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pdf
目录 1、总则 .........................................................................................................................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编制依据........................................................................................................... 1 1.3 后评价总体构思............................................................................................... 4 1.4 评价因子筛选................................................................................................... 5 1.5 评价执行标准................................................................................................... 6 1.6 评价工作范围及等级..................................................................................... 14 1.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6 1.8 环境功能区划................................................................................................. 17 1.9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7 2、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 21 2.1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履行过程......................................................................... 21 2.2 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情况..................................................................... 30 3、建设项目工程评价 ............................................................................................... 31 3.1 企业基本情况................................................................................................. 31 3.2 主要工程内容................................................................................................. 31 3.3 生产工艺......................................................................................................... 37 3.4 水平衡分析..................................................................................................... 39 3.5 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41 3.6 环境风险......................................................................................................... 45 3.7 工程变动情况及分析..................................................................................... 48 4、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 ........................................................................... 50 4.1 自然环境简况................................................................................................. 50 4.2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变化......................................................... 52 4.3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52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57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59 4.6 声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65 4.7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67 5、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 78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78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78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79 5.4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验证................................................................................. 79 6、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 80 6.1 废气治理措施有效性评估............................................................................. 80 6.2 废水................................................................................................................. 83 6.3 噪声................................................................................................................. 84 6.4 固体废物......................................................................................................... 84 7、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 91 7.1 污染防治改进措施......................................................................................... 91 7.2 环境监测计划补充措施................................................................................. 91 8、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 93 8.1 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93 8.2 环境质量现状................................................................................................. 93 8.3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94 8.4 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96 8.5 结论及建议..................................................................................................... 97 1、总则 1.1 项目背景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是集纺织印染助剂生产、销售和技 术研发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厂址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 占地面积 30921.75m2。 企业于 2006 年 4 月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 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 年 4 月 14 日取得了该项目环评批 复(沈环保审字[2008]78 号)。2011 年 8 月 15 日取得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沈 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沈环保验字[2011]073 号)。但由于市场销售状况不好,该产品于 2015 年停止 生产。 原产品停产后,企业在依托已建厂房及装置基础上,建设一套年产 300 吨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年产 6600 吨净洗剂的生产装置。2015 年 8 月 企业委托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5 年 6 月 24 日取得该项目环评批复(沈环化审字[2015]10 号)。2016 年 4 月 13 日取得沈阳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 见(沈环化试字[2015]14 号),生产至今。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部令 第 37 号)及《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 通知》及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求,公司委托沈阳易信赢环境技术咨询服务有 限公司开展本次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 2016 年 1 月 1 日实施,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7 号,2018 年 1 月 1 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 年 12 月 24 日发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04 号,2022 年 6 月 5 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 年 8 月 31 日发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第 8 号,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修正),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2020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8)《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令第 682 号,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6 年 1 月 1 日);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生态环境部,2021 年 1 月 1 日施行; (11)《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2019 年 1 月 1 日; (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令第 29 号,2019 年 10 月 30 日; (1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2013 年 9 月 10 日; (14)《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2015 年 4 月 2 日; (15)《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2016 年 5 月 28 日; (16)《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 号; (17)《“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18)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3 号); (19)《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 第 23 号),2022 年 1 月 1 日实施。 2 1.2.2 辽宁省相关法律法规 (1)《辽宁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8 年本)》; (2)辽宁省环保厅辽环发[2015]17 号《辽宁省环保厅关于贯彻执行环保部建设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5.3.13; (3)辽政办发[2016]76 号《辽宁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8.19; (4)辽政发[2017]22 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 和保护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 年)的通知》2017.4.25; (5)辽政发[2018]31 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 行动方案(2017-2020 年)的通知》2018.10.13; (6)《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审核和管理的通知》(辽环综函[2020]380 号,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7)《辽宁省“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与削减工作实施方案》; (8)关于公开征求《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 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2021 年 11 月 29 日。 1.2.3 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9)《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 (10)《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884-2018); (1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3 (13)《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06); (14)《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 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 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2013 年 6 月 8 日实 施; (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16)《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 (17)《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1209-2021)。 1.2.4 项目相关资料 (1)《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沈阳环境 科学研究院、2006 年 4 月); (2)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环保审字[2008]78 号、2008 年 4 月 14 日); (3)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环境保 护意见(沈环保验字[2011]073 号、2011 年 8 月 15 日); (4)《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 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15 年 8 月); (5)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 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环化审字[2015]10 号、2015 年 6 月 24 日); (6)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 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沈环保经开验字[2016]0056 号、2016 年 4 月 13 日); (7)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9 年 5 月); (8)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厂一策(2021 年 1 月)。 1.3 后评价总体构思 (1)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回顾,全面了解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环境影 4 响评价建设内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设内容、环保措施的相符性,并依据现行 标准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对应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建议; (2)对比环评与项目实际排污情况,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预测验证,预测方 式原则上与原环境影响评价一致并兼顾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更新内容及要求; (3)环境现状分析充分利用既有的环境现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特征因子 充分利用现状监测数据说明项目运行以来的环境质量情况变化。 1.4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具体见表 1-1。 表 1-1 评价因子表 类别 大气环 境 项目 原环评阶段 技术改造环评阶段 后评价阶段 PM10、SO2、NO2、 氯化氢 常规因子:PM10、PM2.5、 SO2、NO2、O3、CO、 特征因子:非甲烷总烃、 TSP、硫化氢、硫酸雾 现状评价 TSP、SO2、NO2 现状评价 pH 值、溶解氧、化 pH 值、溶解氧、化学需 pH 值、COD、SS、 学需氧量、生化需氧 氧量、生化需氧量、 石油类、挥发酚、 量、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 氨氮、硝酸盐氮、 六价铬、石油类、挥 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 亚硝盐氮、氯化 发酚、氰化物、氨氮、 氨氮、铅、镉、铜、锌、 物、高锰酸盐指数 铅、镉、铜、锌、砷、 砷、汞 汞 地下水 环境 现状评价 K+、Na+、Ca2+、Mg2+、 pH、总硬度、硫酸 CO32-、HCO3-、Cl-、SO42-、 嗅和味、pH、总 盐、氯化物、铁、锰、 pH、氨氮、硝酸盐、亚硝 硬度、氯化物、挥 铜、锌、挥发酚、高 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 发性酚类、高锰 锰酸盐指数、硝酸盐 物、砷、汞、铬(六价)、 酸盐指数、硝酸盐 氮、亚硝酸盐、氨氮、 总硬度、铅、氟、镉、铁、 氮、亚硝酸盐氮、 氟化物、氰化物、汞、 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 氨氮、总大肠菌 砷、镉、六价铬、铅、 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 群、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 数 声环境 现状评价 等效连续 A 声级 等效连续 A 声级 等效连续 A 声级 土壤 现状评价 - - 基本项 45 项+pH 地表水 环境 5 1.5 评价执行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1.5.1.1 环境空气 (1)原环评阶段: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技改环评阶段: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特征污 染物氯化氢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 的最高容许浓度。 (3)后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特征污 染物硫化氢、硫酸空气质量浓度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 D;非甲烷总烃空气质量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详解》。 表 1-2 后评价阶段环境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单位 PM10 24小时平均 150 μg/m PM2.5 24小时平均 75 μg/m3 24小时平均 150 μg/m3 1小时平均 500 μg/m3 24小时平均 80 μg/m3 1小时平均 200 3 μg/m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μg/m3 1小时平均 200 μg/m3 24小时平均 4 mg/m3 1小时平均 10 mg/m3 TSP 24小时平均 300 μg/m3 非甲烷总烃 1次值 2000 μg/m3 硫酸 1小时平均 300 μg/m3 硫化氢 1小时平均 10 μg/m3 SO2 NO2 O3 CO 6 标准来源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 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详解》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附录D 1.5.1.2 地表水 (1)原环评阶段: 地表水细河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V 类水 质标准。 (2)技改环评阶段: 附近浑蒲灌区根据环保规划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Ⅴ类标准。 (3)后评价阶段: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质标准。 表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 单位 Ⅴ类标准值 pH 无量纲 6-9 溶解氧 mg/L 2 COD mg/L ≤40 BOD5 mg/L ≤1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15 六价铬 mg/L ≤0.1 石油类 mg/L ≤1.0 挥发酚 mg/L ≤0.1 氰化物 mg/L ≤0.2 氨氮 mg/L ≤2.0 铅 mg/L ≤0.1 镉 mg/L ≤0.01 铜 mg/L ≤1.0 锌 mg/L ≤2.0 砷 mg/L ≤0.1 汞 mg/L ≤0.001 1.5.1.3 地下水 (1)原环评阶段: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 III 类标准。 (2)技改环评阶段: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 III 类标准。 7 (3)后评价阶段: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 III 类标准。 表 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 单位 Ⅲ类标准值 pH 无量纲 6.5≤pH≤8.5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45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硫酸盐 mg/L ≤250 氯化物 mg/L ≤250 铁 mg/L ≤0.3 锰 mg/L ≤0.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耗氧量(CODMn 法) mg/L ≤3.0 氨氮(以 N 计) mg/L ≤0.50 总大肠菌群 MPNh/100mL ≤3.0 细菌总数 CFU/L ≤100 亚硝酸盐 mg/L ≤1.00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0.0 氰化物 mg/L ≤0.05 氟化物 mg/L ≤1.0 汞 mg/L ≤0.001 砷 mg/L ≤0.01 镉 mg/L ≤0.005 铬(六价) mg/L ≤0.05 铅 mg/L ≤0.01 1.5.1.4 声环境 (1)环评阶段: 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 2 类。 (2)技改环评阶段: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 (3)后评价阶段: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 表 1-5 声环境质量标准 方位 声环境功能 8 等效声级 Leq(A) 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厂界四周 1.5.1.5 土壤 (1)环评阶段: 无。 (2)技改环评阶段: 技改项目土壤质量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 准(旱地、农田)。 (3)后评价阶段: 后评价阶段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管制值。 表 1-6《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单位:mg/kg 污染 物 筛选值 管制值 污染物 筛选值 管制值 污染物 筛选 值 管制 值 砷 60 120 1,2-二氯乙烷 5 21 三氯乙烯 2.8 20 镉 65 172 1,1-二氯乙烯 66 200 1,2,3-三氯 丙烷 0.5 5 铬 5.7 78 顺-1,2-二氯 乙烯 596 2000 氯乙烯 0.43 4.3 铜 18000 36000 反-1,2二氯乙烯 54 163 苯 4 40 铅 800 2500 二氯甲烷 616 2000 氯苯 270 1000 汞 38 82 1,2-二氯 丙烷 5 47 1,2-二氯 苯 560 560 镍 900 2000 1,1,1,2-四氯 乙烷 10 100 1,4-二氯 苯 20 200 四氯 化碳 2.8 36 1,1,2,2-四氯 乙烷 6.8 50 乙苯 28 280 氯仿 0.9 10 四氯乙烯 53 183 苯乙烯 1290 1290 氯甲 烷 37 120 1,1,1-三氯 乙烷 840 840 甲苯 1200 1200 2.8 15 间二甲苯 + 对二甲苯 570 570 76 760 苯胺 260 663 1,1-二 氯 乙烷 9 100 1,1,2-三 氯乙烷 邻二 甲苯 640 640 硝基苯 9 2-氯 酚 2256 4500 苯并[a]蒽 15 151 苯并[a]芘 1.5 15 苯并 [b] 荧蒽 15 151 苯并[k]荧蒽 151 1500 䓛 1293 12900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5.2.1 废气 (1)原环评阶段: 生产工艺过程没有大气污染物排放。 (2)技改环评阶段: 技改项目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 标准。 表 1-7 工艺废气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排放限值 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 氯化氢 100mg/m3 0.26kg/h 15m 无组织氯化氢 3 0.2mg/m - - 无组织颗粒物 1.0mg/m3 - - 执行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16297-1996)中表 2 标准 (3)后评价阶段: 后评价阶段全厂有组织、无组织废气执行下表标准。 表 1-8 废气排放标准 产污环 节 产品生 产 装卸、污 水处理 污染物名 称 排放形 式 排放限值 排放速率 颗粒物 120mg/m3 3.5kg/h 硫酸雾 45mg/m3 1.5kg/h 120mg/m3 10kg/h 臭气浓度 2000 - 颗粒物 1.0mg/m3 - 挥发性有 机物(非甲 烷总烃) 有组织 无组织 硫酸雾 3 1.2mg/m 10 排气筒 高度 15m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4554-93) - - 执行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等 挥发性有 机物(厂界 非甲烷总 烃) 4.0mg/m3 挥发性有 机物(生产 车间外非 甲烷总烃) 3 2.0mg/m - 硫化氢 0.06mg/m3 - 臭气浓度 20mg/m3 - (GB16297-1996) - 《挥发性有机物无 组织排放控制标 准》(GB37822-2019)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4554-93) 1.5.2.2 废水 (1)原环评阶段: 废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21-60-89) 中二级新、扩、 改标准。 表 1-9 原环评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排放限值 COD 100mg/L 氨氮 15mg/L 悬浮物 100mg/L 执行标准 《辽宁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21-60-89) 中二级新、扩、改标准 (2)技改环评阶段: 废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表 2 标准。 表 1-10 技改环评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排放限值 COD 300mg/L BOD5 250mg/L 氨氮 30mg/L 石油类 20mg/L 总磷 5mg/L 悬浮物 300mg/L 执行标准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表 2 标准 (3)后评价阶段: 11 废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排入污水处 理厂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表 1-11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排放限值 执行标准 pH 6-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色度 100 COD 300mg/L BOD5 250mg/L 氨氮 30mg/L 总氮(以 N 计) 50mg/L 悬浮物 300mg/L 总磷(以 P 计) 5mg/L 动植物油 100mg/L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 1.5.2.3 噪声 (1)原环评阶段: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90)中 II 类标准。 (2)技改环评阶段: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 (3)后评价阶段: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 表 1-12 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 Leq(A) 方位 声环境功能 区类别 昼间 夜间 厂界四周 3类 65 55 1.5.2.4 固体废物 (1)原环评阶段: 固废为过滤产生的废渣以及原材料内包装,注意保管并统一送沈阳固废处置 中心;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集中收集,袋装后由该地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城市 垃圾排放场,对食堂残羹剩饭由专用容器贮存,由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12 环评未提到固废排放标准。 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技改环评阶段: 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 (3)后评价阶段: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及 2013 年修订。 1.5.2.5 执行标准变化情况 与环评阶段评价标准对比情况见表 1-13。 表 1-13 与环评阶段评价标准对比情况 类别 环境质 量标准 评价 标准 原环评阶段 技改环评阶段 后评价阶段 备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 标准 准及其修改单;环境影 更新 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 及新 环境》(HJ2.2-2018)附 增 录D;《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详解》 环境 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TJ36-79) 地表 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2002)中V 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2002)中的 Ⅴ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GB3838-2002)中的Ⅴ 类 一致 地下 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中III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GB/T14848-2017)中 中III类标准 III类标准 标准 更新 声环 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标准》 (GB3096-93)中2类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3 (GB3096-2008)中3类 类 标准 变更 土壤 - 《土壤环境质量标 标准 13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环境 废气 准》(GB15618-1995) 中二级标准(旱地、 农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 (GB16297-1996)中 表2标准 -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管 制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 中表2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 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二级 标准 更新 一致 新增 标准 废水 《辽宁省污水与废 气排放标准》 (DB21-60-89) 中 二级新、扩、改标 准 《辽宁省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 中排入污水处理厂 标准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排 入污水处理厂标准 标准 更新 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90)中II 类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3 类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3类 标准 一致 一般 固废 《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贮存、处置场污 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贮存、处置场污染 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 修改单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 标准》(GB18599-2020) 标准 更新 危险 废物 《危险废物贮存污 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 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 修改单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 2013年修订 标准 修订 污染物 排放标 准 1.6 评价工作范围及等级 1.6.1 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按照现行有效环评技术导则及规范,见表 1-14。 表 1-14 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因素 原环评阶段 技改环评阶段 后评价阶段 备注 大气环境 以生产车间为中心,边 长4km方型内 以废气排放源 为中心,直径为 5km的圆形区域 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 边长5km的矩形区域 - 地表水 细河小于桥断面下游至 彰驿桥断面上游范围内 不设评价范围 不设评价范围 - 14 以项目区为中心,向下游 延伸2km,两侧延伸1km, 向上游溯1km区域,共计 6km2范围 - 地下水 沿地下水走向上、下游 选点 项目厂区为中 心,厂界外延 1km的区域 声环境 厂界 厂界外1m 厂界外200m - 土壤 - - 厂址内 - 1.6.2 评价等级 (1)环境空气: 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大气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依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分析,本项目最大污染 物(TSP)落地浓度占标率为 29.66%,根据评价等级判断标准,确定本项目评价等 级确定为一级。 (2)地表水: 现阶段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至沈阳振兴 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属于间接排放,根据(HJ/T2.3-2018)中水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方法,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B。 (3)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附录 A,建设项 目行业类别为“L 石油、化工~85、涂料、染料、颜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 中的报告书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Ⅰ类”。对照地下水环境敏感 程度分级表,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地区,根据导则中有关建 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原则,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4)声环境: 本次后评阶段项目所在声环境功能区为 3 类功能区,运营期主要声源为生产 设备。建设项目完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下,且 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较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确定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5)土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可知,本项目 15 占地规模 30921.75m2(3.09 公顷)为小型(<5hm2),项目类别为“制造业~石油、化工 ~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染料、颜料、 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水处理剂 等制造;化学药品制造;生物生活制品制造”中行业,属于Ⅰ类项目;位于工业园 区,“建设项目 200m 范围内周边不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 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感目标、建设项目周边不存在 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情况,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综合判定土壤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整个厂区以及厂区边界外 0.2km 的范围。 (6)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附录 B 及《突发环 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计算得出 Q 大气=70.9785、Q 水=73.7055,风险等级为较 大[一般-大气(Q2-M1-E3)+较大-水(Q2-M2-E3)]。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不低于 5km。 1.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7.1 评价内容 (1)总则; (2)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3)项目工程评价; (4)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6)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7)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8)结论及建议。 1.7.2 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重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过程回顾、建设项目工程评价、区域环境概 况及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预测验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环境保护补 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16 1.8 环境功能区划 本次后评价与环评阶段环境功能区类型对比情况见表 1-15。 表 1-15 与环评阶段环境功能区类型对比情况 序号 环境要素 原环评阶段 技改环评阶段 后评价阶段 备注 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二类功 能区 环境空气二类功 能区 环境空气二类 功能区 一致 2 地表水 地表水 V 类功能 区 地表水 V 类功能 区 地表水 V 类功 能区 一致 3 声环境 声环境 2 类功能 区 声环境 3 类功能 区 声环境 3 类功 能区 与原环评相 比,声环境功 能区由 2 类调 整至 3 类 4 地下水 地下水Ⅲ类功能 区 地下水Ⅲ类功能 区 地下水Ⅲ类功 能区 一致 1.9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9.1 环境保护目标 (1) 环 境 空 气 保 护 目 标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达 到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 (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V 类标准; (4) 地 下 水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 地 下 水 质 量 达 到 《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5)土壤保护目标: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管制值。 1.9.2 敏感点调查 (1)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边长 5km 的矩形区域内环境空气敏感点有后马 村、前马村、二牤牛村、三牤村、候三家子村、四台子村,与原环评相比新增了 候三家子村、四台子村。主要是因为 2018 大气导则规定的评价范围发生变化, 17 由原以排放源为中心直径 5km 范围变化为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 5km 的矩形区域。 (2)厂界外 200m 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 (3)以项目区为中心,向下游延伸 2km,两侧延伸 1km,向上游溯 1km 区域, 共计 6km2 范围内无地下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 水资源。 表 1-16 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本项目位置关系 坐标(经纬度) 东经 北纬 敏感点内 保护人数 三牤村 123.156952 41.742275 85 人 后马村 123.178367 41.736799 124 人 前马村 123.173818 41.729689 20 人 四台子村 123.190040 41.765742 605 人 候三家子村 123.141374 41.764269 908 人 NW 2635 辽宁轨道交通 职业学院 123.210961 41.751384 3010 人 NE 3012 小青村 123.209695 41.731162 20 人 SE 3148 花牛堡子村 123.121032 41.755850 841 人 NW 1988 沙岭村 123.192186 41.784753 4035 人 NE 4100 前胡台村 123.149914 41.790352 876 人 NW 4293 四王村 123.223428 41.730009 853 人 SE 4412 锦绣天地小区 123.229265 41.738656 810 人 E 4575 马贝村 123.178367 41.701371 297 人 S 4760 土壤 / / / 名称 环境功能区 化 环境空气二 类区、环境 风险 环境风险 相对厂 址方位 相对距 离/m SW 910 SE 1069 S 1521 NE 2421 工业用地 厂区内 地下水 / / / III 类区 以项目区为核心, 向下游延伸 1km, 两侧延伸 1km,向 上游溯 2km 区域, 共计 6km2 范围 声环境 / / / III 类区 厂界外 200m 范围 18 图 1-1 地理位置图 19 图 1-2 环境保护目标图 20 2、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2.1 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履行过程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建厂至今环保手续履行如下: (1)2006 年 4 月,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 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2008 年 4 月 14 日,取得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 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环保审字[2008]78 号); (3)2011 年 8 月 15 日,取得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 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环境保护意见(沈环保验字[2011]073 号); (4)2015 年 8 月,委托编制《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 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 工程有限公司); (5)2015 年 6 月 24 日,取得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环化审 字[2015]10 号); (6)2015 年 7 月 10 日,关于对《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 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的批复(沈环化试字[2015]14 号); (7)2016 年 4 月 13 日,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 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沈环保经开验字 [2016]0056 号); (8)2019 年 5 月 15 日,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 (9)2019 年 9 月 30 日安装完成青岛佳明生产的 COD、氨氮全自动在线监测 仪共计 2 套,2019 年 10 月 25 日组织自主验收并申请验收备案; (10)2020 年 7 月 15 日取得排污许可证,编号为 91210106780099581F001V, 2020 年 10 月 28 日进行了首次变更;2020 年 12 月 2 日进行了二次变更;2021 年 4 月 15 日进行了第三次变更;2021 年 9 月 1 日进行了重新申请; 21 (11)2021 年 1 月份编制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厂一策并备案; (12)2021 年 2 月-6 月对原 COD、氨氮全自动在线监测仪进行升级改造,2021 年 7 月 25 日组织自主验收并重新申请验收备案; (13) 2021 年 12 月 27 日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VOCs 出口污染物非 甲烷总烃在线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及运行质量报告备案申请》回复经环分监控 VOCs 备[2021-10]号。 2.1.1 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2.1.1.1 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于 2008 年 4 月 14 日取得环评批复,审批意见如下: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及《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报告》 (沈环评估书[2006]303 号)收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现对《高选择性有 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批复如下: 一、报告书内容全面,评价依据充分,评价标准选用正确,提出的环保对策 和措施可行,主要结论可信,可以作为该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的依据。 