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概述 .......................................................................................................................................... 1 1.1建设项目特点 ................................................................................................................ 1 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 2 1.3分析判定过程 ................................................................................................................ 3 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 32 1.5评价结论 ...................................................................................................................... 32 2总则 ........................................................................................................................................ 34 2.1编制依据 ...................................................................................................................... 34 2.2项目相关资料 .............................................................................................................. 39 2.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 39 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 46 2.5环境功能区划 .............................................................................................................. 55 2.6环境保护目标 .............................................................................................................. 56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60 3.1项目所在区域资源概况 .............................................................................................. 60 3.2项目工程概况 .............................................................................................................. 65 3.3工程分析 ...................................................................................................................... 92 3.4工程产污环节分析 ...................................................................................................... 95 3.5原辅材料与能源消耗 .................................................................................................. 97 3.6水平衡 .......................................................................................................................... 98 3.7污染源分析 .................................................................................................................. 99 3.8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108 3.9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 109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1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1 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7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1 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1 5.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6 5.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181 5.4闭井期环境影响 ........................................................................................................ 187 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88 6.1评价任务与内容 ........................................................................................................ 188 6.2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 ................................................................................................ 188 6.3区域水文地质 ............................................................................................................ 189 6.4典型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 ........................................................................................ 195 6.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96 6.6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202 6.7小结 ............................................................................................................................ 206 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09 7.1评价因子筛选及生态影响识别 ................................................................................ 209 7.2生态保护目标 ............................................................................................................ 209 7.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 21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4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 211 7.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预测评价 ................................................................................ 228 8环境风险评价 ...................................................................................................................... 235 8.1风险调查 .................................................................................................................... 235 8.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 238 8.3风险识别 .................................................................................................................... 241 8.4环境风险分析 ............................................................................................................ 250 8.5环境风险管理 ............................................................................................................ 252 8.6评价结论与建议 ........................................................................................................ 260 9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263 9.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 263 9.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 271 9.3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 275 9.4闭井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279 9.5 ............................................................................................................ 281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283 10.1经济效益分析 .......................................................................................................... 283 10.2社会效益分析 .......................................................................................................... 283 10.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283 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287 11.1不同阶段环境管理要求 .......................................................................................... 287 11.2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 .............................................................................................. 289 11.3环境管理 .................................................................................................................. 294 11.4环境监测计划 .......................................................................................................... 296 11.5环境监督管理 .......................................................................................................... 297 12结论 .................................................................................................................................... 298 12.1工程概况 .................................................................................................................. 298 12.2环境质量现状 .......................................................................................................... 298 12.3污染物排放情况 ...................................................................................................... 299 12.4主要环境影响 .......................................................................................................... 301 12.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 304 12.6环境保护措施 .......................................................................................................... 304 12.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307 12.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307 12.9评价总结论 .............................................................................................................. 308 12.10要求与建议 ............................................................................................................ 30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述 1.1 建设项目特点 1.1.1 项目背景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一业主导、多元支撑”、“油气并 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战略。延安气田的开发建设是响应 国家“西部大开发”、贯彻落实“中部崛起”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带动 作用;是推动快速构建具有延长特色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大大提 升企业在国内外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地位,为建设陕西能源强省,打造国内领先、国 际一流的一体化综合型能源企业的重要基础。 延长气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鄂尔多斯盆地跨陕、甘、宁、 内蒙古、晋五省区,面积25×10 4km 2 ,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该盆地划分为伊盟 隆起、渭北隆起、西缘逆冲带、晋西褶曲带、天环向斜以及伊陕斜坡等6个二级构 造单元,油气资源丰富,南部中生界石油,北部发育有上、下古生界两套含气层 系,探明天然气资源量已达10×10 12 m 3 ,占全国气层气资源总量的26.3%,是本世 纪国内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积极研究延203井区,实现延203井区经济有效 开发,对于延长气区发挥枢纽作用,确保陕西长期安全稳定供气,促进延长油气田 持续、有效、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拟投资24006.71万 元,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塔区临镇进行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建设, 以下简称“本项目”。项目总体新建集气站2座,延128井区3#集气站扩建增设收球筒1 具。共敷设采气管线73.89km,集气管线33.56km,纳入井场19座,接入气井45口,建 成产能1.1亿方/年。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线输送至YC1#集气站,后输送至延128井区 已建3#集气站,通过已建的集气管线最终输至延128井区南泥湾净化厂统一处理。 (根据后期设计调整,项目实际纳入井场由立项的21座调整至19座,集气管线由 34.32km调整至33.56km,采气管线由86.19km调整至73.89km,清管站功能纳入YC1# 集气站内)。 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2 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运营期特点主要表现在: (1)项目建设内容多,工艺流程复杂。建设内容既包括新建站场、管线、道 路工程,也包括现有井场、站场扩建工程;项目工艺流程涉及井下作业、采气、集 输、天然气处理等多个开发环节。 (2)气田开发项目属于生态影响与污染影响并存的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 体现在施工占地、破坏植被、扰动土壤、加剧水土流失等方面;污染影响体现在整 个气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及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较分散。从局部看,开发区域的分散导致污染源 分散,单个点工程对环境影响并不显著,但从整体看,数量较多的单体工程等所构 成的面源对环境影响则比较显著。 (4)项目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较多,主要有采气及井下作业发生的井喷、火 灾、爆炸;天然气处理与集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火灾与爆炸;采出水储运及处理 过程中发生泄漏等事故。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如下: 图1.2-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 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由于本次工程延203井区开采区域范围内未开展过产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属于五、石油和 天然气开采业 8 陆地天然气开采0721(新区块开发),因此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 告书。 2022年7月15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正式 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接受委托并取得相关资料后, 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结合环评技术导则、 当地具体情况及本项目特点,编制完成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 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分析判定过程 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内容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鼓励类中“七、石油、 天然气——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 品油的储运和管线输送设施、网络建设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同时,本项目已取得了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 案确认书》,项目代码:2202-610600-04-01-326286(附件2)。因此,本项目建 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1.3.2 相关法规、规章、政策相符性分析 (1)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相符性 分析 编号 表1.3.2-1 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符合性分 析 通知要求 本项目情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组织编制了 (一)各有关单位……;编制油气开发相关专项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 1 规 划,应当依法同步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 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 203 书,报 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召集审查。 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符合条例规定。 3 符合性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油气开采项目(含新开发和滚动开发项目) 原则上应当以区块为单位开展环评(以下简称 本项目以拟开发井区为单位进行评 区块环评),一般包括区块内拟建的新井、加 价,评价内容包括新建采气井、水 密井、调整井、站场、设备、管道和电缆及其 源井、站场、管线、道路,改扩建 更换工程、弃置工程及配套工程等。项目环评 站场和供电、消防等配套工程。报 应当深入评价项目建设、运营带来的环境影响 告将施工期、运行期地下水、生 2 和环境风险,提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 态、土壤等要素环境影响和污染防 风险防范措施。滚动开发区块产能建设项目环 治措施可行性作为评价重点。对现 评文件中还应对现有工程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 有工程影响进行了回顾性评价,对 评价,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 依托工程进行了依托可行性分析。 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依托其他防治设施的或者 符合通知要求。 委托第三方处置的,应当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 性。 (七)涉及向地表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陆地油 气开采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 放标准,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本项目废水不外排,不向地表水体 3 。涉及污染物排放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应 排放污染物 符合 符合 当符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 限值》(GB4914)等排放标准要求。 (八)涉及废水回注的,应当论证回注的环境可 行性,采取切实可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监控 措施,不得回注与油气开采无关的废水,严禁 造成地下水污染。在相关行业污染控制标准发 布前,回注的开采废水应当经处理并符合《碎 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本项目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 (SY/T5329)等相关标准要求后回注,同步采取 出水及生产废水,运至甘泉延 653 切实可行措施防治污染。回注目的层应当为地 井区处置,依托该井区脱水站内新 4 质构造封闭地层,一般应当回注到现役油气藏 建 1 套 150m3/d 污水处理装置,实际 或枯竭废弃油气藏。相关部门及油气企业应当 处理规模 130m3/d 左右,余量能满足 加强采出水等污水回注的研究,重点关注回注 本次延 203 井区新增污水处理要 井井位合理性、过程控制有效性、风险防控系 求。 统性等,提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生态环境 保护及风险防控措施、监控要求。建设项目环 评文件中应当包含钻井液、压裂液中重金属等 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信息,涉及商业秘密、技 术秘密等情形的除外。 (九)油气开采产生的废弃油基泥浆、含油钻屑 及其他固体废物,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 无害化原则,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固体废物的 管理规定进行处置。鼓励企业自建含油污泥集 中式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提高废弃油基泥浆 本项目接入井数 45 口,探井 9 口, 和含油钻屑及其处理产物的综合利用率。油气 开发井 28 口,评价井 8 口,以上气 5 开采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建设项 井均已完成钻井工程,为临时封井 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要求评价。相 状态,本项目不涉及钻井工序。 关部门及油气企业应当加强固体废物处置的研 究,重点关注固体废物产生类型、主要污染因 子及潜在环境影响,分别提出减量化的源头控 制措施、资源化的利用路径、无害化的处理要 求,促进固体废物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置。 4 符合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十)陆地油气开采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对挥发 性有机物液体储存和装载损失、废水液面逸 散、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非正常工况等挥发 本项目采用管线密闭集输,减少了 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源进行有效管控,通过采 挥发性烃类无组织排放。生活保障 取设备密闭、废气有效收集及配套高效末端处 6 点锅炉为天然气锅炉,排放污染物 理设施等措施,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气体无组织排放。……。井场加热炉、锅炉、 (DB61/1226-2018)》要求 压缩机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备,应当优先使 用清洁燃料,废气排放应当满足国家和地方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符合 本项目井场采用丛式井方式部署, 各类站场均采用橇装集成装置,从 (十一)施工期应当尽量减少施工占地、缩短施 设计上减少了工程占地;项目不涉 工时间、选择合理施工方式、落实环境敏感区 及环境敏感区,施工结束后通过实 管控要求以及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生 施植被和生态恢复措施,可降低对 7 态环境影响。钻井和压裂设备应当优先使用网 生态环境的影响;钻井过程中柴油 电、高标准清洁燃油,减少废气排放。选用低 机采用高标号低硫柴油,有利于减 噪声设备,避免噪声扰民。施工结束后,应当 少废气排放;工程选址选线远离居 及时落实环评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 民集中区, 施工过程采用低噪设 备,可有效避免噪声影响 符合 (十二)陆地油气长输管道项目,原则上应当单 独编制环评文件。油气长输管道及油气田内部 集输管道应当优先避让环境敏感区,并从穿越 项目所有管线工程均为内部集输管 8 位置、穿越方式、施工场地设置、管线工艺设 线,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并远离居 民集中区。符合通知要求。 计、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证。高度 关注项目安全事故带来的环境风险,尽量远离 沿线居民。 符合 (十三)油气储存项目,选址尽量远离环境敏感 区。加强甲烷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落 9 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跟踪监测要求,采取有效 措施做好环境风险防范与环境应急管理。 符合 本项目不涉及天然气储存设施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已制定采气 厂、作业区、站场相应级别突发环 (十四)油气企业应当加强风险防控,按规定编 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报生态 10 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生态环境 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各生产单位结 主管部门备案。…… 合各自特点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运 行期对集输管线和站场设施定期开 展巡查巡线,检测维修 (2)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 5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3.2-2 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表 石油天然气开釆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符合情况分析 相符性 一、总则 1 本项目施工期生产废水的综合回用率 >90%,运行期生产废水利用率达到 ①到 2015 年末,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均采 100%;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固体废物资 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工业废水回用率达 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到 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 100%; 处理处置率达到 100%;②要遏制重大、杜绝 建设单位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环境管理 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 体系,评价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 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可以避免重大事故 的发生。 符合 2 ①石油天然气开采要坚持油气开发与环境保 护并举,油气田整体开发与优化布局相结 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②大力推行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末端治理, 注重环境风险防范,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 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①井区开发总体布局基本合理,评价 在施工期和运行期提出了严格、可行 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建设单 位确保严格执行;②建设单位属于清 洁生产企业,开采过程采取井控、标 准化井场建设,采出水全部处理后回 注,减少了区域新鲜水消耗 符合 3 在环境敏感区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 评价对本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性进行 的,要在开发前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充分 了充分的论证,建设单位承诺严格执 论证,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 行环评文件提出的要求。 求,积极采取缓解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 符合 二、清洁生产 4 5 6 本项目建设符合陕西省和延安市国民 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符合陕西省矿 油气田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优化布局,整 产资源规划。建设单位制定了合理的 体开发,减少占地和油气损失,实现油气和 开采方案,布局采取优化设计,尽量 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处置。 减少了占地和天然气损失,实现天然 气和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处置。 油气田开发不得使用含有国际公约禁用化学 物质的油气田化学剂,逐步淘汰微毒及以上 油气田化学剂,鼓励使用无毒油气田化学 剂。 在钻井过程中,鼓励采用环境友好的钻井液 本项目接入井数 45 口,探井 9 口,开 体系;配备完善的固控设备,钻井液循环率 发井 28 口,评价井 8 口,以上气井均 达到 95%以上;钻井过程产生的废水应回 已完成钻井工程,为临时封井状态, 用。 本项目不涉及钻井工序。 7 酸化液和压裂液宜集中配制,酸化残液、压 裂残液和返排液应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 置,压裂放喷返排入罐率应达到 100%。 8 在开发过程中,适宜注水开采的油气田,应 将采出水处理满足标准后回注。 6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本项目采用注水的工艺,采出水处理 达到采出水处理满足标准后回注油 层。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石油天然气开釆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符合情况分析 相符性 9 在油气集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流程,减少 本项目配套建设天然气集输管网,采 烃类气体排放。新、改、扩建油气田油气集 用密闭流程进行集输。根据计算,本 输损耗率不高于 0.5%。 项目天然气集输损耗率低于 0.5%。 符合 10 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应采用两级及以上克 延 203 井区试气井天然气组分中不含 劳斯或其他实用高效的硫回收技术,在回收 有硫化氢,将天然气外输至用户前仅 硫资源的同时,控制二氧化硫排放。 需进行脱水净化 符合 三、生态保护 石油天然气开釆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符合情况分析 相符性 11 油气田建设宜布置丛式井组,采用多分支 本项目采取从式井开采工艺,减少了 井、水平井、小孔钻井、空气钻井等钻井技 污染物的产生和占地。 术,以减少废物产生和占地。 符合 12 ①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轻生态 影响并及时用适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②井 场周围应设置围堤或井界沟;③应设立地下 水水质监测井,加强对油气田地下水水质的 监控,防止回注过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①建设项目拟采取措施减轻生态影响 并及时用适地植物进行植被恢复;②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井场设计,有较好 的污染防治作用。③项目区设立地下 水水质监测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 控。 符合 13 在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中,鼓励污油、污水 进入生产流程循环利用,未进入生产流程的 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泉延 653 井 污油、污水应采用固液分离、废水处理一体 区污水处置装置处理达标后回注,依 化装置等处理后达标外排。在油气开发过程 托的污水处置能够满足要求。 中,未回注的油气田采出水宜采用混凝气浮 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符合 14 五、鼓励研发的新技术 废弃钻井液、井下作业废液及含油污泥资源 项目产生的井下作业废液拟采取相应 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石油污染物的快 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 速降解技术,受污染土壤、地下水的修复技 六、运行管理与风险防范 符合 15 油气田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 建设单位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 并运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系。 符合 16 建设单位拟加强气井套管的检测和维 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加强油气井套管的检 护措施,进一步防止泄漏事故污染地 测和维护,防止油气泄漏污染地下水。 下水。 符合 17 油气田企业应建立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制度, 建设单位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人 环境监测人员、统计人员、污染治理设施操 员培训制度,所有人员均培训后上 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岗。 符合 18 油气田企业应对勘探开发过程进行环境风险 因素识别,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 建设单位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污染事 期进行演练。应开展特征污染物监测工作, 故发生应急预案、消除事故隐患的措 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止发生由 施及应急处理办法,并定期演练。 突发性油气泄漏产生的环境事故。 符合 四、污染治理 (3)与其他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 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3.2-3 技术政策 与其他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表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开发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建设单位建立了环境保护责 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防止、减少环境污染 任制度,项目采用国内先进 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依法承担 技术、工艺和设备。 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符合 禁止在居民区和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划定的重要 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 本项目的井场、站场和管线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草原 等配套工程均远离上述敏感 区。 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 内进行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 符合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实行清洁生产, 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艺和设备,集输过程实现密 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 闭集输,减少了污染物排 率,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放。 符合 项目井场按照《延安市油气 开发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 准》及其补充通知的要求进 行建设,井场内设置有挡水 墙、雨水池导排沟渠等设 施。 符合 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泉 延 653 井区污水处置装置处 理达标后回注 符合 本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 回注采出水应当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泉延 653 井区污水处置装置 设立地下水水质观测监测井,对地下水质的变化情 处理达标后回注,该区内地 况实施监测。 下水水质观测、监测纳入延 653 井区例行监测范围内 符合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收集、贮存、运输、 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有 本项目危废暂存于生活保障 关规定,不得将危险废物交由不具备资质的单位处 点的危废暂存间,交有资质 置。禁止在废弃矿坑、渗坑、裂隙、沟渠内储存或 单位进行处置。 者排放含油的废水、泥浆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符合 关于进一 步加强石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的各项制度计 油天然气 划,依规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 本项目危废产生和储存均要 开采行业 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建设合格规 求建立台账,危险废弃物的 污油泥利 范的污油泥贮存设施,完善危险废物日常管理台账 转运建有转运联单制度。 用处置环 等,达到国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各项要求。 境管理的 通知 符合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按照绿色矿山标 陕西省煤 准进行建设、开采,建立健全清洁文明井场(矿 炭石油天 井)管理制度,作业现场应当符合清洁生产、安全 然气开发 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并根据需要设置挡水墙、雨 生态环境 水收集池以及事故应急池等设施。 保护条例 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 井废水、压裂返排液、采出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 行无害化处理,经处理达到标准的,按照经批准的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排放或者回注。石油采出水 应当同层回注,不得外排。 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污油泥产生单位和利用处置单位拉运污油泥等危险 废物的运输车辆须具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证,加装 GPS 定位系统,并与省固体废物信息系统 联网,随时打印转移联单。污油泥利用处置企业应 在各厂区人车通道、贮存设施、经营设施和污染物 本项目危险废弃物的拉运采 排放口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智能地磅、电 用专用车辆,加装 GPS 定位 子液位计等设备,其中视频监控须连续记录,24 小 系统。 时内不得中断,视频资料保存不得少于 3 年。集成 视频、称重、贮存、工况和排放等数据实时传输至 陕西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污油泥产生、 运输、贮存、处置全过程监控。 符合 陕西省加 城市规划区、生态防护区、试验区、自然保护区内 项目建设内容不在城市规划 不得开采煤、气、油、盐 强陕北地 区、生态防护区、试验区、 区环境保 城市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革命圣地遗址、 自然保护区、一二级水源保 护的若干 风景名胜区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不得新建 护区内 意见 各类有污染的项目 符合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 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 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影响饮用水水量、水质的活 护区。 《陕西省 动。 水资源管 工业企业应当采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本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理条例》 进行节约用水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循环 运营期对采出水处理后回 用水、综合利用及中水回用等设施,降低用水单 注,降低了用水消耗。 耗,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钻(探)井作业前须完成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钻 (探)井、压裂、试油气作业产生的泥浆废液应当 进行集中收集、处置,做到固液分离,分类收集、 处置,综合利用。 钻(探)井作业须采取防止污油外泄和渗漏措施, 本项目接入井数 45 口,探井 产生的污油要及时回收,废弃污油泥须交有资质单 9 口,开发井 28 口,评价井 位安全处置。 8 口,以上气井均已完成钻井 《延安市 压裂、试油(气)、修井、洗井、清蜡、解堵作业 工程,为临时封井状态,本 油气开发 须采取防喷、导流等有效措施。压裂过程产生的压 项目不涉及钻井工序。 清洁井场 裂液、上清液等废弃物要及时回收,有效处置。试 建设标 油(气)、修井、洗井、清蜡、解堵作业产生的污 准》(延 油、污泥要及时回收,污水集中收集,无害化处 市环发 理,严禁随意排放。 (2020) 项目采气井场场内无污染物 28 号) 井场应当保持整洁,场内无污染物和废弃物 和废弃物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修井或其他井场作业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修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产生的污染物要及时回收,集中处置 及泥浆收集后运至处置 符合 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于生活保 要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 障点内的危废暂存间,运输 运输、处置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及处置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符合 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本项目输气管线深度一般不 井场油气输送管道严禁裸露地表,要进行深埋,设 小于 1.5m,沿途设置标识 置明显标识,且恢复植被原貌。 牌,并依照环评要求恢复管 线施工作业用地植被环境 油气开发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当单独 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管线开 收集和存放。钻井、开发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油泥, 发剥离的表土,堆积在施工 应当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处置率 作业带两侧 要达到 100%。 井场的道路两侧和井场围墙 油气开发区道路两侧和围墙内外宜绿化区域应当实 内外在不影响采油生产区域 现林草覆盖,有效覆盖率不低于 90%。 实施全绿化覆盖。有效覆盖 面积不低于 90%。 井场要建立包括日产液量、输送液量、污水油泥产 本项目井场运营期按环评要 生及转移量等内容的明细台账 求设立相关台账 符合性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项目井场无“跑冒滴漏”现 井场应做到清洁卫生,无“跑冒滴漏”现象,场内外 象,确保厂内地面清洁,无 无油污、垃圾,杜绝污染物乱堆乱放 垃圾杂物堆放 符合 集油盒、导油槽、防渗应急池及钻井、压裂、修井 项目修井等作业的防渗措施 等作业的防渗措施须经属地生态环境部门验收合格 须经属地生态环境部门验收 后,方可投入使用 合格后投入使用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 已制定采气厂、作业区、站 场相应级别突发环境事件应 按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要对井场操作人员进行应 急预案,并按规定报生态环 急培训,并储备相应的应急抢险物资 境主管部门备案。各生产单 位结合各自特点定期开展应 急演练,运行期对集输管线 和站场设施定期开展巡查巡 线,检测维修 符合 《延安市 油气开发 油气开发企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 废弃物集 治法》《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丼废物处置污染控 本项目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 中处置实 制技术要求》第 5 条等相关规定,应当制定、实施 案,建设单位按报告要求开 施方案》 土壤和地下水质量自行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的 展自行监测工作。 ((延市 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及时将监测数据报所在地生 环发 态环境部门。 [2019]10 4 号)) 符合 1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本项目各类固废分类收集、 分类处置,生活保障点内的 危废暂存间满足《危险废物 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 要求,规范设置标志标识。 符合 本项目产生的危废分类收 集、分类储存,交有资质单 位处理。 符合 企业根据固废管理要求,对 固废管理实施了申报登记和 管理计划制度。企业内部建 立了完善的管理台账,对产 生和使用的化学品进行登记 管理。企业内部根据生产状 况制定有危险废物减量化措 施。 符合 自行调查监测。油气开发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应当 在油气区块开发以及废弃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运行 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调 查,并将调查报告报送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项 本项目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 目运行期内应按照项目环评要求制定、实施土壤和 案,建设单位按报告要求开 地下水质量自行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展自行监测工作。 和准确性负责,依据土壤及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 定期开展区域性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及时将监测数 据和调查评价报告报属地生态环境部门。 符合 《陕西省 延安市宜 禁止露天开采。新建项目的生产工艺、环保设施和 川县国家 本项目采用钻井开采,生产 清洁生产标准不得低于国内先进水平。现有企业未 重点生态 工艺、环保设施和清洁生产 达到相应标准的,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升级 功能区产 标准为国内先进水平。 改造。 业准入负 面清单》 符合 源头分类收集。油气开发单位应当严格落实固体废 物分类管理制度。油气开发现场应对水基钻井泥浆 实施固液分离处置,并采取现场不落地收集措施; 对油基钻井泥浆、含油污泥、废弃危险化学品、含 油沾染物等危险废物,应配备专用收集设施,严禁 与其他废物混合收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当满足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并 规范设置标志标识。 运输处置过程。油气开发单位要按照《陆上石油天 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SY/T7298-2016),分类、规范处置油气开发废弃 物。固相、液相废弃物要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 运至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运输过程必须采取防渗 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油基钻井泥浆、含油污 《延安市 泥、废弃危险化学品、含油沾染物等危险废物,必 2020 年 须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或利用。 油气开采 废弃物集 实行申报登记。油气开发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 中处置实 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要求,全面 施方案》 落实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管理计划制度。建立 (延市环 油气开发废弃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钻井泥浆、压 发 裂液以及各类化学品的使用量,并参照全省工业固 (2020)27 体废物申报登记有关要求,定期向生态环境部门申 号) 报废弃钻井泥浆、岩屑及其他油气开发废弃物的产 生、贮存、处置及利用情况;编制危险废物管理计 划,制定危险废物源头减量计划和措施,加强危险 废物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 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油煤气开发企业清洁井场建成率达到 100%。 本项目新建井场按照计划全 部将按照标准化清洁井场建 设。 符合 涉水涉危及泥浆岩屑、煤砰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运 输车辆全部安装定位监控设备,对固体废弃物从产 生、贮存、利用、处置等关键环节做到视频监控全 覆盖,并与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全 过程信息化监管。 建设单位涉及泥浆岩屑等固 体废弃物拉运的车辆全部安 装定位监控设备,企业对固 废的产生、贮存、处置等环 节做到了视频监控覆盖,视 频保存期限不低于 3 个月。 符合 本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 油气开发企业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同层回注不 泉延 653 井区污水处置装置 外排,严禁回注与油气开采无关的废水。 处理达标后回注 符合 建设单位在现有开发区域内 按要求在油田注水井周边和煤矿矿区设立地下水水 设置有地下水观测监测井, 质观测监测井,定期开展水质监测。 按照监测计划要求逐年进行 地下水水质监测。 符合 企业驻地具备入网条件的要将生活污水并入市政污 《延安市 水管网,不具备入网条件的,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 项目生产保障点均设置有生 2022 年 设施。对工作人员相对分散的站点,要采取建设小 活污水处理装置,将生活污 落实企业 型污水处理装置、集中收集处理等有效措施,加强 水处理后回用于绿化 生态环保 生活污水回用,减少外排。年底前,全市企业驻地 主体责任 或大型站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达 85%以上。 符合 工作方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 案》 严格落实各类工地“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 落实“洒水、覆盖、硬化、冲 (延政办 化、围挡''六个 100%措施,严格落实厂区内外道路 洗、绿化、围挡''六个 100% 函 扬尘治理措施。 措施,严格落实厂区内外道 〔2022) 路扬尘治理措施。 19 号) 建设单位对危险废物的管理 持续规范油气开发、石油化工、煤炭化工、汽修、 通讯行业产生的含油污泥、废机油、废铅蓄电池等 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 安全处置,对受委托处置危险废物单位的资质和生 产工艺、处理能力进行核实。 有系统的管理制度,从产 生、贮存、处置等环节进行 了规定,并每年对危废处置 单位进行招标采购选取,招 标过程中将对受委托单位的 资质、处理工艺、处理能力 进行严格的核实,选取符合 要求的服务单位。 符合 符合 各排污企业要按照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要求,建立 企业自行监测制度,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及时开展 建设单位建立有自行监测及 自行监测工作,上传监测数据,并主动公开生态环 信息公开制度。 境信息,自觉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 符合 长庆油田、延长石油集团所属企业要及时更换已达 建设单位设置有管线巡线及 到使用年限或老化输油管线,及时整改存在的环境 管线定期检测、更换制度, 安全隐患,坚决遏制油气管道泄漏导致的突发环境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及时整 污染事件。 改。 符合 1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油气开发区应开展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制定《生态 建设单位后期应制定生态环 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完成年 境恢复治理方案,并按照要 度治理目标任务。 求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延安市蓝 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建设过程 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着眼于不留盲区, 天保卫战 中将积极推进非道路移动机 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督性监测,禁止不达标 2022 年 械污染治理,不使用不达标 机械在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区域开展作业。 工作方案 机械在禁止使用区域作业。 延安市碧 加强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生产企业及其他重点工 建设单位现有生活污水处理 水保卫战 业企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稳定运 设施将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 2022 年 行,达标排放。 回用不外排。 工作方案 加大油煤气开发井场、矿井清洁整治。持续推进清 本项目新建井场计划全部建 洁井场、矿井建设。对旧井场治污设施保持维修维 成清洁文明井场。 护,新打井需建成清洁井场后方可投产。11 月底, 清洁井场建成率要达到 100%。 规范油煤气开发废水达标处置。督促企业加大生产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生产废水全部收集 达标处理,处理达标后要进行同层回注或综合利 用。联合站、注水场(站)周边要严格按照地下水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地下水监测井,对地下 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常态监测。建立完善的取水、用 延安市净 水、注水管理台账。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废水、 土保卫战 压裂返排液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回注水质要求 后进行回注,不得外排。 2022 年 本项目新增采出水依托现有 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同 层回注,不外排。建设单位 现有开发区域内设置有地下 水监测井,定期开展地下水 监测。 符合性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工作方案 深化油煤气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坚持“边开发,边 治理”的原则,采油(气)井场道路两侧、围墙外和 建设单位井场道路两侧、围 护坡等宜绿化区域要做到林草覆盖,有效覆盖率不 墙外和护坡等宜绿化区域进 低于 90%。二次压裂、修(洗)井作业造成植被破 行了林草覆盖,有效覆盖率 坏的,在半年内完成植被恢复。按照技术规范要 不低于 90%。建设单位对于 符合 求,及时对废弃油气井进行永久性安全封堵,限期 修井等造成的植被破坏进行 拆除搬离油气井场和选油站点的废弃设施和建筑 了及时的植被恢复,一般半 物,含油废弃物全部回收,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 年完成恢复,3 年内基本可以 全处置,并恢复井场植被。年内完成 410 个废弃井 恢复为原有地貌特征。 场和 11 个废弃选油站点的整治。 《陕北油 井场四周必须修建挡水墙,大门或通行处应设有砖 气田开采 石拱形挡水设施,保证场外雨水不进场,场内雨水 不出场。 清洁文明 井场验收 标准》 井场要平整清洁,建有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应 (陕环办 参照当地最大暴雨量设计容积(最大暴雨量 X 井场 发 面积)。 [2016]31 13 井场按照标准化井场建设, 四周建设挡水墙,大门口建 设挡水设施,保证站内外雨 水无交流。 符合 项目井场建设平整清洁,井 场内各建设 1 座雨水收集 池,雨水收集池容量满足大 暴雨量需求。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运营期修井等作业采取防渗 修井及其他作业应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含油污水 布铺设,产生的废水进罐收 必须排入污油回收池,并及时清运、集中处理。废 集,由罐车及时拉运至附近 弃污油泥应当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作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 注。 符合 项目井场为无人值守,一体 化集成管理,不需设置垃圾 桶 符合 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泉 禁止在井场内进行油水分离操作。含水原油应运至 延 653 井区污水处置装置处 联合站集中脱水,脱出水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 理达标后回注 符合 井场的道路两侧和井场围墙 (一)井场的道路两侧和围墙内外宜绿化区域应实 内外在不影响采气生产区域 实施全绿化覆盖。有效覆盖 现林草覆盖,有效覆盖面积不低于 98%。 面积不低于 98%。 符合 井场必须设置垃圾桶,不得将含油污泥等危废混 入,垃圾应及时清运,分类定点处理。 项目施工完毕后根据原有植 (二)修路和开挖井场造成植被破坏或地表裸露 被覆盖情况对井场及周边进 的,必须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所有生态措施应在 行相应的复林复垦,半年内 井场投运半年内完成。 完成相应的生态措施。 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闭 (三)关闭油(气)井应封堵油(气)层、封闭井 井后按照要求关闭气井封闭 口,并同步实施井场复垦还田或植树种草工程措 井口,并尽快实施井场复垦 施。 工作。 符合 符合 建设单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 (一)井场应当建立包括日产液量、输送液量、污 生产台账记录系统,井场内 水油泥产生量及处置量等内容的明细台帐。 的生产情况均有记录 符合 井场设置有专职巡查及值班 (二)井场应做到清洁卫生,无跑、冒、滴、漏现 人员进行清洁维护,保证井 象,场外无油污、无垃圾,杜绝污染物乱堆乱放。 场清洁卫生,杜绝污染。 符合 (三)泥浆池、泥浆槽、集油槽、导油槽、污油回 评价要求井场设立的防渗工 收池及钻井、修井等作业的防渗漏措施必须经环保 程必须全部验收合格方可投 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运。 符合 在本报告书通过审批后,建 设单位应及时对现有应急预 (四)按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要对井场操作人员 案进行修订,并根据本项目 进行应急培训,并储备相应抢险应急物资。 工程位置及敏感目标分布情 况补充相应应急物资,定期 开展应急演练。 符合 《陕西省 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 第二条项目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石油天然 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三线 策,符合“三线一单''要求,并与环境功能区划、生 气开采项 一单''要求,符合环境功能区 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相协调。 目环境影 划。 符合 1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第三条项目选址应符合区域油气开采总体规划、规 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等相关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和 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划定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饮 项目井站选址均不涉及禁止 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开发天然气的区域。 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 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内进行石油、天然气开 发。 符合 第五条涉及废水回注的油气开采项目,应当论证回 项目天然气采出水依托甘泉 注的环境可行性,不得回注与油气开采无关的废 延 653 井区污水处置装置处 水。 理达标后回注。 符合 项目区主要采取单井密闭集 第七条对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进行有效管控。 输,控制了无组织挥发气 体。 符合 项目区年度自行监测计划包 第八条油气开采企业应对地下水、生态、土壤等开 含了生态、土壤、地下水监 展长期跟踪监测。 测。 符合 第十一条选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采取隔声、消 项目实施时采取低噪声设 声、减振和优化总平面布置等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 备,采用减振等措施有效控 染。 制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符合 本项目以延 203 区块为单位 开展环评。环评过程中深入 分析了项目建设、运营带来 的环境影响和风险,提出有 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风险防 范措施,本项目环评中还应 对现有工程环境影响进行了 回顾性评价,对存在的生态 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提 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符合 建设单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 善的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台账 制度,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 位加强施工台账记录,尽量 减少施工用地、缩短工期、 选择合理施工方式、落实环 境敏感区管控要求以及其他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生 态环境影响。 符合 油气开发项目(含新开发和滚动开发项目)原则上 应当以区块为单位开展环评,应当深入评价项目建 设、运营带来的环境影响和风险,提出有效的生态 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滚动开发区块产能建设 《进一步 项目环评文件中还应对现有工程环境影响进行回顾 加强油气 性评价,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提 出有效防治措施。 开发废弃 物管理工 作方案》 (延市环 油气开发企业在钻井、固井、压裂、试油、修井等 发 施工过程中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台账,如实登记开 [2022]) 采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化工原料的数量,以及产生含 6号 油废水废渣废弃物(泥浆岩屑、压裂返排液、采出 水等)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 信息,做到全过程可追溯、可倒查。应当尽量减少 施工用地、缩短工期、选择合理施工方式、落实环 境敏感区管控要求以及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降 低生态环境影响 1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油气开发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做到应收尽收, 严禁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和掩 建设单位已经制定了严格的 埋,严禁将压裂返排液在施工场地进行燃烧处置, 废弃物收集、处置制度,能 严禁将未经无害化处理和处理不达标的含油废水、 做到应收尽收。 压裂返排液、泥浆岩屑渗滤液等液体进行回灌和回 注,更不得将与油气开采无关的废水回注。 符合 油泥、沾染油泥包装物等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相关 规定申报、贮存、处置;其他废弃物不能利用的, 建设单位近年来,在积极探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置,严禁层层转包, 索综合利用技术,现状采出 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废弃物转运过程必须采取防渗 水、作业废水等均在综合利 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油气开发企业应加大综 用方面取得了进展。 合利用技术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推广使用综合利用 制品。 符合 建设单位后期应制定生态环 境恢复治理方案,并按照要 求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做到 道路两侧,围墙外和护坡等 宜绿化区域要做到林草覆 盖,有效覆盖率不低于 90%;同时及时对废弃气井 进行永久性安全封堵,井场 和站点的废弃生产设施、建 筑物要限期拆除搬离,并对 场地植被进行恢复 符合 建设单位后期应组建应急救 油气开发企业要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企业地方 援队伍,与地方进行联防联 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控,定期进行了应急演练。 符合 全面排查输油气管道环境安全隐患,对油气开发区 域内 10 年以上或管径大、流量大、铺设区域地质结 建设单位建立了全面的管道 构复杂的管线、泄漏事故频发的管线及建设标准 隐患排查与更换制度,对所 低、输送介质复杂的管线要全面开展腐蚀检测和清 有的管线建立了台账,并定 水试压。建立健全油气管道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对 期进行管线检测,对隐患较 查出环境问题和隐患要实行清单管理,建立“一隐 大的进行改造、更换。 患、一档案”制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治任务, 落实整治措施。 符合 建设单位已经建立油气开发 废弃物产生、收集、贮存、 油气开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油气开发废弃物产生、 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 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 境防治责任制度,明确有责 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岗到 人。 符合 油气开发企业要编制《生态恢复治理方案》,按时 完成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任务,采油井场道路两 侧,围墙外和护坡等宜绿化区域要做到林草覆盖, 有效覆盖率不低于 90%。二次压裂、修洗井作业造 成植被破坏的,在半年内完成植被恢复。及时对废 弃油气井进行永久性安全封堵,油气井场和选油站 点的废弃生产设施、建筑物要限期拆除搬离,并对 场地植被进行恢复,持续做好废弃井场和选油点的 整治。 1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技术政策 相关技术政策概要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油气开发企业应该制定固体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固 体废物管理台账,按照延安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 统规定填报企业基本信息、生产计划和产生固体废 物的种类、产生量、贮存、处置、流向等有关资 料。 建设单位已经制定了固体废 物管理计划,建立了固体废 物管理台账,并按照要求在 延安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 统规定中进行了填报。 符合 油气开发企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 的,应当对受托方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 一发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运输、贮存、 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及相关责任。 建设单位每年通过招标采购 确定固体废物运输、处置的 第三方单位,招标过程中对 第三方的资格、技术能力等 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签订 了书面合同。合同中包含了 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固 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及相 关责任。 符合 油气开发废水、废渣、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运输 车辆全部要安装符合要求的定位设备,废弃物从产 生到处置利用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要安装实 时在线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信 息化管理系统联网,且必须做到工作期间正常运 行,实现运输转移全过程追踪,视频全覆盖监控。 视频设备要求安装使用高清红外摄像头,像素必须 达到 200 万以上,所有视频记录保留时间不少于三 个月。 建设单位废水、固体废弃物 和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全部安 装了定位设备,并安装了在 线视频监控设备。本次环评 要求建设单位对安装的设备 进行检查,务必保证选用设 备满足政策要求。 符合 1.3.3 规划符合性分析 (1)相关规划 本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见表1.3.3-1。 表1.3.3-1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表 相关规划 《陕西省“十 四五”生态环 境保护规划》 《陕西省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 三五年远景目 标纲要》 《延安市国民 内容 推动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控排。构建富有 特色的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升 级产业结构。在陕北地区利用丰富的煤 油气等资源,稳妥发展高附加值、深加 工、低能耗的能源产业。 推动煤油气高效集约绿色开发。坚持常 规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并重,注重生态保 护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石油采收率 ,降低开采成本,保持原油产量、加工 量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较大增长。到 2025年,全省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 分别达到7.4亿吨、2700万吨、360亿立 方米。 加大天然气采气建设,积极发展 LNG、 17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 川县云岩镇、宝塔区临镇, 属于陕北地区,为开发利用 天然气的能源产业 符合 本项目为天然气开采项目, 项目的建设可推动天然气产 量增长 符合 本项目为天然气开采项目,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 三五年远景目 标纲要》 《“十四五”现 代能源体系规 划》 《陕西省矿产 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 )》 《延安市矿产 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 天然气分布式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富县 、甘泉、宜川油气管道和天然气液化、 调峰、集输项目建设。 “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 目标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到 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 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 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 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 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 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 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 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加快推进储量 动用,抓好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提 高采收率”,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加大 新区产能建设力度,保障持续稳产增产 。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 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石 油产量稳中有升,力争2022年回升到2 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天然气产量 快速增长,力争2025年达到2300亿立方 米以上。 规划目标:以秦岭造山带、鄂尔多斯盆 地为重点,打造一山一盆多区带的勘查 空间布局,战略性金属非金属矿产保障 能力有所提高,油气、煤炭、地热等能 源资源保障地位得到巩固以能源资源基 地、国家规划矿区为重点,优化 三区六 片多集群的开发空间结构,优先保障陕 北、关中、陕南战略性矿产开发,科技 创新驱动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以国土空间 “三条控制线”和自然保护地 为前提,构建三线两域多屏障的保护空 间格局,筑牢秦岭区域、黄河流域等重 要生态屏障,矿山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根据省级规划内容,结合国民经济与社 会的发展及延安市矿产资源的禀赋特 征,延安市重点勘查的矿种主要有煤 炭、油页岩、岩盐、石油天然气、煤层 气;以上矿种可优先配置探矿权鼓励开 采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岩盐、紫砂 陶土、陶粒粘土、陶粒砂、矿泉水等矿 产;适度控制煤炭开采;禁止开采可耕 地砖瓦粘土。 延安市主要限制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共 有 19 处。涉及限制开采区的各类保护 区有:延安市 城市规划区 1 处;水源地 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18 处。延安市 18 同时配套集输管线,符合纲 要内容 本项目为天然气开采项目, 项目的建设可推动天然气产 量增长 符合 项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属 于陕北油气能源开发,属于 总体规划确定的开发重点 符合 本项目开采天然气,属于鼓 励开采的矿产资源 符合 本项目开发不涉及上述限制 和禁止开发区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禁止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共有 44 处。涉及禁止开采区的各类保护区有: 自然保护区 7 处,森林公园 9 处,风景 名胜区 1 处,地质公园 2 处,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 区 1 处,湿地公园 1 处;重要湿地 5 处;水源地保护区核心区 18 处。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油煤气矿产资源整 合,提高开采装备水平,应用清洁开采 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约束,实现延安油 煤气产业集约化、绿色化、规模化、安 全化开发生产。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引 导用能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天 然气向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全面 实现“气/电化延安” 试点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 点行业甲烷排放监测。实施瓦斯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战略,开展煤层气甲烷、油 气系统甲烷控制工作 《延安市生态 环境保护 “十四五”规 划(2021年2025年)》 严格工业企业污水治理。……石油、煤 炭、天然气生产企业及其他重点工业企 业生产、生活污水必须全收集全处理。 加大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生 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举措,及时修复 生态和治理污染,停止对生态环境造成 重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油气开发企 业要按照封油堵井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对废弃油气井进行永久性安全封堵,实 施生产设施、建筑物拆除搬离,并对平 整场地恢复植 被。落实绿色矿山标准和 评价制度,202年起新建矿山全部达到 绿色矿山要求,到2025年,油气开发清 洁井场建成率达到100%。 加强油煤气环境风险防控。强化油煤气 开采污染源专项治理和风险全过程管 控。延长石油等油煤气企业要及时修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完善重点 风险源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 大应急物资贮备,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演练加强对输油气管线检测报告制 度,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年限或老化输油 气管线,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管线 巡查,坚决遏制油气管道泄漏导致的突 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开采装 备,应用清洁开采技术,项 目的建设实施满足天然气集 约化、绿色化、规模化、安 全化开发生产要求。 本项目 属于天然气新建产能项目,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优化能源 结构,保证省内天然气供应 量,推进实施“气化延安”。 本项目气田整体开采、集 输、处理均采用密闭工艺, 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报告书 在运行期监测计划中根据地 方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适 时增加对甲烷的监测要求。 项目生活保障点生活污水经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厂 区绿化,项目天然气采出水 依托甘泉延653井区污水处 置装置处理达标后回注 报告书对项目施工期、运行 期,修复生 态和治理污染, 提出相关要求。按照封井相 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废弃气 井提出永久性安全封堵要 求,并对井场生产设施、建 构筑物进行拆除搬离,并平 整场地并恢复植被。对项目 的建设运行,提出满足绿色 矿山建设要求和延安市清洁 井场建设要求。 报告书要求企业加强环境风 险放空,应制定突然环境应 急预案并备案,对项目运行 期管线加强风险管理。 由上表分析结果可知,本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基本符合。 19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与企业天然气开发规划及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涉及1个延长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宝塔-延长-延川-宜川井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本项目与该 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见表1.3.3-2。本项目与该规划 环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3.3-3。 2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3.3-2 本项目与企业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项目 规划内容 本项目 符合性 宝塔-延长-延川-宜川井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规划方 (1)加快建立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1)本项目井场工程未布设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评价 符合 案综合 (2)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在结合现有规划禁止开发区域范围基础上,规划实施 要求项目具体实施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 论证及 过程中严格执行“多规合一”后延安市及规划所在县域划定的生态红线要求,不 划、产业园区规划、林地保护规划相符。 优化调 触碰当地生态红线。 (2)项目水源井不在禁止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区域。 整建议 (3)建立严格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延安市水务局、延安市环境保 项目气田采出水及生产废水处理后回注地层。 护局关于禁止审批和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用于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通知》要求,杜 (3)项目正常工况下仅集气站压缩机、锅炉废气为有 绝规划实施过程中开采区域地下水;规划实施过程中在经济、技术可行情况下, 组织废气排放源,污染物排放量小。集气站设放空火 实时采取按天然气采出层分层布井、布网,分层建净化厂,真正做到采出水同层 炬,对于非正常工况及事故状态下排放天然气进行放空 回注,减少“配伍”回注;生产污水处理达标用于回注地下时应严格执行《气田 燃烧,从工艺角度减少放空气量。集气站生活污水在站 水回注方法》,根据回注水水质,选用耐腐蚀管材、构件用于回注井井管、连接 场处理后,用作厂区及周边绿化用水。 件等,尽可能降低回注井腐蚀,降低回注水串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建议应以气区 (4)本项目符合省、市矿产资源规划。 为单元分流域合理规划,将地下水监控网络建设纳入宝塔-延长-延川-宜川区块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统一布置地下水污染监控点位。布设中应考虑不同 层位地下水的监控需求,尤其应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径流补给区内对应层位水 质的监控。 (4)建立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 见》、《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各县区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的通知》,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严格节水制度,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确保规划可持续实 施。 (5)严格能源节约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 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总 要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快新技术开发应用,人人争当节能标兵,处处体现节 能要求,将国省市的节能要求落到实处。 (6)严格总量控制 严格执行省市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确保规划实施能有效完成所在区域节能 减排和总量控制指标年度及长期任务指标。 (7)加强与相关规划衔接 2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要求规划单位进一步研究本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加强规划间的衔接。 规划目标不能脱离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标约束。加强与各级矿 产资源、能源规划的协调,确保本规划实施不致对相关规划构成约束或形成障 碍,对相关规划难以满足本规划的情况给出明确的调整意见,并反馈到相关规划 的组织实施单位。 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建议: (1)评价要求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点状开发,面状 (1)气田规划区范围部分处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域,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 保护,满足区域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天然气的开采,建议在后期的发展中,在保证区域天然气资源 (2)根据工程部署,产建工程未布设在文物保护区、 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新建项目必须满足生态功能区的相关要求。 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永久性占地工程(站场、井场、道 (2)规划区内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湿 路)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若临时占地不可避免占用 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等属禁止开发区域;水源地准保护区,自 基本农田保护区,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复耕,尽快恢 然保护区实验区属限制开发区域。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 复耕地功能。 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内禁止一切气田开发活动;在水源保护 (3)评价要求产建工程部署满足土地利用规划、林地 区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仅允许在不可绕避或绕避工程投资过大等情况 保护规划和城镇规划要求。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 下的采气管线、集气支线、集气干线等管线工程临时占地通过,临时通过时应编 规划区为禁止建设区。 制专门的通过方案,并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至原 (4)评价对道路及管线选址提出要求,要求道路尽量 有状态。在水源地准保护区内进行开采天然气活动,必须采取严格的地下水污染 利用现有道路,管线尽量沿线敷设,减少临时占地。 防治措施,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就泥浆池采取就地无害化固化作业,防 治对水源地水质产生污染风险,钻井泥浆应采取集中处置方案。 (3)对于基本农田、基本草原、天然林保护区和市、县、镇的城镇发展规划 区,因为目前宝塔-延长-延川-宜川区块开发规划中不能明确具体开发强度及井位 布设,因此本规划环评要求:在宝塔-延长-延川-宜川区块后续的建设项目环评中 应针对这些需要保护的区域,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要求及防范环境影响的措施,避 免或减轻对这些敏感区域的影响。规划项目道路及天然气集输管道,道路的建设 应与区域公路建设规划相协调尽可能的利用现有公路,管道敷设应尽可能的并线 敷设,以减少占地。 22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生态空间)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生物 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文物保护 单位、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法定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根据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涉及到规划区域的禁止建 设区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陕西省重要湿地、文物保护单位、森林 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天然林防护区等。 