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

Abyss78 页 18.259 MB下载文档
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
当前文档共78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2018年度门源县政府决算公开报表及说明.pdf

三、门源县政府决算情况说明 (一)、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2018 年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和余额情况。按照《预算法》 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 〔2014〕43 号)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 年度地方债务余额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加 上当年新增债务的限额。2017 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 29647 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27147 万元,专项债务 2500 万元。 2018 年,新增限额 13000 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13000 万元, 专项债务 0 万元; 2018 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 42647 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40147 万元,专项债务 2500 万元。地 方政府债务余额为 34466.02 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31912 万 元,专项债务 2500 万元。 2018 年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情况。本年政府债务还本 支出 1100 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1100 万元,专项债务 0 万元。 (二)、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18 年,上级补助收入 191730 万元,比上年减少 57267 万元,下降 23.0%。其中:返还性收入 7363 万元;一般性转 移支付收入 116663 万元,增加 18756 万元,增长 19.2%;专 项转移支付收入 67704 万元,下降 76023 万元,下降 52.9%。 (三)、“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支出执行情况说明。 10 2018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 876 万元,支出决算 为 781 万元,完成预算的 89.1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预算 0 万元,支出决算为 00 万元,完成预算的 0%;公务用 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 661 万元,支出决算为 599 万元,完成 预算的 90.62%;公务接待费预算 215 万元,支出决算为 182 万元,完成预算的 84.6%。 2、 “三公”经费支出具体执行情况说明。 2018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 支出决算 0 万元,占 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 599 万元,占 76.7%;公务接待费支出 182 万元,占 23.3%。 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0 万元。全年使用财政拨款 安排省级部门和部门所属单位出国团组 0 个,0 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599 万元。其中:公务 用车购置支出 244 万元,购置公务用车 29 辆;公务用车运 行费支出 355 万元,公务用车保有量为 293 辆。 3、公务接待费支出 182 万元。其中:国内公务接待支 出 182 万元,接待 1753 批次,接待 14628 人次,外事接待 支出 0 万元,接待 0 批次,接待 0 人次;国(境)外接待支 出 0 万元,接待 0 批次,0 人次。 3、 “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18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决算数增加 11 182 万元,增长 30.4%。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数 比上年数增加(减少)0 万元,增长(下降)0%;公务用车 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数增加 201 万元,增长 50.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数减少 19 万元,下降 9.5%。主要原因是我县公车购置费用较上年增加。 (四)、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1、预算管理工作改革情况。(1)预决算信息公开。依 据省委、省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 紧密结合我县财政工作实际,按《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 分阶段、有步骤、按计划,坚持不懈地狠抓信息公开,为完 善信息公开的制度和机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截止目 前,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中已按时限要求及统一格式 公开了 2017 年度总决算、部门决算和 2018 年度地方财政一 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及部门预算,并将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专项资 金、财税制度办法、债务情况等。从省财政厅 2 月份对 2017 年度市(州)、县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及考评通报来看,我 县得分 99.58,在市(州)本级、县排名中居第二。全县 67 家预算单位关于财政方面的信息得以全面公开。做到了预决 算信息公开、透明,诚恳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对财政工作的监 督。(2)项目库建设。为加强项目管理,切实让财政资金 发挥出效益,从启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开始,通过主管业务 股室初审、全局会审等方式依据有关政策、标准、单位职能、 绩效目标和当年财力情况加大对申报项目的审核工作,加大 项目精简整合力度,完善项目设置,充实项目信息,细化项 目支出。建立县级项目库,并梳理为“预算单位初次申报项 目”、 “财政审核后汇总对比项目”、 “进入部门预算项目”、 “视 财力解决项目”等。继续推进中期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执行 限额控制,强化跨年度、跨部门项目管理,加强三年支出规 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确保年度预算编制在中期财政规划框 12 架下进行,做到无项目无预算。 (3)部门预算编制。成立了 门源县财政预算编审工作小组和零基预算工作领导小组,完 善 2018 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案,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 重点”的编制原则,全面实行“零基预算”,督促各预算单 位打破“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 见效。