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50兆瓦风电送出工程项目.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态影响类) 项目名称: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 兆瓦风电送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目 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二、建设内容 ...................................................................................................................... 10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 17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24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34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 42 七、结论 .............................................................................................................................. 44 专题 1 电磁场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45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输电线路路径图 附图 3 塔基图 附图 4 施工布置图 附图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件 1 项目核准批复 附件 2 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的复函 附件 3 营业执照 附件 4 《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局关于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齐环行审〔2022〕107 号) 附件 5 类比监测报告 附件 6 现状监测报告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 兆瓦风电送出工程项目 项目代码 2209-230000-04-01-697670 建设单位联系 人 王国峰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地理坐标 输电线路起点:(123 度 36 分 7.730 秒,47 度 8 分 54.031 秒); 输电线路终点:(123 度 35 分 30.531 秒,47 度 9 分 57.040 秒)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161 输变电工程 建设性质 用地(用海)面积(m2) 线路长度 3.5km(架空 /长度(km) 2.9km,电缆 0.6km)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 项目审批(核准/ 准/备案)部门 黑发改电力[2022]687 号 委员会 备案)文号(选填) (选填) 总投资(万元) 1704 环保投资(万元) 28 环保投资占比 (%) 1.64 施工工期 2023 年 4 月-2023 年 8 月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专项评价类别:电磁环境 专项评价设置 设置理由: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附录 情况 B: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规划情况 无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符 合性分析 其他符合性分 析 无 无 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 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项“电力”第 10 条“电网改造与建设” 1 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2、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①与《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根据《黑龙江省主体 功能区划》,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 本项目属于输变电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能显著提高当地电力供应 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具有明显的 经济和社会意义,符合《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相关要求。 ②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前提。通过分区管理、 分区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省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根据《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 I-6 松嫩平原西部草甸草原生态区, 隶属于“I-6-1-6 齐齐哈尔市城镇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本区为齐齐哈 尔市,面积 4365 平方公里。该区的地形与气候等因素使得该区成为水土 流失较重地区,区内的大面积有机土壤被雨水冲走,使得农业生产发展 较慢。若不对该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该区剩下的就只有盐碱地和 没有肥力的土壤,这对于在该区劳作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打击,不但影响 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影响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后果及 其严重并无法挽回。 本项目建设区域主要为耕地,线路沿线经过少量行道树。项目实施 过程中会对该区域农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对施 工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对于塔基等永久占地所造成的生态损失,按 “占一补一”的原则在相邻或附近地方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补 偿,因此,本项目符合《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③《黑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符合性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内容,本项目所 属的齐齐哈尔市属于 I-4-1fn 西部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省级区划名称为 2 西部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本区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属嫩江沙 地,是黑龙江省西部主要风沙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草原为主, 地势低平,泡沼湿地广泛分布,海拔 137~160m。