由于规划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天然林防护区面积较大且比较分散, 评价进一步提出了空间管制要求: 本规划环评仅做约束性要求,不列出具体名录,具体工程在选址时应避开基本农 根据敏感目标基础资料收集及产建工程部署,井区范围 田保护区、基本草原、天然林防护区。根据《延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 内未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另将水 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延政函[2016]147 号),延安市目前正在进 源地一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城 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预计到 2016 年底完 镇规划区等设定为禁止开发区。 成该项工作,因此规划的实施应结合延安市最新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实 将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工业园区等设定为限 时调整工程布局。 制开发区。工程布设尽量避免以上区域。 限制建设区 包括一般农田区域、一般林地、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区、各类规划的工业园区等以提供生态 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建设的区域。 允许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范围外的土地区域。 由于规划区域尚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本规划仅提出禁止开发和重点保护的生态 空间,为将来规划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供参考,不做划界依据。区域最终生态 空间管制以批复的延安市规划区“多规合一”划定的生态空间管制为准。 宝塔-延长-延川-宜川井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项目井场工程未布设在生态保护红线内,满足要求。 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的有关要求执行,建设单位勘探时,禁止在自然保护 区、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地表水体、文物古迹保护区及规划的生态红线范 围内进行任何勘探活动。建设单位 在作业前应到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确保“三同时”制度落到 实处。 23 符合 符合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3 4 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制定并实施生态恢复保护与保护方案。该开发区域属水土流失区,因此,尽量减 后,按照《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编制 符合 少施工临时占地,清理废弃物。加强井场绿化工作,及时恢复被破坏的生态和自 规范的通知》 然植被。 (陕环函[2012]313 号)的规定,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方案。 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勘探作业产生的钻井废水应采取综合利用、统一收集 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到气 清运处理的办法处置,严禁随意排放。 田采出水、生产废水处理后回注地层,生活污水经集气 符合 站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周边绿化 严格按照《延安市油田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要求规范井场建设,新建井场必 本项目按照最新文件《延安市油气开发清洁井场建设标 须全部建成清洁文明井场,老井要限期建成清洁文明井场。同时,要做好清洁文 准》(延市环发[2020]28 号)要求做好清洁文明井场的 符合 明井场的日常管护工作。 日常管护工作。 表1.3.3-3 项目 本项目与规划环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的符合性分析 规划环评中环保措施 本项目拟采取及环评要求采取环保措施 符合 性 施工期:①钻井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钻井过程中柴油机燃油废气,可以通过采用 施工期:地面施工及运输的扬尘控制措施:尽量利用现有公 大 气 节能环保型柴油动力系统设备,并适当提高排气筒高度(6m 以上),减少污染物 路网络;站场道路均要求进行硬化处理,通往各井场道路按 保 护 排放量与大气环境影响。钻井试气作业中排放的天然气,通过井场火炬燃烧将烃类 沙石路面处理,以减少路面扬尘和对道路两旁土地的扰动; 措施 污染物转化成危害较小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②地面施工及运输的扬尘控制措施: 再者,在道路两旁植被受扰动范围内营造绿化带,草、灌、 首先应合理规划、选择最短的工区道路运输路线,尽量利用现有公路网络;其次是 乔木相结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绿化带应以草、灌为主, 对使用频繁的道路路面进行硬化处理,通往各井场道路按沙石路面处理,以减少路 选择根系发达和枝叶茂盛的优良品种。运行期:本项目燃气 面扬尘和对道路两旁土地的扰动;再者,在道路两旁植被受扰动范围内营造绿化 锅炉采用低氮燃后烧通过 11m 高排气筒排放,燃气压缩机 符合 带,草、灌、乔木相结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绿化带应以草、灌为主,选择根系 烟气通过 8m 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放空气体采用 25m 高火 发达和枝叶茂盛的优良品种。运行期:①锅炉废气:燃料采用天然气,通过 8m 高 炬燃烧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高于 排气筒排放。②加热炉烟气:燃料采用天然气,通过 8m、15m 高排气筒排放。③ 楼顶的烟道排放。 食堂油烟:安装油烟去除率不低于 85%的油烟净化器,经净化后的食堂烟气由专 用烟道达标排放。④放空气体:放空气体采用 22m、25m、30m、35m 高火炬燃烧 达标排放。⑤燃气压缩机烟气:通过 8m 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措施可行。 2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 表 施工期:①节水减污措施:钻井期间,严格控制用水量。②废弃钻井泥浆废水治理 施工期:生活污水治理措施:营地采用防渗旱厕,委托当 水 保 措施:建设单位要在钻井场范围修建防渗泥浆池,拟对废弃钻井泥浆池中上清液废 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施工废水经 护 措 水采用井与井之间循环使用,这样既可节约用水,又可避免对当地水环境造成污 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运行期:①气田采出水、生产废 施 染。③生活污水治理措施:统一收集后用于周边植被浇灌,不直接排放于地表水系 水:全部由甘泉延 653 井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满足《气田 中。此外,钻井营地采用移动式环保旱厕,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于农田施 水注入技术要求》(SY/T6596-2016)后回注地层。②生 肥,不外排。④钻井泥浆池:泥浆池要有一定防雨水汇入容量;在暴雨较多的夏、 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措施预处理后用 秋季节钻井的井场,在泥浆池周围(主要是地势上游方向)构筑简单土坝围挡,并 作周边绿化。③水源地保护措施:对水源保护区进行避 依地势开辟导流通道,阻止暴雨时地表漫流和径流进入泥浆池。运行期:①气田采 让,对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管线施工时,采取严格措 出水、生产废水:站场产生的气田采出水和生产废水全部用汽车拉至延 653 井区下 施。 符合 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回注地层,参照延气 2 和延 128 井 区天然气开发先导试验工程(一期)的验收监测报告结论,回注管道进水口水质可 满足《气田水回注方法》(SY/T6596-2004)中标准限值要求,措施可行。②生活污 水:基本用于站场绿化及洒水,不外排;或是经预处理后排入管网,满足环保要 求,措施可行。③水源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 定》、《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和延安市关于水源地保护区 的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法律法规规范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开 发活动,严格控制石油企业生产、排污对水质的影响,确保供水安全。 地下 施工期:①源头控制:1)选址、选线:气井、管线选址选线避开集中式饮用水水 施工期:①源头控制:1)选址、选线:管线选址选线避 水保 源地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气井选址远离农村居民集中饮水水井。2)钻井工 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2)管线 护措 程:须采用无毒无害的清水聚合物型钻井泥浆,避免泥浆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 工程:设计铺设线路时避让地质灾害易发区;在顺山坡来 施 钻井废水要排入防渗泥浆池,用于配制泥浆,循环利用,严禁外排。3)管线工 水方向横向敷设管线,尽可能沿路边黄土坡脚布设,避开 程:设计铺设线路时避让地质灾害易发区;在顺山坡来水方向横向敷设管线,尽可 洪水汇集口;管线埋设时应在冻土层以下即深埋 1.3m, 能沿路边黄土坡脚布设,避开洪水汇集口;管线埋设时应在冻土层以下即深埋 同时还应采用管线防腐保温措施。3)站场:集气站的装 1.4m,同时还应采用管线防腐保温措施。4)站场:集气站及净化厂的储罐区、装 置区在建设前应夯实其基础,采取硬化、防渗措施,防止 置区在建设前应夯实其基础,采取硬化、防渗措施,防止跑冒滴漏的污水下渗污染 跑冒滴漏的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4)环境管理:加强施 符合 地下水。5)环境管理:加强施工管理与环境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②分区防 工管理与环境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②分区防渗措 渗措施:1)井场:井场泥浆池必须有防渗、防漏措施,泥浆池必须铺有防渗布; 施:管线:输送管线敷设前,将管沟底部黄土压实、平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岩屑在作业过程中应一同存放在井场铺设有三层高密 整。运行期:管线工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管道穿跨 度聚乙烯防渗膜的废泥浆池内,待钻井结束后在井场内进行无害化固化处理。2) 越段应增加管道壁厚,跨越工程两端做好护坡等工作,防 管线:输送管线敷设前,应将管沟底部黄土压实、平整。运行期:①泥浆池的地下 止外界对管道产生影响,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集 水污染防治措施:泥浆池内废液在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前,如果发生泄漏,会直接造 气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集气站内所有设备、管道等的 成地下水污染。因此,应采取严格防渗措施,加强钻井现场管理,防止对地下水造 布置、安装维修和维护要符合行业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渗 成污染;②气田水回注过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在回注井建设过程中,要按 漏措施,集气站内设置污水罐收集气田采出水,严禁以渗 2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照《油气井诱喷作业规程》(SY/T5789-93)的要求进行固井作业;按照国家和地 坑储存等形式储存处置污水。 方的环境保护法规,严格回收处理井内排出液体,回收各类废弃物。③净化厂生活 污水池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底由上到下构造做法为 C20 混凝土预制块面层, M7.5 水泥砂浆勾缝,50mm 砂垫层,300mm 厚夯实粘性土,复合土工膜。④管线 工程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管道穿跨越段应增加管道壁厚,跨越工程两端做好护 坡等工作,防止外界对管道产生影响,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⑤集气站地下 水污染防治措施:集气站内所有设备、管道、储罐等的布置、安装维修和维护要符 合行业标准,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 施工期:①总体要满足《施工厂界噪声标准限值》的规定。②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 施工期:①总体满足《施工厂界噪声标准限值》的规定。 间,严禁在夜间(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以避免夜间扰民;③尽 ②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22:00~06: 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级;④合理安排强噪 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以避免夜间扰民;③尽量选用 声施工机械的工作频次,合理调配车辆来往行车密度;⑤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强 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 噪 声 噪声源周围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配备耳塞或耳罩等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级;④合理安排强噪声施工机械的工作频次,合理调配车 保 护 运行期:①井场、站场距各类环境敏感点应在 150m 以上(具体按照项目环评的防 辆来往行车密度;⑤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强噪声源周围的 符合 措施 护距离要求);②设备选型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③绿化对噪声有很好的阻挡和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配备耳塞或耳罩等必要的劳动防护用 吸收作用,因此加强站内绿化是本项目治理噪声较为理想的手段。在站场周围栽种 品。 树木进行绿化,场站内、道路两旁,种植花卉、树木,以降低噪声。 运行期:井场运行期间无噪声产生,各站场在采取单体环 评及本次评价提出的降噪措施后,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敏 感点噪声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 固 体 施工期:①废弃钻井泥浆:应贯彻清洁生产原则,选用环境友好的钻井泥浆,从源 施工期:生活垃圾:井场、站场设生活垃圾收集点,送当 废 弃 头控制,本项目使用无毒无害钻井泥浆。②生活垃圾:井场设生活垃圾收集点,送 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物 处 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运行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 符合 理 处 运行期:废润滑油、废活性炭、含油污泥等运行期固废产生量较小,统一收集后交 点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定期清理用作农 置措 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肥。 施 (1)严格生态优先原则,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内规划布局 (1)严格生态优先原则,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内规划布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基本农田、 局 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属于禁止开发区 本项目工程布设点位不涉及其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域,严禁在其规划井场、站场、管道、道路等任何建设设施,现有的应尽快拆除恢 生态红线,井场实施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 符合 复。同时永久用地尽可能的避让地质灾害易发区。 (2)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各项要求 生 态 (2)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各项要求 本评价要求项目工程做好土壤挖填、平整和植被恢复工 环 境 规划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域;因此应在规划实施过 作,做好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 2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保 护 程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现有场地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 度,加强现有场地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 措施 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落实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费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3)落实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费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 护本项目按照相关政策严格生态补偿费用。 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 复效益。因此, 规划应逐步将气田开发生态补偿费用纳入资金计划,按当地政府具体要求统一落 实。 (1)严禁在《延安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内规划井场、站场、 管道等任何建设设施,现有的应尽快拆除恢复。规划中应考虑禁止开发区域位置因 素,合理规划气区划分和站场位置,避免因气区及站场确定后,管道工程不得不穿 (1)产建工程对禁止开发区进行避让。 (2)评价对水源保护区进行避让。 越禁止开发区域。 (2)合理规划站场位置,严禁各类设施布局在延安市、各县级划定的饮用水源地 (3)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根据《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环 境 保护区内,尽量减少管线伴行、穿、跨越地表水需要保护的河段及其上游河段(包 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相 风 险 括水功能区划中属于一级区划中的保护区,属于二级区划中的饮用水源区,以及依 关要求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明确本项 管 理 目预案的适用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与分级、应急组 法划定的地表水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河段。 要求 符合 (3)建议根据井区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泄漏污染事故处置方案,指导事故发生后 织机构与职责、环境风险应急监控与预警、事故状态下的 应急响应、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措施、 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应急处置和事后修复。 (4)规划中各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尤其应发挥早期介入的原则, 善后处置、预案管理与演练以及预案修编要求等内容。 建议在规划层面提出应在主要站场和管线选址、选线阶段介入。 (5)建议规划建设宝塔-延长-延川-宜川井区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建立健全 环境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在现有各集气站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的基础上编制上一级 综合预案,从战略性上总体规划和统筹各集气站厂的应急协调、应急物资调配。 2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4 与延安市“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 (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2021 年11月29日,延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延政发[2021]14 号)。根据该通知, 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19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18个、重点管控单元63个、 一般管控单元13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生态功能区域 评估调查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环境管控单元特征,分别提出管控要求,实施差异化 环境准入,促进环境管理精准化。本次评价结合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中环境管控单元划分依据进行相符性分析。 表1.3.4-1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管控单 元 优先管 控单元 区域 管控要求 相符性分析 相符 性 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 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 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 然保护地等。划分优先保护 单元 118 个,面积 13838.15km2,占全市国土 面积的 37.37%。 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 优先为原则,突出空 间布局约束,依法禁 止或限制大规模、高 强度工业开发和城镇 建设活动,开展生态 功能受损区域生态保 护修复活动,确保重 要生态环境功能不降 低 本项目不涉及重要水源涵 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 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 功能重要区域,不涉及自 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 源保护区。根据核定,项 目井场选址不在优先保护 单元内 相符 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 护基本要求。 本项目选址位于陕西省延 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塔 区临镇,项目选址位于一 般管控单元内。本项目建 设过程严格实施废水、废 气、噪声、固废污染防治 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 放,并制定相应的环境风 险和生态恢复措施,符合 管控要求。 相符 一般管 控单元 指优先保护和重点管控单元 之外的区域,划分一般管控 单元 13 个,面积 13902.32km2,占全市国土 面积的 37.54%。 重点管 控单元 指涉及大气、水、土壤自然 、 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 重点管控单元以提升 控的区域,主要包括人群集 资源利用效率、加强 聚区、工业园区、重点流域 污染物减排治理为重 等。划分重点管控单元 63 点, 解决突出生态环 个,面积 9290.40km2,占全 境问题。 市国土面积的 25.09%。 根据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反 馈的本项目“三线一单”比 对结果,本项目不涉及重 点管控单元 本项目与延安市“三线一单”管控单位位置关系见图1.3.4-1。 28 相符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所在区域 图1.3-1 与延安市“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三线一单”生 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延政发[2021]14 号),本项目涉及一般管控单元及 优先管控单元,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 (2)与“三线一单”基本要求的相符性 ①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 本项目产建工程中,井场、站场等工程均未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建设项 目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②环境质量底线 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各污染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项目特征因子非甲烷总烃满足相应质量标准限 值要求; 地下水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符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 中Ⅲ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 制值标准的要求。项目施工期、运营期采取相应措施后,“三废”均可以达标排放, 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 ③资源利用上线 本次项目生产过程中新建水源井作为水源,主要用于日常办公用水,项目建设 不会对当地水资源环境造成影响;此外,项目占地面积在评价区总面积中比重较小, 对所在区域内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不大。总体来说,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 用上线要求。 ④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本项目涉及 其中的宜川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负面清 单内容,本项目为B0720天然气开采,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 综合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区,各井场、站场工程内容均不在 水源保护区内。在严格执行本次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空 气、地表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符合“三线一单” 要求。 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5 选址合理性分析 (1)项目选址合理性 根据现场调查和卫星遥感解译,本次开发的气井、管线均不在宜川县、宝塔区的 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内。本次项目在地面工程选址上对环境敏感点均采取避让措施, 各项生产设施不位于城市建成区和规划范围内。本项目拟新建井场及其井场道路未占 用基本农田。同时项目选址过程中对项目周边居民点和居民饮用水源井进行避让,井 区开发总体布局基本合理,各项选址符合《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 (2)井场选址合理性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井场距离周边居民点距离,距离居民住宅大于 200m;距离 高压线及其他永久设施大于 75m,周边 500m 范围内无铁路、高速公路、学校、医院 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险性场所,不在地下矿产采掘区;不占用基本农田。 井场均布置在黄土梁峁区,地质条件较好,占地类型以草地为主,选址符合《钻前工 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SYT 5466-2013)要求。综上,已确定位置各井场选址合 理。 (3)道路工程选线合理性 本次项目建设道路为井场进场道路,项目道路工程选线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JTG B01-201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等标准或规范。在线路 选择方面,兼顾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节约土地、节省投资、施工难易程度和运 行安全等多种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要求: ① 尽可能使线路顺直、平缓,缩短线路长度;道路建设应按切实保护耕地、节约 用地的原则确定用地范围; ② 尽量减少同现有管道和光缆的交叉及穿越公路、河流、水库、沟谷的次数;严 格遵循规范要求,保证与现有管道穿跨越位置的安全距离;道路选线应尽量避开村庄 等环境敏感点; ③ 在道路地界内的山坡地,必须修建护坡或者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工程竣工 后,开挖面和弃土弃渣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评价要求道路选线必须满足以上要求,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道路选线基本可行。 (4)管线选线的合理性 本次项目管线均为临时占地,主要占地类型为草地、旱地,无基本农田;管线穿 3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越冲沟采取大开挖穿越。管线均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管线设计符合《输气管道工程 设计规范》(GB50251-2015)要求。 集输系统的优化主要采用优化布站理论和管网优化理论,依托井组密闭增压技术、 集输半径界定技术,最大限度的实现地面系统的最优化布局。在满足下列管线选址要 求的前提下,评价认为,拟新建的管线选线是基本可行的。 (5)站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站场工程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等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新建站场按照标准化站场 设计规范进行建设,有效地减少占地。站场远离地表水体,远离周边村镇集中饮用水 井。对站场产生的污染物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因此项目站场 选址基本合理。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项目特征,评价关注的主要环节问题如下: (1)施工期需关注施工扬尘、各类施工废水、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及处置措施, 以及管线穿跨越施工对河流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可行性,同时应关注施工对土壤、 动植物、土地利用、农作物的环境影响分析以及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可行性。 (2)运行期重点关注井场无组织烃类排放、运输道路扬尘、采出水、洗井修井 废水、井站场噪声的环境影响及处置措施可行性。 (3)根据项目环境污染特征和当地环境状况,评价重点关注项目对生态环境、 地下水环境、环境风险及水源地的影响,兼顾其它环境影响,根据预测可能造成环境 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针对、有侧重地提出预防、减缓和补偿等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 应急预案。 1.5 评价结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 203 井区地面工程 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同时与相关规划基本符合,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设 和运行过程中严格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 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建设和运行产生的环境影响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 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本次评价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宝塔分局、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及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 3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感谢。 3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任务依据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 203 井区地面工 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 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 采气四厂,2022.7.5。 2.1.2 法律法规 2.1.2.1环保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2018.12.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20.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10.2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2009.8.2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2020.7.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修订)》,2018.10.2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2016.9.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2020.1.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2018.10。2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018.10.2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3.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10.2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2016.11.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1.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 年修订),2017.11.19; 3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10.1。 2.1.2.2行政法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28 号,2017 年 10 月 1 日实 施; (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2019 年 1 月 1 日 实施; (3)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4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 通知》,2012 年 10 月;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2021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5)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 682 号),2017.10.1; (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2005.12.3; (7)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令第 645 号),2013.12.7; (8)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2013.9.10; (9)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2015.4.2; (10)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2016.5.28; (11)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 682 号),2017.10.1; (12)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 年修订),2011.1.8; (13)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国令第 592 号),2011.3.5; (14)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 2011.10.17; (15)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 693 号), 2018.1.1; (16)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 号),2000.11.26; ( 17 ) 国 务 院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野 生 植 物 保 护 条 例 》 ( 国 令 第 204 号 ) , 1997.1.1; (18)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 号), 2012.1.12; 3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发[2003]394 号),2003.11.2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6.1.1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修订)》,2016.2.6; (2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22; (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 (24)《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20)。 2.1.2.3相关规范 (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2011 年 10 月 17 日起实施;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9 号,202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15 号,2021 年 01 月 01 日起实施; (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 号); (5)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陕政发[2013]15 号),2013.3.13; (6)《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修正),2019 年 7 月 31 日陕西省第 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7)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陕政发[2015]60 号), 2015.12.30; (8)《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环函[2012]704 号,2012 年 8 月 7 日; (9)《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9 年修正),2019 年 7 月 31 日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办公室,陕环办发[2012]144 号; (11)《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陕西省环保厅,2014 年 5 月 1 日 实施; (1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陕环函[2012]704 号; (13)《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差 3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陕环发[2017]27 号; (1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陕政发〔2020〕11 号,2021 年 2 月 2 日; (1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2 年工作方案 的通知陕政办函》,陕政办发【2022】8 号,2022 年 4 月 15 日; (16)《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50 号), 2011.12.29; ( 17 ) 《关 于 进 一步 加 强 环境 影 响评 价 管 理 防 范 环 境风 险 的通 知 》 (环 发 [2012]77 号),2012.7.3; (18)《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2012.8.8; (19)《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2021.12.11; (20)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 〔2010〕218 号),2010.5.4; (21)《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 函〔2019〕910 号),2019.12.13; (22)《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 [2014]506 号; (2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陕政发〔2020〕11 号); (24)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 知》(延政发〔2021〕14 号); (25)延安市人民政府《延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延政函〔2017〕 221 号),2017.11.21; (26)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延政办函〔2014〕22 号),2014.6.11; (27)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2 年工作 方案》的通知,延政办函〔2022〕18 号; ( 28)《延安市 2022 年 落实企业生态环 保主体责任 工作方案》, 延政办 函 〔2022〕19 号; 3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陕西省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点(试行)》(陕 环办发〔2020〕34 号); (30)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北油气田开采清洁文明井场验收 标准》的通知,陕环办发[2016]31 号,2016 年 04 月 25 日。 2.1.3 相关规划 (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纲要》,2021 年 1 月 29 日; (2)《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政办发[2021]25 号),2021 年 9 月 18 日; (3)《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2021.5.24; (4)《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 年-2025 年)》,2021.12.24; (5)《延安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2017.12.6; (6)《“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 号),2022.1.29。 2.1.4 技术导则与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3492007); (10)《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 (1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15); (12)《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 (1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3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陆上钻井作业环境保护推荐作法》(SY/T 6629-2005); (15)《陆上石油天然气生产环境保护推荐作法》(SY/T 6628-2005)。 2.2 项目相关资料 (1)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具的《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项目 代码:2202-610600-04-01-326286),2022 年 2 月 10 日; (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 203 井区 地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 年 2 月; (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 203 井区 地面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022 年 7 月; (4)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相关图件、资料。 2.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油田开发的工程特点及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在施工期、运行 期 和闭井期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有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生态 环境、固废等。 (1)施工期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生态影响,主要为钻井作业和地面设施建设,如修 路、平整场地、管线敷设、站场建设等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主要 体现在占用土地及破坏土壤、地表植被等。 表 2.3.1-1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 废气 废水 车辆废气 生活污水 / -2 / / / 地表水 / / -1 / / 地下水 / / -1 / / 声环境 / / / / -2 土壤 -2 / -1 -1 / 植被 -2 / / / / 动物 -1 / / / -1 环境要素 占地 环境空气 (2)运行期 39 固体废物 噪声 生活垃圾、建筑垃 施工车辆、钻机 圾 等噪声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运行期,正常工况条件下,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各站场、井场。与施工期相比, 运行期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稍轻,但持续的时间较长。 表 2.3.1-2 本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空气 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 土壤 植被 动物 废气 废水 固体废物 噪声 无组织烃类气 气田采出水、生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 压缩机、泵 体、压缩机废 产废水、生活污 理系统排泥、废润滑油 类放空火炬 气、锅炉废气 水 等 噪声 -1 / / / / -1 / / / -2 -1 / / / / -1 / -1 -1 / / / / / / / / -1 风险 天然气泄漏 等 -2 -1 / / -1 / / (3)闭井期 闭井期天然气产量明显下降,气井相继关闭,因此气田闭井期对各种环境因素的 影 响范围和程度上均有所降低。闭井期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站场拆除井场设备、井 场封 井、管道拆除等施工活动,施工活动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等。 表 2.3.1-3 本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 污染环节环境要素 工程车辆 井场封井 天然气集输管道拆除 站场拆除 环境空气 -1 -1 -1 -1 地表水 / / -1 / 地下水 / / / / 声环境 -1 -1 / -1 土壤 / -1 / / 植被 / -1 / -1 固体废物 / -1 -1 -1 2.3.2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前述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种类、排污去 向、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因子筛选,具体详见表 2.3.2-1。 表2.3.2-1 类别 环境空 气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风险评价因子 环境评价因子筛选结果汇总 评价因子 SO2、NO2、PM10、PM2.5、CO、O3、总烃、非甲烷 总烃 颗粒物、SO2、NOX、非甲烷总烃 NOX、CO 40 备注 / /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类别 地表 水 地下水 声环 境 固体 废物 评价因子 备注 pH 值、COD、NH3-N、硫化物、石油类、挥发酚 影响评价因子 废水处理设施可依托性 + + 2+ K 、Na 、Ca 、Mg2+、CO32-、HCO3-、Cl-、 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 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 现状评价因子 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 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pH 及砷、汞、铬、铅、镉、锌、铜、镍、 石油类、挥发酚 影响评价因子 石油类 现状评价因子 / / 水质 包气带 / 风险评价因子 石油类 / 现状评价因子 等效连续 A 声级 / 影响评价因子 等效连续 A 声级 / 影响评价因子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可行性 / pH、石油烃、砷、镉、六价铬、铜、汞、镍、锌、 铅、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 苯、氯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 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 烯、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 氯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1,1,2-三氯 土壤环 现状评价因子 乙烷、四氯乙烯、氯苯、1,1,1,2-四氯乙烷、苯 建设用地 乙烯、1,1,2,2-四氯乙烷、1,2,3-三氯丙烷、 境 1,4-二氯苯、1,2-二氯苯、2-氯酚、硝基苯、苯 胺、萘、苯并[a]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 蒽、苯并[a] 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 生态环 境 pH、石油烃、铅、铬、砷、汞、镉、锌、铜、镍 农用地 影响评价因子 石油烃 / 现状评价因子 土地利用、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等 / 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 风险 占地、土壤、植被、动物、土壤侵蚀、景观、生态 分析评价 系统、农业生产等 天然气泄漏污染及泄漏后引发险火灾、爆炸 / 等环境风险事故 2.3.3 评价标准 2.3.3.1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 2.3.3-2~表 2.3.3-3。 表2.3.3-2 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评价因子 41 / 标准值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单位 年均值 0.06 24h 平均 0.15 1h 平均 0.50 年均值 0.04 24h 平均 0.08 1h 平均 0.20 一氧化碳 24h 平均 4 (CO) 1h 平均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 空气 (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 改单 臭氧(O3) PM10 PM2.5 地表 水 日最大 8h 平均 10 0.16 1h 平均 0.2 年均值 0.07 24h 平均 0.15 年均值 0.035 24h 平均 0.075 非甲烷总烃 小时平均 2.0 《以色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总烃 1 次值(30min) 5.0 pH 值 无量纲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COD 20 氨氮 1.0 石油类 挥发酚 mg/L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Ⅲ类标准 0.05 0.005 氟化物 1.0 硫化物 0.2 无量纲 6.5~8.5 总硬度 ≤45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硫酸盐 ≤250 氯化物 ≤250 挥发性酚类 ≤0.002 耗氧量(COD 水 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pH 地下 数值 ≤3.0 Mn 法) ≤20 硝酸盐 亚硝酸盐(以 N 计) mg/L ≤1.00 氨氮(以 N 计) ≤0.5 氟化物 ≤1.0 氰化物 ≤0.05 砷 ≤0.01 汞 ≤0.001 铬(六价) ≤0.05 铅 ≤0.01 4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镉 ≤0.005 铁 ≤0.3 锰 ≤0.10 菌群总数 总大肠菌群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 A 声级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3.0 mg/L 石油类 (GB3838-2002)Ⅲ类 ≤100 个/L 0.05 dB(A) 昼间 60 夜间 50 表 2.3.3-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 序号 污染物项目 筛选值 CAS 编号 管制值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重金属和无机物 1 砷 7440-38-2 20① 60① 120 140 2 镉 7440-43-9 20 65 47 172 3 铬(六价) 18540-29-9 3.0 5.7 30 78 4 铜 7440-50-8 2000 18000 8000 36000 5 铅 7439-92-1 400 800 800 2500 6 汞 7439-97-6 8 38 33 82 7 镍 7440-02-0 150 900 600 2000 挥发性有机物 8 四氯化碳 56-23-5 0.9 2.8 9 36 9 氯仿 67-66-3 0.3 0.9 5 10 10 氯甲烷 74-87-3 12 37 21 120 11 1,1-二氯乙烷 75-34-3 3 9 20 100 12 1,2-二氯乙烷 107-06-2 0.52 5 6 21 13 1,1-二氯乙烯 75-35-4 12 66 40 200 14 顺-1,2-二氯乙烯 156-59-2 66 596 200 2000 15 反-1,2-二氯乙烯 156-60-5 10 54 31 163 16 二氯甲烷 75-09-2 94 616 300 2000 17 1,2-二氯丙烷 78-87-5 1 5 5 47 18 1,1,1,2-四氯乙 烷 630-20-6 2.6 10 26 100 19 1,1,2,2-四氯乙 烷 79-34-5 1.6 6.8 14 50 20 四氯乙烯 127-18-4 11 53 34 183 21 1,1,1-三氯乙烷 71-55-6 701 840 840 840 22 1,1,2-三氯乙烷 79-00-5 0.6 2.8 5 15 23 三氯乙烯 79-01-6 0.7 2.8 7 20 24 1,2,3-三氯丙烷 96-18-4 0.05 0.5 0.5 5 25 氯乙烯 75-01-4 0.12 0.43 1.2 4.3 26 苯 71-43-2 1 4 10 40 4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 氯苯 108-90-7 68 270 200 1000 28 1,2-二氯苯 95-50-1 560 560 560 560 29 1,4-二氯苯 106-46-7 5.6 20 56 200 30 乙苯 100-41-4 7.2 28 72 280 31 苯乙烯 100-42-5 1290 1290 1290 1290 32 甲苯 108-88-3 1200 1200 1200 1200 33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08-38-3, 106-42-3 163 570 500 570 34 邻二甲苯 95-47-6 222 640 640 640 半挥发性有机物 35 硝基苯 98-95-3 34 76 190 760 36 苯胺 62-53-3 92 260 211 663 37 2-氯酚 95-57-8 250 2256 500 4500 38 苯并[a]蒽 56-55-3 5.5 15 55 151 39 苯并[a]芘 50-32-8 0.55 1.5 5.5 15 40 苯并[b]荧蒽 205-99-2 5.5 15 55 151 41 苯并[k]荧蒽 207-08-9 55 151 550 1500 42 䓛 218-01-9 490 1293 4900 12900 43 二苯并[a,h]蒽 53-70-3 0.55 1.5 5.5 15 44 茚并[1,2,3-cd]芘 193-39-5 5.5 15 55 151 45 萘 91-20-3 25 70 255 700 46 石油烃 / 826 4500 5000 9000 注:具体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等于或者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见 3.6)水平 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土壤环境背景值可参见附录 A。 2.3.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表 1 中相 关规定,施工期非道路移动机械废气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 III、IV 阶段)》;运营期排放的锅炉废气执行《陕西省锅炉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相关标准限值;各站场燃气压缩机排放执行《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标准;食堂油烟执行《饮食 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 2.0mg/m3 标准要求;站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 织排放监控点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限值, 厂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9728-2020)油气集中处理站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排放标准 限值详见表 2.3.3-4。 4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3.3-4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废气执行标准 标准值 评价因子 《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DB61/1226-2018)新建燃气锅炉 排放浓度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 准》(GB37822-2019)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 油 气集中处理站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颗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烟气黑度 颗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单位 mg/m3 非甲烷总烃 mg/m3 非甲烷总烃 mg/m3 《施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 (DB61/1078-2017) 颗粒物 4.0 (林格曼黑度,级) mg/m3 % CO HC NOX PM 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mg/m3 油烟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 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 III、 IV 阶段) 》 小型灶头 去除率 1h 平均浓度 任意一次浓度 限值 10 20 50 1 120 550 240 2 60 10 30 g/kWh g/kWh g/kWh g/kWh 无组织排放监 mg/m3 控浓度限值 3.5 0.4 3.5,0.67 0.1 0.7 (2)废水 本项目气田采出水及生产废水拉运至井区依托的甘泉延 653 井区污水处理设施处 理后回注地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周边绿化,不外排。 (3)噪声 本项目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有 关标准限值要求;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要求,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2.3.3-5。 表2.3.3-5 项目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时段 标准限值(dB(A)) 昼间 夜间 施工期 70 55 营运期 60 50 标准来源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 4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36 号)中相关规定。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4.1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区划功能,按照各环境要 素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方法,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2.4.1.1环境空气 根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非甲烷总烃作为主要污染物,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选择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 采用附录 A 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 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 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 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式中:Pi —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采用 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标 准限值,仅有 8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 分别按 2 倍、3 倍、6 倍折算为 1h 平均质量浓度。 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见表 2.4-1,估算模式参数见表 2.4-2,本项目运营期主 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参数和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表 2.4.1-1。 表2.4.1-1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Pmax≥10% 二级 三级 1%≤Pmax<10% Pmax<1% 表2.4.1-2 污染源 YC1#站压 缩 机 排气筒DA001 有组织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下风向距离 (m) 污染物 颗粒物 128 NOx 46 最大落地浓度 (μg/m3) 占标率(%) 1.4209 0.32 4.7363 1.8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颗粒物 YC2#站压 缩 机 排气筒DA002 YC2#站燃气锅 炉 140 NOx 颗粒物 NOx 排气筒DA003 73 SO2 表 2.4.1-3 1.5513 0.34 5.2586 2.10 1.2038 0.27 0.3585 2.54 0.2009 0.04 无组织排放预测结果表 非甲烷总烃 预测浓度(μg/m3) 占标率(%) 序号 站场 污染源 离源距离 (m) 1 YC1#站 管道集输过程无组织源 100 9.5784 0.48 2 YC2#站 管道集输过程无组织源 114 9.3214 0.47 根据预测结果,正常工况下项目排放的 NOx 占标率最大,为 2.54%,根据表 2.4.1-1 可知,本项目评价等级定为二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评价范围以厂址为 中心的 5km 的矩形。 2.4.1.2地表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不外排,生产废水全部用于井下回注,生活污水经污 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场道路洒水或绿化。项目无废(污)水排放。根据《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判定方法,本项目废水为间接排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B,可不进行地 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及废水综合利用可行性评价。 2.4.1.3地下水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附录 A,天然气开发 项目类别属“F 石油、天然气”中“38、天然气开采”为Ⅱ类项目;采集气管辖属于 “F 石油、天然气”中的“41、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 线)”,为Ⅲ类项目。地下水等级判定按照下表的原则进行判定。 表2.4.1-4 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表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敏感 评价等级 较敏感 判据 不敏感 Ⅰ类项目 Ⅱ类项目 Ⅲ类项目 一 一 二 一 二 三 二 三 三 (2)地下水评价范围 4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结合本项目工程 布局与区域地下水系统特征,重点考虑建设项目污染源分布特征、地下水径流特征、 地下水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及保护要求等因素,确定 调查评价范围。 井场、集气站的评价范围根据公式计算法和自定义法综合确定,管线的评价范围 确定为自工程边界外扩 200m 的范围。 新建 2 座集气站均位于黄土梁峁区,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含水层和其下伏的碎屑岩 含水层,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运行期的污水罐、污水罐及化粪池等罐体、 池体发生腐蚀、破损等事故情况,导致污水泄漏影响地下水水质, 主要影响的含水层 为浅层黄土潜水含水层。 集气站及井场的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公式计算法确定。计算公式为: L=α×K×I×T/ne 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 α—变化系数,α≥1,一般取 2; K—渗透系数,m/d; I—水力坡度; T—质点迁移天数,本次取 T=5000d; 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计算参数为:K 根据经验确定为 0.25m/d,I 取调查区综合 值为 0.01,黄土 ne 取值区间为 0.14~0.22,本次取平均值为 0.18,则计算得 L 为 138.9m, 本次评价范围取整 140m。 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井场和集气站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以占地边界为界,下游 外扩 140m 上游和两侧各外扩 100m 的范围。 ③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的地下水 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和不敏感三级,具体分级原则见表 2.4.1-5。 表2.4.1-5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敏感程度 敏感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 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 4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 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 ,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 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1)调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调查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因地形破碎,地面坡度大,降水和地表水流失严重, 补给困难,地下水贫乏。在黄土涧地、斜坡和沟脑分布有黄土层孔隙、裂隙水,埋深 10~30m,可打大口井以供人畜饮用;在云岩河及其他河流的漫滩及低级阶地冲积、洪 积砂砾石层分布第四系冲洪积层潜水,埋藏浅,水质好,单井出水量150~400 m3/d, 在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地带,有上覆黄土层孔隙、裂隙水与下覆碎屑岩裂隙水这种双 层结构。 区内除大的塬涧洼地、河谷漫滩阶地处稍富水外,其他地方地下水贫乏。现状开 发方式主要有引泉、大口井、机井、压水井以及矿坑排水等,水资源主要用于人畜饮 用水、灌溉和工业用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 2)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调查范围内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多为水库地表水, 部分靠近河道的乡镇以傍河取水井形式取用浅层地下水,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饮 用水来源主要为裂隙水受地形切割出露的泉水和靠近河道的潜水井等分散式饮用水水 源。 调查范围内涉及集镇主要为云岩镇,根据前述确定的评级范围确定井场和集气站 厂界外下游140m上游和两侧各100m的范围内及外扩50m也无分散式饮用水水源。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结果见下表。 4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4.1-6 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表 项目组成 YC1#集气站 集 气 站 井 场 地下水环境敏感性 评价等级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延 1791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试 44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试 31 试 32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试 45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延 180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延 2012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长 21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Ⅱ类 延 223 集 评价范围 以占地边界为界,下游外扩 140m 上游和两侧各外扩 100m 的范围 YC2#集气站 长 63 管 线 项目类 别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以占地边界为界,下游外扩 140m 上游和两侧各外扩 100m 的范围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延 2011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延 203 长 29 长 49 延 181 延 155 延 346 延页 2 延 2105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YC2#集气站~YC1#集 Ⅲ类 气站 三级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不敏感 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 200m 最近敏感点(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位于项目侧向约 67m,较敏感 50 三级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 YC1#集气站~延 128 管 井区 3#集气站 线 采 YC1#集气站组 气 管 YC2#集气站组 线 最近敏感点(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位于项目侧向约 78m,较敏感 最近敏感点(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位于项目侧向约 25m,较敏感 最近敏感点(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位于项目侧向约 106m,较敏感 5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1.4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依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中的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声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取井场、站场厂界外1m至厂界外200m, 新建管线取两侧200m范围。本项目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结果见表2.4.1-7。 表2.4.1-7 一级 声环境 功能区 0类 二级 1类,2类 ≥3dB(A);≤5dB(A) 较多 三级 3类,4类 <3dB(A) 不大 评价结论 2类 <3dB(A) 变化不大 影响因素评价等级 评价等 级判据 本项目 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 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声级增量 影响人口变化 >5dB(A) 显著 单评价等级 二级 评价等级确定 本项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 2.4.1.5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依据建设项目影响区 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详见下表。 表2.4.1-8 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生态敏感性和影响程度 a)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 b)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 c)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d)根据 HJ2.3 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设项目,生态影 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e)根据 HJ610、HJ964 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 态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f)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 20km2 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改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 g)除本条 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工作 h)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的评价等级。 等级判据 ①建设项目涉及经论证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时,可适当上调评价等级。 ②建设项目同时涉及陆生、水生生态影响时,可针对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分别判定评价等 级。 ③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 势等情况下,评价等级应上调一级。 ④线性工程可分段确定评价等级。线性工程地下穿越或地表跨越生态敏感区,在生态敏感 区范围内无永久、临时占地时,评价等级可下调一级。 ⑤涉海工程评价等级判定参照 GB/T19485。 ⑥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且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污染影响类改扩建项 目,位于已批准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且符合规划环评要求、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的污染影 响类建设项目,可不确定评价等级,直接进行生态影响简单分析。 5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 本项目情 线,本项目工程新增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为 0.784km2<20km2,本项目管线评价 况 范围涉及生态红线,据此判定本项目生态评价等价应不低于二级。 项目判定 结果 二级 2.4.1.6环境风险 (1)评价等级判定 本项目各环境要素、各风险单元评价等级判定见表2.4.1-9,判定结果见表2.4.1-10。 表2.4.1-9 本项目各要素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定一览表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P E 环境要素 各井场、各集气站、采 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大气 各集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采 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地表水 各集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采 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地下水 各集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采气管 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建设项目 各集气管线 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评价等级 / / I 简单分析 P4 E3 I 简单分析 / / I 简单分析 P4 E3 I 简单分析 / / I 简单分析 P4 E2 II 三级 / / I 简单分析 / / II 三级 表2.4-10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定一览表 环境风险潜势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 IV、IV+ III II I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①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 I,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②各集气管线的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 II,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 本项目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 单分析,各集气管线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 (2)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及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各要素风险评价范围见下表。 表2.4-11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一览表 评价工作 等级 环境要素 大气环境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各 简单分析 集气管线 53 评价范围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表水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各集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地下水 各集气管线 简单分析 / 简单分析 / 管线两侧向外延伸 200m 三级 2.4.1.7土壤环境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涉及污染影响型和生态影响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主要根据项 目类别、占地规模与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等进行判定,详述如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 964-2018),对土壤环境评价工作 等级进行判定。 (1)项目类别 根据导则附录 A,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为:采矿业-天然气开采, 属于Ⅱ 类项目,土壤影响为污染影响型。 (2)占地规模 本项目按单个场站等,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场站主要为井场和集气站,占地 规模均为小型(≤5hm2)。因此,本项目占地规模为“小型”。 (3)环境敏感程度 部分井场、站场周围200m范围内分布有耕地,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 表2.4.1-12 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较敏感 判别依据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 、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不敏感 其他情况 敏感 (4)评价工作等级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评价等级判定见下表。 表2.4.1-13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站场 YC1#集气 站 YC2#集气 站 延 1791 试 44 试 31 项目 类别 影响 类型 永久占 地规模 周边敏感目标 敏感 程度 等级 判定 Ⅱ类 污染型 小型 周边存在耕地 敏感 二级 Ⅱ类 污染型 小型 周边存在耕地 敏感 二级 Ⅱ类 Ⅱ类 Ⅱ类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敏感 敏感 敏感 二级 二级 二级 5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试 32 试 45 延 180 延 2012 长 63 长 21 延 223 延 2011 延 203 长 29 长 49 延 181 延 2105 延 346 延页 2 延 155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Ⅱ类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污染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牧草地 周边存在牧草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周边存在耕地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项目场站二级调查评价范围为厂界外扩200m。 2.4.2 评价范围 根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和项目周围自然环境特征,按照各 环境要素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范围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具体详见表2.4.1-14。 表2.4.1-1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 大气环境 评价范围 以各场站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地表水环境 声环境 / 井场和集气站:以占地边界为界,下游外扩140m上游和两侧各外扩100m 的范围;管线:两侧200m的范围 厂界外200m范围 土壤环境 二级调查评价范围取场界外扩200m 地下水环境 环境风 险 环境空气 / 地表水环境 / 地下水环境 集气管线两侧向外延伸200m 井区范围外扩2km,场站场界外200m范围内区域;管线及道路两侧各 500m带状区域 生态环境 2.5 环境功能区划 2.5.1 环境空气 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塔区临镇。按照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原 则,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区。 5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2 地下水环境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以人体 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为Ⅲ类水质。 2.5.3 地表水环境 云岩河属于黄河一级支流,云岩河支流神仙河属于黄河二级支流。根据《陕西省 水功能区划》,本项目气田范围内的云岩河及神仙河,本项目所在区域云岩河、神仙 河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为Ⅲ类。 2.5.4 声环境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和开发区块及周围的环境状况, 确定声环境功能为2类。 2.5.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在生态功能分区上属于黄土梁峁沟壑 水土流失控制区及宜延黄土梁土壤侵蚀敏感区,具体见附图2.5-1。 2.6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需特殊保 护的区域。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6-1。 环境 要素 保护对象 地表 云岩河水 水 系 表2.6-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相对位置 保护内 容 保护目标 管线穿越 地表水 水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 云岩河 神仙河 农村集中式及分 散式饮用水水源 第四系黄土层孔 隙潜水及石炭系 基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层 管线两侧 200m范围内 地下水 存在分散式水井 水质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环境 场站等评价范围内 空气 居民点 站场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见表 2.6-2;集气管线 场站、管线、道路 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详见 人群健 康 环境 200m 范围内的居民 表 2.6-3, 噪声 点等敏感点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地下 水 5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中 2 类标准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 工程永久、临时占地及 土壤环 (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土壤 建设用地及农用地 其影响范围 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风险筛选值 临时占地土地恢复率100%,井场内外适 植被 宜绿化区域植被有效覆盖率不得低于 植被 90% 土地利用 生态 环境 土地 工程永久、临时占地 及其影响范围 水土保 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保护占 持 地周边草地和林地 水土保持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合理控制施工范围和建设工程占地,禁 止占用基本农田;占地按“占多少,补 多少”、等质原则进行补偿 分布在井区范围内, 白家塬遗址、皮头 本项目建设工程不在文 烽火台遗址等 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 文物 《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 项目各集气站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2.6-2 集气站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表 相对站址 方位 相对站址距 离/m 20户73人 北 1095 南苏 24户132人 西 1206 白家塬 32户151人 南 505 上太头 28户138人 东 1300 5 太头村 46户231人 东南 2189 6 上寺庙 23户117人 西南 2839 7 王家塬 19户106人 西北 2438 8 北苏村 34户185人 西北 3135 9 鸭儿湾 10户33人 东北 586 10 新庄 东北 1030 11 云岩镇 西北 703 序号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1 孙家坡 2 3 4 12 站场 YC1#集 气站 环境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 8户19人 准》(GB 30952395户6880人 2012 )中二级标准 杜窑科 18户108人 北 1995 沈家河 6户19人 东 1794 14 史村 58户237人 东南 1978 15 呼家河村 16户65人 东 1309 16 南海沟 5户25人 西 1593 17 南海峁 18户63人 西北 2015 13 YC2#集 气站 5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孙家窑科 26户110人 西 2418 19 落东村 12户94人 西南 1696 项目管线评价范围两侧 200m 范围内噪声及地下水风险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2.6-3 项目管线段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 管线段 保护对象 1 张家村 2 王家塬 3 孟家塬村 4 孙家坡 5 6 YC1#集气 站组 羊坪 李家窑科 7 山中 8 马圪塔 9 芝塬 10 二里半村 11 鸭儿湾 12 新庄 13 YC2#集气 站组 呼家河村 14 沈家河 15 兰水月村 16 张口塬 17 南海沟 18 19 YC2#集气 站~YC1#集 气站 20 21 南海峁 北海 上寺庙 YC1#集气 下吕塬村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28户119人,分散 式水井 19户56人,分散式 水井 29户158人,分散 式水井 20户73人,分散式 水井 15户82人,分散式 水井 14户48人,分散式 水井 21户66人,分散式 水井 15户51人,分散式 水井 33户122人,分散 式水井 35户108人,分散 《地下水质量标准》 式水井 (GB/T 14848-2017)Ⅲ 类标准, 10户33人,分散式 水井 《声环境质量标准》 8户19人,分散式 (GB 3096-2008)中 2 类标准 水井 16户65人,分散式 水井 6户19人,分散式 水井 13户41人,分散式 水井 15户48人,分散式 水井 5户25人,分散式 水井 18户63人,分散式 水井 33户122人,分散 式水井 23户117人,分散 式水井 18户61人,分散式 水井 58 相对管线最近距 离/m 25 50 20 30 89 92 38 18 68 27 147 105 70 82 107 148 65 63 23 91 2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站~延128井 区3#集气站 上吕塬村 23 李树畔村 24 铁儿塬 25 临镇 15户52人,分散式 水井 28户102人,分散 式水井 8户21人,分散式 水井 2835户9663人 59 47 35 25 12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1 项目所在区域资源概况 3.1.1 企业基本情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成立于2018年09月07日,注 册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茶坊街道马坊村,主要负责延安市富县、宜川、甘泉三县 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 3.1.2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 (2)建设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 (3)建设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塔区临镇; (4)建设性质:新建; (5)行业类别:B0721 陆地天然气开采; (6)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体新建集气站2座,生活保障点1座,延128井区3# 集气站扩建增设收球筒1具,集气分离器1台。