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20万千瓦绿电产业示范园风电项目(送审稿).doc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依安县 20 万千瓦绿电产业示范园风电项目 项目代码 2209-230000-04-01-243285 建设单位联系人 孙宝昌 联系方式 15944818764 建设地点 依安县西北区域 地理坐标 风电场中心坐标:经度 125°2′24″,纬度 47°46′48″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 四十一、电力、热力 生产和供应业 90 陆 用地面积(m2) 上风力风电 4415;报 9.2972 公顷 /长度(km) 告表-其他风力发电 项目 ☑新建(迁建) ☑首次申报项目 □改建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建设项目 □扩建 申报情形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 项目审批(核准/ 黑发改新能源[2022]634 号 备案)部门(选填) 备案)文号(选填) 委员会 总投资(万元) 245921.14 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315 万元 环保投资占比(%) 0.13 施工工期 14 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影响分析,本项目不设置专项评价。 (1)生态:项目整体分布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黑龙江乌裕尔 专项评价 设置情况 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侧,风机机组西北侧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 最近距离为 1850m。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 根据声环境和光影影响分析,本项目风机光影影响距离最大值 1 为 269m,噪声最大影响范围为 500m,目前该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 自然保护区等声环境及光影敏感目标。 根据生态现状调查及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选址处均不属于黑 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候鸟的主要迁徙通道上。并且, 候 鸟 在 迁 徙 途 中 , 普 通 鸟 类 飞 翔 高 度 在 400m 左 右 , 鹤 类 在 300~500m,鹳、雁等最高飞行高度可达 900m,均超过本工程风机的 高度(叶片最大高度 235.5m)。 综上,本工程风电场建设工程影响范围不涉及黑龙江乌裕尔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主要鸟类。项目不设置生态专项评价。 (2 )工程装机容量为 200MW ,以 8 回 35kV 集电线路接入 220kV 升压站,220kv 依安变不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根据《电磁辐射环 境保护管理办法》附件“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名录”,电压在 100kv 以下的送、变电系统属于豁免管理范围。因此,项目不设置 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规划情况 无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 符合性分析 无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和当地的能源产 业发展政策的发展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限制类 其他符合性分 析 和淘汰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与《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项目选址处属于限制开发 区域(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 功能定位: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 2 重要区域。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业生 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示范区。 发展方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保护耕地,集约开发,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 物资装备水平、支撑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高产、 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化大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水平,搞好绿色(有机) 食品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大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 害农产品开发力度,拓展农村就业和增收空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本项目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区域电力供应能 力,属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满足该《黑龙江省主 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三、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项目选址处属于Ⅰ —6—1—1 嫩江下游湿地保护与沙化和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该 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草地面积减小,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现象 严重,沙化动态仍呈扩展趋势;生态环境敏感性为西面大面积土地 沙漠化敏感性为高度敏感,中度及轻度敏感地区也有分布;主要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沙漠化控制、防洪蓄洪、牧业生产、旅游;保护 措施与发展方向为建立生态治沙体系,控制土地沙漠化趋势,充分 发挥该地区的防洪蓄洪能力,科学发展农牧业。 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对该区域农林业造 成一定影响,施工结束后将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对发电 机组、进场道路等永久占地所造成的生态损失,按“占一补一”的 原则在相邻或附近地方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补偿,且补偿 面积不少于破坏面积,故本项目符合《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的 要求。 3 四、与《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三、主要 任务:3.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建设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速,实施煤炭 消费减量替代,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能耗总量 和强度双控,大幅降低能耗强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促进 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 局,提高能源输配效率。优化风电、光伏发电布局。加快推进齐齐 哈尔市、大庆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和四煤城新能源项 目建设”等内容。 本项目属于风力发电项目,项目建设符合《黑龙江省“十四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五、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 壤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符合性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 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黑政规办[2021]18 号)文件,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实施方案由剥离实施主体依据 国家和省相关技术规范编制剥离方案,本项目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 剥离利用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 表1-1 类别 编制 方案 剥 离 存 储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文件要求 本项目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 本项目永久占地占 离利用实施方案由剥离实施主体 用耕地,建设单位根据 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技术规范编制; 国家和省相关技术规范 各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 编制耕地耕作层土壤剥 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专 离利用实施方案,由齐 家对方案进行评审论证。设施农 齐哈尔市依安县自然资 业用地涉及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 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 用可不编制方案,由项目用地单 村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 位(个人)直接实施剥离。 方案进行评审论证。 成片开发和城镇批次用地占 本项目在开工建设 用耕地的,应在供地前实施耕作 前应按照剥离利用方案 层土壤剥离;单独选址项目及其 要求实施耕作层土壤剥 他需要剥离的项目,应在开工建 离,对于临时占地剥离 设前按照剥离利用方案要求实施 的耕作层及时运输至就 耕作层土壤剥离,并将剥离土壤 近的临时堆土场,用于 4 结论 符合 符合 剥 离 土 壤 利 用 存储在指定地点或直接输送到再 后期恢复为耕地,永久 利用场所。耕作层土壤剥离及运 占地剥离的耕作层暂存 输过程中,应采取水土保持和扬 于就近的临时堆土场, 尘防治措施,防止土壤和环境污 用于区域土地整治或生 染。土壤存储点的选取应遵循就 态修复。本项目临时堆 近存储、易于存放、专人管理的 土场位于项目用地范围 原则,尽量利用废弃土地、闲置 内,土壤剥离及运输过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避让永久 程中,采取水土保持和 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水源 扬尘防治措施,采取编 地等敏感区域。土壤存储要采取 织袋拦挡、密目网覆盖 必要的工程防护和保育措施,防 及挖排水沟等措施防止 止出现水土流失、土壤质量退化 水土流失、土壤质量退 和安全隐患。 化。 剥离的土壤优先用于土地整 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矿废弃 地复垦、生态修复等项目,以及 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 地的土壤改良等农业生产生活, 富余土壤可以用于绿化。通过市 场化有偿使用的,应纳入政府公 本项目永久占地剥 共资源交易平台(农村集体土地 离的耕作层优先用于区 耕作层剥离的土壤应纳入农村集 域土地整治或生态修复, 符合 体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平、 富余土壤用于绿化。 公正、公开交易。由县(市、区) 政府实施剥离的,土壤利用收益 归相应县(市、区)政府;由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剥离的,土 壤利用收益归相应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由项目用地单位(个人) 实施剥离的,土壤利用收益归相 应用地单位(个人)。 六、与《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 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依安县西北区域,根据《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 实施方案(2021-2025)》 (黑政办规[2021]40 号),本项目选址 处不属于“39 个东北黑土地保护重点县”。 项目施工期采取分层开挖,倒序回填,并将剥离的耕作层单独 保存,用于后期恢复耕地或生态修复。临时堆土场位于项目用地范 围内,土壤剥离及运输过程中,采取水土保持和扬尘防治措施,采 取编织袋拦挡、密目网覆盖及挖排水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壤 质量退化。 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5 (2021-2025)》。 七、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依安县西北区域,根据《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齐政规[2021]4 号),本项目风机及线路占地均属于一般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 编码为 ZH23022330002、环境管控单元名称为其他区域,主要管控 要求见下表。 环 境 管 控 单 元 编 码 ZH2 302 233 000 2 环境 管控 单元 名称 其他 区域 表1-2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管控要求一览表 管控 单元 类别 管控要求 一般 管控 单元 本项目 符合性分析 贯彻实施国家与黑龙江 省大气、水污染相关各项标准, 本项目属于 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 风力发电新 国家和地方确定的各项产业 建项目,符合 结构调整措施。 国家产业政 1. 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 策要求,建成 集聚;严禁钢铁、水泥、电解 后各污染物 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扩能; 均可实现达 2. 重点对电力、钢铁、建 标排放,满足 材、有色、化工、石油石化、 一般管控单 煤炭、印染等行业中,环保、 位空间布局 能耗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 约束要求。 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依法 依规改造升级或有序退出。 空 间 布 局 约 束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1-3 本工程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内容 生态保 护红线 资源利 用上线 环境质 量底线 分析情况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项目风机 和集电线路占地类型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占 地区域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等生态 红线区域。 本工程风电场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日常维护聘 用专业队伍,本项目不专门设检修人员。综上,本项 目属于清洁能源发电工程,项目建成后满足资源利用 上线控制要求。 工程运行后排放的各类污染物经过本评价提出的 环保措施处理后可以稳定达标排放,经预测对各环境 6 符合性 符合 符合 符合 要素的贡献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其环境影响较小。 负面清 单 本工程属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经查阅《黑龙江 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可知,本 项目位于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不在负面清单内、不属 于负面清单列入的内容。 