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你还会回来吗╮90 页 7.019 MB下载文档
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当前文档共90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 建设单位 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许波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传 18722094532 真 —— 邮政编码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赛纳米级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已建中压天然气管道 终点,向东至港东一道北侧经纬 2C#地块 津滨审批一室准[2020]115 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 批准文号 号 行业类别 新建 占地面积 及代码 绿化面积 2100(均为临时占地) (平方米) (万元) 梁凤真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石化产业园区金浩路 166 号 建设性质 总投资 联 系 人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2.8 竣工时间 (万元) —— (平方米) 130.40 评价经费 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 D4511 7.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5.75% 2020 年 8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城市燃气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现代化标志之一。目前国家大力提倡、 促进各行各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与煤炭和重油比 较,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大幅降低。城市居民、公建商业、工业、汽车等行业广泛使 用天然气,不仅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而且减少城市各类用户排放物,有效改善环 境空气质量,提高公众健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海景大道以西,港东三道以北由经纬城市绿洲(天津)有限公司开发的经纬城 市绿洲商品房项目目前已经开始建设,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十分迫切,天津中石油昆仑 燃气有限公司为保障该楼盘的燃气供应,需由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 点接气,建设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以 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建成后可保障经纬城市绿洲商品房项目天然气的稳定可靠 供应。综上所述,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 是必要的。 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生态部令第 1 号;环境保 护部令第 44 号),本项目属于“三十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中“94 城市天然气供应 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6),本项目属于Ⅳ类项 目,不需要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为附 录 A、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的其他,为Ⅳ类项目,不需要开展土壤环境 影响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天津中石油 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委托,中环广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项目组对项目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依据国 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导则、标准,经环境预测评价后汇总编制本环境影响 报告表。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天津市滨海新区赛纳米级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已建中压天然气管道终 点,向东至港东一道北侧经纬 2C#地块,管径全部为 DE200mm,设计压力 0.4MPa, 管线长度 814m。年输气量可达 242.3 万 Nm3/a。项目总投资 130.40 万元。 3、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本项目属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本项目属于“四十、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5”中的“9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51”, 为“其他”,属于登记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 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 号)、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工作指南(试 行)>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现有排污单位应当在生态环境部规定的实施时限内 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根据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关 于全面开展申领排污许可证及排污信息登记工作的公告》,2020 年 9 月 30 日前,各 排污单位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或者排污信息登记工作。 4、管线路由 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点(东 经 117.495252︒,北纬 38.867968︒),终点为经纬 2C#地块(东经 117.503796︒,北 2 纬 38.868350),沿现状板南路(规划港东一道)北侧向东铺设。 终点 起点 图1 建设项目管线路由示意图 5、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经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属于鼓励类 (第七类“石油、天然气”中第 3 项“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 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建设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 入负面清单(2019 年版)》中的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项目,不属于《天津市国内 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实施细则》 (津发改区域[2013]330 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 目,符合国家、天津市的产业政策。 6、与天津市保护生态区域符合性 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点, 终点为经纬 2C#地块,不在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 围内。根据《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规划南湖公园位于滨海新区,主 导功能为湿地观光,规范范围为核心区面积 638 公顷。核心区禁止违法建设,禁止填 埋、占用水域、挖沙、取土,禁止建设排污设施以及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根据调查,本项目距离规划南湖公园最近处的距离约为 3.3km,根据《天津市 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津政发[2018]21 号) ,因此本项目不 在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7、规划选址符合性 本项目已取得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 选址意见书》和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对项目核准的批复(津滨审批一室准 3 [2020]115 号),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天津市供热发展规划, 选址可行。 8、主要工程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仅包括管线工程,不含气源站、加压站等场站工程。 (1)主体管道工程 本项目新建一条燃气管线,全长 814m,设计压力 0.4MPa,本项目主要工程内 容见表 5。 表1 序号 1 项目主体工程量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m 859 de200 PN16* 座 2 de110 PN16* 座 1 注塑端帽 de200 PE100 个 3 个 3 聚乙烯管 de200 SDR11 PE100 聚乙烯直埋球阀(双放散) 2 3 4 注塑弯头 5 注塑等径三通 de200 PE100 个 2 6 注塑异径三通 de200/110 PE100 个 2 de200 SDR11 PE100 个 2 de110 SDR11 PE100 个 1 8 阀门井 座 3 9 警示带 m 317 10 金属示踪线 m 859 11 大开挖破水泥硬化路面 m 317 12 定向钻穿越 m 541.96 13 里程桩 个 4 14 警示牌 个 8 15 转角桩 个 6 90°de200 PE100 电熔套筒 7 *注:本项目安装有 2 个 de200 双放散球阀(位于管道起点、终点处)以及一个 de110 双放 散球阀(位于海景四路和港东一道交口东北角处),用于事故状态下的天然气放散,双放散球阀 位于阀门井内,阀门井共设有 3 座,分别位于管道起点、终点处及海景四路和港东一道交口东北 角处的人行便道,采用开挖的形式进行施工,当阀门设在人行横道处时,操作井面高出周围路面 20mm,设在绿化带处时,操作井面高出周围草坪 200mm,具体构造见下图。 4 图2 阀门井构造图 (2)穿越工程 本 项 目 管道穿 越规 划 路、池 塘等 采 用定 向 钻的穿 越方式 , 穿 越 长度共计 541.96m,详见下表。 表2 本项目穿越工程情况表 序号 穿越方式 穿越位置 穿越长度 1 定向穿越 海景七路 100.33 穿越出入土角 度 8︒、8︒ 2 定向穿越 池塘 250.76 8︒、8︒ de200 3 定向穿越 海景五路、海景四路 110.54 8︒、8︒ de200 4 定向穿越 海景三路 80.33 8︒、8︒ de200 穿越管道 de200 (3)直埋工程 本项目直埋工程开挖 188.04m,施工作业宽度为 6m,管沟平均开挖深度约 1.5m。 (4)辅助工程 表3 工程名称 施工营地 料场占地 机具占地 辅 定向钻施工 场地 助 工 施工作业带 程 永久弃土场 维修场地 施工便道 辅助工程 工程内容 项目施工人员主要从当地雇佣,食宿依托周边设施,不设置施工营地 设置 3 处,沿管道沿线设置,总占地面积 300m2,用于施工材料存放 设置 3 处,临时占地 75m2,用于机械及设备的闲置时的存放 设置 3 处,定向钻施工场地出入土点,总占地面积 600m2 沿线共设置 1125m2 工程挖方土场地内回填,不设置永久弃土场 工程施工设备维修就依托城市内已有维修点,未新增维修场地 本工程材料依托现有道路进行输送,施工材料可经既有道路直接进入料场, 无需设置场外施工便道 (5)气源概况 本项目气源由港东分输站提供,为本项目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天然气气源。 ①天然气性质 5 项目输送的天然气是经脱硫脱水后的天然气,满足《天然气》(GB17820-2018) 中的 II 类标准要求,其具体质量要求见下表。 表4 项目输送天然气质量要求表 项目 高位发热量,MJ/m3 总硫(以硫计),mg/m3 硫化氢,mg/m3 CO 2 含量,%(V/V) 要求 ≥31.4 ≤100 ≤20 ≤4.0 ②本项目天然气组分 表5 本项目天然气组分 组分 CH 4 C2H6 C3H8 C 4 H 10 CO 2 N2 H2S He 组分(mol%) 94.70% 0.55% 0.08% 0.01% 2.71% 1.92% / 0.02%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输送的天然气能够满足《天然气》 (GB17820-2018)中的 II 类标准要求。 ③气源参数 本项目天然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基本参数。 高热值:36.088MJ/Nm3,低热值:32.500MJ/Nm3。 (6)管道附属设施 a 示踪线、警示带及标志桩 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连续敷设示踪线(带)、警示带。 警示带:理地燃气管道管 300mm 处敷设带有醒目提示字样的警示带警示带采用 黄色聚乙烯材料字体大小不得小于 100×100mm。 pe 盖板:道路下敷设的中压管道应设置保护盖板。 示踪线:聚乙烯燃气管道敷设时,应随管道走向埋设金属示踪线,示踪线应贴管 敷设,并应有良好的导电性、有效的电气连接和设置信号源井。 标志桩:在管道起点、三通、弯头、末端处以及直管段间隔不宜大于 200 米处设 置地面标志,本项目转角桩设置在在平面方向一次转角大于 5°时。即图上所有管线 有转折的地方,本项目转角桩个数为 6 个。 6 b 管道施工作业带 管道施工必须要有施工作业带,便于沿线开挖、布管、运输、组装连接、敷设等 操作。根据场地特点,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布置施工作业带的宽度不等。施工作业带宽 度应尽量窄,以减少补偿费。本项目中压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平均按 6 米计。 9、施工制度和施工人员编制 本项目无需值守人员。本项目预计于 2020 年 7 月开工建设,于 2020 年 8 月全部 竣工,本项目共设置施工人员 10 人。 10、工程占地与拆迁 (1)工程占地 本项目无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仅为临时占地。 (2)临时占地 本项目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作业带、定向钻施工场地、机具占地及料场占地,共 计 2100mm2。 其中料场占地布置位于管线附近,占地类型为空地(规划居住用地及农村道路两 侧),共设置 3 处,总占地面积为 300m2,主要用于施工材料放置加工;机具占地新 增临时占地 75m2,共设置 3 处,占地类型为空地;项目设有 3 处定向钻施工场地, 每处占地面积 200m2,临时占地 600m2;定向钻施工长度 541.96m,施工作业带临时 占地 1125m2。 表6 建设项目临时占地情况 项目 料场占地 定向钻施工场地 机具占地 单位 处 处 处 数量 3 3 3 占地面积(m2) 300 600 75 施工作业带 m 541.96 1125 临时占地合计 — — 2100 占地功能 规划商业用地,现 状为空地 规划商业、居住用 地,现状为空地 / (3)拆迁工程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无拆迁、征地工程。 11、土石方 (1)开挖施工 本项目直埋工程开挖 188.04m,开挖宽度为 2.5m,管沟平均开挖深度约 1.5m, 挖方量约为 706m3,回填时管沟上方留有自然沉降余量(高出地面 0.3~0.5m),多 余土方可就近平整,无弃方。 7 (2)定向钻施工 项目定向钻施工长度共 541.96m,定向钻施工出入土处设置定向钻施工场地, 共设置 3 处,每处面积为 200m2,施工场地需进行平整,开挖深度约 0.3m,挖方量 约 180m3,施工结束后,挖方回填于场地内平整。 定向钻出入土点采用开挖施工,管沟开挖长度约 84m,开挖宽度为 2.5m,平均 开挖深度约为 1.5m,挖方量为 315m3,回填时管沟上方留有自然沉降余量(高出地 面 0.3~0.5m),多余土方可就近平整,无弃方。 定向钻施工长度共 541.96m,管道管径为 200mm,挖方量 24m3,土方用于场地 附近平整,无弃方。 综上可知,项目总挖方量 1225m3,填方量为 1225m3,项目无需借方,无需设 置永久弃土场,见下表。 表7 单位:m3 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表 项目 挖方量 借方量 填方量 弃方量(去向) 直埋开挖施工 706 0 706 0(回填及场地附近平整) 定向钻施工场地平整 180 0 180 0(场地附近平整) 定向钻开挖施工 315 0 315 0(回填及场地附近平整) 定向钻施工 合计 24 1225 0 0 24 1225 0(回填及场地附近平整) 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管线内天然气密闭输送,天然气管道主要沿现状或规划道 路进行敷设,管道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规划道路、规划居住用地(在建或空地)等, 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图3 本项目起点位置现状 图4 8 本项目终点位置现状 图5 本项目经过位置现状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 : 1、地理位置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东侧,北纬 39°24'~38°34',东经118°03'~117°19',东临渤海湾,南面与河北省的黄骅市接壤,西与 静海县、西青区、津南区、东丽区和宁河县为邻;北与河北省的丰南县交界。陆域面 积2270km2,海岸线153km。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 供气工程管道终点,终点为经纬2C#地块,四至范围如下图所示。 图6 本项目四至范围 2、地貌地质 建设地区为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平均海拔高度 1m 左右,土层深厚。处于燕山东 西构造带和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主要断裂有西北—东南向的蓟运河断裂。 建设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黄骅拗陷东北部的北塘凹陷内。区北部自东而西分布着涧 河向斜等 4 个构造单元,走向变化较大,从北西转向北东,构造反差大;区南部构造 反差小,构造平缓,自西而东分布着茶淀断裂构造带等 4 个二级构造单元。 3、气候气象 建设地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 风,冷暖多变;夏热湿大,雨水集中;秋高气爽;冬寒少雪。气温:累年平均气温 12.3℃。 