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态影响类) (报批本) 项目名称: 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山西宏源沿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3 年 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代码 2104-140000-89-05-827340 建设单位联系 人 徐达 18634739832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南塬村 地理坐标 东经:110 度 27 分 19.164 秒,北纬:36 度 6 分 53.910 秒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四十四、房地产业 97 房地产开发、商 用地(用海)面积 业综合体、宾馆、 (m2)/长度(km) 酒店、办公用房、 标准厂房等 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项目审批(核准 /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 备案)部门(选 委员会 填)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55471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 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晋发改审批发〔2022〕93 备案)文号(选填) 号 总投资(万元) 68200 环保投资(万元) 150 环保投资占比 (%) 0.22 施工工期 30 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本项目位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属于涉及 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 环境敏感区(不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 项目,因此,需要设置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规划情况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山西)总体规划(2011-2030)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0 (1)本项目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山西)总体规划 (2011-2030)”符合性分析 根据《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山西)总体规划 (2011-2030)》对风景区进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保护区三个层次,实施分级控制保护,并对特级、一级、二级保护 区实施重点保护控制。 ①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 包括壶口瀑布、黄河及沿河景观、黄土景观、克难坡历史景观、 管头山森林景观。总面积 31.25km2。 一级保护区内应保护该区域的典型景观和重要景点,可以设置 必须的游赏步行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 管头山森林景观为红旗林场所属范围,应确保森林资源实现永 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符 合性分析 续利用、生态资源安全得到根本保障,并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 ②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 二级保护区包括分区规划中的林地保育区,总面积 32.76km2。 二级保护区在空间上呈指状分布,构成风景区东侧特级保护区 和西侧一级保护区之间的廊道。应适当恢复森林植被,保护现有植 被。不得建设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③三级保护区(限制建设范围) 三级保护区包括分区规划中的耕地园地保育区、步行游赏区、 机动车观光区、机动车道路景观恢复区、游览服务区、旅游服务型 社区、旅游协调型社区、控制引导型社区等,总面积 51.99km2。 三级保护区是现状受到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主要保护乡土植 被、防止水土流失、营造适合风景区的景观。 本项目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山西)总体规划 (2011-2030)规划总图及分级保护规划图位置关系见附图 1 和附图 2。 1 本项目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三级保护区范围内,项目的建设属于 规划中游览服务区,符合三级保护区的管控要求。另外,山西省林 业和草原局以晋林保函〔2021〕90 号对本项目的规划选址进行了批 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本规划要求。 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的意见》(晋政发〔2020〕26 号,2020 年 12 月 31 日),生态环 境管控单元划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及一般管控单元。 优先保护单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以及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 脆弱的区域等。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等生态屏障带,以及沿 黄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区域。 重点管控单元: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 区和产业园区、大气环境布局敏感区和弱扩散区,以及开发强度高、 其他符合性分 析 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等。主要分布在“一主 三副六市域中心”等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区域。 一般管控单元:指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 域。 根据环境管控单元图可知,本项目位于一般管控单元内,该单 元的要求是: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执行国家及我省相 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推动区域生态环境 质量持续改善。 本项目位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 完成后将因地制宜进行植被恢复,将能提高沿线植被覆盖度,控制 水土流失,加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本项目与山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的相对位置 2 见附图 4。 根据《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发〔2021〕10 号,2021 年 6 月 29 日),全市共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243 个,分为优先保护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 优先保护单元: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 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空间、水环境优先保护区、大气环境优先保护 区等区域。全市共划分优先保护单元 108 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25.09%。 重点管控单元: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 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城。全市共划分重点管控单元 120 个,占全市国 土面积的 31.85%。 一般管控单元:指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 域。全市共划分一般管控单元 15 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3.06%。 根据环境管控单元图可知,本项目位于一般管控单元内,该单 元的要求是: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执行国家和省相关 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 本项目位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废气 达标排放,废水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因地制宜进行植被恢复,将能提高沿线植被覆盖 度,控制水土流失,加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 要求。 本项目与临汾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的相对位置 见附图 5。 (2)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 2021 年度临汾市各县环境空气质量的通报,吉县 2021 年 3 SO2 、 NO2 、 PM10 、PM2.5 年均浓度分别为 17µg/m3 、 26µg/m3 、 60µg/m3、 28µg/m3,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为 1.4mg/m3,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为 165µg/m3,其中 O3 不满足《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因此,判定本项目所 在地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 本项目运营期间废气主要为餐厅油烟,在采取高效油烟净化装 置处理后可稳定达标排放;废水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固废合理处置;根据环境噪声监测资料可知,本项目厂界现状噪声 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 求。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防治措施后,不会明显增加对区域环境的 压力,符合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的要求。综上,项目符合环境质量底 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运 营期资源能源消耗水平较低、污染控制措施有效,减少了污染排放, 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 限制类、淘汰类规定的范围,为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要求。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于 2021 年 3 月 31 日以晋林保函〔2021〕90 号对本项目的规划选址进行了批复,且项目废气达标排放,废水合 理排放,固废合理处置,不会加剧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亦不会造成 生态环境风险增大。 本项目与临汾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析见表 1-1。 4 表 1-1 项目与临汾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管控 类型 空间 布局 约束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环境 风险 防控 管控要求 项目情况 l、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 2、新建“两高”项目应按照《关于加强重 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 通知》要求,依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采取有效的 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 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 本项目位 3、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 于规划中 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单位产品物耗、电 游览服务 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依法制 区,属于旅 定并严格落实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措 游服务型 施。 项目。不属 4、优化焦化钢铁企业布局。 于“两高” 5、市区城市规划区 155 平方公里区域范围 项目,同时, 内禁止建设洗选煤企业;高铁、高速沿线两 项目已取 侧 1 公里范围内不得新建洗选煤企业。 得规划选 6、对洗选煤企业项目建设审批手续不全的, 址批复。 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泉域重点 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山西省永久 性生态公益林等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环 境敏感区内的项目予以取缔关闭。 1、定期通报降尘量监测结果,降尘量最高 值高于 9 吨/月·平方公里的市县要开展专 本项目污 项整治。 水经预处 2、2021 年 10 月前完成钢铁企业在产设备 理后通过 超低排放改造。 管道排放 3、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与 2023 年底全 至景区 4# 部完成。 污水处理 4、年货运量 150 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公路 站。 运输的车辆全部达到国五以上标准。 1、项目防护距离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规 范要求。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要符合《危 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 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要求。 2、在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区域以及因环境污 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的区域内,禁 止新建或扩建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 3、加强汾河、沁河等流域及饮用水水源地 水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确定重点水环境风险 源,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及保障机制 5 本项目不 属于生产 类项目,生 活污水经 处理后外 排至景区 4#污水处 理站,不会 对黄河流 域产生影 响。 相符性 相符 相符 相符 资源 利用 效率 汾河 流域 管控 要求 水资源: 本项目水 1、水资源利用上限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 资源消耗 标指标。 主要是生 2、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控,加强岩溶泉域 活用水,用 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水来源为 壶口供水 能源利用: 1、到 2022 年,实现未达标处置存量矸石回 站,由管网 填矿井, 提供,不新 新建矿井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 建水井。 2、煤矿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 项目运营 100%,煤矸石利用率达到 75%以上。 期主要能 3、保持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推进碳达峰 耗为电力, 和碳中和目标愿景。 不涉及煤 土地资源利用: 炭资源消 1、土地资源利用上限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 耗。 