符合 综上,本项目符合《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齐政规[2021]4 号)中分区管控要求, 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 7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项目风机拐点坐标如下: 表 2-1 项目风机坐标 机位点 地理 位置 经纬度坐标 X Y ZTX01 124°55′9.98″ 47°45′55.16″ ZTX02 124°54′56.94″ 47°46′29.97″ ZTX03 124°55′42.72″ 47°47′17.88″ ZTX04 124°56′28.11″ 47°47′40.33″ ZTX05 124°57′12.48″ 47°47′45.55″ ZTX06 124°57′42.25″ 47°47′19.84″ ZTX07 124°57′52.25″ 47°46′17.46″ ZTX08 124°59′13.47″ 47°46′16.97″ ZTX09 124°58′39.36″ 47°46′55.67″ ZTX10 124°58′23.80″ 47°47′43.26″ ZTX13 125°1′28.46″ 47°46′54.14″ ZTX14 125°0′48.89″ 47°46′5.71″ ZTX15 125°2′12.86″ 47°48′2.23″ ZTX16 125°2′27.81″ 47°47′26.62″ ZTX17 125°2′29.45″ 47°46′36.76″ ZTX18 125°2′51.75″ 47°45′53.36″ ZTX19 125°4′0.01″ 47°46′19.42″ ZTX20 125°3′29.22″ 47°46′46.31″ ZTX21 125°3′44.13″ 47°47′17.21″ ZTX22 125°4′20.23″ 47°46′52.39″ ZTX23 125°5′6.10″ 47°46′39.13″ ZTX24 125°5′37.17″ 47°46′11.16″ ZTX25 125°6′45.19″ 47°46′30.26″ ZTX26 125°7′9.05″ 47°47′3.36″ ZTX27 125°6′4.22″ 47°46′55.15″ ZTX28 125°5′45.20″ 47°47′23.96″ ZTX30 125°4′26.94″ 47°48′22.94″ ZTX31 125°5′17.80″ 47°48′26.86″ 8 ZTX32 125°5′40.03″ 47°47′55.58″ ZTX33 125°6′27.61″ 47°48′0.23″ ZTX34 125°6′55.28″ 47°47′38.00″ ZTX35 125°8′0.26″ 47°47′12.44″ ZTX36 125°8′23.60″ 47°47′48.94″ ZTX37 125°7′38.85″ 47°48′8.27″ ZTX38 125°6′40.04″ 47°48′37.84″ ZTX39 125°7′31.56″ 47°48′44.68″ ZTX40 125°8′14.01″ 47°48′32.86″ ZTX42 124°56′49.82″ 47°46′37.52″ ZTX43 124°57′52.13″ 47°46′41.79″ ZTX44 125°0′48.89″ 47°46′5.71″ B1 125°1′56.80″ 47°45′50.69″ B2 125°0′13.85″ 47°48′7.82″ B3 125°1′6.24″ 47°47′35.38″ B4 124°56′25.53″ 47°45′39.90″ 一、项目由来 本工程属于风力发电项目,工程装机容量为 200MW。项目整体分布于依 安县西北区域,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侧,风机机组西北侧距 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为 1850m。本项目集电线路接入 220kv 依安变, 220kv 依安变最终选址未确定,本环评不包含 220kv 依安变内容。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 项目 组成 及规 模 第 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管理名录(2021 年版)》(部令第 16 号)中有关规定,本工程不位于、不 穿越、不跨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 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环境影 响不涵盖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 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 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综上,本工 程不位于、不穿越、不跨越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范围不涵盖环境敏感区, 9 属于“报告表--其他风力发电”项目,需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依安县天皓 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环评技 术人员在对本项目选址选线区域的现场踏勘、项目调研、资料收集等基础上, 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请予以审查。 二、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工程装机容量为 200MW,采用 40 台单机容量为 5MW 、叶轮直 径 191m、轮毂高度 140m 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安装 40 台容量为 5500kVA 箱 式变电站,变比为 35/1.14kV,以 8 回 35kV 集电线路接入 220kv 依安变,同 步配套建设储能配比不低于 10%、2 小时的储能设施。220kv 依安变不在本项 目评价范围内。 风场年上网电量为 64593.3 万 kW·h。等效满负荷小时数 3229.666 h,容 量系数 0.369。 占地面积:本风电场总征地面积 12160m²,其中,永久征地总面积为 182565m2,临时占地面积 1302m²,占地类型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 工作制度:风电场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日常维护人员依托 220kv 依安 变工作人员。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表 2-2 工程分类 项目名称 风力发电 机组 主体工程 集电线路 辅助工程 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场内检修 道路 储能设施 建设内容 工程装机容量为 200MW,采用 40 台单机容量为 5MW 、叶轮直径 191m、轮毅高度 140m 的风力发电 机组,配套安装 40 台容量为 5500kVA 箱式变电 站,变比为 35/1.14kV,以 35kV 集电线路接入 220kv 依安变。 本工程风机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经箱变 升压至 35kV,箱变高压侧由电缆接至 35kV 集电线路,35kV 集电线路采用电缆直埋与架空 混合方式,箱变出线至杆塔部分采用电缆直埋方 案,汇集之后采用架空方式,接至 220kv 依安变。 35kv 架空线路总长 25.315km,电缆线路 3.0km。 项目施工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施工 道路总长度为 15.0km,其中新建施工道路 6.0km, 改扩建施工道路 9.0km,施工期道路路面宽 4.5m,结构为简易砂石道路,在道路尽头设回转 场所。 同步配套建设储能配比不低于 10%、2 小时的储能 设施,位于 220kv 依安变内。 10 备注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220kv 依安变另行开展环评手续,不在本项目评 价范围内。 依托工程 220kv 依安 变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环境风险 环保工程 固体废物 生态环境 废液压油、废机油暂存依托 220kv 依安变已建危 险废物暂存间,位于升压站东南侧、面积 27m2, 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 10-10cm/s,危险废物分区、分类存放,剩余容积 满足本项目暂存需求。 本工程风电场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日常维护聘 用专业队伍,本项目不专门设检修人员。 施工期粉尘采用围挡、苫布、保持路面清洁,洒 水降尘等措施。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临时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 本工程风电场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日常维护聘 用专业队伍,本项目不专门设检修人员。 施工期选择低噪声设备、减振等措施。 每台风电机组配置一台箱变,箱变重量较轻,采 用预制混凝土管桩上支钢平台方式,底部加装预 制事故油池。每台箱变配备一个 4m3 事故油池, 废变压器油经排油管进入事故油池,更换时由专 业人员操作,及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在厂 内储存。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检修垃圾(含油抹布和含油 手套),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废储能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由厂家统一进行更 换,更换下来的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直接回收运输 进行后续处理,不在场内储存;废液压油、废机 油暂存依托 220kv 依安变内危险废物暂存间,最 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事故状态下废变压器油进入事故油池(采用刚性 防渗结构,采用防渗混凝土及 2mm 厚高密度聚乙 烯的形式,防渗系数≤10-10cm/s),最终交由有 资质单位处置。 施工活动应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严禁施工人 员进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施工期分层开挖,将表土(或耕作层)堆放于施 工临时占地内,不设置集中堆土场,并加强防护; 施工结束后采取倒序回填,在回填时先清理回填 区,应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多余土石方用于周边 土地平衡或生态恢复。合理设置排水和防护设施, 以避免塌方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基坑开挖的 临时土堆遇雨季或大风天气用防雨布苫盖。施工 结束后采取恢复耕地、或植被恢复措施;植被恢 复选用当地常见的物种进行植被恢复,主要为播 撒草籽等措施。 营运期间,对风电场区实行专人管护,风电机组 使用白色叶片、叶片尖部涂橙红色可警示鸟类避 让,以减少鸟类的伤亡。必要时应停机,以避免 11 依托 升压 站一 期工 程已 验收 投产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风电机组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运营期应加强对植物恢复措施的管护,厂区四周 新建 绿化并确保林、草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 三、主要工程参数 本项目风电场主要工程特性见下表。 表 2-3 名 风电场工程特性表 称 海拔高度 风 电 场 场 址 主 要 设 风 电 场 主 要 机 电 设 备 风力 发电 机组 备 单位(或型号) 数量 m 150~290 经度(东经) E 125.04 纬度(北纬) N 47.78 盛行风向 SSW 台数 台 40 型号 / GWH191-5MW-14 0 额定功率 kW 5000 叶片数 片 3 风轮直径 m 191 扫掠面积 m2 28938 切入风速 m/s 2.5 额定风速 m/s 9.5 切出风速 m/s 20 安全风速 m/s 52.5 轮毂高度 m 140 风轮转速 r/min 13.7 发电机额定功率 kW 5000 发电机功率因数 额定电压 V 1140 35kV 箱式变电站 5500kVA 35kV/1.14kV 40 主变 主变压器 220±8×1.25%/35kV 50MVA Ud=12.5% YN,d11 1 风电机组 台数 座 40 箱变 (华 变) 土 -0.95~+0.95 12 基础 建 箱式变电 站基础 型式 天然地基钢筋混凝土 圆形筏板基础 地基特性 粉质粘土 台数 台 型式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40 表 2-4 35kv 架空线路明细表 塔型 塔类别 呼高(米) 数量(基) F35C05-Z1 单回直线塔 15 138 F35C05-J1 单回转角塔 15 25 F35C05-J2 单回转角塔 15 8 F35C05-J3 单回转角塔 15 1 F35C05-J4 单回转角塔 15 3 F35C05-JD 单回终端塔 15 20 F35C05-T1 单回 T 接塔 15 12 F35C06-SF1 双回 T 接塔 15 2 F35C06-SZ1 双回直角塔 15 40 F35C06-SJ1 双回转角塔 15 3 F35C06-SJ4 双回转角塔 15 3 F35C06-SJD 双回终端塔 15 3 06B2-ZK 单回跨越塔 33 4 06B5-ZK 双回跨越塔 33 8 四、工程施工量 工程施工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表 2-5 序号 1 2 3 4 施工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风电机组 施工生产 生活区 升压变电 站及运行 管理中心 和储能区 集电线路 表土剥离 表土剥离 场地平整 基础开挖 小计 表土剥离(30cm) 场地平整 小计 表土剥离(30cm) 基础开挖 场地平整 小计 表土剥离(30cm) 13 基础开挖 填方(基础开挖 回填及换填) 5.12 5.12 0.3 0.3 0.62 0.3 0.3 9.11 9.72 9.72 0.44 0.44 9.92 7.2 17.12 0.3 0.5 0.8 0.62 0.27 1.83 2.72 0.3 5 道路 基础开挖 小计 表土剥离及基础开挖 路基工程(换填,含 剥离后回填量) 小计 合计 9.11 9.11 4.72 4.72 3.77 4.07 16.37 9.11 14.88 16.37 41.08 风电机组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总量 9.72m3 、土石方回填 17.12m3 ,其中 表土剥离 5.12 万 m3 。道路表土剥离及路基开挖总量 9.11 万 m³,填方总量 16.37 万 m³。 综上,工程建设挖方总量为 14.88 万 m3 ,填方总量为 41.68 万 m3,表土 剥离 15.45 万 m3。工程无弃方产生,多余土石方全部用于周边土地平整使用。 五、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施工期用水依托厂区附近村屯,满足项目施工期用水需求。 (2)排水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临时旱厕,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废水设置沉 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 (3)供电 本工程用电来源于工程自身。 (4)交通运输 本项目施工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施工道路总长度为 58.5km, 其中新建施工道路 29.8km,改扩建施工道路 28.7km。场内交通运输线路充分 利用现有道路,道路走向与风力发电机的排布方向一致,施工道路与风电场 永久道路相结合,为永临结合道路。 风场检修道路路面为 5.5m 宽, 路面采用泥结碎石面层。 道路坡度按自然地势 坡度修筑,通常最大为 5.0%,道路转弯半径最小为 35m。 场内道路应紧靠风电机组旁边通过,以满足设备一次运输到位及大型起 重机的运行、基础施工及风机安装需要。 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 1、工程布局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风电场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开阔, 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布置条件较好。风电机组平均分布与依安县西北区域, 14 以 8 回 35kV 集电线路接入 220kv 依安变,该升压站位于项目东北侧。35kv 架空线路总长 25.315km,电缆线路 3.0km。 本风电场总征地面积 508025m²,其中,永久征地总面积为 182565m2,临 时用地总面积为 325460㎡,主要占地类型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其中农用 地 10559.79m2、林地 42.31m2、未利用地 3197.66m2。永久用地主要包括风机 基础、箱变基础、新建永久道路涉及到的土地面积。 表 2-6 占地类型 一般农田 未利用地 工程永久占地明细表 内容 单位(㎡) 风机平台 8480 箱变 640 道路及塔基 1431.31 风机平台 2120 箱变 160 道路及塔基 968.45 总占地面积 182565 综上,工程总平面布置分区明确,各风机之间相连通,交通便利,总平 面布置合理。 2、施工布置 本风电场临时占地面积 1302m²,主要占地类型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 临时用地主要包括施工中建筑材料占地、场内施工道路、设备储存占地、机 组吊装占地及施工便道和其他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占地。施工现场采用连续 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以减少建筑垃圾,防止扬尘。 (1)施工管理及生活区 施工管理及生活区布置在 220kv 依安变内,该升压站已建成投产、生活 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2)综合材料仓库及堆场区布置 综合材料仓库及堆场区主要分布于风机机组周边。 (3)混凝土拌合站 本项目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供应方式拟采用商用混凝土。 (4)机械修配 15 本项目不单独设置机械修配厂,机械检修等依托依安县依安镇内现有机 械修配厂。 (5)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 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施工新建及改扩建检修道路、施工临时 依托外部已建主要道路见附图(施工总布置图)。 (6)本项目风电机组直线距离均大于 500m、分散布置,因此不设置集 中堆土场。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堆存于风机周边临时占地范围内,风电机组 逐个施工,施工完成后多余土石方用于周边土地平整、并立即进行生态恢复。 (7)项目风电机组逐个施工,相关设施汽运至各风机选址处,施工临时 占地主要分布于各风电机组周边,部分临时施工占地位于交通便利处。施工 临时占地见附图(施工总布置图)。 表 2-7 占地类型 一般农田 未利用地 工程临时占地明细表 内容 单位(㎡) 临时道路 12800 临建设施及材料堆场 7560 临时吊装场地 23050 临时道路 4890 临建设施及材料堆场 2410 临时吊装场地 4920 总占地面积 1302 综上,本项目施工场地集中设置,主要分布于风电机组周边及交通便利 处,施工人员严禁进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施工布局合理。 一、施工工艺 施工 方案 施工期过程主要包括箱变基础施工及设备安装、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及安 装和集电线路基础施工和安装等过程,施工过程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见下 图。 16 图 2-1 风电机发电组件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1)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及箱变基础施工工艺 ①风机基础及箱变施工 风机基础主要施工工序:桩基定位→桩基检测→测量定位放线→灌注桩 施工→基础开挖→垫层施工、加设预埋件→基础放线→基础底层钢筋绑扎→ 基础接地焊接埋设→基础环及预埋件安装→基础上层钢筋绑扎→模板支设→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土石方回填。 风机塔架属于高耸结构,风电机组具有承受 360°方向重复荷载和大偏 心受力的特殊性,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变形要求高,基础所承受上部的水 平荷载和倾覆力矩较大,应按大块体结构设计。本风场场址整体地质条件良 好,地基整体稳定。 根据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在满足上部结构荷载要求的前提下,宜优先 采用型式简单、施工难度不大、造价较低的浅基础。本阶段根据场址区具体 条件,结合风机厂家提供的基础型式,初拟本风场风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 风机基础桩径 800mm,平均桩长 22m,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钢筋等级为 HRB40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000KN。风机基础承台布桩数为 36 根。 基础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承台,混凝土强度 C45,抗冻等级 F150。 垫层混凝土强度 C15。保护层厚度,基底 100mm,顶面及侧面 40mm。钢筋级 别 HRB400。 风机承台半径 R=10m,上部台柱半径 R=5000mm,台柱高出地面 500mm。 基 础边缘最小高度 800mm。基础埋置深度为-3.0m。 17 本项目采用一台风机配备一台箱变的形式,共有箱变基础 40 个。箱变基 础拟布置在风机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埋深 4~5m,顶部预埋槽 钢。 ②塔筒(塔架)吊装施工 为合理安排吊装大件,缩短工期,将每台风电机组的四段塔身分四批吊 装,使用一台 800t 汽车吊与一台 250t 汽车吊配合。 吊装前,先将塔筒内电气、电缆及结构配件,按厂家技术要求安装固定。 每段塔筒采用两台吊车配合吊装,分别在空中进行组装。主吊车选用 800t 履带吊吊,辅助吊车为 250t 汽车吊;用主吊车吊住塔筒的上法兰处,辅助吊 车吊住塔筒的底法兰处,两台吊车同时起钩,离开地面 30cm 后,稳住检查吊 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后主吊车起钩并旋转大臂,当塔筒起吊到垂直位置 后,拆除辅助吊车的吊钩,再用主吊车将塔筒平稳就位、紧固法兰连接螺栓, 经检查无误后,松开主吊车吊钩及卸下吊具。整个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生 产厂家规范要求进行。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 10m/s。 ③机舱吊装 按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将机舱的吊点用吊具与 800t 汽车吊的吊钩固 定好,并将用来调整固定方向位置的人拉风绳固定在机舱两侧,先将机舱吊 离地面 30cm,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性、可靠性。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 8m/s。吊车起吊在空中将机舱与塔筒法兰进行对接,紧固螺栓后,方可将 800t 履带吊脱钩。发电机吊装与机舱吊装相同,先用吊具、手动葫芦和人拉风绳 将发电机与 800t 履带吊吊的吊钩固定好,再将发电机吊离地面 30cm, 检查起 吊稳定和吊具各点牢固可靠。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 8m/s。然后起吊,指挥吊 车把发电机逐渐靠近机舱。利用导正棒对准机舱底座法兰,用手动葫芦把发 电机拉近。装紧固件及连接螺栓。安装完成后拆下吊具。待整台机组所有零 部件安装完成后,去除发电机锁定,使其处于自由运转状态。 ④叶片及轮毂吊装 先将叶轮在地面组装。叶轮组装时要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通过主辅两 台吊车的共同协作进行组装。叶片组装完成后经检查无误、安全牢固后,方 可实施叶轮吊装。 18 叶轮吊装时,也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吊装现场风速不能大于 8m/s。叶 轮采用双车抬吊的方法将组装叶片吊起,主吊为 800t 履带吊吊提升,辅助 250t 汽车吊配合。为了避免叶片在提升过程中摆动,用圆环绳索分别套在三 片叶片上,每片叶片用 3~6 名装配人员在地面上拉住,慢慢将叶轮竖立,然 后将轮毂法兰与机舱的主轴法兰对接紧固。经检查安装无误、方可将 800t 履带吊脱钩。 机组安装示范如下图所示。 图 2-2 机组安装示意图 ⑤箱变区施工工艺 箱变基础采用独立混凝土基础。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定位 放线→基础开挖→钢筋绑扎→埋件、 埋管安装→模板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 养护→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箱变运抵现场后,可采用汽车吊,将变压器就位于基础台上。在现场试 验完毕后,低压侧采用电缆直埋敷设至风机,高压侧采用电缆与高压熔断器 连接。风力发电机组通过箱式变电站升压至 35kV,经 35kV 电缆引出后,采 用架空线路送至升压站。 (2)集电线路施工工艺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直埋和 35kV 架空线路都要求分段施工,分段验收。每段线路要求在本段箱变安装前 完成,确保机组的试运行按时进行。 直埋电缆施工:先人工开挖电缆沟,将沟底用沙土垫平整,将电缆敷设 19 后填埋一层沙土,再压上红砖,然后用碎石土回填夯实。电缆走向要按图纸 标注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执行。 35kV 架空线路施工:先人工开挖铁塔基坑,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然后 分层回填夯实。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铁塔安装,铁塔采用汽 车吊配合人工安装。施工安装铁塔要对称分段、自下而上、安装调试。待铁 塔施工完成后,进行电缆挂件、支架、钢线等安装,最后进行挂线、拉线、 系紧、紧固。35kV 架空线路施工要按图纸标注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执行。 (3)检修道路施工工艺 检修道路施工首先对路基进行平整,路基采用天然路基,路面为砂石路 面,路面施工碎石为路基整平开挖石料,选择可用部分填筑路面,不足部分 从项目区内石料厂购入,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施工,施工时将挖方段开挖多 余土方运至填方段,填方不足路段调运风机工程、集电线路工程基础开挖土 石方。 二、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 本工程装机规模 200MW,装机台数 40 台,施工总工期 24 个月,前 6 个 月完成 40 台场地五通一平、全部进场及场内施工道路、监控室建筑的土建施 工、完成电机组土建施工;后 18 个月完成 40 台风电机组的安装、箱式变、直 埋电缆、光缆等的施工及相对应机组的调试和发电工程。 在施工进度安排上尽量避免或减少冬季施工项目,如混凝土土建工程、 合金钢的焊接等。对于工程需要,必须要安排在冬季施工的项目,需要做好 防冻保暖措施。雨季施工重点要做好防雷、防塌、防风,场地施工排水和防 洪措施。 其他 无 20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生态环境现状 (1)功能区划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依安县西北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属于农产品提供功 能区,生态功能区划属于Ⅱ—01—03 乌裕尔河下游农产品提供功能区。 (2)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整体分布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 侧,风机机组西北侧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为 1850m。项目占地类 型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所在地主要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主要种植 玉米等工程所在地常见农作物,无重要物种及古树名木分布。风机布置区域 整体平坦,不压覆重要矿藏,不涉及军事目标、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场地 布置条件较好。 (3)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内,属于内陆 生态 环境 现状 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根据 2013 年数据,保护区总面积 55423 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 7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天鹅等 32 种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等。 2、地表水环境 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数据采用 2021 年度《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 状况公报》。 嫩江水系齐齐哈尔段共有国控断面 14 个,其中尼尔基水库库尾、登科村、 阿伦河口内、音河入嫩江河口、济沁河入雅鲁河河口、原种厂、双阳河拜泉 县和扎龙湖 8 个断面为“十四五”新增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Ⅰ-Ⅲ类的断面比 例为 57.1%,无劣Ⅴ类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有所下降。 嫩江干流齐齐哈尔段 嫩江干流(拉哈、浏园),年均水质类别为Ⅳ类, 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有所下降。 嫩江支流齐齐哈尔段 阿伦河口内断面、音河入嫩江河口断面和讷谟尔 河口断面年均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无明显变化。济沁 河入雅鲁河河口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有所下 21 降。原种厂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同比有所好转。双 阳河拜泉县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有所好转。 龙安桥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无明显变化。 尼尔基水库库尾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Ⅳ类,中营养,同比无明显变化。 扎龙湖 扎龙湖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Ⅴ类,中营养,同比无明显变化。 3、环境空气 基本污染物现状数据采用 2021 年度《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表 3-1 齐齐哈尔市 2021 年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 各项指标统计结果 城市 名称 监测项目 2021 年 达标天数(优+良) NO 2 (µg/m 3 ) 齐齐哈 尔市 PM 10 (µg/m 3 ) PM 2.5 (µg/m 3 ) 337 352/365=96 337/366= .4% 92.1% 达标率(%) SO 2 (µg/m 3 ) 352 2020 年 同比变化 ↑15 ↑4.3 年均值 15 16 ↑1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48 60 ↓12 年均值 16 17 ↓1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 35 47 ↓11 年均值 44 54 ↓10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100 132 ↓32 年均值 20 31 ↓11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55 97 ↓42 0.9 1.2 ↓0.3 113 110 ↑3 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mg/m 3 )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 (µg/m 3 ) 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 352 天,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二氧化 硫、二氧化氮、PM10、PM2.5 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15μg/m3、16μg/m3、44μg/m3、 20μg/m3,比上年分别下降 1μg/m3、1μg/m3、10μg/m3、11μg/m3;一氧化 碳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为 0.9 mg/m3,比上年下降 0.3mg/m3;臭氧日最 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为 113μg/m3,比上年上升 3μg/m3。六 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为达标区。 综上,齐齐哈尔市 2021 年为环境空气达标区。 22 4、声环境 根据 2021 年度《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声环境现状数据如下: 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点位 134 个,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 53.5[dB(A)]、 同比升高 0.4[dB(A)],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水平为较好。 道路交通噪声 监测点位 106 个,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 69.4[dB(A)]、 同比升高 0.4[dB(A)],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水平为较好。 功能区噪声 监测点位 16 个。1 类区,4 个监测点位的昼间达标率为 50.00% ,夜间达标率为 37.50% 。2 类区,4 个监测点位的昼间达标率为 46.67%, 夜间达标率为 40.00% 。3 类区,4 个监测点位的昼间达标率为 100.00%,夜 间达标率为 93.75%。4 类区,4 个监测点位的昼间达标率为 81.25%,夜间达 标率为 12.50%。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选址处无声环境敏感点、无明显噪声源,预测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限值要求。 与项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和生 态破 坏问 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问题。 