年平均气温最高为 12.9℃,最低为 10.6℃,差值 2.3℃。1 月为本区月平均温度最低月, 累年平均为-4.8℃,7 月为本区月平均温度最高月,累年平均为 26.1℃。日照:累年平 均日照时数 2998.9h,日照率 68%。夏至是本区日照时数最长日,达 14.9h。冬至为最 10 短日,仅 9.4h。降水:雨季从 6 月下旬、7 月上旬开始,一般于 8 月下旬结束,降水年 际变化大,多雨年达 896.5mm(1987 年),少雨年 331.7mm(1963 年),差值 564.8mm, 累年平均降水量为 617.2mm。湿度:累年平均水汽压 11.8 百帕,相对湿度 66%。风向: 季风盛行,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偏南风也占很大比例。全年主导 风向为西南风。风速: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风速 1.5~3.2m/s。大气稳定度:以 D 类为 主,D 类频率为 56.7%。 4、水文 建设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 50~60m 以上)为咸水,不宜饮用及农灌,深层地下 水水质较好,可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需要。地下水总的流向为北北东-南南西方向。 蓟运河为建设地区唯一河流,蓟运河自于台子(右岸)东升村(左岸)进入汉沽区至 营城水库“八一”坝西侧,经防潮闸由北塘口入渤海,汉沽境内辖段长 30km,流经 4 个 乡镇,流域面积 111.9km2。自建立防潮闸后,蓟运河下游即由原来的自然河流变为人 为调控的水库式河道,其功能是汛期防洪排涝,汛后河道蓄水农灌。 本区地下水潜水含水组,埋藏深度在 24m 以上者为咸水层。第Ⅰ承压含水组底界 深 69m 左右,矿化度为 2g/L,亦为咸水体分布地段,第Ⅱ承压含水组以下为淡水。全 区共为 6 个承压含水组,年可开采量 1000 万 m3。水化学类型,除西北部的潜水有部分 氯化物钠镁型水外,余均为氯化物钠型水。矿化度 0.36~0.6 g/L,pH 值 7.6~8.6,氟 离子含量北部、东北小于 1mg/L,中部、南部为 1.5~2mg/L,营城、大柳沽以南为 3.6mg/L, 全区半数地区含氟量超过饮用标准。 1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 根据大气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涉及区域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滨海新区空气环 境质量现状引用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天津市 2019 年滨海新区空气常规六项污染物 监测结果进行空气质量达标判定,具体见下表。 表8 项目 2019 年滨海新区空气常规六项污染物监测结果 PM 2.5 (µg/m3) PM 10 (µg/m3) SO 2 (µg/m3) NO 2 (µg/m3) CO (mg/m3) O3 (µg/m3) 1月 80 107 18 62 2.9 62 2月 73 89 13 46 2.1 74 3月 53 80 11 48 1.6 103 4月 49 81 11 41 1.1 153 5月 38 78 11 38 1.1 192 6月 42 63 9 32 1.3 238 7月 43 53 6 25 1.1 220 8月 26 44 8 31 1.2 178 9月 40 70 12 44 1.4 212 10 月 45 71 10 48 1.3 133 11 月 50 85 13 56 1.6 58 12 月 62 76 10 56 2.4 54 年均值 50 75 11 44 1.8 188 二级标准 (年均值) 35 70 60 40 4 160 月份 注:PM 2.5 、PM 10 、SO 2 、NO 2 这四项为年平均浓度,CO 为 24 小时平均浓度第 95 百分位数,O 3 为日最大 8 小 时平均浓度第 90 百分位数。 表9 2019 年滨海新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µg/m3) 标准值/ (µg/m3)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PM 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50 35 149.2 不达标 PM 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75 70 107.1 不达标 SO 2 年平均质量浓度 11 60 18.3 达标 NO 2 年平均质量浓度 44 40 110 不达标 1800 4000 45 24 小时平均浓度第 95 百分位数 达标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第 90 百分位 O3 188 160 117.5 不达标 数2 这四项为年平均浓度,CO 为 24 小时平均浓度第 95 百分位数,O 3 为日最大 8 小 注:PM 2.5 、PM 10 、SO 2 、NO CO 时平均浓度第 90 百分位数。 由上表可见,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指标中,SO 2 和 CO 的年均值达到 GB3095-2012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PM 2.5 、PM 10 、NO 2 和 O 3 年均值超过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其中 PM 2.5 和 PM 10 是该区 域主要污染因子。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 达标规划: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个作战 计划的通知》 (津政发〔2018〕18 号)中《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 年)》,到 2020 年,全市 PM 2.5 年均浓度控制在 52µg/m3左右,全市及各区优良天数比例 达到 71%以上,重污染天数比 2015 年减少 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总量比 2015 年分别减少 26%、25%、25%。滨海新区 2018-2020 年 PM 2.5 年均浓度 控制目标分别为 56µg/m3、53µg/m3和 51µg/m3。根据《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津污防攻坚指[2020]3 号),滨海新区(大港城区)2020 年生态 环境质量及污染减排目标中大气环境质量 PM 2.5 年均浓度为 47µg/m3,大气污染物减排 量为 908t。随着天津市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逐步推进,本项目选址区域空气质量将逐 渐好转。 2.声环境质量现状 2.1 声功能区划 根据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天津市<声环境质量标准>使用区域划分》(新 版)的函(津环保固函[2015]590号),本项目所在位置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执 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2.2 声环境现状监测 为调查管线沿线保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建设单位委托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 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监测。具体如下: (1)监测项目:Leq(A) (2)监测点位 项目管线周边设噪声监测4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示意图见下图。 13 S4 S2 S3 图7 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 S1 (3)监测方法及频率: 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1次,监测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进行。 (4)监测结果评价 监测单位于2020年4月2日~3日进行了监测,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 10 日期 2020 年 4 月 2 日 2020 年 4 月 3 日 序号 S1 S2 S3 S4 S1 S2 S3 S4 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一号点 二号点 三号点 四号点 一号点 二号点 三号点 四号点 昼间 52 50 49 50 50 51 50 49 单位:dB(A) 夜间 43 44 43 44 45 45 44 43 标准 昼间 60,夜间 50 昼间 60,夜间 50 由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声环境均可以满足GB3096-2008《声环 境质量标准》2类要求。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声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仅涉及施工期噪声,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为管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管线 建设完成之前两侧无已建成使用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 (2)环境风险保护目标 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的产生,主要为环境风险。根据 HJ169-2018《建 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风险评价范围以 距离管道中心两侧各 100m 的范围计,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港东新城控制性详细 规划》,本项目管线中部南侧及北侧均为规划商业用地(现状为空地),管线起始部 位南侧及北侧以及管线终点部位南侧及北侧(北侧现状正在建设经纬 2C#项目)均为规 划居住用地(管线起点南侧及北侧现状为小型工厂,管线终点南侧现状为空地),具 体土地利用情况见附图 6。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表11 类 别 环 境 风 险 序号 1 2 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表 管线中心线两侧 100m 范围内 相对方位 距离/m 敏感目标名称 经纬 2C#地块 10 北 (正在建设) 管线两侧规划 10 南、北 建设小区 每公里段人口数(最大) 属性 人口数 居住 1000 居住 2000 3000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永久性生态 保护区域分为红线区和黄线区,生态类型分为山、河、湖、湿地、公园、林带共6种。 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面积为2980平方公里,其中生态红线总面积约为1800 平方公里, 生态黄线总面积约为1180平方公里。 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点,终 点为经纬 2C#地块,不在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根据《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规划南湖公园位于滨海新区,主导功能为 湿地观光,规范范围为核心区面积 638 公顷。核心区禁止违法建设,禁止填埋、占用 水域、挖沙、取土,禁止建设排污设施以及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根据现场调 查,本项目距离规划南湖公园最近处的距离约为 3.3km,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 布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津政发[2018]21 号),因此本项目不在天津市生态用地 保护红线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15 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二级 标准,见下表。 表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μg/m3 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环 SO 2 500 — 150 年平 均 60 境 NO 2 200 — 80 40 质 PM 10 — — 150 70 PM 2.5 — — 75 35 量 CO 10 — 4 — O3 200 160 — — 标 准 1 小时平均 8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标准来源 GB3095-2012《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二 级标准 2、根据津环保固函〔2015〕590 号《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声环境质量 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新版)的函》,本项目所在地属于 2 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 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详见下表。 表 13 标准值/dB 类别 昼间 60 2类 污 染 物 排 声环境质量标准 夜间 50 施工噪声执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见下表。 表 14 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B(A) 噪声限值 昼间 70 夜间 55 放 标 准 总 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量 本项目为管线工程,输送介质为天然气,且营运期无值守人员,因此不产生废 控 水、废气,故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 制 指 标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 1.1 定向钻施工工艺 定向钻是由垂直钻井中所采用的定向钻技术发展起来的,其施工方法是用定向钻机 钻一导向孔,当钻头在对岸出土后,撤回钻杆,并在出土端连接一个根据穿越管径而定 的扩孔器和穿越管段。在扩孔器转动进行扩孔同时,钻台上活动卡盘向上移动,拉动扩 孔器和管段前进,使管段敷设在扩大了的孔中。 定向钻系统主要包括钻机、动力源、钻具、控向测量仪器及重型吊车、推土机等辅 助设备。其穿越施工场地要求较大,一般场地长度应满足管段(8m/根~12m/根)的组装 要求;施工机具庞大,大型钻机全套设备总重量达115t;对运输车辆和道路也有一定的 要求。一般定向钻施工的出、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 图8 钻导向孔示意图 图9 预扩孔示意图 图10 管道回拖示意图 17 图11 入土场地示意图 图12 出土场地示意图 噪声 噪声 废气 扩孔 施工前准备 转导向孔 管道组装连接、检验 泥浆护壁 恢复地貌 图 13 土方回填 试压冲洗 敷设管线 噪声 噪声、废水 噪声 定向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8 工艺简述如下: (1)施工准备:主要内容为定点基坑、定线,设备、管材进场、设置隔离带,管 路连接等,施工作业面宽度为6m; (2)钻导向孔:施工准备好后,采用小直径全面钻头钻机,进行全孔底破碎钻进; (3)扩孔和泥浆护壁:扩孔过程需要使用泥浆对管道壁进行保护; ①扩孔:钻机在对面的出口坑将扩孔器连接于钻机的钻杆上,再拉回进行回扩,根 据导向孔与管线直径的大小,在其后不断地加接钻杆进行扩孔; ②泥浆护壁:扩孔过程需要使用泥浆对管道壁进行保护,泥浆主要由环保膨润土、 环保型添加剂和水组成,将泥浆通过泥浆泵输送至孔底钻头,在孔底流动保护管道壁, 此过程会产生废泥浆; 项目产生的废泥浆不在场地内晾晒,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 定进行处置。 (4)组装连接、检验:采用电熔套筒将管道接口进行热熔连接,此过程会产生少 量的融化有机废气,具体连接工艺如下: ①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 场进行外观检查,对一般地段PE管管材表面划伤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10%,穿越段 PE管管材表面划伤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5%。 ②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的连接必须根据不同连接形式选用砖用的连接机具,不得采用 螺纹连接或粘接。连接时严禁采用明火加热。 ③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时必须采用电熔连接。施工前应进行试验判别试验连接质量 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熔连接。 ④管道连接应在环境温度-5~45℃范围内进行。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风力大于5级 的条件下进行管道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温、防风措施等,并应调整连接工艺。管道连 接过程中应避免强烈阳光直射而影响焊接温度。 ⑤当管材、管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管林、管件在施工现场放 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⑥管道连接时,聚乙烯管材的切割应采用专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端面应平整、 光滑、无毛刺,端面应垂直于管轴线。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填。 ⑦PE管焊接应符合《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18)和《燃气用聚乙 烯管道焊接技术规程》(TSGD2002-2006)的相关要求。 19 ⑧PE管热熔连接的焊接接头在连接完成后,应对接头进行100%的翻边对称性、接 头对正性检验和不少于10%的翻边切除检验。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后重新进行接头 外观质量检验。对于定向钻穿越部分,焊口应进行100%切边检查。 (5)敷设管线:扩孔完成后,即可拉入需要铺设的成品管。一般预先连接好待拉 入管材,便于一次拉入; (6)试压冲洗:管道敷设后,用自来水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同时清洗管道,本项 目采用整段试压,此过程会产生冲洗废水水质较为清洁,采用软管引至沉淀池中暂存, 沉淀过滤后用于车辆冲洗和洒水抑尘; (7)土方回填:将钻孔口处土方部分回填,破坏植被恢复原貌,弃方用于场地附 近平整,废泥浆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1.2 开挖施工工艺 本项目直埋工程开挖 188.04m,定向钻出入土点采用开挖施工,管沟开挖长度约 84m。