共敷设采气管线73.89km,集气管线 33.56km,纳入井场19座,接入气井45口,建成产能1.1亿方/年。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 线输送至YC1#集气站,后输送至延128井区已建3#集气站,通过已建的集气管线最终 输至延128井区南泥湾净化厂统一处理。 (7)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24006.71万元。 3.1.3 地理位置与交通 本次产建开发涉及的区块为延203井区,开发区域涉及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 塔区临镇,区内主要交通干线有榆蓝高速等县乡公路,以及气区道路连接各乡镇,交 通便利,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3.1-1,气田范围图见附图3.1-2。 表3.1.3-1 项目气田范围拐点坐标(北京54坐标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东经 19411963.550807 19411963.550807 19411725.250016 19412201.851597 19412678.453178 19413095.479562 19413393.355550 北纬 4011969.440902 4012803.493669 4013697.121634 4013756.696831 4014114.148017 4013518.396041 4014054.572819 序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60 东经 19421733.883219 19422150.909602 19422508.360788 19422746.661579 19423104.112764 19423223.263160 19423282.838357 北纬 4030199.451378 4030497.327367 4030259.026576 4029424.973809 4028590.921042 4027637.717880 4027220.69149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9413393.355550 19413750.806736 19414406.133910 19414465.709107 19414644.434700 19414286.983514 19414882.735491 19415418.912270 19415835.938653 19416193.389839 19416312.540234 19416431.690629 19416908.292210 19416908.292210 19416491.265827 19416074.239444 19416550.841025 19416729.566618 19416729.566618 19416312.540234 19416252.965036 19417087.017803 19416789.141815 19416372.115432 19416789.141815 19417980.645768 19417801.920175 19417682.769780 19417742.344977 19418457.247349 19418635.972942 19419350.875313 19419589.176104 19419767.901697 19419529.600906 19419708.326499 19419172.149721 19419291.300116 19419648.751302 19419767.901697 19419946.627290 19420661.529661 19421197.706440 3.1.4 资源状况 4014412.024005 4014709.899993 4014233.298412 4015007.775981 4015246.076772 4015841.828748 4016139.704737 4015901.403946 4016497.155922 4016735.456713 4016199.279934 4015901.403946 4016080.129539 4016616.306318 4016973.757503 4017629.084677 4018105.686259 4018463.137444 4018999.314223 4019356.765409 4020071.667780 4020488.694164 4021620.622919 4022216.374895 4022514.250883 4022931.277267 4024063.206022 4025135.559579 4025671.736358 4025910.037149 4026327.063532 4026207.913137 4027101.541101 4027697.293078 4027399.417090 4028114.319461 4028412.195449 4029007.947426 4029424.973809 4030020.725785 4030080.300983 4029901.575390 4029663.274600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19424057.315927 19424950.943891 19424355.191915 19424116.891124 19424355.191915 19425010.519089 19424950.943891 19425546.695868 19425487.120670 19425904.147053 19426797.775018 19427453.102192 19427691.402982 19427810.553378 19428227.579761 19428227.579761 19428823.331737 19429002.057330 19429180.782923 19429597.809307 19429776.534900 19429776.231227 19429805.716941 19429746.745512 19429746.745512 19429658.288368 19429597.809307 19429157.031217 19426562.288319 19425795.659735 19424114.973995 19423200.916837 19421844.573959 19420753.602513 19419190.859631 19417392.231032 19415741.031006 19414355.202412 19413706.516688 19411963.550807 4027161.116299 4026505.789125 4026148.337939 4025552.585963 4025373.860370 4025016.409184 4024480.232405 4024122.781220 4023705.754836 4024361.082010 4023407.878848 4023705.754836 4024003.630824 4023705.754836 4023765.330034 4023467.454046 4023407.878848 4023229.153255 4022871.702069 4022752.551674 4022931.277267 4021100.113438 4020923.199149 4019065.599120 4018947.656261 4013109.484740 4011492.839321 4011546.741859 4011635.199003 4011635.199003 4011694.170433 4011694.170433 4011694.170433 4011694.170433 4011782.627577 4011841.599006 4011900.570436 4011930.056150 4011900.570436 4011969.440902 1、气藏基本情况 延203井区探明储量55.2×108m3,叠加含气面积 137.8km2。属于弹性气驱动岩性 气藏。气藏埋深2627.41m,渗透率见下表。 表3.1.4-1 层位 宜川盒 8-本溪组储层孔渗数据统计表 孔隙度(%) 渗透率 6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计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计数 盒8 0.23 19.8 6.11 1706 0.00997 12.15 0.224 1659 ft1 0.3 11.87 5.29 834 0.00954 10.15 0.222 815 ft2 0.5 11.8 4.32 379 0.01007 5.73 0.203 368 本溪 0.24 11.78 3.97 376 0.01013 22.15 0.762 359 2、采收率 由于延203区块不含边底水,产出水主要为地层隙间水,表现出定容封闭气藏的 特性,因此按照定容封闭气藏的物质平衡原理—容积法近似地估算采收率。根据各井 前面计算出的气藏废弃压力及原始地层压力,储量控制程度取35%,计算出各层位的 采收率见表3.1.4-2。取容积法预测的采收率作为宜川区块的天然气采收率标定,合采 时 , 井 口 压 力 为 2.0MPa 时 的 采 收 率 为 28.93% ; 井 口 压 力 为 6.5MPa 时 的 采 收 率 为 16.39%。 表3.1.4-2 层位 延 203 井区采收率 井口压力 (MPa) 地层压力 (MPa) 废弃压力 (MPa) 储量控制程度(% ) 采收率 (%) 2.0 20.75 3.44 35 29.74 6.5 20.75 8.18 35 21.82 2.0 19.65 3.45 35 29.44 6.5 19.65 8.26 35 20.98 2.0 22.92 3.46 35 30.16 6.5 22.92 8.3 35 22.77 2.0 18.08 3.47 35 28.93 6.5 18.08 8.32 35 16.39 盒8 ft西组 本溪组 合采 3、天然气性质 宜川延203井区地面集输工程天然气物性见下表。 表3.1.4-3 天然气物性参数(标况) 物性参数 指标 平均分子量 16.79 比热(kJ/kg·k) 2.137 粘度(cP) 0.0105 导热系数(W/m·K) 0.0324 压缩因子 0.9976 高位发热值 37.0MJ/m3 低位发热值 33.4MJ/m3 6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工程采集的天然气为宜川延203井区气井天然气及携带产物。延203井区气源组 分以甲烷为主,不含H2S气体,整体上属无硫天然气。 本次气源组分按本工程所涉及 的已试气井化验组分的平均值进行设计,延203井区试气井天然气组分见下表。 表3.1.4-4 天然气组分表(mol%) CH4 C2H6 C3H8 iC4 nC4 iC5 nC5 nC6 95.1040 0.5704 0.0356 0.0032 0.0036 0.0015 0.0017 0.0038 nC7 nC8 nC9 nC10 CO2 H2 N2 O2 0.0021 0.0030 0.0040 0.0020 2.1791 0.0561 1.9966 0.0333 4、地层水性质 延203区域盒8-本溪组试气43井/53层,试气阶段平均无阻流量为4.08×104m3/d, 产 水量 为 5.851m3/d , 水 气 比为 0.0318。 生产 阶 段 参考 邻区 延 128井 区中 水 气 比为 0.2m3/104Nm3。研究区盒8、ft1、ft2、本溪组地层水均为弱酸性,pH值为5.71,地层 水密度为1.0728g/cm3 ,水型以CaCl2水型为主),地层水矿化度自下而上变低。气藏 地层水离子组成中以Na++K+、Ca2++Mg2+和C1 为主。Ba2+、Sr2+、HCO3 、SO42 相对 – – – 较少。 5、伴生资源利用 气田上古气藏为干气气藏,气体组分以甲烷为主(大于95%),含微量二氧化碳 (小于3%),无硫化氢,尚未发现共(伴)生矿产资源,故无伴生资源利用情况。 6、与非油气矿产的协调开发 根据现有资料,开发利用区内暂无铀矿、煤炭等非油气矿产,不存在与非油气矿 产协调情况。若后期新发现非油气矿产,建设单位将签署相关的互不干扰安全生产协 议,协调与非油气矿产综合开发利用。 3.1.5 本项目气田范围内现有工程概况 本项目现有工程仅为采气井及井场,均未进行管线敷设,气井未生产,气田范围 包括井场19座,气井45口,本项目气田范围见附图3.1-2。 表3.1.5-1 建设内容及规模 井场 井数 配产(万方/ 天) 试 45 1 0.33 延 1791 2 2.08 延 346 1 0.62 配产规模 设计规模 井场数量 (万方/天) (万方/天) (座) 33.35 35 19 6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试 44 2 1.72 延 155 3 2.30 延 180 1 1.04 延 2012 1 1.17 长 63 3 3.76 长 21 1 0.40 延 223 1 0.33 延页 2 2 0.18 延 181 1 0.70 延 2105 6 4.74 试 31 2 0.95 试 32 2 0.52 延 2011 4 2.95 延 203 5 3.74 长 29 3 2.53 长 49 4 3.30 总计 45 33.35 33.35 35 19 3.1.6 现有工程污染分析 本项目气田范围包括井场19座,气井45口,其中探井9口,开发井28口,评价井8 口,钻井方式采用直井、定向井两种方式,均已建成并履行单井环评手续,现处于临 时封井状态,因此无废气、废水、噪声、固废产生。 3.1.7 现有工程存在问题及“以新代老”措施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现有井场均未进行管线敷设,气井未生产,现有工程存在的 主要环保问题及“以新带老” 措施分析如下: 1、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 (1)部分井场未建成清洁文明井场 部分现有井场存在人为垃圾;部分井场外临时占地未及时恢复植被,植被覆盖度 低,遇暴雨天气易导致水土流失;部分井场未按照清洁文明井场要求建设。 (2)道路扬尘对群众影响 6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有巡井道路以砂石路为主,部分为土路,现有工程巡井土路、砂石路等道路扬 尘仍对周围环境空气和农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2、现有环境问题整改及“以新带老”措施 针对以上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本项目拟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通过“以新 带老”措施将现有环境问题进行处理。 (1)清理井场垃圾,对临时占地未及时恢复植被的井场,按照《延安市油气开 发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度。 (2)加强道路洒水频率,尽可能进行路面硬化;车辆转场的路线尽可能避开人 群密集区域以及休息时段,车辆经过敏感点时应降低车速,减小扬尘和噪声污染。 3.2 项目工程概况 3.2.1 项目组成 本项目延203区块下古储层发育差,试气情况不理想,故进行单独开采上古储层, 井距为1000m~1200m,总井数45口。本区预计地质储量55.20×108m3,动用含气面积 115.33km2。预建产能规模为1.1×108m3/a,初期平均单井产气量0.7408×104m3/d,采气 速度1.99%,实现中低压稳产期3年左右,该区域计划生产25年,产气19.01亿方,平 均压力降幅7.32%。其中稳产期累计产气3.3×108m3,平均压力降幅 9.78%。 项目总体新建集气站2座,延128井区3#集气站扩建增设收球筒1具。共敷设采气 管线73.89km,集气管线33.56km,纳入井场19座,接入气井45口,建成产能1.1亿方/ 年。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线输送至YC1#集气站,后输送至延128井区已建3#集气站, 通过已建的集气管线最终输至延128井区南泥湾净化厂统一处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见下表。 表3.2.1-1 项目工程内容建设表 工程类别 主体工程 项目组成 井场 地面 集输 工程 集气站 工程内容 改建现有井场 19 座 项目新建 2 座集气站:YC1#集气站,15×104m3/d,纳入井 场 11 座,同时设置了清管发射装置;YC2#集气站,20× 104m3/d,纳入井场 8 座,同时配置生活区于 YC2#集气站北 侧 采气 19 条,总长度 73.89km 管线 集输管网 集气 YC1#集气站和 YC2#集气站集气管线在 YC1#集气站汇合后 管线 输往延 12 井区 3#集气站,共敷设集气线 33.56km 公用工程及辅 集气站进站道 宽 4.5m/6.0m,长度为 1.05km 道路 助工程 路 6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类别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工程 井场巡井道路 依托现有道路 一般地区管线采用普通级 3PE 防腐,穿跨越地区管线采用加 强级 3PE 防腐。热煨弯管和套管外防腐层选用无溶剂液体环 防腐、保温及阴极保 氧涂料+热收缩补口带防腐 护 管道阴极保护:采气、集气管道选用镁合金牺牲阳极阴极保 护法,在管线两端安装绝缘接头,绝缘接头旁设锌接地电 池,绝缘接头通过接线箱连接。 井场:共 19 套远程终端单元(RTU) 自控系统 集气站:各设 1 套站控系统(SCS),共 2 套 井场:各建设 1 套太阳能供电装置 YC1#集气站:引自站外 10kV 架空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 站内另设 160kW 燃气发电机组作为站场备用电源 YC2#集气站:引自站外 10kV 架空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 站内另设 500kW 燃气发电机组作为站场备用电源 井区、集气站工业级以太网传输系统,站场视频安防监控系 统,站场周围防范系统,内部语音软交换系统,办公网络系 通信工程 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巡线抢修及应急通信业务,电视娱乐 通信系统 燃料气系统 供热 给水 生活污水 排水 生产废水 初期雨水 集气站:分离计量橇内设有燃料气调压系统 YC1#集气站:采用电暖器采暖;YC2#集气站:设置 2 座规 格为 0.7MW 燃气加热锅炉,一用一备 集气站:各站内新建水源井 1 口,YC1#集气站水源井供水 仅用于生产用水,YC2#集气站配套建设给水设施及水处理 设施用于生产与生活用水 集气站:YC1#集气站设置 1 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 处理;YC2#集气站设置 1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 的生活污水用作厂区绿化 集气站:各站设污水罐(2×30m3),装车后去往延 653 井 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集中处理 集气站:各站设 1 座初期雨水收集池 消防 集气站:配置移动式灭火器材 废气处理 井区天然气开采、集输等均采用密闭系统; 集气站各设 1 具放空火炬,火炬高度 H=25m; YC2#集气站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后通过 11m 排气筒排 放;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从楼顶烟道排放 环保工程 废水收集与处理 噪声防治 生活污水:集气站:YC2#集气站设置 1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 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厂区绿化;YC1#集气站设置 1 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处理; 生产废水:集气站产生的气田采出水及其他生产废水, 统一收集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 集中处理后回注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消声装置等 6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类别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固废处理 生活垃圾设垃圾桶,定期运往当地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用于农肥;集气站清管废 渣随清管废水一同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进行固液 分离处理,不在集气站分离、贮存;废润滑油暂存于危废暂 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天然气集输及处理 依托工程 废水处理 依托 128 井区已建 3#集气站,通过已建的集气管线输至延 128 井区的南泥湾净化厂 项目生产废水依托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 站)集中处理后回注 3.2.2 集输方案 延 203 井 区 新 建 集 气 站 2 座 。 根 据 单 井 配 产 情 况 , YC1# 集 气 站 设 计 规 模 15×104Nm3/d,YC2#集气站设计规模20×104Nm3/d。 表3.2.2-1 项目天然气集输方案 试 45 配产 (万方/天) 0.33 延 1791 2.08 延 346 试 44 0.62 1.72 延 155 2.30 延 180 1.04 延 2012 1.17 长 63 3.76 长 21 0.40 延 223 0.33 延页 2 0.18 延 181 0.70 延 2105 4.74 试 31 0.95 试 32 0.52 延 2011 2.95 延 203 3.74 长 29 2.53 长 49 3.30 集气站 井场 YC1#集气 站 YC2#集气 站 合计 33.35 配产规模 (万方/天) 设计规模 (万方/天) 井场数量 (座) 13.93 15 11 去向 延 128 井区 南泥湾净化 厂 19.42 20 8 33.35 35 19 67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1 集输关系示意图 3.2.3 地面工程 (1)井场 本项目纳入井场19座,本项目井场整体布置见附图3.2-1,井场型式如下表所示: 表3.2.3-1 项目井场型式 井场(座) 井数(口) 试 45 1 延 1791 2 延 346 1 试 44 2 延 155 3 延 180 1 延 2012 1 长 63 3 长 21 1 延 223 1 延页 2 2 延 181 1 延 2105 6 试 31 2 6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试 32 2 延 2011 4 延 203 5 长 29 3 长 49 4 井场平面布置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考虑安 全防火间距,场地平整处理后,井口周围设铁栅栏围墙,井场无人值守,项目各类型 井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2-2。 表3.2.3-2 项目各类型井场数量表 序号 井场型式 数量 (座) 1 2 3 4 5 6 7 8 一井式不通球 二井式不通球 三井式不通球 四井式不通球 二井式通球 三井式通球 五井式通球 六井式通球 7 4 1 2 1 2 1 1 项目各类型井场设备配置见下表。 表3.2.3-3 井场设备表 序号 名称及规格 一 一井式不通球井场,出口 DN50,开料 1 套,共 7 套 1 采气橇 2 单位 数量 进口 1 井式 DN50,出口 DN50(不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4 套 2 个 1 进口 2 井式 DN50,出口 DN50(不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8 套 4 个 1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4 绝缘接头 PN63 DN50 二 二井式不通球井场,出口 DN50,开料 1 套,共 4 套 1 采气橇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4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绝缘接头 PN63 DN50 69 焊接端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 三井式不通球井场,出口 DN8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2 进口 3 井式 DN50,出口 DN80(不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1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3/4"-1/2"NPT(F) 套 6 4 绝缘接头 PN63 DN80 个 1 四 四井式不通球井场,出口 DN80,开料 1 套,共 2 套 1 采气橇 进口 4 井式 DN50,出口 DN80(不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16 套 8 个 1 进口 2 井式 DN50,出口 DN100(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8 套 4 个 1 进口 3 井式 DN50,出口 DN150(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12 套 6 个 1 进口 3 井式 DN50,出口 DN100(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12 套 6 个 1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4 绝缘接头 PN63 DN80 五 两井式通球井场,出口 DN10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4 绝缘接头 PN63 DN100 六 三井式通球井场,出口 DN15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4 绝缘接头 PN63 DN150 七 三井式通球井场,出口 DN10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4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绝缘接头 PN63 DN100 70 焊接端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八 五井式通球井场,出口 DN15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进口 5 井式 DN50,出口 DN150(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20 套 10 个 1 进口 6 井式 DN50,出口 DN100(带通球功能) 座 1 球阀 KQ47Y-2500LB DN20 套 24 套 12 个 1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焊接端 4 绝缘接头 PN63 DN150 九 六井式通球井场,出口 DN100,开料 1 套,共 1 套 1 采气橇 2 附法兰螺栓螺母垫片,其中一半数量单片配套法兰盲板 3 焊接式螺纹截止阀 Class2500 4 焊接端 绝缘接头 PN63 DN100 2、集气站 本项目满足规划条件基础上,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节约用地,物流顺 畅,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在总图布置中,建、构筑物和工艺设备的布置应符合相关 规范要求的防护间距,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各集气站现场自然条件、风向、交通运输 等因素对站场进行综合布置, 各站总体按矩形布置,同时考虑各站实际地形进行局部 调整。 (1)YC1#集气站 YC1#集气站总平面布置根据功能分为3个区分别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放空 区。 ①生产区主要包括:注剂橇、自用气橇、放空分液橇、生产分离计量橇、外输清 管橇、收球筒橇、采气进站阀组橇、装车鹤管橇、排污罐橇、压缩机厂房及压缩机设 备。 ②生产辅助区:包括空压机房、应急库房、操作间、机柜间、配电室。 ③放空区:火炬调压、站内远程控制箱、火炬等。 7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2 YC1#集气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YC2#集气站 YC2#集气站总平面布置根据功能分为4个区分别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 区和放空区。 ①生产区主要包括:注剂橇、自用气橇、放空分液橇、生产分离计量橇、外输清 管橇、采气进站阀组橇、装车鹤管橇、排污罐橇、压缩机厂房及压缩机设备。 ②生产辅助区:包括空压机房、应急库房、操作间、机柜间、配电室。 ③放空区:火炬调压、站内远程控制箱、火炬等。 ④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调控中心等。 7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3 YC2#集气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3)延128井区NZ3#集气站扩建单元 本次扩建单元主要为生产区,主要设备为收球筒。 7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4 NZ3#集气站扩建单元平面布置示意图 (4)主要设备 本项目新建2座集气站采取低压集气工艺,设天然气压缩机进行井下节流,各集 气站内设备清单见下表。 表3.2.3-4 序号 设备名称 站点设备表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YC1#集气站 1 进站阀组橇 3 路 PN63DN100 套 1 / 2 生产分离计量橇 操作压力:1.0~5.11MPa,处理流量: 15×104Nm3/d,设计/操作温度:50℃/(3~ 20)℃ 套 1 / 3 清管器发球橇 PN63 DN250 套 1 / 4 自用气橇 套 1 / 5 外输计量橇 套 1 / 6 收球筒橇 套 1 / 7 注剂橇 套 1 / 台 1 / 7.1 卸药泵 气量:250Nm3/h 一级减压至 1.6MPa 二级 减压至 0.35MPa 操作压力:5.01MPa,处理流量: 35×104Nm3/d,设计/操作温度:58℃/(3~ 55)℃ PN63 DN150 额定流量 10m /h,扬程 20m, 功率 2.2kW。 3 7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2 7.3 7.4 8 消泡剂储罐 容量:3m3 设计压力:0.3MPa(G) 操作压力:0.5MPa(G) 材质:SS316 单泵头隔膜计量 额定流量 50L/h,出口压力 0.6~3.56MPa, 泵(消泡剂) 设计 6.3MPa,功率 0.55kW。 单泵头柱塞计量泵 额定流量 2L/h,出口压力 0.6~3.56MPa, 设 (缓蚀剂) 计 6.3MPa,功率 0.37kW。 处理规模:10×104m3/d PN16 放空分液罐橇 分液罐尺寸:φ1200×3600 9 放空火炬橇 DN150 10 装车鹤管 污水装车鹤管 11 污水罐橇 单罐:30m3 / 台 1 台 2 / 台 2 / 套 1 / 1 / H=25m DN80 1.6MPa 套 1 / 0.6MPa 套 2 / 套 1 / 12 压缩机组 进口/出口压力:(1.0~5.11)/5.01MPa (G); 进口/出口温度:20℃/≤55℃;处理流量: 15×104Nm3/d;驱动方式:燃气驱动 13 电动单梁悬挂起 重机 5t 套 1 / 14 燃气锅炉 0.7MW 套 2 一用一备 套 1 / 套 1 YC2#集气站 2 路 PN63 DN100 1 路 PN63 DN150 操作压力:1.0~5.18MPa,处理流量:20× 104Nm3/d,设计/操作温度: 50℃/(3~20)℃ 1 进站阀组橇 2 生产分离计量橇 3 清管器发球橇 PN63 DN150 套 1 / 4 自用气橇 气量:410Nm3/h 一级减压至 1.6MPa 二级 套 1 / 5 注剂橇 套 1 / 台 1 / 台 1 台 2 / 台 2 / 套 1 / H=25m 套 1 / DN80 1.6MPa 套 1 / 0.6MPa 套 2 / 5.1 卸药泵 减压至 0.35MPa 额定流量 10m3/h,扬程 20m, 功率 2.2kW。 容量:3m3 设计压力:0.3MPa(G) 操作压力:0.5MPa(G) 材质:SS316 5.2 消泡剂储罐 5.3 5.4 单泵头隔膜计量 泵(消泡剂) 单泵头柱塞计量 泵(缓蚀剂) 6 放空分液罐橇 7 放空火炬橇 DN150 8 装车鹤管 污水装车鹤管 9 污水罐橇 单罐:30m³ 额定流量 50L/h,出口压力 0.6~3.56MPa, 设计 6.3MPa,功率 0.55kW。 额定流量 2L/h,出口压力 0.6~3.56MPa, 设计 6.3MPa,功率 0.37kW。 处理规模:20×104m3/d PN16 分液罐尺寸:φ1200×3600 75 /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压缩机组 进口/出口压力:(1.0~5.18)/5.01MPa(G) 进口/出口温度:20℃/≤55℃;处理流量: 20×104Nm3/d;驱动方式:燃气驱动 套 1 / 11 电动单梁悬挂起 重机 5t 套 1 / 套 1 / NZ3#集气站 收球筒 YC-04-PR-0101 1 处理量:35×104Nm3/d 接管规格:DN200 设计压力:6.3MPa 3、集输管网 (1)管线种类及连接方式 本项目集输管线包括采气管线和集气管线。其中采气管线是井场至集气站的管线, 集气管线是集气站之间或集气站至净化厂的管线。项目采气管线在输送过程中将不会 产生水合物,无需敷设注醇管线。项目采用中低压集气工艺,井口不加热,不注醇。 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线在 YC1#集气站站内汇集后最终输至延128井区南泥湾净化厂, 在净化厂内进行脱水处理后外输至用户。 (2)采气管线 本项目YC1#集气站共计纳入井场11 座,新建集气站1座。线路部分新建集气管线 1条,新建采气管线11条。YC2#集气站共计纳入井场8座,新建集气站 1 座。线路部 分新建集气管线1条,新建采气管线8条。 表3.2.3-5 YC1#集气站采气管线情况表 序号 管段起点 管段终点 起点压力 (MPa) 末点压力 (MPa) 计算流速 (m/s) 管线规格 (mm) 管线长度 (km) 1 延 155 YC1#集气站 1.06 1.0 5.86 DN150 10.13 2 长 21 插入点 1.11 / 2.18 DN50 3.69 3 长 63 插入点 1.42 / 8.74 DN80 4.08 4 延页 2 插入点 1.21 / / / / 5 延 2012 插入点 1.23 / 6.64 DN50 2.09 6 试 44 插入点 1.06 / 4.04 DN80 2.56 7 延 1791 YC1#集气站 1.26 1.0 6.04 DN100 12.14 8 延 223 插入点 1.29 / 1.51 DN50 4.28 9 延 346 插入点 1.34 / 2.87 DN50 4.13 10 试 45 插入点 1.21 / 1.57 DN50 0.05 11 延 180 插入点 1.18 / 5.08 DN50 0.05 7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3.2.3-6 YC2#集气站采气管线情况表 序号 管段起点 管段终点 起点压力 (MPa) 末点压力 (MPa) 计算流速 (m/s) 管线规格 (mm) 管线长度 (km) 1 延 203 YC2#集气 站 1.10 1.0 5.42 DN150 9.96 2 延 2011 插入点 1.19 / 6.32 DN80 1.60 3 长 49 插入点 1.10 / 7.12 DN80 0.14 4 长 29 YC2#集气 站 1.17 1.0 5.48 DN100 8.54 5 试 31 插入点 1.23 / 4.62 DN50 1.63 6 试 32 插入点 1.11 / 2.60 DN50 0.2 7 延 2105 YC2#集气 站 1.33 1.0 7.46 DN100 8.57 8 延 181 插入点 1.17 / 3.33 DN50 0.05 (3)集气管线 ①集气管网概况 根据建设站场位置,区域内地形条件,YC1#集气站和 YC2#集气站集气管线在 YC1#集气站站汇合后输往延128井区3#集气站。共敷设集气线33.56km。 ②集气管线路由描述 管线出YC1#集气站后向南沿山梁敷设,途经白家塬村西后在上寺庙村西向南穿 越 S303省道、云岩河、榆蓝高速高架桥后,管线折向西敷设,途经下吕家塬村北、上 吕塬村北、李树畔村东、铁儿塬村北后管线折向北敷设,途经桐树塬村西后管线折向 西敷设,途经河南坪村北、临镇南后到达延 128 井区3#集气站。管线长度 22.28km, 采用 L360N-D219.1×7无缝钢管。 管线出 YC2#集气站后向西敷设,在云岩镇西南穿越榆蓝高速高架桥后继续向西 北敷设,途经南海峁村西、北海村东后继续向倍敷设,再次穿越榆蓝高速高架桥后继 续向北敷设穿越宜定线,延山梁向北敷设至试44井场,与试44井场采气管道同沟敷设 至 YC1#集气站。管线长度11.28km,采用L245N-D168.3×7无缝钢管。 7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5 集气管线走向示意图 (4)管线敷设 ①管线材质 项目管线<DN200选用L245N无缝钢管,管线DN200选用L360N无缝钢管,执行 GB/T 9711-2017标准。 ②管道转角 集气、采气管线分别采用弹性敷设、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敷设。 ③管线穿越工程 A河流穿越工程 本工程所涉及河流水面宽度均小于40m,根据《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中条文规定,均属于小型水域穿越,考虑云岩河为当地主要河流,地区 等级为二级地区,设计强度系数取0.5。本工程涉及河流均季节性河流,枯水期较长, 冬春季水流较小,大开挖难度小,本工程所有河流冲沟均采用大开挖方式进行穿越。 管顶埋深不小于最大冲刷线或疏浚规划线下0.5m,若冲刷深度不详,管顶埋深应不小 于 3.5m。对于岩石河床,采用混凝土封盖稳管,对于卵石或土质河床采用压重块稳管。 表3.2.3-7 管线类型 YC1#集气站 -NZ3#集气站集气管线 管道河流穿越统计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穿越类型 云岩河 m/处 40/1 大开挖穿越 神仙河 m/处 20/1 大开挖穿越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26/3 大开挖穿越 7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延 155#-YC1#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8/1 大开挖穿越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28/3 大开挖穿越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10/1 大开挖穿越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18/2 大开挖穿越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34/2 大开挖穿越 延 2105-YC2#集气站采气管线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50/6 大开挖穿越 延 203-YC2#集气站采气管线 河流小型穿越 m/处 58/6 大开挖穿越 集气站采气管 长 21#-延 155 插输点采气管 延 179-YC1#集 气站采气管线 延 1791-YC1# 集气站采气管 YC2#集气站-J1 集气管道并行 段 B道路穿越 本工程穿越土路、柏油路/沥青路多处,穿越土路采用大开挖+钢筋混凝土盖板穿 越, 柏油路/沥青路采用大开挖+钢筋混凝土套管穿越,穿越国道、省道等等级道路采 用顶管穿越。 表3.2.3-8 管线类型 项目 管道道路穿越统计表 单位 数量 穿越类型 m/处 30/1 开挖+盖板穿越桥下空间 m/处 14/1 顶管穿越 m/处 146/15 顶管穿越 m/处 290/48 开挖+盖板穿越 S303省道穿越 m/处 28/2 顶管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70/7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36/6 开挖加盖板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18/3 开挖加盖板穿越 S201省道穿越 m/处 30/1 顶管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40/5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24/4 开挖加盖板穿越 延2012-延155 插输点采气管 S201省道穿越 m/处 14/1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18/3 开挖加盖板穿越 延179-YC1#集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28/3 顶管穿越 YC1#集站 G6521榆蓝高速穿越 YC1#集气站 S303省道穿越 -NZ3#集气站集气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管线 乡村土路 延155#-YC1# 集气站采气管线 长21#-延155 插输点采气管 长63-延155插输 点采气管线 7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站采气管线 乡村土路 m/处 60/10 开挖加盖板穿越 试44-延179插 输点采气管线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10/1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6/1 开挖加盖板穿越 延1791-YC1# 集气站采气管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130/13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114/19 开挖加盖板穿越 延223-延1791 插输点采气管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96/9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48/8 开挖加盖板穿越 延346-延1791 插输点采气管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72/9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78/13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10/1 顶管穿越 试45-延1791 插输点采气管 YC2#集气站 YC2#集气站-J1集 气管道并行 段 试31-长29插输点 采气管线 延2105-YC2# 集气站采气管线 延203-YC2#集 气站采气管线 延2011-延203 采气管线 G6521榆蓝高速穿越 m/处 30/1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32/4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66/9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16/2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6/1 开挖加盖板穿越 S303省道穿越 m/处 16/1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26/2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76/12 开挖加盖板穿越 G6521榆蓝高速穿越 m/处 30/1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20/2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118/16 开挖加盖板穿越 一般沥青路(水泥路) m/处 8/1 顶管穿越 乡村土路 m/处 6/1 开挖加盖板穿越 3.2.4 公用及辅助工程 1、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 管道防腐:一般地区管线采用普通级3PE防腐,穿跨越地区管线采用加强级3PE 防腐。热煨弯管和套管外防腐层选用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热收缩补口带防腐。 管道阴极保护:采气、集气管道选用镁合金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在管线两端安 装绝缘接头,绝缘接头旁设锌接地电池,绝缘接头通过接线箱连接。 站内设备和管线采取涂层+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案。 2、自控系统 8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对各井场及集气站进行远程监控,在各集气站建设站控系统(SCS),通 过站控系统对站内工艺变量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及联锁保护。站 内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及有毒气体探测报警器。 在各井场建设远程终端单元(RTU),对井场工艺变量及相关参数(井口压力、 温度、流量等)进行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同时气井井口设紧急切断阀,当采气管线 出现超压、欠压时关断。 3、供电系统 (1)井场 采气井场无人值守,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供电电源,提供24V直流电源,无日 照放电时间7天,为自控、通信负荷提供电源。 (2)集气站 YC1#集气站:引自站外10kV架空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站内另设160kW燃气 发电机组作为站场备用电源。 YC2#集气站:引自站外10kV架空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站内另设500kW燃气 发电机组作为站场备用电源。 4、通信工程 本项目通信工程内容包括井区、集气站工业级以太网传输系统,站场视频安防监 控系统,站场周围防范系统,内部语音软交换系统,办公网络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 巡线抢修及应急通信业务,电视娱乐通信系统。 5、燃料气系统 本工程生产的天然气供站内生产和生活用气。 6、供热 YC1#集气站:采用电暖器采暖;YC2#集气站:设置2座规格为0.7MW燃气加热 锅炉,一用一备。 7、给水 各集气站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化用水及其他不可预见用水。其 中生活用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厕所冲洗水等,生产用水为设备检修用水等。本项目各 站内新建水源井1口,YC1#集气站水源井供水仅用于生产用水,YC2#集气站配套建设 给水设施及水处理设施用于生产与生活用水。 8、排水 8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污水:YC2#集气站设置1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厂 区绿化;YC1#集气站设置1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处理。 生产废水:各站设污水罐(30m3),装车后去往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 泉处理站)集中处理。 9、消防 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有关规定,集气站为 五级站场,站内均不设消防给水设施,采用配置移动式灭火器材的消防方式。 10、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依托延128南泥湾净化厂进行井区天然气地面集输和净化处理。依托延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进行气田采出水及其他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注。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南泥湾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00×104Nm3/d,为一用一备 两套装置,目前运行平均负荷为150×104Nm3/d,本项目初步处理集气后的天然气接 入该厂,可完全被接收。 根据本项目开发方案可知,本项目天然气的万方气含水为0.2m3,集气管线正常 生产时的游离水主要为随着集输温度变化而析出来的水,按35×104Nm3/d集气规模计 算,正常生产时的污水产量约为7m3/d,本项目中两座集气站分别设置了两台30m3污 水罐,最大可满足一周的污水存储量。 按照《气田水注入技术要求》SY/T6596-2016回注水控制指标:“pH值6~9,悬 浮物含量不大于15mg/l,石油类不大于30mg/l。”甘泉延653井区已在下寺湾处理厂( 原甘泉处理站)内新建150m3/d污水处理装置1套,主要负责处理甘泉延653井区各集 气站收集的污水,该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150m3/d,实际处理规模130m3/d左 右,余量能满足本次延203井区新增污水处理要求。 11、项目占地及土石方工程情况 本项目占地工程与土石方情况具体见表3.2.4-1-表3.2.4-2。 表3.2.4-1 YC1#集气站管线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 YC1#集气站-NZ3集气站集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22.28 1.2 作业带宽度 m 10 2 土石方 82 备注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5.46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6.68 3 石方量 10 m 1.01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4612 3.3 素土草袋 m3 7362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290 4.2 警示牌 个 89 4.3 警示带 km 22.28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22.64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379 二 延155-YC1#集气站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10.13 1.2 作业带宽度 m 8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2.18 2.2 4 3 作业带土方量 4 10 m 3 2.57 3 石方量 10 m 3 0.55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1368 3.3 素土草袋 m 3 3343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22 4.2 警示牌 个 18 4.3 警示带 km 10.13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8.28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140 三 长21-延155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3.69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7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66 3 石方量 104m3 0.18 3.1 水工保护 4 8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浆砌石 m3 498 3.3 素土草袋 m3 1218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44 4.2 警示牌 个 6 4.3 警示带 km 3.69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2.27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50 四 长63-延155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4.08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78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73 3 石方量 104m3 0.19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551 3.3 素土草袋 m3 1346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49 4.2 警示牌 个 11 4.3 警示带 km 4.08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2.57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60 五 延2012-延155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2.09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40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38 3 石方量 104m3 0.10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282 3.3 素土草袋 m 3 690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25 8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2 警示牌 个 5 4.3 警示带 km 2.09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1.31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30 六 试44-延155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2 线路附属设施 2.1 警示带 七 延1791-YC1#集气站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2 km 2.56 km 2.56 线路长度 km 12.14 1.2 作业带宽度 m 8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2.23 作业带土方量 4 10 m 3 2.2 2.81 3 石方量 10 m 3 0.56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1580 3.3 素土草袋 m 3 3861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46 4.2 警示牌 个 34 4.3 警示带 km 12.14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9.54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180 八 延223-延1791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4.28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81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77 3 石方量 104m3 0.20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578 3.3 素土草袋 m3 1412 4 85 与1#集气站至长29清 管站同沟敷设.56km 0.44km与延155管线 同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51 4.2 警示牌 个 17 4.3 警示带 km 4.28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2.63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68 九 延346-延1791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4.13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79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74 3 石方量 10 m 0.20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558 3.3 素土草袋 m3 1363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50 4.2 警示牌 个 22 4.3 警示带 km 4.13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2.66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72 十 试45-延1791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0.05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01 0.01 2.2 4 3 作业带土方量 4 10 m 3 3 线路附属设施 10 m 3 3.1 三桩 个 1 3.2 警示牌 个 1 3.3 警示带 km 0.05 4 征地 4.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03 4.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2 十一 延180-延1791插输点采气管线 4 8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0.05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01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01 3 线路附属设施 3.1 三桩 个 1 3.2 警示带 km 0.05 3.3 征地 4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03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1 4.1 2 表3.2.4-2 YC2#集气站管线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YC2#集气站-YC1#集气站集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11.28 4.64km与J1管线同 沟 1.2 作业带宽度 m 10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2.32 (不含同沟) 作业带土方量 10 m 3 1.99 (不含同沟) 3 石方量 104m3 0.45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1341 3.3 素土草袋 m3 2589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02 4.2 警示牌 个 21 4.3 警示带 km 22.28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6.76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21 二 长29-YC2#集气站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8.54 1.2 作业带宽度 m 0 2 线路附属设施 2.1 警示带 km 8.54 三 试31-长29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2.2 4 87 (不含同沟) 8.54km与J2管线同沟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线路长度 km 1.63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31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 m 3 0.29 2.3 3 3.1 石方量 水工保护 素土草袋 104m3 0.08 m3 738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20 4.2 警示牌 个 3 4.3 警示带 km 1.63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98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23 四 试32-长29插输点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0.2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04 作业带土方量 10 m 3 0.04 2.3 石方量 104m3 0.01 3 线路附属设施 3.1 三桩 个 2 3.2 警示带 km 0.2 4 征地 4.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12 4.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2 2 五 延2105-YC2#集气站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8.57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1.61 (不含同沟)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 m 3 1.52 (不含同沟) 3 石方量 104m3 0.40 (不含同沟)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1141 素土草袋 m 2789 2.2 3.3 4 4 4 88 3 0.12km与J2管线同沟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03 4.2 警示牌 个 22 4.3 警示带 km 8.57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5.07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125 六 延181-延2105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0.05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01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01 3 线路附属设施 3.1 三桩 个 1 3.2 警示带 km 0.05 4 征地 4.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03 4.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1 七 延203-YC2#集气站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9.96 1.2 作业带宽度 m 8 2 土石方 2.1 2.2 3 管沟土方量 作业带土方量 石方量 104m3 104m3 104m3 1.90 2.39 0.47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1569 3.3 素土草袋 m 3 3835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20 4.2 警示牌 个 26 4.3 警示带 km 9.96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7.97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146 八 延2011-延203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1.6 8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作业带宽度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30 2.2 m 6 作业带土方量 4 10 m 3 0.29 3 石方量 10 m 3 0.08 3.1 水工保护 3.2 浆砌石 m3 216 3.3 素土草袋 m 3 528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三桩 个 19 4.2 警示牌 个 2 4.3 警示带 km 1.6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96 5.2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2 21 九 长49-延203采气管线 1 线路 1.1 线路长度 km 0.14 1.2 作业带宽度 m 6 2 土石方 2.1 管沟土方量 104m3 0.03 2.2 作业带土方量 104m3 0.03 2.3 石方量 10 m 0.01 3 水工保护 3.1 素土草袋 4 线路附属设施 4.1 4 4 3 m3 62 三桩 个 2 4.2 警示拍 个 1 4.3 警示带 km 0.14 5 征地 5.1 临时征地(作业带、堆管场) 104m2 0.08 永久用地(三桩、警示牌) m 3 5.2 2 表3.2.4-3 集气站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YC1#集气站 1 总征地地面积 m2 12159.72 约合 18.24 亩 2 站区占地面积 m2 5711.58 含站场及放空区 3 放空区用地面积 m2 225.00 4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118.90 道路面积 m2 985.95 5 9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7 挖方量 m3 2721.11 填方量 m 819.08 3 YC2#集气站 1 总征地地面积 m2 32893.21 约合49.34 亩,含进站 道路、护坡及生活区用 地 2 站区占地面积 m2 7014.00 含站场及放空区 3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568.40 4 道路面积 m2 1360.62 5 挖方量 m3 17687.68 6 填方量 m3 9544.40 NZ3#集气站 1 总征地地面积 m2 / 2 扩建工艺区面积 m2 50.4 3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45 站内扩建,不涉及征地 12、工程弃渣的处置 (1)集气站开挖弃渣的处置 根据各集气站选址地形,均位于缓坡地,一半挖方,一半填方,站区场地平整、 开挖产生的弃渣均就近平整于围墙外临时用地上,由于场地分散,没有就近合理处置 弃渣的有效措施,因此集气站不设弃渣场。 (2)道路路基开挖弃渣的处置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开挖道路主要为进站道路,大开挖及高陡边坡较少,采取半 挖半填方式,弃土就近铺垫或顺填方边坡堆弃,不专设弃渣场。 (3)管线敷设基础开挖弃渣的处置 采集气管线直径较小,土石开挖量较小,铺设也随地形就势,弃渣量很小。管线 敷设结束后,弃土沿管线回填平整,不专设弃渣场。 13、组织结构、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1)组织机构 整个气田生产归属延长气田采气四厂管理,延长采气四厂运行期实行分区管理。 本项目依托现有井区管理机构,不新增独立管理机构。 (2)劳动定员 9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集团“三定”标准制定本项目定员共计定员50人,新建集气站每站定员4人, 巡线大队宜川班组每20km配1个管理人员,5km配1个巡线工,项目工作人员布置具体 如下表所示。 表3.2.4-4 集气站人员配置表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1 YC1~2#集气站 8 2 巡线大队 27 3 采气大队机关 15 4 合计 50 (3)工作制度 本项目生产系统年工作时间约8000h,年生产330天,生产班制为四班三倒制。 14、建设周期 本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8个月,为2022年12月-2023年7月。 15、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4006.71万元,项目环保投资为808.5万元,占总投资的3.37%。 3.3 工程分析 气田开发过程可分为施工期、运行期和闭井期三个时期。施工期、运行期主要包 括钻采、集输两个过程,是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时期。闭井期主要是环境功能恢复 时期。报告书以施工期、运行期为重点,进行环境影响因素及产污环节分析,量化环 境影响因素和评价因子。闭井期侧重于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有集输工程建设(包括集气站、集输管线等)及道路等配套工 程建设等地面工程施工。运行期主要有天然气开采、集输。闭井期主要是气井服务期 满后,停运、关闭、恢复土地使用功能。 3.3.1 施工期工艺流程 管道敷设施工顺序为:施工放线、地下构筑物清查,开拓施工带,修施工便道, 防腐管拉运,布管,管线组装焊接,开挖管沟,无损探伤(超声波及射线检查),补 口,防腐检漏,管沟断面尺寸检查,管道下沟,回填,分段清管试压,试压口连头, 地貌恢复及线路构筑物设置,通球清管,置换试运,投产竣工验收。管道施工流程见 下图。 9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穿越河流、道路 图 3.3-1 项目施工期管道敷设工艺流程图 项目集气站施工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设备安装、绿化等, 施工至竣工交付的基本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见下图。 图 3.3-2 项目施工期管道敷设工艺流程图 3.3.2 运营期工艺流程 采气管线进入集气站后,通过生产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天然气中的游离 水,分出的天然气计量外输。设备排污通过排污总管后进入污水罐,定期拉运至污水 处理厂处理。设备、管线放空气进入放空分液橇后,排放至放空火炬。 1、集气流程 由于本项目气井为直井及定向井,天然气水混合物中含砂量较少,通过站内设置 的生产分离器进行分离。 9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天然气由井口通过采气管线进入进站阀组橇,经过进站切断阀后进入生产分离计 量橇。在生产计量橇进口处撞击偏折板,液体就掉到底部,气体流过挡板实现气水分 离。生产分离计量撬具备脱除固、液杂质的功能,具有过滤分离器或其它组合分离器 的分离效果。应能够脱除 5μm 以上的固体颗粒,除去气体中最小液滴直径为 10μm( 10μm 液滴分离效率为95%)以满足自用气及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井场进行消泡作业时采出水产生的泡沫如果进入管线或分离器中,会干扰液面的 控制。此时,通过注剂橇在生产分离计量橇进口端上游管线加入消泡剂来抑制泡沫, 在采出水到达分离器之前消泡剂与采出水在分离器前混合破裂泡沫。 若压力高于站内最高操作压力,分离及来自 YC2#集气站汇集后的天然气经计量、 发球后输往延128井区NZ3#集气站扩建单元;若压力低于站内最高操作压力,天然气 进入压缩机增压,增压后的天然气经计量、发球后输往延128井区NZ3#集气站扩建单 元,分离出的污水进入污水罐。需清管时通过发球筒清管外输,其他工况通过发球筒 旁通管直接外输。 冬季工况时,井下节流后低压天然气经采气管线进入集气站,经气液分离及计量 后进入压缩机增压、冷却、计量外输。 2、排污流程 生产分离计量橇、注剂橇、自用气橇、放空分液罐橇、压缩机橇→排污总管→污 水橇→罐车。 3、放空流程 设备放空:进站阀组橇、生产分离计量橇、自用气橇、放空分液罐橇、污水罐橇 上均布置有安全阀,当设备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安全阀起跳,实现紧急泄放,安全阀 泄放面积计算按照《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中相关原则及要求进行; 同时设备还有手动放空,能够在检修时实现放空。清管器发球筒橇上设手动放空,能 够在检修时实现放空。 站场放空:在站场发生重大事故一级关断时,站内和出站紧急切断阀关断,站场 内紧急放空阀立即开启,紧急放空站场内天然气;同时站场内设有手动放空,以便检 修放空。 站外管线放空:通过进出站前后的放空阀能够放空本站与上、下游站场或阀室之 间的天然气,实现事故工况和维抢修时站外输气管线内天然气的泄放。 4、燃料气系统 9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分离计量设施设有燃料气调压系统,将本集气站生产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天然气调 压后用作站内燃料气,主要用于压缩机、火炬气、壁挂炉燃料等。 图3.3-3 本项运营期工艺流程图 3.3.3 闭井期工艺流程 闭井期为气井服务期满后,停运、关闭、恢复土地使用功能的时段。闭井期作业 主要包括拆除井场的采气设备、设施,封堵气层和封闭井口,管线采用氮气吹扫、分 段盲堵等。对井场进行土地平整,同步实施复垦还田或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 3.4 工程产污环节分析 3.4.1 施工期产污环节分析 1、管道敷设 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车辆等产生的扬尘、尾气、废气、噪声等;施工材料、设 备等清洗产生的废水;管道敷设完成后试压产生的试压废水;以及管道敷设时挖掘产 生的废弃土石方、产生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管线大开挖穿越道路, 会对道路表 层进行破坏,对土路和砂石路表层可直接回填,对非等级水泥路及沥青路将会产生少 量固废。 2、道路工程 9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新修道路时,由于路面平整、边坡开挖和深洼填方破坏地表植被,并形成裸露, 遇降雨形成新的水土流失;便道整修由于在原有乡村公路的基础上拓宽,因此影响范 围有限,其对地表植被及水土流失的影响不大。另外开挖面如果防护处理不及时,将 造成明显的裸露,形成不良的景观。 3、站场建设 站场的永久占地改变了土地使用功能;施工期还将产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生 活垃圾。建筑物建造、设备组装还将产生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及设备噪声。 施工期各工程内容及产污环节见表3.4.1-1。 表 3.4.1-1 类别 施工期各工程产污环节分析 内容 场址平整 产污环节 施工范围内的土壤、植被将受到影响或破坏,用地性质改变 施工 人员 建筑物建造 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建筑废物和设备噪声 产生 设备组装 敷设 管沟开挖 临时改变作业带土地利用性质,施工作业带内的土壤、植被将受 的 生 管线 施工作业带 到影响或破坏,施工弃土石方存放不当易发生水土流失,管道穿 活 废 水及 越河流可能对河流水质及水生生物造成短期影响 道路 巡井道路、 造成水土流失、占用土地及破坏植被等,永久占地使土地原有功 生 活 垃圾 工程 进站道路 能和利用性质发生改变等 等 站场 3.4.2 运行期产污环节分析 项目建成后,临时占地得到有效的填充平整、恢复植被,道路两侧及场站周围进 行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 各井场正常生产时不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 各集气站正常生产时主要产生气田水及生产废水,气田水为工艺装置分离器分离 出的天然气中的游离水,生产废水主要为检修废水及清管废水。燃气压缩机燃烧废气、 燃气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放空火炬产生的燃烧废气及无组织逸散气体、食堂产生的 食堂油烟;燃气压缩机、泵类、放空火炬气流噪声。值守人员还会产生生活污水及生 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排泥,燃气压缩机检修会产生废润滑油。 表3.4.2-1 运行期各工程产污环节分析 类别 井场 环境影响因素 各井场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 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田水、清管废水及检修废水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燃气压缩机废 气、放空火炬废气、食堂油烟、锅炉废气、无组织逸散废气;压缩机、泵类等设备噪 集气站 声、放空火炬气流噪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排泥、燃气压缩机检修废润滑 油 集输管线 事故时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9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4.3 闭井期产污环节分析 气井废弃阶段如果钻井井口密封不严,可能出现微量天然气泄漏。井场设备在拆 除时将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和干扰,同时也可能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根据对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和闭井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 果见下表。 表 3.4.3-1 气田开发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表 环境影响因素 作业工程 施 工 期 道路、 管线、 站场建 设 采气过 程 天然气 集输 运 行 期 集气站 闭 井 期 井场、 站场、 管线 噪声 生态 环境风 险 废弃土石 方、生活垃 圾、建筑垃 圾 施工噪声 占用土 地、 植 被破 坏、 水 土流失 / / / / 井喷 / / / 废水 废气 固体废弃物 施工废水,生活 污水 施工扬 尘、 汽车 尾气 天然气无 组织逸散 天然气无 组织逸散 燃气压缩 机废气、 锅炉废 气、放空 火炬烟 气、食堂 油烟、无 组织逸散 废气 / / 气田水、 生产 废水、 生活污 水 废弃管线 内天然气 泄吹扫 管线清理废水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处 理系统排 泥、压缩机 检修废润滑 油 事故时 天然 气、泄 漏,火 灾爆炸 伴生/次 生污染 物排放 压缩机、 泵 类等设 备 噪声 / 施工噪声 永久占 地退耕 还林还 草 拆除废弃设 备、建筑垃 圾 井口、 管线天 然气泄 漏 3.5 原辅材料与能源消耗 本项目由于钻井工序已结束,因此原辅材料与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运营期,本项 目运营期新增用水主要为集气站耗水,生产检修用水为非正常间断用水;项目排水主 要为气田水;天然气消耗主要为压缩机用气及锅炉用气。 表 3.5-1 序号 1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 年消耗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天然气 10 Nm 2 电 10 kw·h 264.86 3 水 t 3048 4 4 97 3 8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6 水平衡 本项目运营期新增用水主要为集气站耗水,生产检修用水为非正常间断用水;项 目排水主要为气田水,其中生活用水及锅炉用水为生活区井水经过一体化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纯水(产水率75%)。本项目运营过程中用水及排水情况具体如下: (1)生活用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根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20),用水定额为 65L/人•d 计,劳动定员为50人,用水量为3.25m3/d、1072.5m3/a(含餐饮用水)。生活 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核算,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6m3/d,858m3/a。 (2)清管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清管用水为2m3/a,清管废水全部运至甘泉延653井 区下寺湾处理厂处理后回注。 (3)设备检修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集气站单站检修用水量为2m3/次,合计约4m3/次,每年 检修4次,即16m3/a;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核算,则项目设备检修废水产生量约 3.2m3/次,12.8m3/a,运至甘泉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处理后回注。 (4)锅炉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锅炉用水量为5m3/d,1200m3/a。 本产建项目天然气在集气站进行天然气初步气水分离,会产生气田水。该地区天 然气水气比为0.2m3/104m3,本项目2座集气站总设计规模为35×104m3/d,则集气站日 产液量7m3/d,2310m3/a;项目气田水暂存于站内污水罐,定期拉运至甘泉延653井区 污水处置装置处理达标后回注地层。 根据前述分析,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全厂用排水情况详见下表。 表3.6-1 本项目全厂用水、排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量(m3/a) 名称分类 井水 纯水 损失水量 (m3/a) 排水量 (m3/a) 井水 3030 / 757.5 2272.5 生活用水 / 1072.5 214.5 858 98 备注 项目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产 生的浓水运至甘泉延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处理后 回注,生产的纯水用于生 活区使用 经过厂区一体化污水处理 设施处理后用作周边绿化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清管用水 2 / / 2 设备检修用水 16 / 3.2 12.8 运至甘泉延653井区下寺 湾处理厂处理后回注 锅炉用水 / 1200 1200 / 全部损耗 总计 3048 2272.5 2175.2 3145.3 / 2 757.5 2 图3.6-1 项目水平衡图(m3/a) 3.7 污染源分析 3.7.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其次是建设期土建和运输 过程产生的固废、废气、废水、噪声等。项目施工期具体污染影响如下所示: (1)废水 ①施工废水: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砂石冲洗水、砼养护水、场地冲 洗水、机械设备洗涤水等,建设单位拟设临时沉砂池,产生的施工废水经过临时沉砂 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②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60人,道路和管道施工均分段进行, 施工人员集中在施工沿线食宿,不设施工营地。井场、站场在施工场地设施工营地, 依据当地生活条件,每人每天废水产生量约30L/d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1.8m3/d。生 活污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氨氮、SS等。施工场地设置旱厕,粪便水入 旱厕收集后作为绿化用肥。施工人员清洁卫生用水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③管道试压废水 本项目集输管线采用充水试压,试压介质为清水,充水试压将产生少量的清净下 水,主要污染物为SS。 (2)废气 9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和运输扬尘。 具体分析如下: ①施工扬尘: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管线等开挖、平整过程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 运输、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等。施工扬尘大多为无组织排 放,难以定量计算。 类比其他同类型工程现场扬尘实地监测结果,TSP产生系数为0.10~0.05mg/m2·s, 结合本项目区域环境特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TSP产生系数取0.025mg/m2·s。 ②施工机械尾气:本项目建设过程中,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多为柴油发动机, 其运行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尾气,其主要污染物包括CO、NO2、总烃等。根据类比 监测资料,距离现场50m处CO、NO2的1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为0.2mg/m3、0.13mg/m3, 日均浓度分别为0.13mg/m3、0.062mg/m3。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型施工机械较为分散, 且项目场地开阔,有利于废气扩散,因此,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对较小。 ③运输扬尘与运输车辆车速、载重量、车流量和路面含尘量等因素有关,一般而 言,扬尘污染与路面湿度呈负相关,而与运行速度、车流量呈正相关,扬尘影响范围 局限于道路两侧近距离内。根据类比调查,运输道路下风向TSP轴线净增浓度主要对 道路两侧50m范围影响较大,将形成扬尘污染带。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物料运输道 路主要为乡村镇,根据现场调查,该道路路况较好,路面整洁,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车 速,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夜间不运输,项目建设过程中运输车辆引起的 扬尘污染影响较小。 (3)噪声 站场、管道及道路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情况 见下表。由于管道及道路属线性工程,局部地段的施工周期较短,属流动声源,施工 结束后噪声即消失。 表3.7.1-1 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声级dB(A) 备注(距声源距离,单位: m) 1 推土机 85~94 3 2 挖掘机 80~84 5 3 电锯 100~103 1 4 吊车 83 5 5 起重机 90 5 1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打桩机 110 5 7 卡车 80~85 10 8 升降机 80 2 9 吊管机 81 5 10 钻孔机组 86 5 (4)固体废物 ①施工弃渣:工程建设主要土方开挖量为道路、管线施工、其次为集气站等站场 场地平整。项目站区场地平整、开挖产生的弃渣均就近平整于围墙外临时用地上,不 设弃渣场;项目开挖道路主要为进站道路,大开挖及高陡边坡较少,采取半挖半填方 式,弃土就近铺垫或顺填方边坡堆弃,不专设弃渣场;采集气管线直径较小,土石开 挖量较小,铺设也随地形就势,弃渣量很小。管线敷设结束后,弃土沿管线回填平整, 不专设弃渣场,项目施工期无弃土产生。 ②生活垃圾:项目施工高峰期现场施工人员约60人,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0.5kg,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0kg/d。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处置。 ③建筑垃圾: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相关物资单位 回收综合利用。 (5)生态影响 本项目工程施工建设将改变原有地表形态,平整场地将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 弃土弃渣堆放若不采取有效遮挡、覆盖和水土流失防治等措施,在干燥气象条件下极 易引起扬尘环境污染;遇暴雨季节会导致局部水土流失,引起局部水土流失量增加。 3.7.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3.7.2.1废水污染源强核算 本项目运行期的废水主要是集气站产生的气田水及生产废水,及各站场产生的生 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及产生量如下: 1、气田水 本产建项目,天然气在集气站进行天然气初步气水分离,会产生气田水。该地区 天然气水气比为0.2m3/104m3,本项目2座集气站总设计规模为35×104m3/d,则集气站日 产液量7m3/d,2310m3/a;暂存于站内污水罐,定期拉运至甘泉延653井区污水处置装 置处理达标后回注地层。 10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储量报告,气田地层水类型为氯化钙型,采出水水质为氟化物 16.5mg/L、氯 化物 49395.2mg/L、硝酸盐 32.4mg/L、硫化物 681.8mg/L、石油类 9.2mg/L,悬浮物 500mg/L,pH5~7,氨氮427.2mg/L、铁 185.5mg/L,矿化度高,总硬度高。 2、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产生环节主要是集气站,主要是检修废水及清管废水。 (1)清管废水 本项目在各井场设清管阀,在集气站设收发球筒,定期对采气、集气管线进行清 管,清管作业会产生清管废水,主要为管线中积存的天然气凝液,含石油类及机械杂 质等,清管废水约0.5m3/次·站,每年清管2次,即2m3/a,收集至污水罐后运至甘泉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处理后回注。 (2)检修废水 集气站单站检修废水产生量为1.6m3/次,合计约3.2m3/次,每年检修4次,即 12.8m3/a,主要含石油类、SS 等,收集至污水罐后运至甘泉延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 处理后回注。 (3)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约858m3/a,YC1#集气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 周边村民清掏,YC2#集气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厂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 绿化。 (4)其他污水 本项目YC2#集气站井水经一体化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纯水用于厂区生活,产生 的浓水运至甘泉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处理后回注,年产生量为757.5m3/a;项目产 生的其他污水包括事故状态下泄漏物料及初期污染雨水等。其中事故状态下泄漏物料 ,可收集于罐区围堰,围堰容积满足泄漏物料收集的要求。各集气站均设1座12m3 雨 水收集池,用于收集站场生产装置区的初期雨水, 3.7.2.2废气污染源强核算 1、有组织排放 (1)燃气压缩机 本项目 YC1#、YC2#集气站各设 1 台燃气压缩机,共设置 2 台,用于冬季站场天 然气外输增压使用,燃料为自用气,年运行时间 150d、3600h,废气经 8m 高排气筒 1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排放。 燃气压缩机以自产天然气作为气源,气源组分中不含 H2S 气体,属无硫干气,因 此燃气压缩机燃烧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和 NOX。 根 据《环境保护 实用数据手 册》中统计 ,1Nm3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 量为 10.5m3,燃烧 1 万 m3 天然气产生 0.8~2.4kg 的烟尘,本次核算按 2.4kg 计,NOx 产生 量按照《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行业适用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进行估算,排污 系数为 8kg/万 m3 天然气。则拟建集气站燃气压缩机废气排放情况如下: 表 3.7.2-2 燃气压缩机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源 耗气量 烟气量 集气站 类型 (m3/h) (m3/h) YC1# YC2# 502kW 压缩机 657kW 压缩机 排放浓度 mg/m3 单台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t/a 颗粒物 NOx 颗粒物 NOx 颗粒物 NOx 55.2 579.6 25.7 85.5 0.0132 0.044 0.333 1.11 72.2 758.1 33.6 111.9 0.017 0.057 0.44 1.46 (2)放空火炬 各集气站放空火炬属于特殊排放口。集气站放空火炬燃烧放空天然气属于非正常 排放,包括站内超压放空、检修放空。结合现有工程集气站放空火炬放空量,本项目 单座集气站放空火炬放空天然气量约为集气站处理气量的 0.1%,故本项目放空气量 为 11×104m3/a。 表 3.7.2-2 序号 污染源 1 非正常排 放原因 污染物 集气站 超压、检修 颗粒物 放空火 放空 NOx 炬 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量核算表 非正常 排放浓度 (mg/m3) 非正常 单次持续 年发生 应对措施 排放速率(kg/h) 时间(h) 频次 17.61 0.288 137.38 2.246 0.25~0.5 不确定 工艺改进, 减少放空量 (3)食堂油烟 项目食堂使用天然气作为热源,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油烟废气。根据一般居民用油 情况的类比调查,目前每人食用油日用量约 30g/(人·d),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 量的 2.83%。项目 YC2#集气站生活区食堂内设 2 个灶头,规模属于小型食堂,灶头 排风量 2000m3/h,日工作时间约 5h,年工作日 330 天,有 50 人就餐,则项目消耗食 用油 0.495t/a,厨房油烟产生量约为 0.014t/a、0.0085kg/h,产生浓度为 4.25mg/m3。食 堂拟安装去除效率不低于 60%的油烟净化装置,以处理效率为 60%计算,则油烟排放 量为 0.0056t/a、0.0034kg/h,排放浓度为 1.7mg/m3。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达标后,通 过排气筒引至楼顶排放。本项目厨房油烟产排情况见表 3.7.2-3。 1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7.2-3 本项目厨房油烟产排情况 产生情况 污染物 食堂油烟 产生 速率 kg/h 产生量 t/a 0.0085 0.014 排放情况 产生浓 度 mg/m3 4.25 环保治理措施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量 t/a 排放浓度 mg/m3 0.0034 0.0056 1.7 静电式油烟净化 器,1套,净化 效率为60% 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食堂运营过程中采取上文所述的相关油烟收集、净化和排 放措施后,油烟排放浓度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排放浓度 ≤2.0mg/m3的要求。 (4)锅炉废气 根据建设单位资料,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 149 井区集气站配备 两套型号为 2t/h(1.4MW)天然气锅炉(年运行 7200 小时),根据《延长东延 149延 426 井区净化厂项目验收监测报告》,延 149 净化厂 2 台天然气锅炉监测结果见下 表。 表 3.7.2-4 延 149 净化厂锅炉废气排放情况 站场 燃料 种类 单位 颗粒物 SO2 NOX 监测时间 9.0-9.1 ND3 43-48 延 1#锅炉 天然气 mg/m3 8.1-8.5 ND3 39-45 149 8.6-9.0 ND3 37-42 2020.12.15~2020.12.16 净化 7.9-9.8 ND3 42-44 厂 2#锅炉 天然气 mg/m3 7.2-9.2 ND3 43-46 7.7-9.5 ND3 45-47 排气筒高 废气量 燃气量 度/m 104m3/a (m3/h) 12 4699.3 150 12 4699.3 150 本项目 YC2#集气站生活区设置了 2 台型号为 0.7MW 天然气锅炉(一用一备), 气源为项目开采气,项目天然气组分与延 149 井区采出气类似,项目类比该厂燃气锅 炉废气排放浓度,则项目天然气锅炉废气排放浓度为:颗粒物 9.8mg/m3 ;SO2 1.5 mg/m3 (未检出时默认以检出限值的一半来计算);NOX 48mg/m3 。项目锅炉型号为 0.7MW ( 1t/h ) , 排 气 筒 高 度 为 11m , 燃 气 量 为 75m3/h , 则 废 气 产 生 量 为 1879.72×104m3/a。 根据上述源强,计算项目燃气锅炉主要污染物排放见下表。 表 3.7.2-5 年运行时间 /h 废气量 104m3/a 5760 1879.72 项目天然气锅炉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NOx 排放情况 SO2 排放情况 颗粒物 排放情况 t/a mg/m3 kg/h t/a mg/m3 kg/h t/a mg/m3 kg/h 0.9 48 0.16 0.028 1.5 0.005 0.18 9.8 0.03 1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天然气开采、集输均采用密闭集输系统,正常生产时,理论上无天然气逸 散,但在实际生产中井场、站场法兰、阀门等处均会有少量天然气逸散。 (1)集输过程烃类气体逸散 根据《石油天然气开发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 2012 第 18 号,2012.3.7 实 施)中“新、改、扩建油气田油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5%”,本项目天然气集输损 耗按 0.5%计算。 依据井区天然气组分情况,烃类气体占 97%,甲烷占 96%,非甲烷总烃占 1%, 天然气相对平均密度为 0.59,即密度为 0.761kg/m3,项目运行后,集输损耗无组织逸 散非甲烷总烃为 4.19t/a。 (2)集气站烃类气体逸散 根据企业现有井区生产统计数据,天然气在集气站处理过程中损耗(包括无组织 逸散和设备放空量)约占处理气量的 0.2%,其中无组织逸散量占 0.1%,则 2 座集气 站非甲烷总烃逸散量为 0.88t/a,排放源强见下表。 项目 YC1#集气站 YC5#集气站 合计 表 3.7.2-4 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量核算表 规模 104m3/d 15 20 35 非甲烷总烃排放源强 (kg/h) 0.0476 0.0635 /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t/a) 0.377 0.503 0.88 3.7.2.3噪声 本项目井场和管线运行期无噪声产生。 项目正常情况下集气站噪声源主要有压缩机及配套空冷器噪声,噪声源强为 90~100dB(A);污水排放泵等小功率泵类噪声,噪声源强为 75dB(A),非正常情 况下考虑放空火炬噪声影响,火炬噪声为 110dB(A)。 集气站噪声源运行时间:集气站压缩机及配套空冷器仅冬季运行,全年运行时间 150d,3600h;项目污水装车仅白天作业,夜间不作业;正常站场检修仅白天作业, 夜间不作业,其他特殊故障不可避免夜间检修时夜间作业,会造成夜间火炬放空。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见下表。 10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3.7.2-5 主要噪声设备一览表 采取措施后 声源源强 声源名称 型号 空间相对位置 声压级/距声源 声源控制措施 声压级/距声 运行时段 距离/ 源距离/ (dB(A)/m) (dB(A)/m) YC1#集气站 选择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冬季24h连 空冷器 / 21 20 1.5 90/1 进气、排气消声 75/1 续运行 器,空滤器安装 消声器 冬季间歇 选用低噪声设 额定流量 卸药泵 70 5 0.2 75/1 70/1 运行,夜 10m3/h 备,基础减振 间不运行 全年间歇 选用低噪声设 额定流量 污水泵 83 6 -1 75/1 70/1 运行,夜 10m3/h 备,基础减振 间不运行 单泵头隔膜 额定流量 全年间歇 56 30 1 75/1 70/1 计量泵 50L/h 运行 选用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单泵头柱塞 全年间歇 额定流量 2L/h 60 30 1 75/1 70/1 计量泵 运行 502kW 冬季24h连 压缩机组 本体降噪 21 25 1.5 100/1 90/1 压缩机 续运行 非正常工 放空火炬 / -21 44 25 110/5 工艺改进 95/5 况、事故 偶发声源 声源源强 序 号 1 2 3 4 5 6 7 YC2#集气站 1 90/1 选择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进气、排气消声 器,空滤器安装 消声器 0.2 75/1 选用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70/1 40 -1 75/1 选用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70/1 62 1 75/1 62 1 75/1 45 1.5 100/1 本体降噪 90/1 72 -11 25 110/5 工艺改进 95/5 空冷器 / 2 卸药泵 额定流量 10m3/h 16 50 3 污水泵 额定流量 10m3/h 15 单泵头隔膜 额定流量 60 计量泵 50L/h 单泵头柱塞 额定流量 2L/h 65 5 计量泵 657kW 6 压缩机组 42 压缩机 4 7 放空火炬 / 45 45 1.5 106 选用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振 75/1 70/1 70/1 冬季24h连 续运行 冬季间歇 运行,夜 间不运行 全年间歇 运行,夜 间不运行 全年间歇 运行 全年间歇 运行 冬季24h连 续运行 非正常工 况、事故 偶发声源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设置每个站点西南角坐标为(0,0),地平面高度为0 3.7.2.3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其 中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润滑油;一般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食堂餐厨垃圾,生活污水 处理系统污泥,清管废渣。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运营过程 中各类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下表。 表 3.7.2-6 名称 属 性 废润 滑油 危 险 废 物 生活 污水 处理 系统 污泥 一 般 固 废 清管 废渣 一 般 固 废 生活 垃圾 一 般 固 废 餐厨 垃圾 一 般 固 废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一览表 产生量 (t/a) 核算依据 HW08废矿物油 及含矿物油废物 (900-214-08) / 废物代码 / / / 3.7.3 闭井期污染源分析 排放量 (t/a) 处置措施 1 单台压缩机组每年 的润滑油使用量约 为1t,在运行过程 中更换掉的废润滑 油约占50%,为0.5t 0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 定期交由有相应危险废 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 处置 0.15 类比分析 0 清理用作农肥 / 本项目清管废水通统一 拉运至甘泉延653井区 下寺湾处理厂污水处理 厂处理,在污水处理厂 进行清管废渣的分离, 故清管废渣不在集气站 单独分离、收集,此处 不单独核算量 0 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清 运至城镇生活垃圾填埋 场 0 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 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理处 置 / 8.25 3.3 / 职工定员50人,平 均每人每天产生垃 圾量按0.5kg计,则 厂区生活垃圾的产 生量为8.25t/a 厨余垃圾按每人 0.2kg/d计,预计就 餐人数50人,则项 目厨余垃圾产生量 3.3t/a 随着气田开采的不断进行,其储量逐渐下降,最终气田将进入闭井期。当气井开 发接近尾声时,各种机械设备将停止使用,进驻其中的气田开发工作人员将陆续撤离 气田区域,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等对环境 的影响将会消失。 1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井停采后将进行一系列清理工作,包括地面设施拆除、封井、井场清理等,将 会产生少量扬尘和固体废物,因此,在闭井施工操作中应注意采取降尘措施; 同时气井在废弃阶段如果井口封闭不严,可能出现微量天然气泄漏。闭井期要将产生 的固体废物集中进行收集,外运至指定的固体废物填埋场填埋处理。 另外,井场清理等工作还会产生部分废弃管线、废弃建筑残渣,对这些废弃管线、残 渣将进行集中清理收集,管线外运经清洗后可回收再利用,废弃建筑残渣外运至指定 填埋场填埋处理。 3.8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8.1 施工期 气田开发施工期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1)压占土地 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包括井场、集气站、道路等的永久 征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拟施工的站场、管线、道路等施工作业带、施工营地搭建占地 等。永久占地将永久性的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临时占地将在短期改变土地利用 的结构和功能,施工结束后经过2~3年后可恢复原有使用功能。 (2)破坏植被 施工期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占地面积内原有植物的清理、占压及施工人群的干扰。 项目施工不但造成直接破坏区的植被剥离,还将对间接破坏区的植被造成压占,造成 局部区域生物量的减少。 (3)破坏、污染土壤 项目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污染影响三个方面。 项目土方的开挖和回填,造成土壤结构的改变,进而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对当地农 作物等植被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钻井过程中废弃物收集处置不当,将 对局部土壤造成污染。 (4)水土流失 站场、管线施工扰动,使站场、管线及周围的土壤结构和植被遭到破坏,降低水 土保持功能,加剧水土流失。不但造成弃土弃渣的直接水土流失加剧,还可能将加剧 地表直接破坏区的水土流失,造成区域的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 (5)破坏景观 10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建设对原有景观的连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同时在施工期形成点状、 线状工程建设景观。项目建设仅对景观格局和功能产生临时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生 态保护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的减缓。 (6)破坏干扰生态系统 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内的草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村镇生态 系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使局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干扰,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后,工 程影响范围和程度有限。 3.8.2 运行期 项目建成后,临时占地得到有效的填充平整、恢复植被,道路两侧及场站周围植 物防护带,以减少水土流失。集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当集输管道发生破裂 和站场发生天然气泄漏后,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 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3.8.3闭井期 废弃的天然气管道和井场设备在拆除时将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和干扰,同时也 可能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3.9 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本项目运营后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详见表3.9-1。 表3.9-1 项目产排污情况表 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 氟化物、氯化物硝 酸盐、硫化物、石 清管用水 油类、悬浮物、氨 设备检修用水 氮、铁等 一体化水处理 TDS 设施浓水 气田水 废水 固废 产生量 排放量 2310m3/a / 2m3/a / 12.8m /a / 757.5m3/a / 3 生活污水 COD、BOD5、 氨氮、SS 858 0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8.25t/a 0 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 3.3t/a 0 109 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运至甘泉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 理厂处理后回注 YC1#集气站生活污水经一体化 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用作 周边绿化;YC2#集气站生活污 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村民 清掏处理 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清运至 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 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 进行清运处理处置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污水处 理系统污泥 生活污泥 0.15t/a 0 清理用作农肥 废润滑油 废润滑油 1.0t/a 0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 资质单位处置 YC1#集气站 压缩机排气筒 颗粒物 NOx 颗粒物 NOx 颗粒物 SO2 NOx 0.333t/a 1.11t/a 0.44t/a 1.46t/a 0.18t/a 0.028t/a 0.9t/a 0.333t/a 1.11t/a 0.44t/a 1.46t/a 0.18t/a 0.028t/a 0.9t/a 非甲烷总烃 5.07t/a 5.07t/a YC2#集气站 压缩机排气筒 废气 YC2#集气站 生活区锅炉排 气筒 集输无组织逸 散 燃用天然气,废气经 8m 高排 气筒排放 采用低氮燃烧,废气经 11m 高 排气筒排放 密闭集输 燃气压缩机、泵类噪声,源强 75~100dB(A) 放 优选低噪声设备、减振、隔声 空火炬噪声,源强 110dB(A) 等 当集输管道发生破裂和站场发生天然气泄漏后,在空气中 形 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对生态环 加强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生态 境带来的影响 噪声 集气站 11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 地形地貌 本项目建设区域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 宝塔区位于延安市中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与高原沟壑区交接的 过渡地带,地势是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呈两个环状向东倾斜的丘陵河谷地形。 因受树枝状河系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起伏,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的地貌。 宜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南部,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 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 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 形。 本项目气田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为黄土破碎塬区。地势西高东低,以黄土塬、沟 壑为主。 4.1.2 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 延安地区位于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单斜构造的东南角,在成份和构造上属中生代的 沉积岩系。岩层自东向西由老易新,多为南北走向,局部地区略呈东西走向,且一致 向西缓慢倾斜,倾角约 2°左右。 鄂尔多斯地台亦称陕北构造盆地,东、南接山西台背斜(吕梁山及渭北北山), 西接贺兰山台向斜,北抵内蒙古台背斜(阴山山脉)。在中生代以前,其地质发展与 华北地台同升降共沉浮。在古生代,地台长期处于海浸时期。自中奥陶纪后期,鄂尔 多斯地台开始抬升逐渐成陆。后又经过长期剥蚀,到石炭纪地盘下沉,海水侵及延安 地区的边缘地带。二叠纪后期海西运动,山西地台、六盘山地区、秦岭一带三个脊梁 升起,形成了鄂尔多斯地台区独立的内陆盆地沉积单元。在地台内部是造陆型的振荡 构造运动,地壳比较稳定。 (2)地层 延安地区没有中生代以前的老岩系出露,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系。第三纪岩层 呈不整合或假整合于中生界之上。第四纪的黄土岩系深厚,广泛覆盖于整个地区老岩 1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层之上。基石露头仅出现于曾受强烈剥蚀的深沟河谷地区。 图4.1-1 项目所在地地层岩性分布图 4.1.3 气候特征 本项目区域内各区县气象要素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4.1.3-1 评价区各区县气象要素统计表 县区 延安市 要素 平均气压 年平均 极端最高 极端最低 年平均降水量 风速 平均 最多风向 地面平均温度 日照时数 无霜期 最大冻土深度 气温 hPa ℃ ℃ ℃ mm m/s / ℃ h d cm 宝塔区 907.8 7 39.7 -25.4 558.4 1.8 SE 12.1 2418 150 79 宜川县 895.9 9.9 39.9 -22.4 568.6 1.8 SW 10.3 2435.6 167 81 4.1.4 水文地质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本项目评价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区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系统。区域内的地下水含水 系统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和“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两者上下叠置 或侧向链接,多形成具有双重结构的统一含水层系统。 11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系含水层岩性包括冲湖积砂,冲积砂砾石和风积黄土。冲湖积含水层分布于 无定河以北的沙漠滩地区,分布范围广,含水层厚度相对较大;冲积含水层呈线状散 布于较大河谷中,分布面积局限,含水层厚度小;黄土含水层呈片状或带状不连续分 布,塬区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富水性一般较大,梁峁区赋存条件差,水量贫乏。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含水层,岩性以砂岩、泥岩互层为主,以风化带裂隙含水 为主要特征。在侏罗系烧变岩带,岩层孔洞、裂隙发育,水量较丰富。其他地区基岩 裂隙发育深度为50~100m,且分布极不均匀,水量总体较贫乏,仅在局部构造部位经 风化作用改造形成裂隙密集带,地下水相对较富集。深部基岩裂隙多不发育,水量小, 水质普遍较差。 评价区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 岩类裂孔隙水两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和第四系黄 土层孔隙裂隙潜水 1、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云岩河、交口河等大型河流及较大冲沟近沟口地段的堆积阶地区, 含 水层以全新统冲洪积砂砾卵石层,含水层厚度受地形地貌影响,一般漫滩处、一级阶 地后缘含水层较薄,一级阶地面上含水层较厚,厚3~5m。富水性与阶地的分布面积 及含水层厚度有关。当阶地分布面积广及含水层厚度大时,富水性相对较强,反之则 弱。通过民井简易抽水试验,水位埋深 6.8~22.0m,降深0.75~1.4m,涌水量56.0~ 34.6m3/d,单位涌水量0.46~0.50L/s.m,统降涌水量40.0~43.3m3/d,渗透系数5.38~ 7.12m/d,富水性弱,为评价区主要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 2、第四系黄土层孔隙裂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区内,冲沟发育,地形破碎,大部分冲沟都已切割至基 岩面 以下十至数十米,使潜水无法形成统一体,而依黄土梁、黄土峁连续性的好坏而变化, 往往形成透水而不含水或仅接触基岩面有局部互不联系的薄层含水层, 储水条件甚差, 其含水层主要为中更新统夹多层古土壤的离石黄土,其埋藏深度 受地形地貌控制,一 般埋深30~120m,于土岩接触面处形成泉水溢出,根据现 场调查,在土岩接触面处 共发现有两处泉点,其泉流量为0.02~0.05L/s,即为1.73~4.33m3/d,富水性极弱。 3、三叠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 评价区均有分布,东北侧主要为瓦窑堡组,宜川县大部分为永坪组,基岩仅出露 于云岩河及较大支沟两侧陡坡地段,在梁峁顶部及沟谷的缓坡地段被第四系黄土及新 11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近系地层覆盖。含水层为厚层状粉、细砂岩,单层厚度可达5-10m,岩性致密,构造 裂隙仅在局部地段较为发育,故地下水富集带分布较少,同时加上区内地形破碎,基 岩切割较深,在梁峁及山坡地段基岩风化带潜水多处于疏干状态, 所以水泉出露稀少, 并且流量很小,一般为0.005~0.01L/s,富水性属极弱, 4.1.5 河流水系 气田开发区域范围广、面积大。区域内涉及水系主要为黄河水系,包括黄河一级 支流云岩河(又称汾川河)及云岩河一级支流神仙河。 (1)云岩河 云岩河,又称汾川河,黄河中游支流。上源九龙泉沟源出延安市南部崂山东侧后 九龙泉水,东北流经南泥湾、麻洞川,弧形转流至临镇,折向东南,过官庄在善马桥 入宜川县,又经云岩、新市河在高柏乡小河口注入黄河。全长112.5公里,流域面积 1781.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7.11‰,多年平均径流量461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 输沙量479万吨。 云岩河,在延安市境内称汾川河,境内长65.5公里,流域面积1331.63平方公里, 河底高程860~1180 米,比降4.3-8.9‰。临镇以下多跌水,高差在2.5米以上,谷宽 120~540米之间。在宜川县境内,一般称云岩河。在宜川境内部分位于县城之北22.5 公里(水平)处,共长47公里,流域面积453.5平方公里。 (2)神仙河 神仙河属于云岩河一级支流,为宜川县内二级河流。 4.1.6 生态环境现状 (1)土壤 根据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土壤类型图, 项目区域包括3种土类,分别为黄绵土、 红粘土和粘化黑垆土。根据工程布局结合土壤类型分布,本项目工程占地主要为黄绵 土,少量占用粘化黑垆土和红粘土。根据《延安地区志》,黄绵土在延安各县均有分 布,共 4321.34 万亩,占总土壤面积78.9%。黄绵土疏松多孔,粉砂壤质,富含钙质, 性质与母质近似,没有地带性土壤所具有的剖面特征。人们耕作培肥,植树种草,改 变成土母质性质,形成表耕层和母质层。 评价区土壤类型为风沙土、潮土、草甸土。区域土壤为第四系全新统的风成细粉 砂、黄色、棕黄色中细砂、粉砂组成,岩性均一,结构疏松,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 11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主,次圆状,分选性好,一般厚度5~15m,最厚可达30m。 (2)植物 延安市境内木本植物有6纲19目,83科,202属,540种,其中乔木214种;天然草 类有370多种;野生药材植物:有300多种。乔木中山杨、白桦、辽东栎较多,分布面 积广;灌木以狼芽刺、杠柳最为多见;果木有苹果、山楂、枣、沙果核桃、茅栗等。 野生杂草主要有地椒、野菊花、野豌豆、黄背菅、老鸹草、冰草、白草、白羊草、披 碱草等;人工种植草有草木樨、沙打旺、苜蓿、柠条、小冠花、红豆草。野生药材植 物主要有甘草、枸杞、远志、黄芩、生地、车前、大黄、当归、党参、人参、贝母、 羌活、连翘、五味子、芍药、菟丝子、毛莨、大蓟、牛蒡、蒺藜、苍耳、侧柏、槲寄 生、白芨、猪鬃草、杜仲、玄参、山芋等。观赏植物有鸡冠花、牵牛花、牡丹花、太 阳花、兰花、紫花、桂花、仙人鞭、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柱、夹竹桃、冬青、雁来 红、万年青、玻璃翠、四季果、倒吊金钟、忘忧草等。 (3)动物 延安市境内鸟类有14目28科77种,多生长在林区,少数栖息在川道坡塬。海拔 800~2000米的低山、中山带植被茂密的地方,雉类、鸠鸽类、杜鹃、啄木鸟、燕鸦、 画眉类、鹗山雀多见。海拔1100~2000米的山塬上,出没赤胸啄木鸟、星头啄木鸟、 环颈雉、寒鸦、松鸦等。 兽类有5目11科29种,黄土川、塬、丘陵沟壑中,啮齿类动物松鼠和野兔最多。 海拔800~1000米的中、大河谷地带常有水獭出没;浅山丘陵,狼、狐、豺、猪獾多 见。在南部森林区有、野猪、豹、豹猫、鼢鼠、普通刺猬、大灵猫(山猫)等。珍稀 动物有石貂、艾虎、林麝、鸳鸯、天鹅、水獭、金钱豹等。 爬行类有红脖游蛇、黑脊蛇、黄脊游蛇、白条锦蛇、菜花烙铁蛇、乌梢蛇、黄链 蛇、蝮蛇,麻晰、大蟾蜍、花背蟾蜍、无蹼壁虎、黑斑蛙、中国林蛙等; 昆虫类有蝴蝶、蜻蜓、蟋蟀、七星瓢虫、麦蛾、菜蛾、螟蛾、牛虻、斑虻、飞蝗、 蝈蝈、蜜蜂、胡蜂等。 据调查,评价区内没有国家珍稀保护的动植物。 4.1.7 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勘察意见,本项目选址涉及:宜川县云 岩镇白家塬、上寺庙、北海、南海峁、皮头、窑科塬、张家村、孟家塬村、枣树岭村、 11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王家塬、曹家坪、孙家坡、二里半、芝螈、马圪垯、堡定村、李家窑科、羊坪、白家 塬、八零村、兰水月村、新庄、落东村、张口塬村。从选址的范围来看,根据第三次 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云岩镇白家塬村有白家塬遗址(36°1942.5",110°07'07.1"); 皮头村有皮头烽火台遗址(36°22′26.7",110°07'27.3");王家塬村有王家塬堡址 (北36°20'29.5",110°06'23.9";孙家坡村(孙家坡烽火台遗址36°21'07.4",110° 07'13.8";二里半村(二里半遗址36°18'15.0",110°11'45.6;八零村有零知青点 ( 36 ° 14'54.9",110 ° 10'53.7") ; 县 保 白 家 塬 村 ( 白 家 塬 遗 址 36 ° 19'42.5",110 ° 07'07.1")。其他村无涉及田野文物保护单位。 表 4.1.7-1 井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 保护区 地址 类别 名称 年代 级别 与产建工程相对位置关系 A 区(保护范围) B 区(建设 控制地带) 名称 方位 距离/m 白家 白家塬 古遗 塬遗 村 址 址 / 县保 / / YC1#集气站 南 480 二里 二里半 古遗 半遗 村 址 址 / 县保 / / 延223 东北 466 王家 王家塬 古遗 塬堡 村 址 址 / 县保 / / 延2012 西 2290 11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宜川 孙家坡 古遗 烽火 宋— 县保 烽火台基址四边外 村、皮 址 台遗 明 延 10 米 头村 址 八零村 古遗 零知 址 青点 / 县保 / / 延2012 西 380 / 延2105 西南 750 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区域达标性判断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 现状数据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 据,本次评价选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于2022年1月13日发布的《环保快报 (2022-2)2021年12月及1~12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中项目所在地宝塔区、宜川 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进行区域达标性判断,具体见表4.2.1-1。 表4.2.1-1 项目所在地达标区判定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PM10 PM2.5 SO2 NO2 CO O3 PM10 PM2.5 SO2 NO2 CO O3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宝塔区 年平均质量浓度 57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26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5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32μg/m3 日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 1.4mg/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 140µg/m3 宜川县 年平均质量浓度 44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21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9μg/m3 年平均质量浓度 23μg/m3 日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 1.3mg/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 140µg/m3 标准值 占标率/% 达标情况 70μg/m3 35μg/m3 60μg/m3 40μg/m3 4mg/m3 160µg/m3 81.4 74.3 8.3 80 35 87.5 不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70μg/m3 35μg/m3 60μg/m3 40μg/m3 4mg/m3 160µg/m3 62.9 60 15 57.5 32.5 87.5 不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2)补充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 ①监测因子 项目补充特征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监测点位、监测因子见表4.2.1-2,监测点 11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位见附图4.2-1。 表4.2.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频次一览表 监测点位 YC1#集气站 YC1#集气站下风向 YC2#集气站 YC2#集气站下风向 NZ3#集气站 NZ3#集气站下风向 监测因子 监测项目及频次 非甲烷总烃、总烃 连续监测 7 天,非甲烷总 烃监测 1 小时平均浓度, 总烃监测 1 次监值浓度 ②监测结果 项目监测的采样时间为2022年9月2日至2022年9月8日,具体监测结果见表 4.2-3。 表 4.2.1-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点位 2022.09.02 2022.09.03 1#YC1#集气站 (110°7′7″E; 36°19′53″N) 总烃 (以甲烷计) (mg/m³) 非甲烷总烃 (以 C 计) (mg/m³) 气温 (℃) 气压 (hPa) 风速 (m/s) 风向 02:06 2.81 0.82 19.6 927.2 2.1 东南风 07:52 2.93 0.92 24.2 926.3 1.7 东南风 14:08 2.86 0.86 25.4 926.1 1.8 东南风 20:03 2.86 0.87 23.7 926.7 2.0 东南风 02:02 2.74 0.77 20.6 927.3 2.2 东南风 08:09 2.83 0.85 25.2 926.4 1.8 东南风 14:06 2.79 0.82 26.1 926.3 1.9 东南风 20:03 2.80 0.83 24.5 926.6 2.1 东南风 02:07 2.68 0.78 18.7 926.9 2.0 东南风 08:12 2.72 0.81 23.3 926.2 1.7 东南风 14:05 2.74 0.82 24.2 925.9 1.8 东南风 20:11 2.84 0.88 22.4 926.6 1.8 东南风 02:03 2.75 0.80 20.8 927.3 1.9 东南风 08:05 2.74 0.79 25.5 926.4 1.8 东南风 14:02 2.81 0.83 24.3 926.2 2.0 东南风 20:07 2.83 0.84 22.7 926.6 2.1 东南风 02:01 2.72 0.81 18.5 927.3 2.2 东南风 08:09 2.73 0.82 23.6 926.3 2.1 东南风 14:01 2.72 0.82 26.4 926.2 1.8 东南风 20:04 2.79 0.87 24.7 926.5 1.9 东南风 02:02 2.59 0.77 18.4 927.2 2.1 东南风 采样时间 2022.09.04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11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08 2022.09.02 2022.09.03 2022.09.04 2#YC1#集气站 下风向 (110°7′4″E; 36°29′54″N)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2022.09.08 08:05 2.62 0.79 25.2 926.2 2.1 东南风 14:09 2.58 0.76 24.1 926.3 1.8 东南风 20:08 2.59 0.77 24.0 926.8 1.9 东南风 02:05 2.69 0.75 20.5 927.3 2.0 东南风 08:07 2.70 0.76 23.4 926.3 1.9 东南风 14:04 2.72 0.76 25.2 926.2 1.8 东南风 20:11 2.70 0.73 24.3 926.7 2.1 东南风 02:06 2.66 0.72 19.6 927.2 2.1 东南风 07:52 2.66 0.72 24.2 926.3 1.7 东南风 14:08 2.65 0.71 25.4 926.1 1.8 东南风 20:03 2.64 0.70 23.7 926.7 2.0 东南风 02:02 2.53 0.63 20.6 927.3 2.2 东南风 08:09 2.65 0.72 25.2 926.4 1.8 东南风 14:06 2.64 0.71 26.1 926.3 1.9 东南风 20:03 2.67 0.73 24.5 926.6 2.1 东南风 02:07 2.33 0.58 18.7 926.9 2.0 东南风 08:12 2.42 0.62 23.3 926.2 1.7 东南风 14:05 2.48 0.65 24.2 925.9 1.8 东南风 20:11 2.57 0.71 22.4 926.6 1.8 东南风 02:03 2.64 0.69 20.8 927.3 1.9 东南风 08:05 2.59 0.65 25.5 926.4 1.8 东南风 14:02 2.61 0.67 24.3 926.2 2.0 东南风 20:07 2.59 0.65 22.7 926.6 2.1 东南风 02:01 2.53 0.69 18.5 927.3 2.2 东南风 08:09 2.52 0.68 23.6 926.3 2.1 东南风 14:01 2.54 0.70 26.4 926.2 1.8 东南风 20:04 2.48 0.66 24.7 926.5 1.9 东南风 02:02 2.50 0.61 18.4 927.2 2.1 东南风 08:05 2.47 0.62 25.2 926.2 2.1 东南风 14:09 2.42 0.60 24.1 926.3 1.8 东南风 20:08 2.27 0.52 24.0 926.8 1.9 东南风 02:05 2.27 0.48 20.5 927.3 2.0 东南风 11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02 2022.09.03 2022.09.04 3#YC2#集气站 (110°7′53″E; 36°16′18″N)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2022.09.08 08:07 2.34 0.52 23.4 926.3 1.9 东南风 14:04 2.35 0.52 25.2 926.2 1.8 东南风 20:11 2.34 0.52 24.3 926.7 2.1 东南风 02:04 2.81 0.84 15.7 933.7 1.9 东南风 08:15 2.78 0.81 18.4 932.4 1.4 东南风 14:09 2.76 0.80 21.9 931.6 1.2 东南风 20:07 2.86 0.88 19.7 932.5 1.7 东南风 02:09 2.79 0.81 16.1 936.9 1.5 东北风 08:03 2.76 0.78 17.9 935.5 1.7 东北风 14:27 2.81 0.82 21.1 934.0 1.4 东北风 20:03 2.80 0.80 18.3 935.3 2.1 东北风 02:07 2.81 0.86 13.9 936.0 1.6 西北风 08:14 2.82 0.86 19.7 934.5 1.4 西北风 14:20 2.80 0.84 26.8 933.8 1.5 西北风 20:05 2.82 0.86 19.5 934.8 1.8 西北风 02:04 2.80 0.84 16.4 934.5 2.1 西北风 08:09 2.74 0.79 20.7 934.0 1.4 西北风 14:13 2.79 0.83 26.3 933.5 1.6 西北风 20:06 2.72 0.77 22.1 934.8 1.7 西北风 02:02 2.69 0.82 15.2 935.8 1.7 东南风 08:06 2.65 0.79 19.7 934.3 1.4 东南风 14:03 2.73 0.85 27.5 933.5 1.2 东南风 20:07 2.73 0.85 21.3 934.8 1.6 东南风 02:04 2.79 0.82 16.7 935.8 2.1 东南风 08:07 2.74 0.81 20.4 934.5 2.2 东南风 14:01 2.61 0.78 28.3 933.8 1.6 东南风 20:06 2.61 0.78 23.7 934.8 1.5 东南风 02:11 2.74 0.77 14.3 934.5 1.7 东南风 08:13 2.78 0.80 19.6 934.0 1.6 东南风 14:14 2.68 0.73 26.5 933.8 1.4 东南风 20:09 2.68 0.74 23.1 934.3 1.9 东南风 12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02 2022.09.03 2022.09.04 4#YC2#集气站 下风向 (110°7′53″E; 36°16′19″N)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2022.09.08 5#NZ3#集气站 (109°57′48″E; 36°20′39″N) 2022.09.02 02:09 2.58 0.67 15.7 933.7 1.9 东南风 08:20 2.59 0.68 18.4 932.4 1.4 东南风 14:14 2.62 0.70 21.9 931.6 1.2 东南风 20:13 2.57 0.66 19.7 932.5 1.7 东南风 02:14 2.60 0.68 16.1 936.9 1.5 东北风 08:08 2.61 0.69 17.9 935.5 1.7 东北风 14:32 2.69 0.75 21.1 934.0 1.4 东北风 20:08 2.60 0.68 18.3 935.3 2.1 东北风 02:12 2.64 0.72 13.9 936.0 1.6 西北风 08:19 2.59 0.68 19.7 934.5 1.4 西北风 14:25 2.58 0.67 26.8 933.8 1.5 西北风 20:10 2.60 0.68 19.5 934.8 1.8 西北风 02:09 2.59 0.68 16.4 934.5 2.1 西北风 08:14 2.58 0.67 20.7 934.0 1.4 西北风 14:18 2.64 0.72 26.3 933.5 1.6 西北风 20:11 2.57 0.66 22.1 934.8 1.7 西北风 02:07 2.48 0.67 15.2 935.8 1.7 东南风 08:11 2.46 0.65 19.7 934.3 1.4 东南风 14:08 2.45 0.64 27.5 933.5 1.2 东南风 20:12 2.46 0.66 21.3 934.8 1.6 东南风 02:09 2.60 0.61 16.7 935.8 2.1 东南风 08:12 2.49 0.66 20.4 934.5 2.2 东南风 14:06 2.52 0.67 28.3 933.8 1.6 东南风 20:11 2.49 0.64 23.7 934.8 1.5 东南风 02:16 2.40 0.56 14.3 934.5 1.7 东南风 08:18 2.38 0.55 19.6 934.0 1.6 东南风 14:19 2.40 0.56 26.5 933.8 1.4 东南风 20:14 2.56 0.63 23.1 934.3 1.9 东南风 02:01 2.74 0.79 14.2 933.8 1.4 东风 08:01 2.75 0.80 18.5 932.3 1.6 东风 14:01 2.74 0.80 22.0 931.5 1.7 东风 12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03 2022.09.04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2022.09.08 6#NZ3#集气站 下风向 (109°57′48″E; 36°20′41″N) 2022.09.02 2022.09.03 20:01 2.77 0.83 19.3 932.0 1.5 东风 02:02 2.75 0.80 13.2 932.8 1.3 东风 08:02 2.74 0.79 15.3 932.0 1.5 东风 14:02 2.85 0.88 17.8 930.5 1.7 东风 20:02 2.75 0.80 14.9 931.3 1.4 东风 02:03 2.79 0.82 15.2 933.0 1.6 西风 08:03 2.74 0.79 19.6 931.5 1.7 西风 14:03 2.78 0.82 23.3 930.8 1.3 西风 20:03 2.77 0.81 18.4 931.3 1.2 西风 02:02 2.84 0.86 18.3 931.0 1.5 西风 08:02 2.82 0.85 20.5 929.8 1.4 西风 14:02 2.78 0.82 25.2 926.4 1.7 西风 20:02 2.73 0.79 19.6 929.7 1.1 西风 02:01 2.69 0.84 19.2 929.3 1.7 东风 08:01 2.68 0.83 21.3 928.1 2.0 东风 14:01 2.70 0.84 26.2 927.5 2.1 东风 20:01 2.62 0.78 20.4 928.6 2.5 东风 02:02 2.73 0.85 18.9 930.5 1.4 东风 08:02 2.71 0.84 20.8 929.6 1.6 东风 14:02 2.72 0.82 27.3 929.9 2.2 东风 20:02 2.74 0.83 21.5 929.3 1.3 东风 02:01 2.68 0.74 18.5 929.3 2.0 东风 08:01 2.74 0.76 21.0 928.9 2.1 东风 14:01 2.70 0.75 26.5 927.4 1.7 东风 20:01 2.66 0.72 20.5 929.0 1.4 东风 02:05 2.58 0.68 14.2 933.8 1.4 东风 08:05 2.55 0.66 18.5 932.3 1.6 东风 14:05 2.64 0.72 22.0 931.5 1.7 东风 20:05 2.64 0.72 19.3 932.0 1.5 东风 02:06 2.64 0.72 13.2 932.8 1.3 东风 08:06 2.65 0.72 15.3 932.0 1.5 东风 12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04 2022.09.05 2022.09.06 2022.09.07 2022.09.08 14:06 2.64 0.71 17.8 930.5 1.7 东风 20:06 2.44 0.56 14.9 931.3 1.4 东风 02:05 2.61 0.69 15.2 933.0 1.6 西风 08:05 2.62 0.70 19.6 931.5 1.7 西风 14:05 2.58 0.67 23.3 930.8 1.3 西风 20:05 2.54 0.63 18.4 931.3 1.2 西风 02:04 2.61 0.71 18.3 931.0 1.5 西风 08:04 2.62 0.72 20.5 927.8 1.4 西风 14:04 2.63 0.73 25.2 926.4 1.7 西风 20:04 2.58 0.70 19.6 929.7 1.1 西风 02:05 2.52 0.72 19.2 929.3 1.7 东风 08:05 2.46 0.67 21.3 928.1 2.0 东风 14:05 2.50 0.71 26.2 927.5 2.1 东风 20:05 2.46 0.67 20.4 928.6 2.5 东风 02:06 2.49 0.64 18.9 930.5 1.4 东风 08:06 2.59 0.69 20.8 929.6 1.6 东风 14:06 2.62 0.70 27.3 929.9 2.2 东风 20:06 2.62 0.69 21.5 929.3 1.3 东风 02:05 2.39 0.54 18.5 929.3 2.0 东风 08:05 2.42 0.57 21.0 928.9 2.1 东风 14:05 2.48 0.60 26.5 927.4 1.7 东风 20:05 2.51 0.62 20.5 929.0 1.4 东风 备注:监测结果仅对本次采样负责。 根据监测结果,各监测点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浓度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详解》中标准限值 2.0mg/m3,总烃小时值满足参考以色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0mg/m3 限值要求。 4.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为了解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对云岩河进行了监测,共布设 2 个监测断面,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点位见附图 4.2-2。 (1)监测断面 表4.2.2-1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 12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序号 1# 2# 断面位置 断面布设功能 NZ3#集气站 上游 500m 延 2015 采气 管线穿越点 1500m 河流 云岩河上游参照断面 云岩河 延 2015 采气管线穿越点下游 (2)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硫化物、挥发酚、 石油类。 监测频率:连续采样监测 3 天,每天每个断面取一个混合样。 监测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2 日~9 月 4 日。 (3)监测方法 地表水各监测因子监测分析方法见下表。 表4.2.2-2 地表水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仪器型号/名称/编号 方法检出限 pH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147-2020 PHBJ-260 型 pH 计/IE0253/IE-0254 /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HJ 50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4-1987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 1226-2021 (酸化-吸收-吸收法)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 (萃取分光光度法)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970-2018 RZK-COD12 型智能 COD 回 流消解仪/IE-0031、 50mL 酸式滴定管/IE-0151-07 4mg/L HS-250 恒温恒湿培养箱/IE0028 0.5mg/L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25mg/L PXS-270 氟离子计/IE-0014 0.05mg/L TU-1810DASPC 型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IE-0002 0.01mg/L TU-1810DASPC 型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IE-0002 0.0003mg/L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1mg/L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 需氧量 氨氮 (以 N 计) 氟化物 硫化物 挥发酚 (以苯酚计) 石油类 (4)监测结果 项目地表水监测结果见下表。 12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4.2.2-3 地表水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NZ3#集气站旁云岩河穿越段上游 500m 处 监测项目 110°11′34″E;36°14′31″N 单位 2022.09.02 2022.09.03 2022.09.04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pH 无量纲 7.7(21.0℃) 7.8(20.4℃) 7.6(21.2℃) 化学需氧量 mg/L 17 13 14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5.5 4.3 5.2 氨氮(以 N 计) mg/L 0.157 0.116 0.129 氟化物 mg/L 0.52 0.53 0.41 硫化物 mg/L 0.01ND 0.01ND 0.01ND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0.0003ND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0.01ND 延 2105 井场旁云岩河穿越段下游 1500m 处 110°11′34″E;36°14′31″N 监测项目 单位 2022.09.02 2022.09.03 2022.09.04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黄色、无异味、 微浊、无浮油 pH 无量纲 7.5(21.3℃) 7.5(18.4℃) 7.4(19.4℃) 化学需氧量 mg/L 16 14 16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5.8 5.1 5.8 氨氮(以 N 计) mg/L 0.169 0.129 0.141 氟化物 mg/L 0.67 0.68 0.74 硫化物 mg/L 0.01ND 0.01ND 0.01ND 挥发性酚类 (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0.0003ND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0.01ND 由监测结果表明,本次项目所设置的 2 个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说明井区范围内各地表水体整体水质 较好。 12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位 项目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位见表 4.2.3-1,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 4.2-3。 表4.2.3-1 编号 地下水监测点位及相关参数 取水层 位 名称 监测类别 监测项目 水质、水位 pH、K + 、Na + 、Ca 2+ 、 Mg 2+ 、CO 3 2- 、HCO 3 - 、 C1 - 、SO 4 2- 、氨氮、硝酸 盐、亚硝酸盐、挥发酚、 氰化物、砷、汞、六价 铬、总硬度、铅、氟化 物、镉、铁、锰、溶解性 总固体、耗氧量、总大肠 菌群、菌落总数、石油类 1#NZ3#集气站水井 1# 2# YC2#集气站旁云岩村水井 29#井场旁上寺庙水井 3# 4# 八零村水井(2015 井场旁) 5# 延 203 井场周边散户村庄水井 潜水层 (2)监测方法 地下水各监测因子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4.2.3-2。 表4.2.3-2 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仪器型号/名称/编号 方法检出限 K+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4-1989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 49 部分:碳 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 定 滴定法 DZ/T 0064.49-2021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1896-1989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 64 部分:硫 酸盐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钡滴定法 DZ/T 0064.64-2021 AA-705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IE-0001 0.05mg/L AA-705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IE-0001 0.02mg/L Na+ Ca2+ Mg2+ CO32HCO3Cl- SO42- pH 氨氮(以 N 计) 硝酸盐 (以 N 计) 50mL 酸式滴定管/IE-0151-06 0.01mg/L 0.002mg/L 2mg/L 2mg/L 50mL 酸式滴定管/IE-0151-07 3mg/L ML-2-4 普通电热板/IE0019、25mL 酸式滴定管/IE0151-10 3mg/L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147-2020 PHBJ-260 型 pH 计/IE0253/IE-0254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T 346-2007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IE-0002 0.025mg/L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8mg/L 12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亚硝酸盐 (以 N 计)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7493-1987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03mg/L 挥发性酚 类 (以苯酚 计)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 (萃取分光光度法)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IE-0002 0.0003mg/L 氰化物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5750.5-2006 (4.1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02mg/L 溶解性总 固体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4-2006 (8.1 称量法) BSA224S 型电子天平/IE-0004 / 耗氧量 (CODMn 法,以 O2 计)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 5750.7-2006 (1.1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DZKW-S-6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IE-0071 0.05mg/L SPX-150 型生化培养箱/IE0036 / SPX-150 型生化培养箱/IE0036 / 25mL 酸式滴定管/IE-0151-10 5mg/L PXS-270 氟离子计/IE-0014 0.05mg/L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0.01mg/L 总大肠菌 群 菌落总数 总硬度 (以 CaCO3 计) 氟化物 石油类 砷 汞 铬(六价)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GB/T 5750.12-2006 (2.1 多管发酵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GB/T 5750.12-2006 (1.1 平皿计数法)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GB/T 7477-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4-1987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970-2018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SK-2003AZ 型原子荧 光光谱仪/IE-005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GB/T 5750.6-2006 (10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TU-1810DASPC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3×10-4mg/L 4×10-5mg/L 127 0.004mg/L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10-5mg/L 镉 铁 水质 65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锰 SUPEC 7000 型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仪/IE-0260 8.2×10-4mg/L 1.2×10-4mg/L 9×10-5mg/L 铅 (3)监测结果 表4.2.3-3 地下水质量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1#NZ3#集气站水井 2#YC2#集气站旁 云岩村水井 2022.09.02 2022.09.02 无色、无异味、清澈 无色、无异味、清澈 单位 K+ mg/L 20.8 1.16 Na+ mg/L 175 99.1 Ca2+ mg/L 122 28.5 Mg2+ mg/L 86.2 30.3 CO32- mg/L 2ND 2ND HCO3- mg/L 588 307 Cl mg/L 255 32 SO42- mg/L 142 100 pH 无量纲 7.2(8.4℃) 7.3(8.5℃) 氨氮(以 N 计) mg/L 0.063 0.069 硝酸盐(以 N 计) 亚硝酸盐(以 N 计) mg/L mg/L 1.71 0.003ND 1.66 0.003ND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氰化物 mg/L 0.002ND 0.002ND 砷 mg/L -4 3×10 ND 3×10-4ND 汞 mg/L 4×10-5ND 4×10-5ND 铬(六价) mg/L 0.004ND 0.004ND 氟化物 mg/L 0.25 0.28 总硬度(以 CaCO3 计) 耗氧量 (CODMn 法,以 O2 计) mg/L 674 241 mg/L 1.00 1.24 - 12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镉 mg/L 2.8×10-4 2.0×10-4 铁 mg/L 8.2×10-4ND 6.67×10-3 锰 mg/L 2.2×10-3 9.2×10-4 铅 溶解性总固体 mg/L mg/L 3.5×10-4 1.10×103 3.4×10-4 461 菌落总数 CFU/mL 40 60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未检出 未检出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4#29#井场旁上寺庙水井 5#延 203 井场周边散户村 庄水井 2022.09.02 2022.09.03 无色、无异味、清澈 无色、无异味、清澈 单位 K+ mg/L 11.9 1.48 Na+ mg/L 244 87.7 Ca2+ mg/L 74.3 46.8 Mg2+ mg/L 63.4 33.3 CO32- mg/L 2ND 2ND HCO3- mg/L 548 355 Cl- mg/L 167 25 SO42- mg/L 128 47 pH 无量纲 7.2(8.4℃) 7.3(8.5℃) 氨氮(以 N 计) mg/L 0.044 0.051 硝酸盐(以 N 计) mg/L 1.69 1.56 亚硝酸盐(以 N 计) mg/L 0.003ND 0.003ND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氰化物 mg/L 0.002ND 0.002ND 1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砷 mg/L 3×10-4ND 3×10-4ND 汞 mg/L 4×10-5ND 4×10-5ND 铬(六价) mg/L 0.004ND 0.004ND 氟化物 mg/L 0.36 0.43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453 249 耗氧量 (CODMn 法,以 O2 计) mg/L 1.05 1.29 镉 mg/L 3.1×10-4 2.8×10-4 铁 mg/L 8.2×10-4ND 8.2×10-4ND 锰 mg/L 3.8×10-4 9.9×10-4 铅 mg/L 3.6×10-4 3.4×10-4 溶解性总固体 mg/L 982 445 菌落总数 CFU/mL 55 45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未检出 未检出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监测结果 6#八零村水井(2015 井场旁) 监测项目 单位 2022.09.02 无色、无异味、清澈 K+ mg/L 1.28 Na+ mg/L 93.5 Ca2+ mg/L 21.2 Mg2+ mg/L 27.6 1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CO32- mg/L 2ND HCO3- mg/L 348 Cl- mg/L 32 SO42- mg/L 54 pH 无量纲 7.2(8.9℃) 氨氮(以 N 计) mg/L 0.057 硝酸盐(以 N 计) mg/L 1.52 亚硝酸盐(以 N 计) mg/L 0.003ND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氰化物 mg/L 0.002ND 砷 mg/L 3×10-4ND 汞 mg/L 4×10-5ND 铬(六价) mg/L 0.004ND 氟化物 mg/L 0.40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174 耗氧量 (CODMn 法,以 O2 计) mg/L 1.2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415 镉 铁 锰 铅 菌落总数 mg/L mg/L mg/L mg/L CFU/mL 2.8×10-4 8.2×10-4ND 3.1×10-4 3.3×10-4 45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未检出 石油类 mg/L 0.01ND 根据地下潜水水质监测结果,项目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 III 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良好。 13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 本次调查日期为 2022 年 9 月的水位数据。调查评价区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结果 见下表。 表4.2.3-4 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点位 水位标高(m) 井口标高(m) 水位埋深(m) 点位坐标 1#NZ3#集气站水井 877.40 883.8 6.40 109°58′3″E 36°20′44″N 2#YC2#集气站旁云 岩村水井 794.13 807.40 12.87 110°7′51″E 36°16′33″N 4#29#井场旁上寺庙 水井 776.57 821.70 45.13 110°6′1″E 36°18′23″N 5#延 203 井场周边散 户村庄水井 1184.7 / / 110°3′12″E 36°14′52″N 6#八零村水井 (2015 井场旁) 762.0 / / 110°11′2″E 36°14′51″N (4)包气带监测结果 项目包气带监测点位、内容及频次见下表,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 4.2-7。 表4.2.3-5 包气带监测点位及相关参数 点位编号 监测点 1# NZ3#集气站内 2# NZ3#集气站外北侧 农田 取样深度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0~20cm 和 20cm~ 40cm 埋深范围内各 取一个样品 pH、氨氮、硝酸 盐、挥发酚、六价 铬、氯化物、石油 类 连续监测 1 天,每 天监测 1 次 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见下表。 表4.2.3-6 包气带监测项目分析方法 序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来源 检出限 (mg/L) 1 pH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147-2020 PHS-3C 型 pH 计/IE0008 / 2 氨氮(以 N 计) 3 石油类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970-2018 TU-1810DASPC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TU-1810DASPC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0002 132 0.025mg/L 0.01mg/L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5 6 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TU-1810DASPC 型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HJ/T 346-2007 /IE-0002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TU-1810DASPC 型 紫 挥发性酚类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E(以苯酚计) HJ 503-2009 0002 (萃取分光光度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TU-1810DASPC 型 金属指标 铬(六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B/T 5750.6-2006 /IE-0002 (10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 50 部分:氯化 25mL 酸式滴定管/IE氯化物 物的测定 银量滴定法 0151-10 DZ/T 0064.50-2021 硝酸盐 (以 N 计) 0.08mg/L 0.0003mg/L 0.004mg/L 0.8mg/L 本次评价委托陕西恒信检测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2 日对 2 个点位进行监测,具 体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2.3-7 监测包气带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1#NZ3#集气站内 单位 0-0.2m 0.2-0.4m pH 无量纲 7.4 7.2 氨氮(以 N 计) mg/L 0.263 0.326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50 2.6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铬(六价) mg/L 0.004ND 0.004ND 氯化物 mg/L 39.0 31.2 监测项目 单位 监测结果 13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NZ3#集气站外北侧农田 0-0.2m 0.2-0.4m pH 无量纲 7.3 7.3 氨氮(以 N 计) mg/L 0.288 0.276 石油类 mg/L 0.01ND 0.01ND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65 2.47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03ND 0.0003ND 铬(六价) mg/L 0.004ND 0.004ND 氯化物 mg/L 41.1 43.3 从上表可以看出,NZ3#集气站的包气带监测值与背景值对照可以看出无明显差 异,说明已建工程对包气带土壤环境基本未产生影响。 4.2.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布点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结合拟建项目初步平面布局。本 次评价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置详见下表,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4.2-4。 编号 表4.2.4-1 声环境监测点位布置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区域功能 等效A声级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 标准 厂界四周 1# YC1#集气站 2# YC2#集气站 3# NZ3#集气站 4# 延180井场 5# 长63井场 敏感点 1# 张家村 2# 王家塬村 3# 孟家塬村 4# 孙家坡村 13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羊坪 6# 马圪塔 7# 山中 8# 李家窑科 9# 八零村 10# 云岩村 11# 兰水月村 12# 新庄 13# 鸭儿湾 14# 张口塬 15# 二里半 16# 芝塬 17# 君子村镇 18# 上寺庙 19# 临镇 20# 河南坪 21# 李树畔村 22# 下吕塬 23# 北海 24# 南海峁 25# 铁儿村 (2)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及频率 本次评价委托陕西恒信检测有限公司对45个点位进行监测,监测2天,每天昼间、 夜间各监测1次,具体监测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4.2.4-2 声环境监测时间方法 监测点位 YC1#集气站 长 63 井场 延 180 井场 采样时间 2022.09.022022.09.03 2022.09.022022.09.03 2022.09.022022.09.03 YC2#集气站 YC3#集气站 5#张家村 6#王家塬村 7#孟家塬村 8#孙家坡村 9#羊坪 10#马圪塔 11#山中 12#李家窑科 2022.09.042022.09.05 2022.09.062022.09.07 2022.09.022022.09.03 13#八零村 13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云岩村 15#兰水月村 16#新庄 17#鸭儿湾 18#张口塬 19#二里半 20#芝塬 21#君子村 2022.09.032022.09.04 2022.09.042022.09.05 2022.09.022022.09.03 22#上寺庙 23#临镇 24#河南坪 25#李树畔村 26#下吕塬 27#北海 28#南海峁 2022.09.032022.09.04 2022.09.042022.09.05 29#铁儿村 (3)监测方法 表4.2.4-3 项目噪声检测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1 等效A声级 检测方法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仪器名称及型号 AWA5688型多功能声级计 /SPC-028 (4)监测结果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4.2.4-4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2022.09.02 2022.09.03 监测点位 YC1#集气站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东厂界 42 41 43 42 2#南厂界 41 40 42 41 3#西厂界 43 41 44 42 4#北厂界 42 40 42 41 监测前 93.7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9m/s; 夜间:晴, 风速:2.2m/s。 136 昼间:阴, 风速:1.8m/s; 夜间:阴, 风速:2.1m/s。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长 36 井场 1#东厂界 43 42 42 41 2#南厂界 42 41 43 42 3#西厂界 44 41 44 41 4#北厂界 45 43 44 42 监测前 93.7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延 180 井场 昼间:晴, 风速:1.7m/s; 夜间:晴, 风速:2.1m/s。 昼间:阴, 风速:1.9m/s; 夜间:阴, 风速:2.2m/s。 1#东厂界 44 42 45 41 2#南厂界 43 41 42 40 3#西厂界 44 40 43 41 4#北厂界 43 41 42 41 监测前 93.7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YC2#集气站 昼间:晴, 风速:1.9m/s; 夜间:晴, 风速:2.3m/s。 昼间:阴, 风速:1.7m/s; 夜间:阴, 风速:2.2m/s。 1#东厂界 51 49 52 49 2#南厂界 53 47 51 48 3#西厂界 49 48 51 47 4#北厂界 50 49 53 46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7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9m/s; 夜间:晴, 风速:2.1m/s。 昼间:阴, 风速:1.8m/s; 夜间:阴, 风速:2.2m/s。 2022.09.02 2022.09.03 监测点位 YC2#集气站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南厂界 53 47 53 48 2#西厂界 54 48 54 48 13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北厂界 54 47 54 47 4#东厂界 52 47 52 47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9m/s; 夜间:晴, 风速:1.7m/s。 昼间:阴, 风速:1.9m/s; 夜间:阴, 风速:2.1m/s。 2022.09.04 2022.09.05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5#张家村 45 41 44 42 6#王家塬村 44 40 43 41 7#孟家塬村 44 42 44 41 8#孙家坡村 42 41 42 40 9#羊坪 43 41 43 42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7m/s; 夜间:晴, 风速:2.1m/s。 昼间:晴, 风速:1.7-1.9m/s; 夜间:晴, 风速:1.9-2.1m/s。 2022.09.06 2022.09.07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0#马圪塔 46 44 44 42 11#山中 47 46 45 41 12#李家窑科 46 44 43 42 监测前 93.7 监测前 93.7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7-1.8m/s; 夜间:晴, 风速:1.9-2.1m/s。 昼间:晴, 风速:1.8-1.9m/s; 夜间:晴, 风速:2.1-2.2m/s。 2022.09.02 2022.09.03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3#八零村 54 49 53 47 14#云岩村 56 48 53 47 13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7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7m/s; 夜间:晴, 风速:2.1m/s。 昼间:阴, 风速:1.7-1.8m/s; 夜间:阴, 风速:2.2m/s。 2022.09.03 2022.09.04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5#兰水月村 52 46 54 47 16#新庄 51 46 53 48 17#鸭儿湾 53 48 53 48 18#张口塬 53 47 54 46 监测前 93.7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阴, 风速:1.7-1.8m/s; 夜间:阴, 风速:2.1-2.3m/s。 昼间:晴, 风速:1.7-1.8m/s; 夜间:晴, 风速:2.1-2.3m/s。 2022.09.04 2022.09.05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9#二里半 55 48 54 47 20#芝塬 55 47 54 47 21#君子村 53 48 54 46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7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1.8-1.9m/s; 夜间:晴, 风速:2.2-2.3m/s。 昼间:晴, 风速:1.7-1.9m/s; 夜间:晴, 风速:2.0-2.2m/s。 2022.09.02 2022.09.03 监测点位 22#上寺庙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51 46 52 46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13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2.0m/s; 夜间:晴, 风速:1.8m/s。 昼间:阴, 风速:1.7-1.9m/s; 夜间:阴, 风速:2.0-2.2m/s。 2022.09.03 2022.09.04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23#临镇 52 46 53 47 24#河南坪 44 41 44 40 25#李树畔村 50 46 50 47 26#下吕塬 47 42 49 43 27#北海 45 42 45 41 28#南海峁 46 41 46 41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阴, 风速:2.3m/s; 夜间:阴, 风速:2.4m/s。 昼间:晴, 风速:2.3m/s; 夜间:晴, 风速:2.1m/s。 2022.09.04 2022.09.05 监测点位 29#铁儿村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49 43 47 43 监测前 93.6 监测前 93.6 监测后 93.8 监测后 93.8 仪器校准 气象条件 昼间:晴, 风速:2.3m/s; 夜间:晴, 风速:2.1m/s。 昼间:晴, 风速:2.1m/s; 夜间:晴, 风速:2.2m/s。 备注:监测结果仅对本次采样负责。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厂界四周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4.2.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位 本次评价委托陕西恒信检测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2 日进行项目所在地土壤环 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详见下表,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 4.2-5~4.2-7。 表4.2.5-1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置及检测项目 14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点位编 号 监测点 1# YC3#集气站内 南侧 6# YC3#集气站内 中侧 YC3#集气站内 西侧 YC3#集气站内 北侧 YC3#集气站外 西侧 YC3#集气站外 北侧 7# YC2#集气站内 南侧 2# 3# 4# 5# 12# YC2#集气站内 中侧 YC2#集气站内 西侧 YC2#集气站内 北侧 YC2#集气站外 西侧 YC2#集气站外 北侧 13# YC1#集气站内 北侧 8# 9# 10# 11# 14# 15# 16# 17# 18# YC1#集气站内 中侧 YC1#集气站内 西侧 YC1#集气站内 南侧 YC1#集气站外 东侧 YC1#集气站外 南侧 监测项目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阳离子交 换量、氧化还原电位、饱和导水 率、土壤容重、孔隙度、含盐量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45项+石油烃 样点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表层样(0~0.2m)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阳离子交 换量、氧化还原电位、饱和导水 率、土壤容重、孔隙度、含盐量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pH、45项+石油烃 1个表层样(0~0.2m) 1个表层样(0~0.2m) 1个表层样(0~0.2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阳离子交 换量、氧化还原电位、饱和导水 率、土壤容重、孔隙度、含盐量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pH、45项+石油烃 1个表层样(0~0.2m)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pH值、砷、镉、铬(六价)、铜 、铅、汞、镍+石油烃 1个表层样(0~0.2m) 1个表层样(0~0.2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柱状样(0~0.5m、0.5~1.5m 、1.5~3m) 1个表层样(0~0.2m) 1个表层样(0~0.2m)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45 项及石油烃等。 14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监测方法 表4.2.5-2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一览表 分析项目、方法依据及设备 类 别 土 壤 理 化 性 质 分析项目 分析依据及方法 检出限 仪器设备及编号 pH值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HJ 962-2018 / FE28-Standard型 pH计/SPS-031 阳离子 交换量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 HJ 889-2017 0.8cmol+/kg SP-723可见分光 光度计/SPS-005 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 TR-901型土壤 ORP计/SPC-036 土壤渗透性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环刀法 LY/T 1218-1999 / / 土壤容重 土壤检测 第4部分: 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4-2006 / 总孔隙度 森林土壤 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LY/T 1215-1999 / 铅 镉 镍 重 金 属 铜 六价铬 土 壤 汞 砷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HJ 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6802013 氯甲烷 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 0.01mg/kg 3mg/kg 1mg/kg 0.5mg/kg 0.002mg/kg 0.01mg/kg 火焰/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 GFAA ITCR180513 火焰/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 AA/ITCR180513 火焰/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 AA/ITCR180513 原子荧光分光光 度计AFS ICTR180444 0.0013mg/kg 四氯化碳 氯仿 0.1mg/kg XY500-2C 电子天平(百分 之一)/SPS-048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1,1-二氯乙烯 0.0011mg/kg 0.0010mg/kg 0.0012mg/kg 0.0013mg/kg 0.0010mg/kg 142 吹扫捕集-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 PT-GCMS) ITCR1805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顺-1,2-二氯乙烯 0.0013mg/kg 反1,2-二氯乙烯 0.0014mg/kg 二氯甲烷 0.0015mg/kg 1,2-二氯丙烷 0.0011mg/kg 1,1,1,2-四氯乙烷 0.0012mg/kg 1,1,2,2-四氯乙烷 0.0012mg/kg 四氯乙烯 0.0014mg/kg 1,1,1-三氯乙烷 0.0013mg/kg 1,1,2-三氯乙烷 0.0012mg/kg 三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1,2,3-三氯丙烷 氯乙烯 苯 半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0.0012mg/kg 0.0012mg/kg 0.0010mg/kg 0.0019mg/kg 氯苯 0.0012mg/kg 1,2-二氯苯 0.0015mg/kg 1,4-二氯苯 0.0015mg/kg 乙苯 0.0012mg/kg 苯乙烯 0.0011mg/kg 甲苯 0.0013mg/kg 间,对-二甲苯 0.0012mg/kg 邻二甲苯 0.0012mg/kg 硝基苯 0.09mg/kg 苯胺 0.02mg/kg 2-氯酚 0.06mg/kg 0.1mg/kg 苯并[a]蒽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34-2017 苯并[a]芘 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 0.1mg/kg 0.2mg/kg 0.1mg/kg 䓛 0.1mg/kg 二苯并[a,h]蒽 0.1mg/kg 茚并[1,2,3-cd]芘 0.1mg/kg 萘 0.09mg/kg 石油烃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 )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10212019 6mg/kg (4)监测结果及评价 表4.2.5-3 土壤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单位 监测结果 143 吹扫捕集-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 GCMS) ITCR11061 气相色谱仪(GC )ITCR1812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NZ3#集气站内南侧 109°57′49.69″E;36°20′39.32″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12 0.11 0.10 铅 mg/kg 20.6 19.5 18.9 汞 mg/kg 0.058 0.063 0.068 砷 mg/kg 11.9 14.5 11.4 铜 mg/kg 25 26 25 镍 mg/kg 26 25 24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7.92 7.96 7.96 土壤容重 g/cm3 1.19 1.23 1.27 氧化还原电位 mV 517 597 671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9.1 7.2 9.3 总孔隙度 % 40.09 35.03 37.55 饱和导水率 mm/min 0.78 0.65 0.68 含盐量 g/kg 1.9 1.5 1.4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单位 2#NZ3#集气站内中侧 14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9°57′50.70″E;36°20′40.15″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09 0.11 0.11 铅 mg/kg 19.6 19.8 19.2 汞 mg/kg 0.060 0.059 0.048 砷 mg/kg 11.3 13.3 11.4 铜 mg/kg 23 26 26 镍 mg/kg 22 26 23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05 8.06 8.09 监测结果 3#NZ3#集气站内西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09°57′49.52″E;36°20′39.84″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09 0.09 0.11 铅 mg/kg 23.0 21.4 19.1 汞 mg/kg 0.068 0.044 0.068 砷 mg/kg 11.6 11.4 12.3 铜 mg/kg 24 26 26 镍 mg/kg 23 26 28 14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12 8.13 8.14 监测结果 4#NZ3#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09°57′50.79″E;36°20′40.46″N 0-0.2m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镉 mg/kg 0.10 铅 mg/kg 20.7 汞 mg/kg 0.038 砷 mg/kg 12.2 铜 mg/kg 26 镍 mg/kg 27 铬(六价) mg/kg 0.5ND 四氯化碳 mg/kg 1.3×10-3ND 氯仿 mg/kg 1.1×10-3ND 氯甲烷 mg/kg 1.0×10-3ND 1,1-二氯乙烷 mg/kg 1.2×10-3ND 1,2-二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二氯乙烯 mg/kg 1.0×10-3ND 14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顺-1,2-二氯乙烯 mg/kg 1.3×10-3ND 反-1,2-二氯乙烯 mg/kg 1.4×10-3ND 监测结果 4#NZ3#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09°57′50.79″E;36°20′40.46″N 0-0.2m 二氯甲烷 mg/kg 1.5×10-3ND 1,2-二氯丙烷 mg/kg 1.1×10-3ND 1,1,1,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1,1,2,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四氯乙烯 mg/kg 1.4×10-3ND 1,1,1-三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2-三氯乙烷 mg/kg 1.2×10-3ND 三氯乙烯 mg/kg 1.2×10-3ND 1,2,3-三氯丙烷 mg/kg 1.2×10-3ND 氯乙烯 mg/kg 1.0×10-3ND 苯 mg/kg 1.9×10-3ND 氯苯 mg/kg 1.2×10-3ND 1,2-二氯苯 mg/kg 1.5×10-3ND 1,4-二氯苯 mg/kg 1.5×10-3ND 乙苯 mg/kg 1.2×10-3ND 14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苯乙烯 mg/kg 1.1×10-3ND 监测结果 4#NZ3#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09°57′50.79″E;36°20′40.46″N 0-0.2m 甲苯 mg/kg 1.3×10-3ND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mg/kg 1.2×10-3ND 邻二甲苯 mg/kg 1.2×10-3ND 硝基苯 mg/kg 0.09ND 2-氯酚 mg/kg 0.06ND 苯并[a]蒽 mg/kg 0.1ND 苯并[a]芘 mg/kg 0.1ND 苯并[b]荧蒽 mg/kg 0.2ND 苯并[k]荧蒽 mg/kg 0.1ND 䓛 mg/kg 0.1ND 二苯并[a,h]蒽 mg/kg 0.1ND 茚并[1,2,3-cd]芘 mg/kg 0.1ND 萘 mg/kg 0.09ND 苯胺 mg/kg 0.03ND pH 无量纲 8.06 14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单位 5#NZ3#集气站外西侧 6#NZ3#集气站外北侧 109°57′49.63″E; 36°20′41.18″N 109°57′55.83″E; 36°20′39.87″N 0-0.2m 0-0.2m 镉 mg/kg 0.11 0.10 铅 mg/kg 19.7 18.5 汞 mg/kg 0.044 0.064 砷 mg/kg 12.4 11.5 铜 mg/kg 24 25 镍 mg/kg 29 25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pH 无量纲 8.10 8.15 监测结果 7#YC2#集气站内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54″E;36°16′19″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11 0.14 0.11 铅 mg/kg 19.9 23.4 19.2 汞 mg/kg 0.033 0.059 0.035 砷 mg/kg 10.0 10.3 11.5 14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铜 mg/kg 26 24 23 镍 mg/kg 26 27 27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04 8.12 8.14 土壤容重 g/cm3 1.27 1.20 1.22 氧化还原电位 mV 591 663 668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4.7 8.2 8.8 总孔隙度 % 34.26 39.50 38.40 饱和导水率 mm/min 0.63 0.77 0.72 含盐量 g/kg 1.5 1.6 1.5 监测结果 8#YC2#集气站内中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53″E;36°16′18″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10 0.11 0.13 铅 mg/kg 18.9 18.6 20.7 汞 mg/kg 0.044 0.058 0.038 砷 mg/kg 11.3 12.4 11.4 铜 mg/kg 25 25 26 15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镍 mg/kg 28 27 30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10 8.15 8.16 监测结果 9#YC2#集气站内西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52″E;36°16′18″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10 0.10 0.13 铅 mg/kg 19.0 17.4 19.6 汞 mg/kg 0.060 0.061 0.053 砷 mg/kg 10.9 11.3 11.7 铜 mg/kg 25 24 26 镍 mg/kg 30 29 28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19 8.22 8.22 监测结果 10#YC2#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53″E;36°16′19″N 0-0.2m 15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镉 mg/kg 0.10 铅 mg/kg 20.0 汞 mg/kg 0.038 砷 mg/kg 12.8 铜 mg/kg 26 镍 mg/kg 28 铬(六价) mg/kg 0.5ND 四氯化碳 mg/kg 1.3×10-3ND 氯仿 mg/kg 1.1×10-3ND 氯甲烷 mg/kg 1.0×10-3ND 1,1-二氯乙烷 mg/kg 1.2×10-3ND 1,2-二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二氯乙烯 mg/kg 1.0×10-3ND 顺-1,2-二氯乙烯 mg/kg 1.3×10-3ND 反-1,2-二氯乙烯 mg/kg 1.4×10-3ND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10#YC2#集气站内北侧 单位 110°7′53″E;36°16′19″N 0-0.2m 二氯甲烷 mg/kg 1.5×10-3ND 15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二氯丙烷 mg/kg 1.1×10-3ND 1,1,1,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1,1,2,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四氯乙烯 mg/kg 1.4×10-3ND 1,1,1-三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2-三氯乙烷 mg/kg 1.2×10-3ND 三氯乙烯 mg/kg 1.2×10-3ND 1,2,3-三氯丙烷 mg/kg 1.2×10-3ND 氯乙烯 mg/kg 1.0×10-3ND 苯 mg/kg 1.9×10-3ND 氯苯 mg/kg 1.2×10-3ND 1,2-二氯苯 mg/kg 1.5×10-3ND 1,4-二氯苯 mg/kg 1.5×10-3ND 乙苯 mg/kg 1.2×10-3ND 苯乙烯 mg/kg 1.1×10-3ND 监测结果 10#YC2#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53″E;36°16′19″N 0-0.2m 甲苯 mg/kg 1.3×10-3ND 15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mg/kg 1.2×10-3ND 邻二甲苯 mg/kg 1.2×10-3ND 硝基苯 mg/kg 0.09ND 2-氯酚 mg/kg 0.06ND 苯并[a]蒽 mg/kg 0.1ND 苯并[a]芘 mg/kg 0.1ND 苯并[b]荧蒽 mg/kg 0.2ND 苯并[k]荧蒽 mg/kg 0.1ND 䓛 mg/kg 0.1ND 二苯并[a,h]蒽 mg/kg 0.1ND 茚并[1,2,3-cd]芘 mg/kg 0.1ND 萘 mg/kg 0.09ND 苯胺 mg/kg 0.03ND pH 无量纲 8.15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11#YC2#集气站外西侧 12#YC2#集气站外北侧 110°7′52″E;36°16′19″N 110°7′53″E;36°16′19″N 0-0.2m 0-0.2m 单位 镉 mg/kg 0.14 0.13 铅 mg/kg 23.9 21.3 15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汞 mg/kg 0.066 0.038 砷 mg/kg 10.3 10.6 铜 mg/kg 31 26 镍 mg/kg 32 31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pH 无量纲 8.11 8.08 监测结果 13#YC1#集气站内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7.208″E;36°19′53.530″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09 0.10 0.11 铅 mg/kg 18.2 18.0 19.3 汞 mg/kg 0.057 0.035 0.044 砷 mg/kg 11.9 11.3 11.4 铜 mg/kg 26 28 25 镍 mg/kg 27 27 26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15 8.16 8.19 15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土壤容重 g/cm3 1.20 1.26 1.19 氧化还原电位 mV 690 710 720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4.5 4.3 4.7 总孔隙度 % 33.88 40.55 39.05 饱和导水率 mm/min 0.61 0.82 0.74 含盐量 g/kg 1.7 1.5 1.6 监测结果 14#YC1#集气站内中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6.992″E;36°19′53.011″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12 0.07 0.10 铅 mg/kg 18.7 18.4 18.2 汞 mg/kg 0.033 0.067 0.033 砷 mg/kg 10.6 10.9 9.94 铜 mg/kg 26 24 26 镍 mg/kg 26 27 25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12 8.14 8.15 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单位 15#YC1#集气站内西侧 15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0°7′5.812″E;36°19′53.281″N 0-0.5m 0.5-1.5m 1.5-3m 镉 mg/kg 0.09 0.08 0.10 铅 mg/kg 18.2 16.5 18.2 汞 mg/kg 0.065 0.038 0.071 砷 mg/kg 10.5 10.4 10.8 铜 mg/kg 27 24 27 镍 mg/kg 27 24 28 铬(六价) mg/kg 0.5ND 0.5ND 0.5ND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6ND 6ND pH 无量纲 8.05 8.07 8.08 监测结果 16#YC1#集气站内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6.755″E;36°19′52.338″N 0-0.2m 石油烃(C10-C40) mg/kg 6ND 镉 mg/kg 0.09 铅 mg/kg 18.1 汞 mg/kg 0.048 砷 mg/kg 9.33 铜 mg/kg 29 15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镍 mg/kg 28 铬(六价) mg/kg 0.5ND 四氯化碳 mg/kg 1.3×10-3ND 氯仿 mg/kg 1.1×10-3ND 氯甲烷 mg/kg 1.0×10-3ND 1,1-二氯乙烷 mg/kg 1.2×10-3ND 1,2-二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二氯乙烯 mg/kg 1.0×10-3ND 顺-1,2-二氯乙烯 mg/kg 1.3×10-3ND 反-1,2-二氯乙烯 mg/kg 1.4×10-3ND 监测结果 16#YC1#集气站内南侧 监测项目 单位 110°7′6.755″E;36°19′52.338″N 0-0.2m 二氯甲烷 mg/kg 1.5×10-3ND 1,2-二氯丙烷 mg/kg 1.1×10-3ND 1,1,1,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1,1,2,2-四氯乙烷 mg/kg 1.2×10-3ND 四氯乙烯 mg/kg 1.4×10-3ND 1,1,1-三氯乙烷 mg/kg 1.3×10-3ND 1,1,2-三氯乙烷 mg/kg 1.2×10-3ND 15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氯乙烯 mg/kg 1.2×10-3ND 1,2,3-三氯丙烷 mg/kg 1.2×10-3ND 氯乙烯 mg/kg 1.0×10-3ND 苯 mg/kg 1.9×10-3ND 氯苯 mg/kg 1.2×10-3ND 1,2-二氯苯 mg/kg 1.5×10-3ND 1,4-二氯苯 mg/kg 1.5×10-3ND 乙苯 mg/kg 1.2×10-3ND 苯乙烯 mg/kg 监测项目 单位 1.1×10-3ND 监测结果 16#YC1#集气站内南侧 甲苯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硝基苯 2-氯酚 苯并[a]蒽 苯并[a]芘 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 䓛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0-0.2m 1.3×10-3ND 1.2×10-3ND 1.2×10-3ND 0.09ND 0.06ND 0.1ND 0.1ND 0.2ND 0.1ND 0.1ND 二苯并[a,h]蒽 mg/kg 0.1ND 茚并[1,2,3-cd]芘 mg/kg 0.1ND 萘 mg/kg 0.09ND 苯胺 mg/kg 0.03ND pH 无量纲 监测项目 单位 镉 铅 汞 砷 mg/kg mg/kg mg/kg mg/kg 8.13 监测结果 17#YC1#集气站外东侧 18#YC1#集气站外南侧 0-0.2m 0-0.2m 110°7′9.631″E; 110°7′6.542″E; 36°19′52.032″N 36°19′51.488″N 0-0.2m 0-0.2m 0.10 0.12 19.6 20.4 0.038 0.053 10.4 10.9 110°7′6.755″E;36°19′52.338″N 15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铜 镍 铬(六价) 石油烃(C10-C40) pH mg/kg mg/kg mg/kg mg/kg 无量纲 27 27 0.5ND 6ND 8.14 26 28 0.5ND 6ND 8.17 根据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 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区域 土壤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场址外侧监测点位的各监测项目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风险筛选值要求,说明本项 目拟建场站周边农用地未受到污染。 