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测 算,对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即:行政一类人均 1 万元,行政二类人均 0.8 万元,行政三 类人均 0.7 万元;事业一类、事业二类合并为事业类一项, 人均 0.7 万元;公安司法类,人均 1.7 万元; 乡镇一类和 乡镇二类合并为乡镇类,人均 0.7 万元,从 2016 年起乡镇 综合经费均已达到了 60 万元和 70 万元;村级运转经费 3000 人以上和牧业村村级运转经费为年 4 万元,其他村村级运转 经费为年 3.5 万元,严格按此标准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编制 严格执行“两上两下”的程序,报经同级人大批准后连同预 算项目绩效目标严格执行。将所有的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统筹安排,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的前 置条件和约束条件,推进了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从 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编制系统软件以来,部门预算编制信息化 水平及规范性、效率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部门预算编制 工作逐步趋于成熟,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新体 系,实现了预算管理公平、透明、规范、高效,增强了预算 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政府采购管 理情况。一是按照“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资金效益,维护国 家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全方位拓展政府采购 范围,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 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诚信意识,根据采购标的性质,采取不 同的采购方式,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截止 11 月底, 我县实际采购资金 8342.28 万元,节约资金 635.82 万元, 节约率 7.08%。其中委托代理机构采购 47 项,采购资金 6854.03 万元,节约率 6.84%,本级政府采购中心采购 101 项, 采购资金 1488.25 万元 节约率 8.18%。二是完善操作规程, 做细做好政府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严肃采购程序,做好采购 13 结果公示及资料存档工作,并逐步开展对采购结果的绩效评 价,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采购监督机制进一步到位,初步 建立起了适合我县特色的政府采购体系。根据绩效考评计分 方法自评得分 11 分。 2、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改革。(1)基础工作。结合我县 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门源县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 奖励办法》、《门源县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2016-2020 年)》、《门源县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 案》、《关于印发 2018 年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重点工作 及具体分工的通知》、《关于转发<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公布 可委托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第三方机构库名单的通知>的 通知》等,确保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及时 推进,使财政综合绩效考评工作更加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 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印发了 《关于 2019 年部门预算实施全程绩效管理的通知》,为各 预算单位进一步提升绩效意识,推动我县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全州绩效管理重点示范县座谈会良好 机遇,总结以往经验和不足,与兄弟县开诚布公,取长补短, 通过交流探讨、翻阅资料,查找出自身不足和差距,极大提 高了绩效管理水平推动了绩效管理示范县建设。(2)开展 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全县 67 家预 算单位的 673 个部门预算项目、207 个上级专项均纳入绩效 目标管理。县级项目绩效目标做到与部门预算同时申报、同 14 时批复下达,涉及金额 25001.01 万元。上级专项绩效目标 在资金下达 10 日内申报、财政部门按工作实际进行批复下 达,现已批复下达截止 8 月份 93 个上级专项绩效目标,涉 及金额 67515.6 万元。二是加强部门、乡镇预算管理综合绩 效考评。下达了《2018 年度县级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 方案》、《2018 年度乡镇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通知》,按 考评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将 67 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考 评范围要求自评。三是提高重点专项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根 据以往考评报告质量,筛选青海夏都会计师事务所于 2018 年 7 月至 9 月份完成“2017 年藏区专项中央基建投资支出预 算”等 100 个财政支出项目的三方重点考评,涉及金额 133719.22 万元,其中上级专项 39 个,金额 124574.56 万元, 县级专项 61 个,金额 9144.66 万元。项目中重点民生项目 73 个,金额 130834.8 万元。项目评价数量及质量较以往年 度大幅提高。根据《2018 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计划的通 知》,2018 年 673 个部门预算项目自评、再评、第三方重点 考评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财政主管业务股室再评项目 39 个,金额 2666.67 万元;第三方重点考评项目 95 个,金额 9015.31 万元。四是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的督 导检查。结合各乡镇对上年考评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和对新调 整完善考评指标的了解把握情况,进行中期督导,通过查看 档案资料,掌握各乡镇年终绩效考评工作完成进度,将考核 15 重点由年终考核逐步转为日常督导为主,绩效管理对乡镇各 项工作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3)结果运用。2017 年重点 项目绩效考评结果已向被考评单位反馈,从反馈意见函及整 改报告书来看,除个别上级专项资金因项目实施期与第三方 考评截止期限产生时间差造成效益得分较低外,大部分预算 单位对第三方考评结果的公正性都予以肯定。