加设套管或混凝土预制板方式进行保护。 扬尘、设备尾气、噪声 废气 开挖管沟 管道组装连接、检验 施工前准备 恢复地貌 土方回填 试压冲洗 布管 噪声 噪声、废水 噪声 图 14 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项目每两处定向钻施工处之间采用开挖施工方式与基坑一并施工,总长度为84m, 工艺简述如下: (1)施工作业带清理 管道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作业带进行清理和平整,以便施工人员、车辆和机械通行, 然后才能进行管沟开挖作业。 (2)开挖管沟:使用挖掘机对管沟进行开挖,开挖沟底宽度大于等于 0.7m,施工 作业面宽度为 2.5m;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 1.2m,且大于最大冻土深度。 20 (3)组装连接、检验:项目设置截断阀井(正常工况下常开,事故时关闭),需在 管道连接处及截断阀井法兰连接处需进行组装连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电熔套筒 将管道接口进行热熔连接,此过程会产生少量的融化有机废气,具体工艺与定向钻组装 连接、检验工艺相同; (4)布管:组装连接及检验完成后,管道吊置于管沟内; (5)试压冲洗:管道敷设完成后,采用自来水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同时清洗管道, 本项目采用分段试压,此过程会产生冲洗废水,水质较为清洁,采用软管引至沉淀池中 暂存,沉淀过滤后用于车辆冲洗和洒水抑尘; (6)二次试压:水力试压完成后,分段对管线进行强度试验和整体严密性试验。 试验介质均为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强度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严密 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并以稳压24小时不泄漏为合格;监测合格后对 压缩空气进行放空; (7)回填土:将开挖的土方分层回填,平整地面; (8)恢复地貌:土方回填后,通过自然恢复方式,即自然植被生长恢复至施工前 水平。 图 15 开挖施工工艺作业示意图 21 图 16 燃气管道单管直埋管沟横断面图 2、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仅输送天然气,天然气中不添加显嗅剂。本项目无需人员值守,不涉及 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的排放。环境风险主要为天然气泄漏产生的火灾及爆炸风 险。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 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带清理、开挖管沟等施工活动中,施 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工程临时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 响;穿越水塘对地表水体的扰动影响;施工期间各种机械、车辆排放的废气和噪声、施 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管道试压产生的废水等也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 15 主要施工活动 清理施工带、开挖管沟 定向钻工艺施工 管道试压 车辆使用 施工人员活动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主要影响 1)临时占地对生态的影响 2)施工废料及弃土方对环境的影响 3)施工扬尘、融化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4)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1)定向钻施工场地临时占地对生态的影响 2)定向钻施工对河流的影响 3)施工废料、废泥浆及弃土方对环境影响 4)施工扬尘、融化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5)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试压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1)施工机械、车辆行驶尾气及行驶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机械冲洗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3)车辆运输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22 1.2 施工期大气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产生环节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场地平整及管沟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② 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产生的扬尘; ③ 运输车辆行驶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扬尘的排放是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的,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 成正比,同时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由于本工程管道施工分段进 行,在布管完成后及时恢复地貌,施工作业时间短,所以本工程施工扬尘产生量较少。 施工过程中通过洒水,保持土壤湿度可降低扬尘产生量。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经对7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地扬尘情况进行了测定, 测定时的风速为2.4m/s,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 16 距离(m) 浓度(mg/m3) 10 1.75 施工现场大气中 TSP 浓度变化一览表 20 1.30 30 0.780 40 0.365 50 0.345 100 0.330 200 0.29 测试结果表明:扬尘影响范围大约为 200m,在扬尘下风向 0-50m 内为重污染带, 50-100m 内为较重污染带,100-200m 为轻污染带,200m 以外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施工扬尘影响为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环境空气质量基本可以恢复至现状水平。 2、热熔废气 本项目在管道连接过程中涉及到电熔套筒的使用,通过电加热使管道热熔连接,该 过程会产生极少量的有机废气,室外无组织排放。 3、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 CO、NO x 、和 THC(总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中所含各 种污染物的多少与汽车行驶状况关系很大,汽车在不同行驶时污染物排放状况见下表。 表 17 汽车尾气组分 NO x CO 2 H 2O O2 CO H2 THC 汽车尾气中含各组分浓度与行驶速度的关系一览表 空档 0-50ppm 6.5-8% 7-8% 1.0-1.5% 3-10% 0.5-4.0% 300-8000ppm 低速 1000ppm 7-11% 9-11% 0.5-2.0% 3-8% 0.2-1.0% 200-500ppm 高速 40000ppm 12-17.85% 10-11% 0.1-0.4% 1-5% 0.1-0.2% 100-300ppm 由上表可知,汽车尾气中 THC 的浓度以空档最高,CO 浓度以空档和低速行驶时最 23 高,NO x 浓度则以高速行驶时最高。一般室外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很快被空气稀释扩散, 不会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区,环境影响较小。 1.2 施工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时工作人员为10人,施工人员用水系数取30L/d·人,排污系数取0.85,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255m3/d,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公厕,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2、清管、试压排水 项目管道主要采用定向钻方式敷设,由于项目管沟开挖深度不大,约1.5m,不涉 及深基坑施工,不会涉及地下水。 项目管道工程清管采用无腐蚀性的自来水进行试压,本项分段进行试压,试压水循 环使用,试压段一般长约100m,管径为DE200,则本工程一次最大试压用水量约为3.2m3, 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在100mg/L左右,产生的试压废水暂存沉淀后用于车辆冲洗和洒 水抑尘。 3、车辆冲洗废水 施工期对进出施工区域的车辆车轮、车帮需要进行冲洗以防止扬尘带出,施工场地 也需进行冲洗以保持清洁。车辆冲洗水产生量较少,一般为40~80L/车,其中主要污染 物为COD、SS。根据车辆、场地冲洗水的水质、水量,国内同类工程一般采取修建水 泥蒸发池的治理措施,即将车辆冲洗水排入蒸发池内,沉淀后的固体成分定期由城管委 统一清运处理,施工结束后及时将蒸发池覆土掩埋、平整;本项目车辆冲洗水沉淀后回 用于车辆冲洗及洒水抑尘,不外排。 1.3 施工期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本项目各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主要施工机械包括 挖掘机、推土机、轮式装载车、吊管机等;运输车辆主要包括运输卡车和混凝土搅拌运 输车。 (1)施工机械噪声 各种施工机械噪声情况详见下表。 表 18 序号 1 2 3 4 管道工程施工机械噪声一览表 名称 挖掘机 推土机 吊管机 泥浆泵 测点位置(m) 5 5 5 5 24 噪声值(dB(A)) 84 86 81 87 5 6 定向钻机组 钻机 5 5 85 85 (2)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本项目运输车辆多为重型卡车,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交通 噪声可能对运输线路沿途公众产生影响。 1.4 施工期固废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污系数取0.5kg/d·人,预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kg/d,送距离施 工场地最近的、当地城管委布设的公用垃圾箱内。 (2)施工废料 施工废料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施工废料产污系数取0.2t/km, 预计施工废料产生量约为0.16t,运往市容部门指定地点存放。施工中要加强管理,从 生产、运输、堆放等各环节采取措施,减少撒落,及时打扫,及时清运,避免污染环境, 减少扬尘的污染。 (3)工程弃土、弃渣 ①开挖施工 本项目直埋工程开挖 188.04m,开挖宽度为 2.5m,管沟平均开挖深度约 1.5m,挖 方量约为 706m3,回填时管沟上方留有自然沉降余量(高出地面 0.3~0.5m),多余土 方可就近平整,无弃方。 ③定向钻施工 项目定向钻施工长度共 541.96m,定向钻施工出入土处设置定向钻施工场地,共 设置 3 处,每处面积为 200m2,施工场地需进行平整,开挖深度约 0.3m,挖方量约 180m3, 施工结束后,挖方回填于场地内平整。 定向钻出入土点采用开挖施工,管沟开挖长度约 84m,开挖宽度为 2.5m,平均开 挖深度约为 1.5m,挖方量为 315m3,回填时管沟上方留有自然沉降余量(高出地面 0.3~ 0.5m),多余土方可就近平整,无弃方。 定向钻施工长度共 541.96m,管道管径为 200mm,挖方量 6m3,泥浆产生量 18mm3, 其中土方用于场地附近平整,废泥浆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定 进行处置。 综上可知,项目总挖方量 1225m3,填方量为 1207m3,弃方量 18m3(为废泥浆, 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项目无需借方,无需设 25 置永久弃土场。 废泥浆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废泥浆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 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对施工地点的局部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为了使影响 降到最低,进一步减少废泥浆产生,施工过程中应对其使用、处置处理进行了全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a施工前在出入土点附近设置泥浆池,每个泥浆池的表层土进行单独堆放,并于泥 浆池底部设置防渗布,表层土用于恢复原有地貌。 b施工期间,从钻孔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屑和杂质后重复利用,减少废弃泥浆的产 生量。 c施工期间采取严格的操作规程,合理制定操作参数,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跑浆等 事故。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泥浆产生量为18m3,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 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2、运营期 2.1 废气 本工程管线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非甲烷总烃含量极低,天然气输配过程 中均为密闭过程,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 2.2 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输气管道采用 SCADA 自动化管理系统,无需值守人员,自动控制系 统纳入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SCADA 系统,由生产指挥中心对其进行监控、调 度和管理。因此本项目无新增工作人员,不产生职工生活污水,亦无运营废水产生。 2.3 噪声 本工程管线均采用埋地敷设,运营期不会产生噪声。 2.4 固体废物 本工程运营后正常情况下无固体废物产生,只在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部分检修废 物,由检修人员带走处置,不在现场存放。 2.5 环境风险 本工程运营后,管道及阀门等处存在天然气泄漏导致的窒息风险,其遇到明火可能 发生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燃烧爆炸产生的 CO 和 NOx 等可能对管道附近的环境造 成影响。 3、产污节点及污染因子汇总 26 本项目主要污染节点及污染因子详见下表。 表 19 项目 废气 施工 期 废水 固体 废物 噪声 运营 期 G1 施工扬尘 G2 G3 W1 W2 W3 S1 S2 S3 N1 有机废气 汽车尾气 生活污水 清管、试压排水 汽车冲洗 生活垃圾 施工废料 定向钻施工 施工机械噪声 环境风险 主要污染工序汇总一览表 污染工序 场地平整、管沟开挖、运输 车辆 连接 运输车辆 职工日常生活 清管、试压 汽车冲洗水 职工日常生活 其他施工 施工过程 材料运输、管沟开挖、回填 污染物 TSP VOCs NO x COD、SS、氨氮等 SS COD、SS 生活垃圾 废建筑材料等 废泥浆 噪声 天然气泄漏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伴生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排放源 (编号) 类型 大气 污染物 水污染物 施 工 期 施 工 期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施工扬尘 TSP 下风向 10m 处 TSP 浓 度达 1.754mg/m3 热熔套筒 VOCs 少量 少量 少量 少量 污水水量 0.255m3/d 0.255m3/d SS 250mg/L 250mg/L BOD 5 250mg/L 250mg/L COD 400mg/L 400mg/L 氨氮 总氮 总磷 30mg/L 45mg/L 2.5mg/L 30mg/L 45mg/L 2.5mg/L SS 3.2m3 0 COD、SS 少量 0 施工现场 施工废料 0.16t 0 施工现场 废泥浆 18m3 0 施工营地 生活垃圾 5kg/d 0 施工机械和 CO、NO x 、 THC 车辆尾气 施工人员生 活污水 清管、试压 排水 车辆 冲洗废水 固体废物 噪声 环境风险 施 工 期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明显改善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强81-87dB(A)。 运 营 期 事故风险 天然气泄漏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伴生污染物对 环境的影响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占地,本工程不涉及永久占地,仅涉 及少量的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约为 2100m2,主要为施工作业带和顶管施工作业场地的 临时占地。施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内容为施工占地对动植物、地表水、土壤及景观产生的 影响,并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生态影响可持续在整个施工期内。 1.1 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管道沿线不涉及生态红线及农田,以空地为主(大部分为规划商业用地,现状 闲置空地,少部分为农村道路两侧空地及新建柏油马路两侧空地),经过的位置现状见图 28 2-图 4。管线周边植被类型以野生草本植物群落、水生湿地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 多为常见物种,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沟的开挖、管道放置会临时 占用土地,管沟开挖所在范围内的植物地上部分与根系均被铲除,同时还会伤及近旁植物 原根系。施工作业带部位的植被,由于挖掘出的土方堆放、人员踩踏、施工车辆和机具的 碾压,造成植被的破坏,在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植被基本不会受到施工的影响。 1.2 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工程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以及常见的鸟 类。由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的进入使该地区人为活动增加,对周围野生动物的个体、巢、穴 等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对线路范围和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的栖息环 境产生干扰,会使其躲避或暂时迁移;但啮齿类动物生境并非单一,同时食物来源多样化, 且有一定的迁移能力,部分种类随施工结束后的生境恢复再回到原处,本工程施工不会影 响其存活及种群数量。