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350~450mm。主要土壤有风沙土、盐碱土、沼泽 土、草甸土等。主要河流有嫩江、乌裕尔河等。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 本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拦沙减沙、人 居环境维护;社会经济功能为牧业生产、绿洲防护。 图 1-1 项目与黑龙江省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位置关系图 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施工时分层开挖、 分层堆放,挖方及时回填,避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堆土区进行苫盖, 采用土袋拦脚,表面播撒草籽,并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施工结束后, 3 恢复临时占用土地生态功能。同时对建筑物周围进行种植适宜本土生长 的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建成后将采用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方式进 行生态补偿,保证工程区域内植被数量不会减少。项目建设符合《黑龙 江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要求。 ④与《黑龙江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2022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符 合性分析 “第二十二条 黑土地保护利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 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违法占用耕地。第 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土地复垦、治理修复、土壤改良、 培肥地力等措施,稳定黑土地面积,提高黑土地质量。第四十九条任何 组织和个人应当节约使用黑土。农田改造、河湖清淤、表土剥离等活动 中收集的黑土,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后, 可以用于土地复垦、劣质地改良、受污染耕地的风险管控和修复以及园 林绿化、苗床苗圃用土、花卉种植等。鼓励苗床用土在本田取土或者使 用黑土以外的其他基质。” 本项目已取得土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富拉尔基分局《关于征求富 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220kV 线路工程路径征求意见的函》的复函, 合法占用耕地,项目临时占地及永久占地产生的剥离土,经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备案并取得备案凭证后,均用于土地复垦,有利于稳 定黑土地面积。 ⑤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相符性 分析 本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相符性分析详见 表 1-1。 表 1-1 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相符性分析 序 号 1 内 容 选 址 选 线 要求 本项目方案 相符 性 工程选址选线应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要求。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 暂未开展 220kV 电 网规划等相关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本 符合 4 项目选址选线已取 得了齐齐哈尔市自 然资源局富拉尔基 分局《关于征求富 拉尔基 50MW 风电 项目 220kV 线路工 程路径征求意见的 函》的复函,详见 附件 2。 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 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 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然 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 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 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 方式通过。 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综合 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入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 敏感区。 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 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 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 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 环境影响。 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 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 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 境影响。 原则上避免在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 电工程 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 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 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设 计 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 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按照 HJ 19 的要求开展生态现状调查,避让 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 工程设计应对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 场、直流合成电场等电磁环境影响因子 进行验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电 5 本项目选址符合当 地生态保护红线管 控的要求,本项目 选址不涉及自然保 护区以及饮用水水 源保区等环境敏感 区。