16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所涉及井场为已建井场,本次仅对井场内的气井接入集气站,本项目新建 2 座集气站、生活保障点 1 座、在延 128 井区 3#集气站扩建增设收球筒 1 具,集气分 离器 1 台,共敷设采气管线 73.89km,集气管线 33.56km,纳入井场 19 座,接入气井 45 口,建成产能 1.1 亿方/年。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线输送至 YC1#集气站,后输送至 延 128 井区已建 3#集气站,通过已建的集气管线最终输至延 128 井区南泥湾净化厂统 一处理。 5.1.1 施工期废气影响评价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有集气站、管线(采气管线、集气管线)及道路建 设过程中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车辆尾气等。 (1)施工扬尘 ①裸露地面扬尘 建设期必然会形成一定量的裸露地面,在不利气候如大风(风速≥5.5m/s)条件下, 扬尘会从地表进入空气。项目建设区干燥少雨,冬春季风多,极易形成扬尘污染。 ②粗放施工形成的扬尘 施工场地建、构筑物建设、道路施工、堆料及运输抛撒等产生的扬尘在施工高峰 期会不断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粗放式施工,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不能及时 清理和覆盖建筑垃圾、弃土弃渣,不及时清扫现场,不及时冲洗出入场地的机动车等, 极易产生施工扬尘。 (2)道路扬尘 交通运输过程中洒落于道路上的沙、土、灰、渣、建筑垃圾以及沉积在道路上的 其它排放源排放的颗粒物,经来往的车辆碾压后形成粒径较小的颗粒物进入空气,形 成道路扬尘。 施工扬尘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为:①导致环境空气中的 TSP 指标升高;②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正常生长,使局部区域农作物减产。经类比有关项目建设期的 环境空气监测资料,施工场地扬尘影响范围基本在下风向 100~150m,中心浓度为 5~10mg/m3 。管线、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两侧 200m 范围内村庄住户会受到影响, 16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其影响范围限制在施工线路两侧,是小范围短期负面影响。 施工扬尘颗粒较大,飘移距离短,在采取洒水抑尘等控制措施后,施工扬尘影响 范围有限;本项目未建集气站(YC1#站、YC2#站)最近的敏感点为 YC1#站南侧 505m 处的白家塬,井场、站场周围 200m 范围内均无居民点,大部分管段选线避让居 民点,施工扬尘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整体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且项目建成后影响就会消失。 (2)机械废气和车辆尾气 施工期运输建筑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车辆较多,且多为大动力柴油发动机,由于荷 载重,尾气排放量大,将增加施工路段和运输道路沿线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施工期运 输车辆尾气将影响沿线环境空气有一定影响,影响范围主要在道路沿线两侧 50m 范围。 5.1.2 施工期地表水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 根据工程产污环节及污染源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 括: (1)管道在河谷地段施工或穿越河流施工时,泥沙流入对河道的影响; (2)机械设备石油类(柴油或润滑油等)散落,在雨水冲刷时,流入地表水体 产生的影响; (3)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到地表水体产生的影响; (4)管线试压水对地表水产生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管道及道路施工 ①管道及道路位于河谷和阶地地段的施工影响分析 当管线和道路在河谷和阶地地段施工时,弃土可能会滑入河道,造成河水中悬浮 物暂时超标。该项目管线及道路施工人员生活依托项目区附近乡镇居民生活设施,不 在河谷和阶地施工地段单独设置野外施工人员驻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河流水质没 有直接影响。 ②河流穿越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管线穿越所有河流、冲沟均采用开挖方式进行穿越。 管线在大开挖穿越施工中,对河流水质会产生短期影响;水中泥沙含量会显著增 16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加。各项机械施工作业可能排放污染物(机油泄漏)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管沟回填 后多余土石方处置不当可能造成河道淤积和水土流失;围堰导流施工对水生生物也会 带来一定影响。 该地区降水大部分都分布在夏秋季(雨季),受气候和土壤、植被的影响,河流 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枯量相差大,使得项目的主要潜在影响来自夏秋季(雨季) 的施工。因此,主要河道地带的施工最好避免在夏秋季(雨季)进行,施工作业应选 在枯水期水量较小的季节进行,采用围堰导流方式,施工中河床底砌筑干砌片石,两 岸陡坡设浆砌块石护岸,并采取适当安全措施,这样对上下游水工构筑物均不会构成 危害,对水生生物影响也较小。 综上,管线在穿越河流施工期间,只要采取强化管理等措施,管线穿越施工对河 流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③管道试压废水 管道试压废水为清净下水,主要污染物为 SS。管道试压分段进行,污水排放量 较小,用于附近植被灌溉,禁止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废水 各站场施工期生产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或用于洒水抑尘,采用集中收 集,沉淀回用的措施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管道和道路均分段施工,且主要依靠当地农民进行管沟开挖及抬管,施工技术人 员集中在施工沿线食宿,不设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居民生活污水设施。 集气站场站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 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总体看来,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不外排,对环境影响小。 5.1.3 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包括集气站、管线及道路等,需要进行土石方填挖作业的工程。这部 分噪声主要来自于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噪 声。该部分噪声是由多种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发出的,而且一般设备的运作都是 间歇性的,因此产生的噪声有间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在此对基础设施建设噪声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计划, 16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保护项目施工站点、管线和道路沿线地区居民良好的居住声环境。 (1)噪声源分布 根据项目基础设施的施工特点,对噪声源分布的描述如下: ①推土机、挖掘机主要用于土地平整、管线、道路修建范围内; ②装载机主要集中在土石方调用地区; ③混凝土搅拌机主要集中在搅拌站; ④自卸式运输车主要行走于施工便道及项目区的周边现有道路。 (2)施工期噪声预测模式 设备噪声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估算距声源不同距 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 式中:Lp:距声源 rm 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 Lp0:距声源 r0m 处的噪声参考值,dB(A); 对于多台施工机械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应进行声级迭加: (3)噪声计算结果 根据预测模式,表 5.1.3-1 列出了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表 5.1.3-1 机械名称 1m 挖掘机 94 吊管机 90 电焊机 87 推土机/混凝土翻 92 斗车 混凝土搅拌机 97 混凝土振捣棒/柴 105 油发电机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级 单位:dB(A) 10m 20m 40m 80m 100m 200m 400m 74 70 67 68 64 61 62 58 55 56 52 49 54 50 47 48 44 41 42 38 35 72 66 60 54 52 46 40 77 71 65 59 57 51 45 85 79 73 67 65 59 53 标准限值 夜间 昼间 70 55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场界昼 间噪声限值为 70dB(A),夜间限值为 55dB(A)。表 5.1.3-1 结果表明,昼间单台 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 60m 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 300m 外可基本达到 标准限值。但在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施工机械共同作业,因此,施工现场的噪声是 各种不同施工机械辐射噪声以及进出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辐射噪声共同作用的结果, 16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其噪声达标距离要超过昼间 60m、夜间 300m 的范围。本项目拟建集气站周围 300m 范围内无居民点声环境敏感点,故站场施工期不会对声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 (4)基础设施建设噪声影响分析 此类噪声存在无规则、强度大、暂时性等特点,由于噪声源为流动源,不便采取 工程降噪措施。环评单位现场调查时针对此问题也询问了当地群众,居民要求加强施 工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村庄附近道路的施工工期,降低运输车辆车速后,能够 理解这种短期噪声的存在。 根据国内此类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经验,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 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快速施工,并因地制宜地制定 有效的临时降噪措施,例如通过降低运输车辆车速来降低车辆噪声,禁止夜间施工等, 将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声环境保护措施具体见环境保护措施章节。 综上,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噪声将对附近村民等声环境敏感点造成一定影响, 但伴随着施工期结束,其影响将会消失。 5.1.4 施工期固废影响评价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及施工弃土。 1、生活垃圾影响分析 生活垃圾可分为两类,如可降解的果皮、菜根、废纸、烟盒、剩饭菜等,不可降 解的塑料制品、废金属、废电池等,这些垃圾在施工营地分类堆放,就近外运至当地 垃圾处理场所进行处置。 一般情况下,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不大,但在管理不严特别是大风天气时,轻质 垃圾如废纸、塑料等随风移动,散乱在地或悬挂灌木,影响环境卫生;再者,遇到大 雨时,如果垃圾没有堆放好,可能会被水冲走,影响周围土壤环境;若垃圾不能及时 清运,则容易经风吹雨淋而腐烂变质,不但会影响周围环境的卫生和美观,而且产生 的恶臭、淋液可能影响局部地下水。生活垃圾重在管理,在统一外运至当地垃圾处理 场所进行处置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弃土影响分析 项目集气站都属于小型站场,不专设弃土场。站区场地平整、开挖产生的弃土均 就近平整于围墙外临时用地上;道路采取半挖半填方式,弃土就近铺垫或顺填方边坡 堆弃;管线敷设结束后,弃土沿管线回填平整。 16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施工过程中,多余土方根据工程类型、施工地势进行合理平整、堆放,对临时堆 土、弃土进行遮盖,减少土方堆放扬尘和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站场、道路、管 线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地及植被恢复。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弃土对环境空气影 响小,生态环境影响减弱。 5.2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新建站场工程有 YC1#站、YC2#站,其中 YC1#站规模为 15×104m3/d, YC2#站规模为 20×104m3/d,YC1#站及 YC2#站站位于宜川县云岩镇。运行期集气站 YC1#站设置 1 台 502kW 压缩机(8m 排气筒 DA001),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压缩机烟 气 , 污 染 物 主 要 为 颗 粒 物 、 NOx ; YC2# 站 设 置 1 台 657kW 压 缩 机 ( 8m 排 气 筒 DA002)、1 台 0.7MW 燃气锅炉(8m 排气筒 DA003),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压缩机烟 气、锅炉废气,压缩机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NOx;锅炉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 物、SO2、NOx。无组织废气主要为集输过程无组织逸散烃类气体。 本次评价对各集气站压缩机废气(颗粒物、NOx)、锅炉废气(颗粒物、SO2、 NOx)及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5.2.1.1 估算模式所需参数及预测因子 (1)AERSCREEN 估算模式简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 方法,结合本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 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 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①Pmax及D10%的确定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定义如下: �� = �� × 100% �0� ��——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0�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16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详见表5.2.1-1。 表 5.2.1-1 评价等级判别表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评价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Pmax≧10% 二级评价 1%≦Pmax<10% 三级评价 Pmax<1% (2)预测因子 本次评价预测因子有:①有组织:PM10、NOx、SO2;②无组织:非甲烷总烃。 (3)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有关规定,选取PM10、 NOx、SO2、非甲烷总烃作为主要污染物。根据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并结合区 域环境功能要求、自然环境等特点,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见下表。 表 5.2.1-2 评价因子 SO2 NOx PM10 非甲烷总烃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 标准值/(μg/m3) 500 250 150 2000 平均时段 1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标准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4)估算模式所需参数 AERSCREEN 估算模式计算所需参数见表 5.2.1-3。 表 5.2.1-3 估算模式所需参数表 参数 城市/农村 城市/农村选项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最高环境温度/℃ 最低环境温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区域湿度条件 考虑地形 是否考虑地形 地形数据分辨率/m 考虑海岸线熏烟 岸线距离/km 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 岸线方向/° 5.2.1.2 有组织废气影响 (1)排放源强 本项目建成后有组织排放源具体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 5.2.1-4。 167 取值 农村 / 39.9 -22.4 草地 干燥气候 是 90 否 /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2.1-4 污染源名称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m X YC1# 站 YC2# 站 排气筒 DA001 排气筒 DA002 排气筒 DA003 Y 110°7′27.17932″ 有组织排放点源参数表 排气筒 排气 排气筒 年排放 烟气量/( 烟气温 底部海 筒高 内径 小时数 m3/h) 度/℃ 拔高度 度/m /m /m /m 排放工况 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PM10 NOx SO2 36.331486109 1009.147 8 0.3 579.6 150 3600 正常 0.0132 0.044 / 110°8′14.67695″36°16′15.86898″ 927.390 8 0.3 758.1 150 3600 正常 0.017 0.057 / 110°8′12.20503″36°16′17.81948″ 944.313 11 0.3 3759.44 150 3600 正常 0.03 0.16 0.005 (2)估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本项目各污染源估算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统计见表 5.2.1-5。 表 5.2.1-5 污染源 有组织各污染源最大落地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 YC1#站压 缩 机 排气筒DA001 YC2#站压 缩 机 排气筒DA002 下 风 向 距 离 (m) PM10 128 NO x PM10 140 NOx PM10 YC2#站燃气锅 炉 排气筒DA003 NOx 73 SO2 最 大 落 地 浓 度(μg/m3) 占标率(%) 1.4209 0.32 4.7363 1.89 1.5513 0.34 5.2586 2.10 1.2038 0.27 0.3585 2.54 0.2009 0.04 本项目 YC1#站压缩机排气筒(DA001 )颗粒物、NOX 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0132kg/h 、0.044kg/h ,排放浓度分别为 25.7mg/m3、85.5mg/m3,均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 0.77kg/h)的要求,排放浓度远小于表 2 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值 120mg/m3、240mg/m3,各污染源排放达标;YC2#站压缩机排气筒 16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DA001)颗粒物、NOX 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017kg/h、0.057kg/h,排放浓度分别为 33.6mg/m3、111.9mg/m3,均能够满足《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0.77kg/h)的要求,排放浓度远小于表 2 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值 120mg/m3、240mg/m3,各污染源排放达标;锅炉排气筒(DA003)颗粒物、NOX、SO2 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 别为 0.03kg/h、0.16kg/h、0.005kg/h,排放浓度分别为 9.8mg/m3 、48mg/m3 、1.5mg/m3 ,满足《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61/1226-2018)中燃气锅炉的标准限值。 从表 5.2.1-5 可以看出,各集气站压缩机燃烧废气、锅炉燃烧废气的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 2 类标准要求,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值最大的为锅炉排气筒,PM10 、NOx、SO2 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 0.27%、2.54%、 0.04%,故有组织废气排放对外界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5.2.1.3 无组织废气影响 (1)排放源强 根据工程分析,天然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的烃类气体主要为各站场天然气集输、处理设施密闭性原因造成的泄漏。本次评价以各 集气站集输逸散的无组织烃类气体(非甲烷总烃)为污染因子。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见表 5.2.1-6。 表 5.2.1-6 站场 面源中心坐标 /m 名称 X Y YC1#站 集输损耗 YC2#站 集输损耗 110°8′14.21799″ 36.271352004 各集气站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表 面源海拔 面源长度 高度/m /m 110°7′7.47605″ 36°19′53.45023″ 1036.845 924.878 面源宽 面源有效 与正北向 年排放小时 度 排放高度 夹角/° 数/h /m /m 排放 工况 污染物排放速率 非甲烷总烃 (kg/h) 200 69 25 10 8760 正常 0.0476 126 133 0 10 8760 正常 0.0635 (2)预测结果 各集气站站无组织排放预测结果见表 5.2.1-7。 16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2.1-7 无组织排放预测结果表 非甲烷总烃 序号 站场 污染源 离源距离(m) 1 YC1#站 管道集输过程无组织源 2 YC2#站 管道集输过程无组织源 预测浓度(μg/m3) 占标率(%) 100 9.5784 0.48 114 9.3214 0.47 根据表 5.2.1-6 及 5.2.1-7,各集气站下风向 0~2500m 范围内非甲烷总烃浓度值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标准限 值 2.0mg/m3,其中 YC1#站下风向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最大,达到 0.48%。由此可见,站场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对环境 空气影响小。 17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2.1.4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经核算,有组织污染物颗粒物、NOx、SO2 年排放量分别为 0.953t/a、3.47t/a、0.028t/a, 无组织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分别为 5.07t/a,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见 表 5.2.1-8,无组织废气排放量核算见表 5.2.1-9,汇总见表 5.2.1-10。 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见下表。 表5.2.1-8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1 YC1#集气站压缩机排气筒 2 YC2#集气站压缩机排气筒 3 YC2#集气站生活区锅炉排气 筒 有组织排放合计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一般排放口 颗粒物 25.7 NOx 85.5 颗粒物 33.6 NOx 111.9 颗粒物 9.8 SO2 1.5 NOx 48 颗粒物 SO2 NOx 污染物 核算排放速率 (kg/h) 核算年排放量 (t/a) 0.0132 0.044 0.017 0.057 0.03 0.005 0.16 0.953 0.028 3.47 0.333 1.11 0.44 1.46 0.18 0.028 0.9 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核算见下表。 表 5.2.1-9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产污 主要污染防 污染物 环节 治措施 染物排放标准 浓度限值 (mg/m3) 标准名称 采用全密闭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场界) 工艺,非正 (GB39728-2020) 常工况及事 集输 非甲烷 1 故状态排放 10(厂区内厂房外 损耗 总烃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 的天然气均 1h 平均浓度值) 控制标 准》(GB37822进入火炬放 30(厂区内厂房外 2019) 空系统燃烧 任意一次浓度值) 无组织排放总计 非甲烷总烃 5.07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见下表。 表 5.2.1-10 序号 1 2 3 4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污染物 颗粒物 SO2 NOx 非甲烷总烃 171 年排放量(t/a) 0.953 0.028 3.47 5.07 年排放量 (t/a) 5.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2.1.5 场站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排放的各大气 污染物最大浓度占标率 Pmax 均小于 10%,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均未出现超标点,故 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2.1.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表 5.2.1-11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评价等 级与范 围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5~50km□ 边长=5km SO2+NOx 排放 ≥2000t/a□ 500~2000t/a□ 量 评价因 子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 评价因子 和 O3),其他污染物(NMHC) 评价标 准 评价标准 评价功能区 评价基准年 现状评 环境空气质量 价 现状调查数据 来源 污染源 调查 国家标准 <500t/a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附录 D 地方标准 一类区和二类区 □ 二类区 一类区□ 其他标准 (2021)年 长期例行监测标准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标准 现状补充标准 现状评价 达标区 调查内容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预测模型 网格模 AERMOD ADMS AUSTA EDMS/AEDT□ CALPUFF□ 其他 □ L2000□ 型□ 预测范围 预测因子 大气环 正常排放短期 境影响 浓度贡献值 预测与 评价 正常排放年均 浓度贡献值 非正常 1h 浓度 贡献值 保证率日平均 浓度和年平均 不达标区 其他在建、 拟替代的污染源 拟建项目污 区域污染源 染源 边长 5~50km□ 边长≥50km□ 边长=5km 预测因子(SO2、NOX、PM10、非甲烷总 烃)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一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二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非正常持续时长 (/)h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C 叠加达标 172 C 非正常占标 率>100% C 叠加不达标□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浓度叠加值 区域环境质量 的整体变化情 况 污染源监测 环境监 测计划 k≤-20% k>-20%□ 有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NOx、SO2) 无组织废气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因子:(/) 可以接受 环境影响 大气环境防护 评价结 距离 论 污染源年排放 量 监测点位数(/) 无监测 无监测 不可以接受 □ 距(/)厂界最远(/)m 颗粒物: NOx:(3.47)t/a (0.953) t/a SO2:(0.028)t/a VOCs:(5.07) t/a 注:“□”,填“√”;“( )”为内容填写项 5.2.2 地表水影响预测与评价 5.2.2.1 运行期废水主要来自气田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废水,各类废水产生状 况见表 5.2.2-1。 表 5.2.2-1 废水类别 产生或排放工序 产生场 所 集气站 运行期废水产生情况 主要污染物 产生 方式 连续 去向 各站设污水罐(2×30m3), 氟化物、氯化物、硝 集气站产生的气田采出水及其 酸盐、硫化物、悬浮 他生产废水,统一收集拉运至 清管、检修、给 生产废水 集气站 间断 物、pH、氨氮、铁等 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 水设备排水 甘泉处理站)集中处理后回注 YC2#集气站设置1套一体化污 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 集气站工作人员 COD、BOD5、氨氮、 生活污水 集气站 间断 水用作厂区绿化;YC1#集气站 生活排水 SS 设置1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 民清掏处理。 气田水 天然气分离水 5.2.2.2 地表水影响分析 1、气田水 本项目天然气在集气站进行天然气初步气水分离,会产生气田水。集气站分离气 田水暂存于站内污水罐,定期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经 “沉降+过滤”处理后通过定向井回注到刘家沟组地层,不排入地表水体。 17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注水层的基本特征,回注层为 1800~1900m 左右的刘家沟组。本区黄土层、 白垩系以及侏罗系地层之间夹有多层较厚的泥质粉砂岩与泥岩等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 因此,贯通上下岩层的导水构造极不发育,回注到地层处的采出水不能突破不透水层 向上部地层运移和渗透,更不能进入近地表的潜水层及地面水体而污染水环境。 因此,运行期气田水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2、生产废水 集气站定期会对设备进行检修,对管线进行清管,会产生检修废水及清管废水, 供水设备会定期排放废水。收球筒内的清管废水、检修污水均通过排污汇管通过水泵 进入污水罐(2×30m3),然后通过装车泵直接装车,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 (原甘泉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不排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3、生活污水 本项目 YC2#集气站设置 1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厂区 绿化;YC1#集气站设置 1 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处理,故项目生活污水集中 收集处理,不随意乱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5.2.2.3 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行期井场、管线无废水及固废产生,不会对地表水源地造成影响。集气 站污水采取拉运方式,地表水与拉运路线距离较近,距离拉运路径最近的地表水为云 岩河,与拉运路线最近的直线距离为 235m,道路与云岩河之间存在沟壑,即使拉运 车辆发生侧翻导致污废水倾洒,该沟壑也可有效阻隔污染物向安沟水库运移,因此项 目不会对地表水水源地产生影响。 17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2.2-2 工作内容 影响类型 影 响 识 别 水环境保护目标 影响途径 影响因子 评价等级 区域污染源 现 状 调 查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 量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状况 水文情势调查 补充监测 现 状 评 价 评价范围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自查项目 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 水温□;径流□;水域面积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 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 ;pH 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三级 A□;三级 B 一级□;二级□;三级□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 已建□;在建;拟建;其他□ 拟替代的污染源□ 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 调查时期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未开发□;开发量 40%以下□;开发量 40%以上 调查时期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监测时期 监测因子 监测断面或点位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水温、pH 值、化学需氧量、挥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发酚、氨氮、硫化物、石油类) (2)个 2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 (/)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规划年评价标准(/)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17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评价结论 预测范围 预测因子 影 响 预 测 预测时期 预测情景 预测方法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 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 评价 影 响 评 价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 达标区 底泥污染评价□ 不达标区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 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数值解□:解析解□;其他□ 导则推荐模式□:其他□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水环境影响评价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二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17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期建成后全厂) () () () 污染源名称 排污许可证编号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替代源排放情况 (/) (/) (/) (/)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 生态流量确定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 环保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削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 环境质量 污染源 防 监测方式 手动;自动□;无监测 手动;自动;无监测□ 治 监测计划 措 监测点位 () () 施 监测因子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评价结论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注:“□”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17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2.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运行期井场和管线无噪声产生,噪声主要来自各集气站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因各集气站均采用标准化设计,其平面布置及设备设施基本一致,且考虑各集气站周 围 200m 范围内均无声环境敏感点,故报告书选择最大规模站场 YC2#站进行场界噪 声预测与评价。 5.2.3.1 预测范围和预测点 1、预测范围:集气站场界向外200m范围,同评价范围; 2、预测点:选择集气规模最大,噪声源数量最多的YC2#站集气站为代表站场, 将其场界作为预测点和评价点。各集气站预测范围内无居民点等声环境保护目标,故 不考虑保护目标的预测; 3、评价量: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评价量为昼间等效A声级(Ld)、夜间等效A声 级(Ln),夜间偶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Amax); 4、预测时段:固定声源投产运行期。 5.2.3.2 预测基础数据 1、声源数据 根据运行期噪声污染源分析,正常情况下集气站噪声源主要有压缩机及配套空冷 器噪声,噪声源强为 90~100dB(A);污水排放泵等小功率泵类噪声,噪声源强为 75dB(A),非正常情况下考虑放空火炬噪声影响,火炬噪声为 110dB(A)。各设 备均为室外声源。集气站内声源种类、数量、空间位置、声级和发声持续时间见工程 分析。 声源源强的评价量采用距离声源 r 处的声压级 LA。 2、环境数据 (1)YC2#站集气站拟建地宜川县年平均风速 1.8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 均气温 9.9℃,夏季平均大气压 90.03KPa。 (2)因本项目集气站占地面积较小,整个站场地面设计标高为统一高度。 (3)压缩机设置半封闭式压缩机房,四周采用 5.5m 高隔声屏障,吸声量 25dB (A)。集气站采用 2.5m 高实体围墙,考虑吸声量 5dB(A)。声源和预测点间无植 被分布,地面以水泥地面为主。 17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2.3.3 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中规定。 1、预测条件假设 (1)所有产噪设备均在正常工况条件下运行; (2)衰减仅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屏障,实体围墙隔声。 2、室外声源 计算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 L(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 L(r0):参考位置 r0 处的声压级,dB(A);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A: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几何发散衰减、声屏障衰减,其计算方法 详见 “导则”附录 A)。 3、计算总声压级 设第 i 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A,i,在 T 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 ti;第 j 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Aj,在 T 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 为 t,j,则拟建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 tj:在 T 时间内 j 声源工作时间,s; ti:在 T 时间内 i 声源工作时间,s; T: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 N;室外声源个数; M :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5.2.3.4 预测结果与评价 本项目集气站有放空火炬的偶发噪声,因此,报告书考虑两种情况,即考虑放空 火炬噪声时的场界噪声和不考虑放空火炬噪声的场界噪声贡献值,声环境影响预测结 果见表 5.2.3-1~表 5.2.3-2,噪声贡献值等值线图见图 5.2-1~图 5.2-2。 17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3-1 YC2#站集气站场界噪声预测结果(不含放空火炬噪声) 单位:dB(A) 预测点 x 坐标 y 贡献值 达标情况 z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达标 达标 1#(东场界) 2#(南场界) 121 -19.46 1.2 48.79 47.77 110.08 -47 1.2 47.96 45.21 达标 达标 3#(西场界) 13.14 -201 1.2 34.90 34.10 达标 达标 4#(北场界) 95.07 4 1.2 49.26 49.21 达标 二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 达标 评价标准 表 5.2.3-2 YC2#站集气站场界噪声预测结果 (含放空火炬噪声) x z 1#(东场界) 121 -30 82 2#(南场界) 25 13 -47 3#(西场界) 74. 15 74.15 115 11.54 -30.07 1.2 超标 超标 0 1 68.46 68.46 65.5 1.2 超标 超标 以火炬为中心周围110m范围内超过60dB(A) ①二类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 ②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4#(北场界) 厂外放空区 评价标准 达标情况 超标距离(m) 坐标 y 预测点 贡献值 单位:dB (A) 夜间 59.03 昼间 夜间 1.2 昼间 59 08 达标 昼间 / 夜间 / 达标 1.2 72 28 72.28 超标 超标 99 57 74 24 在不考虑放空火炬噪声的情况下,根据表 5.2.3-1 噪声预测结果,YC2#集气站各 场界预测点噪声昼间贡献值为 34.90~49.26dB(A),夜间贡献值为 34.10~49.21dB(A); 集气站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 标准要求。 非 正 常 工况 或事 故情 况时 , 需 进 行 火 炬 放空 ,考 虑放 空 火 炬 噪 声 , 根据 表 5.2.3-2噪声预测结果,YC2#站集气站各场界预测点昼间噪声贡献值为59.08~74.15dB(A),夜 间噪声贡献值为59.03~74.15dB(A);昼间噪声贡献值除东场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 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外,其余全部超过2类区标准要求,各 场界超标距离为65.5~115m;夜间在满足夜间偶 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 不得高于15dB(A)情况下,除东场界噪声达标外,其余各场界均超标,超标距离为 24~74m。本项目拟建2座集气站周围200m范围内均无居民点等声环境敏感点,故在 非正常情况下考虑放空火炬噪声时,不会对声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 5.2.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2.4.1 清管废渣 因本项目气质组分中不含重烃,清管器将清出管道内的杂质,包括氧化铁、粉尘、 机械杂质等废渣,及天然气集输过程中产生的凝液。 18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本项目清管废物的收集方式,集气站收球筒内的清管废液(球筒泄压后排放, 含清管废渣)通过排污汇管自流进入污水罐,然后通过装车泵直接装车,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清管废渣属于危险废物,井区 统一按危废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处置,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环境产生 影响。 5.2.4.2 生活垃圾 各场站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置于生活垃圾收集箱,与有生活垃圾清运运 营资质的单位,签订“生活垃圾环保清运服务合同”,委托其对生活垃圾进行定期清 运,拉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处置地点,对环境影响较小。 5.2.4.3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 各集气站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期排泥,总排泥量 0.15t/a。各站产生量 较小,可作为站场周围农田施肥,对环境影响较小。 5.2.4.4 废润滑油 集气站压缩机定期检修产生的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统一盛装于废润滑油桶 内,清运至井区净化厂危废暂存点暂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在按照危废管理要 求做好清运、暂存及外委处置管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5.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5.3.1 影响识别分析 根据导则要求,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闭井期三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识别土壤环境影响类型 与影响途径。 本项目为天然气开采项目,土壤影响主要为污染影响型,不涉及生态影响型。 1、建设期:正常情况下,施工期危险废物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 圾统一收集运送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不会对井场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非正常情况下,场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发生泄漏,生活垃 圾随意堆放产生的渗滤液对土壤造成影响。 2、运行期:正常情况下,各种罐类及构筑物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措施,泄漏可及 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清运,交第三方公司指定地点处置,不会对 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18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非正常情况下,集气站污水罐、管线等发生腐蚀、破损等情况,导致污水泄漏对 土壤造成影响。 3、闭井期:项目服务期满后,气井停运、关闭、生产停止,并进行水泥封井, 对土壤基本无影响。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分析,本次评价主要考虑垂直入渗对土壤的影响,见表 5.3.1-1。 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表见表 5.3.1-2。 表 5.3.1-1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表 时期 大气沉降 地面漫流 / / 建设期 / / 运营期 注:在可能产生的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处打“√”。 表 5.3.1-2 其他 / /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 工艺流程 污染途径 /节点 污染源 垂直入渗 √ √ 全部污染物指标 特征因子 备注 施工废水或生 地面工程 SS、COD、BOD 和 收集设施出现泄漏,施工 活污水收集设 垂直入渗 石油烃 /施工期 石油类 完成后污染源消失 施(井、站场) 钻井废水、泥 COD 、悬浮物、石 非正常状况未完全收集, 钻井过程 浆收集罐 (井 垂直入渗 油类、铁、挥发酚 石油烃 或收集设施出现泄漏,随 /施工期 场) 、氯化物等 着钻井完成而结束 污水罐 氟化物、氯化物、 硝酸盐、硫化物、 非正常状况罐体破裂且地 垂直入渗 石油烃 石油、悬浮物、氨氮 面受损污染物下渗 天然气集 、铁 输/运行期 污水处理 设施 垂直入渗 COD 、氨氮、SS等 COD 非正常状况污水池受损, 污染物隐蔽下渗 5.3.2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2.1 正常状况 1、施工期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集气站:施工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未设置搅拌站。现场设置防渗旱厕,粪便由 当地村民定期清运肥田,其他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场站 洒水,不会对土 壤产生影响。 2、运行期土壤影响分析 (1)井场 井场运行期基本无污染物产生,在建设期做好标准化井场工作的前提下,对土壤 18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影响较小。 (2)集气站 运行期,气田采出水进污水罐暂存后由罐车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 泉处理站)处理后回注。罐区进行重点防渗,化粪池进 行一般防渗,正常情况下不会 发生污水泄漏,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3)管线 集气管线采用三层 PE 防腐涂层保护,其中环氧粉末层厚度≥150μm,胶粘剂层 厚度≥200μm,防腐层最小厚度 2.5mm;采用三层结构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进 行补口,弯管管段防腐层将采用无溶剂型液体环氧防腐涂层。且运行期,制订巡线制 度,对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及时排查因使用时间长,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管壁减薄、管 线泄漏等隐患。设计阶段从管材选择,防腐设计,运行阶段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管 线安全运行的保障,预防管线泄漏事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集气管线泄漏, 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3、闭井期土壤影响评价 闭井期,拆除地面设施,地下设施正常保持不动。对集气管线进行氮气吹扫 处理, 并封堵气井。闭井期作业废水拉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达 标后回注地层。 综上,闭井期作业遵守作业制度,对土壤环境影响小。 5.3.2.2 非正常状况 非正常状况指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因系统老化、腐蚀等原 因不能正常运行或保护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的运行状况或建设单位不按规定执行土 壤环境保护措施,这些情况下,则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1、施工期 废弃钻井泥浆为一般固体废物,本项目采用移动泥浆罐,在泥浆罐移动过程中, 由于操作不慎,移动式泥浆罐发生倾斜,会导致钻井泥浆泄漏,污染土壤。泥浆罐发 生倾覆后,及时采取措施,收集被污染的土壤,对土壤造成的影响较小。 2、运行期 (1)井场:在建设期做好标准化井场工作的前提下,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2)管线:运行期通过对集气管线的监控及人工巡检排查,即便发生管线泄漏 事故,也可及时发现,进行检修阻止泄漏,项目所在地大部分为黄土梁峁区,天然气 18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易挥发,且黄土对天然气有一定的吸附降解作用,故在防渗措施严格、及时监控、发 生渗漏立即采取措施的情况下,管线微量泄漏对土壤影响较小。 (3)集气站:非正常状况,考虑集气站各污废水存储设施的形式、存储量、存 储时间、防渗等级等,以及污染泄漏事故发生后是否容易被发现、污染源是否容易被 阻断,是否能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等,本评价选择地埋污水罐,因其池体防渗措施 失效,发生生产废水泄漏的情景进行预测。 ①预测方法 污染影响型的影响途径主要为项目场地污染物以垂直入渗方式进入土壤环境,预 测方法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 964-2018)》推荐的 E.2.2 一维非 饱和溶质运移模型预测方法。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采用一维非饱和溶质运移控制方程: c t c D cq z z z 其中:c——污染物介质中的浓度,mg/L; D——弥散系数,m2/d; q——渗流速率,m/d; z——沿z轴的距离,m; t——时间变量,d; θ——土壤含水率,%。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第一类Dirichlet边界条件,其中式1适用于连续点源情景,式2适用于非连续点源 情景。 第二类Neumann 零梯度边界。 18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模型概化 ②模型概化 模型解算采用 Hydrus-1D 软件,因项目所在地区为黄土梁峁区,土壤类型以黄棉 土为主,故本次建立评价区黄土溶质模型。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考虑到污染物主要在土壤浅表层聚集,引用以往野外现场调查采集的一组黄土原 装样,在室内采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仪测定了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所需的负压 和含水率变化值,然后利用 van 公式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拟合获得的土壤水分特征 曲线如图 5.3.2-1 所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如表 5.3.2-1 所示。 图 5.3.2-1 表 5.3.2-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 黄土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参数 α n l 备注 0.46 0.0003 4.5711 0.5 本次测定拟合值 0.036 0.40 0.00806 2.4869 0.5 李萍:《黄土中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0.029 0.41 0.00331 2.73902 0.5 李萍:《黄土中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0.0403 0.423 0.00389 3.26567 0.5 算术平均值 θr θs 0.056 3、预测源强 运行期集气站污水罐破损,情景假设与地下水章节一致。泄漏后易挥发,主要影 响为对植物的刺激作用。因此,本次选取石油类为特征因子预测对土壤的影响。土壤 预测源强见表 5.3.2-2。 表 5.3.2-2 土壤预测源强表 18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情景设定 非正常状况 工程类型 集气站 土壤类型 黄绵土 渗漏点 污水 特征污染 石油烃 浓度 13.2mg/L 渗漏特征 短时泄漏 4、模型离散 本次预测模型假设入渗面以下的包气带作为模拟剖面,假设入渗面作为上边界, 包气带底部作为下边界,模型模拟期为 1000d。模拟厚度设置为 15m,模型剖分按 10cm 共 151 个节点。因污水罐为地下式结构,故本次不考虑降雨、蒸发等因素,本 次模型中水流模拟的上边界为定水头边界,水流模拟的下边界为自由排水边界。土壤 溶质运移模型上边界为定浓度通量边界,下边界为自由下渗边界。 5、预测结果与分析 基于以上评价因子的源强及模型参数,土壤水中及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结果如图 5.3.2-2。 图 5.3.2-2 污水罐泄漏水中石油类运移特征图 通过预测结果分析可知: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垂直入渗。随着时间的推移,污 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运移深度增加。随时间推移溶质逐渐运移,同一高度处土壤石 油类先增高后降低。石油类进入土壤 1000d 后,土壤中石油类浓度峰值为 0.287mg/kg, 最大运移深度为 10.3m,小于建设用地二类筛选值为 4500mg/kg,故非正常工况渗漏 会直接污染土壤,但当严格进行防渗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后,石油类的渗漏对土壤影 响较小。 通过对以上预测结果分析可知:非正常状况下,运行期集气站污水罐泄 漏导致污 18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染物垂直入渗。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运移深度增 加。场地范围 内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以 垂直入渗为主,扩散影响范围有限,基本可控制在厂内, 因此对评价范围内耕地等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 5.4 闭井期环境影响 进入闭井期后,各种机械设备将停止使用,工作人员将陆续撤离气田区域,站场 设备将逐步拆除,采气井场将被清理,气井闭井废弃后进行封井,管线根据 情况部分 回收。 闭井期气田开发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生产废水、生生活废水活污水及噪声等对环 境的影响将会消失,但站场拆除、井场清理等工作会产生废弃设备、建筑垃 圾等固体 废物。本评价要求对这些废弃设备、建筑垃圾等进行分类集中处置,废 弃设备再清洗 后可做为废旧物资,建筑垃圾外运至指定填埋场填埋处置,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 制闭井期固体废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闭井期井场永久性占地范围内采气树及其水泥基础进行清理后,随后进行植 被恢 复,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18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评价任务与内容 6.1.1 评价任务 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是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 对策,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 6.1.2 评价内容 依据评价任务,本次评价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 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 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 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 (2)开展现场调查、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 工作,进行现状评价。 (3)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 评价建设项目,特别是采气井、集气站、管线等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4)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境 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 6.2.1 地下水环境影响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识别 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 设期、运行期及闭井期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表见表 6.2.1-1。 项目建设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发生泄漏,生 活垃圾随意堆放等对地下水水质造成直接影响。 项目运行期对地下水的主要影响是:集气站气田水、生产废水收集设施污水罐, 生活污水地埋式处理设施等非正常状况下发生腐蚀、破损等情况,导致污水泄漏影响 18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下水水质。 项目服务期满后,气井停运、关闭、生产停止,并进行水泥封井,对地下水影响 较小。 表 6.2.1-1 时期 装置/设施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途径识别表 污染源特征及污染方式 影响对象 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非正常状况未完全收集,或收集设施出现 施工 地面工程施工场地 泄漏,施工完成后污染源消失,主要污染物为SS、氨氮、COD 包气带 期 、BOD和石油类 运行 非正常状况罐体破裂且地面受损污染物下渗,主要污染因子为 期 污水罐 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化物、石油类、悬浮物、氨氮、 包气带及 铁等。 集气站 潜水含水 层 生活污水处 非正常状况生活污水处理池受损,污染物隐蔽下渗,主要污染 理设施 因子为COD、氨氮 井场 运行期,井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6.2.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特征因子筛选 结合当地的地下水环境特征及本项目的污染特征,进行评价特征因子筛选: 1、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 该区域主要监测与评价因子为:K+ 、Na+ 、Ca2+ 、Mg2+ 、CO32- 、HCO3- 、Cl- 、 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 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石油类。 2、影响评价因子 井场、集气站、管线,运行期生活污水和气田水对区内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 评价特征因子根据不同情景的时废水水质中最主要影响因子而定,详见影响预测小节。 6.3 区域水文地质 6.3.1 区域地层岩性 评价区地处陕甘宁盆地东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代三叠系中上统一套内陆 湖沼相碎屑沉积岩,自东向西由老变新,走向南北或略呈北东向,倾角 2°~5°,与上 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第四系黄土覆盖于老岩层之上,基岩多在深切河谷及东部 岩质丘陵区出露。 区域地层形成了以基岩为骨架,高处主要被风成黄土覆盖,在沟谷中则出露有三 叠系砂岩、泥页岩,在河流阶地上堆积有第四系松散冲、洪积物的总体特征。评价区 18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生界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瓦窑堡组(T3w),第 三系上新统保德、静乐组(N2b-j),新生界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 更新统马兰组(Q3),全新统(Q4)。其中第三系上新统保德、静乐组(N2b-j)为 区内的隔水层。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三叠系(T) ①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 永坪组主要岩性为灰白、灰绿色长石砂岩,地层间夹灰色粉砂质泥岩及煤线,作 为三叠系含煤地层基底,砂岩约占 90%,钙质、泥质胶结,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 在甘谷驿、永坪一带夹含油砂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②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 瓦窑堡组是一套内陆湖盆在气候改变后湖盆缩小时后期衰亡阶段的沼泽-滨湖相 沉积。岩性主要为黄绿色或是土黄色、灰白色的砂岩、砂泥岩互层,砂岩为主要组成, 占到了 50%~60%,系细、中粒、中厚层状。大多数情况下部夹有黑色页岩或是油页 岩相煤层,煤层多达 20 余层,其顶部常为灰色或是土黄色夹红杂色页岩夹薄层砂岩, 其厚度一般为 200m。 其与延长组呈假整合。在沟谷区域上游排水沟中出露地表,在沟谷区域的下游, 也有出露,大体由南向北方向倾斜,倾角约 1°。 (2)新近系(N) 新近系上新统保德-静乐组(N2b-j):主要分布于延安地区各大沟谷边坡及沟脑 部位,厚度 0.0~45.0m,平均 18.5m;与下伏中生界不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为紫红色、 棕红色粘土、砂质黏土,含多层钙质结核;底部有透镜状砂砾石层,砾石多为泥砾、 砂砾,半固结状。 (3)第四系 ①全新统黄土(Q4) 在研究区内沟谷两边坡体上堆积,厚度较薄,约 2~5m,主要以冲积、洪积砂粘 土为主,在坡体表面大量堆积,土质疏松,土颗粒粒径细小,在降雨冲刷作用下,土 层常遭受侵蚀。 ②上更新统黄土(Q3) 在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于山坡上,沟谷区域侵蚀比较严重,在沟谷两侧坡体剖面上 19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可以看到。主要为灰黄色风成黄土,其孔隙特征主要表现为次生大孔不发育,以粒间 孔隙为主,土体颗粒骨架大孔发育,胶结物多以原生细粒物质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以 微胶结为主,多以粘附在土体骨架表面。在部分坡体上,大孔隙和柱状节理比较发育。 厚度变化较大,有的区域未接受剥蚀,厚度达 20~30m,部分区域剥蚀严重,厚度较 薄。 ③中更新统黄土(Q2) Q2 黄土在研究区内分布最为广泛,主要以黄土状亚粘土为主,其下部偶尔 出现 极薄砂砾石层,砂砾石多以细砂为主,粒径主要为 2mm~5mm 。颜色主要 为黄色或 是土黄色,结构致密,具有块状结构,土质很硬,用环刀取土样时,需 要用大力敲打 才能取样。该地层土其中含有多层古土壤,颜色较黄土深一点,褐色为主,古土壤厚 度较薄,平均厚度主要有 1m 左右。 ④下更新统黄土(Q1) Q1 黄土在研究区内分布非常少,在沟谷侵蚀严重区域少有出露。由于黄土 高原 形成时受降雨流水冲刷较为严重,在黄土高原梁峁区域,Q1 黄土在区内多被 剥蚀, 沉积厚度很薄,多数区域缺失。其主要以红黄、浅棕黄色石质黄土为主, 在长期的沉 积压实下,土质很密实坚硬,夹多层古土壤,呈条带状分布。 6.3.2 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本项目评价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区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系统。区域内的地下水含水 系统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和“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两者上下叠置 或侧向链接,多形成具有双重结构的统一含水层系统。 第四系含水层岩性包括冲湖积砂,冲积砂砾石和风积黄土。冲湖积含水层分布于 无定河以北的沙漠滩地区,分布范围广,含水层厚度相对较大;冲积含水层呈线状散 布于较大河谷中,分布面积局限,含水层厚度小;黄土含水层呈片状或带状不连续分 布,塬区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富水性一般较大,梁峁区赋存条件差,水量贫乏。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含水层,岩性以砂岩、泥岩互层为主,以风化带裂隙含水 为主要特征。在侏罗系烧变岩带,岩层孔洞、裂隙发育,水量较丰富。其他地区基岩 裂隙发育深度为 50~100m,且分布极不均匀,水量总体较贫乏,仅在局部构造部位经 风化作用改造形成裂隙密集带,地下水相对较富集。深部基岩裂隙多不发育,水量小, 19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质普遍较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 水含水层系统可以划分为 4 个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亚系统,按照地下水的补给、径 流与排泄条件,又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 10 个地下水流系统,见表 6.3.2-1。 表 6.3.2-1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系统划分表 含水层系统 系统 水流系统 亚系统 沙漠滩地萨拉乌苏组冲湖积含水亚系 统 石炭系-侏罗系 碎屑岩裂隙水 与上覆松散层 孔隙水含水层 系统(Ⅲ) 黄土区第四系黄土层含水亚系统 河谷区第四系冲积层含水亚系统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含水亚系统 海流兔河地下水流系统(Ⅲ1) 榆溪河地下水流系统(Ⅲ 2) 秃尾河地下水流系统(Ⅲ3) 窟野河地下水流系统(Ⅲ4) 洛川塬地下水流系统(Ⅲ5) 宜川塬地下水流系统(Ⅲ6) 吉县塬地下水流系统(Ⅲ7) 渭北黄土台塬地下水流系统(Ⅲ8) / 准格尔-延长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风 化带地下水流系统(Ⅲ9) 麟游-淳化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风化 带地下水流系统(Ⅲ10) 本项目开发区域内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属于“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含水亚系 统”中的“麟游-淳化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风化带地下水流系统(Ⅲ10)”。该含水 层亚系统的含水介质为砂岩与泥岩、页岩不等厚互层,以砂岩为主。储水空间是由构 造裂隙、风化裂隙和卸荷裂隙组成的裂隙网络。 6.3.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和水力特征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 裂孔隙水两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和第四系黄土层 孔隙裂隙潜水 1、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云岩河、交口河等大型河流及较大冲沟近沟口地段的堆积阶地区,含 水层以全新统冲洪积砂砾卵石层,含水层厚度受地形地貌影响,一般漫滩处、一级阶 地后缘含水层较薄,一级阶地面上含水层较厚,厚 3~5m。富水性与阶地的分布面积 及含水层厚度有关。当阶地分布面积广及含水层厚度大时,富水性相对较强,反之则 弱 。 通 过 民 井 简 易 抽 水 试 验 , 水 位 埋 深 6.8~22.0m , 降 深 0.75~1.4m , 涌 水 量 56.0~34.6m3/d,单位涌水量 0.46~0.50L/s.m ,统降涌水量 40.0~43.3m3/d,渗透系数 5.38~7.12m/d,富水性弱,为评价区主要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 19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第四系黄土层孔隙裂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区内,冲沟发育,地形破碎,大部分冲沟都已切割至基岩面 以下十至数十米,使潜水无法形成统一体,而依黄土梁、黄土峁连续性的好坏而变化, 往往形成透水而不含水或仅接触基岩面有局部互不联系的薄层含水层,储水条件甚差, 其含水层主要为中更新统夹多层古土壤的离石黄土,其埋藏深度受地形地貌控制,一 般埋深 30~120m,于土岩接触面处形成泉水溢出,根据现场调查,在土岩接触面处共 发现有两处泉点,其泉流量为 0.02~0.05L/s,即为 1.73~4.33m3/d,富水性极弱。 3 、三叠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 评价区均有分布,东北侧主要为瓦窑堡组,宜川县大部分为永坪组,基岩仅出露 于云岩河及较大支沟两侧陡坡地段,在梁峁顶部及沟谷的缓坡地段被第四系黄土及新 近系地层覆盖。含水层为厚层状粉、细砂岩,单层厚度可达 5-10m,岩性致密,构造 裂隙仅在局部地段较为发育,故地下水富集带分布较少,同时加上区内地形破碎,基 岩切割较深,在梁峁及山坡地段基岩风化带潜水多处于疏干状态,所以水泉出露稀少, 并且流量很小,一般为 0.005~0.01L/s,富水性属极弱,在评价区内无供水意义。位于 云岩河及较大支沟漫滩、阶地之下的风化裂隙带由于接受上部地表水的下渗补给,补 给量较大,该区段内富水性弱。 6.3.4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评价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层、 构造等,并受气象、水文及人为因素影响。 (1)潜水:包括黄土层潜水、坡积层(滑坡体堆积)潜水、河床冲、洪积层、 基岩风化带潜水等。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的多少,主要受当地降水量的 多少、时间延续的长短、含水岩层的埋深及上段岩层的透水性有关。黄土层潜水、河 床冲洪积层及坡积层潜水,以垂向渗入补给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或以下降泉形式排 入地表水,此外蒸发及人工开采地下水亦为潜水的排泄形式之一。 (2)承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构造裂隙、含水岩层及区域地貌条 件控 制。主要裂隙含水层为三叠系的各类砂岩。由于砂岩相间分布有泥、页岩为隔水层, 且横向分布不稳定,故在一定范围承压水通过垂直裂隙与层面裂隙连通,接受大气降 水及地表水、潜水的垂向渗入补给,亦可接受深层承压水的顶托补给。其径流方向, 沿地层倾向由东向西缓慢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越流补给潜水及地表水,此外人工开 19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采地下水亦为其排泄方式。 6.3.5 地下水化学特征 区域内第四系潜水及侵蚀基准面以上的风化裂隙潜水,由于径流途径短,水力坡 度大,排泄条件好,属于循环积极带,故一般为重碳酸盐类水或重碳酸、硫酸盐类水, 矿化度一般小于 1.0g/L,为淡水。总体上看,云岩河两岸以重碳酸盐类水为主。在当 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地下水受易溶盐的淋滤、补给及循环条件的影响,水质较差,水 化学类型主要为 Cl-Na 型及 Cl·SO4-Na·Mg 型,一般埋深 60m 以上为淡水及微咸水, 而埋藏 60m 以下的基岩裂隙水多为咸水及盐水。 根据本次监测,调查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类水或重碳酸、硫 酸盐 类水,矿化度一般小于 1.0g/L,为淡水。 6.3.6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调查区内水资源的现状开发方式主要有引泉、大口井、机井、压水井主要用 于人 畜饮用水。 6.3.7 地下水动态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评价区内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的水位和水量动态与大 气降雨、地表水关系极为密切,且有同步变化规律,水位年变幅约 0.55m。 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全年动态变化特征主要为: ①年底和翌年初二月降水量小,河水位、流量为最枯季节,由于天气寒冷,云岩 河处于冰冻期,大气降雨较小,以地下水排泄于地表水为主,地下水水位处于全年的 枯水期。 ②到 3、4 月份,为陕北的冻融期,云岩河及各个冲沟内冰冻和积雪逐渐融化, 河水面逐渐升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加上大气降雨的逐渐增加,地下水位略有回升。 ③到 5、6 月份,随着雨季的来临,该时间段降雨量有所增加,降雨量占全年的 20%~25% ,但蒸发量相对较大,降雨量难以入渗补给地下水,此时河水受蒸发的影 响,导致河水面水位下降,以地下水排泄于河水为主,地下水水位有小范围的下降。 ④到 7、8、9 月份,降雨量增大,逐渐进入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 70%~75%, 同时蒸发量逐渐减少,河水位抬高到年最高水位,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明显,降雨量 增加,降雨入渗能有效的补给地下水,自 7 月份起开始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到 9 月 份上升到最高水位,地下水水位处于全年的丰水期。10、11 月份,随着降雨量减少, 19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水位下降,地下水水位开始逐渐下降。 6.4 典型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产建涉及到的井场、集气站位置均分布于黄土梁峁区,本次以其为对象进行 典型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论述。 6.4.1 地层 本项目未实施井场和集气站均位于黄土梁峁区,包气带岩性均相似。根据搜集区 内集气站项目区内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果,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晚更新统黄土(Q3eol) 组 成,浅层包气带岩性结构分述如下: a.黄土(Q3eol):以粉土为主,浅黄色,稍湿、松散~稍密,土质较均匀,表层含 植物根系,虫孔和针状孔隙发育,偶见白色钙质条纹。该层普遍分布,层厚 2.1~6.8m, 层底标高 1397.91~1408.91m。 b.黄土(Q3eol):以粉土为主,褐黄色,稍湿、中密,土质均匀,虫孔和针状孔隙 较 发 育 , 偶 见 白 色 钙 质 条 纹 。 该 层 普 遍 分 布 , 层 厚 5.6~9.2m , 层 底 标 高 1389.61~1400.91m。 c.黄土(Q3eol):以粉土为主,褐黄色,稍湿、密实,土质均匀,偶见针 状孔隙和 白色钙质条纹。该层普遍分布,本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 19.8m。 6.4.2 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站场区浅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更新统风积黄土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和基岩 裂隙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黄土和瓦窑堡组砂岩,含水层富水弱。根 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站场区第四系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 15m,渗透系数一般为 0.25m/d,水力坡度为 0.01,黄土有效孔隙度为 0.14~0.22。瓦窑堡组孔隙裂隙水在调 查区内广泛分布,含水层厚度 35~55m,水位埋深从梁峁中心向沟谷中心逐渐减小, 2~70m 不等。根据搜集的地质资料和调查区内的基岩 裂隙主要发育在地面下 20~60m 以内的砂岩中,强风化层厚度约 5~10m,中风化层厚度约 20~35m。由于瓦窑堡组顶 部基岩风化裂隙总体发育一般,渗透系数一般在 0.001~0.1 之间,透水性能较弱,地 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在黄土梁峁及丘陵区,基岩风化带的裂隙水含水层的分布受 密集沟谷的控制,水位埋藏深,且补给条件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30m3/d,属于极 弱富水区。 河谷区地势平坦,冲积物结构松散,区内河谷区地下水主要为河谷冲积层孔隙水, 19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含水介质为砂土层及卵砾石层(含漂石),水位埋深较浅,一般 1.0~8.0m,受细颗粒 粘土夹层的影响,透水性较差。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一般 2.0~15.0m,河谷漫滩阶地 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 50m3/d,局部富水地段最大可达 100m3/d 以上。 6.4.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站场区第四系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上游地下水的侧向径流 补给, 厂址区地下水径流受区域地下水径流方向的控制,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 下游径流, 最终以侧向径流的方式排泄补给下游潜水或者以潜流的形式补给地表 水体,基岩孔隙 裂隙水近地表状态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含水层分布 不连续,没有统一的 地下水流场,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由地势高的梁 峁区向河谷区径流,短途 径流至就近各沟源以泉水或渗流溢出形式排泄,另外还有少量潜水以人工开采形式 (居民生活用水分散取水) 排泄。 6.4.4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由于梁峁区地势差距大,径流途程短,排泄条件好,交替循环作用强烈,加之含 水层易溶盐含量较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比较简单,调查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水 化学类型为 HCO3-Na 或 HCO3-Mg·Na 型水,矿化度一般 0.3~0.5g/L。由于黄土中 Na 的含量较高,局部地段潜水中 Na 离子含量也较高。 6.4.5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调查,主要产建工程评价范围内无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主 要是调查区内水资源的现状开发方式主要有引泉、大口井、机井、压水井主要用于人 畜饮用水。 6.4.6地下水动态特征 调查评价区黄土层潜水水位年变幅较小,一般变幅为 0.2~1.0m。经现场调查,黄 土层潜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雨影响,雨季水位高,旱季水位低,一般水位变化比降雨 滞后约 1~2 个月。 6.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为产能项目,本次建设内容包括新建 2 座集气站以及集输管线。本次评价 针对现有工程(主要为井场和采气井,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地下水污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对未实施工程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 19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防治措 施。本次评价主要采用解析法和类比分析法。 6.5.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现有工程施工期采取的地下水保护措施 根据项目产建方案及现场实地调查,本项目现有工程钻井期采取的地下水保护措 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钻井方案及保护措施 气井采用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三种井型,根据地质构造和气藏工程要求,直/定 向井采用二开井身结构,平均钻深为 2817m;水平井采用三开井身结构,平均井深 4000m。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二开井段从延长组到本溪组,刘家沟以上地层采用无固相聚合 物钻井液体系,实现有效携岩和提高钻速;下部地层采用低固相次生有机阳离子聚合 物钻井液体系,达到防塌、抗高温和润滑的作用。井区属于易漏失地层,可提前加入 无固相聚合物堵漏浆体系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预防漏失;如发生漏失,可根据漏失情 况,选择随钻堵漏、桥塞堵漏和复合堵漏等相应的措施,满足井壁稳定。储层段采用 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相应尺寸的酸溶性固相颗粒的屏蔽暂堵技术,实现储层保护。 结合前期射孔实践及保护储层的目的,当地层水矿化度<10×104mg/L 时,推荐 采用活性水射孔液体系,配方为清水+0.5%助排剂+2.0%粘土稳定剂;当地层水矿化度 >10×104mg/L 时,推荐采用阳离子有机聚合物射孔液体系,配方为清水+0.5%助排 剂+2%阳离子粘土稳定剂+2%KCL。压裂施工作业采用液氮增能羟丙基胍胶压裂液体 系。 (2)钻井井场地面污染控制措施 在《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延市环发[2019]104 号)发布 执行前,本项目现有工程在此之前使用防渗泥浆池。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泥浆池 整体采用复合防渗结构:采用土工膜(厚度不小于 1.5mm,双层敷设,单层厚度 0.75mm)+抗渗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 100mm)的结构型式,抗渗混凝 土的渗透系 数不大于 1.0×10-6cm/s,废弃泥浆排入其中并进行固化处理覆土填埋。钻井岩屑属于 一般工业固废,随钻井泥浆一并进废弃泥浆池进行无害化固化处置,并覆土填埋。另 外施工期间柴油储罐、岩屑池、泥浆罐、废液储存罐、压裂液储存罐等也采取了重点 防渗。 19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9 年 6 月《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发布后,要求钻井井场 不得再开挖泥浆池,须做到不落地收集措施,对各类废弃物实行固液分离、分类收集。 建设单位对于已开挖泥浆池,其上清液外委处理后回注,泥浆池内废钻井泥浆、钻进 岩屑经井场压滤脱水后,暂存于井场,做好下铺上盖,四周搭设防污堤等措施,防止 各类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综上所述,本项目已采取的钻采、固井、完井、井场地 面污染控制措施均可满足相关要求,均有效预防钻采过程中的意外发生,减少钻井过 程中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根据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域取样调查,本项目现有工程未 对当地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3)管线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措施 现有工程管线在穿越河流时均采用大开挖施工方式,施工过程管道穿越大中型河 流时,管顶埋设置于百年一遇洪水时最大冲刷层以下至河床稳定层以下 1.0m。 河流穿越施工基本采用大开挖施工方式。大开挖方式主要适用于枯水期长,水流 量较小,水面窄、水深在 1m 以下、河床宽度适中的河流。 管线在大开挖穿越施工中,对河流水质会产生短期影响,河道蓄水可导致下游供 水困难;水中泥沙含量会显著增加;进而影响下游用户供水。各项机械施工作业可能 导致污染物(机油泄漏),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管沟回填后多余土石方处置不当可 能造成河道淤积和水土流失。 项目所在地降水大部分都分布在夏秋季(雨季),受气候和土壤、植被的影响, 河流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枯量相差大,使得项目的主要潜在影响来自夏秋季 (雨季)的施工。因此,主要河道地带的施工作业应选在枯水期水量最小 的季节进行, 采用围堰导流方式,施工中河床底砌筑干砌片石,两岸陡坡设浆砌 块石护岸,项目施 工过程中不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没施工完成后影响基本消除, 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 大。 