施工期通过大力宣传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捕杀野 生动物,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 1.3 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本工程涉及的地表水体为自然形成的小水塘及排水沟,采用定向钻工艺进行施工,为 了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本工程采取的措施如下: 1)工程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深度; 2)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施工废油、淤泥径流至水体; 3)禁止向水体内排放一切污染物。 4)禁止在水体给施工机械加油、存放油品储罐及清洗施工机械; 5)禁止占用水域、挖沙、取土,禁止建设排污设施; 6)严格施工期管理,施工过程不得向水体排放污水、丢弃施工废物。 7)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定向钻穿越方式的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做好与当地的环境 保护部门沟通协调工作。 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施工,不会对水体造成影响。 1.4 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地表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降低。施工 过程中对一定范围的地表造成扰动,损坏原有地表,在雨水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从 而带走土壤表层的营养元素,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土壤抗侵蚀能力 降低。 29 本工程在施工期应最大限度减少开挖面积,开挖的土壤分层堆放,开挖的土方及时回 填,避免雨天施工,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减轻对土壤的影响。 1.5 景观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堆放、弃土运输过程中的遗洒,不仅使路面变脏而且易引起道 路扬尘,也给周围景观产生不良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应重视施工场地的清洁工作,土方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现场存放,弃土运 输过程中应采取封闭措施或进行苫盖;工程建设完成后对管道沿线进行植被恢复,本工程 对景观的不良影响是短期的,且是可以恢复的。 1.6 水土流失 本工程施工期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少量水土流失,工程结束后 将对于地表植被进行恢复,有利于水土流失的恢复。 30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1 施工扬尘 (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定向钻施工及开挖施工的方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要为直埋开挖、 定向钻施工场地开挖过程、土方堆存过程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产生。项目管线施工开挖出的 土壤一般为潮湿新土,在及时回填的情况下,扬尘产生量比较少,但是如果长期堆放则容 易干燥起尘,尤其是过往汽车碾压会产生道路扬尘。 (2)施工扬尘采取的防治措施 为控制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按照《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 环保局关于落实清新空气清水河道行动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知》(津环保管 [2013]167 号)、《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文件的要求,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治理,制定并实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 管理规定》(2006 年市人民政府令第 100 号),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纳入建筑企业信用 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施工工地全部严格采取封闭、高栏围挡、喷淋等工程 措施,现场主要道路和模板存放、料具码放等场地进行硬化,其他场地全部进行覆盖或 者绿化,土方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现场出入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具体如下: (1)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适当洒水,可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依据有关环境监测 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的类比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洒水与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差异很大,详见下表。 表 20 距工地距离 浓度(mg/m3) 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情况 10 20 30 40 50 100 备注 场地未洒水 1.75 1.30 0.78 0.365 0.345 0.330 场地洒水 0.437 0.350 0.310 0.265 0.250 0.238 春季 测量 由上表可见,在采取适当洒水降尘的措施下,施工扬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经试验表明: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量减少 70%左右,扬尘造成的 TSP 污染距离可 缩小到 20~50m 范围,因此项目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以降低扬尘对周围大气环 境的影响。 (2)交通粉尘控制与削减。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 31 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减少产 尘量,并定时对车辆进行冲洗,在施工场界进出口处放置湿草垫并及时更换,以防止泥 土带出。 (3)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 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 (4)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当出现风速过大 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砂石料堆放场、各种料堆进行遮盖。 (5)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罐装,禁止散装,应设专门的库房堆放,并具备 可靠的防扬尘措施,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要做到轻拿轻放。 (6)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 (7)严格响应《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 知》,针对所发布的预警与相应机制等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预防与应急措施,具体为: 及时关注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如气象局、环保局等发布的 预警与应急通知或信息。 一般情况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发布预警信息: 一是通过已建立的 18 个单位和 16 个区县人民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联络网,以文 件传真的方式发布预警信息。 二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各责任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以及重点 工业企业和各类施工工地启动应急响应,同时,还会将预警信息、建议和健康防护措施 通知广大手机用户。 三是由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预警的新闻通稿,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协调本市各新闻 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媒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建议和健康防护措施。预 警信息内容包括重污染天气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预警等级、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 等。 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接收到经上述途径传达的预警信息,或相关责任 部门和滨海新区区人民政府的通知,应立即启动各自保障预案和实施方案,按照保障预 案、实施方案落实应急响应措施,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 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停止工程渣土运输等 施工作业活动。 严格落实“8 个 100%”措施,即施工现场 100%围档、主要道路 100%硬化、驶出车辆 32 100%冲洗、运输车辆 100%密闭、裸露物料 100%覆盖、特殊作业及扬尘地板 100%喷淋 洒水、出入口路段 100%冲洗、暂不开发土地 100%绿化。 本工程采取分段施工,且施工时间较短,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管理等措施,可有效 地控制施工扬尘影响,将施工扬尘(TSP)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其影响也将随施工 的结束而消失,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恢复至现状水平。 1.2 融化废气 本项目在管道连接过程中会有少量有机废气产生。根据本项目管线安装规模和性质, 需要使用热熔套筒的数量相对较少,故连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且连接过程全部在 户外进行,有机废气易于扩散,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有机废气随着施工期主体工程的结束也随之消除。 本项目使用的管道已经经过质检局检测或锅监所的检测,因此施工过程无需在进行探 伤操作。 1.3 汽车尾气 (1)汽车尾气 本项目汽车尾气为一般室外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很快被空气稀释扩散,不会在局部区 域形成高浓度区,而对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2)汽车尾气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采取的对汽车尾气控制措施如下: ① 选用环保型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并选用质量较好的燃油。 ② 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机械和车 辆进入工区,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尘和颗粒物排放。 ③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施工期间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造成交通堵塞, 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怠速废气排放。 2、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工程施工对水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车辆冲洗废水环境影响;(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 (3)清管、试压废水环境影响。 2.1 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工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SS、BOD 5 、COD、 氨氮、总磷、总氮等。本项目工地施工人员大约10人,人均产生污水按30L/d计,产污系 33 数以0.85计,则每天最多产生废水0.255m3,污水产生量较小。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 pH6~9、SS250mg/L、COD 400mg/L、BOD 5 250mg/L、氨氮30mg/L、总氮45mg/L、总磷 2.5mg/L。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公厕,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这部分污 水,应适当重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倡导文明施工,加强对民工队伍的管理、节约用 水,杜绝乱排乱泼。 2.2 清管、试压废水影响分析 管道工程清管、试压一般采用无腐蚀性的清洁水,使用后排放的清管试压废水,主要 含铁锈和泥沙等杂质,产生的试压废水暂存沉淀后用于车辆冲洗和洒水抑尘,沉淀池底采 用防渗布处理以防渗漏,大小按30%的余量设计,以防雨水冲刷外溢,预计不会对周边环 境产生较大影响。 2.3 车辆冲洗废水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进出施工区域的车辆车轮、车帮需要进行冲洗以防止扬尘带出。车辆冲洗水 产生量较少,一般为40~80L/车,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及洒水抑尘, 不外排,沉淀池底采用防渗布处理以防渗漏,大小按30%的余量设计,以防雨水冲刷外溢, 预计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减少施工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1)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挡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而污染道路环境或淹没市政 基础设施。 (2)施工时要尽量减少弃土,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做好必 要的截水沟和沉砂池,防止雨天水土流失污染附近道路、村庄、水体、市政管道。 (3)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雨季中尽 量降低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 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在暴雨期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尽量用覆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 坡,防止冲刷和崩塌。 (4)在施工场地内需构筑相应的集水沉淀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 产生的泥浆水、污水,上述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余水自然 蒸发,严禁将废水排入地表水体。 (5)在项目区以及道路施工过程中,争取做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填土作业 34 尽量集中。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且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4 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管道沿线的地质环境,并结合管道工程建设经验,为最大限度地减 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防止地下水污染,施工过程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对管道施工、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预防为主,建设单位制定环境 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加强环境管理,预防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 (2)管道埋设精心施工,并且选择优质材料避免管道破裂等意外事故发生,避免事 故抢维修过程中的废物、废料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控制施工范围,控制施工作业面,现场拉线做标志,管道施工活动在拉线之外, 减小对地下水的污染;施工前,征得当地环保局及该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同意,严格遵守相 关的法律法规。 (4)管道施工时,仔细检查施工设备,禁止在开挖管沟内给施工设备加油、存放油 品储罐、清洗施工机械和排放污水,防止漏油、生活污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一旦出现较大面积的污染,应及时截断污染扩散途径,使污染物在原地净化处理,尽 快排除污染源。 (5)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原貌。 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3.1 施工期噪声源及源强 本项目各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主要施工机械包括挖 掘机、推土机、轮式装载车、吊管机等;运输车辆主要包括运输卡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以上施工设备作业时,噪声源强情况见下表。 