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 自然保护区、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等环境敏 感区。 本项目选址选线避 让了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教育、科 研、行政办公等为 主要功能的区域及 环境敏感区。 本项目为单回输电 线路。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本项目不涉及 0 类 符合 声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永久占地类 型为耕地,占地较 小,无树木砍伐, 符合 弃土弃渣均有效处 置。 本项目不涉及集中 符合 林区,无树木砍伐。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 保护区。 符合 本项目为 220kV 输 电线路工程,输电 线路避让了自然保 符合 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输电线 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 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 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架空输电线路 经过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时,应采取避让 或增加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减少电磁 环境影响。新建城市电力线路在市中心 地区、高层建筑群区、市区主干路、人 口密集区、繁华街道等 区域应采用地 下电缆,减少电磁环境影响。变电工程 的布置设计应考虑进出线对周围电磁 环境的影响。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 输电线路出现交叉跨越或并行时,应考 虑其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综合影响。 变电工程噪声控制设计应首先从噪声 源强上进行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对 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采用隔 声、吸声、消声、防振、减振等降噪措 施,确保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 感目标分别满足 GB 12348 和 GB 3096 要求。户外变电工程总体布置应综合考 虑声环境影响因素,合理规划,利用建 筑物、地形等阻挡 噪声传播,减少对 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户外变电工程 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将 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 主要声源设备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或 远离站外声环境敏感目标侧的区域。变 电工程位于 1 类或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 较多的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建设单位 应严格控制主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 压电抗器等主要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并 在满足 GB 12348 的基础上保留适当裕 度。位于城市规划区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的变电站应采用全户内布置方式。位于 城市规划区其他声环境功能区的变电 工程,可采取户内、半户内等环境影响 较小的布置型式。变电工程应采取降低 低频噪声影响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噪声 扰民。 输变电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应按照 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 防护与恢复的措施。 输电线路应因地 制宜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在山丘区应采 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设计, 以减少土石方开挖。输电线路无法避让 集中林区时,应采取控制导线高度设 计,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6 护区、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风景名胜 区等环境敏感区以 及居住、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科研、 行政办公等为主要 功能的区域。因地 制宜地选取杆塔塔 形、导线,减少电 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输电线路 工程,不涉及变电 工程相关内容。 符合 本项目为 220kV 输 电线路工程,输电 线路避让了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 符合 保护区、风景名胜 区等环境敏感区以 及居住、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科研、 输变电建设项目临时占地,应因地制宜 行政办公等为主要 进行土地功能恢复设计。 进入自然保 功能的区域。因地 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根据生态现状调查 制宜地选取杆塔塔 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塔基定位 形、导线,减少电 应避让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植物和保护 磁环境的影响。 动物的栖息地,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设 计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施等。 变电工程应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水的重 复利用,减少废(污)水排放。雨水和 生活污水应采取分流制。变电工程站内 产生的生活污水宜考虑处理后纳入城 市污水管网;不具备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条件的变电工程,应根据站内生活污水 本项目为 220kV 输 产生情况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化粪 电线路工程,项目 池、地埋式污水处理 装置、回用水池、 无人值守,无生产 蒸发池等),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收利 废水和生活污水产 用、定期清理或外排,外排时应严格执 生。 