项目整体分布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 生态 环境 保护 目标 侧,风机机组西北侧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为 1850m。项目占地类 型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所在地主要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主要种植 玉米等工程所在地常见农作物,无重要物种及古树名木分布。风机布置区域 整体平坦,不压覆重要矿藏,不涉及军事目标、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场地 23 布置条件较好。 根据声环境影响和光影影响分析结果,本项目风机光影影响距离最大值 为 269m,大于噪声最大影响范围(500m),确定本项目以风机所在地为圆心设 置半径 269m 的环境防护距离,目前该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声 环境及光影敏感目标。 根据生态现状调查及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选址处均不属于黑龙江乌裕 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候鸟及丹顶鹤的主要迁徙通道上。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范围为风电机组周围 269m 范围内。 综上,本项目环境保护见下表。 表 3-2 建设 内容 环境 要素 控制污染目标 声环 境 控制噪声源使防 护距离外噪声达 标 生态 不破坏现有农田 生态系统 风机 本工程运营期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功能 风机防护距离外最近 《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保护目标(新立屯、 (GB3096-2008)中 1 类标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 准 级自然保护区等) 风电机组周围 269m 范 围内的农作物、树木等 不破坏现有农田生态系统 动植物资源 一、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表 3-3 序号 1 污染物 SO2 评价 标准 2 NO2 3 CO 4 臭氧 5 PM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年平均 60 24 小时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24 小时平均 4000 1 小时平均 10000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1 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70 24 单位:ug/m3 标准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6 PM2.5 24 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35 24 小时平均 75 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表 3-4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dB(A) 1类 55 45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限值。 表 3-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GB12523-2011 70 55 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1 类标准限值。 表 3-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时段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dB(A) 55 45 1类 2、本项目施工期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的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表 3-7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因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无组织排放监 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 单位 周界外浓度 最高点 数值 mg/m3 1.0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 2013 年修改 单 其他 无 25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 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的,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多为点源噪声源;施工 作业噪声主要是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 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这些施工噪声中 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故施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只考虑扩 散衰减,采用点源噪声衰减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模式为: L2 =L1-20lg(r2/r1)(r2>r1) 由上式可推出: ΔL=L1-L2=20lg(r2/r1)(r2>r1) 式中: ΔL——噪声随距离增加的衰减量,dB(A); 施工 期生态 环境影 响分析 r1、r2——距声源的距离; L1——距声源 r1 处声级,dB(A); L2——距声源 r2 处声级,dB(A)。 各主要施工设备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下 表。 表 4-1 序 号 机械类型 1 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 噪声预测值 5m 12m 20m 40m 50m 80m 120m 150m 200m 300m 推土机 86 80 74 68 66 62 60 56.5 54 50.5 2 装载机 86 80 74 68 66 62 60 56.5 54 50.5 3 挖掘机 84 78 72 66 64 60 58 54.5 52 48.5 4 运输汽车 88 82 76 70 68 64 62 58.5 56 52.5 5 空气压缩机 90 84 78 72 70 66 64 60.5 58 54.5 6 柴油发电机 95 89 83 77 75 71 69 65.5 63 59.5 7 插入式振捣器 78 73 67 61 59 55 53 49.5 47 43.5 以《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评价,距主要设 26 备噪声 120m 处的昼间噪声可以达到 70dB(A)的要求;若夜间施工,300m 以 外的环境噪声基本能满足 55dB(A)的夜间标准值。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和设计资料可知,项目风机、施工道路、开闭站施工现 场周围 500m 范围内无住户,故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且施 工噪声影响特点为短期性、暂时性,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 束。 施工期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 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安排在日间,禁止夜间施工。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以避 免局部噪声级过高。 (3)降低设备声级,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从根本上降低源强;同时 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减少运行噪声。在严格执行本报告提出的污染 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被接受的。 (4)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施工机械,减少接 触时间并按要求规范操作,对高噪声设备的工作人员,应配戴耳套等防护用具, 以减轻噪声的危害。 (5)风电场建设期间,车辆增多可能会对周边的村庄造成影响。要求施 工车辆在村庄附近减速慢行,禁止鸣笛,以减少对村庄的影响,夜间不允许运 输,以防噪声扰民。待施工期结束,施工交通噪声也随之结束。 二、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风力发电机等基础土石方的开挖、堆放、回填等形 成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在装卸、 堆放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污染;建筑材料及土石方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 产生道路扬尘污染。 (1)施工扬尘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 等,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或大风天气,施工扬尘将更加严重。 27 施工期间对场区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 右,每天洒水 4~5 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经过洒水抑尘后项 目场地 100m 外 TSP 浓度可达标。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 4-2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米) TSP 小时平均浓度(mg/m³) 5 20 50 100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40 0.67 0.60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期扬尘污染。 (2)物料堆放扬尘 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 及土石方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 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影响范 围在下风向 200m 内。 该扬尘产生量与尘粒含水率、风向、风速、施工时间等密切相关,故为减 少本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露天堆放,如确需露天堆 放的应加以覆盖;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或运到指定地点,减少扬尘影响; 对施工工作面及堆场实施洒水降尘,保证一定的含水量。 (3)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 施工扬尘 60%以上是施工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扬尘污染在道路两边 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离开路边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递 减而趋于背景值,一般条件下影响范围在道路两侧 30m 以内。道路扬尘量的大 小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道路表面积尘量等诸多因素有关。本项目风 机施工现场、施工道路和开闭站周围 200m 范围内无居民,为进一步减少道路 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限制车速和保持路面清洁以减 少车辆运输扬尘;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尤其针对泥沙运输车辆,须采用封 闭运输;对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每天洒水抑尘作业 4~5 次,可使扬尘量减少 70%左右。采取环保措施后,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期扬尘影响的范围及程度。 且施工扬尘造成的污染是短期的、局部的,施工结束后即会消失,故项目对大 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8 三、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置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机械及车辆冲洗废水、泥浆废水以及混凝土保养时排放 的 废 水 , 主 要 污 染 因 子 为 SS , 最 高 可 达 10% 左 右 , 一 般 平 均 浓 度 约 为 2000mg/L。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同时,切实做好建筑材 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设置专门的临时材料堆放场,堆场四周挖有截留沟,并 设防雨棚;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防止施工场地径流过分而造成土壤流失。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弃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 活垃圾。 施工弃渣为风电机基础和电缆基础土石方开挖剩余杂土,就近选凹地铺平 和用于施工道路修建。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对其进行分类,对废铁丝、 废钢材等可回收利用的应回收,对不能回收的应及时清运至建筑垃圾指定倾倒 地点,运输车辆应加盖苫布,避免对沿线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有序堆放,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不得随处丢弃,避 免污染周围环境。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特点,35kv 集电线路主要采用架空方式,线路施工环境影响主 要集中在塔基周边 50m 范围内,风电机组施工主要影响范围为以风机机组为中 心 500m 范围内。因此,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 35kv 集电线路塔基 占地 50m 范围内、及以风机为中心 500m 范围内。根据现状调查,施工影响范 围内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无自然保护区、居民区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1)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项目区域无保护动 植物分布。本工程建设施工期工程开挖过程和工程机组吊装过程中,将可能导 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增加水土流失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保护周围的 土地,施工活动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划尽可能减少 29 占地,防止破坏征地范围之外的植被,尽量减少对植被等生态系统环境产生不 必要的破坏;挖方时要把表土和底土分开存放,表土中富含植物种子和养分, 更易于植物繁殖生长。 (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风电机组及配套的箱式变压器,风电机组及箱式变压器的基础 开挖,可能会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因此施工期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合理 设置排水和防护设施,以避免塌方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对土壤裸露地段采 取种植灌木和草类加以保护,既可以保持水土,又可以美化环境,在严格执行 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施工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安装将会对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 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场地景观的破坏,施工后立即清除废弃物,而且必须 按照有关复田法的规定,积极采取合理的人工措施,通过平整、恢复植被和地 力,施工结束后,公路和风电机组形成的人工景观,与该区域平原自然景观相 匹配,使该区景观生态环境更具特色,更为协调。 因此施工期对景观风貌的影响较小。 (4)对野生动物、鸟类的影响 对兽类的影响:在施工期对兽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动物栖息、觅食地所 在生境的破坏,施工区植被的破坏、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施工人员以及各施 工机械的干扰等均会使施工区及其周边环境发生改变,迫使动物迁徙至它处, 使施工范围内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由于本评价区域野生动物很少,主要的 是鼠类和鸟类,其迁徙和活动能力较强,能迁移至附近受干扰小的区域,对整 个区域内的动物数量影响不大。工程建成后,随着植被的逐渐恢复,生态环境 的好转,人为干扰逐渐减少,许多外迁的兽类会陆续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对鸟类的影响:施工期间,人为活动的增加以及路基的开挖、机械的振动、 噪声,均会惊吓、干扰鸟类,破坏其原有生活环境,使施工范围内的鸟类无法 在此觅食、筑巢和繁殖,从而影响施工区域内的鸟群数量。由于评价区域受人 为活动影响,区域鸟类大多为当地常见小型鸟类,其本身具有躲避危险的本能, 可通过迁移和飞翔至场址区域内与其生活环境类似的区域、避免工程对其造成 30 的影响。故本项目施工对区域内的鸟类影响不大,不会造成鸟类数量的下降。 (5)施工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根据项目特点,35kv 集电线路主要采用架空方式,线路施工环境影响主 要集中在塔基周边 50m 范围内,风电机组施工主要影响范围为以风机机组为中 心 500m 范围内。项目风机机组、集电线路及施工道路等工程内容的西北侧距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为 1850m,故项目施工 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较小。 本项目在施工实施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选择合理的运输 路线,绕避居民区、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加强对 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扑杀野生动物及鸟类。禁止施工人员进入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施工废水和生活垃圾禁止倾倒在敏感区内, 工程堆料场设置远离敏感区,禁止设置在敏感区内。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 作业时间。 综上,项目施工期应严格落实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项目施工 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明显影响,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可接受。 2、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在施工期开挖时,设置临时堆土场,用于分层堆放剥离的表土及基 础的临时挖方。将表土堆放在指定地点,并采取先设置编织袋压护,在采用单 行十字形压护,加强防护,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用于回填,在回填时先清理 回填区,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绿化时,应选择合适植被,恢复到土地表层,以 利于还耕或绿化。 (2)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土石方的管理,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开挖的土 石方优先回填利用,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多余的弃渣堆到指定的地点,并采取 挡渣及覆土绿化措施。基坑开挖的临时弃土遇雨季或大风天气用防雨布苫盖。 (3)应及时复土、平整、恢复植被,减轻土壤侵蚀和地面景观的不良影 响。表层腐植土要单独保管,建设完成后用做表土回用。 (4)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以工程措施为先导,施工期间将对原有地表的 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产生塌方和水土流失的可能,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 31 施,合理设置排水和防护设施,以避免塌方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主要采取 生物措施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护布局,具体如下: ①施工期弃土的防治——平整、垫路设置相应的护坡做到挖填平衡。 ②绿化工程——对土壤裸露地段采取种植灌木和草类加以保护,既可以保 持水土,又可以美化环境; ③植被恢复工程——施工后应及时回填,并恢复原有植被; ④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对于水土保持措施设置专项 投资。 (5)临时占地主要为吊装场地、输电线路柱桩施工占地等。根据土地利 用现状图,用地性质主要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临时占地占用耕地施工中执 行分层开挖原则,表土留存,分层回填。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要进行表土剥离, 有效保护地表熟土不流失,施工结束后,剥离的表土用于覆土。本项目剥离的 表土保存在临时占地范围内,在表土堆放区四周设置截水沟并用临时沙袋围挡, 防止水土流失。 (6)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禁止作业人员毁坏林木,并 采取必要的监督检查措施。 3、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虽然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在落实环保措 施并加强施工管理的前提下,可使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且施 工过程是短暂的,其影响是可以被周围环境所接受的。 一、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投入营运期后无生产废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无影响。 二、运行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风电场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日常维护聘用专业队伍,本项目不专 运营 期生态 门设检修人员。项目建成投产后无生产废水排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环境影 响分析 三、运行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来源及源强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风轮叶片旋转时产生的空 气动力噪声、齿轮箱和发电机等部件发出的机械噪声,其中以机组内部的机械 32 噪声为主。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噪声污染规律探讨》(谷朝君 辽宁环境工程 评估审核中心;潘颖 沈阳铁路局环境监测站;卢力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 中心;2010),风力发电机运转时的噪声声源(1m 处)105dB(A)。 (2)预测内容 本项目设置 40 台 5000KW 风发力发电机组,预测多个风力发电机组正常 运行时的噪声贡献值。 (3)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附录 A 中计算公式: 采用处于半自由空间的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和多声源叠加公式对风机噪 声影响进行预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处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HJ2.4-2021 A.10) L(r)=LW-20Log(r)-8 式中:L(r)——距声源 r(m)处声压级,dB(A); LW——点声源的声功率级,dB(A)。 r-预测点与点声源的直线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r1-预测点与风机基础的水平距离; h-预测点与风机轮彀的垂直距离。 本项目假定预测点与风机基础在同一水平面,h 按风机轮彀与风机基础 的垂直距离 170m 计。 多声源叠加公式为: Lp=10lg(10Lp1/10+10Lp2/10+…+10Lpn/10) 式中:Lp-n 个噪声源叠加后的总噪声值,dB(A); Lpi-第 i 个噪声源对该点的噪声值,dB(A)。 (4)预测结果及分析 根据预测结果,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在地面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见表 4-3。 表 4-3 风电机组在地面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 噪声源 噪声预测值 33 单位:dB(A) 风电机组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400m 500m 63 57 53.48 50.98 49.04 47.46 44.96 43.02 由预测结果可知,在仅考虑距离衰减、不考虑环境因素衰减常数下,本工 程风电机组声源昼间水平距离 150m 处、夜间 500m 处的噪声贡献值满足《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的 1 类标准。本项目风机距离最近村屯为 500m,工程运行期声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噪声影响距离范围见附图。 四、运行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为废储能电池、检修垃圾、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和废 变压器油。 1)废储能电池 本项目产生的废储能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 每 10 年更换一次, 单套储能设 施电池重量为 40t。 总更换量为 320t/10a。 锂离子电池一般不含有毒有害成分, 环境危害性较小。废旧锂电池的收集、贮存、处置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的相关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要求,防止污染环境。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统一进行 更换,更换下来的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直接回收运输进行后续处理,不在场内储 存。 2)检修垃圾 检修时会产生少量检修垃圾,主要为废含油抹布和含油手套,集中收集后 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和废变压器油 ①废液压油:本项目风机叶片转动采用液压调节,液压油更换周期较长, 一般 3~5 年更换一次,该废液压油属于危险废物,根据《风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797-2001),单个风机叶片液压油更换量约为 80~120kg,本项目设计 发电机组 40 台,废液压油最大产生量为 4.8t。 ②废润滑油:风力发电机故障检修时,会产生极少量废机油。每台发电机 组机油用量为 40kg 左右,则本风电场机油用量合计为 0.8t。机油使用过程中 若出现氧化现象则需更换。一般情况下,机油约 2 年更换一次,按更换率 50%考虑,风电场废机油产生量为约 0.4t/2a。 ③废变压器油:本项目共有 40 台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式变 34 电站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箱式变电站需使用变压器油散热,单个箱 变油量为 2.5t。变压器油泄露的原因一般有:箱变生产安装工艺不到位造成 接口有缝隙发生泄露,风沙、盐雾、日光曝晒等原因造成箱变外壳腐蚀发生泄 漏。每台箱式变电站均设置事故油池,共 40 座,每个事故油池容积为 4m3、最 大贮存量 6.48t,加盖防雨并做好防渗。箱变内安装有油位计,油位低将报警, 风机停机,报警后风电场值班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确认是否有变压器油泄漏。 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经排油管进入事故油池后,交由有资质单 位处置。综上,事故状态下、废变压器油暂存依托箱变配套设置的事故油池可 行。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固废统计情况见表 4-4。 表 4-4 固废名称 废储能电池 磷酸铁锂电 池 产生工序 废物类别 危废类别 及代码 / 储能设施 一般固废 检修工序 HW49 900-041-49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2021 年版)》,该 废物全过程不按危险废 物管理。 HW08 危险废物 900-218-08 HW08 危险废物 900-214-08 含油抹布和 含油手套 废液压油 废机油 废变压器油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事故状态 下 危险废物 HW08 900-220-08 产生量 处置措施 320t/10a 废储能电池由厂家 统一进行更换,更 换下来的废储能电 池由厂家直接回收 运输进行后续处理, 不在场内储存 少量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 部门定期清运 4.8t/3~5a 0.4t/2a 2.5t/台 暂存依托 220kv 依 安变内危险废物暂 存间,最终交由有 资质单位处置。 事故状态下排入事 故油池,最终交由 有资质单位处置。 五、风电机组光影影响分析 白天阳光照在风机的旋转叶片上,投射上来的影子在一定范围内会产生光 影影响。由于冬季的阳光照射时间短,同时照射强度也较弱,而夏天阳光照射 时间长,同时照射强度也较强,因此,在影响强度上夏季比冬季要强烈些,范 围要大一些。 地球绕太阳公转, 由于地轴的倾斜, 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着大概 66°34′ 35 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26′之间往返移动。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 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 23°26′N。如果某地的纬度已经知道,依据下面的公 式就可以计算出此地的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H0 = 90°- 纬度 根据太阳高度角的数值即可算出物体的阴影长度 L0(D 为物体高度): L0=D/tgH0 我国位于北半球,一年当中冬至时分为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本项 目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计算如下; 项目所在地纬度差=23°26′+ 纬度 太阳高度角 H0= 90°- 项目所在地纬度差 本规划使用的风机高度为 140m,风机风轮直径为 191m,因此风机最高高 度(含风轮)为(140+191/2)=235.5m。 根据本项目地理位置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4-5 项目风机光影影响范围 机位点 纬度 光影范围(m) 距环境保护目标的距 离及方位 是否满足光 影防护距离 ZTX01 47°45′55.16″ 268 / 满足 ZTX02 47°46′29.97″ 268 / 满足 ZTX03 47°47′17.88″ 268 / 满足 ZTX04 47°47′40.33″ 268 / 满足 ZTX05 47°47′45.55″ 268 / 满足 ZTX06 47°47′19.84″ 268 / 满足 ZTX07 47°46′17.46″ 268 / 满足 ZTX08 47°46′16.97″ 268 / 满足 ZTX09 47°46′55.67″ 268 / 满足 ZTX10 47°47′43.26″ 268 / 满足 ZTX13 47°46′54.14″ 268 / 满足 ZTX14 47°46′5.71″ 268 / 满足 ZTX15 47°48′2.23″ 268 / 满足 ZTX16 47°47′26.62″ 268 / 满足 ZTX17 47°46′36.76″ 268 / 满足 36 ZTX18 47°45′53.36″ 268 / 满足 ZTX19 47°46′19.42″ 268 / 满足 ZTX20 47°46′46.31″ 268 / 满足 ZTX21 47°47′17.21″ 268 / 满足 ZTX22 47°46′52.39″ 268 东北侧距机械化林场 830m 满足 ZTX23 47°46′39.13″ 268 / 满足 ZTX24 47°46′11.16″ 268 / 满足 ZTX25 47°46′30.26″ 268 / 满足 ZTX26 47°47′3.36″ 268 / 满足 ZTX27 47°46′55.15″ 268 / 满足 ZTX28 47°47′23.96″ 268 / 满足 ZTX30 47°48′22.94″ 268 / 满足 ZTX31 47°48′26.86″ 269 / 满足 ZTX32 47°47′55.58″ 268 / 满足 ZTX33 47°48′0.23″ 268 / 满足 ZTX34 47°47′38.00″ 268 / 满足 ZTX35 47°47′12.44″ 268 / 满足 ZTX36 47°47′48.94″ 268 / 满足 ZTX37 47°48′8.27″ 268 / 满足 ZTX38 47°48′37.84″ 269 / 满足 ZTX39 47°48′44.68″ 269 / 满足 ZTX40 47°48′32.86″ 269 / 满足 ZTX42 47°46′37.52″ 268 / 满足 ZTX43 47°46′41.79″ 268 / 满足 ZTX44 47°46′5.71″ 268 / 满足 综上,本项目风机光影影响距离最大值为 269m,大于噪声最大影响范围 (500m),确定本项目以风机所在地为圆心设置半径 269m 的环境防护距离目前 该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声环境及光影敏感目标,建议在环境防 护距离范围内不建设新的居住区、学校和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光影防护 距离范围见附图。 