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doc
延市工信发〔2022〕114 号 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有关工作的 通知 各县(市、区)工信主管部门,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 委会,中、省驻延有关企业,市直有关企业: 去年以来,全市技改投资明显下降,位于全省末位。特别是 今年前三季度,技改投资下降趋势持续未能得到扭转,市委、市 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分析研判, 找准问题症结,研究整改方案,抓好责任落实,保证技术改造投 资实现快速回升趋势。为切实抓好当前我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 作,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 1 如下: 一、摸清底数,建立全市技改项目库 一是各县(市、区)要认真梳理辖区内工业技改项目情况, 摸清技改项目“家底”,对于投资 500 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及时 纳入全市技改项目库(附件 1)。 二是对辖区内工业企业一家一家进行梳理分析,掌握哪些企 业有技改投资意向,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市场导向,谋划一批提 升质量、增加效益、扩大投资的技改项目(附件 2)。 三是对入库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按月调度、全力推进,开工 项目抓进度,储备项目抓开工,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改 造一批、建成一批”滚动发展机制,每月 30 日前将项目清单报 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狠抓入统,确保技改投资应统尽统 一是各县(市、区)工信主管部门要了解在建项目未入统原 因、存在问题等,主动协调审批部门帮助企业补齐项目备案、土 地、环评等相关入统手续,引导企业开具设备购置发票,便于企 业申报各项技改奖补政策。 二是对储备项目要做好靠前服务工作,加强企业入统人员业 务培训,从项目可研报告设计、技改立项手续办理等环节入手, 指导企业准确把握投资分类,做到立项就是技改项目、开工就能 入统。 三是和统计部门紧密配合,全面排查已入统工业项目是否属 2 于技改项目,对属于技改却未纳入技改统计的项目要积极协调统 计部门纳入技改统计,切实解决技改投资领域普遍存在的漏统、 错统等问题,争取四季度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实现止跌上涨。 三、精心组织,用好技改奖补政策 一是积极争取省级技改资金。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产业链、 中小企业技改等专项资金项目,明确提出对企业采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改造提升,最高给予 500 万元支持; 对中小企业购置关键设备,按照不超过购置额的 10%、最高给予 500 万元奖补。 二是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延安市《关于加快推进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20 条措施》文件精神,对在延固定资产投资 额在 1000 万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奖补。 三是各县(市、区)要强化技改政策宣传引导,对国有企业 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组织企业精心准备材料,做好项目申报工 作,并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申报程序培训,确保项目能够纳入技 改奖补政策的申报范围,让技改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 四、突出重点,深化企地合作 一是延长石油、陕煤等中、省驻延企业要充分认识技改工作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不仅是调整优化产业结 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有效途径。作为全市技改投资重点企业,要 3 主动梳理在延技改投资项目,将属于技改范畴的项目投资全部纳 入延安统计。着手谋划明年技改项目,切实扩大技改投资规模。 二是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地企合作,落实 走访服务,了解项目建设难题,“一企一策”纾困解难,对重点 企业在要素保障上要建立“绿色通道”,积极解决项目实施过程 中涉及的审批、报建、规划、征地、拆迁、供电、供水等问题, 切实保障企业项目顺利实施。 五、夯实责任,强化督查考核 健全完善技术改造工作督查考核机制,按月分析技改投资形 势,通报技改排名情况,定期对各县(市、区)投资推进、落实 措施、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督导,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督导情况 报告。对技改投资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在专项资金、称号 认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投资完成情况 差的地方进行督导督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促进技改工作取得 进展。 联系人:高振 邮 0911-7092471 箱:562471983@qq.com 附件:1.延安市2022年技术改造项目汇总表 2.延安市技术改造储备项目汇总表 4 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10月27日 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 年 10 月 27 日印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