行相 应的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相关要求。换流站循环冷却水处理应 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阻垢剂、缓蚀剂 等,循环冷却水外排时应严格执行相应 的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 要求。 符合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HJ1113-2020)中的相关要求。 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根据齐齐哈尔市人民 政府发布的《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的意见》(齐政规〔2021〕4 号),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重点管控 单元,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 (1)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一级国家级公益生态 林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本项目选址符合“三线一单”中生态保护红线 的相关要求。 (2)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为输变电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项目 主要功能为电能的输送,不消耗能源。项目占用部分农田,建设单位应 7 与农户签订耕地补偿协议,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进行保存,用于施 工结束后的生态恢复,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部分进行生态恢复。因 此不存在资源过度利用现象,不会突破区域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综上所 述,本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3)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和废水,对大气环境、对地表水环境 无影响。根据现状监测及本次环评预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现 状以及运营期的声环境影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以及 运营期的电磁环境影响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 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 (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表 1-2 与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环境管 控单元 编码 环境 管控 单元 名称 管控 单元 类别 管控要求 空间 布局 约束 ZH2302 062000 2 富拉 尔基 区城 镇空 间 重点 管控 单元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环境 风险 防控 8 1.执行本清单全省准入 要求中“5.2 城镇生活空间重 点管控单元”准入要求。 2.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 控区同时执行本清单全省准 入要求中“6.5 建设用地污染 风险管控区”准入要求。 1.区域内新建、改扩建 项目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排放总 量应等量置换。 2.执行本清单全省准入 要求中“5.2 城镇生活空间 重点管控单元”准入要求。 1.执行本清单全省准入 要求中“5.2 城镇生活空间重 点管控单元”准入要求。 2. 建 设 用 地 污 染 风 险 管控区同时执行本清单全省 准入要求中“6.5 建设用地污 染风险管控区”准入要求。 符合性 本项目为输变电 项目,不属于危 险化学品生产项 目、畜禽养殖场、 养殖小区,不涉 及易导致环境风 险的有毒有害和 易燃易爆物质 项目主要功能为 电能的输送,不 消耗能源;运营 期不产生大气污 染物和废水 本项目为输变电 项目,位于黑龙 江省齐齐哈尔市 富拉尔基区,输 电线路边导线地 面投影外两侧各 40m 范围内无环 资源 利用 效率 要求 9 执行本清单全省准入要 求中“5.2 城镇生活空间重 点管控单元”准入要求。 境保护目标,符 合选址要求。 本项目为输变电 项目,运营期间 不消耗水资源及 其他能源。 二、建设内容 地理 位置 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本项目为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由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升压站接入富拉尔基发电厂变电所。沿线以耕地为主,新建线路总长为 3.5km, 其中架空线路亘长 2.9km,电缆亘长 0.6km,全线单回路建设,架空线路导线 型号为 JL/G1A-300/40,电缆采用 630mm2 截面铜芯电缆。采用双地线,均为 OPGW-24 芯光缆。项目总占地 10961.25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 395.25m2, 临时占地面积为 10566m2。 本项目工程内容见下表: 工程组成 项目 组成 及规 模 表 2-1 工程内容一览表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升压站至富拉 尔基发电厂变电所 220kV 单回线路,线路长度为 3.5km。 备注 主体 工程 输电线路 临时 工程 施工临时占地面积 10566m2。项目施工占地、临时堆土场和堆料场,全 新建 部在施工场界内安排。 生活区 项目施工生活区租赁附近村屯的民房。 依托 项目无运营期检修道路,施工临时道路充分利用现有村道、 道路工程 依托 机耕路等现有道路。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生活区租赁附近村屯的民房。生活用 给水系统 水来自市政自来水,施工用水由罐车拉运至施工现场。 依托 运营期:本工程运营期无劳动定员,无供水系统。 施工期:施工废水沉淀后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人员产 排水系统 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村庄的污水排放设施。 依托 运营期:本工程运营期无劳动定员,无排水系统。 工地设置了围挡、路面和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土方堆放和 废气 新建 运输过程采取压实苫盖措施。 辅助 工程 公用 工程 塔基 噪声 环保 工程 施 工 期 废水 固废 生态 运 电磁 全线共使用 9 基杆塔,占地面积为 395.25m2。 低噪设备、设置施工围挡。 新建 新建 新建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村庄的污水排放设施; 新建 施工废水沉淀后洒水抑尘,不外排。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市政指定地点; 新建 本项目弃土较少,弃土回用作为塔基预留沉降及绿化覆土。 