划和十四五目标指标。 2、验收耕地红线。 本项目已 3、黄河干流沿岸县(市、区)为重点,全 取得规划 面实行在塬面修建软埝田,塬面缓坡地建果 选址意见 园、陡坡耕地全面退耕造林并实行封禁、沟 书,符合土 底打坝造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水土保 地利用规 持治理模式。 划 4、开展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 目,推动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建设。 空间布局约束: 本项目附 1、在地下水禁采区和现采区不得开凿新井, 近河流为 已建成的水井依法限期封闭。 黄河;用水 2、禁止在河道私挖滥采,确保河道防洪安 来源为壶 全;禁止在引调水工程沿线保护范围内从事 口供水站, 采石、采砂、取土、 不新建水 井;污水排 爆破等活动。 3、禁止占用或征收、征用汾河流域内一级 入景区 4# 保护林地和天然草甸;禁止随意变更水源涵 污水处理 养林地和天然草甸 站, 不外排。 因此,不会 用途。 对黄河产 污染物排放管控: l、持续开展重点河流河道疏浚和清淤,清 生明显的 影响。 理河岸垃圾,提髙河流自净能力。 2、持续开展如何排污口排査整治,确保动 态清零。 3、加强沿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农灌 退水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环境风险防控:加快 水资源管理系统、 检测系统建设,实现汾河干流检测监控系统 全覆盖。 6 相符 相符 资源利用效率: 1、统筹调配区域水资源,对汾河水资源进 行统一调配,加快实施引沁入汾工程。 2、实施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统筹生活生 产生态用水及需求,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 “三条红线”和国家节 水行动, 明确汾河临汾段流域水量分配指标。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 2、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符合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国家加强黄河流域河道、湖泊管理和保护。禁止在河道、湖泊 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 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违法利用、占 用河道、湖泊水域和岸线。河道、湖泊管理范围由黄河流域管理机 构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科学划定并公布。 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 等要求,不得威胁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擅自改变水域和滩地 用途、降低行洪和调蓄能力、缩小水域面积;确实无法避免降低行 洪和调蓄能力、缩小水域面积的,应当同时建设等效替代工程或者 采取其他功能补救措施。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距离黄河河道的距离约 180m, 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未利用、占用河道和岸线。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对河道的管理要求。 3、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有关河道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 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 林除外);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在堤防和护堤地,禁止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 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 7 活动。 第二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 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 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 (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 (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距离黄河河道的距离约 180m, 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对河 道的管理要求。 4、与《山西省黄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晋政办发 〔2020〕19 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 坚战的决定(山西人民省政府令第 262 号)》符合性分析 根据《山西省黄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晋政 办发〔2020〕19 号)第十六条规定,“汾河及入黄主要支流沿岸堤 外 50 米、其支流堤外 30 米范围内实施植树种草增绿,建设绿色生 态廊道,改善断面水质,保护河流生态空间。”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 中第十一条指出“在汾河干流河道水岸线以外原则上不小于一百米、 支流原则上不小于五十米,划定生态功能保护线,建设缓冲隔离防 护林带和水源涵养林带,改变农防段种植结构,提高汾河流域河流 自净能力。”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距离黄河沿岸的距离约 180m, 不在上述岸堤和水岸线规定的范围内,符合《山西省黄河(汾河) 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 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的要求。 8 5、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严禁在黄 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 业园区。开展黄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构建覆盖 所有排污口的在线监测系统,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严格落实 排污许可制度,沿黄所有固定排污源要依法按证排污。沿黄工业园 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严控工业废水未经 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严厉打击向河湖、 沙漠、湿地等偷排、直排行为。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有效应对 突发环境事件。健全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 本项目属于旅游服务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项目产生的废水 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不外排。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因地 制宜进行植被恢复,将能提高沿线植被覆盖度,控制水土流失,加 快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因此,本项目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量发展规划纲要》相符。 6、本项目与黄河保护管理线的关系图 根据建设单位收集的黄河保护管理线资料,本项目西侧紧邻黄 河保护管理线,但不在黄河管理线范围内。本项目与黄河保护管理 线位置关系图见图 1。 9 项目位置 图1 本项目与黄河保护管理线位置关系图 7、壶口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吉县乡镇水源地划分技术报告可知:壶口镇集中式饮用水 主水源为中家岭河谷泉水,泉源坐标为 N36°6′35.9″,E110°27′31″, 另有补充水源井一眼,位于壶口景区黄河边上,为基岩深井,并深 200m,井口地理坐标为 N36°6′36.9″,E110°27′13.8″。 本项目距离壶口镇集中式饮用水主水源边界的最近距离为 814m,本项目与补充水源井保护边界最近距离为 175m。本项目产生 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 理站统一处理,不外排。因此,本项目不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 本项目与壶口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位置关系见附图 6。 10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吉县壶口镇南塬村,项目占地面积 55471m2,中心地理坐标为 地理 E 110°27′19.164″,N 36°6′53.910″。本项目东侧是大山,南侧为商铺,西侧为 位置 河滩停车场,北侧为空地。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7,项目四邻关系图见附图 8。 2、项目概述 2.1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山西宏源沿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4)建设地点: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南塬村 (5)工程投资及来源:项目总投资为 68200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 2050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47700 万元。 (6)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 55471m2。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37124.71m2,地上建筑 项目 组成 面积为 35254.82m2,地下建筑面积为 1869.89m2。其中:建设 1 栋地上 3 层地 及规 下 1 层的数智中心,地上建筑面积为 9155.92m2,地下建筑面积为 1869.89m2; 模 建设 1 栋地上 2 层的游客中心综合主楼,建筑面积为 15534.70m2;建设 1 栋地 上 1 层的游客中心摆渡车场,建筑面积为 10564.20m2。并配套建设水、电、暖 等基础配套设施。 (7)项目所在地原有项目工程(黄河壶口饭店和壶口瀑布大酒店等)已 于 2020 年由吉县政府进行了拆除,经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已经达到三通一 平,本项目不涉及拆除工程及土石方工程。 经调查,政府拆除的建筑垃圾已送至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从项目所 在地至克难坡方向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的距离为 13.5km)。已拆除的项目建筑 垃圾约为 20t,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的原有容量为 27.31 万吨,现已填埋容量为 16.39 万吨,已将本项目原有场地的建筑垃圾全部吸纳。因此,不存在遗留的 11 环境问题。 2.2 工程建设内容 表 2-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 备注 游客中 心 游客中心位于数智中心北侧,包括综合主楼和摆渡车场。其 中,综合主楼总建筑面积为 15534.70m2,一层建筑面积为 10539.60m2,二层建筑面积为 4995.10m2。建筑高度以防火 高度计,建筑防火高度为 21.516m。 新建 数智中 心 数智中心位于游客中心南侧,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9155.92m2, 一层建筑面积为 5999.47m2,二层建筑面积为 1496.12m2,三 新建 层建筑面积为 1660.33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 1869.89m2。 建筑高度为 18.400m。 供水 主要水源为壶口供水站,给水管网主干道管径为 DN100,供 水能力为 1000m3/d。 排水 废水经预处理后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 依托 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AAO 改良技术)+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供电 10kV 供电电源为市政 884 和 892 线双路供电。 新建 供热 采用空调及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新建 摆渡车 场 摆渡车场位于游客中心综合主楼北侧,建筑面积 10564.20m2, 地上一层,层高 6 米。摆渡车场可提供约 277 个车位,设计 新建 247 辆停小汽车停车位, 30 辆景区大巴车停车位, 其中含 15% 的具有充电桩的电动车停车位。 月亮大 厅 位于游客中心综合主楼,面积为 4000m2。 新建 餐厅 位于游客中心综合主楼,面积为 688m2。 新建 咖啡厅 位于游客中心综合主楼,咖啡厅面积为 301m2。 新建 废气 餐厅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出楼顶排 放;加强项目区道路的绿化措施及车辆停靠管理规定,减小 车辆在路面的滞行情况。 新建 废水 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 依托 固废 项目餐厨垃圾、废油脂和油泥设置独立暂存室进行存贮,收 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其余生活垃圾设置移动式分类 新建 垃圾收集系统, 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在地下室;绿化降噪;停车场设置禁鸣 标志。 绿化 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绿化,绿化率 16%,绿化面积 8875.36m2。 新建 排水 项目废水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工艺为 生物接触氧化(AAO 改良技术)+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主体 工程 公用 工程 辅助 工程 环保 工程 依托 工程 2.3 配套公用辅助工程 12 新建 新建 依托 (1)供水 本项目水源引自壶口供水站。壶口供水站位于景区发展中心东南侧 200m 处的山上。给水管网主干道管径为 DN100,供水能力为 1000m3/d。 ①职工生活用水 项目职工人数按 230 人计算,参照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14/T1049.3-2015),用水定额按 70L/人·d 计, 则本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为 16.1m3/d。 ②游客生活用水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建成后日接待游客量为 1.35 万人,游客用水主 要为如厕、洗手等用水,按 6L/人·d 计,则本项目游客生活用水量为 81m3/d。 ③餐饮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设有餐厅和咖啡厅,根据山西省地方标准 《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服务业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21),正 餐服务用水定额为 6.5m3/(m2 ·a),餐厅面积为 688m2 ,则餐厅用水量为 4472m3/a,日用水量为 14.91m3/d;咖啡厅按饮料及冷饮服务用水定额为 2.6m3/ (m2·a),咖啡厅面积为 301m2,则咖啡厅用水量为 782.6m3/a,日用水量为 2.61m3/d。 ④艺术表演场馆用水 游客中心月亮大厅剧场按艺术表演场馆用水定额 2.9m3/(m2 ·a)计,月 亮 大 厅 面 积 为 4000m2 , 则 月 亮 大 厅 用 水 量 为 11600m3/a , 日 用 水 量 为 38.67m3/d。 ⑤空调用水 空调用水按 5m3/h 计,每天运行 12h,则空调用水量为 60m3/d。 ⑥绿化用水 本项目绿化用水定额参照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 服务业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21),绿化用水定额按 1.5L/(m2·d),本 项目绿化面积 8875.36m2,则绿化用水量为 13.31m3/d, 年绿化用水量 3726.8m3/a。 