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

penguin52 页 6.149 MB下载文档
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
当前文档共5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东和乡行政职权力运行流程图.docx

东和乡权力运行流程图 1、行政处罚类权力运行流程图(1-4) 立案 对案件的违法事实、证据、调 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 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申理由 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调查取证 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2 人,出 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符 合回避情形的应当回 避 审查 告知 符合听证条件、行政管 理相对人要求听证,应 予听证 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书 面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及其享 有的陈述、申辨等权力 是否听证 是 组织听证 根据审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 罚;依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 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和 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行政复议及 决定 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 送达 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 监督当事人在决定的期限内履行, 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否 直接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 在 7 日内送达当事人,邮寄送达、 公告送达的期限依法执行 执行 —1 — 2-1、行政强制类权力运行流程图(5-7) 催 告 在检查中发现或者接到举报, 应及时书面催告当事人,告知 其应履行的义务及履行义务 的期限、方式和依法享有的陈 述权、申辨权 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 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 记录、复核,无正当理由的,经批 准做出强制执行决定,依法制作 并送达强制执行决定书 决 定 由 2 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强制执 行 执 行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 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事后监管 —2 — 2-2、行政强制类权力运行流程图(8) 动 议 在非常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国 家确定的重点地区和大局安 全,必须作出局部牺牲时,提出 采取解决措施建议 建议措施上报县级人民政府防 汛指挥部批准,如遇十分紧急情 况,可以先行强制采取非常紧急 措施,规定时间内补办报批程序 报 批 经批准后,采取非常紧急措施,如遇 到阻拦和拖延,依法组织强制实施, 实施后,要将采取非常紧急强制措 施施行情况报县级防汛指挥部 执 行 —3 — 2-3、行政强制类权力运行流程图(9) 制定方案 根据本辖区动物防疫实际情 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实施方案 在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前, 通 知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好准 备 通知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依法实施强制免 疫 实施 对不接受强制免疫的,依法做出 相应处理 处理 强化对本辖区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 实施的监督管理 监督 —4 — 2-4、行政强制类权力运行流程图(10)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工作机制 建立机制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后,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人 员疏散决定,情况紧急时, 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 在规定时间内向县级相关部 门报告 决定 —5 — 3、行政给付类权力运行流程图(11-15)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 受理 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对救助对象采取走访、 问询调查等方式, 确认其救助资格 审查 决定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 期检查 —6 — 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 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 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事后监管 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 以救助,对不符合条件的, 解释说明 4、行政裁决类权力运行流程图(16-18)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 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受理 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 审查,经查证属实方作为认定事 审查 实的依据 裁决 在法定权限内,依据审 查结果先行调解,调解 未达 成协议的,及时提 出调査裁决处理意见, 作出裁决决定 督促有关单位和当事人落实裁 决决定 执行 —7 — 6、行政确认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 (19-21) 受理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 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 应当告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决定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 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 —8 — 事后监管 (22)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设立 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 并填写《兵役登记表》 组织 依法确定应服兵役、免除兵役 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 确认 在按照规定程序报县级兵 役机关批准 报批 经县级兵役机关批准,将 结果告知当事人 告知 —9 — (23-24) 受理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 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 应当告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决定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 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 10 — 事后监管 7、行政奖励类权力运行流程图(25-30) 制定方案 制定评选表彰方案, 明 确评选条件、评选程序 受理申报单位报送的材料并进 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 初审 审查 结合审报材料对候选人 的业绩贡献等相关情况 进行审核,并提交领导集 体审议 审定表彰对象 决定 将审核通过人员名单在 公共媒体或者官方网站 公示 印发表彰文件,召开表彰会,送 达并信息公开 公示 表彰 事后监督 推荐人选未按评选条 件和程序推荐的,经 查实后取消评选资格 或取消奖励 — 11 — 8、行政调解类权力运行流程图(31-35) 受理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 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 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知理由)。 按照规定程序,对提交的材料进行 审核 审查 召集双方当事人, 并经过举 证、质证等法定程序,作出调 解意见,如当事人不认可调解 意见,可以向县级劳动人事争 调解 — 10 — 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9、其他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 (36-39)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作出审核决定 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 11 — (40-41)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 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作出审核决定 决定 加强事后监管并将审批表报县级 相关部门备案 事后监督 (42-43)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作出审核决定 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 12 — (44-45)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46) — 13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作出审核决定 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47) — 14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 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 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48) — 15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知理由)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49) — 