表 21 序号 1 2 3 4 5 6 管道工程施工机械噪声一览表 名称 挖掘机 推土机 吊管机 泥浆泵 定向钻机组 钻机 测点位置(m) 5 5 5 5 5 5 噪声值(dB(A)) 84 86 81 87 85 85 3.2 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管线工程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作业时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即 施工机械操作运转时有一定的工作间距;另外,不同的机械设备应用在不同的施工阶段, 35 因此本评价将施工期噪声源按点声源计,其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值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 减,噪声衰减公式如下: Lp=Lp0-20lg(r/ro)-R-a(r-ro) 式中:Lp-受声点(即被影响点)所接受的声级,dB(A); Lp0-距声源 r0 处的声级,dB(A); r-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r0-参考位置的距离;  a—大气对声波的吸收系数,dB(A)/m,取平均值 0.008dB(A)/m; R—施工围挡隔声量,取 6 dB(A)。 本评价通过上述噪声衰减公式,计算与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影响值。预测结果见 下表。 表 22 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计算 序号 名称 源强 1 2 3 4 5 6 挖掘机 推土机 吊管机 泥浆泵 定向钻机组 钻机 84 86 81 87 85 85 10m 72 74 69 75 73 73 20m 66 68 63 69 67 67 30m 62 64 59 65 63 63 单位/dB(A) 噪声值预测值 50m 100m 58 51 60 53 55 48 61 54 59 52 59 52 150m 47 49 44 50 48 48 200m 44 46 41 47 45 45 由上表预测结果可知,当施工机械位置距离场界较近时,将会出现施工场界噪声超过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 70dB(A)、夜间 55dB(A))的现象。 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施工期管线沿线 200m 范围内无建成的声环境敏感目标。 3.3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为减轻本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 6 号《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 采取以下措施: (1)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把噪声污染减少到 最低程度。打桩机械在运转操作时,应在设备噪音声源处进行遮挡; (2)增加消声减振的装置,如在某些施工机械上安装消声罩,对振捣棒等强噪声源 周围适当封闭等; (3)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等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屋内设 吸声材料,降低噪声; (4)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以保证其在正常工况下工作; (5)现场装卸钢模、设备机具时,应轻装慢放,不得随意乱扔发出巨响; 36 (6)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一定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产生噪声的设备的使用时间,尽可 能避免在同一区段安排大量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白天施工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 安排高噪声作业位置; (7)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可能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影响减至 最小; (8)建设单位夜间施工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 (9)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 施工; (10)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设备仅限于昼间作业,且尽量避开周围居民午 休时间,13:00~14:30 禁止进行高噪声施工; (11)施工场地周边布设围挡; (12)在项目开工前确定车辆行驶路线,选择的路线应远离工程沿线的居住区,禁止 运输车辆从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内穿越; (13)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 6 号《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 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禁止当日 22 时至次日 6 时(打桩作业为当日 22 时至次日 7 时)进 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如夜间确需施工作业的,必须提前 3 日向 相关负责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比准后方可施工,并由施工单位公告当地居民。获批 后夜间施工避免大型材料倒运。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夜间施 工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 住宅小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3.4 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由于运输车辆多为重型卡车,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交通噪声可能对运输线路沿途公 众产生影响。由于运输车辆运行具有分散性、瞬时性特点,噪声源属于流动性和不稳定 性声源,对施工沿线周围环境的声环境影响不明显,并且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 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将随之结束。 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废泥浆、施工废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4.1 施工废料 本项目预计施工废料产生量约为0.16t,运往市容部门指定地点存放。 37 施工期采取以下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运输车辆做到了装载适量,加盖苫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 (2)对可再利用的废料,进行了分类回收,交由物资回收部门清运; (3)对固体废物采取了围隔堆放的方法处置,临时堆场使用苫布覆盖。 4.2 废泥浆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泥浆产生量为18m3,且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废 泥浆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为了使影响降到最低,进 一步减少废泥浆产生,施工过程中对其使用、处置处理进行了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 措施如下: ① 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配浆区,在专用泥浆搅拌、配制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 ② 施工前在两岸出入土点附近设置泥浆池,每个泥浆池的表层土进行了单独堆放, 用于恢复原有地貌。 ③ 施工期间,从钻孔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屑和杂质后,重复利用,减少废弃泥浆的 产生量。 ④施工所用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和少量(一般为 5%左右)的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 钠 CMC),无毒、无油及无有害成分。入土场地设容浆池和沉淀池;出土场地设钻屑沉淀 池和泥浆收集池。泥浆池底采用防渗布处理以防渗漏,泥浆池的大小按 30%的余量设计, 以防雨水冲刷外溢。返回地面的泥浆经过滤出钻屑后重复使用。施工结束后的废弃泥浆由 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⑤施工期间采取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合理制定操作参数,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跑浆等 事故。项目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按照上述防治措施进行处置,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 染问题。 4.3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每人每天产生量约为0.25kg,施工人员约50人,预 计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5.25t。工程线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港东新城,区域内有较完善的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可以确保本项目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和有效处置。工地内设置 专用的生活垃圾存放设施,禁止将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占地,本工程不涉及永久占地,仅在 施工期涉及临时占地,面积约为 2100m2,主要为施工作业带和顶管施工作业场地的临时 38 占地。施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内容为施工占地对动植物、土壤及景观产生的影响,并可能 产生水土流失,生态影响可持续在整个施工期内。 5.1 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管道沿线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工程施工过程中管沟的开挖、管道放置会临时 占用土地,管沟开挖所在范围内的植物地上部分与根系均被铲除,同时还会伤及近旁植物 原根系。施工作业带部位的植被,由于挖掘出的土方堆放、人员踩踏、施工车辆和机具的 碾压,造成植被的破坏,在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植被基本不会受到施工的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约为 2100m2,根据《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 格局》(朴世龙、方精云,植物生态学报),并结合本项目所在区域特征,取 14.28t/hm2, 将项目沿线植被生物量损失进行估算,则本工程施工期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约为 3t。 本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场地内的生态植被进行恢复。施工时应最大限度减少施工 作业带宽度。施工结束后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施工扰动范围内植被对逐渐得到恢复,整 体来看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 5.2 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工程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以及常见的鸟 类。由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的进入使该地区人为活动增加,对周围野生动物的个体、巢、穴 等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对线路范围和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的栖息环 境产生干扰,会使其躲避或暂时迁移;但啮齿类动物生境并非单一,同时食物来源多样化, 且有一定的迁移能力,部分种类随施工结束后的生境恢复再回到原处,本工程施工不会影 响其存活及种群数量。施工期通过大力宣传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捕杀野 生动物,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 5.3 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涉及的地表水体为自然形成的小水塘及排水沟,采用定向钻工艺进行施工,为 了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本工程采取的措施如下: 1)工程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深度; 2)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施工废油、淤泥径流至水体; 3)禁止向水体内排放一切污染物。 4)禁止在水体给施工机械加油、存放油品储罐及清洗施工机械; 5)禁止占用水域、挖沙、取土,禁止建设排污设施; 6)严格施工期管理,施工过程不得向水体排放污水、丢弃施工废物。 39 7)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定向钻穿越方式的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做好与当地的环境 保护部门沟通协调工作。 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施工,不会对水体造成影响。 5.4 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地表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降低。施工 过程中对一定范围的地表造成扰动,损坏原有地表,在雨水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从 而带走土壤表层的营养元素,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土壤抗侵蚀能力 降低。 本工程在施工期应最大限度减少开挖面积,开挖的土壤分层堆放,开挖的土方及时回 填,避免雨天施工,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减轻对土壤的影响。 5.5 景观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堆放、弃土运输过程中的遗洒,不仅使路面变脏而且易引起道 路扬尘,也给周围景观产生不良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应重视施工场地的清洁工作,土方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现场存放,弃土运 输过程中应采取封闭措施或进行苫盖;工程建设完成后对管道沿线进行植被恢复,本工程 对景观的不良影响是短期的,且是可以恢复的。 5.6 水土流失 本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管沟开挖、施工场地等占地,都将不同程度的改变、 损坏或压埋原有地貌及植被,降低或丧失部分水土保持功能,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本工 程施工过程中挖方全部回填或用于周边场地平整,废弃泥浆由封闭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 工程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一般不会带来水土流失。 本工程不涉及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约 2100m2,地面扰动水土流失量按照《生产建设 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中有关规定,依据土壤侵蚀模数和扰动地表面积,选 用数字模型,并结合项目施工时间确定水土流失预测量。 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为: W=F×M×T 式中:W——水土流失量(t) ; M——地貌侵蚀模数 (t/km2·a) ,本工程取 200t/km2/a; F——扰动地表面积(km2); T——预测时段(a),本工程取 1 个月。 根据计算结果,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工程施工期将产生水土流失量为 40 0.035t。 5.7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管理措施 ①施工期遵循尽量少占地原则,缩小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 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 ②施工期间由工程监理部门和施工方的环保人员共同承担生态监理工作,采用巡检方 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③聘请管理规范、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在做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后,严 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施工; ④施工场地尽量远离沿线河渠等水域,防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水体。 ⑤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文明施工,杜绝野蛮的施工方式;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文明生态施工。 (2)工程措施 ①明挖施工对于土方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原来位于下层的土方回填于下层。