13 ⑦停车库地面冲洗用水 本项目停车库地面冲洗用水定额参照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省用水定额 第 3 部分:服务业用水定额》(DB14/T 1049.3-2021),停车库地面冲洗用水 定额按 2.0L/(m2·次),停车场面积为 10564.20m2,采取一个月冲洗一次,则停 车库地面冲洗用水量为 21.13m3/次(0.70m3/d)。 ⑧未预见用水 项目未预见用水量按上述用量的 10%,用水量为 22.73m3/d。这部分水输 水管道跑冒漏滴和日常不定性用水,不计入总的排水量中。 用排水情况见表 2-2,水平衡见图 2。 表 2-2 用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量 消耗量 m3/d m3/d 排水量 m3/d 序号 用水单元 用水标准 数量 1 职工生活用 水 70L/人·d 230 人 16.1 3.22 12.88 2 游客生活用 水 6L/人·d 1.35 万人 81 16.2 64.8 餐厅用水 6.5m3/(m2·a) 688m2 14.91 2.98 11.93 咖啡厅用水 2.6m3/(m2·a) 301m2 2.61 0.52 2.09 4000m2 38.67 7.73 30.94 3 4 月亮大厅 2.9m3/(m2·a) 5 空调用水 5m3/h 12 60 60 0 6 绿化用水 1.5L/(m2·d) 8875.36m2 13.31 13.31 0 7 停车库地面 冲洗用水 2.0L/(m2·次) 10564.20m2 0.70 0.14 0.56 8 未预见用水 以上用水量之和 的 10% 22.73 22.73 0 250.03 126.83 123.2 合计 14 备注 3.22 16.10 12.88 职工生活用 水 16.2 81 64.8 游客生活用 水 2.98 14.91 11.93 餐厅用水 0.52 2.61 2.09 咖啡厅用水 7.73 250.03 38.67 新鲜水 30.94 月亮大厅用 水 123.2 景区4#污水处理站 60 60 空调用水 13.31 13.31 绿化用水 0.14 0.70 0.56 停车库地面 冲洗用水 22.73 22.73 未预见用水 图2 项目水平衡图 (m3/d) (2)排水 项目区目前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完全分流制。运营期经过隔油池处理的 餐饮废水,与其他废水再经过化粪池收集,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根据建设 单位提供资料:项目废水经过管网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管网已铺设至项目 所在区域,不涉及管线敷设。 运营期雨水就近接入规划新建雨水排放管网内。 (3)供电 15 本项目供电电源引自 10kV 供电电源,采用市政 884 和 892 线双路供电。 (4)供暖 本项目采用中央空调供热及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2.4 依托可行性分析工程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2018 年 4 月,中科 森环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吉县壶口景区污水处理站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2018 年 6 月 2 日由吉县环境保护局以吉环审函〔2018〕 5 号文给予批复,现阶段未验收。 经现场调查,山西吉县壶口景区共建设了 5 座污水处理站,五座污水处理 站处理工艺相同,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AAO 改良技术)+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站服务现状见表 2-3。 表 2-3 污水处理站服务现状 服务范围 壶口镇机关、超限站、壶口医院、袁丰酒店及周围 区域 壶口管委机关、成盛园大酒店、壶口商务酒店、壶 口派出所、地税所、工商所、交警队、加油站及周 边范围 天河酒店、大桥附近居民、街道 30 家个体经营户及 周边区域 票务大厅、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及周边区 域 克难坡景区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1 1#污水处理站 120 t/d 2 2#污水处理站 120 t/d 3 3#污水处理站 120 t/d 4 4#污水处理站 120 t/d 5 5#污水处理站 80 t/d 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原为黄河壶口饭店和壶口瀑布大酒店等所在地,景区 4# 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黄河壶口饭店和壶口瀑布大酒店等产生的废水,现以上建 筑物已拆除,本项目将在其原址上进行建设,故废水依托景区 4#污水处理站, 该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水量为 120m3/d,可满足本项目的排水负荷。 进水水质:根据《山西吉县壶口景区污水处理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可 知,该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表 2-4 项目 数值 CODCr 250 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 单位:mg/L BOD5 80 氨氮 70 SS 100 16 总氮 95 总磷 3.0 出水水质:本项目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 标准,满足农灌标准要求,本项目 处理后的达标废水用于周围果树、农田灌溉。 考虑到最不利情形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全部进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根据 表 2-2 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及项目水平衡图可知,本项目建成后废水最大排放 量为 45.52m3/d,因此,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 要求。本项目与 1#污水处理站及 4#污水处理站之间排水管网布置图见附图 28。 综上,本次评价认为依托工程可行。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见图 3。 图 3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 2.5 压占道路(管壶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占地范围内压占管壶线长度约为 665m, 人员及车辆暂从应急便道(防汛路)通行,应急便道(防汛路)位于生态停车 场与生活中心之间,全长约 2.0km,是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平整整修,不改变现 17 状高程,最低设计高程为 444.5m。应急便道见图 2.2-6。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 55471m2,主要出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由南向北依次 布置数智中心、游客中心(综合主楼、摆渡车场),内部设环形道路,区域内 周边布置绿地。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37124.71m2。数智中心位于游客中心南侧,地上总建 筑面积为 9155.92m2,一层建筑面积为 5999.47m2,二层建筑面积为 1496.12m2, 三层建筑面积为 1660.33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 1869.89m2。游客中心位于数 智中心北侧,包括综合主楼和摆渡车场。其中,综合主楼总建筑面积为 15534.70m2,一层建筑面积为 10539.60m2,二层建筑面积为 4995.10m2;摆渡 车场地上建筑面积为 10564.20m2,可提供约 277 个车位。 总平面布置图及各层平面布置图分别见附图 9-附图 16。 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 18 1、建设工期和建设占地 本项目拟设计施工期 30 个月,施工占地全部位于项目区内,不得占用项 目外的场地。项目具体开工时间根据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确定。施工总布置图见 附图 17-附图 22。 2、施工时序 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建造生活和工作临时建筑,为全面施工做准备;其次 开始主体建筑物的建设及道路工程和绿化工程等辅助工程的建设;最后进行装 修及相关设施的安装。具体用时安排如下: 表 2-5 施工 方案 施工时序一览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工程内容 1 挡墙加固 旧挡墙拆除、新挡墙建设 2 场地清表 现有民房建筑拆除、联通铁塔拆除、场地内苗木移栽 3 工人生活区搭 设 4 桩基工程 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基坑验槽;根据地基形式进行试桩、工 程桩施工、天然地基或其他形式的地基处理工作 5 基础工程 柱、墙基础施工;基础垫层施工;基础筏板施工 6 地下室主体工 程 基础防水施工;测量放线;测量放线;脚手架及模板支设;钢 筋铺设及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土方回填 7 地上部分主体 工程 测量放线;脚手架及模板支设;钢筋铺设及绑扎;混凝土浇筑 及养护 8 二次结构砌筑 工程 测量放线;墙体砌筑;构造柱施工 9 建筑装饰装修 工程 完成精装修图纸深化,总包采购合同签订 10 建筑屋面工程 屋面防水保温施工;屋面设施机房施工;屋面造型施工 11 室内综合管网 工程 完成给排水、强弱电、空调、供暖、燃气、消防、智能化图纸 深化,总包采购合同签订 12 门窗工程 完成门窗(含防火门)、栏杆施工图设计和图纸深化;总包签 订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13 幕墙工程 完成幕墙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图纸深化;总包签订设备采购合同 14 电梯工程 完成电梯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图纸深化;总包签订设备采购合同 临建板房、卫生间、围挡、生活区大门建设 3、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组织人员进行驻地建设;布置物料堆放场地及料棚 等;搭设用电线路及供水水源; 19 基地清理层:采用机械+人工的施工方法进行场地清除,主要清除场地垃 圾、表层植被,挖除树根等,同时布设护坡、排水沟等。 翻松原地面:先对表层腐殖土剥离,并堆置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绿化覆土。 再对地面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进行回填、整平。 基地压实和检测:填土的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和振动。平整场地等大 面积的填土采用碾压方法,对较小面积填土工程采用夯击法和振动压实法,压 实作业操作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碾压过程中始终 保持压路机行驶方向的直线型。压实后对地基进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填料。 分层填料和平整:填料用自卸汽车运至填筑区,等间距倾倒,卸土间距应 充分考虑分层松摊厚度不超过 30cm,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注意设置 足够的横坡,以利于排水。并保证修正路堤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填料压实和检测:压实采用自行式压路机进行。碾压遍数及前进速度按试 验确定的数据控制。每层填筑压实后应进行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度自检。 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见图 4。 图4 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无 其他 20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4 年 4 月 10 日,山西省政府发布了《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山 西省国土空间细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限制 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 功能定位。山西省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 本项目位于国家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 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该区域位于吕梁山脉以西,为山西省黄土集中成片分布区 域,与陕西省黄土高原主体连接,黄土堆积深厚,地表切割破碎,水土流失十 分严重。 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位置关系见附图 23。 1.1 该区域功能定位 黄河中游干流水土流失控制的核心区域,曲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的关键 生态 环境 现状 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 1.2 该区域规划目标 (1)水土流失面积显著下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率 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25 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草地载畜量得到控制,林草 覆盖面积显著提高。 (3)离石—柳林—中阳、河曲—保德等环境污染较大地区的污染物排放 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河流水质明显优化。 (4)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著 改善。 (5)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城镇布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集中 建设,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占用空间,腾出更多空间用于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 环。 1.3 该区域发展方向 21 (1)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淤地坝系建设,实施封山禁牧,恢复退化植 被。加强幼林抚育管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草)成果,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2)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力推行节水灌溉、雨水积蓄、 保护性耕地等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3)推进生态型产业发展,鼓励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种植业,建立优质农 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4)在现有城镇布局基础上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 的县城所在镇和部分重点镇(乡),实施点状开发。包括:忻州市的神池县龙 泉镇、五寨县砚城镇、五寨县三岔镇、岢岚县岚漪镇、岢岚县三井镇、河曲县 文笔镇、保德县东关镇、保德县杨家湾镇、偏关县新关镇,临汾市的吉县吉昌 镇、吉县屯里镇、乡宁县昌宁镇、乡宁县管头镇、蒲县蒲城镇、蒲县乔家湾乡、 大宁县昕水镇、永和县芝河镇、隰县龙泉镇、隰县午城镇、汾西县永安镇,吕 梁市的中阳县宁乡镇、中阳县枝河镇、兴县蔚汾镇、兴县康宁镇、兴县魏家滩 镇、兴县瓦塘镇、兴县蔡家崖乡、临县临泉镇、临县碛口镇、临县三交镇、柳 林县柳林镇、柳林县留誉镇、柳林县成家庄镇、石楼县灵泉镇等 34 个镇 (乡)。 (5)在有条件的地区之间,通过水系、绿带等构建生态廊道,依托县城 所在镇和重点城镇,加大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力度。 (6)吸引人口合理流动,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引导一部分人口向城市化 地区转移,一部分人口向区域内的县城所在镇和重点城镇转移。生态移民点应 尽量集中布局到县城所在镇和重点城镇,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 (7)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城镇建设与 工业开发要依托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城镇集中布局、据点式开发, 禁止成片蔓延式扩张。 (8)对各类开发活动尤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建设进行严格监管, 加大矿山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本项目位于吉县壶口镇南塬村,是在拆除原游客招接待设施基础上建设, 22 该区域在总体规划中为旅游服务基地片区。项目建成后有利于黄河壶口瀑布风 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 2、与吉县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吉县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 I-2 壶口镇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 生态功能小区。 本小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1)低山丘陵植被破坏较甚,尤其是森 林覆盖率低,水源涵养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极强度、剧烈侵蚀;(2) 山洪、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3)农业结构不合理,生 态系统的功能优势、潜力开发利用非常低。生态环境极敏感,生物多样性极敏 感。 本小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是:(1)加强退耕还林还草,提 高水土保持能力;(2)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严加保护灌丛、草场 植被资源及其水土保持林,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继续退化;(3) 本小区的发展应以促进旅游开发为主,从产业结构调整到还草还林树种的选择 均应服务于旅游业,从改变壶口景区的荒凉、瘠薄景观外貌入手,改变该小区 的生态环境;(4)提高植被覆盖度,坚决禁止砍伐林木,避免人为破坏,保 护植被和生态环境,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防治水土流失,恢复良好的生态系 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吉县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 24。 本项目区域进行硬化、绿化、无裸露地面,可有效防止土壤流失;含油污 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该区的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 且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仅限于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且加强区域绿化,不 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故项目建设满足该功能区的保护要求。因此,本项目的 建设符合吉县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3、与吉县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 按照《吉县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位于 IC 壶口国家级地质公园保护区 禁止开发区。本区属于暖温带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交错带;属于壶口镇 地质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小区;本区的生态功能定位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通 23 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旅游产业的开发,对青少年教育等,可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1)壶口位于晋西地区,为典型的残垣沟 壑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对地质地貌和黄河水质的负面影响很大;(2)无节 制的壶口旅游会使公园不堪重负,可能会给地质地貌带来破坏作用;(3)随 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增加,废水排放总量增加迅速,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 环境容量;(4)水质超标现象比较普遍,部分重点流域区域水质恶化问题已 经比较突出;饮用水水源地有机污染日渐严重,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显现,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本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是:(1)加强对壶口自然保护区建 设和管理,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群的建设;(2)坚决禁止砍伐林木,保护现有 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3)对壶口瀑布地质公园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 合理调控游客数量,从面更好保护壶口瀑布国家级地质公园;(4)做好常规 水质监测工作,增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 的能力;(5)强化水土保持执法行为,加快退耕还林种草速度,营造水土保 持林,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6) 鼓励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小杂粮、林果产品等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的生 产和加工。吉县生态经济区划见附图 25。 本项目建成后,在采取本次评价要求的环保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较少, 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区域生态经济区划的要求。 4、项目生态环境现状 4.1 吉县生态现状调查 (1)吉县土壤类型 根据吉县水土保持相关规划,吉县地区土壤以褐土为主,按其碳酸钙的淋 溶程度分为三类。农田和部分侵蚀沟坡为丘陵褐土,呈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 量在 1%以下,土壤贫瘠。海拔 1450m 以上的地区多为普通褐土,主要为天然 次生残林和灌草坡,表土接近中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4%以上,土壤较 24 肥。海拔 1600m 以上为淋溶褐土分布,呈中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在 6%~10%, 土壤肥沃。 (2)吉县植被资源 吉县属温带森林草原地带,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据《吉县志》记载,有木 本植物 194 种,49 科;有草本植物 180 种,44 科;有中草药 141 种。吉县的 树种以油松、落叶松、刺槐、黄柏、杨树为主。经济林以木本粮油为主,有苹 果、核桃、红枣等。 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4 种,包括:水曲柳,主要分 布在文城、王家原;野大豆,主要分布在人祖山;丹参,主要分布在管头山、 高祖山;五味子,主要分布在管头山、高祖山。景区现有的植被景观类型有: 天然次生林、天然灌丛林、人工林、果林、黄河河漫滩湿地、景区绿化、通道 绿化。 (3)吉县动物资源 根据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吉县动物群落结构简单,野生动物以陆栖脊 椎动物为主,主要动物有豹、山猪、獐子(麝)、褐马鸡、画眉、鳖、中华鼢 鼠等。 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两种,一种是褐马鸡,主要分 布在高祖山、管头山;另一种是麝,别名獐,主要分布在白子沟。区内有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4 种,包括:鹰、豹,主要分布在人祖山;雉,别名山鸡,主要 分布在高祖山、管头山;山羊,主要分布在白子沟。 4.2 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 调查与评价方法 ①遥感调查 本次评价以 2022 年 2~6 月 GF-1 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其包括全色和 多光谱两种,全色空间分辨率为 2.0m,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为 8m。另辅以 谷歌、天地图 2022 年 2~8 月间的高清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对照。 ②现场调查 25 现场调查使用 1:50000 地形图、谷歌在线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实地调 查为主,普查、详查结合的方法。2022 年 9 月项目组对评价区内的生态环境 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采取的调查方法为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主要调查评价 区生态环境状况、植被状况、野生动物分布情况、生物多样性状况、生态敏感 目标分布状况,以及场地及周边生态环境状况等;重点详细调查工程区植被类 型、野生植物种类以及生长状况,为后续该区域植被、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土地 复垦作基础准备。 ③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推荐的生态评价 方法,本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主要采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现场调查、 生物多样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作出评价。利用 3S 技 术对卫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波段组合、辐射定标、增强处理等预 处理后,在 Arcgis、Erdas、ENVI 等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目视判读解译 方法对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现场踏勘、植物样线调查、植物群落调 查以及其它高清数据对解译成果进行修正,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山西植被》、《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 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调查》(HJ1166-2021)、《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等技术规范与相关著作,最终得到项目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土壤侵蚀等现状评价结果,并生成各种分类统计图, 依据各项数据和图表对生态环境现状给出定量与定性的评价。 ④生态图绘制 在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遥感(RS)、全球 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遥 感解译结果,结合地形图进行现场调查、勘探与定位实测;并对资料、信息和 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完成生态制图。 4.2.2 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类进行了实地核查,按照《土地 26 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进行分类,将评价区划分了 12 种土地利 用类型。 本项目评价区总面积为 163.57hm2,其中工程占地面积 5.547hm2,占评价 区总面积地 3.39%。工程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以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为主, 占比 29.96%;其次为公路用地,占比 22.68%;再次依次为裸土地、交通服务 场站用地、其他草地,占比分别为 18.37%、13.14%、12.82%;其他林地占比 最小,仅 3.03%。 就整个生态评价区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则以灌木林地为主,占比 31.72%, 成片地分布于评价区东部的山地丘陵区;其次为其他林地,占比 18.24%,主 要分布于评价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区域;第三为其他草地,占比 11.99%,主要 分布于河西区域。其他依次为内陆滩涂、乔木林地、河流水面、风景名胜设施 用地,占比依次为 7.97%、7.21%、6.47%和 5.03%;其他地类仅零星分布,占 地面积较小,各自占比不足 5%。 4.2.3 评价区植被类型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遥感影像解释结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类进行了实地核查,统计出 了评价区内植被类型现状面积。 本项目评价区总面积为 163.57hm2,其中工程占地面积 5.547hm2,占评价 区总面积地 3.39%。工程占地范围内植被类型以草丛为主,主要为白羊草、蒿 类等杂草丛,占比 12.82%;其次为侧柏等针叶林,占比仅为 3.03%;其他区域 全部为已有建设用地或裸土地。 而从整个生态评价区分析,植被类型则以荆条、连翘等灌丛为主,占比 31.72%;其次为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占比 25.22%;第三为白羊草、蒿类等 草丛,占比 11.99%;刺槐等阔叶林面积很小,仅零星分布。 4.2.4 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遥感影像解释结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类进行了实地核查,参照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进行分类。 项目区占地面积 5.547hm2,土壤侵蚀现状以中度侵蚀为主,占比 65.93%; 27 其次为轻度侵蚀、强烈侵蚀,占比分别为 13.27%、13.27%。评价区内土壤侵 蚀则是以轻度侵蚀为主,占比 46.60%;其次为中度侵蚀,占比 21.58%。 对照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分布图 和土壤侵蚀现状图可以看出,评价区中 度侵蚀主要发生在草地与建设用地区域,强烈侵蚀主要发生在低覆盖度草地区 与河流滩涂区域。 4.2.5 评价区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本项目评价区总面积为 163.57hm2,其中工程占地面积 5.547hm2,占评价 区总面积地 3.39%。工程范围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以城镇生态系统为主,占比 65.78%,其中工矿交通 35.82%、居住地 29.96%;其次为其他生态系统,主要 为裸地、空闲地,占比 18.37%;再次为草地生态系统,占比 12.82%,其中草 丛 11.65%、稀疏草地 1.17%;森林生态系统占比很少,仅 3.03%,为稀疏林地。 而从整个评价区分析,则以灌丛生态系统为主,占比 31.72% ,其中稀疏 灌丛 27.79%、阔叶灌丛 3.93%;其次为森林生态系统,占比 25.45%,其中稀 疏林 14.71%、针叶林 10.74%;再次依次为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城 镇生态系统,占比分别为 14.44%、11.99%和 11.80%。 总体看来,本项目工程区主要限制在已有建设场地内,对周边生态环境影 响可控。评价区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稳定具 有重要的作用。 4.2.6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 根据调查和现场踏勘,并参考相关资料以及对当地林业部门的咨询,本项 目评价范围内调查未发现国家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 4.2.7 野生动物调查与评价 本评价区地处暖温带,野生动物的地理分布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古北界— 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由于地理区域的连续性,位于山西晋中、南黄土高原 山地森林及间山盆地省的边缘地区。