二、该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内,西北侧为沈阳金飞马工 业涂料有限公司,西侧为沈阳华顺化工有限公司,东侧为沈阳双龙天宝橡胶有限 公司,占地面积 33000m2,总建筑面积 30000m2,其中办公楼 3000m2,研发中心 和化验室 6000m2,生产厂房 11000m2,库房 8000m2,公用工程 2000m2; 项目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硅氧烷偶联剂、催化剂、氢氧化钾为原料,生产 本体聚合硅油 500t/a,以硅油乳化剂、水为原料生产乳化硅油 150t/a。 项目在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保批复要求,各种 污染物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下,从环保角度分析,同意该项目建设。 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应重点落实以下环保措施: 1、要求生产设备清洗水,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化验室废水要集中收集, 22 统一进入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2、生产车间、办公和库房的供暖、供汽由化工园区集中供热统一解决,本 单位不能自建供暖、供汽设施; 3、在生产二个产品的同时,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渣,要求用专用容器收集并 妥善保存,定期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统一排入化工园污水处理站 进行处理,职工食堂要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产生的生活垃圾要由环卫部门统一清 运; 5、该项目属化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环境风险,要求你单位建 立长期的环境污染风险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将环境污染风险降到最 低程度; 6、生产车间周围要设围堰和事故排放池,对原料的运输和储存要按国家规 定的要求去执行; 7、要求建设单位向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提供总 量确认书的最后批文。 四、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标准执行。 五、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六、项目竣工后按规定程序向我局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 项目方可正式入住。 七、请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后的环境保护监 督检查工作。 2.1.1.2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 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5 年 6 月 24 日取得环评批复,审批意见如下: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 23 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已收悉,经我 办研究,现对《报告书》批复如下: 一、《报告书》编制内容全面、评价重点明确,评价依据充分,标准选用及 污染因子筛选得当,结构章节设置合理,提出的环保对策和建议措施可行,主要 结论意见可信,可以作为该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的依据。 二、本项目为技改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该项目 利用原有厂房进行建设,建设一套年产 300 吨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和 年产 6600 吨净洗剂清洁工艺改造装置。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33000 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为 30000 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为 2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中设备购置费约为 80 万元、安装 工程费约为 12.4 万元、建设工程费为 35 万元,其他基建费 22.6 万元。 三、项目建设应重点落实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技改工程废气污染源主要为酸析反应产生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年排放量 0.036t,经多级水吸收塔吸收处理,吸收效率为 95%,处理后通过一根 15m 高排 气筒排放。项目产生的废气可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技改项目工艺废水经中和池、蒸馏装置处理后排放。冲洗水间断排放至综 合污水池,夹套冷却水排污水连续排放至综合污水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消解后, 连续排放至综合污水池,各废水排至综合污水池,经检测达标后,排至化工园区 污水处理厂。 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硫代硫酸钠废渣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在厂内设有危废暂存库,用包装桶包装,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生活垃圾 袋装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 4、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都在车间内,采用常规的减振降噪措施,厂房隔声以及距 24 离衰减等措施,厂界噪声达标。 四、项目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 排放标准; 2、污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 2 标准; 3、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12348-2008)3 类标准; 4、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 五、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如下:建设项目建成后,总量控制指标为 C0D: 0.21t/a,NH3-N:0.004t/a。 六、项目竣工后需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七、本项目建设应严格落实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2.1.2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及设施竣工验收情况 2.1.2.1 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于 2011 年 8 月 15 日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取得了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该项目的环境 保护意见,意见如下: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收悉,根据《关于对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 选 择 性有 机硅 功 能材料 产 业化 项目 环 境影响 报 告书 的批 复 》 (沈 环 保审 字 [2008178 号)、项目验收监测报告,现对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择性有机硅 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项目占地面积 25 30921.75m2,建筑面积 1846m2,项目年产本体聚合硅油 500t,乳化硅油 1500t。 二、该项目提供验收资料较全面,审批手续完备,项目建设内容及污染防治 措施满足环评和设计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意该项目环保验收。 三、本项目生产设备清洗水等集中收集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后排入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项目产生的废包装物等工业固废设置暂存场所,不得露天堆放。 五、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各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 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六、你单位应针对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演练,消除 可能带来的各种隐患。 七、你单位应提高厂区环境管理水平,避免出现信访扰民现象。项目一旦出 现污染及扰民事件,必须停产整改,保证达到环保要求。 八、验收后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由沈阳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负 责。 2.1.2.1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 术改造项目于 2016 年 4 月 13 日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取得了沈阳市环境保 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该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氢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 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已收悉,根据该项目环评批复 (经环化审字([2015]10 号)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沈于环监技服 字(Y)2016 第 006 号),经研究,现对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 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提出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本项目为技改项目, 在现有厂房内建设一套年产 300 吨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年产 6600 吨净洗剂生产装置,工程实际总投资 15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5 万元,占已完 26 成投资的 10%。 二、该项目供暖、供电、供水,排水均依托原有工程。 三、根据你单位提交的材料,经现场检查,认为该项目基本符合环保相关标 准要求和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环境保护验收。 四、你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重点做好以下环保工作: 1、严格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认真执行相关环保措施。自觉接受各级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管理; 2、项目还原及酸析反映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分别经多级吸收塔吸收处理后通 过 15 米高排气筒排放,厂址 200 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 3、项目工艺废水经综合池,蒸馏装置处理后排放,冲洗水间断排放至综合污 水池,夹套冷却水排污水连续排放至综合污水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消解后,连 续排放至综合污水池,最后排至化工园污水处理厂; 4、项目产生的噪声采取减振、降噪、厂房隔声以及距离衰减等措施后排放; 5、项目产生的硫代硫酸钠废渣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定期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极袋装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在沈阳市环境保护 局化工园办公室完成备案。 五、根据验收监测报告(沈于环监技服字(Y)2016 第 006 号)监测结果,该项目 废水、废气、噪声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六、项目应严格落实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提出的环境风险防治 措施,将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如产生环境信访立即整改,整改合 格后方可恢复。 七、仅针对申请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进行重点验收,申请单位对重点验收申 请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1.3 环境监测情况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指南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业》(HJ1116-2020)及《辽宁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企业制定了 27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最终方案如下。 表 2-1 自行监测计划 污染源类 别 排放口编 号 DA001 排放口名 称 废气排放 口 监测 内容 烟气 流速, 烟气 温度, 烟气 压力, 烟气 含湿 量,烟 气量 污染物名 称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监测 设施 手工监 测频次 臭气浓度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季 氯化氢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季 硫化氢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季 硫酸雾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季 挥发性有 机物 - 自动 监测 - 颗粒物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季 臭气浓度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氯化氢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硫化氢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硫酸雾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挥发性有 机物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颗粒物 非连续采样至 少3个 手工 监测 1 次/半 年 pH - 自动 监测 - 色度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悬浮物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BOD5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COD - 自动 监测 - 总氮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氨氮 - 自动 监测 - 废气 厂界 废水 DW001 - 总排放口 温度, 风速, 风向, 气压 流量 水温 28 噪声 厂界 - 总磷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动植物油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手工 监测 1 次/季 Leq(A) 昼夜各一次 手工 监测 1 次/季 度 天气、 气温、 气压、 风向、 风速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废气、废水、噪 声的手工监测工作,并由该公司保存手工监测各环节的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 于三年。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委托沈阳佳明测控仪器有限公司运营。 2021 年企业按照自行监测计划要求开展了环境监测,其中 DA001 废气排放 口、DW001 总排放口、厂界噪声各开展 4 次;厂界废气开展 2 次。废水 pH、流 量、COD、氨氮为自动监测,监测数据已与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分 局自动监控平台联网,时时传输。 2.1.4 其他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2.1.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5 月 15 日在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 境分局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为 210115-2019-028-M, 风险级别为较大环境风险。 2.1.4.2 排污许可证 2020 年 7 月 15 日取得排污许可证,编号为 91210106780099581F001V: 2020 年 10 月 28 日进行了首次变更; 2020 年 12 月 2 日进行了二次变更; 2021 年 4 月 15 日进行了第三次变更; 2021 年 9 月 1 日进行了重新申请。 2.1.4.3 在线设备安装及验收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9 月 30 日安装完成青岛佳明生产的 COD、 氨氮全自动在线监测仪共计 2 套,2019 年 10 月 25 日组织自主验收并申请验收 备案; 29 2021 年 2 月-6 月对原 COD、氨氮全自动在线监测仪进行升级改造,2021 年 7 月 25 日组织自主验收并重新申请验收备案。 2.1.4.4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 月份编制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一厂一策; 2021 年 12 月 27 日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VOCs 出口污染物非甲烷 总烃在线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及运行质量报告备案申请》回复 经环分监控 VOCs 备[2021-10]号。 2.2 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情况 2.2.1 环评阶段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 原环评阶段未开展公众参与。技改环评阶段公参情况:2015 年 6 月 15 日对 项目附近周围居住或工作的当地人员,共发放个人公参调查表 30 份,回收 30 份。被调查的 100%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大多数公众认为该项目需要解决的 环境问题是环境空气问题,其影响的程度视环境管理和环保技术水平的不同而 定。大部分公众建议建设单位应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行政管 理部门的要求落实其污染防治措施,保证达标排放。 2.2.2 后评价阶段公众意见收集调查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16 年 1 月 1 日)及《辽 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环境影响 后评价文件完成编制后,建设单位(经营单位)应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 共媒体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或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接触的报 纸,依法公开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于 2022 年 5 月 27 日在生态环境公示网站进行了相关信息公示,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 收到公众对项目的反馈意见。 30 3、建设项目工程评价 3.1 企业基本情况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地理位置 为东经 123°9′50.29″、北纬 41°44′34.66″。所属行业为染料制造 2645,肥皂及洗 涤剂制造 2681。公司占地面积 30921.75m2,现有建筑面积 10000 多 m2,厂房占 地面积 1200m2,生产规模为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 300t/a、净洗剂产 品 860t/a。现有职工 50 余人,每天工作 24 小时,年生产 300 天,合计全年生产 7200 小时。 3.2 主要工程内容 3.2.1 项目组成 表 3-1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 分类 主体 工程 储运 工程 辅助 工程 公用 工程. 名称 环评阶段 验收阶段 后评价阶段 生产车间 建筑面积 800m2。2-氨 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 300t/a、净洗剂 6600t/a 一套生产设备 建筑面积 800m2。2-氨 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 300t/a、净洗剂 6600t/a 一套生产设备 建筑面积 800m2。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 390t/a(湿品)、净洗 剂 860t/a 一套生产设备 1#原辅料 仓库 占地面积 1250m2 占地面积 1250m2 与验收阶段一致 2#原辅料 仓库 占地面积 1250m2 占地面积 1250m2 与验收阶段一致 办公综合 楼 建筑面积 5575m2(3F, 局部 5F) 建筑面积 5575m2(3F, 局部 5F) 与验收阶段一致 供水 市政供水 市政供水 与验收阶段一致 排水 设置化粪池 1 座,生活 设置化粪池 1 座,生活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 到排入化工园区污水 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 处理厂标准,排入化工 准,排入化工园区污水 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厂 与验收阶段一致,现 污水处理厂为沈阳振 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厂 屋面雨水和厂区道路 雨水系统主要接纳屋 雨水,汇集后经厂区雨 面雨水和厂区道路雨 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 水,汇集后经厂区雨水 干管。发生事故时,关 管网排入市政雨水干 闭雨水排放管,污染排 管。发生事故时,关闭 水和受污染的消防水 雨水排放管。 与验收阶段一致 31 通过雨水管道系统 进入事故池。 地面冲洗水排入厂区 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水、 污水处理站,经处理 地面冲洗水,设置废水 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水、 后达到排入污水处理 中和池 1 座,蒸馏反应 地面冲洗水排入厂区 厂标准,排入沈阳振 装置一台,生产废水经 污水处理站,生产废 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处理后,达到排入化工 水经处理后,达到排入 污水处理厂,与验收 园区污水处理厂标准, 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 阶段相比,目前工厂 排入化工园区污水处 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无生产废水产生与排 理厂 放 供电 由当地电业局提供 由当地电业局提供 与验收阶段一致 供热 园区供汽 冬季采暖由市政热网 集中供应 冬季采暖由园区亨通 公司热网集中供应 氯化氢气体经多级吸 收塔处理后,经 15m 高排气筒排放 生产废气经多级降膜 吸收塔吸收处理+喷 淋+活性炭吸附(风量 8000m3/h、去除率 90%)后,通过 15m 高 排气筒排放。 