表土单独保存,苫布遮盖,施工完成后表土回填用于生态 新建 恢复;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原貌。 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 新建 10 营 期 噪声 选择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采用减振基础。 新建 本工程由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220kV 升压站起 J1,向 西架设,然后右转向北沿岗阿村西侧平行架设至 J5,再由架空改为电缆敷设 先后钻越 220kV 华昂甲乙线、220kV 二华甲乙线、110kV 富龙甲线,此段长 度约为 0.6km,最后至富发厂 220kV 侧构架位置 J6。线路亘长:3.5km,铁塔 9 基。本项目线路沿线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境内,线路走向图 见附图 2。 项目线路概况见表 2-2,植被分布见表 2-3。 表 2-2 项目线路概况表 线路名称 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 兆瓦风电送出工程项目 设计电压 220kV 导线型号 JL/G1A-300/40 回路数 单回 光缆型号 OPGW-24 芯 2 电缆 截面 630mm 铜芯 电缆 线路亘长 3.5km 转角次数 3 新建部分 3.5km 沿线地形 平地 100% 沿线植被 旱田、行道树 表 2-3 项目线路植被分布表 植被名称 长度(km) 占全线% 旱地 3.21 91.7 行道树 0.05 1.4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0.24 6.9 表 2-4 项目组成及规模 序号 1 2 3 4 5 6 铁塔型式 名称 单回路直线塔 单回路终端塔 单回路转角塔 型号 2K1-ZM2 2K1-DJ 2K1-DDJ 2K1-J1 2K1-J2 2K1-J4 共计 呼高(m) 基数 24 18 18 21 21 21 4 1 1 1 1 1 9 依托工程依托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塔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 污水设施,沿线村庄生活污水均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本项目营运 期无劳动定员。因此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可行。 11 项目位于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线路由华电齐齐哈尔富 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220kV 升压站起 J1,向西架设,然后右转向北沿岗 阿村西侧平行架设至 J5,再由架空改为电缆敷设先后钻越 220kV 华昂甲乙 线、220kV 二华甲乙线、110kV 富龙甲线,此段长度约为 0.6km,最后至富 发厂 220kV 侧构架位置 J6。项目共设置 9 座塔基,占地面积为 395.25m2。 详见附图 2 和附图 3。 施工布置情况: 1)施工区及临时堆土场的布设 基础施工需要扩大开挖,因此在每个基础永久占地以外,还需要临时占 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 地,满足施工和堆土的需要。分别在每基非灌注桩基础塔基处设置 1 个 240m2 的施工区,内设一个 80m2 的临时堆土场;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基础区剥离的 表土与基坑开挖临时堆土,表土和基坑开挖临时堆土分开堆放,剥离的表土 用于后期恢复原地貌。 2)电缆区临时堆土场的布设 电缆区设置 100m2 临时堆土场,用于堆置电缆沟挖方和剥离的表土,表 土和基坑开挖临时堆土分开堆放,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恢复原地貌。 3)牵张场地 根据现场踏勘并借鉴同类工程施工组织经验,本工程共设 4 处牵张场地, 单个牵张场地面积为 200m2,占地面积为 800m2,占地性质为临时占地,占地 类型为耕地。施工结束后对牵张场地扰动区域恢复原地貌。 1、施工工艺: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和线路架设(放 线)等阶段组成。 施工 方案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工备料及临时道路的施工,本工程线路交通比较 方便,材料运输尽量利用已有公路。 (2)基础施工 线路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挖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 12 开挖和过多的破坏原状土,以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和塔基边坡的稳定。岩石和 地质比较稳定的塔位,在设计允许的前提下,基础底板尽量采用以土代模的 施工方法,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 基坑开挖尽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弃土的处理,避免坑内积水以 及影响周围环境和破坏植被,基础坑开挖好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 为减少砂石含泥量,保证混凝土强度,采取砂石与地面隔离的堆放(砂 石堆放在纤维布上面)。基础拆模后,经监理验收合格进行回填,回填土按 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并清除掺杂的草、树根等杂物。 另外,在铁塔基础基面土方开挖时,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配置情况,结 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挖方作业;挖方时,上坡边坡一次按规定放足,避 免立塔完成后进行二次放坡;基础高差超过 3m 时,注意内边坡保护,尽量少 挖土方,当内边坡放坡不足时,砌挡土墙;施工中保护边坡稳定和尽量不破 坏自然植被,对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进行妥善处理。 (3)杆塔组立 杆塔安装施工采用分解组塔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铁塔 的形式、高度、重量以及施工场地、施工设备等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正装分 解组塔或倒装分解组塔。利用支立抱杆,吊装铁塔构件,抱杆通过牵引绳的 连接拉动,随铁塔高度的增高而上升,各个构件顶端和底部支脚利用螺栓连 接。在跨越公路时采取两侧架设脚手架的措施进行跨越。 (4)输电线路架设:根据地形地貌情况及林地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张力 防线和飞艇放线两种工艺。 ①牵张力放线施工方法 线路在经过地形相对平缓及林木稀疏处采用牵张力放线施工方法。施工 单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牵四或一牵二两种放线方法。 当导线采用一牵四方式张力放线时,每极四根子导线应基本同时紧线, 同时观测弧垂,并及时安装附件;当导线按一牵二方式张力放线时,先将四 根子导线展放完毕,再将四根子导线同时紧线或分两次紧线;导、地线在放 线过程中应防止导、地线落地拖拉及相互摩擦。 