由于评价区人为扰动较严重,区域内野生 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很少,没有发现野生动物集中分布的栖息地。 本次评价的野生动物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结合现场咨询进行。通过查阅有关 28 资料,该区域哺乳动物主要有草兔、家鼠、獾、黄鼠等。鸟类主要有鸽子、家 燕、喜鹊、麻雀、斑鸠等;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分布在黄河沿岸滩涂芦 苇草丛及塘坝草丛。爬行类主要有蜥蜴、蛇等;水生鱼类主要为黄河鲤鱼、鲫 鱼等。上述动物均为常见物种,现场调查期间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迹象。 5、其他环境要素现状 5.1 大气环境 本次评价收集到了 2021 年度临汾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通报, 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监测结果见表 3-1。 表 3-1 监测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评价指标 项目 现状浓度/ 评价标准/ 占标率/ (µg/m3) (µg/m3) % 达标 情况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60 70 85.7 达标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28 35 80 达标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17 60 28.3 达标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26 40 65 达标 CO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1.4mg/m3 4mg/m3 35 达标 O3 8h 平均质量浓度 165 160 103.1 超标 根据 2021 年度吉县环境空气质量的通报,项目所在区域监测因子 SO2 、 NO2、PM10、PM2.5、CO 年均浓度值均达标,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 位数浓度值超标。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 5.2 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黄河,根据《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DB14/67-2019),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黄河干流,地表水水质目标执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标准。 本次评价收集了 2022 年 2 月壶口断面的数据,高锰酸盐指数(6)浓度为 1.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4)浓度为 1mg/L,氨氮(1.0)浓度为 0.18mg/L, 化学需氧量(20)浓度为 5mg/L,总磷(0.2)浓度为 0.005mg/L,与《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标准相比,该段河流水质指标中五日 29 生化需氧量超标。 5.3 声环境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学环境质量,本次评价委托山西清朗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7 日对本项目场界四周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布 设 4 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见表 3-2。 表 3-2 测点 编号 测点位置 噪声及监测结果 昼间 dB(A) 夜间dB(A) Leq L10 L50 L90 标准 Leq L10 L50 L90 标准 1# 场界南侧 44.0 44.4 43.7 43.2 60 39.5 40.6 39.4 37.9 50 2# 场界东侧 43.8 44.0 43.5 43.1 60 39.4 41.6 38.8 37.3 50 3# 场界北侧 43.4 43.9 43.2 42.6 60 39.4 41.7 38.4 37.2 50 4# 场界西侧 44.0 44.4 43.2 42.2 60 40.3 41.4 39.9 38.8 50 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场界四周昼间噪声值 43.4-44.0dB(A) ,夜间为 39.4-40.3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限值要求。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图见附图 26。 5.4 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不存在地下水环境污染途径,不需要开展现状监测。 5.5 土壤环境 本项目不存在土壤环境污染途径,不需要开展现状监测。 与项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和生 态破 坏问 题 生态 环境 保护 目标 经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已经达到三通一平。本项目所在地原有项目工程 (黄河壶口饭店和壶口瀑布大酒店等)已于 2020 年由吉县政府负责进行了拆 除,拆除工作由政府全权处置,本项目不涉及拆除工程及土石方工程。 因此,没有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 经实地踏勘,本项目位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属于环境敏 感区;评价区内无其它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植物、动物及人文景观等。本项 30 目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3,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 27。 表 3-3 要素 保护目标 环境 基本情况 名称 功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经度 纬度 相对 方位 距离(m) 黄河壶口 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瀑布风景 110°26′56.401″ 36°7′28.752″ 空气 环境功能区划 - - (GB3095-2012) 中一级标准 名胜区 地表水 黄河 110°27′0.204″ 36°6′59.319″ W 180 110°27′31″ SE 814 中家岭河 地下水 谷泉水 一眼补充 水源井 36°6′35.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Ⅲ类 110°27′13.8″ 36°6′36.9″ SW 175 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 / 场界外 50m 无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GB3096-2008)2 类标 准 生态环 境 黄河壶口 占地范围 - 瀑布风景 内 名胜区 尽可能减小施工活动可 能对其造成的破坏或侵 占等 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的一类 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详见表 3-4。 表 3-4 评价 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 污染物项目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碳(CO) 平均时间 浓度限值(一级) 年平均 20 24小时平均 50 1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80 1小时平均 200 24小时平均 4 1小时平均 10 31 单位 μg/m3 mg/m3 臭氧(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00 1小时平均 160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50 年平均 15 24小时平均 35 年平均 80 24小时平均 12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总悬浮颗粒物(TSP) μg/m3 (2 )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见表 3-5。 表 3-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 项目 pH BOD5 COD DO 总氮 总磷 NH3-N 石油类 III 类标准 6-9 ≤4 ≤20 ≥5 ≤1.0 ≤0.2 ≤1.0 ≤0.05 (3)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项目所在 区域地下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 农业用水的地下水, 执行 III 类标准。 表 3-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 类 单位:mg/L 污染物 PH 总硬度 硫酸盐 氨氮 硝酸盐 标准值 6.5~8.5 ≤450 ≤250 ≤0.5 ≤20 污染物 亚硝酸盐 氟化物 溶解性总固体 耗氧量 氯化物 标准值 ≤1.0 ≤1.0 ≤1000 ≤3.0 ≤250 污染物 砷 铁 锰 汞 挥发酚 标准值 ≤0.01 ≤0.3 ≤0.1 ≤0.001 ≤0.002 污染物 铅 六价铬 氰化物 镉 总大肠菌群 标准值 ≤0.01 ≤0.05 ≤0.05 ≤0.005 ≤3.0 污染物 细菌总数 标准值 ≤100 注: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菌落总数单位为 CFU/mL。 (4)声环境标准:本项目位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标准值见表 3-7。 表 3-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说明 2 60 50 本项目区域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32 ①施工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的二 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3-8。 表 3-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执行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项目 颗粒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mg/m3) 1.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②餐厅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表 2 限值规定,标准限值见表 3-9。 表 3-9 餐厅油烟废气排放限值 规模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小型 中型 2.0 75 60 大型 85 (2)废水 本项目的餐厅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和其他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景 区 4#污水处理站。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 一级 A 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3-10。 表 3-10 《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CODCr 50 项目 标准 BOD5 10 SS 10 氨氮 5/8 总氮 15 总磷 0.5 (3)噪声 ①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要求,标准限值见表 3-11。 ②运营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 类 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3-12。 表 3-11 施工期噪声排放限值 时段 施工期 表 3-12 时段 运营期 单位:dB(A) 昼间 70 夜间 55 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声环境功能区划 2类 单位:dB(A) 昼间 60 夜间 50 (4)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33 (GB18599-2020)。 根据原山西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15〕25 号),其中第三条“属于 环境统计重点工业源调查行业范围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 个门类 39 个行业) 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建设单位 需按本办法规定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本项目不在环境统计重点工业源调查行业范围内,因此,本次评价不需进 行总量控制指标申请。 其他 34 35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经过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地原有工程(黄河壶口饭店和壶口瀑布大酒店 等)已由吉县政府于 2020 年进行拆除,无植被覆盖。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 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地基建设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中挖、填土方作 业及物料堆放将带来水土流失等影响。 (1)取弃土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挖方总量约 5.5 万 m3,回填总量(含绿 化用土)为 4.8 万 m3,剩余土方量约 0.7 万 m3。 本项目剩余土方应优先考虑综合利用,可回用于市政、道路等其他工程的 施 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填方,其余剩余土方可运至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并按照实际弃方量 缴纳费用,由弃土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用作弃土场的日常管理和弃土场服 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 3.3 挖方 5.5 0.7 1.5 图5 基建填方 运至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 绿化回填 土石方平衡图(单位:万 m3) (2)施工扬尘对植被的影响 施工扬尘对于施工场地附近的植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扬尘沉降在 植物表面会对植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暂时的, 将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施工物料应集中堆放,采用篷布完全覆盖或堆放在临 时堆棚内,使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对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场地开挖施工等带来的对土地的扰动和 36 破坏,改变了原有的相对稳定性,使其抗蚀能力功能减弱或丧失。在土方开挖 及堆存过程,受风力作用产生风蚀造成水土流失。 2、废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车辆机械燃油废气、食堂废气。 (1)施工扬尘 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以及风力 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 2.5m/s, 建筑工地内 TSP 浓度为其上风向对照点的 2-2.5 倍;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 下风向可达 150m。当有围栏维护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 40%。