明挖施 工管沟开挖前将表层耕殖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一般为 10—30cm,本工程表土剥离厚度 为 30cm,剥离的表土应单独存放,妥善保存作为后期的绿化覆土覆在最上层; ②施工区域设置围拦;临时堆置开挖土方土体较为松散,为防止大风季节可能造成的 风蚀,管沟开挖后在堆土表面覆盖密目网; ③施工后对于管道上方回填的土方进行压实,减少施工弃土的产生量,对于施工弃土 采取密闭运输的方式运至管理部门指定的弃土场,禁止将弃土放置于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 内; ④明挖施工时注意及时施工,及时回填,避免开挖后长期闲置,造成扬尘和水土流失; ⑤本工程管线采用顶管或拉管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抑尘措施,避免扬尘对河流的影 响,施工固体废物及时清运,严禁在靠近河流一侧堆积,施工人员加强管理,严禁利用河 渠洗涤衣物、清洁车辆等; ⑥对于顶管拉管施工时的泥浆通过泥浆罐车直接运走; ⑦施工中要做到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 (3)植被保护措施 ①严格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和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作业带清理由熟悉施工段区域内自 然状况、施工技术要求的人员带队进行,缩小施工作业范围; 41 ②施工车辆、人员活动等不越过施工作业带,减少人为的植物碾压及破坏; ③施工管沟开挖的土方及时回填; ④对于施工作业带内的植被,除管沟内需要全部清除植被的部分外,其他部分全部保 留原来植被,不刻意破坏这些地段的植被景观,以缩短自然植被恢复的时间,增大植物自 然生长的机会,有利于后期的植被恢复; ⑤边施工边恢复原始地貌。施工结束后,全面拆除施工临时设施,彻底清除施工废弃 杂物,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临时占地植被,恢复原始地 貌。 (4)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①分段施工,缩短工期,避免持续对一个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进行惊扰; ②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禁止运输车辆鸣放高音喇叭,以降低施工环境噪 声,并积极利用多孔性吸声材料降低施工机械噪声,以减轻施工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③对于鱼类、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尽量避开繁殖季节,增加其存活几率;严格禁止 施工用料、污水、垃圾和其他施工机械的废油等污染物进入附近水体,避免对施工河段内 的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5)土壤保护措施 ①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限值,减少土壤扰动,减少裸地和土 方暴露面积; ②杜绝车辆乱碾乱轧的情况发生,不随意开设便道; ③开挖过程土壤要采取分层开挖,分别埋放,分层复原的方法,减少因施工生土上翻 耕层的养分损失,同时避免间断覆土所造成的土层不坚实形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④施工人员严禁将生活垃圾留存或倾倒于施工场地内,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6)生态监测与监理措施 本工程在施工期应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并进行环境监理,在施工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 系,施工期间严格执行。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做好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的防护措施,防止 施工期对周边环境要素造成影响。对施工期表土应剥离后单独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 清理、松土,并覆盖收集的表土,及时恢复绿化。 6、施工期对区域已有管道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工程先沿农村道路敷设,然后沿空地敷设,最后沿港东一道进行敷设, 42 其中港东一道周边有电力管网、通信管网、雨水管网等,均已投入运营,具体相对位置关 系见下表。 表 23 埋地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最小水平净距表 中压 A 规范要求 间距(m) 设计间距(m) 基础 1.5 设计资料未 见相关数据 是否符合 要求 提示 设计 外墙面(出地面处) -- -- -- 给水管 0.5 0.8-15 是 污水、雨水排水管 1.2 6-9 是 直埋 0.5 -- 在导管内 1.0 14 直埋 0.5 在导管内 1.0 DN≤300mm DN>300mm 项目 建筑物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是 1.7 是 0.4 -- 是 0.5 -- 是 热水 1.0 -- -- 蒸汽 2.0 -- -- 管沟内敷设 (至管沟外壁) 1.5 -- -- ≤35kV 1.0 设计资料未 见相关数据 提示 设计 ≥35kV 2.0 -- -- 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 1.0 5 是 街树(至树中心) 0.75 1 是 其他 燃气管道 直埋敷设 热力管 电杆(塔) 的基础 表 24 埋地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最小垂直净距表 中压 A 规范要求间距 设计间距(m) (m) 项目 热力管 电缆 是否符合 要求 给水管、排水管 0.15 0.72-2.27 是 其他燃气管道 0.15 -- -- 燃气管在直埋管上方 0.5(加套管) -- -- 燃气管在直埋管下方 1.0(加套管) -- -- 燃气管在管沟上方 (至管沟外壁) 燃气管在管沟下方 (至管沟外壁) 0.2(加套管)或 0.4 (无套管) -- -- 0.3(加套管) -- -- 0.74-3.57 是 直埋 0.50 在导管内 0.15 施工前对线路区域管道敷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已有管线敷设深度,通过施工前 技术准备和施工阶段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进行了避让,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管道与其它埋地构筑物交叉时,天然气管道位于先建(构)筑物的下方; 43 (2)与管道交叉时,在交叉位置放置绝缘层等方法将两管道隔离; (3)与电缆交叉时,对电缆采取了保护措施,如用角钢围裹住电缆,在电缆上方铺 一层砖等。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管网采取了保护措施,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管线工程,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污染。运营期主要为 天然气发生泄漏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1. 运营期环境风险分析 1.1、风险调查 1.1.1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管道输送的介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易燃易爆气体,存在的风险主要为 天然气发生泄漏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表 25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bar) 标准沸点( ℃) 溶点( ℃) 最大表明辐射能(kW/m2) 上限 爆炸极限%(v) 下限 密度(kg/m3) 天然气的危险特性一览表 884768.6 燃烧热 (kJ/kmol) LFL(%V/V) 4.56 UFL(%V/V) 19.13 17.281 分子量 (g/mol) 3 0.13 最大燃烧率 (kg/m ·s) 1.8 燃烧爆炸危险度 危险性类别 第 2.1 类 易燃气体 0.717(标准状态下) -79.48 46.7 -162.81 -178.9 200.28 15 5 1.1.2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 主要为天然气,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 Q。 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储存的总量计算。本项目管 径 de200,设有 3 个截断阀,最远阀间距离为 714.65m,管内天然气量约为 22.44m3(常规 大气压下天然气密度 0.717kg/m3,在 0.4MPa 压力下天然气密度为 2.868kg/m3,本项目天 然气压力为 0.4MPa,则管内天然气量约为 64.36kg)。 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 Q≥1 时,将 Q 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表 26 序号 1 危险物质名称 CAS 号 建设项目 Q 值确定表 最大暂存量 q n /t 临界量 Q n /t 该种危险物质 Q 值 0.064 10 0.0064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74-82-8 由分析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与临界量比值为 0.0064,即 Q<1。 本项目管道输送天然气,在事故情形下会影响大气环境,不会对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 44 环境造成影响。 根据本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根据《建设 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中表 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由于 Q150mm 的管道 本项目泄露概率表 泄漏模式 泄漏孔径为 10%孔径(最大 50mm) 全管径泄漏 泄露频率 2.40×10-4/(m·a) 1.00×10-7/(m·a) 1.4.3 事故源强 发生天然气管道破损事故时,天然气的泄露量按 HJ/T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 价技术导则》气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从裂口泄漏的速率与其流动状态有关。因此,计算泄 漏量时首先要判断泄漏时气体流动属于音速还是亚音速流动,前者称为临界流,后者称为 次临界流。 当下式成立时,气体流动属于音速流动: k  2  k −1 ≤  P  κ +1 P0 当下式成立时,气体流动属于亚音速流动: k P0  2  k −1 >  P  κ +1 式中:P-容器内介质压力,Pa,本项目管道压力为 1.6MPa; P 0 -环境压力,0.1MPa; Κ-气体的绝热指数(热容比),即定压热容 C p 与定容热容 C V 之比,甲烷的 κ 值为 1.30,C p =2.21、C V =1.70。 根据计算知,本项目天然气流动属于音速流动,即临界流。 天然气气体泄漏速度 Q G 用伯努利方程计算: k +1 M κ  2  k −1 YCd AP   RTG  κ +1  式中:Q G -气体泄漏速度,kg/s; 46 P-容器压力,0.4MPa; C d -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为圆形取 1.00; A-裂口面积,m2;裂口面积 314cm2; M-分子量,16.04; R-气体常数,52.9J/(mol·k); T G -气体温度,293K; К-气体绝热指数,为 1.30 Y-流出系数,本项目为临界流,Y=1.0。 本评价天然气管道泄漏源强见下表。 表 31 序 号 风险事故 情形描述 危险 单元 1 断裂 管道 危险 物质 天然 气 管道泄漏事故源强一览表 影响 途径 释放或泄漏 速率(kg/s) 释放或泄漏 时间(min) 大气 23.495 10 最大释放或 泄漏液体 泄漏量(kg) 蒸发量 14097 / 其他事故 源参数 / ①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本项目管线设有 3 座截断阀,站内(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距离本项目直线距离约为 1.4km)设有 SCADA 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管线发生泄漏后可感 应到气压的变化,进而进行报警,值班人员赶往截断阀处关闭阀门,关闭阀门井的时间以 10min 计。本次评价按 DE200 全管径破裂进行计算。 ②阀门切断后,阀间的天然气全部泄漏,最远阀间距离为 714.65m,泄漏量约为 22.44m3(64.36kg,0.4MPa)。假定截断后泄漏速率仍为 23.495kg/s(随着泄漏的增多, 泄漏速度逐渐降低,本次环评以最不利情况选取,即以最大泄漏速率泄漏),则截断后, 泄漏持续时间为 3s。 1.5 风险预测与评价 1.5.1 预测模式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 (HJ169-2018)附录 G 中推荐了 SLAB 模型和 AFTOX 模型,预测模型的选取要首先判定烟团/烟羽是否为重质气体,取决于它相对于空气的“过 剩密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通常采用理查德森数作为标准进行判断。因本项目风险物质 为天然气,气体密度为 0.717kg/m3,本次评价采取 EIAPro2018 大气预测软件进行了重质 气体的判定,经判断,烟团初始密度未大于空气密度,不计算理查德森数,扩散计算采用 AFTOX 模型。 1.5.2 预测范围与计算点 本次环境风险预测采用环保部重点实验室推荐的 EIAPro2018 大气预测软件进行模 拟,预测范围根据软件计算结果选取,即预测甲烷浓度达到评价标准(毒性终点浓度)的 47 最大影响范围。 1.5.3 事故源参数 表 32 参数类型 基本情况 气象参数 其他参数 表 33 污染物 CH 4 项目 数值 (mg/m3) 毒性重 点浓度 -1 260000 毒性重 点浓度 -2 150000 大气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参数表 选项 参数 事故源经度(︒) 117.503288 事故源纬度(︒) 38.868342 事故源类型 泄漏,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 /次生污染物 气象条件类型 最不利气象 风速(m/s) 1.5 环境温度(℃) 25 相对湿度(%) 50 稳定度 F 地表粗糙度(m) 0.1 是否考虑地形 否 地形数据精度(m) /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损害特征 来源 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绝大多数 人员暴露 1h 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当超过该限 值时,有可能对人群造成生命威胁 当大气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该限值时,暴露 1h 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或出现的症 状一般不会损伤该个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能 力 《建设项目环境 风险评价技术导 则》 (HJ169-2018) 附录 H 1.5.4 预测结果 天然气泄漏下风向不同距离处有毒有害物质最大浓度预测结果见下表,轴线最大浓度 曲线图见下图。 表 34 距离(m) 1.0000E+01 6.0000E+01 1.1000E+02 1.6000E+02 2.1000E+02 2.6000E+02 3.1000E+02 3.6000E+02 4.1000E+02 4.6000E+02 5.1000E+02 5.6000E+02 天然气下风向不同距离处最大浓度预测结果 浓度出现时间(min) 8.3333E-02 5.0000E-01 9.1667E-01 1.3333E+00 1.7500E+00 2.1667E+00 2.5833E+00 3.0000E+00 3.4167E+00 3.8333E+00 4.2500E+00 4.6667E+00 48 高峰浓度(mg/m3) 2.1256E+04 3.1961E+05 1.4682E+05 8.3881E+04 5.4794E+04 3.8929E+04 2.9275E+04 2.2932E+04 1.8523E+04 1.5323E+04 1.2921E+04 1.1066E+04 6.1000E+02 6.6000E+02 7.1000E+02 7.6000E+02 8.1000E+02 8.6000E+02 9.1000E+02 9.6000E+02 1.0100E+03 1.0600E+03 1.1100E+03 1.1600E+03 1.2100E+03 1.2600E+03 1.3100E+03 1.3600E+03 1.4100E+03 1.4600E+03 1.5100E+03 1.5600E+03 1.6100E+03 1.6600E+03 1.7100E+03 1.7600E+03 1.8100E+03 1.8600E+03 1.9100E+03 1.9600E+03 2.0100E+03 2.0600E+03 2.1100E+03 2.1600E+03 2.2100E+03 2.2600E+03 2.3100E+03 2.3600E+03 2.4100E+03 2.4600E+03 2.5100E+03 2.5600E+03 2.6100E+03 2.6600E+03 2.7100E+03 2.7600E+03 2.8100E+03 2.8600E+03 2.9100E+03 2.9600E+03 3.0100E+03 3.0600E+03 5.0833E+00 5.5000E+00 5.9167E+00 6.3333E+00 6.7500E+00 7.1667E+00 7.5833E+00 8.0000E+00 8.4167E+00 8.8333E+00 9.2500E+00 9.6667E+00 1.2083E+01 1.2500E+01 1.2917E+01 1.3333E+01 1.3750E+01 1.4167E+01 1.4583E+01 1.6000E+01 1.6417E+01 1.6833E+01 1.7250E+01 1.7667E+01 1.8083E+01 1.8500E+01 1.8917E+01 1.9333E+01 1.9750E+01 2.0167E+01 2.0583E+01 2.1000E+01 2.1417E+01 2.1833E+01 2.2250E+01 2.2667E+01 2.4083E+01 2.4500E+01 2.4917E+01 2.5333E+01 2.5750E+01 2.6167E+01 2.6583E+01 2.7000E+01 2.7417E+01 2.7833E+01 2.8250E+01 2.8667E+01 2.9083E+01 2.9500E+01 49 9.6024E+03 8.4242E+03 7.4606E+03 6.6613E+03 5.9903E+03 5.4209E+03 4.9331E+03 4.5117E+03 4.1448E+03 3.8234E+03 3.5399E+03 3.2885E+03 3.0642E+03 2.8635E+03 2.6830E+03 2.5200E+03 2.3579E+03 2.2510E+03 2.1523E+03 2.0608E+03 1.9761E+03 1.8971E+03 1.8236E+03 1.7549E+03 1.6906E+03 1.6303E+03 1.5736E+03 1.5204E+03 1.4702E+03 1.4228E+03 1.3780E+03 1.3356E+03 1.2955E+03 1.2574E+03 1.2212E+03 1.1869E+03 1.1541E+03 1.1229E+03 