16 — 作出审核决定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作出审核决定 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县级相关部门制证后,及时颁发 给申请人 颁证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50) — 17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51) 按照规定程序,提出新建、改建 — 18 — 乡道用地规划意见 规划 依法对用地意见进行审核, 经集体研究讨论,形成规划方案 审查 按照法定程序,将规划方案 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转报 — 19 — (52)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对提交的申请材料,按规定进行 审查 知理由) 审核 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 决定 按照规定程序, 通知申请人提交 申请资料到县级相关部门办理登 记手续 告知 (53-54) — 20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转报阶段责任:按照法定程序, 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相关部门 核准 转报 (55) — 21 —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 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知理由)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56-57)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 — 22 — 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护政策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 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有关管理规定,监 督检査情况及时报告,公开 有关处理结果 (58) 在检查中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应 调查 指定专人负责,执法人员不得少 于两人,调查取证包括现场检查 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等证明材料 需要责令退回建设用地的,应 当报请县级相关部门批准 转报 事后监督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 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 施 — 23 — (59)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护政策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 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有关管理规定,监 督检査情况及时报告,公开 有关处理结果 (60)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 组织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 度,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 24 — 事后监督 (61-62) 宣传教育 根据需要确定负责监督的工作 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公众 的环境保护意识 监督检查 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 制止上报 (63-64)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护政策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 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有关管理规定,监 督检査情况及时报告,公开 有关处理结果 — 25 — (65)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 组织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 度,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监督管理 (66)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 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护政策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 信息公开 — 26 — 及时公开有关管理规定,监 督检査情况及时报告,公开 有关处理结果 (67) 建立制度 按照规定程序,研究提出本辖 区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 制 度及实施方案 组织建立健全船舶安全责任 制、渡口、船舶、船员、旅客 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组织 事后监督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依法采取相关措 施 (68) 调查 在检查中发现或者接到举报, 应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全面、 客观、公正的调查,收集有关 证据,查明事实 发现未依照规定如实提供相 关新消息的,责令改正 处置 — 27 — (69) 建立机制 监督管理宗教事务活动按照相 关要求,依宗教仪轨进行 建立健全管理宗教事务活动 必要的工作机制及应急处置 措施 监督管理 应急处置 按照应急处置有关规定,针对 宗教事务活动出现的紧急情况 进行处置,并上报县级相关部门 (70)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 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护政策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 信息公开 — 28 — 及时公开有关管理规定,监 督检査情况及时报告,公开 有关处理结果 (71) 监督检查 对违反上述规定情形一经查 实,责令 改正,并退 还违法 收 取的资金 发现村民委员会违反法定程 序直接向农民筹资筹劳的,以 及违反村务公开法定要求的 开展调查 调查处理 — 29 — (72) 调查 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批评教 育,责令限期改正 在检查中发现或者街道举报, 应指定专人负责,执法人员不 得少于两人,调查取证包括询 问笔录,调查笔录等证明材料 决定 事后监管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 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 期 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 取相 关处置措施 (73-74) 按照规定落实农田管理保护制 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 检查 经检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责令 停止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 30 — 处置 护政策 (75-76) 在检查中发现或者街道举报, 应指定专人负责,执法人员不 得少于两人,调查取证包括询 问笔录,调查笔录等证明材料 调查 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批评教 育,责令限期改正 决定 事后监管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 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 期 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 取相 关处置措施 (77) 准备 按照规定程序确定当年预定 征集的对象并通知本人; 根据县级征兵办公室要求,组织 预定征集人员到制定医院或者体 检站进行体格检査及进行政审 体检 监督管理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度 , 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 31 — (78) 受理 依法对死亡原因进行核查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 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 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知理由) 审查 决定 作出审核决定 按照法定程序,将核查情况通报乡 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报 (79) 搜寻救助 建立渡口渡运安全检査工作制 度,并组织落实; 安全检查 监督管理 — 32 — 街道渡船发生水上险情后,按 照规定程序组织搜寻救助 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度,依法采取相关措 施 (80) 保障安全 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 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 益, 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执行 (81-82) 编制 组织专家、相关部门审査、依法 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组织规划编制单位、有关部 门等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审查 报批 根据法定审批权限,上报县级人民 政府批准,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 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定期跟踪 评估规划实施效果,依法查处违规 行为 事后监管 — 33 — (83) 准备 按 照辖 区经 济社 会发 展,提 出 乡道规划及乡道规划修改意见 组织专门人员编制本辖区乡 道发展规划,公示并征求意见, 会同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审议 编制 报批 形成本辖区乡道发展规划 并上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需要 修订完善的按程序上 — 34 — 落实 (84) 计划 加强监督,定期组织审核论证、 评审 对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及林业生产实际 情况、编制规划提纲充分 进行调研,广泛听取相关 部门、人员意见 实施 实施 审查 征求意见,是否严格按照规定 程序进行研究制定 依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 