六、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噪声影响、光影影 37 响,因此以风机光影最大影响范围作为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即以风机为中心 269m 范围内作为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现状调查,该范围内无 自然保护区、居民区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1)对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投产后将对地面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加大对地面植被等生态 破坏的恢复力度,及时平整施工场地,场内道路设置护坡后进行植被绿化,增 加绿色覆盖等措施,从而改善该区域的整体景观及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本项目 的建设不会对周围的植被产生破坏性影响,可以被外环境所接受。 2)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为了获得较好的风况,一般将风轮机布置在地势相对较高处,因此,人们 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风轮机,风电场的建设对景观的影响十分明显。风电 场的视觉影响主要与风机颜色的选择和布置相关。最常见的风轮机颜色有:白 色、灰白色和淡蓝色。从近距离来看,人们通常感觉白色风轮机非常漂亮,并 且它是按自然的方式来反射太阳光的。本工程拟选择白色风机,使风电场看上 去与周围景观十分协调。施工结束后对扰动的土地进行表土回覆,恢复其生态 及视觉景观功能,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3)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风力发电机组、箱变等基础建设用地均为永久占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这会使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 土壤结构及植被遭到破坏,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为工业用地。本项目建成后,将 对永久占地部分进行地面硬化,临时占地区域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原有植被类 型。因此,项目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 4)对鸟类的影响 风电场建设项目运行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鸟类的影响,其中 对鸟类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 ①直接影响主要是指当鸟飞过风电场时,可能撞在风轮机叶片上造成伤亡, 这种碰撞可能发生在鸟类的本地迁徙活动中(如往来于休息地与觅食地、饮水 地之间等),也可能发生在季节性迁徙途中。通常,前一种迁徙每天都会在低 空中发生,而后一种迁徙每年只发生两次。荷兰自然物理研究所曾对风电场对 38 鸟类的伤害进行研究,认为鸟类撞击风机而死亡的事件总体来说是稀少的,每 公里风电伤害的飞鸟比每公里高压输电线伤害的鸟类少 10 倍,与高速公路上 汽车对飞鸟的伤害处于同等水平,故建议使用白色为主叶片尖部橙红色可警示 鸟类避让,以减少鸟类的伤亡。 风机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叶片扫风噪声和机械运转噪声。大多数鸟类对噪声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该噪声环境条件下,大部分鸟类会选择回避,变更活动 范围。因此,鸟类在飞行中撞到风轮机叶片上造成伤亡的可能性较小。 ②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对鸟类栖息环境的影响和对鸟类迁徒活动的影响。据 有关文献记载,鸟类在栖息和觅食时的飞行高度与迁徒时的飞行高度是不同的, 因此,风电场对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鸟类影响也不同。在栖息和觅食时,鸟类飞 行高度一般低于 100m,运行线速度为 34~ 61m/s,因此风机运行将直接影响鸟 类在风电场范围内的飞行,所以风电场范围不再适宜作为鸟类的栖息觅食场所。 根据现状调查,本项目占地区域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 不属于鸟类重要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当地常见鸟类主要为麻雀等小型鸟 类,小型鸟类的主要栖息地是沟谷山地及居民点附近,风机多布置于高地,距 沟谷较远,因此风电场建设对当地鸟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大。 5)对陆地野生动物的影响 本工程装机容量为 200MW, 采用 40 台单机容量为 5MW 、 叶轮直径 191m、 轮毅高 度 140m 的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变压器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 低频噪声,研究表明,长时间受低频噪声影响的动物,可能使动物失去行为能 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受低频噪声的干扰影响将会迫使动物避 开噪声影响区域,逐渐迁移至附近受干扰较小的区域,这会使动物的活动范围 发生改变。 根据现状调查,本项目区域内的兽类主要以啮齿类小型动物为主,无重要 物种分布。风力发电机组是间歇运行,当机组停止运行时,动物又可回到原来 的活动区域。因此,风电场建设对当地动物的直接影响不大。 6)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根据《黑龙江省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 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及《黑龙江省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流域 39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简介》,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 为全球 9 大候鸟迁飞区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中的重要节点,是 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和繁殖栖息地,是亚洲东北部水禽繁育中心和亚洲北部 水禽南迁的必经地之一,在东北亚候鸟迁飞区保护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功能分区、候鸟迁徙通道,以及本项目与 该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见图 4-1。根据图 4-1 所示,该保护区内候鸟越冬的主要 迁徙路线为由北向南,本项目位于该保护区西侧,即项目选址处不属于该保护 区候鸟的主要迁徙通道上。 根据现状调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尤以鹤的种类多、数量 多为突出特色。 故本项目选址处均不属于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候鸟的主 要迁徙通道上。并且,候鸟在迁徙途中,普通鸟类飞翔高度在 400m 左右,鹤 类在 300~500m,鹳、雁等最高飞行高度可达 900m,均超过风机的高度(叶片 最大高度 235.5m)。因此,本工程风电场运行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主要鸟类环境影响可接受。 综上,本项目运行期对地表植被、景观风貌、水土流失、鸟类以及陆地野 生动物均无明显影响;项目选址处均不属于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候鸟及丹顶鹤的主要迁徙通道上,项目影响范围不涵盖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可接受。 七、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配套安装 40 台容量为 5500kVA 箱式变电站, 单台变压器油量为 2.5 吨, 风电场变压器油量为 50t,液压油和机油存量分别为 2.4t、0.8t,则本风电场 油类物质最大量为 53.2t。 (1)风险评价等级判定 油类物质属于易燃易爆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69-2018),油类物质临界值为 2500t,本项目经计算的 Q 值为 0.02<1, 该项目风险潜势为 I.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为简单分析。 (2)风险事故情形 40 液压油、变压器油等有严格的品质要求,一般具有高介电强度、较低的黏 度、良好的低温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等基本特性。超高压变压器接触氧气和水分, 并在温度、电场及化学复分解作用下会产生劣化。除氧化生成物外,还有许多 杂质如水分、固形物会在运行中积聚于油内,使其性能下降,可以从油的特性 参数的变化反映出设备浸油部分是否有故障。为了满足变压器绝缘和冷却的需 求,在运行过程中会使用矿物绝缘油,即变压器油,在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中, 冷却或绝缘油都封闭在电气设备内,不会造成对人身、环境的危害。但在设备 事故或设备检修时有可能泄漏,污染环境。 上述油类物质废弃后均属于危险废物,暂存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 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产生后应及时交由 有资质单位处置。 (3)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分析 风险分析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受体特征(如水体、大气)和影响物特征 (数量、持续时间、转归途径及形式等)视为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动的变量, 即随机变量,从而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历史的事故统计及其概率是预测项目装 置和工厂的重要依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 后用概率计算法求得,亦可以通过同类装置事故统计调查确定概率值。 项目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E 中泄 漏频率的推荐值。项目装置的管道连接点(小于 75mm)发生全管径泄漏概率 为 1.0×10-6/(m·a),事故发生概率较低。因此,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 是可以接受的。 (4)风险结论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环境风险危害物质为变压器油,风险事故风险类型为泄 漏,但只要项目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操作,发生危害事故的几率是很 小的。一旦发生事故时如能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 要求,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和社会应急措施,事故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控制 的。 选址选 项目整体分布于依安县西北区域,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侧, 线环境 合理性 风机机组西北侧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为 1850m。项目占地类型主要 分析 41 为一般耕地和一般林地,所在地主要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等工 程所在地常见农作物,无重要物种及古树名木分布。风机布置区域整体平坦, 不压覆重要矿藏,不涉及军事目标、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场地布置条件较好。 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主要为声环境影响和光影影响。根据上述分析, 本项目风机光影影响距离最大值为 269m,大于噪声最大影响范围(500m),确 定本项目以风机所在地为圆心设置半径 269m 的环境防护距离,目前该影响范 围内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声环境及光影敏感目标。 根据生态现状调查及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选址处均不属于黑龙江乌裕尔 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候鸟及丹顶鹤的主要迁徙通道上。并且,候鸟在迁徙途 中,普通鸟类飞翔高度在 400m 左右,鹤类在 300~500m,鹳、雁等最高飞行高 度可达 900m,均超过风机的高度(叶片最大高度 235.5m)。因此,本工程风 电场运行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主要鸟类环境影 响可接受。 综上,本项目风电机组属于清净能源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均可接受,选址 处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选址从环境角度分析合理。 42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保证现场设备安装质量,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 应严格控制施工时段,严禁夜间施工; 对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必须封闭使用,降低其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确保施工场界噪声值达标; 选择合理的运输路径,注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同时加 强施工期的监督管理。 二、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所用建筑材料,如水泥、沙石、砖瓦等,必须设固定堆放场, 堆放场应设在空旷地区。施工场地应定期洒水,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挖掘的土方应及时回填或运离,防止粉尘及二次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周围环境 空气质量,从而减轻施工中对项目区环境空气的影响。 三、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置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施工 期生态 环境保 废水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护措施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弃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为: (1)施工弃渣为风电机基础和电缆基础土石方开挖剩余杂土,就近选凹 地铺平和用于施工道路修建。 (2)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对其进行分类,对废铁丝、废钢材等可 回收利用的应回收,对不能回收的应及时清运至建筑垃圾指定倾倒地点,运 输车辆应加盖苫布,避免对沿线环境造成污染。 (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有序堆放,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不得随处丢 弃,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 43 1)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要求文 明施工,不得开展滥采、滥挖、滥伐等植被破坏活动。 2)合理制定施工方案 合理组织施工,选择科学的施工方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对植被 及地表的破坏,保护植被赖以生存的基质环境;严格按设计占地面积、样式 要求开挖,避免大规模开挖;控制施工作业范围,施工人员和机械不得在施 工带外活动;施工便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车辆采用“一”字型作业法,走 同一车辙;施工材料有序堆放, 减少对塔基周围的生态破坏;生活垃圾和建 筑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实现挖填平衡,合理处置施工 土石方。