工艺废水及地面冲洗 工艺废水及地面冲洗 水经厂区污水中和池 水经厂区污水中和池 及蒸馏处理装置处理 及蒸馏处理装置处理 后,同生活污水、夹套 后,同生活污水、夹套 冷却水、蒸汽冷凝水一 冷却水、蒸汽冷凝水一 同排至化工园污水处 同排至化工园区污水 理厂 处理厂 地面冲洗水经厂区污 水中和池及蒸馏处理 装置处理后(设计处 理能力 30m3/d),同生 活污水、夹套冷却水、 蒸汽冷凝水一同排至 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 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与验收阶段相比,目 前工厂无生产废水产 生与排放 废气治理 废水治理 环保 工程 噪声防治 氯化氢气体经多级吸 收塔处理后, 经 15m 高 排气筒排放 隔声、减震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与验收阶段一致 固废治理 生产废渣、废活性 炭、监测废液属于危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 生产产生的废渣为 废,分区暂存于危废 生的固废为过滤残渣, 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 间,委托沈阳东泰环 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沈 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 保产业有限公司回收 阳福林垃圾处理有限 单位处理;生活垃圾收 处理。生活垃圾收集 公司处理、处置。 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暂存后送附近环卫垃 圾点,由环卫部门清 运。 在线设施 验收后安装 COD、氨 氮水在线设备个 1 套;VOCs 在线设备 1 - 32 套 3.2.2 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表 3-2 后环评阶段全厂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现阶段全厂总用量 单位 包装形式、规格 1 氯磺酸 690 t/a 罐装 2 邻硝基氯苯 225 t/a 250kg 桶装 3 邻氨基苯甲酸 165 t/a 25kg 袋装 4 液碱 868.14 t/a 罐装 5 硫氢化钠 150 t/a 25kg 袋装 6 焦亚硫酸钠 75 t/a 25kg 袋装 7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0.31 t/a 桶装 8 冰 300 t/a - 1 水 1650 m3/a - 2 电 20 万 kWh/a - 原辅料 能耗 与验收阶段相比取消了盐酸的使用。 表 3-3 后环评阶段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 号 产品名称 环评批复产 量(t/a) 验收阶段 产量(t/a) 后评价产量 (t/a) 变化情况 (t/a) 备注 1 磺酰苯胺 300 300 390(湿品) 0 未变化 2 副产品净 洗剂 -5740 企业通过精细化 生产,副产品产 出率较设计大幅 降低 6600 6600 860 3.2.4 主要生产设备 表 3-4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材质 原环评阶 段设备数 量 验收阶段 设备数量 后评价阶 段设备数 量 备注 50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2 反应釜 (冰析-稀释 反应) 15000L 玻璃钢 1 1 1 与验收一致 3 反应釜 5000L 搪瓷 2 2 2 与验收一致 序 号 名称 规格 1 反应釜 (磺化反应) 33 (缩合反应) 4 反应釜 (水解还原) 10000L 碳钢 2 2 2 与验收一致 5 反应釜 (中和) 100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6 反应釜 (蒸馏) 100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7 反应釜 (析晶) 125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8 反应釜 (事故气 缓冲罐) 50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9 计量罐 (氯磺酸) 1000L 搪瓷 2 2 2 与验收一致 10 计量罐 (液碱) 1000L 碳钢 5 5 5 与验收一致 11 计量罐 (回用酸) 1000L PP 3 3 3 与验收一致 12 计量罐 (冰析储存 磺化料) 1000L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13 冷凝器 (水解-回流) - 不锈钢 1 1 1 与验收一致 14 冷凝器 (水解-回流) - 石墨 1 1 1 与验收一致 15 蝶片冷凝器 - 搪瓷 1 1 1 与验收一致 16 离心泵 (还原中和 转料) - 塑料 2 2 2 与验收一致 17 离心泵 (冰析转料) - 碳钢 1 1 1 与验收一致 18 液下泵 (冰析析晶) - 塑料 2 2 2 与验收一致 19 空气压缩机 (所有工序 清管道、加 压) - - 2 2 2 与验收一致 20 压滤机( 过滤除杂) 30m3 - 1 1 1 与验收一致 21 离心机 (成品甩干) - 不锈钢 1 1 1 与验收一致 22 耙干机 (成品烘干) - - 1 1 1 与验收一致 34 23 真空射水泵 (所有工序 抽真空) - 塑料 5 5 5 与验收一致 24 冷却塔(所 有工序冷却 水循环) - - 1 1 1 与验收一致 25 降膜吸收塔 (磺化、冰析 吸收硫酸 雾) - PP 2 2 2 与验收一致 26 储罐 30m3 碳钢 3 3 3 与验收一致 储罐 3 30m 玻璃钢 2 2 2 与验收一致 储罐 3 20m 玻璃钢 2 2 2 与验收一致 29 储罐 3 60m 碳钢 1 1 1 与验收一致 30 反应釜 (稀释复配) 2m3 搪瓷 2 2 2 与验收一致 27 28 3.2.5 公用工程 (1)供水: 生活及生产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 (2)供电: 由当地供电局供给。 (3)供暖: 冬季采暖由园区热网亨通公司集中供应。 (4)排水: 设置化粪池 1 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 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雨水系统主要接纳屋面雨水和厂区道路 雨水,汇集后经厂区雨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干管。发生事故时,关闭雨水排放管。 地面冲洗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沈阳振兴 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3.2.6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现有职工 50 余人,每天工作 24 小时,年生产 300 天,合计全年生产 7200 小时。后评价阶段全厂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与验收时一致。 35 3.2.7 总平面布置 企业罐区位于厂区东侧,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西北东北角,生产车间为最东 侧车间,办公综合楼在厂区中西部区域,两个原辅料仓库分列厂区北侧、南侧。 与验收阶段相比增加了水在线监测站房及气在线监测站房各 1 座。厂区平面布置 图见图 3-1。 图 3-1 厂区平面布置图 36 3.3 生产工艺 1、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如下。 邻硝基氯苯 氯磺酸 水、冰 磺化 稀 释 邻氨基苯甲酸 缩 废气 液碱 中和析晶 水解还原 合 液碱 硫氢化钠 脱 水 母 液 包装 稀释水 废水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液碱 蒸馏 中和复配 取样检测 静置消泡 调整含量 包装 图 3-2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1、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工艺流程: (1)磺化: 将预先融好的邻硝基氯苯抽入反应釜内,通过计量罐加入氯磺酸,再通过 DCS 系统控制整个反应过程。工艺条件设定为先升温至 70℃,自然升温 1 小时, 再将温度控制在 106-118℃,反应 6 小时,反应完毕,降温至 30℃,反应结束。 然后用泵将磺化料打到磺化料罐计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37 (2)稀释(半成品): 在稀释釜内加入定量水,启动搅拌,加入碎冰,将磺化料通过计量罐加入反 应釜内,进行稀释冷却,保持液内温度不超过 30℃,然后把稀释好的料液放到 吸滤槽内进行吸滤,水洗后称量包装。 (3)缩合: 先将液碱加入反应釜内,投入邻氨基苯甲酸,开启搅拌,直至物料全部溶解, pH 值控制在 7.2~7.6,温度控制在 10~30℃。将半成品分次投入反应釜内,用液 碱调节 pH 值 6.5~7.3,并保持温度 10~30℃,5 小时内全部投完,保持上述工艺 条件,继续反应 5 小时。然后升温至 40-45℃,将物料转至水解还原釜。反应方 程式如下: (4)水解还原: 升温至 80-82℃,加入液碱,然后继续升温至 100-110℃,保温 7 小时,反 应完全后,降温至 75-78℃,投入硫氢化钠,将温度升至 100-110℃,保温 8 小 时,反应结束转至中和釜。反应方程式如下: 38 (5)中和析晶: 投入焦亚硫酸钠,通过计量罐加入回用酸,调节 PH 值 6.5~7.0,再通过压滤 机过滤至析晶釜,用回用酸调节 pH 值 2.6~2.8,降温到 56℃以下,放料至吸滤 槽内,抽干。 (6)成品: 用离心机将物料脱水后,计量、包装、入库。 (7)分别将稀释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蒸馏后余下的成品母液等生产副料 计量备用。启动搅拌,将成品母液抽入反应釜内,中和,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投入釜内,搅拌 30 分钟后将稀释水加入反应釜内,混合均匀后,调整 pH 值及 含量,包装入库,即得副产品净洗剂。 与原环评工艺相比,酸析变更为中和析晶;生产过程稀释工序含酸废水全部 回用在中和析晶工序中,无废水外排。成品离心机将物料脱水后,计量、包装、 入库。 3.4 水平衡分析 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生活情况,用水排 水情况如下。 (1)生产用水: ①工艺用水: 产品生产每批次用水(冰)5m3,年用量为 1500m3,其中 2.7m3 转化为蒸馏废 39 水、蒸馏损失 1.42m3、进入产品 0.88m3。蒸馏废水做为冷却水使用,不外排。 ②真空泵用水: 真空泵用水量为 0.3m3/d,产生废水 0.3m3/d,全部排入冷却循环系统; ③地面清洁用水: 地面清洁用水量为 0.5m3/d,产生废水 0.4m3/d,全部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 理后通过 DW001(总排口)排入化工园污水管网; ④冷却循环系统用水: 冷却循环系统循环水量为 100m3/d,循环过程中产生蒸发损失 1.5m3/d,同时 产生废水 1.5m3/d。系统每日补水 3.0m3,其中真空泵废水 0.3m3,蒸馏废水 2.7m3。 (2)生活用水: 企业现有职工 50 人,日生活用水量 0.7m3,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5m3。 蒸馏损失 1.42 水4 5 产品生产 冰1 0.88 进入产品 损失 1.5 2.7 1.5 冷却循环系统 自来水 5.5 0.3 6.5 0.3 真空泵用水 损失 0.1 冰1 0.5 地面清洁 0.4 中和池 损失 0.1 0.7 园区蒸汽干管 生活用水 0.4 损失 0.1 0.6 化粪池 0.5 1.0 蒸汽冷凝水 3.4 化工园区 污水管网 图 3-3 实际生产阶段水平衡图 40 单位:m3/d 3.5 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3.5.1 废气 经现场调查,废气主要为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 烷总烃及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危废间产生的臭 气浓度、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1)有组织废气: 有组织废气为产品生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及 臭气浓度,经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处理+喷淋+活性炭吸附后,通过 15 米高排气 筒(DA001)排放。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有组织废气的监 测,结果见表 3-5。 表 3-5 生产废气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单位 监测结果 排气筒高度 m 15 采样时间 - 2021 年 9 月 14 日 采样点位 - DA001 排气筒出口 采样频率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标态干烟气流量 Nm3/h 1307 1345 1379 臭气浓度 无量纲 229 309 229 硫酸雾实测浓度 mg/m3 <0.2 <0.2 <0.2 非甲烷总烃实测 浓度 mg/m3 2.09 2.10 2.09 非甲烷总烃排放 速率 kg/h 0.003 0.003 0.003 颗粒物实测浓度 mg/m3 5.8 5.9 6.8 颗粒物排放速率 kg/h 0.008 0.008 0.009 由上表可知,废气中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满足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满足《恶 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2 中 15m 高排气筒限值。 (2)无组织废气: 41 企业无组织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浓度、硫化氢、非甲烷总烃; 危废间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颗粒物;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 VOCs 物料 的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非甲 烷总烃。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无组织废气的监 测,监测结果见表 3-6。 表 3-6 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3 检测结果(单位:mg/m ) 采样 日期 2021. 9.14 臭气浓度 监测次数 总悬浮颗粒物 上风向 下风 向1 下风 向2 下风 向3 上风 向 下风向 1 下风 向2 下风 向3 第1次 <10 14 12 15 0.398 0.489 0.616 0.507 第2次 <10 13 17 16 0.471 0.561 0.724 0.579 第3次 <10 17 12 11 0.452 0.524 0.669 0.542 3 检测结果(单位:mg/m ) 采样 日期 2021. 9.14 硫化氢 监测次数 硫酸雾 上风向 下风 向1 下风 向2 下风 向3 上风 向 下风向 1 下风 向2 下风 向3 第1次 0.003 0.006 0.006 0.005 0.030 0.045 0.054 0.073 第2次 0.004 0.008 0.007 0.006 0.028 0.051 0.055 0.078 第3次 0.004 0.008 0.006 0.005 0.031 0.049 0.052 0.074 3 检测结果(单位:mg/m ) 采样 日期 2021. 9.14 非甲烷总烃 监测次数 / 上风向 下风 向1 下风 向2 下风 向3 / / / / 第1次 0.90 1.13 1.10 1.11 / / / / 第2次 0.87 1.03 1.09 1.23 / / / / 第3次 0.92 1.05 1.12 1.10 / / / / 由上表可知,厂界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硫化氢浓度《恶臭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厂界标准值。 3.5.2 废水 设置化粪池 1 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 42 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雨水系统主要接纳屋面雨水和厂区道路 雨水,汇集后经厂区雨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干管。发生事故时,关闭雨水排放管。 地面冲洗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沈阳 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废水的监测,结果 见表 3-7。 表 3-7 废水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单位 监测结果 采样时间 - 2021 年 9 月 14 日 采样点位 - DW001 总排放口 采样频率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流量 m3/h 0.021 0.021 0.021 色度 倍 2 2 2 悬浮物 mg/L 8 6 7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2.8 2.6 2.7 总氮 mg/L 5.54 5.67 5.46 总磷 mg/L 0.17 0.12 0.15 动植物油 mg/L 0.06L 0.06L 0.06L 化学需氧量 mg/L 12 14 13 氨氮 mg/L 0.226 0.230 0.221 pH 值 mg/L 7.3 7.2 7.1. 由上表可知,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中表 2 标准限值。 3.5.3 噪声 根据调查,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种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噪声值 80-110dB(A)之间。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厂 界噪声的监测,结果见表 3-8。 表 3-8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点位 日期 监测 项目 东侧 昼 南侧 夜 昼 43 西侧 夜 昼 北侧 夜 昼 夜 2021.9.14 Leq(A) 标准值 48 42 49 43 47 42 48 41 65 55 65 55 65 55 65 55 由以上监测数据可知,本项目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 55dB(A))。 3.5.4 固废 项目本次后评价阶段固废主要为生产废渣、废活性炭、监测废液及生活垃圾。 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如下。 (1)生产废渣: 生产废渣主要硫代硫酸钠废渣,产生量为4.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属于危废,代码为HW12-900-256-12。厂区设危废间,废渣在危废间临时 暂存,由沈阳东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回收处理; (2)废活性炭: 废气活性炭吸附装置产生废活性炭,产生量为1.0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2021年版),属于危废,代码为HW49-900-039-49。厂区设危废间,更换下来 的废活性炭在危废间临时暂存,由沈阳东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回收处理; (3)监测废液: 水在线监测设施运营过程中产生废液,产生量为0.8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 名录(2021年版),属于危废,代码为HW49-900-047-49。厂区设危废间,废液在 危废间临时暂存,由沈阳东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4)生活垃圾: 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t/a,垃圾箱收集暂存后送附近环 卫垃圾点。 表3-9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废物 名称 产生工序 及装置 废物类 别 危废代码 形态 产生量 (t/a) 处置处 理量 (t/a) 危险特 性 监测 废液 水在线监 测设备 危废 HW49 900-047-49 液态 0.8 0.8 T/C/I/R 废活 性炭 废气处理 装置 危废 HW49 900-039-49 固态 1.0 1.0 T 44 处理处 置方法 委托沈 阳东泰 环保产 业有限 废渣 生活 垃圾 危废 HW12 生产 日常生活 一般固废 900-256-12 固态 4.5 4.5 T,I,C 公司处 置 - 固态 0.8 0.8 - 环卫部 门清运 3.6 环境风险 (1)风险调查: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的附录 B.1 突发环境事件风 险物质及临界量表,结合厂区原料、辅料、产污情况,经调查,企业有涉气及涉 水环境风险物质。 表 3-10 涉气风险物质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最大存储量(t) 临界量(t) q/Q 备注 1 氯磺酸 30 0.5 60 第三部分 2 硫氢化钠(100%) 17.5 2.5 7 第三部分 3 邻氨基苯甲酸 25 50 0.5 第八部分 4 焦亚硫酸钠 15 50 0.3 第八部分 5 2-氨基苯酚-4(- 2’ 羧基)磺酰苯胺 30 200 0.15 第八部分 6 液化气 0.015 10 0.0015 第二分 表 3-11 涉水气风险物质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最大存储量(t) 临界量(t) q/Q 备注 1 氯磺酸 30 0.5 60 第三部分 2 硫氢化钠(100%) 17.5 2.5 7 第三部分 3 邻硝基氯苯 25 10 2.5 第五部分 4 液碱(100%) 9.7 200 0.0485 第八部分 5 邻氨基苯甲酸 2.5 50 0.5 第八部分 6 焦亚硫酸钠 15 50 0.3 第八部分 7 2-氨基苯酚-4(- 2’ 羧基)磺酰苯胺 30 200 0.15 第八部分 8 废渣(硫代硫酸钠) 9 50 0.18 第八部分 (2)风险识别: 主要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企业涉及易燃易爆物质,存在发生火灾、爆炸,并伴生消防尾水排放的环 45 境风险; 物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 废气未经治理排放将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废水超标排放或直排,对污 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危险固体废物未交有资质单位处理而非法掩埋或倾倒,极易 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 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储罐区泄露: 储罐区风险物质发生泄露时,目击者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抢险救援组成员立即戴好防毒面具,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 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同时判断盐 酸、氯磺酸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如 软水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 本项目设有备用罐,无法立即堵漏的,将泄露罐中的液体及时进行倒罐处理; 储罐区设置有 1m 高围堰,可收集泄漏废液,对于可能流到雨水通道泄漏液 体,需要立即将公司雨水总排口关闭,封闭一些可能外排的路径; 对于泄漏的液体,可采用消防沙、吸油毡吸收泄漏的液体,吸附后的废弃物 应作为危废暂存在应急桶中。在应急救援过后,所产生的液体废弃物,交给有资 质的公司处置。 综上,因本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发生泄漏控制在厂区内,通过围堰收集,消防 沙、吸油毡吸收等应急措施,可有效控制泄漏物流出外环境,同时罐区地面具有 防渗作用,因此,泄漏环境风险控制可得到有效控制。 ②原辅料仓库泄露: 原辅料仓库风险物质发生泄露时,目击者第一时间将破损处朝上放稳,防止 继续泄漏,立即用消防砂吸收泄漏物料,防止溢流外泄;再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 通知仓库责任人;责任人根据泄漏情况严重性,决定是否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将车间事故排风开启; 46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将破损包装桶运出存放区,进行倒桶,作业必须有防爆 及接地措施;用消防沙在泄露包装桶周边组成围堰,收集的泄露物质交有资质的 单位处理; 若发生大量泄露:发现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工具后进入,对泄漏区域先使用消 防沙组成围堰,禁止任何火源接近,加强通风,使用消防沙混合泄漏物料,收集 的泄漏物质在应急桶中,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综上,因本企业环境风险物料包装规格均较小,发生泄漏量控制在厂区内, 通过消防沙、吸油毡吸收等应急措施,可有效控制泄漏物流出外环境,同时仓库、 车间地面具有防渗作用,因此,泄漏环境风险控制可得到有效控制。 ③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人员及时到达现场。由于风险物质的泄漏引起的 火灾,且火势较小时,应及时穿防化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利用灭火设施积极 灭火施救并同时报告应急救援组长,应急救援组长根据情况分派相应的人员负责 现场处置,由现场处置负责人制定处置方案,处置人员进入泄漏场所排查泄漏点, 清除泄漏点附近的可燃物,同时对泄漏装置进行堵漏。 如果发现火灾较大时:第一发现火情(爆炸)人员或得知火情(爆炸)的值班人 立即报 119,说明火灾的具体地址、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或装置名称、火 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化学品、报警人姓名、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并在 路口等候消防车辆;现场值班员或负责人将火情(爆炸情况)向应急救援组长汇 报,应急救援组长通知所有成员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各应 急救援小组通知本组成员,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 为防止火灾对水环境产生次生/伴生影响,将本企业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废 水收集。