2、本项目工程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拟实施工程包括 2 座集气站以及部分集输气管线。 (1)站场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及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施工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时未设置 拌和站;施工营地租住当地民房,依托村民原有设施,仅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渗旱厕, 粪便由当地村民定期清运肥田,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2)管线施工过程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9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集输管线采用充水试压,试压介质为清水,充水试压将产生少量的清净下 水,主要污染物为 SS,试压废水用于附近植被灌溉;管线施工过程对地下水环境的 影响主要存在于管道在开挖管沟和开挖穿越施工中,根据已有项目采取的施工作业应 选在枯水期水量最小的季节进行,采用围堰导流方式,施工中河床底砌筑干砌片石, 两岸陡坡设浆砌块石护岸等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没施工完 成后影响基本消除,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6.5.2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5.2.1 正常状况下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采气井 采气井运行阶段基本无污染物产生,在钻井施工期做好固井工作的前提下,对地 下水的影响较小。 2 、集气站 根据“6.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本项目拟建集气站均依据《石油化工工 程防 渗技术规范》(GB/T 50934-2013)采取防渗措施。且集气站污水罐采用地上罐,仅 污水罐采用地埋罐。 集气站在维护池体防渗措施完整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不会发生渗漏,对地 下水 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3、管线 气田产出的天然气大部为无硫干气,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极难溶于水的烷烃, 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外,评价区黄土梁峁区地下水位普遍埋藏较深,在河谷区, 浅部地下水的水位埋藏相对较浅,但一般都大于 3m,本项目集输气管线埋于地下 1.5m,且各类管线均进行了防腐处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管线的运行不会对地下水环 境产生影响,综合管线正常状况下基本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6.5.2.2 非正常状况下运行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集气站 (1)预测情景 根据前文分析,综合考虑集气站各污废水存储设施的形式、存储量、存储时间、 防渗等级等,以及污染泄漏事故发生后是否容易被发现、污染源是否容易被阻断,是 否能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等,评价选择集气站地埋污水罐,因其罐体出现小量渗漏 19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情景进行预测。 (2)污染因子及预测、评价因子的选取 集气站污水罐主要收集气田采出水,类比参考延长气田杨家湾 LNG 厂 延 653 井 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来水水质,根据导则按照标准指数法进行排列,最 终选标准指数最大的硫化物进行预测。 表 6.5.2-1 建设项目污废水主要污染因子标准指数统计表 污染物 浓度(mg/L) 标准限值 Pi 污染物 浓度(mg/L) 标准限值 Pi 硫化物 681.8 0.02 34090 石油类 9.2 0.05 184 氨氮 427.2 0.5 854.4 氟化物 16.5 1 16.5 铁 185.5 0.3 618.3 硝酸盐 32.4 20 氯化物 49395.2 250 197.58 SS 500 / 1.62 / (3)预测源强 地埋污水罐满罐水量为 30m3。罐体出现破裂,罐内废水直接泄漏至罐下池体内。 工作人员定期会对罐体、池体进行防渗漏检查,巡检周期为 7d,工作人员巡检时发现 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将罐内剩余废水泵出,阻止罐内废水继续泄漏。 假设极端情况下,罐下池体因长时间老化,防渗亦存在部分破损,假设池底 (10m×3m×2.7m)出现裂缝,裂缝长为池底对角线(10.4m),宽 1cm,则渗漏面 积为 0.1m2,包气带渗透系数取区域试验较大值 9.7×10-4m/d,持续泄漏时间为 7d。 则根据达西定律 Q=KAJ,计算得出渗漏量为 9.7×10-5m3/d,废水持续泄漏 7d 共计 6.79×10-4m3。则硫化物泄漏量为 168g。 (4)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式 本项目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且污染物的排放对当地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 评价区内含水层的基本参数(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不变,因此采用解析法。 本次预测仅考虑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中的水动力弥散问题,忽略污染物在含水层 的吸附和降解作用。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此次预测采用平面瞬时点源污染问题水动力弥散方程解析解作为预测数学模 型。将预测范围内含水层概化为单层、均质、等厚、各向同性含水层。模型公式见 6.5. 1 节 (1- 1) 。 (5)预测参数 本项目集气站均位于黄土梁峁区。因泄漏量较少,可能影响的含水层主要为上层 黄土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本次综合考虑产建位置与周边敏感目标的相互关系,选取 2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YC1#为例进行影响说明,其距下游拓家川河距离约为 235m,其他两个距下游敏感点 位置均大于此距离。 含水层厚度:黄土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约为 30m; 含水层渗透系数:黄土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 0.25m/d; 水力坡度:第四系含水层取 0.01; 有效孔隙度-第四系含水层取 0. 18; 弥散系数-弥散系数根据徐玉璐 (2016)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进行试验的 基础上 进行的《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运移及弥散系数对流速依赖性实验研究》表明 发现实验条 件下弥散系数 D 与流速 v 的关系呈现明显的双对数线性关系,且可 以用 D=αvβ进 行表示 ( α 为弥散度) ;由于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难以通 过野外或室内弥散 试验获得真实的弥散度,根据有关文献,在整体规模 (平均传 播距离为 20~100m) 尺 度上,纵向弥散度的取值范围为 15~40m ,本次取最大 值 40m ,横向弥散度取纵向 的 1/ 10 。故第四系弥散系数取值:DT=5.5,DL=0.55; (6) 预测结果分析 将预测参数代入计算公式计算后,根据预测结果,本次给出 100d 、1000d,污染 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见表 6.5.2-2 。得到预测结果见图 6.5.2- 1~6.5.2-3。 表 6.5.2-2 预测时段 100d 1000d 污水罐泄漏后硫化物在潜水中运移特征表 污染晕最大 最大超标距 离(m) 浓度(mg/L) / 0 13 / 0.0038 图 6.5.2-2 影响面积 (m2) / / 超标面积 (m2) / / 标准值(mg/L) 检出限 (mg/L) 3 0.2 下游场界处浓度时间曲线图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污水罐泄漏后导致硫化物进入含水层,已进入含水层中的污 20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染物继续向下游运移。结合 YC1#集气站平面布置图分析,在持续运移 100d 时污染物 浓度未达检出限,故项目对厂内及厂外地下水环境较小。 对场界处河道处进行预测,污染物均为未达检出限。经现场调查,集气站下游无 集中式、分散式饮用水井等敏感点。 6.5.3闭井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井场闭井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服务期满之后,气井停运、关闭,生产停止。对于弃井,对井口装置进 行拆 除,对气井进行封井作业,并对井场植被进行恢复。封井采用无污染的材料 进行回填, 对各含水层进行封堵,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2、站场闭井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站场闭井期,进行地面设施的拆除,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设 备设 施及时外运、处置,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3、管线闭井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大部分管线采用就地废弃,正常需要对管线内的残留物清理,并对清理废物 进行 收集。如果对管线清理物收集不及时或收集措施不合理,或者未对管线进行 清理而直接废弃,可能会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 6.6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 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 监控、应 急响应”重点突出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原则确定。 6.6.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井场施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在参照现有工程钻井工程措施的情况下, 再提出以下补充措施,拟建工程施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钻井工程 (1)钻井过程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新建钻井工程井位布设避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同时也应 远离分散式饮用水水源,钻井过程按照提前实施钻井工程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防治地 下水的污染,并在后续过程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2)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措施 2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相关规定,评价要求钻井井场 配备钻井液循环系统、地上岩屑收集池、压裂液返排液收集罐及橇装式压滤机,对钻 井废弃物进行不落地集中收集。钻井废水排入泥浆罐中用于配制泥浆,循环使用。钻 井完毕后,钻井废水经沉淀后上清液(指不含粗颗粒岩屑的部分含泥浆废水)委托第 三方单位处理,处理达标后回注。钻井压裂带罐作业,井场配备压裂返排液收集罐, 对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液进行收集,待钻井结束后 7 日内,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拉 运、处理后回注。经压滤脱水后的废弃泥浆、分离出的钻井岩屑收集于岩屑池,含水 率满足钻井废弃物固废填埋处置场接收标准后,委托第三方进行拉运、处理、填埋处 置。井场在钻井施工时,应做好井场地面防渗,避免钻井过程中废弃泥浆、钻井岩屑 对浅层地下水产生的影响。钻井结束应及时清理地面,阻断污染物下渗的污染途径, 以减少对浅层地下水产生影响。 2、集气站、管线等地面工程施工期地下水保护措施 为防止站场、管线及道路施工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工程施工需采取以下措施: (1)各场站施工营地采用防渗旱厕,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于农田施肥, 不外排。禁止施工污水随意排放。 (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焊接、防腐作业中产生的施工废料及时收集后 送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3)加强设备的管理,同时定点维修设备,维修时地面铺设塑料布,对漏油进 行收集,防止机械设备漏油进入地表从而影响地下水水质。 (4)施工期间设备用油须远离居民饮用水井存放,并对地面铺设塑料布,防止 泄漏后污染物地下水。 (5)施工期管道焊接检测要求:①管道焊接、修补或返修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外 观检查。焊缝外观应达到《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GB50819 中 9.5.1 要求的规定 验收标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得进行无损检测。②根据《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 规范》GB50819 要求,各类管线焊缝(包括弯管处焊缝、试压后连头的焊缝)应进行 100%超声波探伤,合格级别为Ⅱ级;并进行 100%X 射线探伤,合格级别为Ⅱ级。对穿 越中小型河流、等级公路、铁路的管道焊口,穿越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管道焊口, 特殊地带管道焊口除采用 100%超声波探伤 检测外,还应进行 100%X 射线照相复验。 采取以上措施后,地面集输工程施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处置措 施可行。 2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6.2运行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次评价内容包括 2 座集气站和井场、采气井及管线若干,其中井场和采气井在 运行期无人看守,根据工艺过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主要关注集气站的地 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源头防控 根据可能的污染源,源头防控措施主要要做到对污水罐、放空分液罐、初期雨水 收集池、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等设置液位检测,日常运行过程中,对各检测数据 及时跟踪记录,发现液位、压力检测数据异常,应排查罐体、池体是否发生泄漏,如 发生泄漏,及时堵漏,防止因泄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2、分区防渗 集气站污水罐储罐均为地上罐,下方均采用 50cm 承台式罐基础,罐区周围设围 堰(高度>50cm),储罐地上围堰区均进行一般防渗,其发生泄漏的可能性较小,即 使发生泄漏也可及时被发现、切断污染源并对泄漏废水进行收集。污水罐为地下罐, 位于地下池体内,亦采用 50cm 承台式罐基础,储罐安装完成后,储罐池体内采用中 粗砂填埋。集气站化粪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均采用地埋式。 根据生活、生产装置和设施的性质、包气带岩性结构、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地下 水环境风险及拟采取的防渗处理方案,将集气站地面设施的防渗措施分为三个级别, 即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针对不同的污染防治区制定了如下相应的 防渗措施与要求见表 6.6.2-1。典型集气站分区防渗见图 6.6.2-1。 表 6.6.2-2 防渗分区 地面设置或设备 重点防渗区 污水罐 典型工程不同地面设施的防渗等级 污水罐 工艺装置区 一般防渗区 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 置、调节池、初期雨水收集 池 简单防渗区 办公区、辅助用房等 污染物类型 建设类型 氟化物、氯化 地下,C30 S6 物、硝酸盐、 防冻混凝土池体 硫化物、石油 地上 类,悬浮物, pH ,氨 地上 氮、铁等 包气带防 污染控制 污性能 难易程度 中 难 中 易 中 易 其他类型 地下,C30 S6 防冻混凝土池体 中 难 / / 中 易 本项目针对重点防渗区采取复合防渗结构:土工膜 (厚度不小于 1.5mm) + 抗渗混 凝土 (厚度不小于 100mm ) 的结构 ,抗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6cm/s ,防 2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渗性能与 6m 厚的粘土层等效,渗透系数≤1.0×10-7cm/s 。针对一般防渗区采用天然 材料防渗结构、刚性防渗结构和柔性防渗结构中的其中一种。天然材料防渗结构的天 然材料防渗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7cm/s ,厚度不应小于 1.5m;刚性防渗 结构抗渗混凝土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8cm/s ,厚度不应小于 100mm;柔性防渗 结构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 1.5mm 。针对简单防渗区采用非铺砌地坪或者普通混凝土地 坪,地基按民用建筑要求处理。 6.6.3闭井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气井退役后全部进行封井,阻止各层段之间的井内窜流,达到保护含水层的目的, 可有效阻隔气层与上部其他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井区内的潜水含水层和侏罗纪基 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均不再受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6.6.4地下水环境监测计划 本次监测计划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 (HJ 1248-202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制定。 根据工程分析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合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地 下水环境质量跟踪监测主要针对可能对地下水环境形成影响的集气站,因集气站评价 范围内皆无现有水井,故本次新建 3 口跟踪监测井,其中三个布设在集气站污水罐下 游 5~10m 监测层位均为第四系潜水,监测因子为 pH、石油类、石油烃(C10~C40)、 汞、砷、六价铬、总硬度、挥发性酚类,同时记录水位埋深同时记录水位埋深。 发现异常时,加密到每月甚至每周一次。这里异常具体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检出 组分或常规组分浓度明显升高或超标;二是未检出组分连续检出;三是污染组分出现 超标情况,如石油类、硫化物、等。 6.6.5地下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制定预案目的:有序开展地下水污染事故处理,有效控制地下水环境污染范围和 程度,降污染事故所引起的社会恐慌程度,保障周边居民供水安全,科学修复地下水 环境。结合本项目特点,参照有关技术导则,制定地下水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见图 6.6.5-1。 20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6.6.5-1 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框图 污染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现场污染控制和处理,包括阻断污染源、清理污染 物等措施;必要时及时向各级政府承报。同时对污染事故风险及时作出初步评估,影 响到水源地和周边居民供水安全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处理结束,在调查监测基础上,对事故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风险做出精确综 合评价,包括对地下水环境短期、长期影响;对水源保护区和现有供水井供水安全的 影响等。在事故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时,建设单位要提出地下水环境修复治理方案, 经地下水环境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治理工程,并由 地下水环境监管部门进行工程进验收。 6.7 小结 (1)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建设项目属于Ⅱ类及Ⅲ类项目,主要产建工程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及不 20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敏感,因此,各产建项目各自评价工作等级详见地下水评价等级一览表,结果表明, 项目地下水为二级评价。 (2)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评价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区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与上覆松散 层孔隙水含水层系统。区域内的地下水含水系统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和 “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两者上下叠置或侧向链接,多形成具有双重结构的统一 含水层系统。 包气带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风积黄土层,在野外原始状态下,第四系上更新统马 兰黄土的渗透性能略强于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因此含水层防污性能中。地下水主要受 大气降水补给,向下游径流排泄、开采、蒸发及向河流溢出为主要排泄方式。 (3)地下水环境现状 井区各地下水监测点位各监测项 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质量标准,石油类满足参考《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水质要求。表明地下水还未受到工业污染源的污染。 (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项目建设阶段:正常状况下,建设单位根据《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 施方案》在井场设置钻井泥浆循环系统,地上岩屑收集池,井场固控设备,压裂返排 液收集罐,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在各地上储罐、岩屑池、各 作业单元下均铺设防渗土工布,确保钻井期间,各类钻井废物(钻井废水、废泥浆、 压裂返排液、钻井岩屑等) 不落地集中收集,对地下水环境无影响。钻井结束后,钻 井废水、压裂返排液委托第三方拉运处理回注,废弃泥浆、钻井岩屑委托第三方处理、 填埋处置。钻井过程参考提前实施钻井工程地下水防护措施,采用全井段固井,各级 尾浆返至地面,封固各地下含水层,避免各含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串层及套外返水事故 发生;全井段钻井采用常规水基钻井体系,保护地下水。非正常状况下,钻井过程中 发生井漏,会导致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含水层,施工完成后,该污染源消失,结合典型 井场平面布置图分析,场界处浓度时间曲线图揭示各含水层均未超标,在预测期内除 场界内小范围超标外,均能满 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根据井场选址,井场占地 及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地 下水环境敏感点,因此项目不会对居民饮用水造成影响。井 漏事故对地下水环境 影响范围较小,在含水层在自我修复作用下,污染物对地下水的 影响逐渐消失。 2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运行阶段:正常情况下,采气井场无污染物产生,站场内废水集中收集 暂存, 定期拉运处理,各区采用分区防渗,集输管线设压力监控,以防泄漏,不 会对地下水 产生影响。在非正常状态下,如集气站污水罐发生泄漏,特征污 染物在持续运移 100d 时厂界已小于检出限,未运移至厂界及下游拓家川。 即在严格定期防渗检漏并 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集气站在发生污水罐破裂 导致废水泄漏的情况下对厂界内及 厂界周围潜水产生影响较小,经现场调查,集 气站评价范围内无分散式、集中式饮用 水水源地。 综上,在采取积极防治、及时采取地下水监测、应急响应、地下水污染修复 和治 理等措施下,可将污染限制在较小范围,并最终可以完成消除,基本不会影 响到区内 的地下水环境。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根据《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相关规定,本评价要求钻 井井 场设泥浆不落地系统,钻井废水排入泥浆罐中用于配制泥浆,循环使用。不 得在钻井 井场开挖泥浆池,不得对钻井废弃物进行就地固化处理。钻井过程中预 防井漏的发生。 项目运行期集气站设污水罐,收集后拉运至井区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 泉处理站),处理达标 后回注地层。 可见,建设项目设计的环保措施基本有效可行,但还应加强地下水环境管理 措施、 分区防渗措施、拟定监控计划并完善风险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主要是以下 几点: ①运行期应加强对集气站地埋罐等防渗设施的维护,从源头减少污染的发生。 ②严格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 50934-2013) 的要求进 行分区 防渗,采用合理合规的防渗材料。 ③制定地下水监控计划及方案,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运行过程中地下水环境质 量问 题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于常规监测数据应进行存档管理并公 开。 ④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 (6)结论 在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在建设及运行各个阶段,不会对地下水水质环境造 成污 染。在非正常情况下,地下水水质会在局部受到污染,但在积极、及时采取 防治措施 后,可将污染限制在较小范围,并最终得以消除,基本不会影响到区内 的地下水环境。 因此从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建设项目可行。 20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1 评价因子筛选及生态影响识别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具有项目建设内容多,具有区域广、污染源分散的特点, 是典型的生态与污染并重型建设项目。项目施工期 24 个月,是产生生态影响的主要 阶段。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占地、破坏植被、破坏干扰生态系统、以及对 土壤和生态景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运行期管线采用密闭集输,对施工期产生的 生态影响进行人工修复并自然恢复,基本无不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施工期对生态的主要影响工程为管道敷设、道路工程及站场建设,包括永久占地 和临时占地。其中永久占地面积较小,主要占地类型为草地;临时占地对生态的影响 较大,包括施工作业带清理造成植被破坏、管沟开挖、占用土地、破坏景观等,对施 工作业带范围内的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期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虽然施工时间较长,但相较于每段管线、道路 施工 时间短,该段施工结束后立即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回填平整、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 复。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 得到有效减缓,故影响程度为弱。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见表 7.1-1。 表 7.1-1 评价因子 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工程内容及影响方式 影响性质 影响程度 短期、可逆 弱 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 主要工程内容为施工期,施工作业带 量、生态系统功能 清理、管沟开挖、占用土地、植被破坏 短期、可逆 弱 主要保护对象、生态功能 短期、可逆 弱 短期、可逆 弱 物种组成、群落结构 等;影响方式为直接影响 景观完整性 7.2 生态保护目标 1、重要物种 根据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管线敷设沿线区域无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无《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物种,无国家及省政府 列入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特有种以及古树名木等。 本项目气田开采范围内不涉及重要物种。 2、生态敏感区 20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延安市“三线一单”比对结果,生态红线(水源涵养区)内有井场长 35 且 有现有井,环评建议将该井场现有井封井退出,拟钻井不得实施,并对井场进行土地 复垦及植被恢复。因此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2)重要湿地 项目区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等 法定生态保护区域。本项目不涉及重要湿地。 根据《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及项目设计资料,本项目部分采气管线穿越云岩河, 穿越河面管段长度约 207m,共穿越 6 次,均采用大开挖方式穿越。 (3)基本农田保护区 本次新建场站均不占用基本农田,但有部分管线临时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4)重要生境 本项目不涉及重要物种及其保护区,故不涉及重要生境。 综上调查,本项目生态保护目标见表 7.2-1。 表 7.2-1 类别 保护对象 生态保护目标 相对位置 保护内容 保护目标 采气管线主要穿越云岩河 湿地生态功能不改变、生态 6 次,均 采用大开挖法穿 湿地生态功能 系 统完整性 越 生态敏感区 基本农田保 基本农田功能不改变、临时 管线临时占地 基本农田 护区 占 地恢复率 100% 临时占地土地恢复率 100% 植被群落 植被群落 , 林草植被恢复率达 97%以 上,林草覆盖率达 25%以上 其他需要保 护的物种、 合理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施 生态空间: 种群、生态 气田开采生态评价范围内 土地 工 结束后恢复原土地使用功 土地利用 群落及生态 能 空间等 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水土流 水土流失敏 水土流失 失,保护占地周边草地和林 感区 地 重要湿地 7.3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本项目生态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主要评价范围如下: (1)井区评价范围:气田矿权边界向外延伸 2km 的区域,总面积 277.5011km2; (2)具体产建工程评价范围:集气站、井场场界外 200m 范围内区域,重 点评 价工程扰动区域;集输管线及道路生态评价范围为管线及道路两侧各 500m 带状区域, 21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重点评价临时占地带状区域。 7.4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7.4.1调查方法 1、调查范围 与生态评价范围基本相同。 2、调查目的 通过对生态调查范围(同生态评价范围)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对管线敷设区域 生态环境现状做出科学评价,为开展生态影响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3、调查内容 (1)评价范围内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动物区系、物种 组成 及分布特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空间分布。 (2)生态敏感区主要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3)施工期主要生态问题:占地、植被破坏等。 (4)调查现有工程的实际生态影响及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4、调查方法 (1)资料收集法 收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相关生态、水功能区划, 《陕西植被》等资料。 (2)现场调查法 对生态调查范围进行现场调查、样方调查,校核区域生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生态 问题,调查现有工程的实际生态影响。对调查范围内的生态目标进行现场调查,调查 保护目标现状。 (3)遥感调查法 根据野外验证结果,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等生态环境要素的解译标志。 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线面探查与重点取样相结合、目视等方法,对评价 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等生态环境要素分别进行解译,绘制土地利用现状、植 被类型相关图件。通过 Arcgis10.2 等软件,结合数字高程数据,计算得到评价区的植 被覆盖度图。根据解译成果,结合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评价区生态环境要素的 空间分布特征。评价所选用遥感影像的时间、分辨率和光潜 数据生态环境信息丰富, 2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保证了遥感解译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满足生态评价工作等级要求。 项目遥感影像及生态评价范围见图 7.4-1。 7.4.2调查区生态功能区划 (1)《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全国生态功能区类型整体划分为 9 类,项目所在区域为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中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保持中重要区。该功能区的主要生 态问题是过度开垦和油、气、煤资源开发带来植被覆盖度低和生态系统保持水土功能 弱等生态问题,表现为坡面土壤侵蚀和沟道侵蚀严重、侵蚀产沙淤积河道与水库,严 重影响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灌还草还林;推行节水灌 溉新技术,发展林果业,提高饲料种植比例和单位产量;对退化严重草场实施禁牧轮 牧,实行舍饲养殖;停止导致生态功能继续恶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加 大资源开发的监管,控制地下水过度利用,防止地下水污染;在油、气、煤资源开发 的收益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促进城镇化和生态保护。 (2)《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陕西省划分了 4 个生态区、10 个生态功能区、35 个小区,本项目分属于黄土高原农牧生态区中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控制生态功能区 的 3 个不同的三级生态区,具体生态功能及特点见表 7.4.2-1,生态功能区划示意图见 图 1。 7.4.3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 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调查范围内主要涉及 5 种生态系统类型,以草地生态系统 为主,分布广,面积大。 按照《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HJ 1166-2021)技术规范,利用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地物光谱信息,对评价区范围内的生 态系统进行了分类。评价范围内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其 他等7个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具体见图7.4-2 。 表7.4-1 序 号 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在区域中所占比例 2022年延203 调查范围 212 矿区范围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 1森林生态系统 3 4 2灌丛生态系统 5 6 3草地生态系统 7 8 4湿地生态系统 9 10 11 12 13 5农田生态系统 6城镇生态系统 8其他生态系统 面积(hm2) 比例 面积(hm2) 比例 11阔叶林 2500.38 9.01% 1998.72 9.87% 12针叶林 406.42 1.46% 276.67 1.37% 13针阔混交林 1356.68 4.89% 522.57 2.58% 21阔叶灌丛 81.30 0.29% 61.68 0.30% 32草原 17967.31 64.75% 13184.20 65.10% 33草丛 217.72 0.78% 158.98 0.79% 34稀疏草地 0.00 0.00% 0.00 0.00% 43河流 59.44 0.21% 48.16 0.24% 51耕地 3712.99 13.38% 2799.86 13.82% 52园地 609.21 2.20% 527.71 2.61% 61居住地 282.65 1.02% 226.40 1.12% 63工矿交通 448.38 1.62% 355.31 1.75% 82裸土地 107.64 0.39% 92.10 0.45% 27750.11 100.00% 20252.38 100.00% 合计 项目调查范围内主要生态系统的现状描述如下: (1)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作物种类较单一,占较大比例的农作物群落与其它生物 群落相互作用,共同生存。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农田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 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量较大。该地区农业耕作方式主要是人工耕作,机械化程 度低。 (2)草地生态系统 调查区草地主要是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主要分布在黄土梁、黄土沟谷 区,主要草种有白羊草、黄背草、铁杆蒿、大油芒、针茅等、蒿类、沙米、沙竹、牛 心朴子等,盖度约 20%~0.3%。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山洼、山坡、梁峁及沟川地带, 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瘠薄地区以及山坡,其生长缓慢、稀疏、低矮,牧用价值不高, 平均生产力 1.77t/hm2。该系统中动物种群简单,以野兔为主,还有蛇、蛙等。 整个草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随着近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 有所增大,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增强。 (3)林地生态系统 区内以灌木林为主,乔木林分布少,均为次生林或人工林。乔木集中分布沟谷谷 21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底、河滩地及村落间,树种有杨树、泡桐、刺槐等。林木胸径一般在 7~10cm,树高 10~12m,林地郁闭度 0.2~0.3,林木蓄积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一般在 20~30m3/hm2。 灌林地较广泛分布于评价区沟谷两侧,且以阴坡陡坡沟坡地为主,分布较均一,以灌 木、半灌木为优势类群,主要灌木有柠条、黑刺、马茹刺、白笈梢、丁香、杠柳、酸 刺、狼牙刺等。林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种类稀少,数量不多,多为广布种。 评价区林地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①林地生态系统中以灌木林为主,乔木林少,树种较单一; ②单位林木蓄积量相对较小,郁闭度偏小; ③林地生态系统物种分布较少,均为常见种。 (4)水域生态系统 调查区内水域包括云岩河、云岩河、清涧河支流拓家川河等,各种水草及其微生 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水域生态系统。此外调查区内还有若干季节性河沟,在雨季呈水草 繁盛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旱季则常干涸断流转为湿生、淤生草地生态系统。 (5)城镇村生态系统 评价区村庄呈条带状、斑块状散布,主要集中于黄土沟谷和黄土梁峁地带。该系 统以人居环境为主。村居四邻栽植有桐、槐等乔木,院落内有桃、杏、花椒 等果树, 在零散土地种植各类蔬菜。整体上,评价区村镇生态环境发展良好。 7.4.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对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用 地进行分类,其土地利用现状见图 7.4-3,土地利用面积统计结果见表 7.4.4-2。 表 7.4-2 序 号 调查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统计结果表 2022年延203 地类名称 一级类 二级类 调查范围 面积 比例 (hm2) 1 01耕地 3712.99 13.38% 2 3 4 5 02园地 609.21 4257.64 81.30 5.84 17967.3 1 152.38 0.00 2.20% 15.34% 0.29% 0.02% 6 7 8 0301乔木林地 0305灌木林地 0307其他林地 03林地 04草地 0401天然牧草地 09特殊用地 0404其他草地 214 64.75% 0.55% 0.00% 矿区范围 面积 比例 (hm2) 277.00 2799.86 % 527.71 2.61% 2793.13 13.79% 61.68 0.30% 4.83 0.02% 13184.2 65.10% 0 107.01 0.53% 0.00 0.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01铁路用地 1003公路用地 1006农村道路 1101河流水面 1103水库水面 1104坑塘水面 1106内陆滩涂 1202设施农用地 1206裸土地 202城镇 203村庄 204工矿仓储用 地 10交通运输用地 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2其他土地 20城镇村及工矿仓储用 地 合计 8.79 217.84 153.85 56.75 1.14 1.55 65.34 1.56 107.64 42.00 240.65 0.03% 0.79% 0.55% 0.20% 0.00% 0.01% 0.24% 0.01% 0.39% 0.15% 0.87% 4.02 186.45 105.92 47.48 0.00 0.68 51.98 1.56 92.10 42.00 184.40 0.02% 0.92% 0.52% 0.23% 0.00% 0.00% 0.26% 0.01% 0.45% 0.21% 0.91% 66.34 0.24% 57.36 0.28% 27750.11 100.00 % 20252.38 100.00 % 7.4.5区域植物资源调查及植被类型 7.4.5.1 植被类型 (1)植被类型解译方法 评价区域内植被类型丰富,群落种类较多。评价区域的植被类型从大类上分为草 甸草原、乔木、灌木、栽培植被等4类,此外还包括河流水面、水库水面等形成的水 体,以及以生产生活为主要功能的无植被区域。 表7.4.4-4 植被类型 乔木 呈墨绿色色彩, 可见斑点状的树 解译标志 冠影纹,小面积 分布于村庄及农 田周边。 分布情况 广泛分布于项目 区域内 植被类型遥感影像特征及其分布 灌丛 草丛 呈绿色、暗绿色 、棕褐色色彩, 具墨绿色斑点状 影纹,不规则条 状分布,沟谷发 育,解译标志明 显。 广泛分布于项目 广泛分布于项目 区域内 区域内 呈棕红色、棕褐 色、浅棕褐色色 彩,具暗绿色斑 点状影纹,不规 则片状分布,解 译标志明显。 农业植被 呈灰白色、深绿 色色彩,具网格 状、环带状影纹 ,规则块状分布 ,解译标志明显 。 广泛分布于项目 区域内 其他 / 为了进一步区分各植被群落的组成,项目组采集了不同植被群落的地物光谱信息。 具体见图7.4-3~图7.4-5。 21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7.4-3 乔本植物地物光谱信息 图7.4-4 灌木植物地物光谱信息 21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7.4-5 草本植物地物光谱信息 (2)植被类型解译结果 表7.4.4-5 各植被类型面积及占总面积比例 2022延203 植被类型 序 号 植 被 型 群 系 组 调查范围 矿区范围 面积 (hm2) 比例 面积 (hm2) 比例 白羊草、黄背草、草木犀、野菊花、蛇米 子、其他杂类草草原 白羊草、铁杆蒿、针茅、野苜蓿、其他杂 类草草原 4240.2 8 15.28 % 2864. 43 14.14 % 2105.4 0 2046. 34 狗尾草、其他杂类草草原 131.97 黄背草草丛 801.72 蒺藜、寸草、其他杂类草草原 670.07 茭蒿、禾草草原 618.07 7 芦苇、蒲草群落 65.34 8 葎草、狗尾草、其他杂类草草原 716.32 9 棉蓬、其他杂类草草原 12.69 1 0 沙蓬、棉蓬、草木犀草丛 171.20 7.59 % 0.48 % 2.89 % 2.41 % 2.23 % 0.24 % 2.58 % 0.05 % 0.62 % 10.10 % 0.41 % 2.96 % 1.47 % 1.55 % 0.26 % 2.26 % 0.03 % 0.09 % 1 2 3 4 5 6 草 甸 、 草 原 温 带 草 丛 群系 217 83.05 599.2 1 298.3 6 312.9 9 51.98 457.5 3 5.82 18.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铁杆蒿、针茅、野苜蓿、其他杂类草草原 野豌豆、野菊花、蕃白草、燕麦、其他杂 类草草原 长芒草草原 1 7 1 8 乔 木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灌 丛 栽 培 植 被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温 带 针 阔 混 交 林 温 带 常 绿 针 叶 林 温 带 落 叶 灌 丛 1347.7 1 1401.1 7 5103.1 8 4.86 % 5.05 % 18.39 % 3.27 % 0.07 % 8.50 % 894.2 9 1140. 20 3820. 82 841.9 8 1864. 11 4.42 % 5.63 % 18.87 % 4.16 % 0.09 % 9.20 % 针茅、黄北苋、冰草、其他杂类草草原 907.55 椿树林、榆树林、皂角树林、白桦林 18.47 刺槐林、山杨林、辽东栎林 2358.2 0 旱柳林、小叶杨林 123.71 0.45 % 116.1 4 0.57 % 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辽东栎林、山 杨林 1356.6 8 4.89 % 522.5 7 2.58 % 白皮松 21.57 侧柏林 160.68 油松林 224.17 白刺花灌丛 4.73 胡颓子灌丛 7.11 虎榛子灌丛 9.29 黄刺玫灌丛 9.49 锦鸡儿灌丛 2.80 荆条、酸枣灌丛 24.66 狼牙刺、连翘灌丛 23.22 以春(冬)小麦、谷子、土豆等种植为主的两年三 熟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田 落 叶 果 以苹果、大枣等种植为主的落叶果树园 树 园 218 3712.9 9 609.21 0.08 % 0.58 % 0.81 % 0.02 % 0.03 % 0.03 % 0.03 % 0.01 % 0.09 % 0.08 % 13.38 % 2.20 % 18.47 21.57 91.29 163.8 2 0.11 % 0.45 % 0.81 % 2799. 86 0.01 % 0.02 % 0.04 % 0.04 % 0.00 % 0.09 % 0.10 % 13.82 % 527.7 1 2.61 % 1.87 4.31 7.24 8.59 0.00 18.86 20.8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1 3 2 水体 59.44 生产生活服务区 731.03 27750 .11 合计 7.4.5.2 样方调查 0.21 % 2.63 % 100.0 0% 48.16 581.7 1 20252 .38 0.24 % 2.87 % 100.0 0% 项目组选取代表性群落进行典型取样,样方调查涵盖了调查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和 群落类型,在调查区内共均匀布设了 12 处植物样方调查点,分布见图 7.4.5-1,调查 结果见表 7.4.5-2。 1、样方布设原则 (1)尽量在站场、管线及其附近设置样方,并考虑布点的均匀性。 (2)调查的植被为调查区分布较广泛的类型,尽可能兼顾其他分布较少的 植被 类型; (3)兼顾各种生态恢复措施,了解临时占地范围内的植被情况及敏感区域 的植 被状况。 2、调查方法 对于乔木群落,设置 10m×10m 的样方,调查其高度、冠幅、胸径。对于灌 木丛, 设置 5m×5m 的样方,对样方中的灌木和半灌木,调查种类组成、冠幅、高度、绝对 多度、盖度等。而草本植物群落的样方大小设为 1m×1m,草本植物主要记录其高度、 盖度等。 7.4.5.3 植物资源 本次重点调查区域主要包括井区主要站场和管线穿越处植被。依据在评价范围的 踏查情况和样方调查结果,调查区内主要植物种类包括 58 科 223 种,具体见表 7.4.53,该名录不包括广域分布的农田杂草与农户庭院栽培的花卉植物及农作物。 表 7.4.5-3 序号 中文名 评价区常见植物名录 学名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一、柏科 Cupressaceae Platycladus orientalis 1 侧柏 二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2 穿叶眼子菜 乔木 旱中生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多年生草本 水生 三、禾本科 Gramineae 3 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多年生草本 中生 4 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1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多年生根茎草本 生态多型 金色狗尾草 Setaria glauc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7 细弱隐子草 Kengia gracil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8 白羊草 Bothriochioa ischaemum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9 冰草 Agropyron cristat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0 野青茅 Deyeuxia sylvat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1 野古草 Arundinella hirt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2 猫尾草 Phleum pratense 多年生草本 旱生 13 野稗子 Echinochloa crusgalli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4 虎尾草 Chloris virgat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5 荩草 Arthraxon hispidu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6 隐子草 Kengia hancei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7 披碱草 Elymus dahuricu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8 小画眉草 Eragrostis poaeoide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 羊草 Leymus 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0 白草 Pennisetumflaccidum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1 霸王菅 Miscanthus s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2 鸭茅 Dactylis glomerat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3 早熟禾 Poa annua 一或二年生草本 中旱生 24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一年生草本 中生 硬质早熟禾 Poa sphondylodes 多年生密丛型禾草 中早生 26 赖草 Leymus secalinus 多年生根茎禾草 中旱生 27 野燕麦 Avenafatu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28 看麦娘 Alopecurus aequalis 一年生草本 旱中生 糙隐子草 Kengia squarros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30 湖北野青茅 Deyeuxia hupeh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31 拂子茅 Calamagrostis epigejo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32 狼针草 Stipa baicalens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33 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多年生草本 旱生 34 黄背草 Themedajapon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35 冰草 Agropyron cristat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36 臭草 Mellca scabros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5 6 25 29 四、莎草科 Cyperaceae 37 披针苔草 Carex lanceolat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38 荆三棱 Scirpus maritimus 多年生草本 湿生 扁杆藨草 Scirpus planiculmis 多年生草本 湿生 39 五、百合科 Liliaceae 40 山丹 Lilium pumil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41 卷丹 Lilium tigrin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42 22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3 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六、薯蓣科 Dioscoreaceae Dioscorea nipponica 44 穿龙薯蓣 多年生草本 中生 缠绕草本 中生 七、杨柳科 Salicaceae 45 46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乔木 中生 小叶杨 Populus simonii 乔木 旱中生 Populus davidiana 乔木 中生 Juglans regia 乔木 中生 Ostryopsis davidiana 灌木 旱中生 Ulmus pumila 乔木 旱中生 47 山杨 八、胡桃科 Juglandaceae 48 胡桃 九、桦木科 Betulaceae 49 虎榛子 十、榆科 Ulmaceae 50 榆 十一、桑科 Moraceae 51 葎草 Humulus scandens 一年生草本 中生 52 大麻 Cannabis sativ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桑 Morus alba 乔木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53 十二、檀香科 Santalaceae Thesium chinensis 百蕊草 十三、蓼科 Polygonaceae 54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一年生草本 中旱生 56 大黄 Rheum oficinale 多年生草本 中生 57 齿果酸模 Rumex dentatus 一或二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55 Polygonum aviculare 萹蓄 十 四 、 藜 科 Chenopodiaceae 58 59 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一年生草本 中旱生 60 灰绿藜 Chenopodium album 一年生草本 中旱生 61 绵蓬 Corispermum hysopifolium 一年生草本 旱生 62 地肤 Kochia scopari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63 猪毛菜 Salsolacollina 一年生草本 中旱生 十 五、苋科 Amaranthaceae Amaranthus paniculatus 64 繁穗苋 一年生草本 旱中生 一年生草本 旱中生 一年生草本 旱中生 Portulaca oleracea 马齿苋 十七、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一年生草本 中生 Phytolacca acinosa 商陆 十 八 、石 竹 科Caryophyllaceae 多年生草本 中生 Gypsophila davur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65 反枝苋 Amaranthus retroflexus 66 绿穗苋 Amaranthus hybridus 十六、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67 68 69 石头花 22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蝇子草 Silene gallic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71 鹅肠菜 Malachium aquatic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72 米瓦罐 Silene conoide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73 王不留行 Vaccaria pyramidat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74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孩儿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70 75 十九、毛茛科 Ranunculaceae Anemone hupehensis 76 打破碗花花 77 铁线莲 Clematisflorida 蔓生半灌木 旱中生 78 石龙芮 Ranunculus scelaratu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79 唐松草 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80 野棉花 Anemone vitifolia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81 毛茛 Ranunculusjaponicu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二 十、罂粟科Papaveraceae Corydalis bungeana 82 地丁 二年生草本 中旱生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Dicranostigma leptopodium 83 秃疮花 二十一、十字花科 Cruciferae 84 荠菜 Capsella brusa- pastoris 一年生草本 中生 85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86 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一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二十三、蔷薇科Rosaceae Potentilla discolor 89 翻白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二十二、景天科Crassulaceae Orostachysfimbriatus 87 瓦松 88 费菜 Sedum aizoon 90 匍匐委陵菜 Potentilla reptana 91 蛇莓委陵菜 Potentilla centigrana 一或二年生草本 中旱生 92 杜梨 Pyrus betulaefolia 乔木 旱中生 93 悬钩子 Rubus corchorifolius 灌木 中生 94 委陵菜 Potentilla 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95 龙牙草 Agrimonia pilos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96 陕西悬钩子 Rubus mesogaeus 灌木 中生 97 水栒子 Cotoneaster multiflorus 乔木 旱中生 98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99 灰栒子 Cotoneaster acutifolius 灌木 旱中生 黄蔷薇 Rosa hugonis 灌木 旱中生 土庄绣线菊 Pubescent Spiraea 灌木 旱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100 101 Radix Sanguisorbae 地榆 二十四、豆科Leguminosae 102 103 二色棘豆 Oxytropis bicolor 22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野豌豆 Vicia sepium 一年生草本 中生 狼牙刺 Sophora viciifolia 灌木 中生 106 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 半灌木 中旱生 107 截叶铁扫帚 Lespedeza cuneata 小灌木 中生 108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乔木 中生 野大豆 Glycine soj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10 天蓝苜蓿 Medicago lupulina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11 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12 三齿野豌豆 Vicia bungei 二年生草本 中生 113 多花木蓝 Indigofera amblyantha 灌木 中生 114 广布野豌豆 Vicia erac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15 歪头菜 Vicia unijug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16 胡枝子 Lespedeza bicolor 灌木 中生 117 本氏木兰 Indigofera bungeana 灌木 中生 118 紫穗槐 AmorphafruticosaLinn 灌木 旱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一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Ailanthus altissima 臭椿 二十九、远志科 Polygalaceae 乔木 旱中生 Polugala tenuifolia 远志 三十 、大 戟科Euphorbiaceae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104 105 109 二十五、酢酱草科 Oxalidaceae 119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二十六、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Erodium stephanianum 120 牻牛儿苗 二 十七、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121 蒺藜 Tribulue terrestris 二十八、苦木科Simarubaceae 122 123 124 铁苋菜 Acalypha australis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25 地锦 Euphorbia humifusa 一年生小草本 旱中生 126 乳浆大戟 Euphorbia esul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27 甘遂 Euphorbia kansui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28 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灌木 旱中生 三十一、 鼠李科Rhamnaceae Sageretia pycnophylla 129 对节刺 130 鼠李 Rhamnus davurica 灌木 旱中生 131 酸枣 Ziziphusjujuba 灌木 旱中生 三十二、葡萄科Vitaceae 132 乌蔹莓 Cayratia pseudotrifolia 草质藤本 中生 133 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草质藤本 中生 二或多年生草本 中生 三十三、锦葵科 Malvaceae 134 锦葵 Malva sinensis 22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圆叶锦葵 Malva rotundifoli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一年生草本 中生 三十四、堇菜科Violaceae Viola philippica 137 紫花地丁 多年生草本 中生 Violajappon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Viola davidii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35 136 138 犁头草 139 深圆齿堇菜 三 十五、伞形科Euphorbiaceae 140 野胡萝 卜 Daucus carota 二年生草本 中生 141 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乔木 中生 多年生草本 旱生 灌木 中生 142 三十六、柿树科 Ebenaceae Diospyros lotus 143 君迁子 三十七、 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 144 二色补血草 Limonium bicolor 三十八、木犀科Oleaceae Syringa oblata 145 丁香 三 十九、萝藦科Asclepiadaceae 146 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蔓生半灌木 旱生 147 杠柳 Periploca sepium 木质藤本 旱中生 148 地梢瓜 Cynanchum thesioides 多年生草本 旱生 鹅绒藤 Cynanchum chinense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萝藦 Metaplexisjapon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49 150 四十、旋花科Convolvulaceae Calystegia pellita 151 藤长苗 152 牵牛 Pharbitis nil 153 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Convolvulvs ervensis 田旋花 四十一、紫草科 Borraginaceae 154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一年生草本 中生 一年生寄生草本 寄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55 麦家公 Lithospermum arvense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56 附地菜 Trigonoyis peduncular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四十二、唇形科 Labiatae Amethystea caerulea 157 水棘针 一年生草本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58 藿香 Agastache rugosa 159 益母草 Leonurus artemisi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60 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61 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62 糙苏 Phlomis umbros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63 柴续断 Phlomis szechuanens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64 活血丹 Glechoma longitub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四十三、茄科 Solanaceae 22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5 166 167 青杞 Solanum septemlobum 草本或半灌木 中生 枸杞 Lycium chinense 灌木 中生 龙葵 Solanum nigrum 一年生草本 旱生 草本或半灌木 中生 Datura stramonium 168 曼陀罗 四十四、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毛地黄 Digitalis purpurea 一或多年生草本 中生 170 柳穿鱼 Linaria vulgar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71 松蒿 Phtheirospermumjaponicum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72 Veronica undulata 水苦荬 四十五、紫葳科 Bignoniaceae 多年生草本 湿生 Incarvillea sinensis 角蒿 四十六、车前科Plantaginaceae 一年生草本 中旱生 Plantago asiat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四十七、茜草科 Rubiaceae Rubia cordifolia 175 茜草 多年生草本 中生 四十八、败酱科Valerianaceae Patrinia heterophylla 176 异叶败酱 多年生草本 中生 Adenophora stricta 沙参 五十、菊科Compositae 多年生草本 中生 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79 牛尾蒿 Artemisia roxburghian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80 茵陈蒿 Artemiaia eapillaris 半灌木 旱中生 181 黄蒿 Artemisia annua 一年生草本 旱中生 艾蒿 Artemisia argyi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83 南牡蒿 Artemisia eriopod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84 铁杆蒿 Artemisia gmelinii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185 三褶脉紫菀 Aster ageratoide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86 阿尔泰紫菀 Aster altaicus 多年生草本 中旱生 187 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e 一年生草本 中生 188 天名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89 烟管头草 Carpesium cernu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0 刺儿菜 Cephalanoplos seget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1 大蓟 Cirsiumjaponic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2 牛蒡 Arctium lapp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3 小飞蓬 Erigeron acer 二年生草本 中生 194 旋覆花 Inulajapon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5 山苦荬 Ixeris 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96 抱茎苦荬菜 Ixeris sonchifoli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马兰 Kalimeris ind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169 173 174 车前 四十九、桔梗科Campanulaceae 177 178 182 197 22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方马兰 Kalimeris mongolic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祁州漏芦 Rhaponticum uniflorum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00 风毛菊 Saussureajaponica 两年生草本 旱中生 201 披针叶风毛菊 Saussurea soulid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02 白茎鸦葱 Scorzonera albicaulis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04 全叶苦苣菜 Somchus transcaspicus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05 续断菊 Sonchus asper 一年生草本 中生 206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一或二年生草本 旱中生 207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08 阿尔泰狗哇花 Heteropappus altaicus 一年生草本 中生 209 羽裂蟹甲草 Sinacalia tangutic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10 飞廉 CarduusnutansLinn 二年生草本 旱中生 211 大丁草 Leibnitzia anandria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12 大籽蒿 Artemisia sieversiana 多年生草本 中生 213 Paraseneciofirmus 大叶蟹甲草 五十一、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214 Elaeagnus umbellata 胡颓子 五十二、木贼科Equisetaceae 灌木 中生 Equisetum arvense 问荆 五 十三、忍冬科Caprifoliaceae 多年生草本 旱中生 198 199 203 215 216 陕西荚蒾 Equisetum arvense 灌木 中生 217 刚毛忍冬 Lonicera hispida 灌木 中生 Loniceraferdinandii 葱皮忍冬 五 十四、卫矛科Caprifoliaceae 灌木 中生 Celastrus orbiculatus 灌木 中生 五十五、壳斗科Fagaceae Quercus liaotungensis 220 辽东栎 乔木 中生 多年生草本 中生 灌木 中生 灌木 中旱生 218 219 南蛇藤 五十六、鹿蹄草科Pyrolaceae 221 鹿蹄草 Pyrola calliantha 五十七、马鞭草科Verbenaceae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222 荆条 五十八.柽柳科Tamaricaceae 223 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由表 7.4.5-3 可看出,禾本科、蔷薇科、菊科、豆科、唇形科植物为调查区植物种 类的主体,其余各科均仅含少数物种,甚至仅有 1 种,表明调查区植物类群分布具有 一定的典型性。从主要物种水分生态类型来看,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中,旱中生和中 生占比较大,中生类型主要作为群落的伴生种,或者构成杂草群落,如嵂草、狗尾草、 22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苦荬菜等,而自然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多由典型的旱中生和中生植物组成。 从调查区主要植物的生活型看,多年生草本(地面芽植物)和一、二年生草本植 物占绝对优势,分别约占植物总数的 1/2 和 1/3,而灌木(小高位芽植物)、乔木(大 高位芽植物)、半灌木(地上芽植物)、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等占植物总数均不超过 25%。 调查区内外的主要优势乔木为辽东栎、山杨、油松和刺槐。灌木植物主要有 灰栒 子、达乌里胡枝子、毛樱桃、荆条、酸枣等,构成调查区植被的主体。草本 植物多为 黄蒿、野艾蒿、三褶脉紫菀、野棉花和灰绿藜等植物。藤本植物和寄生 植物个体数量 极少。植被在调查区内及周边生长状况良好。 区内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等,其中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 苹果 为主。 可利用的野生资源植物有药用植物,如蒲公英、茵陈蒿、北柴胡、益母草、 二色 补血草等。食用植物包括藜属多种、反枝苋、野蒜等。 根据已有资料,结合本次实地调查,评价工程占地范围区内未发现有国家级 和省 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有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和濒危野生动植 物种国际 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 7.4.5.4 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可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植被覆盖面积,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 数。本次评价利用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提取植被指数(NDVI)进行转化来反映植被 覆盖分布特征。根据植被覆盖地表的百分比,将评价区的植被覆盖度划分为五级,即 高覆盖度、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中低覆盖度、低覆盖度。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 得到评价区植被覆盖度分级图 7.4.5-3,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如表 7.4.5-4。 根据植被覆盖度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图和数据统计结果,评价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偏 低,中低植被覆盖度和中植被覆盖度总计达到 78.39%,其中,沿河一带植被的整体 覆盖度偏低。中高植被覆盖度及以上占比仅 15%左右。 7.4.6动物资源 7.4.6.1 水生及浮游生物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流域内共检出浮游植物 7 门、61 种,分别为硅藻门、绿藻门、蓝 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金藻门。其中硅藻门 21 种占比最高,占流域内浮 22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游植物总数的 34.43%。根据其分布,云岩河流域浮游植物在延安市市区宝塔区密度 最大,大桥处密度最小。浮游动物 4 门、41 种,其中轮虫动物门 22 种占比最高,达 53.65%;其次为原生动物门 12 种。分布较广的为晶囊轮虫、十指平甲轮虫和盘状表 壳虫。 流域内共采集到鱼类 8 种 209 尾,隶属于 1 目 2 科 6 属,从鱼类种类比例上看, 鳅科种类最多,共 5 种, 占云岩河流域鱼类种数的 62.50%。鲤科鱼类 3 种,占鱼类 种数的 37.5%,流域内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相对重要度指数划分结果表 明泥鳅和大 鳞副泥鳅为云岩河流域优势种鱼类,东方高原鳅、棒花和棒花鮈为常见种。 云岩河流域鱼类多样性较为匮乏,各采样点丰富度指数较低。云岩河流域水质存 在一定污染,渔业资源,鱼类种类较少。 7.4.6.2 陆生动物调查 目前该区的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记载,目前 该区的野生动物(指脊椎动物中的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约有 70 多种,隶属于 22 目 39 科,其中兽类 4 目 9 科,主要有黄鼬、狗獾、蒙古兔、花鼠、达吾尔黄鼠、 大仓鼠、小家鼠等;鸟类 15 目 26 科,主要有啄木鸟、杜鹃、小沙百灵、家燕、喜鹊、 乌鸦、麻雀等;爬行类 2 目 2 科,两栖类 1 目 2 科。分布较广的有野兔、跳鼠、松鼠、 刺猬、喜鹊、崖鸽、麻雀等种类。 据调查,评价区内无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4.7生态敏感区 本评价将项目产建工程与各区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做了叠图。从叠图结果看, 本项目新建场站初步选址均未布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评价要求,在产建工程 后期具体布设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尽量避让,无法避开区内基本农田的,应经法定 程序修改规划,并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严格审批。 7.5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预测评价 7.5.1施工期生态环境预测与评价 7.5.1.1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新建工程共包括 2 座集气站及配套的管线和道路,根据建设 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情况。 22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上表分析,工程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均以草地为主要,灌木林次之,工 程建 设还占用部分旱地和乔木林地,此外还占用部分果园。建设单位在实际施工 中,应尽 量避开耕地、林地等。 永久占地将彻底改变原土地利用的性质,但工程永久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对 该区 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较轻微。工程建成后,在场站周围进行绿化,可一定程 度上补偿 地表植被的生态损失。 7.5.1.2 对动植物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为建设过程中的植被剥离、清理和占压,临时占地 土方 回填后,可以恢复原植被类型,但永久占地难以恢复。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为 栖息地破 坏引起的动物逃离、施工噪声对动物的干扰。 (1)对植被的影响 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有占地范围内原有植物的剥离、清理及占压。在施 工过 程中,土壤开挖区范围内植物的地上部分与根系均被清除,施工带两侧的植 被由于挖 掘土石的堆放、人员的践踏、施工车辆和机具的碾压而受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会造成 地上部分破坏甚至死亡。 工程填挖方均占压和清除一定数量的地表植物,使填挖区被生土覆盖或出露 生土, 植物恢复须经过较长时间。此外,石材、水泥的堆放也需占压一定的植物, 尤其是水 泥的抛撒,可造成附近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 施工道路建设相对简单,主要为开拓推平、局部填挖等建设。在开拓推平中, 使 道路所经地方的植物全部清除,估计一般道路宽度可达 4~6m,因此道路开拓 推平、 清除压占植物宽度可达 6~8m。 工程对植被的影响,因具体工程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井场、集气站 建设 对植被的影响呈片状分布,而施工道路和管道影响则呈线状分布。从工程类 别的影响 来看,井场、集气站和道路为永久占地,原有植被全部遭到破坏,代之 出现的是人工 栽植的绿化植被;管线等为临时占地,原有植被破坏面积估计可占 到 80%以上,其 中大部分在 2~3 年内可得到恢复,要达到较好的恢复程度,需 要 3~5 年时间,且管线 中心线两侧 5m 范围内不能种植深根植被, 以草本植被 和部分灌木植被恢复为主。 (2)对动物的影响 评价区无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常见动物为区域内广泛分布的种类,如野兔、 22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田鼠、蛇等。项目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运输、施工噪声和人为活动,迫 使动物离开场站和管道沿线区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活动的 控制, 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夜间尽量减少活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动物 活动频繁季 节停止施工。在此基础上,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小。 7.5.1.3 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建设单位需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要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耕地补偿 工作, 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要求,需采取以下补偿措施: (1) 由建设单位出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结合,当地政府圈定适宜的荒地,开 垦与 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2) 多方筹措资金开办农业种植教育、引进适合当地的农业种植技术、改善 种植 结构,提高单位农田产量; (3) 如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应按照相关标准缴纳或补 足耕 地造地费。 随着当地封山退耕、植树种草等政策的深度实施,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耕 地面 积已显著减少。同时,拟建工程占用旱地面积相对较少,且大部分为线性工 程临时占 用,待工程施工结束后 2~3 年,通过工程生态恢复及补偿措施的实施, 临时用地可恢 复至原有土地耕作状态。因此,项目施工期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小。 7.5.1.4 对生产力、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1) 本项目建成后,整个评价区永久占地植被净生产力损失 78.45t/a,评价 区生产 力损失比为 0.008% ,临时占地生产力损失 3255.83t ,评价区生产力损失 比为 0.33%。 生产力损失比最大不超过 0.5% ,保持在极低水平,临时占地经过 3 年可自然恢复, 因此,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植被生产力的影响较小。 (2) 永久占地生物量损失为 121.67t ,评价区生物量损失比为 0.007% ,临 时占地 生物量损失 2057.57t ,评价区生物量损失比为 0. 12% 。生物量损失比最大 不超过 0. 15% ,保持在极低水平,临时占地经过 3 年可自然恢复,因此,工程建 设对评价范 围生物量的影响极其微小。 7.5.1.5 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1) 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未实施工程施工期主要是对原有景观的破坏,站场建设破坏其所占地及其附 近的 2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原有景观,形成片状人工景观;管线工程、道路工程等线状项目的建设,对 原有景观 的连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同时将形成线状景观。产建工程不 会使评价区内 的基底景观格局发生变化,但将增加评价区范围的廊道和斑块的数 量和多样性,使景 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大。由于工程占地面积小,临时占 地施工完后很快可以得 到恢复,评价认为拟建工程对评价区景观格局影响小。 (2) 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从景观生态功能和生态关系分析,管线工程、道路工程的建设,会造成项目 所涉 及的地表其两侧一定程度上的景观隔离,从而产生生境切割效应。但由于施 工路段全 部依黄土梁峁地势建设,无高填段或深挖段路段,不会对施工两侧生境 造成较大的破 坏,此外,从生物传播关系来看,由于道路、管线施工带宽度有限, 线状工程的生境 隔离作用仅限于土壤微生物和对以根系作为传播途径的植物有 较大的影响,对花粉和 种子传播植物以及动物的隔离作用较小。从生态系统中的 食物链关系以及更广范围的 生物互惠关系来看,由于新建线状工程在区域总面积 中所占比重很小,其影响相对较 小。 7.5.1.6 土壤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占压造成土壤压实和对土壤表层的剥离,由 于挖 方取土、填方堆放、土层扰乱以及对土壤肥力和性质的破坏,使占地范围内 的土壤失 去其原有的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能力。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管线 工程和道路工 程施工过程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对土壤的影响最大。工程对土壤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 对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两个方面。 (1) 土壤性质影响 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堆放、回填及材料堆放、人工践踏、机械设备碾 压等 活动将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① 扰乱土壤耕作层,破坏土壤耕层结构 土壤耕作层是土壤肥力集中、腐殖质含量高、水分相对优越的土壤,平均深 度一 般为 15~25cm,土层松软,团粒结构发达,能够较好的调节植物生长的水、 肥、气、 热条件。地表开挖必定扰乱和破坏土壤耕作层,这种扰乱和破坏,除开 挖处受到直接 的破坏外,挖出土方的堆放将直接占压开挖处附近的土地,破坏土 壤耕作层及其结构。 由于耕作层的团粒结构是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旦 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恢 23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复,在生境恶劣的环境下尤其困难。因此,在整个施工 过程中,该工程对土壤耕作层 的影响较严重。 ② 混合土壤层次,改变土体构型 无论是自然土壤还是农业土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和能量长期垂直分异 的结 果,形成质地、结构、性质和厚度差异明显的土壤剖面构型。工程的土石方 的开挖与 回填,使原土壤层次混合,原土体构型破坏。土体构型的破坏,将明显 的改变土体中 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使表层通气透水性变差,使亚表层保 水、保肥性能降低, 从而造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影响。 ③ 影响土壤紧实度 自然土壤在自重作用下,形成上松下紧的土壤紧实度垂直差异。施工过程中 的机 械碾压,尤其在坡度较大的地段,甚至进行掺灰固结,这种碾压或固结,将 大大改变 土壤的紧实程度,与原有的上松下紧结构相比,极不利于土壤的通气、 透水作用,影 响作物生长。 (2) 土壤肥力影响 自然土壤或农业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均表现为表土层 远高于心土层;在土壤肥力的其它方面如紧实度、空隙性、适耕性、团粒结构含 量等,也都表现为表土层优于心土层。施工期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将扰动甚至 打乱 原土体构型,使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及肥力状况受到较大的影响,影响植被 正常生长。 根据资料报道,工程开挖对土壤养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相当明显,根据某工程开 挖区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养分含量的状况,以剖面加权方法计算的养分含量变化。根 据上述资料统计,即使在实行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措施下,土壤的有机质 也将下降 42.6~46.5%左右,氮下降 27~50.6% ,磷下降 33.3~46.0% ,钾下降 26.3~32.5% ,这表 明即使对表层土实行分层堆放和分层覆土,工程开挖对土壤 养分仍具有明显的影响。 本工程主要分布在梁峁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 旱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相对 较高。因此在土石方开挖、回填过程中,必须严格 对表层土实行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 尽量减小因工程开挖施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7.5.1.7 穿越河流影响分析 本项目穿越云岩河,为小型河流穿越,采用大开挖方式,在枯水期施工。 围堰导流开挖穿越会破坏河堤,破坏河滩地中的植被,并致使河流临时改道, 对 23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流水文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会使局部区域,一般为几十米内河水中的泥沙量 增加。 