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pdf
河北省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十三五”规划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七年三月 1 目 录 前 言 .............................................................................................................................................. 1 (一)现实基础....................................................................................................................... 1 (二)面临形势....................................................................................................................... 2 二、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3 (三)主要目标....................................................................................................................... 5 三、主要任务 .................................................................................................................................. 5 (一)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5 (二)完善收转运体系,推动建立回收新模式................................................................... 6 (三)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 8 (四)加大存量治理力度....................................................................................................... 9 (五)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10 (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1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 (一)投资估算..................................................................................................................... 11 (二)资金筹措..................................................................................................................... 12 五、保障措施 ................................................................................................................................ 12 (一)完善法规标准............................................................................................................. 12 (二)完善政策机制............................................................................................................. 13 (三)加强技术支撑............................................................................................................. 13 (四)强化监督管理............................................................................................................. 13 (五)加强宣传力度............................................................................................................. 14 六、规划组织实施 ........................................................................................................................ 14 1 前 言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意见》的要求,提高我省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水平,满 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住 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河北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 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基准 年为 2015 年,规划期限为 2016-2020 年。规划范围包括我 省 11 个设区市、2 个省直管市、18 个县级市、104 个县城和 建制镇。 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处理工作, 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数量和能力快 速增长,切实提高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城乡统 筹、布局合理的垃圾处理格局,较好的提升了我省市容环境 管理水平,形成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环境整洁优 美,城市运行保障有力,展示了我省的新形象。 (一)现实基础 截至 2015 年底,我省有 31 个设市城市、92 个县城及 11 个重点镇均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2 个县通 过区域共享共建的方式具备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共 1 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139 个,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 35356 吨/日,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5.6%, 其中设市城市 96.0%, 县城 90.6%。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各级政府也相应建立 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逐步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 分类收集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全省垃圾处理水平发展总体还不均衡,处理 能力相对不足,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特别是农 村地区垃圾收转运等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治理成效与群众对 环境改善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餐厨垃圾规范化收运体系尚 不完善,设施处理能力存在很大缺口,缺乏源头监管手段及 机制。为此, “十三五”期间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继续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 平,拓展服务范围,加快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的市场化进程, 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最终实现垃 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 关键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京津冀协同发 展、张家口冬奥会、“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对改善生 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安全健康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 时也迫切要求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省第九次党 代会提出,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坚持不懈治理环 2 境污染;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 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 撑,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从垃圾的产生、回收利用、 回收能源、处理的全过程考虑。