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永济市拟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文物建筑名单.xlsx
附件: 永济市拟引入第一批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文物建筑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土桥三官庙正殿 黄旗营九郎尊神庙 土乐三霄娘娘庙 半道真武庙大殿 孟时芳宅院 韩家庄峨眉寺 位置 永济市开张镇土桥村第三居民组 永济市开张镇黄旗营村中 永济市虞乡镇土乐村北 永济市虞乡镇楼上村半道自然村 中 永济市城西街道太峪口村东 永济市蒲州镇韩家庄村东500米 级别 县保 县保 县保 县保 县保 县保 占地面 积 93.5㎡ 178㎡ 96.8㎡ 84㎡ 1600㎡ 750㎡ 所有者情况 集体 集体 集体 集体 集体 集体 保护利用方式 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文件要求 引入方式 简介 与政府合作 土桥三官庙正殿位于永济市开张镇土桥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1米,南北宽8.5米,占地面积93.5平方米。据 碑记载,该庙创建于明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建乐楼,乾隆五十四年(1789)增建献殿,咸丰十一年( 1861)重修。1984年乐楼、献殿毁。2006年重修正殿,增建耳房。现正殿为清代建筑风格,面宽三间,进深三 椽,单檐硬山顶,前插廊。额枋施彩绘,山墙绘人物故事壁画。原各间有格扇门,现已非原制。另存《创建三 官庙乐楼碑》、《三官神圣献殿碑》及《重修三官庙碑》3通。2012年9月5日被永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 与政府合作 黄旗营九郎尊神庙位于永济市开张镇黄旗营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长15.05米,东西宽11.8米,占地面积约178 平方米。据碑记载。该庙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乾隆六十三年(1798)、嘉庆十四年 (1809)、道 光二年(1822)、民国六年(1917)、十五年(1926)皆重修。原庙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中轴线建有山门、乐 楼、献殿、正殿、寝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伙房、道院等。现仅存山门、乐楼,2007年局部改建、维修, 现为清代建筑风格。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原屋顶已拆,现为硬山卷棚顶。乐楼台高0.65米,面宽三间, 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构架,台前侧出八字墙,台中设屏风墙,将台分为前、后场。另存《重修 庙宇戏台碑》、《创建石狮碑》、《重修正殿卷棚三门钟楼以及上殿、戏台碑》、《创建道院落成碑》以及《 合营修建粮册碑》5通。1992年12月1日被永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政府合作 土乐三霄娘娘庙位于永济市虞乡镇土乐村北。坐北朝南,东西长11.25米,南北宽8.6米,占地面积约96.8平方 米。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重修于清顺治元年(1644)、道光四年(1824)。2003年局部维修。原有乐 楼、正殿,现仅存正殿,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明间四扇六抹头格扇门,次间 直棂窗。另存清道光四年(1824)《娘娘庙重修碑》1通。2010年4月30日被永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 护单位。 与政府合作 半道真武庙大殿位于永济市虞乡镇楼上村半道自然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0.1米,南北宽8.3米,占地面积约 84平方米。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崇祯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咸丰五年(1855)重修。现仅大 殿,为清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前插廊,明间四扇六抹头格扇门,次间六边形窗。廊檐 下施象首、龙头昂斗拱,梁、檩、额枋、穿插枋遍施彩绘,廊墙施青龙、白虎壁画,殿内山墙、后檐墙施五龙 捧圣等神话故事壁画。另存《重修真武庙碑》、《真武庙重修碑》2 通。1992年12月1日被永济县政府公布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政府合作 孟时芳,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官翰林庶吉士掌院、国子监司业、詹事府詹事,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因魏忠贤专权归乡,入清后几度为官,后在永济太峪口村建宅,当地又称孟家园。宅院坐东朝西,东西长53.5 米,南北宽30 米,占地面积约1600余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梁脊板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修,2006 年、2019年局部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由中院、南北偏院组成,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建筑均为单檐硬山 顶,是研究地方民居及孟氏家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0年4月30日被永济市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政府合作 韩家庄峨眉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韩家庄村东约500米处。坐北朝南,东西30米,南北宽25米,占地面积750平方 米。据碑文载,该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原建有山门、神洞、三层禅师砖塔、大殿、廊房等建筑 ,现存3孔砖窑洞及残碑1通。窑洞依塬而建,每孔面宽3.30米,进深2.5-3.6米,高3.1米窑门匾楷书“福园首 区”。1985年10月1日被永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