则意识,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 化水平 公布 — 35 — (85) 准备 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组织专家 根 据土 地利 用总 体规 划,合 理 确定土地整理项目 论证 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论 转报 将土地整理项目上报县级 人民政府审批 按照县级人民政府批复的土地整 理项目,负责组织实施 实施 (86)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 组织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 度,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监督管理 — 36 — (87) 组织辖区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 工作 组织 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 检查工作 协助工作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建立机制 — 37 — (88) 组织辖区内可动员、可利用力 组织 在县级防汛指挥机构领导下, 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汛期取土 占地、砍伐林土后的土地复垦 和林木补种工作 量,及应急物资储备,开展抗 洪抢险工作 灾后重建 建立机制 建立汛期抗洪抢险及灾后 重建有效工作机制 (89) 组织辖区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 工作 组织 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 检查工作 — 38 — 协助工作 (90) 准备防汎抢险物料,组织汛前 检 查及地质灾害点巡回检查, 撤离险情征兆明显地区的群众 准备 组织单位和居民积极参加防 洪防灾工作,因地制宜采取防 洪避洪措施,发现险情及时处 理和报告 决定 执行 发生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后, 做好灾区的生活供给、生产恢 复等救灾工作 指定预防监测员及时监测,发现 险情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措施 事后监督 — 39 — (91) 组织 根据火情和火灾现场指挥部 要求,组织人员、调集所需 物资支援灭火 (92) 信息公告 会同县级相关部门,组织协调 辖区内各部门(单位)、村民委 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按照地震 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范和抗震 救灾准 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命令,公告 进入临震应急期,做好地震信 息公开工作 组织协调 (93) 组织 根据地震灾情发展,按照规定 程序完成地震灾情上报工作 — 20 — 报告 协同县级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 有生、可利用力量做好地震灾 情 后抢险工作并建立临震应急 期的检查及应急措施工作机制 (94) 组织宣传 组织辖区部门及单位进行必 要的急救救援演练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 普及及活动; 应急演练 — 21 — (95) 检查 组织辖区各部门、单位及村民 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加强地 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 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县级人民 政府及相关部门 报告 应急处置 构建地质灾害巡回检查及险情 处理工作机制,协同县级相关 部门做好险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96)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 组织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 度,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 22 — 事后监督 (97) 报告 在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按照 规定程序,采取紧急描施防止 疫情扩大等措施,同时可紧急 调用人员、物资等设备 当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及时向 县级相关部门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 建立实施监督管理和管理制 度,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事后监督 (98) 待县级相关部门批复后,采取 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同时 紧急调用人员、物资等设备; 如遇不配合征收工作的行为, 可采取强制措施;紧急情况可 先行实施,在规定时间内补充 办理报批程序 动议 当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及时向 县级相关部门报告,并提出紧急 调集征用动议 执行 事后监督 — 23 — (99) 配合 组织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 者、染疫动物密切接触人群的 检疫、预防服药、应急接种等 预防 监管 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所必需 的药品、生物制品、消毒药品、 器 械等;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 供应 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 他 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 做好 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 生措 施的 落 实 工作 ,向 居民 、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 关知识,对病人进行抢救、隔 离治疗等 加强粪便管理,清理垃圾、污 物:加强自来水和其他饮用水 管理,保护饮用水源;加强易使 传染病传播扩散活动的卫生管 理:消除病媒昆虫、鼠疫及其 他染疫动物 保障 (100)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防艾知识宣传 活动 宣传 发现病例立即上报县级政府 部门,并采取有关措施防止传 播 转报 配合落实 — 24 — 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干预措施, 协助对相关人员提供关怀救助 (101) 计划 制定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明确相应岗位人员责任 根据应急方案,在突发水污染 事故后,积极主动、科学处置 突发事件; 实施 处理 评估损失,安抚群众,采取措施 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02) 到岗 按照规定程序,采取必要措施 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 负 责人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 职责的同志及时赶赴事故现 场 组织事故救援并上报县级相 关部门 组织 — 25 — (103) 参加例会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的 规定,对本辖区实施安全 生产 监督管理,防范特大安 全事故的发生 按照规定程序,每季度参加县级 防 范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例会并 及时 传达至转区各部门、单位 、村民 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组织 处置 在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按 照规定程序安善处理事 事后监督 (104) 宣传 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后, 及时处理并上报县级人民 政府及相关部门 — 26 — 处理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 传,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105) 建立机制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辖区 内养犬管理,并排査辖区内狂 大、野犬情况 在县级相关部『门指导下,协同 辖 区各部门、单位、村民委员 会、 居民委员会建立健全狂犬 病防治 管理工作机制 组织实施 应急处置 依举报或排查结果,按照规定 捕杀狂犬、野犬,并将相关情 况报县级相关部门备案 — 27 — (106) 动议 按照辖区实际情况,提出建设和 改 造公共卫生设施动 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审核,上报县级相关部审批 转报 实施 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做好建设和 改造卫生设施工作 事后监督 (107) 调查 制定辖区内红色文化遗址保护 利用工作规划,配合做好保 护利用工作 — 28 — 保护 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 红色文化遗址调查、认定工作; (108) 依法告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禁毒法》《 戒毒条例》,结合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事处工作实际,制定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工作机制 准备 与县级相关部门对接,接收纳入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法定行为相 对人 接收 实施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 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相关工作,并将工作进 展情况报送县级相关部 门 (109-111) 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 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 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 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 受理 依法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 初步审查意见 审查 决定 依法对备案人从事备案活动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事后监督 — 30 — 知理由) 作出审核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