1.0932E+03 1.0648E+03 1.0377E+03 1.0117E+03 9.8691E+02 9.6312E+02 9.4032E+02 9.1844E+02 8.9745E+02 8.7727E+02 8.5788E+02 8.3922E+02 3.1100E+03 3.1600E+03 3.2100E+03 3.2600E+03 3.3100E+03 3.3600E+03 3.4100E+03 3.4600E+03 3.5100E+03 3.5600E+03 3.6100E+03 3.6600E+03 3.7100E+03 3.7600E+03 3.8100E+03 3.8600E+03 3.9100E+03 3.9600E+03 4.0100E+03 4.0600E+03 4.1100E+03 4.1600E+03 4.2100E+03 4.2600E+03 4.3100E+03 4.3600E+03 4.4100E+03 4.4600E+03 4.5100E+03 4.5600E+03 4.6100E+03 4.6600E+03 4.7100E+03 4.7600E+03 4.8100E+03 4.8600E+03 4.9100E+03 4.9600E+03 2.9917E+01 3.0333E+01 3.0750E+01 3.1167E+01 3.2583E+01 3.3000E+01 3.3417E+01 3.3833E+01 3.4250E+01 3.4667E+01 3.5083E+01 3.5500E+01 3.5917E+01 3.6333E+01 3.6750E+01 3.7167E+01 3.7583E+01 3.8000E+01 3.8417E+01 3.8833E+01 3.9250E+01 3.9667E+01 4.0083E+01 4.0500E+01 4.0917E+01 4.1333E+01 4.1750E+01 4.2167E+01 4.2583E+01 4.3000E+01 4.3417E+01 4.3833E+01 4.4250E+01 4.4667E+01 4.5083E+01 4.5500E+01 4.5917E+01 4.6333E+01 50 8.2126E+02 8.0396E+02 7.8729E+02 7.7121E+02 7.5570E+02 7.4073E+02 7.2626E+02 7.1228E+02 6.9877E+02 6.8570E+02 6.7305E+02 6.6080E+02 6.4893E+02 6.3743E+02 6.2629E+02 6.1548E+02 6.0499E+02 5.9481E+02 5.8493E+02 5.7532E+02 5.6600E+02 5.5693E+02 5.4810E+02 5.3952E+02 5.3117E+02 5.2304E+02 5.1512E+02 5.0741E+02 4.9989E+02 4.9257E+02 4.8543E+02 4.7846E+02 4.7167E+02 4.6504E+02 4.5857E+02 4.5225E+02 4.4608E+02 4.4005E+02 天然气泄漏对下风向敏感点处的影响图 0 100000 200000260000 300000 150000 400000 浓度 (mg/m3) 图 17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距离(m) 轴线最大浓度- 距离曲线 图 18 天然气轴线最大浓度曲线图 根据计算结果,甲烷下风向浓度出现了高于甲烷毒性重点浓度-1(260000mg/m3)和 毒性重点浓度-2(150000mg/m3)的位置。 51 图 19 甲烷超过阈值的最大轮廓线图 根据预测结果,甲烷各阈值的影响区域对应的位置见下表。 表 35 甲烷各阈值的轮廓对应的位置 150000 260000 X 起点 (m) 100 70 阈值(mg/m3) 毒性重点浓度-2 毒性重点浓度-1 X 终点(m) 100 70 最大半宽 (m) 4 2 最大半宽对应 X(m) 100 70 由上图可知,本项目次生危害产生的甲烷超过毒性重点浓度-2 的距离为 100m 范围, 超过毒性重点浓度-1 的距离为 70m 距离,由上图可知,本项目在甲烷毒性重点浓度-2 和 毒性重点浓度-1 的范围内风险受体为管线两侧的居民(包括规划居住用地未来拟建的住宅 内的居民),当发生泄漏与火灾爆炸次生环境危害时,应当及时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进行 疏散。本项目管线所处位置比较开阔,且泄漏时间可控制在较短范围内,预计火灾爆炸等 次生环境危害产生的 CO 量较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有限,本报告不在进行具体预测。 1.6 风险防范措施 (1)管线上方设置了明显的天然气的标识桩,强化了管线两侧的警戒设施。 (2)加强管线的日常巡视,建立管线责任段、责任人和事故第一报警制度,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3)严把检修质量,按期对管线进行检验,定期进行校验,达到完好备用。 (4)预防他人破坏措施,加强公众教育。对管道附近的居民普及天然气管道安全知识, 减少或避免发生第三方破坏的事故。 (5)定期进行管道壁厚的测量,对管壁减薄不符合要求的管道及时更换。 52 (6)定期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如截断阀等)。 (7)在河流、公路穿越处的标志清楚、明确,并且其设置能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均 可看清楚。 (8)加大巡线频率,提高巡线有效性,记录在管线周围施工的施工状态,发现对管道 安全有影响的行为,应及时制止、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9)建立 SHE 体系,指定各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 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避免因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 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0)设置巡线人员对管道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和应急处置,若发现管道发生泄漏(特.征: 管道泄漏点能听到见尖鸣、管线上方扬起大量尘土、管线上方有白雾等),应及时按报警 程序逐级上报,并实施应急抢险。燃气调度控制中心通过 GPS 监控巡视人员和车辆。 (11)调度中心人员通过对阀室等进出站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当压力出现异常偏 低调度流量平衡系统报警、流量异常增加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巡线人员,检查场站上游 或下游管线是否出现泄漏,确认泄漏点等。 1.7 应急处理措施 (1)天然气泄漏应急措施 a.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管段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切断管段截断阀,放空破裂 管段天然气,同时组织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可能发生 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蔓延扩大。本项目管线在施工期在燃气管道的沿线连续敷设 示踪线(带)、警示带,以便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找到管线位置。本项目设有 3 座截断阀, 分别位于管道起点、终点处及海景四路和港东一道交口东北角处的人行便道,站内(不在 本次评价范围内,距离本项目直线距离约为 1.4km)设有 SCADA 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管 线发生泄漏后可感应到气压的变化,进而进行报警,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截断阀 处关闭阀门,一般不会发生长时间泄漏。 b.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加强 防范措施。 c.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 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周密组织,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 (2)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a.天然气火灾危害等级为甲类,其爆炸极限较宽,爆炸下限较低。在管输过程中稍有 53 泄漏,扩散到空气中并达到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时,遇火源便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甚至造成 重大人身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b.发生火灾事故后由第一发现人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时简要说明出事时间、地点、 灾情现状等。 c.调度室迅速切断泄漏管道两端的截止阀,停止天然气输入、输出工作。 d.专职消防队伍抵达现场进行灭火,疏导周围人员。 e.火势不能控制时,人员应迅速撤离到火焰伤害范围以外,并严格控制火源(包括明火、 静电、物体撞击等)。 (3)对敏感目标的应急措施 a.在管道或门站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时,第一时间通过高音喇叭通知周边居民进行疏 散;而后由专人通过电话联系居民,要求撤离。 b.按照预定的疏散集合地点,疏散人群到达地后,统- -安排撤离危险区域,进入安全 区域; c.经专业事故鉴定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认无事故隐患后,安排村民返回。 1.8 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的 规定和要求,建设单位应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应急预案及编制说 明,并在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本工程管线风险应纳入公司应急管理体系。本 评价仅给出应急预案编制原则,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 表 36 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危险源情况 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2 应急计划区 天然气管线周边 3 4 5 6 7 8 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 和善后处理 应急状态分类应急响应 规定环境风险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状态分类,以此制定相应的应 程序 急响应程序 生产装置和储存场所: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 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 主要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 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通讯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理等事项 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 由专业人员对环境分析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 评价 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发展,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 消除泄漏措施及需使用 露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 器材 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措施及相应的设备配备 54 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 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制定毒物的应急剂量、现场及临近装置人员 织计划、医疗救护 与保 的撤离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 护公众健康 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 事故现场、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人群: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秩序;事 施 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生产措施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事故处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事 应急培训与演习 故应急处理演习;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对临近地区公众开展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教育、应急知识培训并定期发 公众教育信息发布 布相关信息 9 10 11 12 13 记录和报告 设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立档案和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14 附件 准备并形成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有关的附件材料 本评价对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及计划,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建设 单位应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综上所述,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 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建设单位可将事故风险的影响减至最小。 1.9 分析结论 本工程为管道输送天然气供气管网工程,通过对其识别主要环境风险为管道泄漏及泄 漏后的火灾爆炸事故。本工程从建设、生产运营、维护等各方面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 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按相关操作规章操作的 前提下,可以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 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由于存在较大的爆炸危险性,一 般不允许带压动火检修。管道一 旦出现穿孔、破裂等泄漏事故,应迅速停止输送,关闭泄漏位置两端的截断阀,清除并置 换管线内部的介质,使之达到动火条件,同时应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因 此,建设单位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 [2015]4 号)的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定期按照应急 预案进行演练,确保输气全过程的安全。通过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后,本工程环境风险可 防控。 表 37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地理坐标 主要危险物质及分 布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 害后果 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 天津市滨海新区赛纳米级三和铁制品供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气工程已建中压天然气管道终点,向东至 港东一道北侧经纬2C#地块 起点:117.495252E 起点:38.867968N 经度 纬度 终点:117.503796E 终点:38.868350N 天然气,分布于整条天然气输送管道内 泄漏、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设置管线及警示标识,加强巡线工作,定期检查管线设施运行状况。一旦发 生泄漏事故,应立即切断截断阀,放空破裂管段的天然气,同时组织人力对 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 55 应立即切断截断阀,停止天然气输入、输出工作,并迅速报告火警,由专职消 防队伍进行灭火,并疏导周围人员。在管道发生严重泄漏事故时,应通知周 边居民进行疏散,而后由专人通过电话联系居民,要求撤离,经确认无事故 隐患后安排返回。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本项目风险潜势为Ⅰ,仅进行简单分析,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相应 的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工程环境风险可防控。 填表说明 表 38 工作内容 危 险 物 质 风 险 环 调 境 查 敏 感 性 物质及工 系 统危险性 环境敏感 程度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自查表 完成情况 名称 天然气 存在总 量/t 0.064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500m 范围内人口数 人 每公里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口数(最 大) F1 □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S1 □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 G1 □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 D1 □ 包气带防污性能 Q值 M值 P值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Q<1  M1 □ P1 □ 1≤Q<10□ M2 □ P2 □ E1 □ E1 □ E1 □ E2 □ E2 □ E2 □ 环境风险 潜势 Ⅳ+ □ Ⅳ□ 评价等级 一级 □ 二级 □ 风 险 识 别 F2 □ S2 □ G2 □ D2 □ F3□ S3□ G3□ D3□ 10≤Q<100 □ M3□ P3 □ Q>100 □ M4 □ P4 □ E3 □ E3 □ E3 □ Ⅱ□ I 三级 □ 有毒有害 □ 环境风险类型 泄漏  地表水 □ 大气  万人 3000 人 Ⅲ□ 物质危险性 影响途径 事故情形 源强设定方法 分析 预测模型 大 气 预测结果 风险 预测 地 表 与 评价 水 地 下 水 5km 范围内人口数 简单分析  易燃易爆  火灾、爆炸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 排放  地下水 □ 计算法 □ 经验估算法 □ 其他估算法 □ SLAB□ AFTOX□ 其他 □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 最大影响范围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 最大影响范围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到达时间 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m m h d ,到达时间 d 重点风险 范措施 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 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评价结论 与建议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I,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环境风险主要为管道发生天然 气泄漏遇火源或高热引起的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对环境的影响。