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

Pretext(借口)7 页 419.633 KB下载文档
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
当前文档共7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每周决策观察第123期.pdf

每周决策观察 每周信息速递 2015 年 3 月 3 日 星期二 总第 4205 期 研究院微信 2017 年 44 期 ( 总 第 123 期 ) 11 月 16 日 印 发 【五大战略】 河南印发自贸区建设重大改革专项方案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印发实施 【部委动态】 工信部发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五部门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 【地方新政】 上海推出 28 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出台 产业规模将达 1000 亿 广州公布海洋发展“攻略”:形成港口航运等产业集群 浙江义乌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计划 【形势分析】 中国向美资大比例开放金融领域 前十月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速依然迅猛 中国智库发展形势展望 主办 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编辑 贺然 金敏毓 统筹 杨金星 吴营 马爱华 蒋宁 电话 022- 66222946 邮箱 tjbhyjy@163.com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五大战略】 河南印发自贸区建设重大改革专项方案 为推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有效落实,全面提升自贸 试验区建设质量和水平,河南省政府日前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 大改革专项总体方案》和政务服务体系、监管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服务 体系和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五大建设专项方案。系列方案的建设主要突出三大重点任 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以多式联运为抓手,构建现代物 流体系;加快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与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 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同时,要构建五大服务体系框架,推进五大改 革专项。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促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管理法治化, 探索构建商事便利、快捷高效、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体系;通关便捷、安全高效、 一单关检的监管服务体系;多元融资、服务高效、一体联控的金融服务体系;机制 健全、仲调结合、一律平等的法律服务体系;互联互通、物流全球、一单到底的多 式联运服务体系,尽快搭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以政务、监管、金融、法 律、多式联运服务为主体的五大服务体系框架。(证券时报 20171111)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印发实施 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共同研究制定的《京津冀 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日前印发实施。行动计划提出了强化能源 战略协同、设施协同、治理协同、绿色发展协同、管理协同、创新协同、市场协同、 政策协同“八大协同”重点任务。强化能源设施协同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快电力 一体化建设,优化区域电源布局,在河北东部沿海地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清洁煤 电支撑电源,推进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完善 500 千伏骨干输电网;加快油气设施 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加快曹妃甸、黄骅港原油码头及配套原油输 入管线建设,推动天然气输气干线和 LNG 输气能力建设;提升区域清洁供热水平, 扩大三河热电厂向通州供热规模,实施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工程,实 现涿州热电厂向涿州和北京房山供热。强化能源治理协同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大力 压减煤炭消费,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2018 年 10 月底,河北全省范围 35 蒸吨及以下锅炉实现“无煤化”;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化 改造,全面完成石家庄炼化、沧州炼化、华北石化、中捷石化、鑫海化工油品质量 升级改造任务;加快淘汰煤炭、电力行业落后产能,河北省 2017 年底前关停火电机 组容量 68.4 万千瓦。强化能源绿色发展协同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 展,打造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崇礼低碳奥运专区,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 -1-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 3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2000 万千瓦,年发 电量达到 400 亿千瓦时以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优先安排张家口可 再生能源示范区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上网,实现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消纳。 强化能源政策协同方面,行动计划提出研究设立京津冀能源结构调整基金,重点支 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燃煤电厂 灵活性改造、煤炭行业去产能、电力和天然气调峰储气设施建设运营,以及农村地 区“煤改电”“煤改气”基础设施投入。落实国家新能源补贴标准和环保加价,推 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在保障机制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建立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 机制,由三省市能源主管部门组成联席会议,轮流定期组织调度,加强对协同事项 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建立重要事项日常及时沟通机制,确定联系人制度,建立 项目对接机制,对跨省市项目以及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做好对接衔接,协调推动 实施。(河北日报 20171111) 【部委动态】 工信部发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工信部最近制定并下发了《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 年)》。《行 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近十年 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产品认定、技术推广、标准建设等工作基础上,亟待 进一步聚焦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和巨大经济带动潜力的关键装备,开展以高技术含量、 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为核心特性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推动深度自动化无损拆解、 柔性智能成形加工、智能无损检测评估等高端智能再制造共性技术和专用装备研发 应用与产业化推广。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有利于带动绿色制造技术不断突破,有 利于提升重大装备运行保障能力,有利于推动实现绿色增长。《行动计划》提出, 到 2020 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 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布 50 项高端智能再制造 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初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再制造产品应用市场化机 制;推动建立 100 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企业、信息服 务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 2000 亿元。