考评结果以专 报形式上报县政府及县人大,深化了人大对财政支出的监督 力度。2017 年预算项目经单位自评及股室再评,将个别工作 任务与绩效目标不符、资金额度不匹配等项目与 2018 年部 门预算编制充分结合,调整项目资金达 1368.69 万元。根据 绩效考评计分方法自评得分 8 分。 3、盘活存量资金。为进一步盘活我县财政存量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局建立了资金统计台账管理制度, 成立督查小组,先后 3 次进行督查落实,进一步增强了部门 的支出责任意识,提高了部门对预算执行的重视程度,促使 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措施和办法,及时 形成有效支出,避免形成新的存量资金。结合盘活督查表每 月填报工作对各预算单位存量资金进行核实,根据预算单位 需上缴存量资金表,形成任务清单和时间表,督促预算单位 加快支出进度并按时限要求上缴到期存量资金。2017 年 11 月份财政存量资金余额 180318.3 万元,2017 年底财政存量 资金余额为 137351 万元,截止 2018 年 11 月底存量资金余 16 额 130698 万元(其中 2017 年存量资金 64647 万元,2018 年 存量资金 66051 万元)。 做到了 2016 存量资金全部清零,2018 年共盘活以前年度存量资金 72703 万元,盘活率达 53%,盘 活存量动态指标为下降 0.28,新增存量资金率 50.54%。今 后我县将盘活存量资金工作与部门绩效考评相结合。不断健 全完善和规范制度体系,将各单位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工作纳 入财政综合绩效考评范围,明确考评内容,细化考评指标, 开展绩效评价,通报评价结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 聚焦锁定存量、减少增量、加大统筹、加快支出进度。根据 绩效评分方法自评得分 6 分。 4、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1)国库集中支付。严格 执行《门源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 法》、 《门源县财政国库管理改革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等管理 办法,健全各项软硬件及网络建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进 展顺利,目前,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已全覆盖。截止 10 月 31 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资金 194591 万元,其中: 55 个县级部门资金额为 186854 万元,12 个乡镇资金额为 7737 万元;授权支付 12032 笔,共计拨付资金 31595 万元, 直接支付 7923 笔,共计拨付资金 162996 万元,直接支付资 金占资金总额的 83.7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2 个百分点, 提高了财政直接支付的比例和资金支付的时效性、规范性。 (2)动态监控情况。我县结合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实行 17 动态监管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不断完善动态监控 操作系统,添加相关审批权限,严格控制了预算单位同户名 转账等违规操作,真正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 问效的资金支付使用监控模式,按季度对监控情况进行常规 通报,重点事项实时通报,从源头上防止违规使用财政资金 问题的发生,确保财政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公 务卡改革。加大公务卡的改革推进力度,2018 年继续实行全 县各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情况通报制度,转发了《海北州财 政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通知》,积极协调金融 部门不断改善用卡环境,制作公务卡宣传彩页,利用法制宣 传活动、预算单位业务培训等进行发放宣传,全县 67 个预 算单位中公务卡消费上线单位 64 个,2014 年至 2017 年刷卡 次数分别达到 608 次、949 次、1372 次、1732 次,改革成效 明显。截止目前共办理公务卡 1670 张,激活 1670 张,激活 率达 100%。刷卡消费 21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3%。3 季度末,POS 机及其他自动服务终端存量较上年末分别增加 15.3%、112%,用卡环境进一步改善。(4)财税库横向联网 情况。进一步强化协调督促,在 2016-2017 年签订财税库银 三方协议纳税人达 350 家的基础上,截止 2018 年 10 月三方 协议纳税人达 421 家,使用财税库银扣款 3849.12 万元,笔 数为 2699 笔,比上年增加 20.32%。基本实现地区内具备条 件的纳税人全覆盖。根据绩效考评计分方法自评得分 5 分。 18 5、其他改革。(1)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改革情况。根 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 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我县及时组织成立 PPP 项目领导小组,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中,将符合条件的 重点项目作为 PPP 项目,申请入库。通过招标,将纳入青海 省 PPP 项目库内的南京卓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为我县 PPP 项目咨询服务机构,并对项目流程中各阶段具体工作内 容及完成主体进行梳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进行了大量筛 选识别、信息录入、更新、审核上报等工作。2018 年完成浩 门水库、生态修复与绿化工程、城市地下管廊、“山水林田 湖”配套项目的识别,9 月初按照 PPP 工作流程,完成了“山 水林田湖大通河浩门镇段配套路桥工程”PPP 项目入库工作。 根据绩效考评计分方法自评得分 2 分。 (2)政府购买服务改 革情况。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 水平和效率,提升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水平,根据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财政部 《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以及省 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适合开展政府购买服 务领域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食品药品 安全协管服务、村级财务代理记账服务、污水处理运行、污 染源监测服务、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部分节庆文化服务等 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拟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社会求 助经办服务项目,已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了计划 书,已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开展的项目,均与第三方签订 相关合同协议,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管理及考核制度,运 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开展,有效动员了社会力量向 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合理的社会服务。