待事故结束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暂存的消防废水水质进行检测,若水 质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 司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若水质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将消防废 水外运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本公司雨水排放口设置了切换阀门,产生消防废水 47 时同时切断雨水与外界水体的连通。 ④环保治理设施失灵应急措施: 本公司现有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废气治理措施(多级降膜吸收塔+喷淋+活性 炭吸附)、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发现环保治理设施故障后应立即停产,救 援抢险组成员及时组织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故障消除 后方可进行生产。 3.7 工程变动情况及分析 3.7.1 工程变动情况 经与原环评、验收情况比对,对项目工程验收后变动情况进行梳理及汇总, 总结如下。 (1)产品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干品)产能原为 300 吨/年,现调整 为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湿品)390 吨/年,折算后现阶段产能与环评 及验收基本一致;副产品净洗剂生产规模由 6600 吨/年减少至 860 吨/年; (2)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原生产工艺为磺化、稀释、缩合、水解还原、酸析、 产品包装(过滤烘干);现阶段生产工艺为磺化、稀释、缩合、水解还原、中和析 晶、产品包装(过滤)。与验收时相比,产品包装工序减少了烘干工序,酸析变更 为中和析晶,取消了原料盐酸的使用,改由稀释工序产生的废稀释酸代替。 (3)原环评要求企业工艺废水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企业 实际生产中无生产工艺废水外排,稀释工序含酸废水全部回用在中和析晶工序。 (4)生产废气治理措施与验收时相比,增加了喷淋+活性炭吸附装置 1 套。 3.7.2 工程变动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本工程变动情况与 “管理名录”对比如下。 48 表 3-12 工程变动情况与管理名录对比一览表 2021 版管理名录 环境影响评价 类别判断 现状情况 - - - 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原生产工艺为磺化、稀释、缩合、水解还原、 酸析、产品包装(过滤烘干);现阶段生产工艺为磺化、稀释、缩 合、水解还原、中和析晶、产品包装(过滤)。与验收时相比,产 属于生产工艺发生 品包装工序减少了烘干工序,酸析变更为中和析晶,取消了原料 改变,但是主体工 盐酸的使用,改由稀释工序产生的废稀释酸代替。 程未发生新建、改 建、扩建 原环评要求企业工艺废水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 放,企业实际生产中无生产工艺废水外排,稀释工序含酸废水全 部回用在中和析晶工序。 264 涂料、油墨、燃料 及类似产品制造 本项目虽然原 酸析生产工艺 发生改变,但是 主体工程未发 生新建、改建、 扩建未发生新 建、扩建、改建, 不应编制报告 表 - 生产废气治理措施与验收时相比,增加了喷淋+活性炭吸附装置 1套 100、脱硫、脱硝、除 尘、VOCs 治理等大气 污染治理工程 登记表。按沈阳 市要求属于豁 免。 - 变动情况 说明 产品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干品)产能原为 300 吨/年, 现调整为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湿品)390 吨/年,折 产品产能未变,副 算后现阶段产能与环评及验收基本一致;副产品净洗剂生产规模 产品产能下降。 由 6000 吨/年减少至 860 吨/年; 新建 VOCs 治理设 施 49 4、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 4.1 自然环境简况 4.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化学工业园区区细河八北街 2 号,地位 位置坐标为东经 123°9′50.29″,北纬 41°44′34.66″。 4.1.2 气候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地处沈阳,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属 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境内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 夏季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的雷雨大风。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 根据沈阳截至 2019 年气象累年值统计,该地区年平均温度为 8.56℃,1 月 份平均温度最低为-11.82℃,7 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为 25℃。年降水量 699.77mm, 多集中在 7、8 两月,并以 8 月份的平均降水量为最大(160.47mm)。采暖期各 月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并以 1 月份为最少(6.89mm)。该地区年平均气压为 1010.41hPa。年平均相对湿度 63.36%。该地区年平均风速为 2.43m/s,8 月份平 均风速最低(1.97m/s),4 月份平均风速最高(3.31m/s)。该地区全年最多风向为 SW, 其频率为 10.75%。 4.1.3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为浑河冲击平原,由第四纪冲洪积形成,平均海拔高度 36m,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下水位平均为 7~8m 以下,地表承重力约为 18~20t,地形变化总趋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略微倾斜。 区域地质构造属大地构造中阴山东西复杂结构带的东延部分,为新华夏系的 第二个一级隆起带和第二个一级沉降带交接地带的一部分,一级阶地区上部分为 15~20m 厚的黄色亚粘土层,再下为 10m 左右的黄色细砂层,中间有 23m 左右 的黄色亚粘土,再下为灰黄色含砾粘土的中砂层,厚度 30m~40m 之间,底部为 半胶结状态的含沙层。漫滩地区表部为黄色、黄褐色的亚粘土及灰色、灰褐色的 粘土所构成,厚 3m~5m,其下为棕黄色,黄褐色的砂砾石、砂卵石层,平均厚 22~23m,中间为灰黄色的砂砾石。 50 一级阶地区主要含水层为灰黄色砾石粘土的中砂层,厚度在 30m~40m 之间, 上覆 20m 左右厚的黄色亚粘土层含水渗透系数 50~80m/d,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 水,属浅层承压水,地下水埋深 4~8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周围地下水迳 流补给,该区南部浑河漫滩有两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棕黄色砂砾石、砂卵石含 水层厚 20m,含水层渗透系数 66m/d~137m/d,地下水埋深 1.5m~3m,补给源主 要农灌水渗漏,其次大气降水和地下迳流。地下水 pH 值大于 6.5,侵蚀性 CO2 小于 15mg/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流向为一级阶地大致由东向西南,水 力坡度为 0.0009~0.0013,在漫滩区为由东向西南,水力坡度为 0.0006~0.0009。 4.1.4 水文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主要为浑河和细河。浑河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长白山 支脉的滚马岭,流经清原县、抚顺市、沈阳市、海城市与太子河汇合后形成大辽 河,于营口市入渤海。浑河全厂 415km,流域面积为 1148km2。浑河在上游接纳 抚顺市的城市污水后,于沈阳市东陵区晓仁镜村入沈阳境内。流经东陵区、市区 南部、于洪区、辽中县,浑河沈阳段长 172.6km,主要支流有汪家河、满堂河、 杨官河、白塔堡河、蒲河等天然河及细河、南运河、新开河等人工河渠。浑河受 大伙房水库放流影响,每年 4~9 月大伙房水库放水,平均流量 7~10m3/s。 细河是浑河的一条支流,也是一条承泄城市雨水、农田涝水和市政污水处理 厂尾水的平原排水河道,源于铁西区卫工明渠进水闸,流经铁西区、于洪区和沈 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辽中区茨榆坨镇黄腊坨村北汇入浑河,河流全长 78.2km, 流域面积 244.8km2。细河开发区段长河道全长 60.9km,河道平槽泄流能力为 25~35m3/s,堤防长 6.1km,跨河建筑物 28 座(24 座桥、2 处渡槽、2 处闸)。 细河从卫工明渠进水闸至揽军路为卫工明渠段,河长 7.7km;下游穿越吉力 湖街、大通湖街、南阳湖街、三环高速,为细河于洪段,河长 6.6km;细河于三 环高速下游 100 m 处与浑蒲灌渠总干交汇,总干渠通过余良倒虹穿越细河,该处 建有一座细河进水闸和一座防洪闸,细河上游部分来水通过进水闸排向下游,其 余来水通过防洪闸直接排入浑河,细河进水闸下游与浑蒲总干矩形槽平行流向 1.4km,下游流经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道两岸建有大中型企业及多个工业产 51 业园区,流经的主要街道有翟家、大潘、彰驿,长滩,为细河开发区段,河长 60.9km。在翟家土台子村进入辽中县茨榆坨镇,为细河辽中段,河长约 3km。厂 区南侧 330m 处为沈阳西部农田灌溉的主灌渠-浑蒲灌渠。浑蒲灌渠起始于谟家 大闸处(浑河沈大高速公路附近),在农灌季节引浑河水向下游沿岸农田灌溉。 4.2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变化 项目北侧为沈西四东路,西侧为细河八北街,南侧为沈阳天峰生物制药有限 公司,东侧为沈阳樊利实业有限公司。根据现场调查,目前项目外环境关系与技 改环评时基本一致,变化不大。 4.3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4.3.1 原环评阶段大气环境质量 原环评阶段于洪区环境监测站于 2005 年 8 月 21 日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进行了监测。 (1)监测点位: 共设 2 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于在厂址及下风向东北方位; (2)监测项目和频次: SO2、TSP、NO2;2005 年 8 月 21 日,上午 1 次、下午一次; (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4)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4-1 原环评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TSP SO2 NO2 点位 监测时间 日均值 (mg/m3) 日均值 (mg/m3) 小时均值 (mg/m3) 日均值 (mg/m3) 小时均值 (mg/m3) 厂址 2005.8.21 0.303 0.018 0.019 0.033 0.036 下风向 2005.8.21 0.373 0.017 0.022 0.036 0.037 0.30 0.15 0.50 0.12 0.24 标准值 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各监测点 SO2、NO2 均未超标,TSP 超标。 4.3.2 技改环评阶段大气环境质量 技改环评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引用沈阳联盛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项目 52 西侧 50m)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物现状监测数据。 (1)监测点位: 共设 2 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于在三牤村(东经 123°9′1″、北纬 41°44′23″)、 后马村(东经 123°10′41″、北纬 41°44′8″); (2)监测项目和频率: SO2、PM10、NO2、HCL;2015 年 2 月 25 日~ 2015 年 3 月 3 日,连续 7 天; (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4)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4-2 技改环评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PM10 HCL 日均值 (mg/m3) 小时均值 (mg/m3) 日均值 (mg/m3) 小时均值 (mg/m3) 日均值 (mg/m3) 小时均值 (mg/m3) 后 2015.2.25 马 村 2015.3.3 0.063-0.11 5 <0.003-0.04 3 0.014-0.01 8 0.015-0.02 6 0.014-0.01 9 0.017-0.02 5 三 2015.2.25 牤 村 2015.3.3 0.061-0.13 2 <0.003-0.03 8 0.011-0.02 0 0.015-0.02 8 0.020-0.02 5 0.023-0.02 8 标准值 0.15 0.05 0.15 0.5 0.08 0.2 点 监测时间 位 SO2 NO2 由监测结果可知,两个监测点位常规污染物监测值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都 不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氯 化氢小时浓度不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限值。 4.3.3 后评价阶段大气环境质量 后评价阶段 SO2、NO2、PM10、PM2.5、CO、O3 环境质量数据引用沈阳市生 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 年沈阳市环境公报》中的数据。 表 4-3 后评价阶段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μg/m3) 标准值 (μg/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42 35 120 不达标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74 70 105.71 不达标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18 60 30 达标 53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35 40 87.5 达标 CO 第 95 百分位数平均质量浓度 1700 4000 42.5 达标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第 90 百分位数平均质量浓度 154 160 96.25 达标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 2018 修改单,由上表 可知,由于 PM10 和 PM2.5 年均值超标,其他评价指标均达标。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 标,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 本项目特征污染物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委托吉林省赢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 展监测。 (1)监测点位: 共设 2 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于在三牤村、后马村; (2)监测项目和频率: TSP、非甲烷总烃、硫化氢、硫酸雾;2022 年 1 月 3 日-2022 年 1 月 9 日, 连续 7 天; (3)监测分析方法: 表 4-4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监测因子 分析方法 使用仪器 检出限 非甲烷总 烃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04-2017 气相色谱仪 0.07mg/m3 TSP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电子天平 0.001mg/m3 硫化氢 硫酸雾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B)《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 分光光度计 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 第一章 十一(二)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仪 HJ 544-2016 0.001mg/m3 0.005mg/m3 (4)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硫化氢、硫酸空气质量浓度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 D;非甲烷总烃空气质量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详解》;TSP 空气质量浓度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及其修改单。 (5)监测结果与评价: 54 表 4-5 特征污染物现状监测 点位 单位:(mg/m3) 监测时间 2022.01.03 2022.01.04 2022.01.05 后马 村 2022.01.06 2022.01.07 2022.01.08 2022.01.09 TSP 非甲烷总烃 硫化氢 硫酸雾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6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6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5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5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0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6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55 2022.01.03 2022.01.04 2022.01.05 三牤 村 2022.01.06 2022.01.07 2022.01.08 2022.01.09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5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6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0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9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5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88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日均值 0.075 - - - 第一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二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三次 - 0.07L 0.001L 0.005L 第四次 - 0.07L 0.001L 0.005L 56 日均值 0.084 - - - - 0.30 2.0 0.01 0.3 标准值 由监测结果可知,现状监测点位 TSP 日均浓度范围为 0.070-0.089mg/m3,满 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硫酸雾、硫 化氢均未检出,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中 有关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一次值浓度未检出,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详解》有关限值要求。 4.3.4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分析 根据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 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本次环境 影响后评价阶段区域颗粒物仍存在超标现象,大气环境质量持续超标可能与近年 来该区域工业企业及交通车辆增加有关。沈阳市于 2020 年下发了《2020 年沈阳 市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机动车尾气治理、燃煤锅炉治理和煤炭总 量控制、加强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地铁工地等扬尘管理、实施低空面源治理、 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严禁农作物秸秆焚烧行为、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 工作为重点,沈阳市大气优良天数同比要增加 1-2 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要明显 减少,环境空气质量要明显改善。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4.4.1 原环评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为细河,现状数据利用于洪区环境监测站对细河水质进行 了监测数据。 (1)监测断面设置: 在小于桥、彰驿桥各设一采样断面; (2)监测项目: pH、COD、SS、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硝酸盐氮、亚硝盐氮、氯化物、 高锰酸盐指数; (3)监测时间及频次: 连续三天,每天三次,间隔 4 小时取样; (4)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5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5)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4-6 原环评阶段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点位 小于 桥 彰驿 桥 单位:mg/L(pH 除外) 水期 pH COD SS 石油 类 挥发 酚 氨氮 硝酸 盐氮 亚硝 酸盐 氮 氯化 物 高锰 酸盐 指数 枯水 期 6.9 303 98 5.54 0.101 48.04 0.03 0.002 - 74.6 丰水 期 6.3 - 83 4.05 0.019 57.56 0.181 0.001 231.84 47.5 平水 期 6.6 364 98 7.67 0.023 45.95 0.044 0.003 - 106.3 枯水 期 7.4 237 257 13.3 0.170 47.51 0.01 0.002 - 51.7 丰水 期 6.4 - 115 8.71 0.038 33.93 0.296 0.001 - 84 平水 期 6.7 358 106 4.33 0.026 58.95 0.019 0.005 - 102.1 6.5-8..5 40 - 1.0 0.10 1.5 25 1.0 250 15 标准值 由监测数据可知,原环评阶段监测断面小于桥、彰驿桥各水期污染物均存在 超标情况。以 COD 为例,小于桥枯水期超标 6.575 倍,平水期超标 8.1 倍,彰 驿桥枯水期超标 4.925 倍,平水期超标 7.95 倍。 4.4.2 技改环评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 现状数据引用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数据。 (1)监测断面设置: 浑蒲灌渠断面(位于厂区东南方向、距离约 350m、取样水深 1.2m); (2)监测项目: pH 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石油 类、挥发酚、氰化物、氨氮、铅、镉、铜、锌、砷、汞,共 16 项; (3)监测时间及频次: 连续三天,每天三次,间隔 4 小时取样; (4)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58 (5)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4-7 技改环评阶段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 除外) 项目 pH 溶解氧 生化需 氧量 高锰酸 盐指数 氰化物 COD 氨氮 六价铬 测值 7.49 7.46 6.8 3.4 <0.004 18.8 0.103 <0.004 标准 6-9 ≥2 ≤10 ≤15 ≤0.2 ≤40 ≤2.0 ≤0.1 项目 挥发酚 石油类 铜 锌 砷 汞 镉 铅 测值 <0.0003 0.298 <0.01 0.056 <3×10-6 <5×10-6 <0.003 <0.05 标准 ≤0.1 ≤1.0 ≤1.0 ≤2.0 ≤1.0 ≤0.001 ≤0.01 ≤0.1 由监测数据可知,技改环评阶段浑蒲灌渠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 4.4.3 后环评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区域地表水体为细河,为浑河支流,根据《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 况公报》,浑河干流沈阳段符合地表水 III 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四条主 要支流河中细河于台断面符合地表水 IV 类水质标准。 