紧线按地线—导线顺序进行,紧线布置与常规放线相同,导、地线采用 13 直线塔紧线,耐张塔高空断线、高空压接、平衡对外拉线方式。 ②飞艇放线工艺 线路在经过地形相对复杂、跨度远、高度大及密林处等情况下采用飞艇 放线。现代飞艇放线工艺不仅能使沿线农作物、树木免受砍伐之苦,使施工 人员不再徒步跨越障碍,同时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还能减少导线 表面损伤。 2、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 本项目于 2023 年 4 月开始建设,至 2023 年 8 月工程全部建成,总工期 为 4 个月。 线路方案比选 根据项目周边电网情况,拟定如下两种接入方案: 方案一:从富拉尔基风电场升压站新建 1 回 220kV 线路接入富热 B 厂升 压站 220kV 侧,由富联甲线(2×JL/G1A-400 导线)统一送出,其容量满足 要求,无需改造,新建导线截面选择为 1×300mm2,线路总长度约 14km,其 中架空 13.8km,电缆 0.2km,截面 1×630mm2,升压站 220kV 侧扩建 1 个进 线间隔。 方案二:从富拉尔基风电场升压站新建 1 回 220kV 线路接入富拉尔基发 其他 电厂变电所 220kV 侧,由二联甲、乙线和二振甲、乙线及二华甲、乙线统一 送出,新建导线截面选择为 1×300mm2,线路总长度约 3.5km,其中富拉尔 基发电厂变电所出口采用铜芯电力电缆,截面 1×630mm2,长度约 0.6km。 14 图 2-1 华电富拉尔基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一 图 2-2 华电富拉尔基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二 方案比较: 15 结合多方面因素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两个方案各自优缺点如下: ①从潮流上看,两方案均是接入自有产权的电厂升压站,再通过电厂与 系统的联网线路统一送出,潮流均较为合理,各节点电压均在合理范围内; ②从网损上看,方案一比方案二多损失 0.749MW 的电力; ③从变电工程实施上看,两个方案的接入点均有预留间隔,无实施难度; ④从送电实施上看,方案一比方案二多建约 10km 线路,但方案一由于路 径进入富拉尔基市区,选线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段需采用电缆,方案二进 站时受出线影响,避免大量的交叉跨越,也需采用电缆。因此,方案二略优 于方案一; ⑤从经济性上看,方案一总投资比方案二多,主要是方案一路径长,电 缆也长,方案一年费用比方案二高,因此,方案二经济性优于方案一。 经过对比可以得出,在网损、送电实施及经济性方面,方案二较优。因 此本工程接入系统选择方案二。 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输电线路起于华电齐齐哈尔 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升压站,止于富拉尔基发电厂变电所。根据对建设 项目周边环境的现场踏勘,线路路径地势平坦,沿线大部分为平地,塔基占 地类型主要为农田,项目区域无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项目的 总平面布置合理,本工程线路路径的选择已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规划和对工程 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通过选线的方案比选,确定后的线路路径充分避开 了居民区等敏感目标,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被接受,项目的总平面 布置合理,不在工业污染影响范围内,线路周围环境良好,工程的选址基本 合理。 16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 功能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医药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 的农产品加工和生物产业基地,东北区域陆路对外开发的重要门户。项目 所在地见图 3-1。 本项目所在地 生态环 境现状 图 3-1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图 根据《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置隶属于黑龙江省生态功 能区划 I-6-1-6 齐齐哈尔城镇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本区主要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为城市发展、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沙漠化控制及生物多样 性保护。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不是候鸟迁徙的主要路 线。项目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据调查本项目所在区 域地下均无有价值文物和矿藏埋藏。输电线路路径地形均为平地,塔基占 地类型为农田。本项目评价区范围内植物主要为农作物和行道树,评价区 域内无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无名木古树。项目建设区域及周围无大型 17 兽类,主要野生动物为麻雀、鼠类等小型动物及鸟类,未发现当地分布的 特有种和保护动物,也无珍稀濒危动物。 2、环境空气现状 本项目常规污染物(SO2、NO2、PM10、O3、CO、PM2.5)环境质量现 状数据来源于 2021 年度《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环境空气质量 数据,齐齐哈尔市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 352 天,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 染天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 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15μg/m3、 16μg/m3、44μg/m3、20μg/m3,比上年分别下降 1μg/m3、1μg/m3、10μg/m3、 11μg/m3;一氧化碳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为 0.9mg/m3,比上年下降 0.3mg/m3;臭氧日最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为 113μg/m3,比 上年上升 3μg/m3。六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 标,为达标区。齐齐哈尔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详见表 3-1。 