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灌工序要尽量避开大风和暴雨天气,如遇大风、 雨天,应及时作好开挖区的临时防护与苫盖,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开挖面;长 势较好的植物周边严禁设置堆料场、弃渣场,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营地。 ①风电机组区 工程施工前,先对场区占用的耕地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土方堆放 在本风机临时用地内临时堆土区,用于后期进行恢复。设置临时挡土墙、截 水沟,并进行临时排水,与临时排水沟相配套布设沉砂池,临时苫盖等防护 措施的布设;风机基础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布设泥浆沉淀池;对风机场地覆 盖防尘网,减少裸露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施过程中需要临时堆置的土 方表面用密目网苫盖,坡脚采用草袋土埂压盖。风机上坡部位设置截水沟, 截水沟连接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沉砂池将泥沙沉降后散排入周边。遇 降水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对开挖裸露面和集中堆放的临时堆土进行临时苫 盖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后复 耕。 ②交通道路区 工程施工前先对工程占压的耕地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土方集中堆 放在道路区内临时堆土区,并采取临时拦挡等防护措施,用于工程完工后复 耕;在施工过程中,需在道路一侧设置临时排水沟;遇降水或大风等恶劣天 气时,对堆放在两侧路肩上的临时堆土进行土工布苫盖;施工结束后,对复 44 耕区域进行土地整治。 ③施工生产生活区 工程施工前先对工程占压的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约 0.3m,剥离 的土方堆放在项目区内临时堆土区,并采取临时拦挡等措施,后期及时回填 复垦。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临时土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对复耕 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 本项目施工时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挖方及时回填,避免在大风天施工 作业。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建筑,挖方回填,无弃方。同时对建筑物周围 进行种植适宜本土生长的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建成后将采用因地制宜 的植被恢复方式进行生态补偿,保证工程区域内植被数量不会减少。因此, 本期工程建设对当地植被数量总体影响不大,且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和生态 恢复措施的实施,可恢复并增加区内植被覆盖率,丰富区内的植物物种多样 性, 有利于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3)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措施 包括跨越施工区、施工便道路区,含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主要措施如 下: A、对风电机组临时堆土采用编织袋装土拦挡、防尘网苫盖,设备堆放区 采用彩条布苫盖措施,施工生产生活区采取土地整治和撒播草籽恢复植被措 施; B、施工前首先进行表土剥离,表土收集后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用于绿 化覆土; C、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区、跨越施工区、施工便道区的施工迹地进行土 地整治,土地平整后回覆表土,改善施工迹地的理化性质; D、土地平整后,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对以上区域采取栽植乔灌木、撒播 草籽的植被恢复措施。 E、根据当地水源条件,加强后期的灌溉与维护工作,保障恢复效果。水 土的生态恢复措施。 4)景观风貌的恢复措施 ①施工时搭建的罩棚等临时建筑及时拆除,做好场地清理工作。 45 ②应及时复土、平整、恢复植被,减轻土壤侵蚀和地面景观的不良影响。 (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施工生态监管。禁止将生活垃圾堆 放在规划的敏感区内;教育施工人员不要捕捉野生动物及其幼体。 ②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和过路人员保护野生动 物,避免野生动物侵入。 ③根据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合理规划协调施工工期,尽量避开野生动物 的重要生理活动期;大多数野生动物在早晨、黄昏和夜晚外出觅食,应做好 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上述时间施工。 ④要合理控制施工范围,控制施工噪声, 减轻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 施工机械、车辆等需要修理或维护时,安排在敏感区外进行,减小直接干扰。 ⑤重视夜间运输车辆灯光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频繁出 没线段, 要合理设置交通运输线路, 严格控制在敏感区界的夜间施工。 ⑥加强施工期受伤野生动物保护和救治, 遇到地栖型鸟类应诱导其离 开施工区,加强与当地野保部门的联系,遇到受伤野生鸟类与兽类,联系保 护机构救治。 六、施工期环境敏感区保护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影响范围内无环境敏感区。 本项目在施工实施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选择合理的运输路 线,绕避居民区、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加强对 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扑杀野生动物及鸟类。禁止施工人员进 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施工废水和生活垃圾禁止倾倒在敏感 区内,工程堆料场设置远离敏感区,禁止设置在敏感区内。施工期间应严格 控制施工作业时间。 七、施工期环境监理 工程环境监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 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其中包括:对工程施工 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检查;对环保设施的设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污染防治 和生态保护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没有按有关环境保护要求施工的施工单位责 46 令限期改正;对因工程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监督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或 予以恢复。建设单位、工程环境监理单位以及相关方应明确的责任,见表 5-1。 表 5-1 工程环境监理相关方及其责任 责任相关方 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 依安县天皓 新能源有限 公司 相关专业机 构 工程环境监 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环境监 理单位内组 织的工程环 境监理工作 小组 建设单位委 托 工程环境监理责任 1、委托工程环境监理单位,组织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 作; 2、委托施工单位,并将工程环境监理要求的各项环保 措施纳入与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中,并在建设 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逐项落实。 1、成立相应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并根据报告表 中工程环境监理内容及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提出工程环 境监理工作计划,报送依安县生态环境局和建设单位。 2、根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的监理情况,编制每月 监理报告,项目完工之后编制监理工作总报告,并将每 月监理报告和总报告及时报送依安县生态环境局和建 设单位。 1、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须按照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 划内容,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组织定期巡查和监测,实 地了解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 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有关部门联系,提出解决问 题的建议并督促落实。 1、按照与建设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中有关工程环 境监理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逐项落实。 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内容见下表 5-2。 表 5-2 防治 对象 监理项目 施工场地 基础开挖 环境 空气 运输车辆 建材运输 建材堆放 施工道路 声环 境 施工噪声 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内容 监理内容 监理要求 在雨后或无风、小风时进行, 遇 4 级以上风力天气,禁 减少扬尘影响;尽量减少原 止施工;将植被、树木移 有地表植被破坏 植到施工区外 开挖的多余土方用于填方; 土方合理处置;强化环境 干燥天气施工要定时洒水 管理,减少施工扬尘 降尘 水泥、石灰等运输、装卸; 水泥、石灰等要求装袋运 运输粉料建材车辆加盖篷 输;无篷布车辆不得运输 布 沙土,粉料 沙子、渣土、灰土等易产生 扬尘的物料,必须采取覆盖 扬尘、物料不得露天堆放 等防尘措施 道路两旁设防渗排水沟; 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定时 洒水灭尘 硬化道路地面,防治扬尘 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 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 标准》(GB12523-2011) 限值 47 管理 机构 齐齐 哈尔 市依 安生 态环 境局 施工废水 水环 境 固体 废物 生活废水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地表开挖 生态 环境 建材堆放 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沉淀 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排 设置临时防渗旱厕,定期清 掏外运堆肥。 能够回收利用的售于废物 回收企业,其他的砖瓦石块、 废弃的水泥等运往附近村 处理率 100% 庄修筑道路 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 一清运 完工后地表裸露面植被 及时平整,植被恢复 必须平整恢复临时建设 用地进行土地平整恢复 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土方堆 放点采取土工布围栏等措 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发生 施 一、运行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风机噪声最大影响范围为 500m,影响距离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 标,距离最近居民区为东北侧 830m 的机械化林场。 工程在设备安装时应注意保证平衡,并采取减振基础。运行期要求对风 机等设备及时进行养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正确操作,减少 机器运转不正常时增加的噪声。加强场区、场界绿化,利用绿化来阻隔噪声 的传播。 二、运行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置 运营 期生态 废液压油、废润滑油暂存依托 220kv 依安变内危险废物暂存间,装在专 环境保 护措施 门的封闭容器中,最终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箱变废变压器油事故状态 下排入箱变配套的事故油池内,最终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 具体暂存措施如下: ①各类危险废物采用专用包装物包装后暂存在专用库房中,不同类型的 危险废物不能混合贮存。 ②新建事故油池及依托危险废物暂存间防渗系数小于 1.0×10-10cm/s,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修改单中的相 关规定要求。 ③对于不同性质的危险废物需要在包装物上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性质、 48 危害和应急急救措施。 ④设置危险废物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出、入库情况,做到“责任落实到 个人”。 ⑤设置专人负责危险废物的收集、厂内运输、入库和出库。 ⑥危险废物暂存库设置符合环保要求的专用标志。 (2)一般固体废物的管理 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统一进行更换,更换下来的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直接回 收运输进行后续处理,不在场内储存。检修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 依托 220kv 依安变内生活垃圾暂存措施,最终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一般固体废物储存处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995)的相关 规定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同时,一般固体废物储存处按《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相关规定要求, 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 综上,本项目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率达 100%,在落实好危险固废安全贮存、 运输、处置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固废 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三、运行期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运营期应加强对植物恢复措施的管护,厂区四周绿化并确保林、草的 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 2、本项目风机型号为 GWH191-5MW-140,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风 电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机组漏油情况。运营期因设备老化、损 坏等情况可能会发生液压油或机油泄露,但泄露量较少,可通过定期维护、 检修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综上,事故状态下,本工程风机机组可能会发生漏油现象,但漏油量较 少。本项目设置专员对风电机组进行定期维护,如发生漏油事件,维护人员 可及时发现并立即进行清理,必要时停机以便进行维护;同时风电基础采取 混凝土结构,防渗系数小于 1.0×10-7cm/s。故项目运行期不会对周边土壤及 地下水造成影响。 四、运行期对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 49 营运期间,对风电场区实行专人管护,设立标牌,以减少对鸟类种群或 是重要鸟类停歇地的干扰,降低鸟类撞线的发生率。地线标识材质选择要明 亮醒目长久,宜采用白色、黄色、橘色或红色。 为防范鸟类碰撞叶片,依据国内外先进经验,在风机涂上增加警告色、 鹰眼等明显标志,风机叶片应采用白色与检红相间的警示色,使鸟类在飞行 过程中能及时分辨安全路线,减少碰撞风机机会。必要时,在鸟类迁徙期风 机停止运行。 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在工程设计时,选取性能优良、品质可靠的变压器及风电机组。