“十三五”时期,应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 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二、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对河北发展的 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 发展理念,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遵循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固体废弃 物资源化处理水平,以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垃圾处理系 统为目标,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结构合理、能力充足、管理 精细的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 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提升运营管理水 平,促进我省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 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统筹 规划和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推动联建共享,在具备 3 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基地,降低环境邻避效应。健 全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发 展。 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 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工艺,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加大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防治和改造升级力度。科学论证建设 项目场址,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有效控制社会稳定风险,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按照有机垃 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分类方式, 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更详细的分类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建 立分类投放、运输、回收、处理相衔接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促进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实现源头 减量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创新驱动,加强监管。深入推进现有环卫体制改革,逐 步将现有环卫队伍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作业公司, 政府负责规则制定和监督考核。大力推行 PPP、特许经营和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技术创新,完善生活垃圾 收费制度和设施建设的投资回报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专业 执法,全面提升垃圾收运处理管理水平。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各类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实施垃圾分类制度,鼓 4 励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全社会参与的力量,逐步建 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 宣传,增强公众的环境卫生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 资源化能力显著增强。县城以上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石家庄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到98%以上,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 以上,重点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设市城 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 设市城市市区和部分县城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的分 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体系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设区市 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的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运用“互联网+”绿色生态实现监管手段、设施和机制不断 创新,生活垃圾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按照“城乡统筹、协同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先 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推动垃圾分类。统筹谋划 5 城乡垃圾处理,同步部署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各地 发展水平、垃圾组分、处理设施建设等不同情况,合理划定 垃圾分类范畴、品种、要求、方式方法。科学设定垃圾分类 类别,按照先简单粗分,后严格细分的顺序,逐步做到深度 细化分类。强制推行公共机构和企业的垃圾分类,鼓励提倡 城镇居民垃圾分类,逐步覆盖所有区域的垃圾分类。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 工作机制,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 分类处置设施,推进各类生活垃圾投放与收运、处理的有效 衔接与融合。明确目标,合理布局,配套完善分类设施体系, 加快建立能力充足、技术先进、处置规范的末端生活垃圾分 类处置设施,倒促前端分类投放和收运。整合生活垃圾回收 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过管控结合、创新渠道,最终 将有价值可利用“垃圾”作为资源回收利用,达到生活垃圾 减量、再生资源增量的目的。 (二)完善收转运体系,推动建立回收新模式 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覆盖范 围和运输设备水平,城市建成区应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 制镇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交通便利、经济发 达地区要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收 集覆盖面,加大收集力度。 新增的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宜提高标准,同时升级改 6 造现有的收运设施。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淘汰敞开式 收转运设施,减少和避免生活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 染,全省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实现密闭化收转运;在城 市建成区推广生活垃圾压缩式收转运方式,加强压缩式生活 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推广全密闭压缩式收运。“十三五” 期间,全省规划新增收转运设施能力18805吨/日。其中,设 市城市新增能力8195吨/日,县城新增能力7640吨/日,镇新 增能力2970吨/日。 