4.4.4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及分析 根据《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目前浑河干流沈阳段符合地表 水 III 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四条主要支流河中细河于台断面符合地表水 IV 类水质标准,水质逐年渐好;主要是因为近年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对上游排污 口的治理及各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4.5.1 原环评阶段地下水环境质量 地下水质量监测数据来源于于洪区环境监测站 2005 年 8 月 21 日对项目所在 地区地下水井监测。 (1)监测点位: 厂区内; (2)监测项目: 嗅和味、pH、总硬度、氯化物、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氨氮、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59 (3)监测时间及频次: 监测 1 天,每天 2 次; (4)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 III 类标准 (5)监测结果: 表 4-8 原环评阶段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 pH 总硬 度 氯化 物 挥发 酚 高锰 酸盐 指数 硝酸 盐氮 亚硝 酸盐 氮 无 6.41 221 5.0 0.001 1.93 0.01 浅水 井 无 6.84 190 50.29 0.001 2.21 标准 值 无 6.5-8.5 450 250 0.002 3.0 监测 点位 嗅和 味 深水 井 单位:mg/L 氨氮 总大 肠菌 群 细菌 总数 0.037 1.44 - - 0.01 0.006 1.32 69 92 20 0.02 0.2 3.0(个 /L) 100(个 /mL) 由监测结果可知,深水井亚硝酸盐氮超标 0.85 倍,氨氮超标 6.2 倍,浅水井 氨氮超标 5.6 倍,总大肠菌群超标 22 倍。 4.5.2 技改环评阶段地下水环境质量 地下水质量监测数据来源于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 价监测数据。 (1)监测点位: 三牤村、科创厂区、前马村; (2)监测项目: 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总大 肠菌群,共 21 项; (3)监测时间及频次: 监测 1 天,每天 1 次; (4)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 III 类标准; (5)监测结果: 60 表 4-9 技改环评阶段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 项目 标准值 pH 单位:mg/L(pH 除外) 监测值 三牤村 科创厂区 前马村 6.5-8.5 6.72 6.75 6.60 总硬度 450 156 117 446 硫酸盐 250 43.9 20.0 240 氯化物 250 19.4 20.7 91.0 铁 0.3 3.12 0.034 0.228 锰 0.10 0.025 <0.0005 0.760 铜 1 <0.009 <0.009 <0.009 锌 1 0.004 0.003 0.001 挥发酚 0.002 <0.002 <0.002 <0.0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1.2 1.0 2.0 硝酸盐氮 20 16.9 0.68 18.0 亚硝酸盐氮 0.02 <0.001 <0.001 <0.001 氨氮 0.20 <0.025 <0.025 <0.025 氟化物 1.0 0.125 0.188 0.045 汞 0.001 <0.0001 <0.0001 <0.0001 氰化物 0.05 <0.002 <0.002 <0.002 砷 0.05 <0.001 <0.001 <0.001 镉 0.01 <0.004 <0.004 <0.004 六价铬 0.05 <0.004 <0.004 <0.004 铅 0.05 0.020 0.022 0.042 总大肠菌群 ≤3.0MPN/100mL 20 15 15 由监测结果可知,三个点位地下水点位各监测指标中,除总大肠菌群外,其 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III 类标准要求;总大肠菌群可 能是由于水中余氯含量过低导致微生物繁殖而超标。 4.5.3 后评价阶段地下水环境质量 本次后评价地下水委托吉林省赢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监测。 (1)监测点位: 三牤村、前马村; (2)监测项目: 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 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 61 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3)监测时间及频次: 监测 2 天,每天 1 次; (4)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 III 类标准; (5)监测仪器及分析方法: 表 4-10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监测因子 分析方法 使用仪器 检出限 NH3-N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25mg/L pH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GB/T 1147-2020 pH 计 - 水位 水位测量仪器 第 1 部分 浮子式水位计 GB/T 11828.1-2002 浮子式水位 计 - 硝酸盐氮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0-1987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2mg/L 亚硝酸盐 氮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 7493-1987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03mg/L 挥发酚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003mg/L 氰化物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2009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01mg/L 砷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原子荧光光 度计 0.0003mg/L 汞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原子荧光光 度计 0.00004mg/L 六价铬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1987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0.004mg/L 总硬度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GB/T 7477-1987 滴定管 5mg/L 铅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GB/T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025mg/L 氟化物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 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84-2016 离子色谱仪 0.006mg/L 镉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GB/T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005mg/L 铁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11-198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3mg/L 锰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 0.01mg/L 62 GB 11911-1989 光光度计 溶解性总 固体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4-2006 电子天平 - 高锰酸盐 指数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 11892-1989 酸式滴定管 0.5mg/L 硫酸盐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 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84-2016 离子色谱仪 0.018mg/L 氯化物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 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 84-2016 离子色谱仪 0.007mg/L 钾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4-198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5mg/L 钠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4-198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1mg/L 钙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198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2mg/L 镁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198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02mg/L CO32-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B)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酸式滴定管 (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 第一章 十二(一) - HCO3-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B)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酸式滴定管 (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 第一章 十二(一) - 铜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GB 7475-1987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5mg/L 锌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GB 7475-1987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5mg/L 镍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GB/T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005mg/L 总大肠菌 群 多管发酵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 版) (增补版)第五篇 水和废水的生物监测方法, 恒温培养箱 第二章 水中的细菌学测定 (五)P749 - 细菌总数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 HJ 1000-2018 恒温培养箱 - (6)监测结果: 表 4-11 地下水监测结果与分析 项目 标准值 水位 - 硫酸盐 - 监测日期 单位:mg/L(pH 除外) 监测值 三牤村水井 前马村水井 2022.01.03 24.1m 18.0m 2022.01.04 20.7m 24.1m 2022.01.03 59.6 67.9 2022.01.04 53.7 61.2 63 项目 标准值 氯化物 - 钾 - 钠 - 钙 - 镁 - CO32- - HCO3- - pH 6.5-8.5 氨氮 0.50 硝酸盐氮 20 亚硝酸盐氮 1.0 挥发酚 0.002 氰化物 0.05 砷 0.01 汞 0.001 六价铬 0.05 总硬度 450 铅 0.01 氟化物 1.0 监测日期 监测值 三牤村水井 前马村水井 2022.01.03 61.1 67.7 2022.01.04 61.0 70.1 2022.01.03 10.5 12.9 2022.01.04 10.8 13.1 2022.01.03 40.6 44.9 2022.01.04 41.4 45.7 2022.01.03 11.3 12.6 2022.01.04 10.9 12.5 2022.01.03 10.4 12.8 2022.01.04 11.4 12.2 2022.01.03 2.25 2.65 2022.01.04 2.20 2.42 2022.01.03 31.6 32.3 2022.01.04 31.2 32.3 2022.01.03 7.15 7.31 2022.01.04 7.03 7.28 2022.01.03 0.103 0.107 2022.01.04 0.101 0.108 2022.01.03 8.01 8.50 2022.01.04 8.18 8.31 2022.01.03 0.003L 0.003L 2022.01.04 0.003L 0.003L 2022.01.03 0.0003L 0.0003L 2022.01.04 0.0003L 0.0003L 2022.01.03 0.001L 0.001L 2022.01.04 0.001L 0.001L 2022.01.03 0.0003L 0.0003L 2022.01.04 0.0003L 0.0003L 2022.01.03 0.00004L 0.00004L 2022.01.04 0.00004L 0.00004L 2022.01.03 0.004L 0.004L 2022.01.04 0.004L 0.004L 2022.01.03 218 238 2022.01.04 216 233 2022.01.03 0.0025L 0.0025L 2022.01.04 0.0025L 0.0025L 2022.01.03 0.006L 0.006L 64 项目 标准值 镉 0.005 铁 0.3 锰 0.1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高锰酸盐指数 3.0 镍 0.02 铜 1.0 锌 1.0 总大肠菌群 ≤3.0MPN/100 mL 细菌总数 ≤100CFU/mL 监测日期 监测值 三牤村水井 前马村水井 2022.01.04 0.006L 0.006L 2022.01.03 0.0005L 0.0005L 2022.01.04 0.0005L 0.0005L 2022.01.03 0.03L 0.03L 2022.01.04 0.03L 0.03L 2022.01.03 0.01L 0.01L 2022.01.04 0.01L 0.01L 2022.01.03 315 347 2022.01.04 300 350 2022.01.03 1.09 1.43 2022.01.04 1.14 1.44 2022.01.03 0.005L 0.005L 2022.01.04 0.005L 0.005L 2022.01.03 0.05L 0.05L 2022.01.04 0.05L 0.05L 2022.01.03 0.05L 0.05L 2022.01.04 0.05L 0.05L 2022.01.03 <2 <2 2022.01.04 <2 <2 2022.01.03 8 5 2022.01.04 7 6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内各监测点中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均 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 4.5.4 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及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后环评阶段地下水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原环评阶段变好。 4.6 声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4.6.1 原环评阶段声环境质量 原环评对厂界四周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 厂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监测频率及时间: 65 监测 1 天,昼、夜各 1 次; (3)监测结果: 表 4-12 原环评阶段噪声监测值 单位:Leq(A) 厂界方位 噪声值(昼间) 噪声值(夜间) 厂北界 56.5 52 厂东界 53.5 46.5 厂西界 59.5 54.5 厂南界 70 61 标准 65 55 由监测结果可见,厂北界、厂东界、厂西界监测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厂南界监测结果超标,分析超标原因是厂南界距公路较近引起的。 4.6.2 技改环评阶段声环境质量 当时委托沈阳市宇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测。 (1)监测点位: 厂界四周; (2)监测因子: 连续等效 A 声级; (3)监测时间及频次: 2015 年 6 月 6 日 1 天,昼、夜各 1 次; (4)监测结果: 表 4-13 技改环评阶段噪声监测值 点位 日期 2015.6.6 标准值 东侧 单位:Leq(A) 南侧 西侧 北侧 监测 项目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Leq(A) 55.8 44.3 54.3 43.9 58.9 46.2 59.2 47.5 65 55 65 55 65 55 65 55 由监测结果可见,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要求。 4.6.3 后评价阶段声环境质量 本次后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委托吉林省赢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展。 66 (1)监测点位: 厂界四周外 1m; (2)监测因子: 连续等效 A 声级; (3)监测频次: 2022 年 1 月 3 日、4 日共 2 天,昼、夜各 1 次; (4)监测结果: 表 4-14 噪声监测值 点位 东侧 单位:Leq(A) 南侧 西侧 北侧 监测 项目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2022.1.3 Leq(A) 50 41 52 43 53 42 51 40 2022.1.4 Leq(A) 51 41 53 42 52 42 50 41 65 55 65 55 65 55 65 55 日期 标准值 由监测结果可知,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要求。 4.6.4 声环境质量变化及分析 原环评阶段、后评价阶段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 标准的 3 类标准值,说明厂址周围声环境质量一直处于达标状态,对周围环境影 响较小。 4.7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变化情况 4.7.1 原环评阶段土壤环境质量 原环评未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 4.7.2 技改环评阶段土壤环境质量 技改环评也未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 4.7.3 后评价阶段土壤环境质量 本次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委托吉林省赢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展。 (1)监测点位: 厂区内 3 个柱状点(0-0.5m、0.5-1.5m、1.5-3.0m),分别为污水站 1 点、罐区 67 1 点、生产车间 1 点; (2)监测因子: pH、砷、汞、铬(六价)、铅、镉、铜、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 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 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等共 46 项; (3)监测时间及频次: 2022 年 1 月 3 日,1 次; (4)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 管制值; (5)监测仪器及分析方法: 表 4-15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监测因子 分析方法 使用仪器 检出限 砷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 原子荧光光 度计 0.01mg/kg 镉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GB/T 17141-1997 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 度计 0.01mg/kg 铜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浮子式水位 计 1mg/kg 铅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 度计 10mg/kg 汞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 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680-2013 原子荧光光 度计 0.002mg/kg 镍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石墨炉原子 吸收分光光 度计 3mg/kg 六价铬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1082-2019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0.5mg/kg 四氯化碳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气相色谱质 0.0021mg/kg 68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谱联用仪 氯仿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5mg/kg 氯甲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736-2015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3mg/kg 1,1-二氯乙 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6mg/kg 1,2-二氯乙 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3mg/kg 1,1-二氯乙 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08mg/kg 顺-1,2-二 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09mg/kg 反-1,2-二 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09mg/kg 二氯甲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26mg/kg 1,2-二氯丙 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9mg/kg 1,1,1,2-四 氯乙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mg/kg 1,1,2,2-四 氯乙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mg/kg 四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08mg/kg 1,1,1-三氯 乙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1mg/kg 1,1,2-三氯 乙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4mg/kg 三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09mg/kg 1,2,3-三氯 丙烷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mg/kg 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5mg/kg 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6mg/kg 氯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1mg/kg 1,2-二氯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mg/kg 1,4-二氯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2mg/kg 69 乙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2mg/kg 苯乙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6mg/kg 甲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2mg/kg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36mg/kg 邻二甲苯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 色谱-质谱法 HJ642-2013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013mg/kg 硝基苯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HJ834-2017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9mg/kg 