为实现以上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八大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高端智能再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应用。二是推动智能化再制造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三是实施高端智能再制造示 范工程。四是培育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协同体系。五是加快高端智能再制造标准研 制。六是探索高端智能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新机制。七是建设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八是构建高端智能再制造金融服务新模式。工信部还明确,将 充分利用绿色制造、技术改造专项及绿色信贷等手段支持高端智能再制造技术与装 -2-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可与新品设计制造形成有效反哺互动机制的再 制造关键工艺突破系统集成项目建设。推动将经认定的再制造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 录及绿色工艺技术产品目录。推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智能再制 造工艺、技术、装备及关键件研发。对符合条件的增材制造装备等高端智能再制造 装备纳入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首批次保险等财税政策,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 (上海证券报 20171110) 五部门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五部门发布通知 称,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从现有 31 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广至 全国。根据通知,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经认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 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 税年度结转扣除。“在认定工作中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通知强调, 省级财政、税务、商务、科技和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切实做好 沟通与协作。各地应按通知规定于今年 12 月 31 日前出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并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通 知还提出,现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认定的 2017 年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继续有 效。(北京日报 20171111) 【地方新政】 上海推出 28 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将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便利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放 管服”改革,提高纳税便利度。上海市税务局第一批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六个 方面 28 项具体措施。这六个方面分别为打造便捷办税体系,缩短办税时长;打造集 约办税体系,减少准备时长;打造协同共治体系,简化办税流程;打造智慧办税体 系,提高办税效能;打造公平公正执法体系,优化办税环境;打造服务保障体系, 夯实办税基础。在 28 项举措中,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项目深化应用, 以及通过银税互动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并降低融资成本等或为最大亮点。(中 国经济网 20171110)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出台 产业规模将达 1000 亿 近日,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 意见》提出,上海将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智能 -3-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无人系统及软件等为重点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到 2020 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 规模超过 1000 亿,成为新增长点。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 10 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上海将着力打造 6 个人工智能创新 应用示范区,形成 60 个深度应用场景,建设 100 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意见》 共五个部分 21 条措施,主要内容突出“三个深度融合”。其中,围绕推动人工智能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意见》提出,上海将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质量效 益,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提高能级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新兴 产业集群。上海将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应用 人机协作、数据分析、智能感知等技术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应用人工智能 技术,构建新型高效的企业组织和运营方式。此外,上海将优化“一带一区多点联 动”的产业布局。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带,建设华泾 北杨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镇。打造“张江-临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打造人工智能 科研高地和智能芯片/传感器、智能装备/部件产业化核心基地。支持各区基于大数 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基础优势,建设一批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 软/硬件示范产业园。围绕促进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实施意见》提出, 加强基础科研创新,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上海将实施人工智能 人才高峰建设行动,制定针对领军人才、高端科研人才、创业团队的个性化政策, 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和政策保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来上海发展。建 立人工智能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上海市人工智能中长期规划、重大战略决策提 供咨询。同时,目前上海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集聚了各领域近 300 家重点 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下一步,上海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上海 建立区域总部、创新中心,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 “隐形冠军”。围绕打造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智能生态圈,《实施意见》提出,要 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创造优良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上海将加强财政资金聚焦扶 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目前上海正在开展第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和人工 智能创新项目的组织遴选,将选择其中技术先进、引领性强、带动面广的重点项目 予以持续性支持。(中国证券网 20171114) 广州公布海洋发展“攻略”:形成港口航运等产业集群 11 月 10 日,广州正式公布《广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 年)》,提出要 科学确定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方向与重点,引导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以及要实现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障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等。