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 的收转运体系,满足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垃 圾分类收运要求,并提高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鼓励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单位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 确定,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垃圾收运工作。 按照转运量与运输距离合理配置收转运车辆,鼓励区域 内车辆统筹,可采用第三方外包方式运输。建制镇要根据地 区人口、垃圾产生情况以及收集频次合理配备垃圾收运车 辆。 “十三五”期间,全省规划新增转运车辆711辆。其中, 设市城市新增287辆,县城新增305辆,镇新增119辆。 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互联网+资源回 收”新模式,利用 IC 卡、北斗导航、称重计量、城市网格、 物联网等科技信息手段,提升垃圾收运车辆装备水平。开展 垃圾分类的城市,应配备满足分类品种需求、密封性好、标 7 识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有效保障城市生活垃圾 的分类收集和运输。实现“两网融合”,提高废弃物回收效 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三)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 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优先采用焚烧、生化及综 合处理技术,推进垃圾源头减量,保障资金投入。各级政府 统筹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布局等工作。加快现有设施的改造升 级,逐步缩小地区间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差距。增加生化和焚 烧处理能力,鼓励市县间合作建设大型焚烧设施,提高垃圾 资源化利用率,加快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衔接的无害化处理 设施。“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25座(其中设市城市10座,县城13座,镇2座) ,新增无害化 处理能力10950吨/日(其中设市城市6700吨/日,县城3990吨 /日,镇260吨/日)。原则上各市、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剩余库 容应能够满足该地区10 年以上的垃圾焚烧残渣及生活垃圾 填埋处理要求,不鼓励建设处理规模小于300 吨/日的焚烧设 施和库容小于50 万立方米的填埋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要 与垃圾处理设施同步建设,条件具备时,可考虑与当地污水 处理厂联合建设。 “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焚烧处理设施6 座(其中设市城市5座,县城1座)、新增处理能力6200吨/日 (其中设市城市5000吨/日,县城1200吨/日),新增填埋处理 设施19座(其中设市城市5座,县城,12座、镇2座),新增填 8 埋处理能力4750吨/日(其中设市城市1700吨/日,县城2790 吨/日,镇2790吨/日) 。 建制镇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纳入县级或市级垃圾处理 设施集中处理,原则上建制镇不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距离县 市较远的建制镇可视具体情况另行考虑)。在充分论证的基 础上,可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等技术的试点示范。 着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 强源头控制,促进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分散处理与集中处 理相结合;全面取缔露天垃圾池,建设村级收集站、镇级转 运站,完善车辆等收运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和 资金渠道,落实各级管理责任。 (四)加大存量治理力度 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技术和环保标准建设,配备完善的 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 堆放点、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开展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或 关停。对于渗滤液处理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尽快 新建或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未建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要在两 年内完成配套建设。对具有填埋气体收集利用价值的填埋 场,开展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工作。对达到服务年限 的垃圾填埋场进行规范封场,防止雨水渗入,改善场区环境, 控制环境污染。“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垃圾填埋场封场 治理项目23个,封场规模5075吨/日。其中,设市城市封场项 9 目11个,封场规模2365吨/日;县城封场项目12个,封场规模 2710吨/日。 推进现有垃圾焚烧设施的提标改造,通过焚烧炉技改、 烟气处理系统技改等方式,提高处理处置能力和排放标准, 满足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 (五)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各设区市要科学布局区域内处理设施,推进餐厨垃圾资 源化综合利用能力建设。根据当地餐厨垃圾的产生规模、组 分和理化性质,选择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综合化等符 合《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的、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 路线。 “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640吨/日, 设区市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立台帐 登记制度,提高餐厨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收运体系覆盖率。鼓 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 严格落实我省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许可制度,参 与收集和运输的企业必须取得政府许可,餐厨垃圾收运要做 到日产日清,严格控制并防止收运过程中的废水、臭气的污 染。 会同城管、住建、食药监和环保部门要建立日常沟通、 联合检查和信息通报等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开展专项执法 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将餐厨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服 务单位收集运输和处理。 10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产生、收运和处理三方 的利益引导机制。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费收缴工作,强化产生 者付费意识,逐步提高处理费收缴率。在价格机制尚未达到 收集处理成本之前,建立市县两级财政补贴机制,促进规范 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监管 系统和环境监管系统,强化垃圾处理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确 保项目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加大环卫车辆清运转运 实时监控力度,加强转运过程实时监控;加大对焚烧设施烟 气排放、渗滤液、填埋气体排放和渗漏情况的监测以及填埋 场监测井的管理和维护。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应落实日 常监管与定期监督性监测制度,以生活垃圾焚烧厂为重点, 加快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月报制度、年报制度,并按要 求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对不能在线监控的污染物,监控频次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加强处置设施的过程监管。 