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用河豚鱼引发食物中毒.doc
警惕食用河豚鱼引发食物中毒 近来,广东连续发生因消费者自购加工河豚鱼或在餐厅聚餐 食用河豚鱼引发食用中毒事件,并发生死亡病例。为有效预防食 用野生河豚引起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市食安办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贪图美味或尝鲜,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 野生河豚鱼。 一、河豚鱼介绍 河豚,俗称"气泡鱼"、"吹肚鱼"等,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 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 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 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二、中毒原因及症状 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是一 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耐高温,100℃加热 4 小时才可破坏毒素, 河豚的卵巢毒性最强,其次是肝脏,0.5mg 可致人死亡。河豚毒 素会瞬间麻痹人类的神经系统,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麻痹、瘫痪、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 竭而死亡。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 10 分钟至 3 小时, 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 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毒素。统计显示,河 — 2 — 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 高。 三、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不购买:不要到路边摊贩或市场上购买不认识的鱼类, 也不要自行捕捞野生河豚。碰到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 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的鱼,需仔细鉴别是否 河豚鱼(河豚鱼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 多刺的圆球)。 (二)不加工:河豚毒素作为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化 学性质稳定,需 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调手段包括盐腌或 日晒等都难以破坏。所以,餐饮店和市民不得自行加工河豚鱼。 (三)不食用:市民不要食用野生河豚鱼,一旦发现市场、 摊贩或餐饮店等违法经营野生河豚鱼及其制品的行为,可拨打 12315、12345 市民热线举报。 四、食物中毒后应急处置 对于河豚鱼中毒暂无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 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如果在餐 饮单位就餐的请保留票据及实物等证据以便投诉举报及消费维 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