出 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 安排率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 )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 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2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 预算完成 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 率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 位)预算完成程度。 2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 预算调整 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 率 预算 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执行 3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 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 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 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 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 项目支出总额。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 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 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 )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 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 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 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 2 2 2 过 一级 二级 预算 三级指标 指标 执行 指标 程 指标解释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 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 支付进度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率 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 和均衡性程度。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 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 结转结余 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率 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 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 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 结转结余 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 变动率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 资金的努力程度。 过 程 分值 4 3 指标说明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 )×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 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 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 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 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 率)。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 ×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 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自评得分 4 3 4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 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 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4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 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 公用经费 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 预算 控制率 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执行 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 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4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 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4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 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 “三公经 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 费”控制 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 率 “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 程度。 4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 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4 4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 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 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 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4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 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 管理制度 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 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健全性 (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 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 发展的保障情况。 3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 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 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 资金使用 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 合规性 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 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预算 。 管理 4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 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 情况。 4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 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 政府采购 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 执行率 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 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一级 预算 二级 管理 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4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 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4 4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4 3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 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 资产 资产管理 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 管理 安全性 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 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 安全运行情况。 4 3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 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 固定资产 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 利用率 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 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 缴。 4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 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3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 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 预决算信 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 息公开性 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 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 基础信息 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 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 完善性 的支撑情况。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 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 管理制度 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 健全性 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 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 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过 程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 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 实际完成 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 率 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 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产 出 自评得分 分值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 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 完成及时 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 率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 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职责 履行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 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 质量达标 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 率 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 的实现程度。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 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 重点工作 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 办结率 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 办理落实程度。 4 4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 )×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 )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 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 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 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 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单位)按照整 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 数量。 4 4 4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 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 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 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 任务数量。 3 4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 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 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4 一级 二级 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 效 果 指标解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 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 间接影响。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 社会效益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 间接影响。 履职 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 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 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 或服务对 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 象满意度 果的满意程度。 分值合计 分值 指标说明 4 4 3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 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 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 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 指标。 4 4 自评得分 3 2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 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 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100 自评分值合计 4 91 注:上述表格中没有的项可以删除,并将分值加入同类指标中;在自评报告中说明增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