推行垃圾收运处理第三方监管工作机制,垃圾处理设施 实现在线监管,实现物流联调联控,健全垃圾处理设施运行 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 11 资达42.08亿元,其中焚烧27.20亿元、填埋14.88亿元;新增 收运、转运设施建设投资9.37亿元,新增转运车辆投资2.19 亿元;新增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6.56亿元,新增存量整治 工程投资4.70亿元,新增垃圾分类示范工程投资2.10亿元, 新增监管体系工程投资1亿元,合计全省总投资68亿元。 (二)资金筹措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由地方政府组织实 施,建设资金由地方投入为主。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政府和 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 投入机制,积极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垃圾无害化 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对采用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技 术的设施将加大支持力度。对尚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垃圾 处理设施,要进行政策扶持、投资引导、适度补贴,保障设 施的建设和运营。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规标准 加强垃圾处理统计工作,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发布 数据信息。制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应对措施,妥善化解项目建设和 运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认真落实《河北省餐厨废弃物管理 办法》,规范餐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保障食品安 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制定推进垃圾分类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 12 施。 (二)完善政策机制 合理确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逐步覆盖垃圾收集、 清运及处理处置成本,积极探索计量化、差别化收费方式。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预算内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优先支持 规划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地方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生 活垃圾处理项目,征收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部专项用于生活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固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 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 (三)加强技术支撑 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应用,鼓励企 业研发和采用资源化利用、分类处理、清洁焚烧、二噁英控 制等新技术,对项目应用新技术为省内首次的,积极给予资 金支持;对应用效果良好,技术成熟可靠的积极予以推广。 积极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新模式,提高垃圾收运处理的 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四)强化监督管理 规范运营监管,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相结合,运行 过程监管和污染排放监管相结合,提高垃圾处理透明度,定 期向社会公布垃圾处理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对超标或超 总量指标排污的项目和企业依法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13 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提请政府责令停产、关闭。加强对飞 灰等危险废物的监管,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危险废物收集、 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单位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确保 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或利用。加强公众监督,完善公众参 与和政府决策机制,健全居民诉求表达机制。 (五)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及时公开信息,公布监督检查结果特别 是设施周边污染物实测值等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取得 群众信任。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管和公众参与机制。继续通过 垃圾分类专网、市民建言献策等形式,建立社会参与、沟通 互动交流平台;培育和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活垃圾 处理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不断提高市民对垃圾处理工作的 认识和理解。 六、规划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垃圾 处理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在政 策法规、项目建设、监管执法等方面的指导。各级发改、住 建、环保、财政、商务、国土、物价、食药等部门要各司其 职,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 困难。列入规划的项目,各市县要严格组织实施,制定分年 度建设计划,加强组织落实,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建立规划 的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对确需调整增减的项目,由属 14 地投资主管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核准后进行调整,并报 上级发改和住建部门备案。各级发改和住建部门要加强对规 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和监督检查,推动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 施。 15 附表 1 “十三五”期间新建无害化处理设施表 “十三五”新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序 号 地区名称 项目数量(座)及名称 河北省 25 10950 420776 设市城市 10 6700 266070 县城 13 3990 146906 镇 2 260 780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1 320 17400 320 17400 260 7800 赞皇县 1 2 石家庄市 唐山市 赞皇县域内垃圾一体化设施建设项目 镇 新乐承安镇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 100 3000 赞皇重点镇 赞皇县城乡一体化垃圾填埋场 160 4800 小计 3 580 25200 设市城市 3 2000 78000 唐山市 唐山市海港开发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 200 11000 迁安市 迁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900 35000 遵化市 遵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900 32000 县城 0 0 0 镇 0 0 0 小计 3 2000 78000 设市城市 1 150 11000 150 11000 200 7600 200 7600 县城 5 秦皇岛市海港固体废弃物处置场项目 1 秦皇岛市 青龙县 4 2 新乐市承安镇 秦皇岛市 3 能力(吨/日) 投资(万元) 青龙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 镇 0 0 0 小计 2 350 1860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0 0 0 镇 0 0 0 小计 0 0 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2 1440 67200 邯郸市 邢台市 16 “十三五”新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序 号 地区名称 项目数量(座)及名称 巨鹿县 巨鹿县垃圾焚烧厂 1200 60000 任县 任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项目 240 7200 镇 0 0 0 小计 2 1440 