当 风速大于 4m/s 时,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 TSP 浓度可超过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 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运输车辆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 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 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 (2)施工车辆及机械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尾气来源于以汽油、柴油作为能源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属于 无组织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CO、NOX、THC 等,具有流动性、间歇性、 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产生量较小,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作业 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施工区内。施工作业时对局地区域环境空 气影响范围预计仅限于下风向 20-30m 范围内,不过这种影响时间短,并随施 工的完成而消失。其余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将维持现有水平,所以施工机械尾气 对环境空气影响小。 (3)食堂废气 本项目工人食堂以甲醇为燃料,燃烧彻底、挥发性低,所排放的碳氢化合 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少,几乎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综上,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 37 3、废水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现场的施工 废水及车辆冲洗水。本项目设施工营地,位于 1#工人生活区,共设 4 栋活动板 房,每栋 3 层,每层 10 个房间;工人食堂共 1 栋,建筑面积为 81.83m2;卫生 间、浴室共 1 栋,建筑面积 206.84m2。 施工人员最大高峰人数按 300 人计算,用水量以 70L/人·天计,生活用水 量为 21m3/d;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 16.8m3/d。 工人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 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 处理站进行处理,不会对周边水体产生影响。 4、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工期历时 30 个月,施工中将使用多种大中型设备进行机械化 施工作业。施工机械噪声的特点是噪声值高,而且无规则。 对强噪声机械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扩散;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 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尽量避免夜间 施工,确有必要时及时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告示。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一部分来自占地区 的地表表土剥离及基坑开挖弃土;一部分来自项目施工作业完成后清场产生的 建筑垃圾;另外还有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物若堆放、处置不当, 将直接破坏周边卫生环境、产生水土流失,影响环境。 (1)建筑垃圾 工程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砖头砂石、石块、废木料、废钢筋等杂物,主要产 生于建设及装修过程。评价要求,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进行就地分拣,钢筋可 给废品回收站收集再利用,砂石、石块等可用于道路路基回填利用。其余不能 回收利用的集中收集,委托山西博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运到南村建筑垃圾填埋 38 场进行集中处置。 (2)生活垃圾 由于施工人员多数时间在施工场地内作业,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评价要 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营地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收集后的生活垃 圾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这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该污染也 将消失。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对植被的影响 项目投入运营后,永久占地范围内无植被覆盖,不会对植被造成破坏,工 程临时占地内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在绿化面积上有较大增加,生物蓄积 量也有所增加,景观的生物恢复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项 目建成后可实现游客接待能力提升,且区域景观视觉效果得到改善,因此项目 运 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运营期不会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 (2)对动物的影响 ①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 经过现场调查及查阅资料,项目范围内未发现野生动物固定的迁移路线和 栖息地,项目建设占地范围小,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影响。本 项目运营过程中,因噪声强度和人为活动的频繁,致使部分动物发生小尺度的 迁移。但基本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不会产 生影响。 ②对鸟类迁徙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可能对鸟类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并且项目建设区域不是鸟 迁徙的必经通道。根据鸟类资料表明,一般鸟类的飞行高度为 300m 左右;在 迁徒季节,候鸟的迁飞高度在 300m 以上,如燕为 450m、鹤为 500m、雁为 900m,均远远超过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楼房高度(建筑高度以防火高度计,建 筑防火高度为 21.516 米),因此,鸟类在飞行或迁徒中,项目运营不会对其造 39 成伤害。 ③对鸟类觅食行为影响 鸟类觅食时对噪声的敏感程度要低于栖息时,鸟类在觅食时对人类活动的 惊扰会进行躲避,项目所在区域村庄等适宜不同鸟类觅食的区域广泛分布,周 边食物来源广泛。经查资料,鸟类觅食飞行高度通常在 30m 以下,鸟类一天活 动和觅食高峰时段是每天早上 6:00~9:00 和傍晚 16:00~19:00,其它时段, 除繁殖季节外,大多数鸟类由于光照过强,气温过高和无饥饿感等原因,活动 频率大大下降。项目运营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会务、旅 行社办公等服务,因此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鸟类分布少,项目运营对区域鸟 类的觅食行为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3)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固废为生活垃圾,其均无毒无害,但在长期堆置情 况下,如不采取防治措施,可产生扬尘及分解产生臭气、滋生病原菌等。 2、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1)餐饮油烟 项目区域餐厅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餐厅对外供应每天三餐。根据《饮食 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 面积为 1.1m2,项目餐厅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共 11m2,则项目基准灶头数为 10 个。项目餐厅每天用餐人数约 500 人,每人每天用油 0.03kg ,则日耗油量 15kg/d。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 3%,项目日均油烟产生量为 0.45kg/d, 年油烟产生量约为 135kg/a,按日高峰 6h 计,则高峰期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 0.075kg/h,按每台风机风量 2000m3/h 计,油烟产生浓度为 3.75mg/m3,项目采 用大型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处理效率可达到 85%,处理后的油烟排放量为 0.01125kg/h(20.25kg/a),排放浓度为 0.56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3 的规定,对周 边环境影响较小。 (2)汽车尾气 40 本项目停车场站设有 277 个停车位。汽车在项目区进入停车场怠速和慢速 行驶时会产生汽车尾气污染,该尾气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 油器等燃料系统的泄漏气等,主要污染因子为 CO、HC、NOX 等,其排放量与 车型(一般为小型车,如轿车和小面包车等)、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还与汽 车行驶状况有关。因此,可按运行时间和车流量计算。 根据类比调查, 汽车在怠速与正常行驶时所排放的各污染物浓度详见表 4-1。 表 4-1 汽车尾气中各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 单位 怠速 正常行驶 备注 CO ppm 40700 20000 容积比 HC ppm 1200 400 容积比 NO2 ppm 600 1000 容积比 车流量:按泊车位占用率 90%计,共计 249 辆车,车辆进出项目区的频率 按每日进出 2 次计。 运行时间:汽车运行时间是指汽车在额定的区域内从发动机启动到停车的 时间,或从进口到出口的运行时间。库(间)内运行时间包括距离/速度和停车 (或启动)的延误时间。根据小区的情况,假定每辆车在泊位时行驶时间为 1 分钟,项目区道路上平均耗时 1 分钟。 耗油量:根据统计资料及类比调查研究,车辆怠速<5km/h 时,平均耗油量 为 0.020L/min(即 0.015kg/min)。 汽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将向周围空气排放。 在相同的耗油量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还与空燃比有关。空燃比指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空气与燃油的体积比。当空燃比较大时(大于 14.5),燃 油完全燃烧,产生 CO2 及 H2O,当空燃比较低时(小于 14.5),燃油不充分燃 烧,将产生 HC、CO、NOX 等污染物。据调查,当汽车进出车库时,平均空燃 比约为 12:1。 汽车尾气排放的各污染物的源强计算可参照以下公式进行。 废气排气量: D=QT(k+1)A/1.29 式中: 41 D——废气排放量,m3/h; Q——汽车车流量,v/h; T——车辆在车库运行时间,min; k——空燃比; A——燃油耗量,kg/min。 污染物排放量: G=DCƒ 式中: G——污染物排放量,kg/h; C——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容积比,ppm; ƒ——容积与质量换算系数。 汽车尾气计算参数:停车泊位:249 辆;每日车流量:498 辆;泊位时行 驶时间为 1 分钟;空燃比:12:1。 污染物排放量参数:标准状况下:CO 密度为 1.25g/L;HC(以环己烷计) 密度为 0.78g/L;NOX(以 NO2 计)密度为 2.05g/L。 注:年排放量按 300d/a,8h/d 分析。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具体见表 4-2。 表 4-2 CO 污染物 位置 汽车尾气排放源强计算结果 HC NOX (kg/h) (t/a) (kg/h) (t/a) (kg/h) (t/a) 停车场 0.467 1.121 0.009 0.022 0.011 0.026 合计 0.467 1.121 0.009 0.022 0.011 0.026 本项目道路汽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废气,对项目区空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上述计算,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而且随着国家对无铅汽油的 推广使用以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单台车的污染物排放 量将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会有一定程度减轻,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还会减少。 综上,运营期产生废气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42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餐饮废水。根据用水量表,本项 目最大污水排水量为 45.52m3/d。产生的餐饮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和生活污水, 再经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 本项目合计全年排水量 13656m3/a。本项目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 后与其他废水一起进入 100m3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目前市政管网已经通入项目周边,可满足本项目排水 使用。 项目排入下水道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中 A 等级标准。 表 4-3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项目 pH CODCr BOD5 LAS NH3-N SS 标准 6.5~9.5 500 350 20 45 400 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统计数据和经验,生活污水各项排水的 水质情况见表 4-4。 表 4-4 废水 废水(进 入) 废水(出 水) 管网接 纳要求 是否满 足要求 水量 CODCr 废水排放状况 BOD5 SS NH3-N LAS m3/a mg/L t/a mg/L t/a mg/L t/a mg/L t/a mg/L t/a 13656 275 3.76 175 2.39 175 2.39 25 0.34 50 0.68 13656 260 3.55 160 2.18 150 2.05 20 0.27 15 0.20 500 350 400 45 20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本项目场址位于景区 4#污水处理站的受纳污水规划范围内,并且场址临近 道路已经铺设了污水管道,本项目污水进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可行。 2018 年 4 月,中科森环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吉县壶口 景区污水处理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2018 年 6 月 2 日由吉县环境保 护局以吉环审函〔2018〕5 号文给予批复,现阶段未验收。 经现场调查,景区 4#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水量为 120m3/d,本项目废水 43 最大排放量为 45.52m3/d,可满足本项目的排水负荷。 因此,本项目对周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游客游览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及景区 内车辆交通噪声,声级大约为 55~65dB(A),主要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如禁 止在景区内鸣笛、喧哗等),采取以上措施进行控制后对景区环境造成的不利 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餐厨垃圾、废油脂、油泥与其他生活垃圾。 