选 取优良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液压油、机油及变压器油。 (2)若发生油类物质泄漏,应采取措施修补或堵塞措施,制止物料的进 一步泄漏。 (3)由于泄漏事故发生具有隐蔽性,应定期维护、检测相关设施,如发 现泄漏迹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开展地下水及土壤监测,以确定泄漏事 故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同时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生态环境局及相关部 门,制定并实施补救及修复方案。 (4)运行期间需定期维护,对变压器、风机等外部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 验,消除已发现的缺陷,清扫绝缘瓷套管表面,检查导电接触部位,检查和 检修油路及全部冷却系统,检查和维护保养、测量及操作系统等。此过程中 一般不会发生泄漏事故。 (5)为避免可能发生的因事故漏油或泄油而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废 液压油、废机油、废变压器油等危险废物不得随意处置,应将交有资质单位 进行处置。 (6)应急预案 项目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当事件一旦发生时可迅速 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50 表 5-3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序 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应急计划区 危险目标:箱变事故油池 2 应急组织机构、人 员 公司成立以负责人为总指挥,分管生产负责人为副总指挥 的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救援组、 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制定《事故应急救预案》和实 施细则,组织专业队伍学习和演练,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防患于未然,一边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该公司 必须将本单位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 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政府及其 有关部门可以调动有关方面力量进行救援,以减少事故损 失。 3 预案分级响应条 件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4 应急救援保障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防护服)等。 报警、通迅联络方 式 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迅方式为电话报告,发现事故者应当 立即向厂调度室报警,厂调度室接到报警后,迅速向各救 援队(包括通讯队、治安队、消防队、医疗队、抢修队、 后勤队等)报警,通知各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 故扩大,通知事故车间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并将情况通知 指挥部,治安队接到报警后,根据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和爆 炸的浓度范围设置警戒线,封锁有关道路,制止无关人员 进入,指挥各种抢救车辆,有秩序进入抢救区域,安排好 群众疏散路线,必要时通知厂门卫关闭厂门,禁止无关人 员入场围观。 5 6 7 8 9 应急环境监测、抢 险、救援及控制措 施 应急检测、防护措 施、清除泄露措施 和器材 人员紧急撤离、疏 散、撤离组织计划 事故应急救援关 闭程序于恢复措 施 由依安县环境监测站负责队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 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事故现场、临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 施及相应设备。 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专业队抢救结束后,做好事故现场善后处理,临近区域解 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现场调查、清理、清洗工作, 恢复工艺管线、电气仪表、设备的生产状态,组织生产 10 应急培训计划 应急计划制定后,每三个月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一次 11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临近地区将本项目有关风险事项风险告知公众,开展公 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六、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应建立污染源分类技术档 案和监测档案,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结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本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如下: 51 表 5-4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要素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监测标准 声环境 N1、N13 风电机组距防护 距离边界处(距环境保 护目标最近处) 噪声 1 次/季度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 1 类标准 根据运行期噪声及光影影响分析,本项目设置以风机所在地为圆心、半 径为 269m 的环境防护距离。目前该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声环 其他 境及光影敏感目标,建议在该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建设新的居住区、学校 和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总投资 245921.14 万元,环保投资总额为 315 万元,环保投资比 例为 0.13%,具体的分项投资详见下表。 表 5-5 环保投资明细表 项目 环保措施 废气 废水 噪声 施工期 生态 环保投 资 环境监理 噪声 固体废物 运行期 生态影响 环境监测 施工期粉尘采用围挡、毡布、防尘网、保持路面清 洁,洒水降尘措施。 生活污水设置临时旱厕,市政部门定期清掏; 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 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管理;噪声机械位置合理布 置、合理安排工期及机械使用时间。 施工活动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防止破坏征地范 围之外的植被。挖掘的土方及时回填;施工结束后 采取植草植树等绿化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本项目选 用当 地常见的物种进行植被恢复。 施工期设置环境监理制度。 投资额 (万元) 3 34.5 30 10 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风电机组采用隔音防 震型电机、减噪型变速齿轮箱、减速叶片和阻尼材 10 料减振隔声等措施;定期对风机进行维护和检修, 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设置 40 个容积为 4.0 m3 的箱式变压器事故油池,危 40 险废物及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营运期间,对风电场区实行专人管护,风电机组使 用白色叶片、叶片尖部涂橙红色可警示鸟类避让, 6 以减少鸟类的伤亡。必要时应停机,以避免风电机 组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营运期间,对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区域进行生 态恢复,选用当地常见物种进行种植或播撒草籽; 1 万/年 运营期应加强对植物恢复措施的管护,厂区四周绿 化并确保林、草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 运行期定期对声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监测。 52 35.5 合计 53 170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施工期 内容 要素 陆生生态 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 验收要求 ①施工活动应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 严禁施工人员进入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②施工期分层开挖,将 表土(或耕作层)堆放于施工临时占地 内,不设置集中堆土场,并加强防护; 施工结束后采取倒序回填,在回填时先 清理回填区,应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多 已采取相关生态恢复 余土石方用于周边土地平衡或生态恢复。 措施 合理设置排水和防护设施,以避免塌方 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基坑开挖的临 时土堆遇雨季或大风天气用防雨布苫盖。 施工结束后采取恢复耕地、或植被恢复 措施;植被恢复选用当地常见的物种进 行植被恢复,主要为播撒草籽等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①运营期应加强对植物恢复措施的管护, 厂区四周绿化并确保林、草的成活率、生 长情况及覆盖度。 ②对风电场区实行专人管护,风电机组使 已落实相关生态恢 用白色叶片、叶片尖部涂橙红色可警示鸟 复措施 类避让,以减少鸟类的伤亡。必要时应停 机,以避免风电机组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③设置专员对风电机组进行定期维护。 水生生态 / / / / 地表水环境 施工废水经防渗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 工场地洒水和降尘等,不外排。施工期 生活污水,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旱厕,定 期清掏。 不外排 / / / 废液压油、废机油暂存依托 220kv 依安变 危险废物暂存间;废变压器油暂存依托每 台箱式变压器单独设置的事故油池,容积 为 4m3。事故油池均做基础防渗,防渗层 为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 《危险废物贮存污 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 2013 年修改单 地下水及土壤 环境 应及时复土、平整、恢复植被。 54 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 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 10-10cm/s。 废液压油、废机油、废变压器油最终处置 均委托有资质单位。 声环境 ①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②合理选择 施工机械设备,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振 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注意维修养护 及正确使用,使之保持较好工作状态和 低声级水平;对排放高强度噪音的施工 机械设备应设置隔声或消音装置,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③运输车辆在行经居民 区时,应严格执行限速行驶,以减少噪 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对风机进行维护和 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N1、N13 风电机组防护距离边界距环境保 护目标最近处设置噪声监测点,定期进行 噪声监测。 设置以风机所在地 为圆心,半径 269m 的防护距离范围外 执行《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2008) 中 的 1 类标准 振动 / / / / / / 大气环境 固体废物 ①加强往返于施工区车辆的管理和维修, 使用有害物质量少的优质燃料,以减少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尾气排放污染大气。 放标准》 ②依据季节厂区道路洒水降尘,以减少 扬尘。③施工段设置移动式隔声、隔尘 (GB16297-1996)(颗 粒物无组织排放 1.0 挡板,严禁在大风天作业。 mg/m3) ④对易起尘废弃建筑材料实行封闭措施, 如加盖苫布。 废弃建筑材料及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 集后,由市政部门清运。 ①废储能电池由厂家统一更换,更换下来 的废储能电池由厂家回收进行后续处理。 ②检修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 依托 220kv 依安变内生活垃圾暂存措施, 固体废物处置率 100%。 最终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③废液压油、废机油暂存依托 220kv 依安 变危险废物暂存间;箱变废变压器油暂存 依托每台箱式变压器单独设置的事故油 55 固体废物处置率 100%。 池,容积为 4m3。事故油池均做基础防渗, 防渗层为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 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 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 10-10cm/s。 废液压油、废机油、废变压器油均委托有 资质单位处置。 电磁环境 / / / / 环境风险 / / 加强巡检,并按照要求配置消防器材。 / 环境监测 施工期设置环境监理制度 防沙治沙措施 其他 / / N1、N13 风电机组防护距离边界距环境保护目标最近处设置噪 声监测点,定期进行噪声监测。 / / / 设置以风机所在地为圆心、半径为 269m 的环境防护距离,建 议在该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建设新的居住区、学校和医院等 环境敏感目标。 / 56 六、结论 本项目属于清净能源发电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采用的生态恢 复及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一定的社会效益。工程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使各项环保治理措施 得以落实,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的 建设是可行的。 57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项目 58 附图 2 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 图例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59 附图 3 黑龙江省主体工程分布图 本项目 60 附图 4 齐齐哈尔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 本项目 61 附图 5 工程防护距离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光影防护距离范围 声影响防护距离范围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2 附图 6 B1~B2、ZTX1~ZTX28 防护距离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3 附图 7 ZTX29~ZTX42 防护距离范围示意图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4 附图 8 工程噪声及光影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5 附图 9 ZTX32、B4 机组噪声及光影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6 附图 10 ZTX23、B1 机组噪声及光影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7 附图 11 ZTX20、 ZTX18、 ZTX6、 ZTX7、机组噪声及光影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例 居民区 噪声影响范围 光影影响范围 风机 集电线路 检修道路 68 附图 12 施工布置示意图 图例: 施工临时占地分布区域 施工新建及改扩建检修道路 施工临时道路依托外部已建道路 69 附图 13 生态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图例: 运行期噪声定期监测点 70 附图 14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 本项目 71 附件 1 项目核准批复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