67200 设市城市 2 550 7070 保定市 保定市满城区垃圾填埋场 60 1800 保定市 高碑店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490 5270 800 24200 县城 6 博野县 博野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100 4000 定兴县 定兴县垃圾处理场 160 4000 阜平县 阜平县泉房垃圾处理场 300 9000 望都县 望都县生活垃圾处理厂 240 7200 镇 0 0 0 小计 6 1350 31270 设市城市 1 1000 50000 1000 50000 400 10556 400 10556 县城 1 崇礼县环卫设施建设项目 镇 0 0 0 小计 2 1400 60556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2 500 15600 围场县 围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200 6000 兴隆县 兴隆县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 300 9600 承德市 镇 0 0 0 小计 2 500 15600 设市城市 1 800 25000 任丘市垃圾卫生填埋场 800 25000 2 330 4350 海兴县 海兴县城乡一体化项目 180 3600 青县 青县城乡一体化项目 150 750 0 0 0 任丘市 县城 9 张家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张家口市 崇礼县 8 4 保定市 张家口市 7 能力(吨/日) 投资(万元) 沧州市 镇 17 “十三五”新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序 号 地区名称 项目数量(座)及名称 小计 3 1130 29350 设市城市 1 1200 45000 1200 45000 霸州市 10 廊坊市 霸州市焚烧处理厂 县城 0 0 0 镇 0 0 0 小计 1 1200 45000 设市城市 1 1000 50000 1000 50000 衡水市 11 衡水市 12 辛集市 13 定州市 能力(吨/日) 投资(万元) 衡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县城 0 0 0 镇 0 0 0 小计 1 1000 50000 小计 0 0 0 镇 0 0 0 小计 0 0 0 18 附表 2 “十三五”期间新增收转运设施表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1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石家庄市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河北省 18805 93682 711 21876 设市城市 8195 40632 287 9162 县城 7640 38200 305 9150 镇 2970 14850 119 3564 设市城市 2100 10500 84 2520 石家庄市区 1500 7500 60 1800 石家庄市鹿泉区 500 2500 20 600 新乐市 100 500 4 120 县城 660 3300 26 792 赵县 150 750 6 180 赞皇县 150 750 6 180 深泽县 80 400 3 96 平山县 50 250 2 60 行唐县 60 300 2 72 灵寿县 90 450 4 108 高邑县 80 400 3 96 镇 690 3450 28 828 新乐大岳镇 50 250 2 60 新乐杜固镇 50 250 2 60 新乐彭家庄乡 50 250 2 60 新乐协神乡 50 250 2 60 新乐化皮镇 50 250 2 60 新乐东王镇 50 250 2 60 无极张段固 60 300 2 72 赞皇重点镇 50 250 2 60 行唐口头镇 50 250 2 60 行唐南桥镇 50 250 2 60 行唐上碑镇 50 250 2 60 深泽乡镇 50 250 2 60 灵寿五岳寨 80 400 3 96 小计 3450 17250 138 4140 19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2 3 4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设市城市 1325 6750 23 1110 唐山市丰南区 550 1000 6 540 迁安市 400 3335 0 0 遵化市 330 1815 15 450 汉沽管理区 45 600 2 120 县城 0 0 0 0 镇 0 0 0 0 小计 1325 6750 23 1110 设市城市 820 3632 22 792 北戴河区 300 1500 12 360 开发区 100 500 4 120 山海关区 420 1632 6 312 县城 110 550 4 120 昌黎县 110 550 4 120 镇 100 500 4 120 昌黎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青龙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小计 1030 4682 30 1032 设市城市 500 2500 20 600 武安市 200 1000 8 240 冀南新区漳河园区 100 500 4 120 峰峰矿区 200 1000 8 240 县城 1400 7000 56 1680 馆陶县 100 500 4 120 肥乡县 250 1250 10 300 成安县 30 150 1 36 广平县 200 1000 8 240 临漳县 200 1000 8 240 大名县 50 250 2 60 涉县 60 300 2 72 魏县 200 1000 8 240 磁县 110 550 4 132 曲周县 200 1000 8 240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20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5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邢台市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镇 400 2000 16 480 馆陶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成安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广平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邱县梁二庄重点镇 50 250 2 60 大名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魏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磁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冀南新区重点镇 50 250 2 60 小计 2300 11500 92 2760 设市城市 150 750 6 180 沙河市 100 500 4 120 南宫市 50 250 2 60 县城 1940 9700 78 2328 柏乡县 200 1000 8 240 隆尧县 100 500 4 120 任县 200 1000 8 240 广宗县 200 1000 8 240 新河县 300 1500 12 360 临城县 150 750 6 180 威县 170 850 7 204 清河县 220 1100 9 264 平乡县 200 1000 8 240 南和县 200 1000 8 240 镇 430 2150 17 516 沙河市重点镇 50 250 2 60 隆尧县莲子镇 30 150 1 36 广宗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任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南和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邢台县皇寺镇 50 250 2 60 宁晋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威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21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6 7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保定市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新河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小计 2520 12600 101 3024 设市城市 950 4750 38 1140 安国市 250 1250 10 300 高碑店市 400 2000 16 480 白沟新城 300 1500 12 360 县城 920 4600 37 1110 博野县 120 600 5 150 唐县 40 200 2 48 定兴县 120 600 5 144 阜平县 120 600 5 144 容城县 50 250 2 60 望都县 50 250 2 60 易县 100 500 4 120 雄县 20 100 1 24 曲阳县 100 500 4 120 顺平县 100 500 4 120 安新县 100 500 4 120 镇 150 750 6 180 易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雄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安国市重点镇 50 250 2 60 小计 2020 10100 