其中,包 括明确到 2020 年的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总量要控制在 475 公顷以内。广州将其海域主 要功能定位为:港口航运、旅游休闲娱乐和海洋保护,并强调要发展海上交通运输、 -4-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临港工业和物流业,形成海洋产业集群;整合现有滨海旅游资源在南沙建设具有国 际水准的滨海旅游景区;支持海洋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等。广州 加速海洋产业和沿海地区开发布局,背后是其探索向海发展,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 雄心。根据《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 年)》,广州到 2020 年海洋生产总值要力争突破 3900 亿元。(21 世纪经济报道 20171114) 浙江义乌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计划 浙江省政府于日前印发《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2017—2020 年)实施计划》,根据《计划》,义乌改革试点将力争到 2020 年,实现市场成交额、 进出口总额双倍增,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全球范围组织贸易的新渠 道、新方式,朝着世界小商品之都迈进。《计划》提出了义乌改革试点下一步在深 化小商品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研究探索进口贸易发展新机制、探索适应跨境电子商 务发展的管理制度与规则、深入实施金融专项改革、健全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优化 国际化城市功能和品质等八大方面主要任务。在深化贸易结算监管模式改革方面, 义乌改革试点将参考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做法,研究在义乌市场集聚区内建立与国 际贸易相适应的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争取放 宽准入条件,鼓励符合一定条件的贸易综合服务企业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人民币 发债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在探索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创新方面,义乌 改革试点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实行限经 营主体、限商品种类、限免税购物额度和单批报关货值、限经营场所等“四限”措 施,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特定人员进行免税销售,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到全品类 日用消费品进口。在做强“义新欧”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方面,义乌改革试点将巩固 “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推动中欧班列(义乌)市场化营运,做大班列规模, 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国际邮件(快件)运输业务,增加过境站点、分拨点,探索跨国 海关和铁路协调机制。(中国新闻网 20171108) 【形势分析】 中国向美资大比例开放金融领域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 11 月 10 日说,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 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 51%,上述措施实施三 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 不超过 20%、合计持股不超过 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 比例规则;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的投资比例放宽至 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在 2018 -5- 每周决 每周决策观察 2017 年第 44 期 总第 123 期 年 6 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 作。对于玉米酒糟在进口环节和国内环节实施相同的增值税政策,恢复免征进口环 节增值税。(新华视点 20171110) 前十月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速依然迅猛 商务部 11 月 14 日发布吸收外资数据显示,2017 年 1 至 10 月,全国新设立外 商投资企业 26174 家,同比增长 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6787 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 1.9%。10 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633 家,同比增长 104.4%;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 601.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1 至 10 月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据统计,1 至 10 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1959.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1%,占 外资总量比重的 28.9%。此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4705.2 亿元人民币,占外资总 量比重的 69.3%。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566.5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22.9%。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950.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0%。业 内专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保持稳定增势,尤其是外资结构调整明显, 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外资看好的焦点行业,这也得益于我国外商投资环境的持续改 善和政策红利的接连释放。(经济参考报 20171115) 中国智库发展形势展望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京举办了“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 坛”,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状、评价及经验总结。论坛中,中国社 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发布了《中国智库综合评价 AMI 研究报告(2017)》, 此报告专门针对中国智库提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AMI,即吸引力(Attractive Power)、管理力(Management Power)、影响力(Impact Power)。通过这三 维度对国内的五大类智库进行评价,他们遴选了国内 722 家智库,其中综合性智库 150 家,专业性智库中的部委所属专业性智库 36 家,高校智库(含合作类)366 家,企业智库 69 家,社会智库 101 家,对他们进行 AMI 的综合评估,最终形成了 评价报告,并选出了 166 家智库进入“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该项目 的负责人认为,现阶段针对国内“智库建设热”的现象,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各 式各样的智库中选取一些真正符合智库标准的智库。事实上,未来的中国智库之路, 只能采用边走边磨合,边淘汰的“三边”政策,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对智库数量进 行清洗和淘汰,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政策环境的开放,随着全中国百姓心智的成 长,将个人的诉求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挂钩,使智库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发挥其研 究的能力,充当传播大众诉求的载体,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质询环 节。只有以此为目标,智库的建设才能创造影响力。(安邦每日经济 20171114) -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