另外河流穿越施工施工期间,如管理不善,施工中丢弃的固体废弃物和生 活垃圾都将 对河流水体和附近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只要严格遵守 环评提出的各项 保护措施,严控施工过程,对河流的影响较小。 7.5.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5.2.1 对动植物影响分析 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项目运行后,临时占地植被在 2 至 3 年后得以恢复,永 久占 地绿化区植被均已实施,各项植被养护措施和生态工程措施使绿化植被得以 良好生长, 只要加强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管理和植被养护工作,项目运行期对占地 及其周边植被影 响极小。 运行期井场仅有巡护人员,人类活动对于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响小,但仍需加 强对 人员活动的控制,禁止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猎食,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夜间尽量 减少活动,另外评价区域内的道路随着气田的生产建设,交通量也会有 所增大,交通 噪声将对道路两侧动物形成惊扰作用,但对于已经适应环境的野生 动物,如鸟类,基 本不存在影响。 7.5.2.2 对景观影响分析 在项目建成后,评价区内组成景观结构的基质不会发生变化,斑块类型和数 量有 一定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井场、集气站等人工干扰斑块的类型和数量增加, 同时评价 区道路数量和长度的增加,对景观廊道网络的连接性增强,但是景观斑 块的连通性有 一定程度的降低。本项目生产区属点状开发,对整体景观生态格局 影响较小。从景观 美学角度来看,对原始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但大大 提升了景观的社会服务 功能和经济服务功能。 7.5.2.3 对土壤的影响 项目运行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染影响,生态影响主要为占地影 响, 项目在保证各项生态工程和植被恢复措施及时实施的情况下,对土壤环境生 态影响较 小。 7.5.2.4 对湿地的影响 本项目井场和天然气集输管线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湿地环境均无影响,若管 线因 腐蚀或外界因素发生泄漏,天然气所含成分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也很微小, 对湿地生 23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态系统影响不大。 本次评价参照西气东输二线穿越无定河湿地点和天然气第五处理厂外输管 线无定 河湿地穿越点恢复现状,西气东输二线和天然气第五处理厂外输管线穿越 榆林无定河 湿地均采用开挖方式施工,目前已逐步恢复湿地功能。本工程与上述 施工活动相似, 在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下,运行期也可逐步恢复湿地原有功能。 7.5.3闭井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气田闭井期并非所有气井都同时关闭,而是将产能低或者无开采价值的气井陆续 关闭,直到将所有气井关闭。闭井期一般地下设施保留不动,地面部分如采气井场、 场站、水泥台、电线杆等将拆除。但评价认为,闭井期若不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管道中残存的废渣有可能对管道沿线的土壤和地下潜水造成污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 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评价认为应当妥善处理管道中残存的废渣,将生态环境影响降低 到最低限度。井区开发修建道路,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 流失。闭井期气田进场道 路在征求当地群众的基础上,能够农业生产利用的继续 保留,不能就地利用需进行绿 化,恢复地表植被,尽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根据《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2012]年第 18 号文, 气田 退役前应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气田企业应按照后评价要求进行恢复。 23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要求,对于涉及有毒有 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 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环 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 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 险监控及应急建议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8.1 风险调查 8.1.1 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生产工艺特点,本项目投入、产出及生 产过程中涉及的物料(物质)主要包括: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井场、集气站、采气管 线、集气管线等。 “三废”涉及的物质主要包括:施工期:①废气:施工扬尘、车辆排放尾气,废 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x、烟尘、TSP;②废水:施工废水、管道试压废水、生 活污水等,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 COD、BOD5、铁、挥发酚、氯化物、石油类、悬浮 物、氨氮等;③固废:生活垃圾、废弃土石方等。 运行期:①废气:燃气压缩机废气、锅炉废气、集气站放空火炬非正常排放废气、 集输过程烃类气体无组织逸散、集气站烃类气体无组织逸散,废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NOx、颗粒物、SO2、非甲烷总烃;②废水:气田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其他污 水等,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化物、石油类、悬浮物、氨 氮、铁、COD、BOD5 等;③固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燃气压缩机检修废润滑 油等。 根据上述调查,结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天然气、SO2、NO2、油类物质(废润滑油、柴油) 等。 本项目燃气压缩机废气中的 SO2、NO2 厂界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要求,且其厂界排放浓度均小于《建设项目环境风 险评价导则(HJ169-2018)》中附录 H 中对应的毒性终点浓度-1 和毒性终点浓度-2, 23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其对外环境风险较小,本次环评不予考虑。 集气站放空火炬非正常排放属于大气非正常工况排放,不作为环境风险源考虑。 估算各危险物质的存在总量见表 8.1.1-1。 23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8.1.1-1 类别 所属单元 单元规模 15×104m3/d 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及分布一览 在线量/储存 压力(M 危险物质名 称 量(m3) Pa) 71 6.3 天然气 临界量Q 项目存在 (t) 量q(t) 易燃气体 10 3.234 0.3234 性质 q/Q值 YC1#站 废润滑油桶 / / 油类物质 易燃液体 2500 0.5 0.0004 YC2#站 20×104m3/d 废润滑油桶 71 / 合计 6.3 / 合计 天然气 油类物质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10 2500 3.234 0.5 0.6082 0.3234 0.0004 0.6082 集气站 23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1.2 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评价主要采用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对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 行调查, 地下水对各集气管线以管线两侧 200m 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现场 调查。 各集气管线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4.4-3 及图 1.6-6~ 图 1.6-9。 8.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8.2.1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P) 分级 8.2.1.1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附录 C ,当存在多 种危险物质时,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 (Q) : Q= + +… 式中:q1,q2, …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t; Q1,Q2, …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 Q≥1 时,将 Q 值划分为: (1) 1≤Q<10; (2) 10≤Q<100; (3) Q≥100。 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计算结果见表 8.2. 1- 1。 由表 8.2.1-1 可知,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 Q 值 均为 Q<1,各集气管线的 Q 值均为 1≤Q<10 。由此可直接判定各井场、各集气 站、各 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8.2.1.2 行业及生产工艺 (M)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附录 C 表 C. 1 ,本 项目 行业及生产工艺 M 值评分结果见表 8.2. 1-2。 8.2.1-2 序号 1 行业 石油天然气 M 生产工艺 本项目为天然气开采 项 目M 值∑ M 分值 10 10 由表 8.2. 1-2 可知,M= 10 ,以 M3 表示。 8.2.1.3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P) 分级 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和行业及生产工艺 M ,按照《建设项目 环境 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附录 C 表 C.2 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 危险性等 23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级 (P) ,具体见表 8.2. 1-3。 8.2.1-3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 量比值 (Q) Q≥ 10 0 10≤Q<100 1≤Q<10 本项目 P 行业及生产工艺 (M) M1 M2 M3 M4 P1 P1 P2 P3 P1 P2 P3 P4 P2 P3 P4 P4 各集气站和采气管线Q<1 ,为简单分析;各集气管线的 1≤Q<10, M3 ,则危险性为 P4 本项目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 Q<1 ,集气管线 的 1 ≤Q<10,行业及生产工艺 M 值评分结果为 M3,因此项目各井场、各集气站、 各采 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为简单分析,各集气管线 P 值判定结果为 P4。 8.2.2环境敏感程度 (E) 根据危险物质在事故情形下的环境影响途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技术 导则》 (HJ169-2018) 附录 D 要求,统计各集气管线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口数量, 依次确定建设项目各要素环境敏感程度 (E) 分级,具体见表 8.2.2- 1。 8.2.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判断 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 结合 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确定项目环境风险潜势见表 8.2.3- 1。 8.2.3-1 环境敏感程度(E) 环境高度敏感区 (E1) 环境中度敏感区 (E2) 环境低度敏感区 (E3) 本项目 极高危害 (P1) 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P) 高度危害 (P2) 中度危害 (P3) 轻度危害 (P4) IV+ IV III III IV III III II III III II I ( 1) 集气站和采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Q 值均为Q<1 ,环境 风 险潜势为Ⅰ。 (2 ) 集气管线 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P 值判定结果:各集气管线为 P4; 环 境敏感程度: ①各集气管线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 E3; ②各集气管线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均为 E3; ③各集气管线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2; 因 此: ①各集气管线的大气环境风险潜势为I; ②各集气管线的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均为I; ③各集气管线的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 II。 23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2.4风险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8.2.4.1 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结果,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 8.2.4- 1 和 8.2.4-2。 8.2.4-1 环境风险潜 P E 环境风险 潜势划分 / / I 简单分析 各集气管线 P4 E3 I 简单分析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 / / I 简单分析 各集气管线 P4 E3 I 简单分析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 敷设管线 / / I 简单分析 各集气管线 P4 E2 II 三级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 敷设管线 / / I 简单分析 各集气管线 / / II 三级 环境要素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 大气 敷设管线 地表水 地下水 建设项 敷设管线 目 评价等级确 定 环境风险潜势 8.2.4-2 IV 、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本项目 ①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的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 级 为 I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②各集气管线的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 II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 根据表 8.2.4- 1 可知,本项目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 线的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各集气管线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 8.2.4.2 风险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导则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及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各要素风险评价范围见表 8.2.4-3。 8.2.4-3 大气环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境 各集气管线 240 简单分析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表水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各集气管线 各井场、各集气站、各采气管线和同沟敷设管线 地下水 各集气管线 简单分析 / 简单分析 / 三级 管线两侧向外延伸 200m 8.3 风险识别 8.3.1 资料收集和准备 (1)“1·20”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2006 年 1 月 20 日 12 时 17 分,富加站至文宫站方向距工艺装置区约 60m 处,因 φ720 输气管线螺旋焊缝存在缺陷,在一定内压作用下管道被撕裂,导致天然气大量 泄漏,泄漏的天然气携带硫化亚铁粉末从裂缝中喷射出来遇空气氧化自燃,引发泄漏 天然气管外爆炸(第一次爆炸),因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 对负压,造成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合,引发第二次爆炸。12 时 20 分左右,距工艺装置区约 63m 处发生了第三次爆炸。当第一次爆炸发生后,集输站值 班宿舍内的职工和家属,在逃生过程中恰遇第三爆炸点爆炸,导致多人伤亡。输气管 理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输气处调度室立即通知两集气站紧急关断集气管线截断球阀 并进行放空。13 时 30 分,事故现场大火扑灭。 事故原因分析: ①因Φ720 管材螺旋焊缝存在缺陷,在一定内压作用下管道从被撕裂,导致天然 气大量泄漏。泄漏的天然气携带硫化亚铁粉末从裂缝中喷射出来遇空气氧化自燃,引 发泄漏天然气爆炸(系管外爆炸)。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 对负压,造成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合,引发第二次爆炸,约 3min 后引发第三次爆炸。 ②管道运行时间长,疲劳损伤现象突出。此段输气管线建于 1975 年,1976 年投 产。由于受当时制管技术、施工技术、防腐技术以及检测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管线存 在缺陷。 ③管道建设时期,受国内防腐绝缘层材料及防腐绝缘手段、当时施工工艺技术的 限制,使管道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管道的外腐蚀比较严重。 ④管道内壁腐蚀时间较长。该管道曾在相当长时期内输送低含硫湿气,管线处于 较强内腐蚀环境,发生管内腐蚀,并伴有硫化亚铁粉末产生。 ⑤随着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输气站及进、出管道两侧 5 至 50m 范围内新增了较多 24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构筑物,使输气站被大片建筑物包围,无法改建安全逃生通道。 ⑥第一爆点上方白杨树根系发育使土质变得较为疏松,为天然气泄漏并再管外聚 集爆炸提供了条件。同时管道附近还有其他根深植物。 (2)贵州晴隆“6·10”天然气管道泄漏燃爆事故 2018 年 6 月 10 日 23 时 13 分,中石油中缅输气管道贵州段 33#~35#阀室之间光缆 中断信号报警;23 时 15 分,管道运行系统报警;23 时 16 分,35#、36#阀室自动截断; 23 时 20 分,发现位于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处管道(35#、36#阀室之间,桩号 K0975100m 处)发生泄漏并燃爆。造成燃爆点附近晴隆县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工地 24 名工人 受伤(其中 1 人于 2018 年 6 月 30 日经医治无效死亡),部分车辆、设备、供电线路 和农作物、树木受损。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经调查,因环焊缝脆性断裂导致管内天然气大量泄漏,与空气混合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大量冲出的天然气与管道断裂处强烈摩擦产生静电引发燃烧爆炸。 间接原因: ①施工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公司主体责任不落实,施工过程质量 管理失控。 ②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质量监督站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 ③现场焊接质量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组合载荷的作用下造成环焊缝脆性断裂。 导致环焊缝质量出现问题的因素包括现场执行 X80 级钢管道焊接工艺不严、现场无损 检测标准要求低、施工质量管理不严等方面。 (3)WestCoast(西海岸)能源公司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 2012 年 6 月 28 日 23:05,WestCoast 能源公司运营管理的 NigCreek 管道(管径 406.4mm、发生事故时管道压力为 6.65MPa)在里程标志 1.93(KP1.93)处发生破裂, 含硫燃气从破裂管道逸出发生燃烧,大火波及到邻近的林区。大约 25min 后,相同路 由间隔 3m 的 Bonavista 管道(管径 168.3mm、发生破裂时管道运行压力和温度分别为 0.87MPa 和 12℃)发生破裂,含硫燃气从破裂处逸出发生燃烧。 NigCreek 管道泄漏的天然气总量达 955000m3(近似),Bonavista 管道泄漏量为 6400m3(近似)。烧毁区域约 1.6hm2。事故区域人烟稀少,12km 内没有住户。事故 形成一个长 17m、宽 7.6m、深 1.1m 的巨大火坑;6m 长管段脱离向东北方向弹出 20m; 火坑内发现剩余受损 NigCreek 管段和整个受损 Bonavista 管段;没有地下水。 24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事故原因分析: NigCreek 管道在 KP1.93 处发生破裂,管道的承载能力由于已存在的沿着电阻焊 直焊缝的环向裂纹而降低,裂纹随时间增长导致了爆炸和火灾;破裂前,由于麦克马 洪工厂临时关闭停输使 NigCreek 管道压力逐渐增高;高压促使管道由已存在的环向 裂纹处开始沿直焊缝破裂;已存在的环向裂纹可能已在不确定的时期内增长;完整性 管理程序(IMP)没有认识到裂纹和类裂纹缺陷会是威胁 NigCreek 管道完整性的重要 潜在危害。 8.3.2 物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项目涉及的危 险物质主要包括天然气、油类物质(废润滑油、柴油)及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污染物 CO、SO2 等,主要分布于井场、集气站、采气管线、集气管线等。危险物质的具体理 化性质见表 8.3.2-1 至 8.3.2-4。 表 8.3.2-1 甲烷理化性质 中文名:甲烷 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 标识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危规号:21007 CAS号:74-82-8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182.5 沸点(℃):-161.5 理化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密度(空气=1):0.5978 性质 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临界压力(MPa):4.59 临界温度(℃):-82.6 稳定性: 聚合危害: 危险性类别: 燃烧性:易燃、具窒息性。 引燃温度 (℃) :538 闪点 (℃) :- 188 爆炸下限 (%) :5.3 爆炸上限 (%) :15 最小点火能 (MJ) : 最大爆炸压力 (MPa) : 燃烧热 (KJ/mol) :889.5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特性 与 五 氧 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氮、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 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危害 当 空 气中甲烷达 25 %~30 %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 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24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处 理 环 境危害:该 物质对环境可能有 危害,对鱼类和水体 要给予特别注意。还 应特别注意 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个体防护: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 式 防 毒 面 具 ( 半 面 罩 ) 。 防护 2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3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4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 他 防 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 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迅 速 撤 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 泄漏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储 运 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 将 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 处, 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包装标志:UN 编号:1971 包装类别:05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 与 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 口 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 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 必须配 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 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 时要按规定 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标 识 8.3.2-2 理化 性质 危险 特性 危 害 英文名:lubricating oil 中文名:润滑油 分子式:碳氢化合物 分子量:230-500 危规号: CAS 号: 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沸点 (℃) :/ 闪点 (℃) :76 相对密度 (空气=1) :/ 相对密度 (水=1) :<1 饱和蒸汽压 (KPa) :/ 禁忌物:强氧化剂 临界压力 (MPa) :/ 引燃温度 (℃) :248 危险性类别:/ 燃烧性:可燃。 燃烧热 (KJ/mol) :/ 急性毒性:LC50 :无资料 危险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热可燃。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急 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4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操作注意事项泄漏 处理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贮 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控件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包装标志: UN 编号: 包装类别:Z01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15℃ 。应 与 易 (可) 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腰确保容器不泄 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 彻 底清洗、消毒,公路运输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标 识 8.3.2-3 理化 性质 危险特 性 毒 性 危 害 英 文名: carbon monoxide 中文名:一氧化碳 分子式:CO 分子量:28.01 危规号:21005 CAS 号:630-08-0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 :- 199. 1 沸点 (℃) :- 191.4 相对密度 (水=1) :0.79 相对密度 (空气=1) :0.97 饱和蒸汽压 (KPa) :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临界温度 (℃) :- 140.2 临界压力 (MPa) :3.50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燃烧性:易燃 危险性类别:第 2. 1 项易燃气体 引燃温度 (℃) :610 闪点 (℃) :<-50 爆炸下限 (%) :12.5 爆炸上限 (%) :74.2 最大爆炸压力 (MPa) : 最小点火能 (MJ) : 燃烧热 (KJ/mol) : 燃烧分解产物:CO2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 烧爆炸。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 从而 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 出现头 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10%; 中度中毒者 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 度昏迷,血液碳氧 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 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 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 可高于 50%。部分患者昏迷苏 醒后,约经 2~60 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 性脑病, 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 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24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急 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 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个人防 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建 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 业防护手套。工作 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 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 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 处理 储 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 风,加速扩 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 能,将漏出气用排 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 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 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包装标志: UN 编号:1016 包装分类:0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 化剂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 交 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 辆应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 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 定路线行驶, 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标 识 8.3.2-4 理化性 质 中文名:二氧化硫 分子式:SO2 危规号:23013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特臭。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熔点 (℃) :-75.5 英文名:sulfur dioxide 相对密度 (水=1) :1.43 相对密度 (空气=1) :2.26 禁忌物:强还原剂、强氧化剂、易燃或可 燃物。 临界温度 (℃) :157.8 分子量:64.06 CAS 号:7446-09-5 沸点 (℃) :- 10 饱和蒸汽压 (KPa) :338.42(21. 1℃) 危险特 性 燃烧性: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最大爆炸压力 (MPa) :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 穿 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 场移 至空旷处。 毒 性 临界压力 (MPa) :7.87 危险性类别:2.3 毒性气体 最小点火能 (mJ) :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急性毒性:LD50 :无资料;LC50 :6600mg/m3 ,1 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6ppm/4 小时/32 天,轻度刺激。 侵入途径: 危 害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 刺 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 毒时 ,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 极高浓 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 影响:长 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 支气管炎、 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24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急 救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 护 泄 漏处 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 体防护: 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紧 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2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以防护。 3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4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 惯。 储 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大泄漏时 隔 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 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 下 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 堤或 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 气容器 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包装标志: UN 编号:1079 包装类别:05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 与 易 (可) 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 急处理设备。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 关 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 表进 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 朝同一 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 动。严禁 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 运输,防止 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 留。铁路运输 时要禁止溜放。 8.3.3 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项目涉及的危险单元主要为井场、集气站及管线(采气、集气管线)等。各生产 装置的风险性分述如下: 表 8.3.3-1 生产环节 井场 集气站 集输管线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火灾爆炸 + + + 压力容器爆破 / + / 腐蚀 + + + 中毒窒息 + + + 检修事故 + + + 8.3.3.1 井场 1 、井喷事故 井场钻井作业中,当钻头钻入气层后,由于气层压力的突然增大,钻井泥浆 开始 湍动,并出现溢流,随之发生井喷,此时如能够及时关井,控制井口,将气 流引入放 24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喷管线泄压、点火,再采取补救措施,如加重泥浆强行压井,平衡井内 压力可使井喷 得到控制。若井喷后,未能及时关井,失去对井口控制,大量天然气将从井口喷射释 放,这不但将使天然气资源受到严重浪费,大量甲烷急剧扩散, 容易造成井场职工和 附近人员窒息。发生井喷还易酿成火灾,产生次生污染物,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坏, 气井报废,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井喷失控 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 大的灾难性事故。通常井喷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发生: (1)钻井进入气层后,钻井液 (泥浆) 密度偏低,致使泥浆液柱压力达不 到抑制 地层压力的要求,或泥浆密度附加值不高; (2)起钻不灌钻井泥浆或没有灌满; (3)地层实际压力比预计值要大得多; (4)封井器没有或失灵无法关井; (5)工作人员思想麻痹,违规操作。 2、井漏 钻井过程中,因井区地层原因,部分地层为易漏失层,如工程措施不到位,容易 发生井漏,致使钻井泥浆、钻井废水等进入地层,进而进入含水层,造成含水层污染。 8.3.3.2 集气站 1、集气站分离器、汇管破裂 集气站的设施一般有节流阀、分离撬、汇管等,这些设施匀为密闭高压系统,开 采出的原料天然气常伴有地层水,因此,造成分离器、汇管破裂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有害气体和地层水的内腐蚀作用; (2)母体材料缺陷或焊口缺陷隐患; (3)意外重大的机械损伤; 2、废润滑油泄漏及火灾事故 集气站废润滑油桶破损,物质泄漏,压缩机机组地面防渗层破损,泄漏的润 滑油 下渗,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泄漏废润滑油遇明火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产生次 生污染物 CO,污染大气环境。 8.3.3.3 集输管线泄漏火灾事故 集输管线破裂发生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事故次生污染物 CO 排放。造成 集输管线破裂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24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内、外腐蚀作用; ②系统管阀及设备附属管阀的本体、焊缝及密封件存在缺陷或焊口缺陷隐 患; ③意外重大的机械损伤。 8.3.4 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 1、环境风险类型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井区主要危险物质为天然气、油类物质 (废润滑油、柴油) 及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污染物 CO 、SO2 。确定井场、集气站、集 输管线等作为风险 源,环境风险类型主要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另包括 钻井废水、泥浆等污染物泄漏。 本项目事故类型汇总见表 8.3.4-1。 表 8.3.4-1 危险单元 井场 事故类型 井喷 井漏 集气站 集输管线 环境风险类型 环境风险类型 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伴生/次 生污染物排放 钻井泥浆、钻井废水泄漏 主要危险物质 甲烷、CO 石油类等 站内天然气管线、储罐和 天然气、废润滑油泄漏,火灾爆 甲烷、废润滑油、CO 废润滑油桶破裂 炸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集气、采气破裂 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伴生/次生 污染物排放 甲烷、CO 2、环境影响途径 (1)井场井喷事故大量天然气从井口喷射释放,遇明火发生火灾产生次生 污染 物 CO,经大气扩散对大气环境及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2)钻井过程中,工程措施不到位,发生井漏,致使钻井泥浆、钻井废水 等进 地下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 (3)钻井柴油罐破损泄漏,罐底防渗膜破裂,柴油沿裂缝下渗,可能造成 地下 水含水层污染。若遇明火发生火灾事故,产生次生污染物 CO 、SO2 ,经扩 散对环境 空气和附近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4)集气站废润滑油桶破裂,罐区和压缩机地面防渗层破损,泄露的废润滑油 沿裂缝下渗,可能造成地下水含水层污染。若遇明火发生 火灾事故,产生次生污染物 CO,经扩散对环境空气、集气站职工和附近人员造 成污染和伤害。 (5)集气站内天然气管线破损,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产生次生 污染 物 CO ,经扩散对环境空气、站场附近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24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集输管线断裂,天然气遇明火发生火灾,产生次生污染物 CO,经扩散对环 境空气、管线附近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8.4 环境风险分析 8.4.1 大气环境风险 8.4.1.1 井场 (1)井喷 发生井喷事故后,天然气在大气中的扩散可能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影响, 对其范围内的人群健康造成危害,但总体影响较轻。 井喷释放的伴生气可能立即着火,形成喷射燃烧,对周围产生热辐射危害; 也可 能在扩散过程中着火或爆炸,对周围造成冲击波危害;或者经扩散稀释低于 爆炸极限 下限,未着火,仅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本项目各井场井位选择时,按照 《石油天然气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GB/T31033-2014) 的要求,井位距离居民 最近点均大于 100m , 一般不会造成井厂外人员伤亡。 同时井场配备灭火器材和报警器,一旦发生喷火灾事故能及时启动救援,并 疏散 居住人群,对其影响较小。 8.4.1.2 集气站 本项目各集气站配置 30m3 的污水罐以及收集废润滑油的储桶。 若废润滑油储桶发生泄漏,则废润滑油沿裂口外流,因其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易燃 液体液体,一旦泄漏,井场工作人员巡检设备跑冒滴漏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若废润滑油泄漏,遇明火易发生火灾,废润滑油燃烧废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一 氧化 碳进入大气中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若站内天然气管线发生破损,天然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易发生火灾,不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备灭火装备,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进行灭火,事故产生的次生污染 CO 对居民 影响较小。 8.4.1.3 集输管线 从井场至集气站的采气管线、各集气站之间的集气管线,一旦输气管线发生破裂, 天然气外溢,摩擦静电引发火灾,不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能对大气造成 污染。 25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集输管线站场配备压力阀,能够及时发现事故,集输管线各截断阀在事故情 况下 及时关闭,避免大量天然气外泄,且巡线工能够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 理,对周边影响 较小。 8.4.2 地表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集气站 污水储罐因腐蚀、操作失误、管材缺陷等原因,发生破损,污水泄漏,直接进入 围堰内,不出厂,不会对附近地表水造成影响。若站内天然气发生火灾爆炸,站场采 用泡沫灭火,不产生消防废水,不会对附近地表水造成影响。 2 、废润滑油收集与运输 各集气站压缩机每年更换的废润滑油盛装于废润滑油桶内,统一清运至井区 净化 厂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运输过程中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情况在于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罐车 受损, 废润滑油外泄,对地表水造成污染。经类比调查分析,采取较好的防范措 施后发生该 类事故的概率约 0.04 次/a ,表明出现泄漏事故的可能性较小,但远高 于火车运输发 生事故的可能性。 通常跨河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合适位置设置沉淀池。 泄漏 事故发生后,运输人员及时收集泄漏物质,部分泄漏物延桥面径流系统进入 沉淀池, 不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评价要求运输车辆应采取限速、避免司机疲劳驾驶等措施,减少人为主观因 素导 致的事故发生。为避免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情况下的环境影响,废润滑油运 输过程中 按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 8.4.3 地下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项目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事故主要包括井场钻井时发生井漏事故和 柴油罐 发生泄漏事故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集气站废润滑油储桶破裂,罐区和压缩机地面防渗 层破损情况下危险物质下渗污染地下水。 8.4.3.1 井场 井场钻井过程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为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漏事故。考虑 最不利情况,井漏事故的发生会导致石油类等污染物进入含水层,施工完成后,该污 25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染源就消失,根据本项目井场选址,各井场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地下水环境敏感点。 井漏事故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较小,在含水层自修复作用下,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 响逐渐消失。建设单位在钻井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井漏事故的发生。 柴油罐区防护围堰内防渗膜破损,柴油泄漏下渗污染地下水。井场柴油罐区设防 护围堰,围堰内柴油罐底部铺设防渗膜,使用的柴油罐具备吊装、拖运功能,符合 Q/HFD 005-2005《钻采用油水罐》标准和 HSE 要求,在防爆、防渗漏、防 腐 (油漆) 、 防潮、耐高温、防沙方面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其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较小,即使由于频 繁搬运柴油罐出现破损,发生泄漏也可及时发现,钻井队能及 时对柴油罐进行封堵, 并对泄漏柴油进行收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较小。 8.4.3.2 集气站 集气站设废润滑油储桶等,废润滑油储桶破裂,罐区和压缩机地面防渗层破损情 况下危险物质下渗污染地下水。根据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站内更换的废润滑油为 1t/a ,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 HW08 (900-249-08) ,盛装于废润滑油桶内,统一清运 至 井区净化厂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压缩机房地面进行简单防渗,压缩机更换废润滑油频率低为每年一次,即使 更换 过程发生泄漏也可及时被发现、切断污染源并对泄漏废润滑油进行收集,对 地下水环 境造成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8.4.3.3 集输管线 设计阶段从管材选择,防腐设计,运行阶段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线安全 运行 的保障,预防管线泄漏事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管线泄漏,不会 对地下水 环境造成影响。 8.5 环境风险管理 8.5.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拟采取风险防范应按照以下内容执行: 1、大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井场 1) 施工期事故防范措施 ①井喷的防范措施 A. 在井场选址时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 25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考虑与村庄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位置,而且在钻井期严格执行《石油天然气钻 井井控技术规范》 (GB/T31033-2014) 要求。 B. 钻井或修井时,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井控装置,并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 防 止井喷事故发生。 C.在钻进或循环时,如果泥浆液面快速上升,要停泵,在一条阻流管线打 井的情 况下立即关井,然后慢慢关闭阻流器。 D.起下钻时,当发现井内液体流出而钻杆在井内时,应立即接上回压阀或 管内防 喷器并关井。若发现流出而钻铤正位于防喷器处时,立即接上回压阀或管 内防喷器, 用多效万能防喷器关井;在突发井内液体大量流出的情况下,应将井 内钻具下过钻铤, 在钻杆处关闭全密封闸板,如果不下过钻铤,则可用万能防喷 关井。 E.在准备顶部压井用加重泥浆期间,应泵入泥浆以压缩井内天然气和降低 压力。 F.如果在关井期间压力要超过极限时,应该通过全密闭闸板防喷器下面的 紧急压 井管线和紧急阻流管线在采用最大许可阻流器压力下进行循环。 ②井喷后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在井场各气井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和消防设备。 井场内井控设备 (包括钻具止回阀、方钻杆下旋塞等专用工具) 、消防设施、 电 路系统、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正压呼吸器等配套标准 按照井控相关标准执行。 ③柴油罐区 柴油罐符合 Q/HFD 005-2005《钻采用油水罐》标准,柴油罐的摆放符合 SY52252012《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在井场 明显处和有关 的设施、设备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井区内严禁烟火,配备消防 沙、干粉灭火器等 消防器材。罐区周围设防护围堰,底部铺防渗膜。 在可能发生柴油泄漏或油气积聚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参照《石 油化 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063- 1999) 进行设计。 2)运行期事故防范措施 ①井场严格按照《延安市油气开发清洁井场建设标准》(延市环发[2020]28 号) 要 求建设。 ②落实井场雨水导排沟和雨水蒸发池建设,雨水可自流进入雨水蒸发池,且 不流 出场外。 25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③井场外设置截洪沟,确保雨季场外雨水不流入井场内造成溢流。 ④井场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可燃气体报警监测装置,对井场实时情况进行在线观 测。 ⑤新建 11 座井场共设置 11 套远程终端单元 (RTU) 自控系统,配备联网摄 像头。 监控系统对整个井场设备运行及人员活动区域实现全天候监视,预防各类盗 窃、 破坏井场设施事件发生,保证生产安全。在井场的非防爆区域设置高清网络 红外球形 摄像机,摄像机安装在光伏发电杆上,数据通过超五类屏蔽双绞线接入 井场 RTU 控 制柜内的网络交换机,最终通过光纤将视频图像上传至上级站场。 RTU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监控管线压力、温度和管线瞬时、累计流量等生产 计量 数据,通过监控的出气流量、压力,能在超压和低压时实现自动关闭阀门, 即紧急情 况下自动关断阀门。实现突出事件紧急自动控制、远程关阀,进行停产 维护。 (2)集气站 运行期事故防范措施: ① 集气站所辖气井井口设置井口高低压安全截断阀 为确保井站高压系统在事故状态不超压,井口节流阀之后应装设井口高低压 安全 截断阀。当采气管道出现超高、低压的情况时,高低压安全截断自动关闭, 气井关井。 当采气管道中水合物堵塞或集气站发生意外事故,为了避免或减少天 然气的放空,通 过站内自控联锁系统关断高低压安全截断阀,同时关闭采气管道 出站截断阀。超低压 截断可保护井站设备和管道,防止管道和设备破损后天然气 的大量流失而造成爆炸、 火灾、中毒等事故。 ② 集气站进、出站区设置截断阀或回止阀 集气站灭火最重要的措施是迅速截断气源,为此在进出集气站的天然气管道 上应 设置截断阀或回止阀,保证在管道发生水合物堵塞、检修管道或管道超压时 对采气管 道和集气管道可进行及时放空。 截断阀或回止阀宜具有自控功能和手动功能,并应设置在操作方便、在事故 发生 时能迅速截断气源的地方,当集气站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够 迅速靠近 并及时关闭阀门,截断来气或防止下游天然气导流进站内。 ③ 集气站内部主要压力容器设置防止超压的先导式安全阀及放空阀 主要目的是停产检修时放掉管道和设备中的天然气,以预防火灾和中毒事故 的发 生,泄压气体就近引入同级压力的放空管线。对带有液烃的气体放空管线, 25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进入火炬之前经分液罐分离。站内设置紧急放空系统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 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的有关规定。 ④设置放空火炬 集气站的放空火炬位于站场生产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火炬布置在站外地势 较高处。 ⑤站内所有阀门选用环保安全型。 ⑥集气站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 可燃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人身和生产安全。该系统检测泄漏的 可燃气体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和人身事故的发生。通过在站场工艺装置区、 压缩机房、发电机房、泵房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探 测器,采用固 定式且相对独立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对可燃气体进行连续检测、指 示、报警,并对报 警进行纪录,同时将报警信息由可燃气体报警器传送给站控系统 PLC,再经 PCL 传 送至调控中心。同时,在站内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 ⑦ 集气站内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所用电器设备和照明应符合防火要求,并配备 充足消防器材和设施。 ⑧ 新建 2 坐集气站共设置 2 套站控系统 (SCS) ,采用 PLC 控制系统,主要对站 内的工艺设备、辅助系统和公共设施进行检测和控制,保障工艺系统的安全、可靠、 平稳地运行,实现工艺系统参数的显示、数据处理、报警和数据归档,为气田优化管 理提供检测和控制信息。 (3)集输管线 1)施工期事故防范措施 A. 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 、《输气管道 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15)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GB 50349-2015)、《油气 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 和《油气输送管道并行 敷设技术规范》 (SY/T7365-2017) 进行选线敷设,施工前对选线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选择有利 地形,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尽量避开城镇、企业、水利工程设施和人口稠密地区, 建设外部干扰,充分考虑通过时其相互影响和规划发展。 B.管线尽可能沿道路布设,以便于维护和事故处理。设计敷设线路时应避 开地势 低洼处及洪水汇集口,管道埋设于最大冻土深度 1.3m 以下。 25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C.管线敷设前,加强对管材和焊接质量的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管材。 D. 选择管道的壁厚及材料,选用合适的防腐层,精心测量土壤腐蚀控制参 数并 设计安装阴极保护系统。为减轻管线的内外腐蚀,外部可采取防腐涂层,内 壁也可采 用涂层或定期加注缓蚀防腐剂,还可采用电极保护。进行压力试验,排 除更多的存在 于焊缝和母材的缺陷。 E. 当管线经过坡地、冲沟、陡坎、易坍塌、易冲刷等不良地段时,应采取 挡土 墙、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滑坡错落整治、拦石网工程、换填渗水土和加强 排水等相 应的环保及水土保护措施,以防止因地质或自然灾害引发的管线泄漏事 故发生。 F. 管道于已建管道、光缆、电缆交叉时,从其下方穿越,并采取有效的保 护措 施。 G. 管线穿越活动断裂带时,应确定断层走向,使管道与断层保持合理交角, 使 埋地管线在断层错位作用下单纯受拉,增加管线抵抗断层位移和保持管身结构 完整的 能力。 H. 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施工检验人员的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在 施工 过程中,加强监理,发现缺陷及时正确修补并做好记录。 I.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管线敷设线路上设 置永 久性标志,以提醒人群避免在管线两侧 5m 内建设大型工程以及取土、打井 和种植根深植物。 G. 大开挖穿越管段的最小埋深,应根据工程等级与相应设计洪水冲刷深度 或疏浚深度要求确定。 H. 同沟敷设段管道的并行间距宜符合表 SY/T7365-2017 中表 5.2.6 的规定。当 空 间受限或并行长度较短,净多可行性分析后可适当减少,单不应小于 0.5m。 2)运行期事故防范措施 A.在集输过程中,定期清管,以减轻管道内的腐蚀。 B.定期用检测仪器对管线管壁的厚度进行减薄测试,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管 段应及时更换,消除暴管隐患。 C.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自动控制装置,设有截断阀和压力检测装置,时刻 检测管 线的压力变化情况,对管线泄漏事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D.定期检查截断阀、安全阀等管道安全防护系统,使管道在超压时能够得到 安全 处理,将危害影响范围减小到最低程度; 25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E.管道管理单位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管道沿线的异 常情况。 ③特殊地段关心事故防范措施 A.管道建设时在人口稠密地区、穿越两侧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B.在洪水期,特 别关注河流、沟道穿越管道的安全。 ④管线事故防范管理措施 A.在管道系统投产运行前,应制定出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操作手册 和维修 手册,并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而 造成的事故; B.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说过发生管道事故应采取的操作步骤,规 定抢修 进度,限制事故的影响,另外还应说明与管道操作人员有关的安全问题; C.通过定期进行安全活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识别事故发生前 的异常 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D.对管道附近的居民加强教育,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 然气管道保护法》,减少、避免发生第三方破坏的事故; E.配备管道抢修、灭火及人员抢救设备。 F.管线穿越公路铁路两侧应设置警示牌。 2、事故废水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改扩建工程事故废水风险源主要为集气站废润滑油桶 发生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产生的泄漏物料,废润滑油运输过程的事故,事故废水风险 防范措施包括: (1)集气站生产装置区应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 , 2018 版) 和《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14) 均 设置防火堤或围堰,围堰 容积>4m³ ,并安装液位报警器。 (2)罐区地面及围堰按要求进行防渗;对装置或贮罐相关地面围堰周围设立导 流沟,将事故废液通过罐车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污水处 理站进行处理。 (3)压缩机地面按要求进行防渗,更换废润滑油时配备应急储桶。 (4)废润滑油运输过程中按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 运输管理规定》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 (5)穿跨越河流处集输管线设置套管。 3、地下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5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源头控制措施 加强生产装置区、罐区、管线及废水收集系统隐患排查和管理,降低环境风 险。 为保证钻井及固井安全,预设不同地层的堵漏方案。 (2)分区防渗措施 本项目各危险单元中,装置区、罐区围堰或防火堤应按照地下水污染防治措 施要 求进行防渗处理。 (3)跟踪监测 在集气站附近新建 3 口跟踪监测井,分别布设在 1# 、2#集气站污水罐下游 1020m 以及整个集气站下游 10-20m。定期对地下水进行跟踪监测,降低环境风险,减 轻事故状态对地下水的影响。 4、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措施 (1)环境风险应急监测 本公司将实施环境风险事故值班制度,对各井场、集气站及集输管线配备应急监 测设备及人员,随时接受来自公司调度室、各部门室的污染事故信息,及时采取应急 监测方案,出动监测人员及分析人员,配合公司环保部进行环境事故污染源的调查与 处置。 本公司对整个项目区域的应急监测在公司具备相应条件下可自行监测或可委托当 地有资质的单位承担。 发生紧急污染事故时,监测人员应在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携带 大气和水质等监测必要的监测设施及时进入处理现场采样,随时监控污染状况,为应 急指挥提供依据。此外,监测方案应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由指挥部作调 整和安排。评 价仅提出原则要求。 应急监测应根据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区域的特性进行布点,一般以突发环 境事故发生地及附近区域为主。本项目事故发生后会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产生影 响,应急监测具体如下: ①大气监测 原则上在事故现场及下风向一定范围内设置监测点,大型事故在下风向居民 点增 设监测点;事故初期,采样 1 次/30min ;随后根据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降低监测频率, 按 1h 、2h 等采样进行紧急高频次监测,根据事故发生情况选择监测项 目。 本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产,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环境监测部 门进 25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驻事故现场,按照当时气象条件在现场周围监测布点,掌握事故情况下空气 环境恶化 情况,有效组织人员疏散。 监测项目:环境空气监测因子:CO 、SO2 、 甲烷等泄漏物质。 监测频次:事故发生后 1 小时、2 小时、4 小时、8 小时、24 小时各监测一 次。 监测布点: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泄漏量大小,事故区、厂界以及下风向不同 距离 处和附近敏感点 (在上风向村庄布 1 各监测点,下风向的村庄布置 1-3 个监 测点) 。 依据监测结果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依据。 ②地表水 本项目废润滑油运输过程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可能会对云岩河等地 表水体造成影 响。因此在穿越河流处及其下游不同距离处布置监测点。监测项目 为 pH 、COD 、 石油类等,监测频次为事故状态下应适当增加,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才样 频次,并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或达标。 ③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监测点事故状态下应连续监测,监测周期需要从事故发生至其后的半 年~ 一年的时间内。事故监测因子根据事故泄漏的物料决定。在集气站附近新建 3 口跟踪 监测井,分别布设在 YC1# 、 YC2#集气站集气站污水罐下游 5~ 10m 。事后依据监测 结果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 依据。 (2) 应急监测措施 ①在可燃、有毒气体可能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及有毒气体监测器,监测系统 采用 两级报警,且报警信号发送至有人值守的控制室进行声光报警,以利及时发 现和处理 气体泄漏事故,确保装置安全。 ②集气站装置区、储罐区等可能发生泄漏的风险源,设置液位计等风险监控 设施; ③建立三级监控机制,每半年应对容易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和危险区 域至 少进行一次检查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 ④加强对重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把储罐、输气管道、截断阀等事故高发区域, 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 ⑤严格落实 24h 值班制度,确保应急信息畅通,及时报送处理突发事件信息; ⑥落实“三防四则”制度,坚持做好各级应急预警系统的监控。 ⑦针对各潜在风险源的危险特性,配备应急物资。 25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5.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项目气田范围内产建工程包含井场、集气站、集气管线和采气管线。采气四厂 应急预案适用于其作业区域及所属气站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包 含了本项目的现有工程。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采气四厂应根据环保部发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 理暂行办法》、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 发 [2010]113 号)、《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18] 125 号)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环保部令第 34 号) 、《油气管道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编制指南》 (征求意见稿) (环办应急函[2017] 1271 号) 、《企 业事业单位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 (环发[2015]4 号) 文等要求,按照“企业自救、 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 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内 容应增加本次评价的所有产建工程(集气站、 采气管线和集气管线) 。 修订的应急预案应经过专家评审合格后备案并实施,且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 急预 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或修订。 由于气田开采项目区域面积大,建设单位应负责与地方环保部门、民政局、 村委 会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安全健康应急预防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周围村民开 展安全、 健康、环保培训教育,将事故应急措施、方案以及撤离方案等及时传达 给居民,并且井场组织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演练。 8.6 评价结论与建议 8.6.1 项目危险因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附录 B ,本项目涉 及的 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天然气、油类物质 (废润滑油、柴油) 及火灾爆炸 产生的次生污染 物 CO 、SO2 等,主要分布于井场、集气站、采气管线、集气管线等危险单元。 8.6.2 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附录 D 判断,本次评价 的 3 条集气管线大气和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E3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E2。 各井场井位选择时,按照《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31033-2014) 的 要求,一般不会造成井场外人员伤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井场内严禁烟火, 配备 有消防沙、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及时进行消防灭火, 对周围 26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对装置区、压缩机地面按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集输管线站场配备压力阀,能够及时发现事故,集输管线各截断阀在事故情 况下 及时关闭,避免大量天然气外泄,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人员及时赶 赴现场进行处理, 对周边影响较小。 跨河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合适位置设置沉淀池。泄漏 事故 发生后,运输人员及时收集泄漏物质,部分泄漏物延桥面径流系统进入沉淀 池,不会 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地下水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风险监控措施,可有效预防泄漏事故对地 下水 的影响。 8.6.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本项目通过事故风险隐患排查,设置液位报警、可燃有毒气体监测,建设围 堰、 防火堤,以及针对潜在环境风险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来降低环境风险。 加强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检测,罐区设置围堰收集泄漏物料,用防爆泵转 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当井场柴油储罐、集气站废润 滑油储罐、站场天然气管线以及采气、集气输气管线发生火灾或爆炸时,根据事故级 别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对气田废润滑油、柴 油运输车辆的管理。地下水采取源头控制, 分区防渗,风险监控措施,可有效预 防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 采气四厂根据《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 ( 环 发[2015]4 号) 相关要求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明确预案 的适用范围、 环境事件分类与分级、组织机构与职责、监控和预警、应急响应、 应急保障、善后处 置、预案管理与演练等内容。用于指导其作业区域及所属气站 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响应、 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并结合所在单位、地方人民政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之 相衔接。 8.6.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与建议 环评分析认为,在采取工程设计、安全评价以及环评建议措施的基础上,项 目环 境风险可控。本次评价提出几点建议: 1、对现有突然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内容应增加本项目改扩建建设 的所 有产建工程 (井场、集气站、采气管线和集气管线) ,并经专家 评审合格后备案并实 26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施,且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或修订。 2、企业应完善现有工程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落实本项目工程的环境风险事 故应 急防范系统,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26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9.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9.1.1 施工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扬尘 ①临时弃土集中堆放在背风侧,且不宜堆积过久、过高,堆放过程中应在 顶部 加盖篷布;遇 4 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 ②定期淸扫散落在施工场地的泥土; ③文明施工,卸放建材等轻拿轻放; ④为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口罩等防护器材,降低扬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2)运输过程扬尘 ①为防止因交通运输量的增加而导致的扬尘污染,应在施工初期合理规划道路 运输路线,尽量利用现有路网; ②站场进场道路施工期修建砂石路,以减少路面扬尘对道路两侧居民的影响和 植被的扰动; ③运输车辆进入沙地时,应以不高于 40km/h 的中、低速行驶。路过村庄等人 群密集区时,速度保持在 20km/h 以下; ④运料车辆在运输时,需要在运料顶部加盖篷布,不得装载过满,以防洒 落在 地,形成二次扬尘。 (3)管线敷设过程扬尘 ①天然气集输管线尽可能沿道路走向设计,以避免施工活动对土地和地表植被 的扰动; ②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管沟开挖宽度及作业带宽度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 内,避免因施工破坏土地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及水土流失; ③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及时开挖及时回填,防止弃土风化失水而起尘; ④开挖过程中,弃土应放置于背风一侧,尽量平摊,由开挖管沟往地面送土时, 施工人员应当低抛; ⑤施工完成后,在绿化季节到来时应立即对管线施工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26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并确保绿化面积和植被成活率。 (4)道路施工扬尘 ①加强渣土车运输监管,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严 禁沿路遗漏或抛撒,车辆杜绝超速、超高装载、带泥上路、抛洒泄漏等现象; ②路基施工期间应进行洒水抑尘作业,围挡施工; ③道路施工中使用水泥和粉煤灰等粉状物料较多,要求粉状物料仓储,小颗粒 料棚储,禁止露天堆放易产生扬尘的物料; ④遇有严重污染日时,严禁土方作业;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必须覆盖,严 禁裸露; ⑤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 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减少不必要的空转时间,以控 制尾气排放。 施工期采取的上述技术方案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扬尘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 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施工废气和扬尘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缓,措施可行。 9.1.2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 的通知 (延市环发[2019]104 号)及《进一步加强油气开发废弃物管理工作方案》的 通知 (延市环发[2022]6 号)的要求,本项目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应做到应收尽收, 严格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各井场在施工时应配备废弃泥浆岩屑、废水等移动式收集 设施,做到不落地收集措施,对钻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岩屑、废水等废弃 物实行固液分离、分类收集、集中处置。钻井过程中钻井废水和洗井 废水均排入井场泥浆处理系统处理后清液用于配制泥浆,循环使用不外排。钻 井结束后,废水及固废委托第三方处理,运输车辆要安装符合要求的定位设备,废 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利用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要安装实时在线视频监控设备,实 现 运输转移全过程追踪。 1、钻井废水 钻井期间,钻井废水及钻井泥浆置于井场泥浆罐,上清液通过泥浆循环系统 的 固控设备,经固液分离后,液体重复用于钻井和配浆作业,钻井结束后,钻井 废水 同泥浆压滤脱出水,委托第三方单位处理满足要求后回注。严禁利用渗井、 渗坑、 26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和掩埋。 2 、压裂返排液 钻井压裂带罐作业,井场配备压裂返排液收集罐,对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 液 进行收集,待钻井结束后 7 日内,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处理后回注。严 禁将 压裂返排液在施工场地进行燃烧处置,严禁将未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 压裂返 排液进行回灌和回注。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委托施工单位时,优先选用采 用井场压 裂返排液现场处理回用技术的单位。压裂液优先选用可回收环保型体系, 返排液应 在井场处理后进行重复利用。直接利用:返排液回收后沉降除砂,直接 用于冲砂洗 井、喷砂射孔、补液、顶替等作业环节;重复配液:井口返排出的压 裂液经油嘴管 汇降压后进入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废液缓冲罐, 采用絮凝沉降、 过滤杀菌、离子控制工艺处理后,补充适当比例的化学添加剂, 实现重复配液。可 同井段间回用,同井场井间回用,亦可同区域井场间回用。压 裂返排液在重复利用 的基础上,钻井结束后,压裂返排液再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 拉运、处理后回注。这 样不仅可节约压裂液用量、节约水资源,同时又可减少压 裂返排液排放对环境产生 的污染。 3 、施工废水 各场站施工期生产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或用于洒水抑尘。 施工过程中,尽量选择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减少跑、冒、滴、漏的数 量 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废水的产生量;加强施工机械维护,防止施工 机械 漏油;在具体施工中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禁止在河道内清洗含油施工机具, 抛弃施 工垃圾、生活垃圾、排放污废水。 4 、管道试压废水 本项目集输管线采用充水试压,试压介质为清水,充水试压将产生少量的清净 下水,主要污染物为 SS 。管道试压分段进行,废水排放量较小,用于附近植 被灌 溉,禁止直接排入河道。 5 、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管道和道路均分段施工,且主要依靠当地农民进行管沟开挖及抬管,施工技 术 人员集中在施工沿线食宿,不设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居民生活污水设 施。 井场、集气站等场站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民定 期 清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26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河流穿越工程措施 (1) 施工前,应取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 (2) 穿越处增加管线壁厚; (3) 管沟开挖、河流、水渠穿越施工应避开雨季,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 穿越 施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施工对河流水质、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4) 合理布设施工场地,严禁在河流两堤外堤脚内建立施工营地和施工临时 厕 所;大开挖穿越不可避免将施工机械布置在河道两侧,需做好施工机械的维护 保养 工作,避免漏油等事故发生。禁止在河道内清洗含油施工机具,抛弃施工垃 圾、排 放生活污水; (5) 施工机械检修期间,地面应敷设塑料布,及时回收废机油,防止废油落地, 污染土壤,防止雨季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 (6) 施工期开挖河道,应合理设置导流沟和上下游围堰,施工中河床底砌筑 干 砌片石,两岸陡坡设浆砌块石护岸,并采取适当安全措施;施工结束后管沟回 填后 多余土石方可均匀堆积于河道穿越区岸坡背水侧,压实,或用于修筑堤坝; 及时拆 除上下游围堰,回填导流沟,疏通河道,埋设标志桩和警示桩,恢复河床 原貌。同 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浆砌石护岸、浆砌石挡土墙护岸或重力式挡土墙 与护坡相结 合的护岸,做到彻底防止岸坡冲刷。 (7) 管线大开挖穿越河流时,为防止管道在下沟后上浮,穿越后均应及时 进行 配重,压重块可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混凝土现浇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压重块。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大开挖施工对穿越水体的影响,在穿越施工期间,要严格 执 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相关标准及地方河道管理中有关规定, 尽量减少对水工设施的影响,并严格实施关于大开挖施工方式的有关环境 保护要求 及相应保护措施。 9.1.3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 、井场噪声治理措施 (1) 根据《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SY/T 5466-2013) ,气井井 口距民 宅不小于 100m。 (2) 对井场内部设备进行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应布置在施工场地主导风 向的 下风向,办公用房或工作人员临时休息用房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有效 利用距 26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离衰减来降低噪声的影响。 (3) 优选使用网电钻井,既节能减排又降低噪声水平。使用网电技术能明 显减 小井场内噪声值,与柴油机动力相比,噪声值减少 20~30dB。 (4) 如使用发电机、柴油机等,要设隔声间或隔声罩,并在隔声间或隔声 罩气 流通道安装消声器,同时对设备基础配套减振设施;在柴油机排气管等要加 设消声 器。对柴油机房进行改造后,噪声可降低 30dB 左右。 (5)如井场距离居民点较近,要在场界四周安装隔声屏或吸隔声墙,对于 有较大 噪声水平的工作岗位,应为工作人员配备耳塞、耳罩等隔声防护用品。 2、站场、管线及道路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 站场、管线及道路基础施工场地距居民点较近时,要在场界四周安装 隔声 屏或吸隔声墙,禁止夜间高噪声施工; (2) 合理规划施工便道,使其尽量远离村庄,不可避免必须经过居民集中 区的, 车辆运输应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降低车速,减少鸣笛; (3) 加强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环保施工、文 明施 工,快速施工。 在采取上述噪声控制措施后,施工作业对声环境质量影响有限,随施工结束, 影响消失。 9.1.4 施工期固废环境保护措施 1、废弃钻井泥浆、岩屑污染处置措施 根据《延安市 2020 年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及《进一步加强 油 气开发废弃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延市环发[2022]6 号) 规定,“油气开 发单位 应当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制度。油气开发现场应对水基钻井泥浆实施固液分 离处置,并采取现场不落地收集措施;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应配备专用 收集设施,严禁与其他废物混合收集。”“在钻井、压裂、试油气作业前配备废弃 泥浆岩屑、废水等移动式收集设施,安装橇装式压滤机,做到不落 地收集措施,对 钻井、压裂、试油气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岩屑、废水等废弃物 实行固液分离、分 类收集,集中处置。”根据以上环保要求,施工单位在钻井作业时,采用泥浆不落 地工艺,具体流程见图 9. 1.2- 1。 26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9.1.2-1 泥浆不落地工艺流程示意图 泥浆不落地工艺集“泥浆循环系统”+“废弃物不落地收集”为一体,即在 原 泥浆循环系统的基础上,用地上移动式收集设施 (岩屑收集池,废水、废液收 集罐) 代替井场开挖泥浆池,最大限度的降低钻井过程中对井场土壤及浅层地下 水的污染, 且做到钻井废弃物 (包括钻井废水、废弃钻井泥浆、钻井岩屑等) 分 类收集、分类处 置。 其中钻井液循环系统设施主要包括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和离心机等固控 设 备,另包括若干个泥浆储罐和储存净化泥浆的吸入罐、中间罐、混浆罐和储备 罐等 泥浆循环储存处理设施。泥浆不落地收集系统主要指可拆卸的移动式地上岩 屑收集 池。井场井架周围铺设防渗布,钻井架底座表面有收集管道,保证钻井废 水和泥浆 首先进入循环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岩屑和废弃泥浆贮存在收集 系统中。 具体工艺流程为: 1) 钻井过程中,岩石被钻头破碎成岩屑,其中 50%混入泥浆中,故返排出 的钻 井液 (又称泥浆) 含有岩屑,带岩屑泥浆通过泥浆管首先输入振动筛进行固 液分离, 将泥浆中粒径大于 0. 1mm 的固相物质留于筛上,振动筛筛下的液相进 入泥浆罐; 2) 钻井泥浆在泥浆罐中进行分级沉淀,上清液再依次通过除砂器、除泥器 分离 出粒径大于 0.01mm 的固相物质,剩余液相部分用于钻井作业和后续的配浆 作业, 26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保证钻井泥浆循环使用; 3) 当循环泥浆中含砂率过高时,在除泥器后续启动离心机,进一步对循环 泥浆 进行固液分离,以降低循环泥浆中岩屑含量,确保钻井作业的稳定运行; 4) 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分离出的固相物质即岩屑,经高频振 动筛 后进入地上岩屑收集池; 5) 由于钻头切削造成的岩屑在不能被及时携带到地面后造成二次或多次破 碎,有些岩屑颗粒极小,使用泥浆循环系统也不能及时清除时,即废弃泥浆, 沉 淀在泥浆罐底部,废弃泥浆进入沉降罐,上清液返回泥浆循环系统,经沉降后的 废弃钻井泥浆经橇装压滤机进一步脱水,使含水率满足固废填埋入场要求后进入 地 上岩屑收集池; 6) 置于井场地上岩屑收集池的废钻井泥浆、废岩屑,在钻井结束后,委托第三 方拉运、处理及处置填埋。 使用泥浆循环系统及废弃物不落地收集装置,保证钻井过程泥浆循环使用和钻 井废弃物 (包括钻井废水、废弃钻井泥浆、钻井岩屑等) 不落地收集。系统分 离的上 清液应在井与井之间开展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节约泥浆用量、节约水资源,同时 又可减少废弃泥浆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根据对钻井废弃物集中处置依托工程的可行性分析,目前,延长石油委托延安 圣洋环保有限公司、陕西环保恒润工程有限公司 2 家单位为延安区域天然气开采废 弃物不落地集中处置单位,对项目施工期钻井废泥浆、钻井岩屑的集中处置, 依托 可行。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包括钻井施工单位、钻井废弃 物 处置单位,在外委协议中对各环保要求进行约定,使其在钻前申报、钻时现场 收集、 钻后运输、台账建立、转移登记及自行监测等方面能满足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 管理要求。具体包括: 1) 建设单位要按照《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SY/T7298-2016) ,分类、规范处置油气开发废弃物。 2) 固相、液相废弃物要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运至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 运 输过程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等措施。 3)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固体废 物申 报登记制度和管理计划制度。建立油气开发废弃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钻井 泥浆、 26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压裂液及各类化学品的使用量,并参照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有关要 求,定期 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废弃钻井泥浆、岩屑及其他油气开发废弃物的 产生、贮存、 处置及利用情况。 评价建议建设单位自身或进一步寻求合作,对废弃泥浆、岩屑等工业固体废 物 在填埋处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利用。 2 、生活垃圾 施工营地设生活垃圾收集箱,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措施 可 行。 3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置要求 (1) 钻井施工作业中,加强对泥浆循环系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泥浆 的跑、 冒、滴、漏,保证设备润滑部件密封点和阀件无破损和泄漏; (2) 井场井架周围滴漏的废机油等应及时清理,确保其不对土壤、地表水 等造 成影响; (3) 配制钻井液时,严格使用设计钻井液体系,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钻井 液, 减少化学添加剂的用量; (4) 管线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等,必须用于回填,做到土石方平衡; (5) 施工期弃土弃渣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堆放、分别处置,严禁乱堆乱倒; (6) 井场配置的岩屑池池内污染物量不能超过有效容积的 80% ,留足防雨 水外 溢容量;岩屑池周围要构筑深 50~60cm 防渗污水收集渠,阻止暴雨时池水 满溢外 排。 (7) 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冲洗、维修、保养应尽量集中于固定的几个 维修 点,并在地面铺设塑料布,及时回收废机油,防止废油落地。 4 、其他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 钻井井场所用化学材料及添加剂等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严 格按 规范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泄漏; (2) 对井场产生的废弃化学添加剂、废机油及其包装物、沾染物等,应配 备专 用收集设施,严禁与其他废物混合收集,钻井井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设施 应当满 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并规范设置标志 标识。危险 废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或利用。 (3) 钻台、机房及发电机房擦拭设备时禁止使用柴油。 27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综上,建设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 9.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9.2.1 运行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论证 根据 2.6.7 章节分析,本次产建工程所依托的各站场处理规模满足本项目需求; 各现有工程的环保工程均按环评批复文件要求进行建设,利用现有环保工程 采取的 环保措施,可满足各环境要素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依托可行。 9.2.1.1 有组织废气处理措施 本项目所涉及的有组织废气主要在各站场产生,其处理工艺分别为:集气站压 缩机废气烟囱高度不低于 8m;集气站设 1 具 25,m 高放空火炬;锅炉烟囱不低于 11m。 根据收集到的相应地面集输环评验收报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基本符合要求, 建设单位已按照环评提出的要求一一落实,各项验收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应标准,因 此大气有组织废气处理措施可行。 本次新建工程涉及的站场为 2 座集气站,且无加热炉,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冬季 站场燃气压缩机产生,通过 8m 高的排气筒排出;其他工程依托上述站场进行地面 集输和净化处理,其处理工艺不变。根据现有工程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有 组织废 气处理措施如下: (1)采用井间串接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单条进站采气管线的气量,从 而避免整条采气管线的放空,减少放空次数和放空量。 (2)集气站在单井进站和外输流程上都设置了截断阀,分离器等主要设备 的 进出口都设有阀门,可以满足检修放空和紧急放空时对放空气量的控制。检修 放空 时可以做到按设备、进站管线进行单独放空,避免全站放空,减少放空量;紧急放 空时,进站和出站截断,井口远程关闭,可以实现按需对采气管线、站内 和集气管 线分别放空的要求。 (3)井场设发球阀,各集气站设收发球筒,实现对采气管线、集气管线的不 停气密闭清管,避免了清管过程中天然气的大量放空。 (4)集气站内压缩机组采用自产天然气作为气源,燃气压缩机排气筒高度 不 低于 8m,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可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集气站配 备放 空火炬保证非正常排放下的气体能够达标排放。 27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与生产装置或设施同步运行。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发 生 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装置或设施停止运行,待排除故障或检修完毕后同 步投 入使用;生产装置或设施不能停止运行或不能及时停止运行的,也已设置废 气应急 处理设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 9.2.1.2 无组织废气处理措施 本项目天然气开采、集输均采用密闭集输系统,正常生产时,理论上无天然 气 逸散,但在实际生产中井场、站场法兰、阀门等处均会有少量天然气逸散。 因此无组织废气主要为集输过程烃类气体逸散、站场烃类气体逸散。根据收集 到的相应地面集输环评验收报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基本符合要求,建设单位已按 照环评提出的要求一一落实,各站场无组织废气验收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应标准,因 此在现有的废气处理措施下,无组织废气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满足密闭集输,减 少无组织逸散气体的措施可行。 (1)本项目运行期采气及集输等均采用全密闭工艺,一般情况下不会泄漏, 生产调压、设备检修及事故状态下排放的天然气均进入火炬放空系统燃烧排放。 (2)放空火炬位于集气站监控系统的可视范围内,值班人员可远程监视放 空 系统的压力和火炬燃烧情况,及时处理点火不成功情况。有效控制了天然气不 经焚 烧直接排放,减低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3)采用技术质量可靠的仪表、阀门、控制设备等,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操 作平衡,减少放空和安全阀启跳,减少气体泄漏。 (4)安排专人定期对井场进行巡检,对井口采气树的管道阀门进行天然气 泄 漏检测,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减少烃类气体的泄漏。 (5)集气站清管区、分离计量区、污水罐区、装车卸车区、分离计量橇区设 可燃气体(CH4)等已设置检 测报警的装置。 综上,项目从开采、集输、处理等均采用密闭流程,从各环节减少甲烷气体 的 排放。能够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开展煤层气甲烷、油 气系 统甲烷控制工作。根据现有工程的运行情况及验收监测报告,运行期废气在 上述措 施实施下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缓,使天然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5%,满足《石油 天然气开发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集气站处理天然气损耗率不高于 0.5%的要求。使 各场站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 27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场站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限值满足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要求。 综上,现有工程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本项目可继续依托现行的各项大 气 污染防治措施。 9.2.2 运行期水污染控制措施论证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注水层水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没有开采和利 用价值, 回注水经处理后目前不会影响该层水的利用价值。回注层上部主要含水 岩系为三叠 系瓦窑堡组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含水层,回注层位三叠系刘家沟组与 含水层以和尚 沟组、纸坊组相隔,隔离层厚度约为 683m,上述岩组为本地区广 泛发育的区域地 层,没有缺失,使得回注层与上覆含水层之间隔离层厚度大、隔 水稳定。从地层结 构上看,回注的气田水通过地层上窜至瓦窑堡组和第四系含水 层的可能性很小,正 常状况下,不会对上部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产生影响。目 前两个井均已投入使用, 未产生不良水环境影响,则回注可行。 9.2.3 运行期噪声防治措施论证 在天然气生产阶段,采气井场噪声源强很小,声环境与气田建设前基本一致。 项目噪声源主要分布在集气站,主要为压缩机及配套空冷器噪声、各类小功率泵 类 噪声、放空火炬噪声。报告书针对项目特点,提出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 、选址、总图布置防治对策 (1) 选址:拟建集气站选址周围 200m 范围内均无声环境保护目标,避免 项目 建设运行对声环境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2) 根据集气站选址地形条件,进一步优化平面布置,将高噪声设备 (压 缩机及 配套空冷器) 尽量布置于站场中间,远离场界及站控区。 2、噪声源控制措施 (1)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泵类设备统一设减振基础,必要时设置隔声罩。 (2) 站场工艺管道设计尽量减少弯头、三通等管件,并考虑控制气流速度, 降 低站场气流噪声。 (3) 优化放空火炬的设计,主要优化火炬筒径设计,降低放空噪音。 (4) 压缩机及配套空冷器噪声控制措施: ①首先对压缩机采用本体降噪,具体措施包括:1) 安装宽频发动机消音器; 27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发动机排气管走地沟;3) 使用降噪型空滤器或安装空滤器消音器;4) 安装 空冷器进气、排气消音器;5) 排气管消声隔热罩。 ②空冷器的噪声源主要为空冷风机叶轮工作产生的气动噪声、传动系统产生 的机械噪声、电动机运转产生的电磁噪声、钢结构振动产生的噪声,其中叶轮 的 气动噪声值最大,是最主要的噪声源。评价要求在设备选型时,在风机直径一定 时,注意选择叶尖速度低的设备;应选用高效风机以降低噪声;选择直径和转速匹 配度佳的设备;选择叶片数少、宽叶片结构,通过降低转速、增大实度和调整 安装 角度等综合措施来有效降低空冷器的噪声;选用低噪声的风机和电动机;对 空冷器 采用基础减振。 3 、噪声传播途径控制措施 (1)半封闭式压缩机棚 (隔声屏障) 集气站设计建设半封闭式压缩机隔声棚:围绕压缩机棚四周安装金属吸隔声 屏 障,考虑通风散热等因素,将隔声屏障采用半封闭式,隔声屏障高 5.5m ,面 密度 38kg/m3 ,屏障本体隔声量≥25dB(A) 。安装方式采用简易钢柱结构,隔声屏 障墙 板采用成型产品现场拼装即可。隔声屏障预留相应隔声门窗,方便人员出入 巡检及 设备检修,另外,为使隔声屏障安装后不影响空冷器进风,特在空冷器进 风口对应 的隔声屏障上安装进风消声装置,消声装置消声量≥25dB(A)。为进一步 降低压缩 机棚的混响噪声,减少厂房内向外辐射声能,在压缩机棚的顶部安装吸 声材料,降 噪系数 NRC=0.83,顶部因安装吸声结构而增加的面密度不大于 5kg/m3。 在排烟消 声器排气口外围安装消声围护结构,其消声量不小于 14dB(A)。 (2)集气站围墙采用实体围墙,高度 2.5m ,进一步降低场界外噪声。 (3)管理措施 ①集气站内污水装车等间歇作业均安排在白天作业。 ②加强各类噪声设备及降噪设施的维护保养,设备发生故障致使运行噪声增 大 时,及时维修。 ③集气站及管线的例行检修均安排在白天作业。 ④加强集气站及管线的稳定安全运行监管及记录,减少或避免因管理及操作 失 误造成的站场、管线检修作业,减少放空频次及时长。 27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2.4 运行期固废环境保护措施论证 1 、清管废渣处置措施 根据本项目清管废物的收集方式,集气站收球筒内的清管废液(球筒泄压后 排放,含清管废渣)通过排污汇管自流进入地下污水罐,然后通过装车泵直接装 车,或者提升至地上污水罐再通过气压装车,运至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 甘泉处理站)处理后回注。故清管废渣在集气站不单独收集,统一拉运至井区延 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进行固液分离。清管废渣属于危险废物, 井区统一按危废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处置,处置措施可行。 2、生活垃圾处置措施 各场站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置于生活垃圾收集箱,与有生活垃圾清 运运营资质的单位,签订“生活垃圾环保清运服务合同”,委托其对生活垃圾进 行 定期清运,拉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处置地点,措施可行。但仍需要强调的是必 须对各场站的生活垃圾收集和堆放加强管理,防止随意丢弃,影响环境。 3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 各集气站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期排泥。各站产生量较小,可作为 站场周围农田施肥,利用措施可行。 4 、废润滑油 集气站压缩机定期检修产生的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统一盛装于废润滑 油桶内,清运至井区净化厂危废暂存点暂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在按照危 废管理要求做好清运、暂存及外委处置管理,措施可行。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后 续签订危废处置协议时,须明确各类危废的利用处置要求,双方污染防治责任及 告知处置情况的义务。 9.3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在没有适当的土壤防护措施情况下,项 目污染物渗漏将对下层的土壤环境构成威胁。为了确保土壤环境不受污染,需采 取适当的防护及管理措施。 27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土壤污染情景,本项目按照“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 施、源头控制、过程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从污染物的 产生、入渗等全阶段进行控制。 9.3.1 本项目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废水、固体废物的源头防控。 1 、施工期 (1) 井场 除了参考提前实施工程井场施工期采取的土壤保护措施,评价额外提出以下 要求: ①本评价要求钻井井场设泥浆循环系统、钻井废弃物不落地收集系统。钻井 废水同钻井泥浆在泥浆循环系统循环使用,钻井完毕后,不能再重复利用的钻井 废水,委托第三方单位处理满足要求后回注。待钻井结束后,不能再利用的废钻 井泥浆经井场压滤机脱水后,同钻井岩屑一起置于井场地上岩屑收集池,一同委 托第三方单位进行拉运、处理、填埋处置。 ②钻井压裂带罐作业,井场配备压裂返排液收集罐,对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 排液进行收集,待钻井结束后 7 日内,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处理后回注。 ③及时回收钻井过程中柴油机产生的落地油,将落地油的污染限制在井场范 围内; ④加强泥浆循环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跑、冒、滴、漏,减少设备破损和泄 漏发生; ⑤施工前在场地内设置生活垃圾集中存放点,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指定地 点集中处置。 (2) 站场及管线 ①场地平整时,不得使用碱性强的材料垫底,以免造成土壤碱化; ②各场站施工期生产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或用于洒水抑尘。井场、 集气站等场站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 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③管道试压分段进行,废水排放量较小,用于附近植被灌溉,禁止直接排入 河道。 27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④施工前在场地内设置生活垃圾集中存放点,生活来及统一收集后送指定地 点集中处置。 2 、运行期 (1) 井场 在工艺、管道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 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2) 站场及管线 ①对于集气站污水罐、污水罐收集的气田采出水及生产废水,及时拉运 至 依托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回注。 ②为防止物料泄漏到地面上,对于储存和输送有毒有害介质的设备和管线排 液阀门应设为双阀,设备及管道排放出的各种含有毒有害介质液体,应加以收集, 不得任意排放。 ③检修、拆卸时必须采取措施,集中收集,不得任意排放,少量残液或冲洗 水必须集中回收,分质处理。 3 、闭井期 ①对闭井期作业废水及时拉运至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 进行处理。 ②进入闭井期,根据立地条件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的原则,对 土壤环境进行恢复与重建。 9.3.2 1 、施工期 (1) 井场 ①井场钻井废弃物 (钻井废水、压裂返排液、废钻井泥浆、钻井岩屑等) 均 采用地上设施收集,并在收集设施与地面之间铺设防渗布,阻隔污染物与土壤直 接接触。禁止在井场开挖泥浆池。 ②开钻前在井架、柴油机、振动筛、井杆堆放区下铺设防渗布,防渗布周围 设置 10cm 高的围堰,防止钻井过程中施工机械携带的钻井废液和污油散落地表 污染土壤; ③试气废水、压裂液等措施液全部采用储罐存放收集,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 防止储罐泄漏污染土壤; 27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④对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固废分类收集,井场内临时危险废物暂存点用于 存放废油料,底部采取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 修改单中有关规定的防渗措施。 (2) 站场及管线 ①集气管线、站内设备及管线,防腐施工须按设计选择的涂料配套品种和涂 层结构进行。 ②站场分区防渗,要求施工期,加强施工监理,须按设计及环评提出的防渗 方案进行施工,各防渗结构的渗透系数满足要求。 ③罐区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储罐尽量建设在地上,做到污染物“早 发 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罐体泄漏而造成的土壤污染,本项目集气站除开 式 排放罐建于地下,其余罐体均是地面架空罐。 ④污水罐建设围堰,围堰高度>50cm。 ⑤各类管线均采用无缝钢管,冷弯弯管、热煨弯管一律选用无缝钢管进行制 作。穿越处的管线壁厚、防腐层及混凝土套管、盖板、稳管措施等均按设计要求 进行,充分减少管线腐蚀、穿孔、断裂的概率,减少泄漏事件的发生。 2 、运行期 (1) 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加强设备、设施、管件、阀门等的维护和管理, 减少日常运行过程中废水等的跑、冒、滴、漏。 (2) 站场分区防渗,对各防渗区,要定期检查罐体、池体防渗措施的完整 性。 (3) 在集气管线上方设置标志,并专门设置巡线工,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查、 检测、防护,防 止断裂、穿孔,造成泄漏。定期对管线进行壁厚检测,对存在 安全隐患的管段要及时更换。 9.3.3 1 、井场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井场钻井废弃物进行拉运清理,对井场内的其 他废弃物 (废机油、废化学药剂桶) 及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 2 、井场竣工投运前,对永久和临时占地以及施工营地范围进行检查,对遗 留固体废物进行二次清理; 3 、对已发生污染的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污染物并对污染土壤进行替换, 并对置换出的污染土壤进行合理处置。 27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4 闭井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 、废弃井封井要求 (1) 钻井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予以废弃:对天然气开发不起作用、无 综 合利用价值的气井;经过多种措施处理仍不能消除隐患,对资源开发或生态环 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的钻井;无法修复或修复投入大于修复后产出的气井。 (2) 目前延长石油各单位均要求在气井报废 6 个月内进行封井作业,具体 封 井作业参考《废弃井封井回填技术指南》 (试行) 。首先对废弃井开展环境风 险 评估,通过识别污染源、污染通道和敏感受体等,评估废弃井环境风险等级。 根据废弃井环境风险等级,对废弃井进行封井回填并做好井口处置。废弃井封井 回填工作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具体封井回填要求如下: ①一般要求:回填时,应根据不同环境风险等级对应的要求开展回填工作, 或采用更严格的回填要求进行回填;回填材料应无污染,不得使用可能对地下水 造成污染的材料;回填后,应开展井盖封堵或密闭填充,确保地表污染物不进入 井内,各层位地下水不连通。 ②低风险废弃井可采用井盖封堵或密闭填充,中风险废弃井应针对渗漏点采 用分段回填,高风险井应针对渗漏点采用分段回填或开展全井筒回填。 井盖封堵应按井筒边缘外扩 1.0m 作为封闭井筒井盖范围,井筒井壁拆除深 度不得小于 1.2m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 1m ,将井 筒 封闭。井盖应设置导气孔,导气管高出地表 0.5m,露出地面部分应设成倒 U 型。 分段回填方式指针对井筒渗漏点进行回填后再进行井盖封堵,分段回填应根 据井筒地质剖面,按照“下托上固”的思路,在井壁合适位置构筑钢筋混凝土栓 塞, 在栓塞之上针对渗漏点进行止水封堵,止水后压实封闭。 全井筒回填一般以黄泥、粘土或混凝土等作为回填材料。 (3) 气井退役后全部进行封井,阻止各层段之间的井内窜流,达到保护含 水 层的目的,可有效阻隔气层与上部其他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井区内的潜水 含水层和侏罗纪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均不再受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封井、固井 质量委托中国石油测井公司进行测量,采用声波技术对气井的封堵质量进行测量。 27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泥胶结测井,主要是指声波幅度测井。声波经过两个接收器之间的空间的能量 损失,作为衰减测量,由此可推导出套管外的水泥胶结质量。通过测量仪器绘制 声波曲线,给出水泥胶结评价图,得出固井质量结果。 2 、废弃管线环保处置要求 根据管线所处土地类型确定废弃方式。除了少数情况 (地上管线与设施、埋 深小于 1m 的管线、经过未来开发规划土地上的管线、防腐层含有污染物的管线) 需要拆除管线外,其他土地类型上的管线均可以就地废弃,只是一些特殊地段的 管段需要额外的技术处理,如穿越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的管线需要注浆加固处 理,位于水体区域的管线需要进行隔离封堵等。 (1) 残留物清理 对于天然气管线,一般通过氮气吹扫或者用泡沫清管器清理的方式,即可将 管线内的天然气、积液清理干净。 (2) 管道注浆 可行的注浆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粘土及聚氨酯泡沫。一般采用纯压力注 浆方式。 (3) 隔离封堵 就地废弃穿越水体的管线,最终会因腐蚀穿孔而导致水流的渗入,并沿管线 流到其他区域,形成局部泥潭等,从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通常采用焊接盲板 或管塞的方式。其中,隔离位置的选择须考虑可操作性以及对土壤造成的影响, 通常设置于管道与水体交界处。若采用管塞封堵方式,则管塞必须牢固地附着在 管体上,且具有防水、不渗透、耐腐蚀性能,合适的材质包括水泥、聚氨酯泡沫 体。 (4) 拆除 废弃管线的拆除是管线敷设的逆过程,其余管线敷设的环节相同,施工技术 和设备均可以借鉴,主要包括管沟的开挖回填,管段的吊装和运输等。故可采用 相同的环保措施,不再赘述。 3 、其他地面工程拆除的环保要求 (1) 闭井期作业车辆应固定线路,禁止随意开路,践踏和破坏植被,应尽 量 减少占用和破坏植被,把破坏和影响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 (2) 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其它垃圾及时外运,送至指定的垃圾处置场处理。 28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有关要求,环保投资必须纳入工程投 资概算,为环保设施实现“三同时”提供了资金保障。根据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和 本 评价提出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对该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进行估。 根据估算,工程 环保投资24006.71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3.37% 。这些资金的投入会使项目建设带 来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 9.5.1-1 时段 施工期 单位费用 (万元) 生活污水 防渗旱厕 1.0/站场 生活垃圾 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处置 0.5/站场 施工扬尘防治(洒水、遮盖 大气 / ) 基础减震 / 噪声 放空火炬优化 / 临时占地农业及补偿费用 / 永久占地农业及补偿费用 / 生态 施工期生态防护、临时占 / 地恢复 小计 站场内外适宜绿化区域绿 生态 化,进站道路载种行道树 / 等 生活污水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0/套 各集气站气田采出水暂存 气田采出水 12/套 罐 项目 措施 2座 2座 总费用( 万元) 2.0 1.0 若干 5.2 / / / / 10 15 300 85.3 / 150 数量 568.5 2座 12 1套 10 2套 24 集气站火炬焚烧系统 4/套 2套 8 密闭集输、可燃气体报警 / / / 48/台 2台 96 1/站 2/站 2座 2座 1 4 155 723.5 50 10 5 废气 运行期 噪声 风险 运行维 护 环境监测 固废处置 压缩机及空冷器:发动机 排 气管走地、压缩机排气管 消 声隔热罩 压缩机棚 储罐区 站场风险防范措施 小计 合计 竣工验收监测 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 生活垃圾清运 281 1次 每年 每年 备注 工程 投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水 拉运费 每年 20 85 808.5 合计 总计 28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1 经济效益分析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 程项目总投资24006.71万元,形成建成产能1.1亿方/年,以陕西省天然气价格1.22元 /m 3 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56%,财务净现值 5.9 亿 元,经济效益较好。 10.2 社会效益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增速有所放缓。2019 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0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 占比达8.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仍是天 然气消费的主力,分别占全国消费量的37.2%和35.0%;化工用气增速有所回升, 发电用气增速阶段性回落。尽管石油和煤炭依然是最主要的能源,而且消费量也在 缓慢增长,但是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逐步推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 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石油和煤炭消费占比 呈下滑趋势。 本项目有利于改变城市的燃料结构,推进实现“气化陕西”。该项目是实现国 家战略的两个重要步骤:提高中国主要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污染,加速工业 振兴。本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深化城市气化、工业窑炉改造、化工、建材工业的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改 善大气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10.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3.1 环境经济损失分析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线和道路施工以及站场建设需要临时和永久占用大面 积的土地,扰动土壤,破坏地表植被,并因此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损失。一般分析, 环境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由于项目建设对土壤、地表植被及 其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即土地资源破坏的经济损失。间接损失指 由于土地资源损失而引起的其他生态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力下降等生态灾害 28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间接损失的确定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 因此,仅通过计算直接损失-生物损失来确定环境损失。 根据生态章节,本项目永久征地的农业及生态补偿费用为71.93万元,临时占 地的补偿费用为532.00万元,总补偿费用为603.93万元。 10.3.2 生态补偿措施投资 本项目的生态环保投资主要用于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的农业及生态补偿,恢复 地貌、恢复植被、场站绿化、水土流失防护工程等,总计补偿投资747.93万元,各 费用统计参见表10.3.2-1。 10.3.2-1 项目 永久征地农业及生态补偿费用 临时占地农业及生态补偿费用 生态治理植被措施 合计 序号 1 2 3 4 投资 (万元) 71.93 532 144 747.93 10.3.3 天然气替代煤的环境效益 本项目天然气开采,将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认为 工程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环保措施。因此,相比以排放污染物造成经济损失的其 它工程项目,该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有一些截然不同的特点,主要应考虑以 天然气代替煤所得到的环境效益。天然气代替煤的环境效益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0.3.3.1 天然气与煤的污染物排放量比较 表 10.3-2 为煤和天然气燃烧的排污系数。 10.3-2 污染物 NO x SO2 烟尘 S- A- 煤 (kg/t) 天然气 (kg/万 m3 ) 9 16×S 8A (1-E) 6.3 0 2.4 E- 以项目天然气产量替代等热值的标准煤量。天然气低位发热量取 32MJ/ m3, 标 准煤发热量取 29.271MJ/kg ,含硫量取 1% ,煤灰分取 25% ,燃烧效率按 75% 计算 ,本项目产能折合标准煤 32.69 万 t。本项目天然气燃烧每年可减少排放 SO2: 52.3t 、NOx :2753.34t 、烟尘:91.67t ,如表 10.3-3 所示。 10.3-3 污染物 NOx SO2 t/a 煤 2941.71 52.30 天然气 188.37 0 284 污染物减排量 -2753.34 -52.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烟尘 71.76 163.43 -91.67 “-” 从煤与天然气的排污总量比较看出,应用天然气比煤对大气污染要轻得多, 可 以大大削减 NOx 、SO2 和烟尘的排放量,有利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环境效应明显。 10.3.3.2燃煤污染的损失费用估算 根据《中国2000 年大气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报告, 以综合估算法估出的 燃 煤污染损失费为 5 元/t 。本项目天然气产能 2.99×108m 3 /a ,折合 32.69 万 t 煤, 燃煤污染损失费约 163.45 万元。因此从燃煤污染的损失角度分析,可以认为该 工 程的环境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10.3.3.3天然气代替燃煤可减少的固体废物排放量和运输量估算 1 、天然气替代燃煤后固体废物的削减量 由于天然气替代了部分煤,从而使灰渣排放量减少,其减少量由下式计算: H=a×M 式中:H-灰渣量, (t/a ) ; a-灰渣排放系数 (取 0.23) ; M-替代燃煤量, (t/a ) 。 经计算,工程实施后,可减少灰渣排放量 7.51× 10 4t/a。 2 、天然气替代燃煤后,煤和灰渣运输量的削减量 工程运行后,天然气采用管道输送,与用煤相比,减少了公路运输量,减少 量可按下式计算: Z = K1 ×M + K2 × H 式中:Z-运输量, (10 4t•km/a ) ; K1-燃煤运距 (km ,取 25km ) ; K2-灰渣运距 (km ,取 1km ) ; M-替代燃煤量, (10 4 t/a ) ; H-灰渣量, (10 4t/a ) 。 经计算,本工程实施后,燃用天然气比燃用煤,可减少公路运输量 824.76 × 10 4t•km/a。 10.3.3.4其它环境效益 本工程除了上述环境效益外还有其它环境效益,分述如下: 28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可以节省燃烧废气的处理费用 通常情况下,如果采用燃煤提供能源,则必须进行除尘、脱硫脱硝。该部分 费用较高,特别是脱硫方面,因价格昂贵,一般的小企业很少使用脱硫设备。即 使有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其排放量仍比采用天然气大的多。所以采用天然 气是理想的能源。 ②可以降低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介绍,环境空气污染可导致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气管炎、 哮喘等。污染区(SO 2 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计)比清洁区慢性气管炎发病率高 0.94%, 肺病发病率高 1. 1% 。所以利用天然气为燃料,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发病率。 ③ 可以减少由于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 工程的实施还会间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道路拥挤状况,节约燃油和运输 费用。若按 0.5 元/t•km 计,本项目每年可节约运费 412.38 万元,减少汽车尾气 排放及车辆噪声污染,这些将对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④ 可以减少灰渣占地面积 天然气替代部分燃煤,削减了灰渣排放量,从而可减少灰渣占地面积。一般 情况下,1×10 4t 灰渣需占土地 1 亩。因此,项目实施可减少相应灰渣占地面积 7.51 亩。 10.3.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该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体 现在环境效益方面。项目在达到设计规模时,理论上可减少因燃煤排放的 SO 2 : 52.3t 、 NOx : 2753.34t 、 烟 尘 : 91.67t , 灰 渣 : 7.51 × 10 4 t/a , 减 少 公 路 运 输 量 824.76 × 10 4t•km/a ,每年可节约运费 412.38 万元,减少灰渣占地 7.51 亩。 工程的实施,有利于降低 SO 2 、NOx 、烟尘、固体废物的处理费用,减少因 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因空气污染引起 疾病的概率,减少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工程环境效益是显著的。在保证各 项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情况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得到 协调发展。因此,从环境经济的综合角度分析,本项目合理可行。 28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1 不同阶段环境管理要求 11.1.1 施工期环境管理 11.1.1.1施工期环境管理主要任务 (1)按照工程环保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2)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与年度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3)建立施工期环保档案,确保工程建设正常有序进行; (4)建立施工期规范化操作程序与环境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并处理施工中偶 发的环境污染纠纷; (5)监督和考核各施工单位责任书中任务完成情况; (6)认真做好各项环保设施施工建设管理与验收,及时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沟 通。 11.1.1.2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 为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减轻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施 工期要实施 QHSE 管理,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环境管理。 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落实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了工程初步设计和本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三同时”建设情况,包括以下几方 面: (1)是否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环保规章制度及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2)是否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本工程环保设施是否按工程设计和报告书要求同时施工建设,并确保工 程 质量。 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见表 11.1.1-1,施工期重点环境管理内容见表 11.1.1-2。 表 11.1.1-1 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 项 目 环保要求 实施单 监督单 位 位 噪 声 1、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设备,并注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 2、施工对柴油机做好基础减振工作,避免形成噪声污染影响。 3、运输车辆限速、经过敏感点时禁鸣喇叭。 4、禁止夜间高噪声施工作业。 施工单 当地生 位 态 28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施工营地设置移动防渗旱厕,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站场施工场地设置施 工废水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禁止外排。 2、试压废水循环使用后排入储罐,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严禁 排 废 放。 水 3 、压裂带罐作业,压裂返排液进行地上储罐收集,统一外委处理。 4 、钻井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表层套管全段封固,水泥返至井口, 井 口回填牢固,生产套管主体采用一次上返固井工艺。 1 、尽量控制施工占地面积和动土的宽度、深度等,平衡土方量,建设工 程 中应循序渐进,对可以不扰动的地方尽量不要破坏地表植被。 2 、修建道路尽量利用现有乡村道路,对必须新开辟的道路严格控制道路 的 生 宽度。 态 3 、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协助当地有关部门搞 好 环 道路、管线两侧的植被恢复和绿化补偿。 境 4 、对于钻井完后废弃不用的井场,负责彻底绿化,绿化效果经有关部门 验 收后交由地方部门管理。 5 、加快建设步伐,严禁在大风、大雨天气下施工,减少水土流失。 扬 1 、井场、站场、道路、管线等地面工程施工时应尽量避免扬尘产生,遇 4 尘 级以上风力天气,禁止土方施工。 2 、沙、渣土、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 和 的物料,需遮盖堆放。 3 、运输车辆慢行,严禁抛撒;水泥、石灰等要求袋 废 装或罐装运输,无篷 布车辆不得运输沙土、粉料。 4 、施工场地柴油机系列 气 选用能耗低、燃烧充分的机器设备,减少烟气产 生。 固 体 废 物 环境部 门 1、钻井泥浆等废弃物根据《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实施方案》 (延市环发[2019] 104 号) 相关规定,井场采用泥浆不落地循环工艺,设 地上岩屑收集池、钻井泥浆沉降罐、撬装压裂机等废弃物收集、处理设备, 对钻井废弃泥浆、岩屑进行统一不落地收集,钻井完成后,7 天内完成井 场 固废的清运工作,委托第三方进行填埋处置。 2、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等分类收集,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分别进行集 中 无害化处理。 3、井场设固废分类收集处,地上铺设防渗布,对钻井期间产生的其他固 废 (废机油、废化学试剂桶) 等进行分类收集,钻井结束后,交有资质单 位统一 处置。 重点地段 管线道路 沿线农田 管线道路沿 线植被 村庄敏感点 11.1.1-2 重点管理内容 目的 1 、是否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 2 、施工作业场地设置是否合理,施工、运输车辆是否按指定 路 线行驶; 3 、施工人员是否超越施工作业带施工; 减少土壤和农作物 4 、施工人员是否超越施工活动范围; 的破坏 5 、垃圾、废物是否有指定地点堆放,是否及时清理; 6 、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是否彻底恢复。 1 、减少管道穿越对植被造成的损坏; 2 、是否超越施工作业带施工; 3 、施工是否利用现有便道。 保护植被, 减少损失 1 、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2 、是否定时洒水; 3 、粉状材料堆放时是否覆盖。 防止施工噪声影响 居民的正常生活; 减少施工扬尘对居 民的影响 28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管线穿越重 管线穿越重要湿地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和作业带 减少施工活动对重 11.1.2 ①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 制定环境风险方案措施及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演练; ③ 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及环境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④ 申领排污许可证,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卡,对环保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 护; ⑤ 按照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开展定期、不定期环境监测于污染源监测,发 现 问题及时处理; ⑥ 完善环境管理目标任务与企业污染防治措施方案,配合地方生态环境部 门 制定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⑦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生态环境部门 汇 报; ⑧ 对全体员工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培训,加强国家环保政策宣传,提高员工 环 保意识,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11.1.3 ① 天然气气井废弃管理,包括废弃标准,废弃井申报、批准及封井回填管 理; ② 地面集输工程 (管线、站场) 废弃管理; ③ 地面井场、站场植被恢复或复耕管理。 11.2 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 11.2.1 环保措施及其运行参数,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总量指标,污染物 排放的分时段要求。 (1)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工程实施后,气田采出水及生产废水处理后回注地层;无新增污水,不涉及 新增水污染排放量。 (2)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 有组织 污染物颗粒物、NOx、 SO2 年排放量分别为 0.953t/a、3.47t/a、 0.028t/a;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5.07t/a。 11.2.2 28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选派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兼、专职人员对排污口进行管理,做 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11.2.2.3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环保部令第 31 号) 等规定,企 业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 境 信息。 本次评价对延长石油第一采气厂提出以下环境信息公开要求: (1)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每 年 3 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 电 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第一采气厂应及时关注,明确本单位是否列入 名 录。 (2) 如果本单位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则应当在 90 日内公开下列信息: ①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 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②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 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 排放总量; ③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⑥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3)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通过其网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 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同时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 种 方式予以公开: ①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②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③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④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 所或者设施; 29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⑤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 11.2.3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建议清单见表 11.2.3- 1。 29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1.2.3-1 分类 施工期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清单一览表(建议) 污染 类别 污染源 治理措施、设施 数量 验收标准 固废 生活垃圾 临时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 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 运输车辆遮盖篷布 / 《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 (DB61/1078-2017) 施工场地、围栏,道路临时硬化 / 洒水车租用 1辆 废气 生态 废水 施工扬尘 临时占地 施工过程中分层取土、保存表土、分层回填;施 工 结束后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等 采出水、 作业废水 各集气站设污水罐及污水罐 / 暂存后拉运至井区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 理站)处理后回注 生活污水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1套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三级标准 压缩机废气 采用自用气(天然气)为燃料,配备8m 高排气筒 2套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 中二级 标准 烃类气体 密闭集输、伴生气火炬放空、放散装置 3套 本体降噪 2套 半封闭式压缩机房 2座 机泵 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 2座站场 生活垃圾 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 若干个 集中收集拉运处置 生活污水处理污 泥清运 定期清运 / 用作农肥 废润滑油 统一盛装于废润滑油桶内,清运至井区净化厂危 废暂存点暂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临时占地土地恢复率 100% 废气 运行期 噪声 固废 压缩机 292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9728-2020)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 排放 控制标准》(GB37822-201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区标准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态 绿化 井场、站场内外适宜绿化区域进行绿化 、 进站道路载种行道树 / 有效覆盖率不得低于90% 风险 站场 初期雨水收集池,罐区围堰、站场风险防范措施 2座 / 29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3 环境管理 11.3.1 延长气田采气四厂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采气四厂为延长石油二级单位,环境管理体系、制度与延长石油环境管理体 系、制度基本一致。 根据 HSE 管理体系标准和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建立 HSE 管理 体 系 的 规 定和要 求 ,参照公 司的安全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情况,采 气四厂建 立 了 HSE 管理组织机构,如图11.3.1-1所示。 针对本天然气开采项目,采气四厂另成立采气大队、巡线大队,均设 HSE 管 理小组,组长由队长担任,组员由副队长、安全环保质监组及技术组组成,安全环 保质监组环保员兼职 HSE 环保现场监督员。 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安全环保科负责本项目所在区域环保专业的技术综合管理; 机关各业务部门按各自的环保管理职责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环保管理。 在产建期,延长气田采气四厂设置专门的环保岗位,配备 1 名环保专业人 员, 负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及环保工程的检查和预验收,负责协调与环保、 土 地等部门的关系,以及负责有关环保文件、技术资料的收集建档。由延长气田采气 四厂委托环保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具体落实环保措施的实施。 在生产运行期,由采气四厂下设采气大队的安全环保质监组负责本项目的环 保管理工作,内设专职环保员及质量管理员,负责环保文件和技术资料的归档, 组织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负责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事故防范和外部协调工作。 11.3.1-1 29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3.2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建立了基本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本项目的实施,要在现 有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本项目产建特点、周围环境敏感程度及地方环境 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继续进行完善和优化。 11.3.2.1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见表 11.3.2- 1。 11.3.2-1 实施部门 主要内容 1 、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指标与方案管理程序 2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管理程序 3 、原辅材料、能源及给排水管理程序 4 、工业三废管理程序 本项目采气 5 、集气站、管线环境风险应急管理、控制及事故状态下应急响应程度 6 、环保设施监督管理及违章、纠正与预防污染措施程序 大队 7 、节能降耗、污染预防、减污增效、资源化利用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8 、环境监控、文件记录控制管理程序与环境管理内部审核程序 9 、强化风险事故应急管理,定期开展 HSE 审核程序 10 、建立合同方环境行为影响程序与供应商管理程序 11.3.2.2 主要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规程见表 11.3.2-2 、表 11.3.2-2。 11.3.2-2 实施部门 主要内容 1 、内部环境保护审核、例会制度 2 、环境质量管理目标与指标统计考核制度 3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清洁生产管理、审计和岗位职责奖惩制度 4 、内部环境管理监督与检查制度 5 、环保设施与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管理考核制度 6 本项目采气 、环境保护定期、不定期监测制度 7 、污染源监控与监测计划制度 大队 8 、危险化学品贮运、使用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9 、危险废物回收、贮存、处理处置登记制度 10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与环境污染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及报告管理制度 11、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 12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1.3.2-3 实施部门 主要内容 1 、环保设施与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2 、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和保养管理规程 本项目采气 3 、隔声降噪、消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规程 4 、环保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规章 大队 5 、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规划 6 、重点环保设施污染控制点巡回检查制度 29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3.3 要求建设单位按照《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 (试行) 》(HJ 944-2018) 内的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进行。 11.4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掌握内部生产工艺过程三废 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正确评价环保设施净化效率,制定控制和治理污染 方案的有效依据,也是建立健全环保监测制度与计划,预防环境污染,强化风险 事故防范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11.4.1 环境监测管理 (1) 对运行期间的污染源及环境监测要求委托当地具有环境监测资质和国 家计 量认证资质专业机构承担; (2) 常规项目环境监测可由延长石油下属环保监测站进行,但从事监测工 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3) 建立健全污染源监控和环境监测技术档案,掌握三废排放变化状况, 强化 作业区环境管理,并接受当地和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11.4.2 环境监测计划 产建项目运行期,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环境要素导则、《排污单位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 总则》、《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要求,进 行自行监测,生产运行期间的污染源与环境监测计划见表 11.4.2- 1 和表 11.4.2-2。 11.4.2-1 类别 污染源 监测点位置 监测点 监测频率 各集气站 氮氧化物、 压缩机 颗粒物 排气筒 预留采样孔 1 次/年 氮氧化物、 颗粒物、二 氧化硫 排气筒 预留采样孔 1 次/年 有组织 废气 锅炉 监测项目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 各集气站 甲烷(根据地 各站场周界 废气 无组织 方生态环境 部门要求适 时增加) 上风向 1 个 点 ,下风向 4 1 次/季度 个点 控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 (GB16297- 1996) 中表 2 二级标准 《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DB61/12262018)中燃气锅炉的标准 限值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39728-2020) / 29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非甲烷总烃 ( 1h 平均浓 度、任意一 次浓度) 噪声 集气站内 噪声源 Leq (A) 厂区内 各站场四周 工艺装置区 1 次/季度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 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4 个场界 1 次/季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 11.4.2-2 类别 地下水 土壤 生态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置 监测点 监测频率 控制标准 pH 、石油类、石 油烃(C6~C9)、石 油烃(C10~C40) 、 集气站污水罐下 《地下水质量标准》 汞、砷、六价铬、 2个 1次/半年 (GB/T 14848-2017) 游5~ 10m 总硬度、挥发性酚 Ⅲ类标准 类,同时记录水位 埋深 石油类、石油烃 各集气站污水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 (C6~C9)、石油 罐、污水罐 附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 烃(C10~C40)、 3个 1次/年 近可采样处, 行)》(GB36600-2018)第二 汞、砷、六价铬、 柱状样 类用地筛选值 含盐量 群落结构 4 次,竣工 临时占地恢复率100% ,场 植被覆盖度 工程建设涉及区 3 ~ 5 个 验收时1次, 站、道路宜绿化区域植被覆 运行后头三年 点 生产力、生物量 域 盖度90%以上 ,1次/年 景观完整性 11.5 环境监督管理 (1)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延安市生态环境局负 责对该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2)项目涉及的各区县生态环境分局接受延安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指导,监督 建设单位落实环境管理计划,执行有关环境管理法规、标准,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环保设施施工、竣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9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结论 12.1 工程概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拟投资 24006.71 万元于陕 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宝塔区临镇进行宜川延 203 井区地面工程建设。项目总体 新 建 集 气 站 2 座 ,延 128 井 区 3#集气 站扩建增设 收球筒 1 具。共 敷设采 气 管 线 73.89km,集气管线 33.56km,纳入井场 19 座,接入气井 45 口,建成产能 1.1 亿方/年。 项目天然气经集气管线输送至 YC1#集气站,后输送至延 128 井区已建 3#集气站,通 过已建的集气管线最终输至延 128 井区南泥湾净化厂统一处理。(根据后期设计调整, 项目实际纳入井场由立项的 21 座调整至 19 座,集气管线由 34.32km 调整至 33.56km, 采气管线由 86.19km 调整至 73.89km,清管站功能纳入 YC1#集气站内)。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即“常规石 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陕西省、延安 市等相关规划要求,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 12.2 环境质量现状 12.3.1 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评价范围涉及黄土梁峁沟壑水土流失控制区及宜 延黄土梁土壤侵蚀敏感区,根据统计结果,调查区总面积为 27.75011km2,其土地利 用方式受地形地貌、气候及水分条件的控制,土地利用类型以其他草地为主,草地主 要为退耕还林后的过渡性地类,主要分布于塬面以及地形起伏较小的坡地;其次为旱 地,旱地主要分布于沟谷与部分黄土梁、峁表面;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主要分布于黄 土谷坡;果园主要分布于城镇沿河地带。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小。 12.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宝塔区、宜川县的 PM10、PM2.5、SO2、NO2 年均浓度,CO 的百分位数日均浓度 和 O3 的百分位数 8h 平均质量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因此判定本项目气田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达 标区;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境保护 局科技标准司编写)中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值(2.0mg/m³);总烃满足满足参考 以色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5.0mg/m3 限值要求。 29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3.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地表水环境现状 本次项目所设置的 2 个监测断面,检测的 pH、COD、BOD5、氨氮、氟化物、硫 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检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要求。说明井区范围内各地表水体整体水质较好。 2、地下水环境现状 评价共在井区范围内设置 5 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监测点各监测项目在监测期 间监测值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石油类符合参考标 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要求。 12.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昼夜间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评价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12.3.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监测点监测因子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表 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项目)要求;占地范 围外土壤监测点监测因子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行)》(GB15618-2018)中的其他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12.3 污染物排放情况 12.3.1 废气排放情况 1、施工期 集气站、管线(采气管线、集气管线)及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 废气和车辆尾气等。 2、运行期 本项目建设内容中各集气站设的压缩机、锅炉排放口属于有组织源,正常排放口, 有组织污染物颗粒物、NOx、SO2 年排放量分别为 0.953t/a、3.47t/a、0.028t/a;放空火 炬属于有组织源,属于特殊排放口,火炬高度≥20m。集气站放空火炬燃烧放空天然 气属于非正常排放,包括站内超压放空、检修放空。 本项目天然气开采、集输及处理均采用密闭集输系统,正常生产时,理论上无天 299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然气逸散,但在实际生产中井场、站场法兰、阀门等处均会有少量天然气逸散。其中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5.07t/a。 12.3.2 废水排放情况 1、施工期 施工期废水包括管道试压废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管道试 压分段进行,污水排放量较小,用于附近植被灌溉,禁止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环 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用作农肥及场地洒水抑尘。 2 、运行期 本项目运行期的废水主要是集气站产生的气田水及生产废水,及各站场产生 的生活污水。本项目2座集气站总设计规模为35×104m3/d,则集气站日产液量7m3/d, 2310m3/a,主要污染 因子有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化物、石油类,悬浮物, pH5~7,氨氮、铁等;清管废水约0.5m3/次·站,每年清管2次,即2m3/a;集气站单站 检修废水产生量为1.6m3/次,合计约3.2m3/次,每年检修4次,即12.8m3/a;生活污水 排放量为为757.5m 3 /a,主要污染物为COD 、氨氮、SS等。 气田水、生产废水经井区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后, 回注地层;生活污水经站 内地埋式一体化设备处理后,拉运至附近城镇污水处理 厂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12.3.3 噪声排放情况 1 、施工期 井场噪声源多,并且分散分布,主要源自站场、管道及道路建设过程中使用的 施工机械、 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源强为87~105dB(A)。 2 、运行期 集气站主要噪声源为计量分离橇等生产设备,污水排放泵等小功率泵类噪声, 非正常情况下火炬燃烧产生气流噪声。其中计量分离橇噪声源强较小,火炬噪声为 非正常工况噪声。集气站工艺区燃气压缩机源强100dB(A),空冷器源强90dB(A), 泵类噪声源强75dB(A)、放空火炬噪声 110dB(A)。 12.3.4 固废排放情况 1 、施工期 钻井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 3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运行期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清管 废渣、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其中废润滑油产生量为1t/a,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定 期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产生量为 0.15t/a,清理用作农肥;本项目清管废水通统一拉运至甘泉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 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在污水处理厂进行清管废渣的分离,故清管废渣不在集气站单 独分离、收集,此处不单独核算量;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25t/a,委托第三方机构定 期清运至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产生量为3.3t/a,产生量为8.25t/a。 12.4 主要环境影响 12.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占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 的土地利用结构,占地范围内原有植物的 清理、占压及施工人群的干扰,会对土 壤性质、土壤肥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站场、 管线施工扰动,使站场、管线及周围的土壤结构和植被遭到破坏,降低水土保持功 能,加剧水土流失,对原有景观的连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同时在施工期 形成点状、线状工程建设景观。 12.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运行期,各集气站压缩机燃烧废气、锅炉燃烧废气的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2 类标准要求,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值最大的 为锅炉排气筒,PM10、NOx、SO2 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 0.27%、2.54%、0.04%, 故有组织废气排放对外界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各集气站下风向 0~2500m 范围内非甲烷 总烃浓度值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标准限值 2.0mg/m3 ,其中 YC1#站下风向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最大,达到 0.48%。由此可见,站场非 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小。 12.4.3 水环境影响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 集气站分离气田水暂存于站内污水罐或污水罐,定期拉运至井区延653井区下 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后回注地层,不排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 响小。集气站定期 会对设备进行检修,对管线进行清管,会产生检修废水及清管 废水,供水设备会 定期排放废水。收球筒内的清管废水(球筒泄压后排放)、检 30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修污水均通过排污 汇管自流进入地下污水罐,然后通过装车泵直接装车,或者提 升至地上污水 罐再通过气压装车,运至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 处理后回注,不排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集气站生活污水先进入化粪 池进行预处理,经调节池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拉运至 附近城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故项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不随意乱排,对 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地下水环境影响 正常情况下,采气井场无污染物产生,站场内废水集中收集暂存,定期拉运 处理,各区采用分区防渗,集输管线设压力监控,以防泄漏,不会对地下水产生 影响。在非正常状态下,如集气站污水罐发生泄漏,特征污染物硫化物在持续 运 移100d时厂界已小于检出限,未运移至厂界及下游永坪川。即在严格定期防 渗检 漏并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集气站在发生污水罐破裂导致废水泄漏的 情况下对 厂界内及厂界周围潜水产生影响较小。 12.4.4 声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钻井井场昼间除南场界(靠近泥浆不落地设备一侧场界)噪声超标外, 其余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南场 界昼间噪声超标值较小,为0.47dB(A);夜间除西场界噪声达标外,其余 场界超 标,超标范围在8.9~15.47dB(A),最远达标距离距离南场界 94m 。压裂作 业时 在距压裂设备 35m(距井场边界17m)处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排放 标准》 (GB 12523-2011) 昼间排放标准 70dB(A);在距压裂设备 200m (距 井场边 界 182m) 处能够满足其夜间排放标准 55dB(A) 。气井在钻井过程中,对 周围敏感 点噪声影响有限;压裂及试气过程中,对周围敏感点会产生噪声影响, 但一般压 裂作业、试气周期短,仅为几天,施工结束后,噪声消失。 运行期,在不考虑放空火炬噪声的情况下,根据噪声预测结果,YC2#集气站 各 场 界 预 测 点 噪 声 昼 间 贡 献 值 为 34.90~49.26dB(A) , 夜 间 贡 献 值 为 34.10~49.21dB(A);集气站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 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非正常工况或事故情况时,考虑放空火炬噪声,根据噪声预测结果,YC2#集 气 站 各 场 界 预 测 点 昼 间 噪 声 贡 献 值 为 59.08~74.15dB(A) , 夜 间 噪 声 贡 献 值 为 3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9.03~74.15dB(A);昼间噪声贡献值除东场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2 类标准要求外,其余全部超过 2 类区标准要求,各场界超标距 离为 65.5~ 115m;夜间在满足夜间偶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15dB (A) 情 况 下 , 除 东 场 界 噪 声 达 标 外 , 其 余 各 场 界 均 超 标 , 超 标 距 离 为 24~74m 。本项目拟建2座集气站周围200m范围内均无居民点等声环境敏感点,故 在非正常情况下考虑放空火炬噪声时,不会对声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 12.4.5 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 运行期,集气站收球筒内的清管废液(球筒泄压后排放,含清管废渣)通过排 污汇管自流进入地下污水罐,然后通过装车泵直接装车,或者提升至地上污水罐再 通过气压装车,运至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处理后回注。故清管 废渣在集气站不单独收集,统一在井区延653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 进行固液分离。清管废渣属于危险废物,井区统一按危废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 进行收集、处置,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按照其性质进行妥善处置后,对环境 影响小。 12.4.6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运行期,集气站采取分区防渗,不会对土壤产生影响。 非正常状况下,运行期集气站排放罐泄漏导致污染物垂直入渗。随着时间的推移, 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运移深度增加。场地范围内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均满足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二 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以垂直入渗为主,扩散影响范围有限, 基本可控制在厂内,因此对评价范围内耕地等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建设项目土壤环境 影响可接受。 12.4.7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本项目涉及的 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天然气、油类物质(废润滑油、柴油)及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污染 物 CO、SO2 等,主要分布于井场、集气站、采气管线、集气管线等危险单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D判断,本次评 价的集气管线大气和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2。 3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各井场井位选择时,按照《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31033-2014) 的要求,一般不会造成井场外人员伤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井场内严禁烟火, 配 备有消防沙、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及时进行消防灭火, 对周 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管线设置截断阀阻断大量气体外溢,且集气站配备灭火装备,发生火灾能够及时 有效进行灭火,事故产生的次生污染 CO 对居民影响较小。 对柴油罐区和装置区、压缩机地面按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集输管线站场配备压力阀,能够及时发现事故,集输管线各截断阀在事故情况下 及时关闭,避免大量天然气外泄,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对周边影响较小。 跨河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合适位置设置沉淀池。泄漏事故 发生后,运输人员及时收集泄漏物质,部分泄漏物延桥面径流系统进入沉淀池,不会 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地下水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风险监控措施,可有效预防泄漏事故对地下水 的影响。 12.5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阶段未收到公众意见反馈,若评价区公众对工程建 设期的噪声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以及运行期间“三废”排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 响表示担心,建设单位表示完全理解,并对公众提出的各项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将予以 采纳;同时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专家提出的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宝贵意见也将积 极采纳,对于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其它环保措施,建设单位也将逐一落实,确保 把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12.6 环境保护措施 12.6.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合理选址、选线,尽量避开农田、地表水、居民点等敏感目标;严格控制 施工范围,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恢复;道路、管道开挖中 将表层土分开堆放、分层回填;对井场、站场、管线施工作业带植被加强管理抚育, 防治水土流失;退役期场站拆除井场设备,部分管线拆除,大部分就地废弃,采气井 进行封堵,对土地进行生态恢复。 30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6.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采用节能环保型柴油动力设备,并适当提高排气筒高度,减少污染 物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2、运行期 本项目运行期采用井间串接技术,集气站在单井进站和外输流程上设置截断阀, 主要生产设备的进出口设阀门,可实现按设备、进站管线进行单独放空,从技术及管 理角度,减少放空次数和放空量,减少放空气体燃烧烟气及污染物排放。井场设发球 阀,集气站设收球筒,可实现对采气管线、集气管线的不停气密闭清管。 天然气开采、集输采用全密闭流程,禁止就地直接放空天然气排入大气,集气站 放空火炬需实现自动点火,定期对井场、管线进行巡检,消除事故隐患,减少烃类气 体的泄漏,集气站各工艺区均设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进入站内放空管线,经放空火炬 燃烧排放。采取以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运行期废气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缓,天 然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5%,满足《石油天然气开发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集气站 处理天然气损耗率不高于 0.5%的要求。使各场站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 最高点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场 站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限值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要求。综上,项目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12.6.3 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各场站施工期生产废水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或用于洒水抑尘; 管道试压分段进行,试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SS,基本没有其它污染物,试压废水经 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最终由罐车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 处理站)集中处理后回注,不外排;井场、集气站等场站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 施工结束后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2)运行期 本项目 YC1#集气站设置 1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厂区 绿化,YC2#集气站设置 1 座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处理;集气站产生的气田采 30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出水及其他生产废水,统一收集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集 中处理后回注。 2、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制订巡线制度,对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及时排查因使用时间长,腐 蚀等原因造成的管壁减薄、管线泄漏等隐患。集气站污水罐、放空分液罐、初期雨水 收集池、生活污水调节池等设置液位检测,日常运行过程中,对各检测数据及时跟踪 记录,发现液位、压力检测数据异常,应排查罐体、池体是否发生泄漏,如发生泄漏, 及时堵漏,防止因泄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集气站进行分区防渗,污水罐采用地 上罐,并设置围堰,放空分液罐采用地下罐,罐下池体中铺设中粗砂。 12.6.4 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柴油机安装隔声间或隔声罩,气流通道安装消声器,同时对设备基 础配套减振设备;地面集输工程施工,合理规划施工便道,使其尽量远离村庄;基础 施工场地距居民点较近时,要在场界四周安装隔声屏或吸隔声墙,禁止夜间高噪声施 工。 2、运行期 本项目运行期优化集气站平面布置,使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居民点;在进行设备 采购时,选用低噪声泵类,设置减振基础;非连续泵类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 优化火炬筒设计,降低放空噪音。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正常工况下,集气站昼夜间噪 声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站 场附近敏感点昼夜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 12.6.5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施工营地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拉运处理。其他固废分类收集,合理处置。 2、运行期 各集气站设垃圾收集桶,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与第三方拉运单位签订协议, 定期将生活垃圾清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各集气站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 期排泥,产生量较小,可作为站场周围农田施肥,利用措施可行。 30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6.6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 本项目加强废水及固废的收集及处理,井场作业场地下铺设防渗布,隔绝可能产 生污染环节、设备与土壤的接触。 2、运行期 本项目站场分区防渗,对各防渗区,要定期检查罐体、池体防渗措施的完整性。 在集输管线上方设置标志,并专门设置巡线工,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查、检测、防护, 防止断裂、穿孔,造成泄漏。定期对管线进行壁厚检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管段要及 时更换。 12.6.7 风险防范措施 井场:与村庄等敏感保护目标的距离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及《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31033-2014)要求。 修井时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防止井喷事故发生。气井井口设置高低压安全 截断阀。 集气站:进、出站区设置截断阀或回止阀,主要压力容器设置防止超压的先导式 安全阀及放空阀,集气站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 集输管线:优化管线选线,尽量避开城镇、企业和人口稠密地区;管线敷设前, 加强对管材和焊接质量的检查,加强管线防腐。运行期,定期巡线,定期清管,定期 对管壁厚度进行测试,及时管线泄漏的隐患。 12.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该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体现在环境效益方面。 工程的实施,有利于降低 SO2、NOx、烟尘、固体废物的处理费用,减少因燃煤造成 的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因空气污染引起疾病的概率, 减少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工程环境效益是显著的。在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实 施的情况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得到协调发展。因此,从环 境经济的综合角度分析,本项目合理可行。 12.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为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减轻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施 3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期要实施 QHSE 管理,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环境监理。运行期环境管理首先确保日 常站场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其次工作重点应针对管道破裂、站场事故排 放等风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评价详列了本项目各污染源(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总量指标, 执行的环境标准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正常运行中污染排放管理提供依据。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按照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及生态监测计划对 项目施工期、运行期进行满足要求的环境监测。 12.9 评价总结论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 开采”中的天然气开采,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 省、市的相关规划要求。 本项目采用生产工艺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按照“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工 程设计、本报告书提出环保措施并强化环境管理后,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 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基本可行;集气站产生的气田采出水及其他生产废水,统一收集 拉运至延 653 井区下寺湾处理厂(原甘泉处理站)集中处理后回注,YC2#集气站设 置 1 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作厂区绿化,YC1#集气站设置 1 座 化粪池,委托周边村民清掏处理,废气污染源及场站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 到合理收集和处置,项目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生态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和补偿, 并减至最小程度;环境风险可防控。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12.10 要求与建议 12.10.1 要求 1、项目开发过程中,产建工程禁止设置在本评价报告提出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重要湿地等各类禁止开发区,依法建设。 2、管线穿越道路、河流等要征得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严格 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钻井井场废弃物收集、处理及处置严格执行《延安市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 置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严禁施工废弃物随井布点、就地掩埋。 4、严格执行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对项目污染源、周边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进 行定期监测,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及各种污染物控制措施得到监督、落实。 30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宜川延203井区地面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完善天然气开采、集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减缓措施,加强 对各类拉运车辆管理,严格规范各项生产操作规程,防治污染事故的发生。 12.10.2 建议 1、切实贯彻国家、陕西省以及气田所在地区关于生态建设的有关规定,使资源 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按照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要求,搞好清洁文明站场建设。 3、加强日常环保安全综合管理,强化对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杜绝违章操作。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