表 3-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SO2 NO2 PM10 PM2.5 CO O3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24 小时平均第 95 位百分位数 8 小时平均第 90 位百分位数 现状浓度 标准值 (μg/m3) (μg/m3) 15 60 16 40 44 70 20 35 900 4000 113 160 占标率 (%) 25.0 40.0 62.9 57.1 22.5 70.6 达标 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3、地表水环境现状 嫩江水系齐齐哈尔段共有国控断面 14 个,其中尼尔基水库库尾、登科 村、阿伦河口内、音河入嫩江河口、济沁河入雅鲁河河口、原种厂、双阳 河拜泉县和扎龙湖 8 个断面为“十四五”新增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Ⅰ-Ⅲ类 的断面比例为 57.1%,无劣Ⅴ类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有所下降。 嫩江干流齐齐哈尔段:嫩江干流(拉哈、浏园),年均水质类别为Ⅳ 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比有所下降。 嫩江支流齐齐哈尔段:阿伦河口内断面、音河入嫩江河口断面和讷谟 尔河口断面年均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无明显变化。 济沁河入雅鲁河河口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 有所下降。原种厂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同比有所 好转。双阳河拜泉县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同比 18 有所好转。龙安桥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同 比无明显变化。 4、声环境现状 (1)监测数据的来源 本次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取自黑龙江沣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具的监测报告(报告编号:黑淳检字【2022】FC246 号)。 (2)监测内容 对本项目 220kV 输电线路线下及附近村屯处的噪声环境进行监测。 (3)监测点布设 在 220kV 输电线路线下及附近村屯处共设置 4 个监测点位。详见表 3-2 和图 3-2。 (4)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 2022 年 10 月 25 日-26 日,昼夜各一次。 表 3-2 噪声监测点位 编号 1# 2# 3# 4# 监测位置 线下监测点位 1 线下监测点位 2 线下监测点位 3 岗阿村监测点位 19 监测项目 监测时段频率 等效连续 A 声 级 连续监测 2 天, 每天昼间夜间 各监测一次。 图 3-2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5)监测结果 现状监测结果分析见表3-3。 表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值 监测时间 监测点位 1# 2# 3# 4# 线下监测点位 1 线下监测点位 2 线下监测点位 3 岗阿村监测点位 2022 年 10 月 25 日 2022 年 10 月 26 日 监测结果(单位:dB(A)) 监测结果(单位:dB(A))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44 42 44 43 45 42 45 42 44 43 44 43 50 44 51 44 (6)结果分析 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拟建线路昼间噪声值范围为 44-45dB (A),夜间噪声值范围为 42-43dB(A);东侧 80m 处的岗阿村昼间噪声 值范围为 50-51dB(A),夜间噪声值为 44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 标准》(GB 3096-2008)中 1 类标准限值要求。 5、电磁环境 本次评价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取自黑龙江沣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出 20 具的监测报告(报告编号:黑淳检字【2022】FC246 号)。据现状监测结 果可知,拟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范围为 0.285-0.354V/m,工频磁感应强度 范围为 0.0016-0.0017μT;东侧 80m 处的岗阿村工频电场强度为 0.371V/m, 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017μT;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 值》(GB 8702-2014)中标准限值要求。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 质量良好,且有较大的电磁环境容量。详见电磁环境专题,监测报告见附 件。 与项目 有关的 原有环 境污染 和生态 破坏问 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经现场调查,本项目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40m 范围内, 以及地下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无居民住宅、学校、医 院等电磁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生态环 境保护 目标 声环境 表 3-4 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 敏感目标 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40m 范围内,以及地下电缆管廊两侧 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的声环境 生态环境 电磁环境 项目区域及周边植被、土地、动物 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40m 范围内,以及地下电缆管廊两侧 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的电磁环境 一、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评价标 准 二级浓度限值。 表 3-5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μg/m3 PM10 SO2 NO2 PM2.5 污染物名称 150 150 80 75 GB3095-2012 中二 24 小时平均 级浓度限值 500 200 1 小时平均 21 臭氧 160 200 CO 4000 10000 2、声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 标准要求。 表 3-6 声环境评价标准值 单位:dB(A) 项目 昼间 1 类标准限值 夜间 55 45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地表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水体标准,具体见下表 3-7。 表 3-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项目 pH COD≤ BOD5≤ 溶解氧≥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总磷≤ 石油类≤ 总氮≤ III 类水体 6~9 20 4 5 1.0 6 0.2 0.05 1.0 单位 /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具体指标参见表3-8。 