根据绩效考评 计分方法自评得分 2 分。 6、总体评价 (1)取得的成效 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长期以来形成的 “重预算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重使用轻效益”,忽视对 资金追踪问效,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得到改观。尤其是将绩 19 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后,各预算单位的绩 效主体责任得到了加强,为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 益最大化提供了保障。通过落实各部门的预算支出责任和财 政部门的监督责任,绩效考评工作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得到发 挥。 以部门预算为框架,以公共保障内容为基础,引入绩效 管理理念,融绩效分析、绩效评估、绩效审核、绩效审查、 绩效监督、结果运用于一体的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机制进一步 建立健全,确保预算管理达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 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 用”的目标。各预算单位在从编制绩效目标开始就清楚地了 解实施项目所要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我约束意识 及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有效提升了部门财务管理水平,遏制 了预算单位日益膨胀的资金需求。减少了财政资金支出的随 意性和盲目性,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和各项宏观政策的落实。 (2) 2018 年财政工作中的亮点 一是为推动 2019 年部门预算全程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 开展,2018 年 10 月份,完成 673 个部门预算项目三季度中 期监控,将项目管理从以往注重绩效评价过渡为日常监控与 重点评价并重,进一步提高了预算单位的绩效意识和责任意 识,杜绝出现预算项目全年执行缓慢,年终突击花钱现象的 发生。并在第三方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时,提供项目的中期监 控情况,以便第三方在考评中,全面掌握项目的实际执行情 况,促进绩效考评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公正性。二是继续执行 村级财务委托第三方代理记账模式,“村财民理乡审核,集 中委托代理制”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2018 年对代理记账机 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及建议,为提 高代理机构业务水平从而推动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奠定了基 础。三是为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财务管理和 会计行为,促进财务工作规范运行,根据财政法律法规和相 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门源县大部制会计 集中核算实施方案》,2019 年起全面实施。 (3)存在的问题 20 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各预算单位作为绩效评 价的主体,虽已初步树立绩效理念,能够按要求逐步开展绩 效管理工作,但将绩效管理理念充分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以 绩效管理推动业务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意识尚未建立,影响 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推进。 绩效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绩效评价专业人才 较缺乏。目前财政干部队伍及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知识体 系还难以适应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要求,同 时,中介机构在进行第三方重点绩效评价过程中也侧重于资 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及支付率上,对于资金与工作任务 的匹配度等方面的考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结果的 应用;二是绩效目标的设定存在困难。尤其是部门预算中一 些数量指标无法把握,又难以通过以往年度工作量进行测算 的经费类项目,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高,从而导致 绩效目标对项目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约束,考评中绩效目标跟 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不相匹配,影响到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绩效评价结 果还主要用于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和落实整改,对项目执行 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影响了绩效考 评工作的权威性。并且制约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因 素较多,比如个别预算项目,因监管及工作实际需要,项目 主管部门与实际执行单位不是同一主体,绩效考评结果应用 时易出现责任界定较难、难以与预算安排结合等问题。 7、今后的工作思路 (1)强化保障机制,形成绩效管理工作合力。建立健 全“政府负责、财政部门组织指导、各部门具体实施、社会 各界广泛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绩效工作的制度化、 常态化。做好现有制度贯彻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算 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操作流程,积极探索建立与预算管 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绩效 评价以评促管的作用,促进资源优化,管理提升。 (2)实现结果导向,推动绩效管理取得实效。积极推 21 进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初预算安排激励机制相结合。将绩效评 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财政分配方向和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 据,并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绩效优良 的,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予以优先考虑;对绩效较差的要进 行通报,并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要从紧考虑,真正实现预算 项目与事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挂钩。