81 2430 设市城市 250 1250 10 300 下花园区 200 1000 8 240 塞北管理区 25 125 1 30 察北管理区 25 125 1 30 县城 1160 5800 46 1380 崇礼县 200 1000 8 240 赤城县 100 500 4 120 尚义县 50 250 2 60 沽源县 110 550 4 120 蔚县 200 1000 8 240 张家口市 22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8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沧州市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怀安县 200 1000 8 240 张北县城 200 1000 8 240 康保县 100 500 4 120 镇 625 3125 25 750 尚义县大青沟镇 25 125 1 30 尚义县红土梁镇 25 125 1 30 尚义县小蒜沟镇 25 125 1 30 怀来县东花园镇 50 250 2 60 蔚县西合营 50 250 2 60 蔚县南留庄镇 50 250 2 60 宣化县大仓盖镇 30 150 1 36 宣化县江家屯乡 30 150 1 36 宣化县深井镇 25 125 1 30 宣化县崞村镇 25 125 1 30 宣化县赵川镇 30 150 1 36 宣化县贾家营镇 25 125 1 30 宣化县王家湾乡 25 125 1 30 宣化县顾家营镇 30 150 1 36 宣化县李家堡乡 25 125 1 30 宣化县塔儿村乡 25 125 1 30 宣化县沙岭子镇 50 250 2 60 宣化县洋河南镇 50 250 2 60 宣化县东望山乡 30 150 1 36 小计 2035 10175 81 2430 设市城市 1600 8000 64 1920 渤海新区(港城区) 350 1750 14 420 任丘市 150 750 6 180 河间市 100 500 4 120 泊头市 400 2000 16 480 黄骅市 600 3000 24 720 县城 850 4250 34 1020 献县 250 1250 10 300 吴桥县 60 300 2 72 23 “十三五”新增收转运设施 序号 转运规模(吨/日) 9 “十三五”新增转运车辆 地区名称 廊坊市 投资(万元) 数量(辆) 投资(万元) 南皮县 200 1000 8 240 盐山县 50 250 2 60 青县 40 200 2 48 海兴县 150 750 6 180 孟村县 100 500 4 120 镇 575 2875 23 690 河间市米各庄镇 25 125 1 30 河间市束城镇 25 125 1 30 河间市沙河桥镇 25 125 1 30 河间市卧佛堂镇 25 125 1 30 河间市留古寺镇 25 125 1 30 献县重点镇 200 1000 8 240 青县重点镇 100 500 4 120 海兴县重点镇 25 125 1 30 孟村县重点镇 75 375 3 90 盐山县重点镇 50 250 2 60 小计 3025 15125 121 3630 设市城市 0 0 0 0 县城 600 3000 24 720 固安县 250 1250 10 300 文安县 150 750 6 180 永清县 200 1000 8 240 镇 0 0 0 0 小计 600 3000 24 720 10 定州市 小计 200 1000 8 240 11 辛集市 小计 300 1500 12 360 24 附表 3 序号 1 2 3 4 5 6 “十三五”期间垃圾填埋场封场规划表 地区名称 封场设施数量(座)及名称 河北省 23 5075 50869 设市城市 11 2365 23639 县城 12 2710 2723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0 0 0 小计 0 0 0 设市城市 2 480 5057 迁安市 迁安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200 600 遵化市 遵化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80 4457 县城 0 0 0 小计 2 480 5057 设市城市 2 470 8407 秦皇岛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张桥庄生活垃圾填埋场 170 6457 秦皇岛市抚宁区生活垃圾处理厂 300 1950 县城 2 390 2535 昌黎县 昌黎县朱各庄垃圾填埋厂 300 1950 卢龙县 卢龙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90 585 小计 4 860 10942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1 140 9100 成安县 成安县生活垃圾处理厂 140 9100 小计 1 140 9100 设市城市 1 180 1170 沙河市 沙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180 1170 县城 1 90 585 任县 任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 90 585 小计 2 270 1755 设市城市 2 380 2470 白沟新城 白沟新城垃圾填埋场 180 1170 高碑店 高碑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00 1300 县城 0 0 0 小计 2 380 2470 石家庄 唐山市 秦皇岛市 封场规模(吨/日) 投资(万元)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25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地区名称 张家口市 封场设施数量(座)及名称 封场规模(吨/日) 投资(万元)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4 1280 8320 崇礼县 崇礼县鸿雁垃圾填埋场 350 2275 尚义县 尚义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70 1755 怀来县 怀来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160 1040 蔚县 蔚县垃圾场一期 500 3250 小计 4 1280 8320 设市城市 1 80 1500 承德市 承德市双滦区生活垃圾填埋场 80 1500 县城 2 350 3700 兴隆县 兴隆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150 2200 围场县 围场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200 1500 小计 3 430 5200 设市城市 2 625 4060 任丘市 任丘市美环生活垃圾处理厂 225 1460 黄骅市 黄骅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400 2600 县城 2 460 2990 孟村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300 1950 海兴县 海兴县垃圾处理厂 160 1040 小计 4 1085 705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0 0 0 小计 0 0 0 设市城市 0 0 0 县城 0 0 0 小计 0 0 0 定州市 定州市固废卫生填埋场 150 975 小计 1 150 975 小计 0 0 0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定州市 辛集市 26 附表 4 序号 “十三五”期间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表 地区 规划个数(座) 河北省 9 1 石家庄市 1 2 邯郸市 3 规划设施名称 规划处理规模(吨/日) 投资(万元) 1640 65600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400 16000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300 12000 邢台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130 5200 4 保定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260 10400 5 张家口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170 6800 6 承德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100 4000 7 沧州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110 4400 8 廊坊市 1 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100 4000 9 衡水市 1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70 2800 27 附表 5 序号 “十三五”期间垃圾分类情况统计表 地区 分类项目名称 分类项目名称 河北省 投资额(万元) 21000 1 邯郸市 馆陶县 馆陶县再生资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 4000 2 邢台市 任县 任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项目 1000 3 保定市 保定市徐水区 保定市徐水区垃圾分类项目 11000 4 张家口市 崇礼县 崇礼县生活垃圾分拣厂 500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