公司要从多方面积极 56 采取防护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 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 效控制,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注:“□”为勾选项,“ ”为填写项。 2、环保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 130.40 万元,环保投资 7.5 万元,主要用于施工期噪声、防尘等污染防 治、施工固废收集、生态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等,占项目总投资的 5.75%。详见下表。 表 39 序号 1 施工期废气治理 2 3 4 施工期废水治理 施工期噪声治理 施工期固废处理 5 生态保护措施 6 环境风险防范 环保投资估算 名称 设置环保标牌,施工围挡、采取洒水、苫 盖等措施 设置沉淀池 部分机械设备进行围挡等措施 采取及时清运等措施 植被恢复措施 水土保持 日常环保管理和生态维护 设置管线标识,定期巡线 投资估算(万元) 合计 2 0.5 0.5 0.5 1 1 1 1 7.5 3、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2017 年 10 月 1 日实施)、《建设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环境保护部国环规环评[2017]4 号)以及《建设项目竣 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 年 12 月 5 日发布),2017 年 11 月 22 日,不再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进行审批,由企业组织自行验收并进行信息 公开。本工程建设投产后,开自主开展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三同时”是我国环境管理中的 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这一原则规定为法律制度。因此,建设 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建设单位在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重点对生态恢复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进行验收。 4、与《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符合性分析 根据《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坚定 不移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 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将治本之策贯穿始终;持续提升燃煤、工业、扬尘和机动车 等领域的治理水平,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强化秋冬季和初春错峰生产运输以及重污染 天气应对,实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因此本项目《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要求。 57 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给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别 时 段 排放源 (编号) 施工现场 大气污 染物 施 工 期 管道连接 施工机械 和车辆尾 气 生活污水 水污 染物 固体 废 物 噪声 其他 施 工 期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 治理效果 毡布遮盖、洒水喷淋、 加强保养与管理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 满足GB16297-1996 VOCs 提下,缩短作业时间及 《大气污染物综合 空气稀释 排放标准》中无组 织排放监控浓度限 TH、CO 和 选用质量较好的燃油+ NOx 加强维修保养 扬尘 COD、 BOD 5 、SS 等 生活污水排入附近公 厕 对地表水环境影响 沉淀后回用与车辆冲 较小 洗及洒水抑尘 暂存沉淀后用于车辆 冲洗和洒水抑尘 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 天津市工程相关管理 废泥浆 规定进行处置。 施 可回收的废料外售回 不产生二次污染 工 施工场地 收公司,不可综合利用 期 施工废料 的废料运往市容部门 指定地点存放 生活垃圾 定期清运 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围挡+选线规避,以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车辆冲洗 COD、SS 水 清管、施压 SS 废水 运行期采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值达到可接受水平。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采取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尽量缩小施工作业带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 格控制在作业带范围内,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后期将按照城市规划和绿化 规划,并对施工两侧进行合理和系统的绿化。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预计施工期生态影响可 降低到最小程度,工程建成后能够取得良好生态效益。 58 结论与对策 一、评价结论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点(东经 117.495252︒ ,北纬 38.867968︒ ),终点为经纬 2C#地块(东经 117.503796︒ ,北纬 38.868350),沿现状板南路(规划港东一道)北侧向东铺设。管径全部为 DE200,设计 压力 0.4MPa,管线长度 814m。年输气量可达 242.3 万 Nm3/a。项目总投资 130.40 万元。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经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属于鼓励类(第 七类“石油、天然气”中第 3 项“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 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建设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 年版)》中的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项目,不属于《天津市国内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 的实施细则》(津发改区域[2013]330 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天津市的 产业政策。 3、与天津市保护生态区域符合性 本工程燃气管道起点为规划建设的海赛纳米及三和铁制品供气工程管道终点,终点 为经纬 2C#地块,不在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根据《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规划南湖公园位于滨海新区,主导功能为湿 地观光,规范范围为核心区面积 638 公顷。核心区禁止违法建设,禁止填埋、占用水域、 挖沙、取土,禁止建设排污设施以及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距离规划南湖公园最近处的距离约为 3.3km,因此本项目不 在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4、规划选址符合性 本项目为天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港东新城燃气管网工程(南线)项目,已取 得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和天津 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对项目核准的批复(津滨审批一室准[2020]115 号),因此本项目 建设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天津市供热发展规划,选址可行。 5、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天津市 2019 年各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及主要污 染物浓度》中滨海新区空气常规六项污染物监测结果,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指标中,SO 2 59 和 CO 的年均值达到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PM 2.5 、 PM 10 、NO 2 和 O 3 年均值超过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 其中 PM 2.5 和 PM 10 是该区域主要污染因子。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 达标规划: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个作战计 划的通知》 (津政发〔2018〕18 号)中《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 年)》,到 2020 年,全市 PM 2.5 年均浓度控制在 52µg/m3左右,全市及各区优良天数比例 达到 71%以上,重污染天数比 2015 年减少 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总量比 2015 年分别减少 26%、25%、25%。滨海新区 2018-2020 年 PM 2.5 年均浓度 控制目标分别为 56µg/m3、53µg/m3和 51µg/m3。根据《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津污防攻坚指[2020]3 号),滨海新区(大港城区)2020 年生态 环境质量及污染减排目标中大气环境质量 PM 2.5 年均浓度为 47µg/m3,大气污染物减排量 为 908t。随着天津市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逐步推进,本项目选址区域空气质量将逐渐好 转。 现状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各噪声监测点可以达到GB3096-2008《声环 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6、施工期环境影响 6.1 环境空气 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有机废气及汽车尾气。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要求并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围挡、有效的洒水 抑尘等措施可以使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本项目有机废气为室外无组织排放,很快被周围环境空气所稀释,对周围环境空气 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应选用环保型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并选用质量较好的燃油,加强 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等措施后,机动车尾气不会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区, 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6.2 声环境 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噪声防 治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夜间禁止施工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对施工 场地周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6.3 水环境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附近的公厕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网;车辆及场地冲洗 60 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地面抑尘和冲洗用水;穿越水体施工时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清 管、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地面抑尘及车辆冲洗水,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 响。 6.4 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过程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装入垃圾桶及时清运; 施工废料运往市容部门指定地点存放;废泥浆由专用罐车外运,按照天津市工程相关管 理规定进行处置。工程弃土用于场地附近平整。施工单位通过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 施工期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5 生态环境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设备多,施工人员多,原有平 静的环境变成了大规模的施工建设。但随着施工的完成,施工作业消失。因此,工程的 施工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施工过程优化工程设计,施工后采取适当的植被 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在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前提下,本项目造成的生态影响及水 土流失影响较小。 7、运营期环境影响 7.1 污染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管线工程,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污染。 7.2 环境风险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环境风险主要为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遇火源 或高热引起的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对环境的影响。公司要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 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本项目环境 风险可控。 8、污染物总量控制 本项目为管道工程,项目建成后,无需值守人员,且项目本身无废水及废气的产生 和排放,项目建成后,无需申请总量。 9、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130.4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7.5 万元,主要用于施工期噪声、防尘 等污染防治、施工固废收集、生态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等,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 5.75%。 61 8、环境可行性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阶段的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在严格落 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具有环境可行性。 二、建议 1、建议工程尽量缩短工期,从而降低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工程结束后周围加强绿化以降低运营期噪声、废气的环境影响。 3、建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保护该区域原有生态植被。 62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63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64 本项目位置 附图 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本项目位置 附图 2 本项目管线路由图 本项目位置 3.3km 附图 3 本项目与规划南湖公园位置关系图 放散球阀 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 本项目管线路由 100m 附图 5 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图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本项目位置 附图 6 本项目在港东新城内的位置图 料场及机具临时占地位置 附图 7 本项目管道纵断面图 扫描全能王 创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