管理服务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1.0kg/人·d,游客按 0.5kg/人·d 计算, 管理服务人员为 200 人,游客按 500 人/天计,则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450kg/d (135t/a)。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产生量按 1.0kg/人·d,就餐人员按 500 人/天计,则 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 500kg/d(150t/a)。 项目餐厅每天用餐人数约 500 人,每人每天用油按 0.03kg 计,则日耗油量 15kg/d。废油脂产生量为总耗油量的 10%,项目日均废油脂产生量为 1.5kg/d, 年废油脂产生量约为 0.45t/a。经类比,隔油池产生的油泥约为 0.025t/a。 本项目产生的餐厨垃圾、废油脂、油泥暂存于暂存室,收集后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处置。本次评价要求餐厨垃圾、废油脂和油泥设置独立暂存室进行存贮, 暂存室内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其他生活垃圾则在项目区设置移动式分类垃圾收集系统,由垃圾收集车每 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采取以上针对性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判定,本项 目行业类别属于附录 A 中 15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环评 类别为报告表,所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 IV 类。故本项目不开展 4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判定, 本项目行业类别属于附录 A 中“其他行业”,则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中 全部为 IV 类项目。故本项目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021 年 3 月 31 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以晋林保函〔2021〕90 号文下发 了《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壶口风景名胜区生活中心、游客中心、数智中心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批复》,原则同意项目规划选址。 2022 年 3 月 21 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审批发〔2022〕93 号文《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核 准的批复》对该项目进行了核准,项目代码为 2104-140000-89-05-827340。 选 址 选 线 环 境 合 理 性 分 析 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 响可以接受,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外产生二次污染,选 址选线环境上是合理的。 45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 理、注重效益”,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指导思 想,结合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本工程 应采取工程措施、绿化措施相结合,加强临时防护、施工时序安排和管理措施 等进行综合防治。 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1 避让措施 为了从源头减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特点,提出 生态影响的避让措施: 施 工 期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1)施工道路选线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不随意开设施工便道,建筑垃圾临 时堆放点远离河流水面和沿岸的河流湿地,并及时清运,防治污染河流水质。 (2)严格控制工程区作业面积,减少工程占地及建设的影响范围。 (3)合理安排工作时段,避开野生动物迁徙和繁殖季节,并尽量缩短工期, 减小噪声,降低对区域被栖息的野生动物的影响。 1.2 临时工程布设要求及植被恢复措施 本次评价对施工临时工程用地布设提出以下要求: (1)项目临时用地布设在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征占场外土地。尽可能抓紧 施工,缩短工期。 (2)施工营地必须全部布设在工程占地范围内,并在施工营地四周设置砖 砌围栏或彩钢板围栏,周边布置临时排水沟,在临时排水沟出口设临时沉砂池。 (3)材料堆放场地布设在工程占地范围内,并采取遮盖措施。 (4)施工过程中对临时挖方布设临时堆土防护,并设置临时排水沟和临时 沉砂池。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营地及临时道路等占地及时进行平整恢复。 1.3 施工期植被保护措施 (1)后期植被绿化应采用当地本土物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覆盖物的清理工作。 46 (3)严格控制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4)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的破坏。 1.4 施工期动物保护措施 为保护评价区内动物,对施工单位提出以下要求: (1)禁止施工人员捕杀区域野生动物。 (2)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队伍的环保培训,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若发 现保护动物应及时上报。 (3)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在用地范围内。 (4)施工过程中,发现正在繁殖期的野生动物巢穴时,应通知当地野生动 物保护部门处理,不得干扰和损毁野生动物的巢穴。 (5)施工结束后,对项目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尽量 减少鸟类可以利用的食物、水源、栖息地和隐蔽环境等,从而达到保护鸟类的 目的。 1.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设计 对主体工程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 土地整治:施工结束后,对项目绿化场地进行土地整治。 (2)植物措施 根据主体工程要求及当地气候特点,按各功能分区进行绿化,包括:综合 用房楼前广场绿化、停车场绿化、道路两侧绿化以及其他区域绿化等。 综合用房楼前及停车场周边采取乔灌草立体配置,乔木以油松、侧柏为代 表;灌木选择丁香、海棠、连翘等树种,靠近路边栽植大叶黄杨绿化带,打造 多彩景观效果,林下可铺植无芒雀麦草坪进行绿化;道路两侧采取能防尘降噪 又不威胁行车安全的乔灌混交配置,乔木可以选择龙爪槐作为行道树,灌木选 择大叶黄杨作为绿篱。 (3)临时措施 临时排水沟:为避免施工期泥沙随雨水流出场外,造成水土流失,拟沿施 47 工生产生活区周边、施工道路两侧及表土堆放场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 水沟位置可结合主体设计的永久排水沟规划布设,后期改为永久排水沟。 临时沉砂池:本工程施工期间排水所含的泥沙量较大,为了沉降径流泥沙, 降低水流流速,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地形特点和临时排水沟的布置情况,在临 时排水沟出口处布设简易沉砂池。 临时苫盖:本工程施工期较长,为了避免临时堆土长时间裸露造成的水土 流失,施工期间需对剥离的表土和临时堆土进行临时苫盖。 工程施工导致地表结构的破坏,如遇暴雨时,将增加受扰动地面水土流失 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合理 规划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同时对扰动地表及时进行复绿或复垦, 施工结束后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绿化和硬化措施,防止降雨对地表冲刷新 增水土流失影响。 建设单位应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配置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保证项目施工 后水土保持资金需求,将各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实处,降低工程建设水土 流失影响。 具体详见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车辆机械燃油的废气、食堂废气。 (1)施工扬尘 ①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 393-2007),评价要求: 土方工程防尘措施: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 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 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 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 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 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防尘布苫盖; 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 48 应及时清运;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车辆轮胎进出场 都需进行清洗。 ②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 计划(晋政发〔2018〕30 号)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 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0 年决战计划(晋政办发〔2020〕17 号)的通知》和 《临汾市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0 年决战计划》以及《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中要求: 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落实施工工地 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 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即工地周边 100%围挡、物料堆放 100% 覆盖、出入车辆 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 100%硬化、拆迁工地 100%湿法作 业、渣土车辆 100%密闭运输。 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提高 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严格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新增渣土运输车辆必须为新能源车辆,并 采取密闭措施。现有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用全密闭、全定位、全监控的新型环 保渣土车,并符合环保尾气排放标准,取得主管部门核发的《渣土运输许可 证》,确需通行限行区域的车辆还需取得公安交管部门核发的《限行道路通行 证》,按照规定线路行驶,在指定场所倾倒。密闭不严、车轮带泥的车辆,一 律不得驶出工地。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驶的渣土车辆,一经查处取消渣土运输资 格。建立倒查机制,对违法渣土运输车辆同时追溯上游施工工地责任。加强道 路运输扬尘管控。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发展封闭箱式货车、集装箱运输车,积极 探索重型散装物料货车集装箱运输或硬密闭措施运输。积极推广使用物料表面 喷洒覆盖剂等抑尘技术。 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 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 少道路扬尘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 49 用气体排放超标的机械;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 时采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搅拌站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 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由于施工期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是暂时的,只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 施工活动不会明显影响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而且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 这些污染也将消失。 (2)施工车辆及机械燃油废气 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各类施工设备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此外,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警告,督促施工单位 规范建设行为。 综上,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 3、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次评价要求针对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场地废水导排和引流措施,同 时在施工场地内开挖临时排水沟,并修建临时沉淀池,对产生的施工废水、车 辆和设备清洗废水进行简易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物料混合用水、场地喷洒降尘, 不外排。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且成分简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 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不会对周边水体产生影响。 4、噪声防治措施 (1)施工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较多,控制机械噪声要从源头开始,要使 用性能优良、低噪音的设备,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使其 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 (2)根据机械设备产生噪声的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的施工作 业如打夯、打桩、大型设备吊装等,应安排在日间非休息时段,夜间禁止施工; (3)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 局部声级过高;施工尽量少用哨子、喇叭等指挥作业,减少人为噪声; (4)在施工阶段采用商品砼,不仅可以减少扬尘,而且还避免搅拌机噪声 50 污染; (5)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高噪声设 备尽量移至距场界较远的地方,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安排,将施工阶段的噪 声减至最小; (6)对位置相对固定的产噪机械设备,能设在棚内操作的应尽量进入操作 间,采取设置隔声、减振、降噪的措施,不能入棚的也应适当建立围隔声障; (7)运输车辆在进入项目区域时应限制车速,尽量减少鸣笛。 在采取以上噪声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建筑垃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进行就地分拣,钢筋可给废品回收站收集再利用,砂 石、石块等可用于道路路基回填利用。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收集,委托山 西博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运到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置。 (2)生活垃圾 建设单位在施工场地及施工营地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收集后的生活垃 圾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6、施工期环境监理 本次评价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理工作,主要为以下几点: (1)明确施工期监理目的是确保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目标;落实环境保 护设施与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满足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 (2)采用跟踪监理与旁站监理相结合的手段,使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尤其是涉及到施工期污染防治的措施,重点监理生态恢复和环保措施落实。 (3)主动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强化事中控制,积极采取事后控制措施,以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要求必须在施工现场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 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督促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对未按有关环境保护 要求施工的,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造成生态破坏的,应采取补救措施或 予以恢复,必要时采取责令停工、限期整改或上报生态环境部门处理。 51 (4)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施工污染控制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 任制,负责实施和落实施工期的各项环保措施。 (5)对文明、安全施工进行检查、监督,协助施工方管理层对施工人员进 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到安全施工。 (6)做好施工期环境监理和运营期环保管理的衔接,环境监理工作主要是 在承担施工期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施工期间的各项环保措施 的落实,为确保项目环保设施的“三同时”验收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7)环境监测结果是环境监理的合法依据。加强施工期监测可以提请建设 单位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措施,并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和不必要的环 保纠纷事件。 (8)施工期环境监理具体内容见下表: 表 5-1 监理 分类 主要 项目 主要阶段 施工期环境监理及监督表 措施名称 频率 依法申报 工程准备 执行单 位 监督机构 建设单 位 生态环境 局 施工标志牌规格和内容 边界围挡 施工 扬尘 建筑主体 结构工程 建筑外侧防尘、设置防尘网 安装与装 修工程 纵向作业输送防尘 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内外装修防尘 建筑材料防尘 大气 环境 场地和道 路管理 道路硬化与管理 持续洒水降尘措施 建筑垃圾防尘 运输管理 挥发 气体 生活 废气 水环 境 生产 废水 施工装修 运输车辆密闭运输 运输车辆冲洗 屋面及防水 内外墙面等装修 纳入 工程 监理 日常 巡视 范围 至少 每周 一次 施工单 位 监理小组 建设单位 住建局 采暖设施清洁燃料使用 施工营地 食堂清洁燃料使用 食堂油烟净化 地基工程 设置冲洗平台、导流渠、收集 池等,基坑排水回用 全过程 机械及车辆冲洗水处理 52 监理小组 建设单位 生态环境 局 生活 废水 声环 境 施工 噪声 施工营地 生活污水设置旱厕 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前进行 备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全过程 合理安排机械作业 严禁夜间作业 连续夜间作业依法申报 固废 建筑 垃圾 建筑工程 废弃 土方 土地清理 生活 垃圾 施工营地 集中封闭收集定期拉走 土方工程 土方平衡 全过程 水土保持 全过程 即时受理、调查和处置 生态 环境 生态 保护 环境 投诉 各要 素 运往建筑垃圾堆场填埋 堆存点围堰和覆盖 设立临时堆存标识 即时 监理小 组 生态环境 局 1、生态保护措施 (1)水土保持 项目建成后,由于建设区地面已进行硬化,并且在停车场区域和近道路旁 进行了绿化,水土流失将大为减轻。工程建成后,为减轻场内空隙地可能产生 运 营 期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的水土流失,建议采取条播草籽绿化的措施。 (2)项目绿化 ①项目建成后,对项目占地范围内进行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 量。建议项目四周绿化尽量采取当地树种进行绿化。 ②按照不同目的和项目不同区域的功能,做到点(各建筑单体附近的小块 绿地)、线(临近道路两侧的林荫道、绿化带)、面(集中在停车场附近的大 块绿地)相结合,精心配置,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③注意建筑物的造型和色彩,与景区的基本背景色调相融和协调。 (3)动物保护措施 在进行绿化时,需注意选用对鸟类无吸引力、生长缓慢、不产籽粒或籽粒 结实量很少的草种。景观树种的选择尽量避免浆果类树种,防止食果鸟类进入。 停车场周围草地应定期修剪,并将剪下部分及时清除。通过剪草可减少草本植 53 物开花和结果量,也可改变昆虫等动物的孵化、越冬的条件。办公区域的绿化 草地要定期喷洒农药,减少昆虫的数量。及时清理排水沟,减少对鸟类的吸引。 具体详见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餐厅油烟 餐厅油烟采用大型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处理效率可达到 85%。 (2)汽车尾气 机动车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小,且空气扩散条件好,不需要另外采取环保措 施。 因此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根据用水量表,本项目废水最大排放 量为 45.52m3/d,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和其他废水再经过化粪池收集处理 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 4、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措施(如禁止在景区内鸣笛、喧哗等),进行控制后对景区环境 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餐厨垃圾、废油脂、油泥暂存于暂存室,收集后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处置。评价要求餐厨垃圾、废油脂和油泥设置独立暂存室进行存贮,暂 存室内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其他生活垃圾则在项目区设置移动式分类垃圾收集系统,由垃圾收集车每 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采取以上针对性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对输送管道的检查,若发现材料老化或损坏,应 及时维修更换,降低水污染物垂直入渗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 54 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1.1 环境管理 建议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环保科, 具体负责项目的环保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与生态环境管理 部门的联系,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作情况和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提 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环保科主要职责为: (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保法律与政策,协调项目建设与保 护环境的关系,处理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问题,制定可操作的环保管理 制度和责任制。 其 他 (2)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和环保设施的运行记录,规范管理台账。 (3)负责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治理效果、存在问题,落实环保 设施台账制度。安排落实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4)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的应急计划。 (5)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及预防潜在 环境问题发生的预防措施。 (6)做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 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保证各项环保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 1.2 监测计划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设置监测计划, 本项目无需进行自行监测。 本项目总投资 682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5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22%。 环保投资详见表 5-2。 环 保 投 资 表 5-2 时段 施工 期 本项目环保投资汇总表 类别 环保设施 环保投资 (万元) 废气 施工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 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20 废水 修建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车辆和设备清洗废水进行 简易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物料混合用水、场地喷洒降尘。 18 55 经隔油池处理的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 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 运营 期 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设备,做好各种运输车 辆和施工机械的养护,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 15 固废 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部分回收,不可回收的委托山西博 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送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 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7 生态 加强管理,控制施工范围,物料蓬布覆盖,避开雨季施 工、进行坡面防护、建设绿化带。 25 废气 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停车场站设置通风设施。 10 废水 建 1 座 100m3 化粪池,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餐饮废水和其 他废水再经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 站。 20 噪声 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 5 固废 餐厨垃圾、废油脂和油泥设置独立暂存室进行存贮,收 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设置移动式分类 垃圾收集系统,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口镇垃圾处 理站。 10 防渗 对化粪池进行重点防渗,采用抗渗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200mm)或 2mm 厚防渗土工膜(HDPE 膜),渗透系 数≤1.0×10-7cm/s。 15 生态 绿化工程,加强管理与养护 5 150 合计 56 57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施工期 内容 要素 环境保护措施 陆生生态 运营期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建议采用条播草籽绿化的措 施,必要时进行补植,选用对 鸟类无吸引力、生长缓慢、不 产籽粒或籽粒结实量很少的 草种。 对周边生态影响较小 — — — 合理处置 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 其他废水再经过化粪池收集 处理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 站。 合理处置、间接排放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 围,禁止捕杀动物,施工期结束后, 对周边生态影响较 对项目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 小 综合治理。 水生生态 — 地表水环境 修建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车辆 和设备清洗废水进行简易沉淀后回 用于施工物料混合用水、场地喷洒 降尘。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 后排入景区 4#污水处理站。 地下水及土壤 环境 — — 声环境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设 备,采取隔声、减振、降噪等措施, 车辆经过时限制车速,减少鸣笛。 — 振动 — — 沉淀池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 防渗。化粪池采用抗渗混凝土 (厚度不小于 200mm) 或 2mm 厚防渗土工膜(HDPE 膜)进 渗透系数 K≤1×10-7cm/s 行防渗,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7cm/s。厂区未绿化区域 及道路采用混凝土基础防渗。 车辆通过时限制车速;种植绿 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化林带;禁止在景区喧哗和鸣 排放标准》 笛等。 (GB22337-2008)2 类标准 — 58 — — 餐厅使用高效油烟净化器。 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试行)》 (GB18483-2001)表 2 限值规定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部分回收,不 可回收的委托山西博硕建设发展有 限公司送南村建筑垃圾填埋场。生 活垃圾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至壶 口镇垃圾处理站。 合理处置 餐厨垃圾、废油脂和油泥设置 独立暂存室进行存贮,收集后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 垃圾由垃圾收集车每日转运 至壶口镇垃圾处理站。 合理处置 电磁环境 — — — — 环境风险 — — — — — — — — 大气环境 施工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 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 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环境监测 其他 59 七、结论 综上所述,壶口景区游客中心和数智中心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符 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在严格采取本环评规定的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可达标排放 或合理处置,减少了无组织污染物的排放,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因此,本评价认为该项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