苯胺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HJ834-2017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1mg/kg 2-氯酚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HJ834-2017 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 0.06mg/kg 苯并[a]蒽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3mg/kg 苯并[a]芘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5mg/kg 苯并[b]荧 蒽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5mg/kg 苯并[k]荧 蒽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5mg/kg 䓛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3mg/kg 二苯并 [a,h]蒽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5mg/kg 茚并 [1,2,3-c,d] 芘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4mg/kg 萘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法 HJ 784-2016 液相色谱仪 0.003mg/kg (6)监测结果: 表 4-16 土壤监测值 监测日期:2022.01.03 监测点位:污水站 检测项目 标准 达标情况 单位 0-0.5m 0.5-1.5m 1.5-3.0m 砷 14.6 12.9 12.5 120 达标 mg/kg 镉 0.206 0.198 0.218 172 达标 mg/kg 铜 13.6 11.9 10.0 36000 达标 mg/kg 70 铅 12.7 11.2 12.7 2500 达标 mg/kg 汞 0.116 0.113 0.101 82 达标 mg/kg 镍 10.6 12.9 10.9 2000 达标 mg/kg 四氯化碳 0.0021L 0.0021L 0.0021L 36 达标 mg/kg 氯仿 0.0015L 0.0015L 0.0015L 10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烷 0.0016L 0.0016L 0.0016L 100 达标 mg/kg 1,2-二氯乙烷 0.0013L 0.0013L 0.0013L 21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200 达标 mg/kg 顺-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00 达标 mg/kg 反-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163 达标 mg/kg 二氯甲烷 0.0026L 0.0026L 0.0026L 2000 达标 mg/kg 1,2-二氯丙烷 0.0019L 0.0019L 0.0019L 47 达标 mg/kg 1,1,1,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100 达标 mg/kg 1,1,2,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50 达标 mg/kg 四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183 达标 mg/kg 1,1,1-三氯乙烷 0.0011L 0.0011L 0.0011L 840 达标 mg/kg 1,1,2-三氯乙烷 0.0014L 0.0014L 0.0014L 15 达标 mg/kg 三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 达标 mg/kg 1,2,3-三氯丙烷 0.001L 0.001L 0.001L 5 达标 mg/kg 氯乙烯 0.0015L 0.0015L 0.0015L 4.3 达标 mg/kg 氯苯 0.0011L 0.0011L 0.0011L 1000 达标 mg/kg 1,2-二氯苯 0.001L 0.001L 0.001L 560 达标 mg/kg 1,4-二氯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00 达标 mg/kg 乙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80 达标 mg/kg 甲苯 0.002L 0.002L 0.002L 1200 达标 mg/kg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0.0036L 0.0036L 0.0036L 570 达标 mg/kg 苯并[a]蒽 0.003L 0.003L 0.003L 151 达标 mg/kg 苯并[a]芘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苯并[b]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苯并[k]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二苯并[a,h]蒽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茚并[1,2,3-c,d]芘 0.004L 0.004L 0.004L 151 达标 mg/kg 萘 0.003L 0.003L 0.003L 700 达标 mg/kg 硝基苯 0.09L 0.09L 0.09L 760 达标 mg/kg 苯胺 0.1L 0.1L 0.1L 663 达标 mg/kg 2-氯酚 0.06L 0.06L 0.06L 4500 达标 mg/kg 䓛 0.003L 0.003L 0.003L 12900 达标 mg/kg 71 氯甲烷 0.003L 0.003L 0.003L 120 达标 mg/kg 苯 0.0016L 0.0016L 0.0016L 40 达标 mg/kg 苯乙烯 0.0016L 0.0016L 0.0016L 1290 达标 mg/kg 邻二甲苯 0.0013L 0.0013L 0.0013L 640 达标 mg/kg 六价铬 0.5L 0.5L 0.5L 78 达标 mg/kg pH 7.32 7.81 7.02 6-9 达标 mg/kg 标准 达标情况 单位 监测日期:2022.01.03 检测项目 监测点位:罐区 0-0.5m 0.5-1.5m 1.5-3.0m 砷 12.6 12.3 11.5 120 达标 mg/kg 镉 0.188 0.181 0.183 172 达标 mg/kg 铜 11.8 14.9 11.3 36000 达标 mg/kg 铅 10.1 13.5 11.5 2500 达标 mg/kg 汞 0.114 0.114 0.123 82 达标 mg/kg 镍 14.8 11.0 11.5 2000 达标 mg/kg 四氯化碳 0.0021L 0.0021L 0.0021L 36 达标 mg/kg 氯仿 0.0015L 0.0015L 0.0015L 10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烷 0.0016L 0.0016L 0.0016L 100 达标 mg/kg 1,2-二氯乙烷 0.0013L 0.0013L 0.0013L 21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200 达标 mg/kg 顺-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00 达标 mg/kg 反-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163 达标 mg/kg 二氯甲烷 0.0026L 0.0026L 0.0026L 2000 达标 mg/kg 1,2-二氯丙烷 0.0019L 0.0019L 0.0019L 47 达标 mg/kg 1,1,1,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100 达标 mg/kg 1,1,2,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50 达标 mg/kg 四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183 达标 mg/kg 1,1,1-三氯乙烷 0.0011L 0.0011L 0.0011L 840 达标 mg/kg 1,1,2-三氯乙烷 0.0014L 0.0014L 0.0014L 15 达标 mg/kg 三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 达标 mg/kg 1,2,3-三氯丙烷 0.001L 0.001L 0.001L 5 达标 mg/kg 氯乙烯 0.0015L 0.0015L 0.0015L 4.3 达标 mg/kg 氯苯 0.0011L 0.0011L 0.0011L 1000 达标 mg/kg 1,2-二氯苯 0.001L 0.001L 0.001L 560 达标 mg/kg 1,4-二氯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00 达标 mg/kg 乙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80 达标 mg/kg 甲苯 0.002L 0.002L 0.002L 1200 达标 mg/kg 72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0.0036L 0.0036L 0.0036L 570 达标 mg/kg 苯并[a]蒽 0.003L 0.003L 0.003L 151 达标 mg/kg 苯并[a]芘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苯并[b]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苯并[k]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二苯并[a,h]蒽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茚并[1,2,3-c,d]芘 0.004L 0.004L 0.004L 151 达标 mg/kg 萘 0.003L 0.003L 0.003L 700 达标 mg/kg 硝基苯 0.09L 0.09L 0.09L 760 达标 mg/kg 苯胺 0.1L 0.1L 0.1L 663 达标 mg/kg 2-氯酚 0.06L 0.06L 0.06L 4500 达标 mg/kg 䓛 0.003L 0.003L 0.003L 12900 达标 mg/kg 氯甲烷 0.003L 0.003L 0.003L 120 达标 mg/kg 苯 0.0016L 0.0016L 0.0016L 40 达标 mg/kg 苯乙烯 0.0016L 0.0016L 0.0016L 1290 达标 mg/kg 邻二甲苯 0.0013L 0.0013L 0.0013L 640 达标 mg/kg 六价铬 0.5L 0.5L 0.5L 78 达标 mg/kg pH 7.25 7.55 7.68 6-9 达标 mg/kg 标准 达标情况 单位 监测日期:2022.01.03 检测项目 监测点位:生产车间 0-0.5m 0.5-1.5m 1.5-3.0m 砷 13.4 11.9 11.7 120 达标 mg/kg 镉 0.212 0.184 0.184 172 达标 mg/kg 铜 14.9 11.8 10.5 36000 达标 mg/kg 铅 13.4 12.0 10.9 2500 达标 mg/kg 汞 0.101 0.120 0.100 82 达标 mg/kg 镍 14.7 12.9 10.5 2000 达标 mg/kg 四氯化碳 0.0021L 0.0021L 0.0021L 36 达标 mg/kg 氯仿 0.0015L 0.0015L 0.0015L 10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烷 0.0016L 0.0016L 0.0016L 100 达标 mg/kg 1,2-二氯乙烷 0.0013L 0.0013L 0.0013L 21 达标 mg/kg 1,1-二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200 达标 mg/kg 顺-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00 达标 mg/kg 反-1,2-二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163 达标 mg/kg 二氯甲烷 0.0026L 0.0026L 0.0026L 2000 达标 mg/kg 1,2-二氯丙烷 0.0019L 0.0019L 0.0019L 47 达标 mg/kg 1,1,1,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100 达标 mg/kg 73 1,1,2,2-四氯乙烷 0.001L 0.001L 0.001L 50 达标 mg/kg 四氯乙烯 0.0008L 0.0008L 0.0008L 183 达标 mg/kg 1,1,1-三氯乙烷 0.0011L 0.0011L 0.0011L 840 达标 mg/kg 1,1,2-三氯乙烷 0.0014L 0.0014L 0.0014L 15 达标 mg/kg 三氯乙烯 0.0009L 0.0009L 0.0009L 20 达标 mg/kg 1,2,3-三氯丙烷 0.001L 0.001L 0.001L 5 达标 mg/kg 氯乙烯 0.0015L 0.0015L 0.0015L 4.3 达标 mg/kg 氯苯 0.0011L 0.0011L 0.0011L 1000 达标 mg/kg 1,2-二氯苯 0.001L 0.001L 0.001L 560 达标 mg/kg 1,4-二氯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00 达标 mg/kg 乙苯 0.0012L 0.0012L 0.0012L 280 达标 mg/kg 甲苯 0.002L 0.002L 0.002L 1200 达标 mg/kg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0.0036L 0.0036L 0.0036L 570 达标 mg/kg 苯并[a]蒽 0.003L 0.003L 0.003L 151 达标 mg/kg 苯并[a]芘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苯并[b]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苯并[k]荧蒽 0.005L 0.005L 0.005L 151 达标 mg/kg 二苯并[a,h]蒽 0.005L 0.005L 0.005L 15 达标 mg/kg 茚并[1,2,3-c,d]芘 0.004L 0.004L 0.004L 151 达标 mg/kg 萘 0.003L 0.003L 0.003L 700 达标 mg/kg 硝基苯 0.09L 0.09L 0.09L 760 达标 mg/kg 苯胺 0.1L 0.1L 0.1L 663 达标 mg/kg 2-氯酚 0.06L 0.06L 0.06L 4500 达标 mg/kg 䓛 0.003L 0.003L 0.003L 12900 达标 mg/kg 氯甲烷 0.003L 0.003L 0.003L 120 达标 mg/kg 苯 0.0016L 0.0016L 0.0016L 40 达标 mg/kg 苯乙烯 0.0016L 0.0016L 0.0016L 1290 达标 mg/kg 邻二甲苯 0.0013L 0.0013L 0.0013L 640 达标 mg/kg 六价铬 0.5L 0.5L 0.5L 78 达标 mg/kg pH 7.54 7.16 7.49 6-9 达标 mg/kg 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厂区内重点疑似污染区域监测点位重金属和无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 -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厂区内现有土壤环境质量 良好。 74 4.7.4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及分析 原环评及技改环评阶段未对场地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实地调查,后评价阶段 企业委托吉林省赢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厂区内土壤污染重点疑似区域(污水 站、罐区、生产车间)进行柱状点监测,通过监测可知,现阶段厂区内土壤环境 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 -2018)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被污染。 75 项目位置 图例 项目位置 环境空气监测点 地下水点位 比例尺 1:500m 图 4-1 地下水、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图 76 图例 厂界 土壤监测点 声监测点 比例尺 1:10m 图 4-2 土壤、声环境监测点位图 77 5、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5.1.1 原环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原环评阶段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废气为酸析反应产生的少量氯化氢气体,经 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 15m 高排气筒排放,环评预测氯化 氢排放浓度为 10mg/m3、排放速率 0.02kg/h。 5.1.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后环评阶段,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有组织、 无组织废气的监测,废气中有组织氯化氢平均排放浓度为 2.57mg/m3、平均排放 速率为 0.003kg/h,均低于原环评预测值,氯化氢排放浓度为 10mg/m3、排放速 率 0.02kg/h,同时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限值;厂界处颗粒物、氯化氢、硫酸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说明现有的大气环境影响在环评预测范围内, 与环评一致。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5.2.1 原环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本项目工艺废水产生量较少,经厂区污水中和池、蒸馏装置处理后,可满足 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生产过程排放少量冲洗水、夹套冷却水排污水以及员 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cr、SS 和氨氮,污染物浓度较低,符合《辽宁 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 2 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标准,不会对环 境产生明显污染影响。 5.2.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根据后环评阶段对 DW001 废水总排口的监测数据,厂区废水各污染物排放 浓度可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标准要求。根据《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目前 浑河干流沈阳段符合地表水 III 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四条主要支流河中 细河于台断面符合地表水 IV 类水质标准,水质逐年渐好。因此,目前公司采取 78 的废水处理措施也是可行的。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5.3.1 原环评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风机和机泵,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减振、隔声处 理,以及建筑隔声,厂界噪声能够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周围无噪声敏感点,不会对周围声环 境产生影响。 5.3.2 声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厂界噪声的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表明,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因此可以验证原环 评提出的措施是有效的,噪声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与原环评预测一致。 5.4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验证 5.4.1 原环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为过滤残渣,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沈阳福林垃圾 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处置。厂内现有专用危废暂存库,按照规范要求建设,可满 足全厂危险废物暂存需求,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5.4.2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生产废渣主要硫代硫酸钠废渣,在危废间临时暂存,由沈阳东泰环保产业有 限公司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由垃圾箱收集暂存后送附近环卫垃圾点。 目前,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合理的处置,项目设危废间 1 座,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与原环评预测基本一致。 79 6、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6.1 废气治理措施有效性评估 经现场调查,废气主要为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 烷总烃及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浓度、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危废间 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1)有组织废气: 有组织废气为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及臭 气浓度。 本项目废气属于中低浓度,常温,大风量有机废气,目前对于气态有机物污 染物种类繁多,对于常温、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主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如下表: 表 6-1 有机废气主要处理方法 工艺 /方法 氧化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浓度废气 原理 优缺点 优点:反应快, 氧化法主要采用投加氯、臭氧、 处理装置简单; 缺点; 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强氧化 净化效率不高,氧化剂 剂来破坏污染物分子 投加量难以控制。 RTO蓄热式热氧化回收热量采 用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 式,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 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 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 蓄热 3 (100-3500mg/m )废气, 化分解成CO2 和H2O。氧化产生 缺点:废气浓度 燃烧法 分解效率为 95%-99%。不 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 不高时运行费用较高 RTO 适用于化工园 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 “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 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 升温的燃料消耗。 吸附 法 优点:设备简单,去除 当污染物质通过装有吸附剂 效果好,多用于净化 (如活性炭、疏水分子筛等) 工艺的末级处理。缺点: 常温、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 的吸附塔时,利用该吸附剂对 对高浓度废气处理 废气 污染物的强吸附力,将污染物 效率低、占地面积大、 质吸附下来,从而达到净化废 气阻大、吸附剂需经常 气的目的。 更换或再生 离子法废气处理系统合成主要 优点:操作简单、无二 该技术适应低浓度的有机 等离子技 包含主反应器,光触媒反应导 次污,缺点:放电有极 废气 术 入装置。废气经过收集系统收 大的安全隐患。 80 集后进入离子催化氧化废气处 理合成系统,离子反应导入装 置对主反应器产生离 子,在其 内部的价电子被激发跨过禁带 跃入导带,生成的电子空穴被 导入主反应器内,并扩散到反 应器内过滤板的二氧化钛表面 上,穿过界面与吸附在过滤板 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空穴能量7.5eV,氧化电位 +3.0V,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能够氧化有机化合物,达到完 全矿化的程度,生成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物,与水分子反应生 成羟基自由基,电子具有还原 性,能与氧分子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过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 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也能够 氧化有机物。从而使得废气达 到完全的净化,达标排放。 生物 法 生物过滤法处理过程是由天然 滤料来吸附和吸收恶臭气流中 的臭气,然后由生长在滤料中 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来氧化降 除臭、除异味等废气浓度很 解。通常情况下,这些天然滤 设备体积庞大, 净化效 低的场合 料上本身固有的细菌和其它微 率低,难维护 生物就足以用来除去臭气。