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 和低绩效的财政支出,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安排、 预算编制相结合的财政支出评价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大预 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培训力度,对各预算部门、 各乡镇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经办人员和主管领导进项 多层次辅导和培训。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绩效评价 的范围、方法、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 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三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学习培 训,吸收先进经验,推动我县绩效管理工作。 总之,绩效考评的核心目标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的全面考 核,并不仅仅限于财务范畴。我县将全面贯彻十九大报告中 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 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逐 步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确保群众在共建 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稳定可持续,提高人民满意度。 8、年度内提高管理绩效的举措 (1)加强体系建设,完善指标体系。为全面深入开展 财政综合绩效考评工作,制定下发了《门源县财政局关于印 发 2018 年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重点工作及具体分工的通 知》,对各股室的工作目标、具体分工、工作要求进行了明 确界定,强化内部分工协调机制,确保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按 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及时推进,通过下发《门源县财政局关于 下发 2018 年度县级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方案的通知》、 《门源县财政局关于 2018 年乡镇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的 通知》对考评指标进行调整,使考评工作进一步切合实际, 推进整体水平提升。 (2)做好重点评价,强化结果应用。根据省厅第三方 22 中介机构库名单,选取夏都会计师事务所为第三方中介机构 进行项目及部门重点考评工作,对考评结果进行反馈,要求 相关单位根据考评结果认真整改,上报整改情况报告,将重 点项目考评结果上报县政府、县人大,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 开,无论从考评数量上、质量上还是结果的公开上,都较以 前年度有了质的转变。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大预算 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培训力度,对各预算部门、 各乡镇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经办人员和主管领导进项 多层次辅导和培训。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绩效评价 的范围、方法、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 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三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学习培 训,吸收经验,开展工作。 (4)结合考评结果,积极查漏补缺。针对 2017 年省对 下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和绩效管理示范县交流座谈会上 州财政局对我县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的分析,我局 进行了对照梳理,尤其是在上年考评中失分较多的支出预算 执行方面,认真研究考评内容,吃透各项指标的考评目的, 真正把考评奖补机制转化为加强管理、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保障、存量资金盘活等方面下大 力气,确保在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预算收支任务同时,加强 基础工作和日常管理,推动财政综合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5)2017 年奖补资金使用情况。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 达省对下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奖补资金的通知》,此次下 达给我县奖补资金 120 万元,按照文件精神,统筹用于民生 及人员工资调资方面的支出。 9、政策性建议 (1)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 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 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益最大化,落实部门的预算 支出责任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责任,实行绩效问责。对无绩效 或低绩效的部门,进行责任追究,从政府层面出台绩效问责 相关办法。 23 (2)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考评工作。不断完善考 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充分发挥相 关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不断健全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探索 设定项目个性化指标,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标准,修订完善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由财政部门、第三方中介机构、预算单 位业务专业技术专家组成的考评组,体现考评公平、公正、 合理,逐步提高评价工作质量。 (3)加强绩效评价机构工作力度。强化对各部门重点 项目、民生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并不断扩大评价范围,逐 步延伸至政策性绩效评价、预算单位综合绩效评价,以财政 存量资金的评价倒逼预算编制质量等;进一步树立绩效理念, 把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作为财政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作为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促进绩效考评工作健康持 续发展。 (4)规范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规范绩效考评结果 的公开范围、方式,接受各方面监督。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 透明度,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发挥绩效评 价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作用和决策信息反馈作用。 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