生 物过滤法主要有两种布置方 式,生物过滤池(可在地面以 上和以下)和生物过滤塔。 该技术组合了光解技术、氧化 法技术、气凝胶、分子筛和金 红石(纳米级的TiO2)的优势和 特点,使组合的处理效率大大 光催化剂具有廉价、无 光催化氧 除臭、除异味等废气浓度很 提高。VOCs中大多数有机污染 毒、稳定及可以重复使 化 低的场合 物均可被完全降解为CO2、H2O 用等优点 等,无机污染物被氧化或还原为 无害物;不需要另外的电子受 体(H2O2) 通常处理酸、碱雾废气、乙 喷淋塔吸收法在工业废气处理 醇废气、氨气(NH3)硫化 常常能用到这样的废气净化设 喷淋吸收 设备投资低,运行费用 氢废气、VOC 有机废气、 备。吸收原地为气液捕集吸收 法 低 生活垃圾废气、垃圾燃烧废 处理,针对有特殊反应及相似 气或者粉尘。 相溶原理进行针对性吸收污染 81 物质。 项目生产废气经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喷淋+活性炭吸附后,通过 15 米高排 气筒(DA001)排放。风机风量最大为 8000m3/h,去除率不低于 80%。 废气处理工艺及流程如下: 第一步:废气通过集气系统进行废气收集,并汇总引入到废气处理系统管路; 第二步:废气通过喷淋洗涤装置,通过气液两相的接触,实现气液两相间传 热、传质等过程,以满足气体净化(除尘或吸收)、冷却、增湿等要求。本项目通 过洗涤,吸收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气体、颗粒物等物质,消除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只需定期加入少量碱性物质中和即可,随后废气进入下一设备; 第三步:洗涤后的废气水分含量较高,进入除雾装置,大大降低水含量的废 气,废气方可进入到下一步设备; 第四步:未反应的废气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吸附反应,反应后经排 气筒达标排放。 VOCs 多级降膜吸收塔 喷淋洗涤装置 活性炭吸附 排放 DA001 图 6-1 废气处理流程图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有组织废气的监 测,废气中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 2 中 15m 高排气筒限值。说明,目前废气处理工艺及设备能够 满足废气达标排放要求,治理措施有效。 (2)无组织废气: 企业无组织废气主要为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 VOCs 物料的储存、转移和输 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污水处理 站产生的臭气浓度、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危废间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 颗粒物。 82 目前,企业采取的无组织控制措施如下: ①企业涉 VOCs 原料邻硝基氯苯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均以桶装密封储存在原 料库中,且容器材质结实、耐用、无破损、无泄露,密闭良好; ②企业生产车间输送含 VOCs 废水采用在生产装置下面设置地沟加塑胶板的 方式,送至污水处理设施; ③缩合反应投料口上方加设移动式集气罩,接通风管收集废气,废气经收集后排 入水洗喷淋+活性炭吸附的末端治理设施;成品槽设置软帘,整体密封负压吸风 对该过程产生的 2-氨基苯酚-4-(2’- 羧基)磺酰苯胺等挥发性气体进行收集;压滤 机,也同成品槽一样采用设置软帘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密封负压吸风;稀释冰析槽 设置软帘、集气罩,接通风管收集废气。 ④危废间设置废气收集系统,废气最终汇至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喷淋+活 性炭吸附装置后,通过 15 米高排气筒(DA001)排放。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无组织废气的监 测,厂界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硫化氢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厂界标准值。 6.2 废水 地面冲洗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 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入污水 处理厂标准,排入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目前,厂区污水站采取的工艺为“废水加氢氧化钠中和后排放”工艺,设计处 理量为 30m3/d。污水通过厂区管道收集汇入污水反应池,当污水 pH 低于 6 时, 加碱系统会自动启动,向反应池内投加碱液(3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池内设有 穿孔曝气搅拌系统使污水与药液充分反应,当 pH 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药,污水 pH 符合排放要求进行排放。整个系统自动运行,药品不足系统会自动报警及时 补充药品。 现阶段厂区污水处理站平均日处理污水 3.4m3,系统未满负荷运行。 83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废水的监测,厂区 废水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要求。说明现有污水治理设施能够满 足废水达标排放要求,治理措施有效。 6.3 噪声 根据调查,项目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种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噪声 值 80-110dB(A)之间。项目采取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降低噪 声排放。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厂界噪声的监测结 果分析,本项目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因此, 噪声防治措 施是合理有效的。 6.4 固体废物 企业产生固废主要为生产废渣、废活性炭、监测废液及生活垃圾; 其中, 生 产废渣、废活性炭、监测废液属于危废,分区暂存于危废间,委托沈阳东泰环保 产业有限公司回收处理。生活垃圾收集暂存后送附近环卫垃圾点,由环卫部门清 运。 企业在厂区东侧设置危废间 1 座, 面积 20m3,最大暂存能力为 10t。暂存间 地面采用混凝土进行了硬化耐腐蚀措施;储存区均设置了安全、环保警示标识, 内部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存放、标识。危险废物暂存间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制 度,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对危废物资进出进行了明确统计,每年规范处置 率达到 100%。严格按照国家固废管理有关规定,每年初向辽宁省固体废物环境 监管管理系统进行危险废物年度处置计划申报。根据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 理办法》有关规定,每批次转移处置前向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申报; 危险废物进、 出库、外委转移处置均建立了规范的记录台账; 外委单位拥有《危险废物经营许 可证》,所处置的危险废物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种类。 综上所述,企业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 84 喷淋、活性炭 装置 软帘 85 软帘 软帘 软帘 86 盖板 在线站房 污水站 87 危废间 危废间 88 危废间废气收集管道 废气风机 89 危废间废气汇入主管道 90 7、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与原环评和竣工验收时基本一致,工程采取 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原环评验收阶段相比基本相同,废气增加了 VOCs 深度治理。 根据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可知,运营期废气、废水、噪声全部达标排放。固体废弃 物按照要求完善手续。在环境风险单元设置了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措施基本完善、有效,能够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对泄漏、事故排放的环境 风险物质进行控制,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工程投运以来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总体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及时,落实了排 污许可制度。综合分析来看,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落实到位。 7.1 污染防治改进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公司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法做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编制年度环境信息 依法披露报告和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并上传至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 统。企业应当于每年 3 月 15 日前披露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的环境信 息。 (2)企业现有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应重新申请或变更排污许可证。 (3)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 23 号,2022 年 1 月 1 日实施)。 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明确拟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和流向等信息。 (4)自行监测方案补充生产车间外非甲烷总烃,明确监测方式及频次。 7.2 环境监测计划补充措施 在现有自行监测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废气(生产车间外监控点)监测方案,调整 后的监测方案如下。 表 7-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污染源 类别 废气 监测点位 DA001 废 气排放口 监测项目 手工监测采样方法及 个数 监测设施 手工监测 频次 臭气浓度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季 硫酸雾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季 挥发性有机物 (非甲烷总烃) - 自动监测 - 颗粒物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季 91 厂界 生产车间门 窗处或通风 后外 1m 废水 噪声 DW001 总 排放口 厂界 臭气浓度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半年 硫化氢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半年 硫酸雾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半年 挥发性有机物 (非甲烷总烃)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半年 颗粒物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半年 非甲烷总烃 非连续采样至少 3 个 手工监测 1 次/年 pH - 自动监测 - 色度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悬浮物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BOD5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COD - 自动监测 - 总氮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氨氮 - 自动监测 - 总磷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动植物油 瞬时采样至少 3 个瞬 时样 手工监测 1 次/季 Leq(A) 昼夜各一次 手工监测 1 次/季 92 8、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8.1 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是集纺织印染助剂生产、销售和技 术研发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厂址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 2 号, 占地面积 30921.75m2。 企业于 2006 年 4 月委托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高选择性有机硅功能 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 年 4 月 14 日取得了该项目环评批 复。2011 年 8 月 15 日取得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高选 择性有机硅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但由于市场销售状况不好, 该产品于 2015 年停止生产。 原产品停产后,企业在依托已建厂房及装置基础上,建设一套年产 300 吨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年产 6600 吨净洗剂的生产装置。2015 年 8 月 企业委托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5 年 6 月 24 日取得该项目环评批复。2016 年 4 月 13 日取得沈阳市环境保护 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 2-氨基苯酚-4-(2’-羧基)磺酰 苯胺及净洗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生产至今。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部令 第 37 号)及《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 通知及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求,公司开展本次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8.2 环境质量现状 8.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 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本次环境 影响后评价阶段区域颗粒物仍存在超标现象,大气环境质量持续超标可能与近年 来该区域工业企业及交通车辆增加有关。沈阳市于 2020 年下发了《2020 年沈阳 市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机动车尾气治理、燃煤锅炉治理和煤炭总 量控制、加强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地铁工地等扬尘管理、实施低空面源治理、 93 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严禁农作物秸秆焚烧行为、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 工作为重点,沈阳市大气优良天数同比要增加 1-2 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要明显 减少,环境空气质量要明显改善。 8.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20 年沈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目前浑河干流沈阳段符合地表 水 III 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四条主要支流河中细河于台断面符合地表水 IV 类水质标准,水质逐年渐好。主要是因为近年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对上游排污 口的治理及各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8.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后环评阶段地下水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原环评阶段变好。 8.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环境影响后评价声环境检测点位检测值全部达标,厂界 四周噪声现状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区标准。 8.2.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现阶段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 -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未被污染。 8.3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8.3.1 废气治理 经现场调查,废气主要为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 烷总烃及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浓度、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危废间 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1)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气 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及臭气浓度。废气 经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处理+喷淋+活性炭吸附后,通过 15 米高排气筒(DA001) 排放。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有组织废气的监 94 测,废气中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 2 中 15m 高排气筒限值。说明,目前喷淋+活性炭吸附工艺及设 备能够满足废气达标排放要求,治理措施有效。 (2)无组织废气: 企业无组织废气主要为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 VOCs 物料的储存、转移和输 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污水处理 站产生的臭气浓度、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危废间产生的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 颗粒物。 目前,企业采取的无组织控制措施如下: ①企业涉 VOCs 原料邻硝基氯苯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均以桶装密封储存在 原料库中,且容器材质结实、耐用、无破损、无泄露,密闭良好; ②企业生产车间输送含 VOCs 废水采用在生产装置下面设置地沟加塑胶板 的方式,送至污水处理设施; ③缩合反应投料口上方加设移动式集气罩,接通风管收集废气,废气经收集 后排入水洗喷淋+活性炭吸附的末端治理设施;成品槽设置软帘,整体密封负压 吸风对该过程产生的 2-氨基苯酚-4-(2’- 羧基)磺酰苯胺等挥发性气体进行收集; 压滤机,也同成品槽一样采用设置软帘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密封负压吸风;稀释冰 析槽设置软帘、集气罩,接通风管收集废气。 ④危废间设置废气收集系统,废气最终汇至多级降膜吸收塔吸收+喷淋+活 性炭吸附装置后,通过 15 米高排气筒(DA001)排放。 根据沈阳泽尔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14 日对公司无组织废气的监 测,厂界处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臭气浓度、硫化氢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厂界标准值。以上,说明目前采取的无组织控制措施是 有效的。 95 8.3.2 废水处理 企业排放的废水主要为地面冲洗废水、冷却废水、蒸汽冷凝水以及生活污水 等,总废水量为 1020m3/a。地面冲洗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 排入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入 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沈阳振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根据监测结果,厂区废水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DB21/1627-200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要求。 8.3.3 噪声控制 根据调查,项目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种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噪声 值 80-110dB(A)之间。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降低噪声排 放。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因此噪声防治措施 是合理有效的。 8.3.4 固体废物处置 企业产生固废主要为生产废渣、废活性炭、监测废液及生活垃圾。其中生产 废渣、废活性炭、监测废液属于危废,分区暂存于危废间,委托沈阳东泰环保产 业有限公司回收处理。生活垃圾收集暂存后送附近环卫垃圾点,由环卫部门清运。 企业在厂区东侧设置危废间 1 座。暂存间地面采用混凝土进行了硬化耐腐蚀 措施;储存区均设置了安全、环保警示标识,内部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存放、 标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订中储 存标准要求。 8.4 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及改进措施 沈阳世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与原环评和竣工验收时基本一致,工程采取 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原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相符,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落实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结合近期出台的环保法律法规,公司应做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法做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企业应当按照准则编制年度环境信息 96 依法披露报告和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并上传至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 统;企业应当于每年 3 月 15 日前披露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的环境信 息; (2)企业现有生产工艺已发生变化,应重新申请或变更排污许可证。 (3)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 23 号,2022 年 1 月 1 日实施), 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明确拟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和流向等信息; (4)自行监测方案补充生产车间外非甲烷总烃,明确监测方式及频次。 8.5 结论及建议 建设项目运营期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切实有效,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及情况。根 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运营期在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稳定、 正常运行及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情况下环境功能未发生改变,环境可接受。 建议进一步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更好地做到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污染预防 及持续改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修订后的监测计划要 求落实。 97 附件一 环评批复 附件二 验收意见 附件三 监测报告 附件四 排污许可证 附件五 危废协议 附件六 应急预案备案 附件七 水、气自动监测设施备案 附件八 网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