表 3-8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部分) 频率范围 电场强度 E (V/m) 磁场强度 H (A/m) 磁感应强度 B(μT) 等效平面波功率 密度Seq(W/m2) 200/f 4/f 5/f -0.025kHz~1.2kHz 注: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 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输变电工程的工作频率为0.05kHz,因此,本项目工频电场强度执行 4000V/m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的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100μT的公众暴 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表 3-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22 昼间 70 夜间 55 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 4、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 2 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1.0mg/m3,营运期无废气排放。 表 3-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 污染物 颗粒物 监控点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无组织 1.0mg/m3 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无 其他 23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输电线路。线路工程建设会产生永久占地和临时占 地,涉及土石方开挖,以及施工人员踩踏,对原有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基础开挖对周围植被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本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期,主要有以下影响: (1)土地占用的影响 本项目输电线路占地面积 10961.25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 395.25m2,为塔基 占地,占地类型为农田(其中一般农田 87.8m2,基本农田 307.45m2);临时占地 面积 10566m2(其中一般农田 3169m2,基本农田 7397m2),主要为施工生产区及 临时堆放施工材料场地等,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田。项目施工将扰动原地貌、占压 施 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土地,并有土石方开挖,这些活动将对工程区域造成原有地表被破坏引起水土流 失。土方开挖形成临时堆土,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遇雨天,松散的堆积 土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天旱则易产生扬尘污染,同时土石方混合回填后将会改变 土质结构,影响土地功能恢复。 本项目永久占地中的农田应全部进行耕地补偿,临时占地部分在施工结束后 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施工过程中将表土单独存放,并采取苫盖等措施防止土壤养 分流失,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及时回填,对临时占地部分进行生态恢复,从而恢复 其原有土地使用功能。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占地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小。 (2)对农田的影响 本项目永久占用农田部分为一般农田及基本农田。根据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 局富拉尔基分局《关于征求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目 220kV 线路工程路径征求意 见的函》的复函,本工程所占耕地应与农户签订协议进行补偿。对于永久占用的 基本农田建设单位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 相当的耕地。 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只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占地如发生在作物生长期, 则可能造成部分农作物毁坏,对农业造成一定损失,也会使其他自然植被遭到破 24 坏,随着项目施工期结束,施工临时占地的建筑与堆物立即拆除和清理,并及时 回填、地面平整,受到影响的农业用地会逐渐恢复其生态功能。 (3)对植被的影响 项目建设对当地植被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基础开挖、临时施工场地等 的设置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根据实地调查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区域内无 重点保护植物,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的占用;挖方时 应表土和底土分开堆存,分层回填,表土中富含植物种子和养分,更易于植物繁 殖生长。但由于临时占地植被的破坏只发生在施工期,所以项目实施后,必须按 照有关规定,积极采取合理的人工措施,通过平整、恢复植被和地力,一般在 1~ 2 年可使植被得到正常生长,使植被得到恢复。因此,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生物多样 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直接破坏影响外,项目施工扬尘、车辆尾气排放、施工作业污水排放等环 境污染问题也可能导致作业区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但这种影响 是局部和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这些影响基本消失。 根据以往大型工程建设经验,施工人员生态环保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当地植被 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环保监督管理机制,注意施工人 员的环保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项目施工过程中 应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项目区附近植被,严禁随意堆置土石等物料,严禁随意 更改建设施工便道。 (4)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区域及周围无大型兽类,无国家保护物种,主要陆生动物包括小 型动物(如鼠类)、昆虫类、鸟类(麻雀、家燕等)。施工期施工人员的施工活 动,将对以上陆生动物造成影响,主要影响表现为工程占地减少了动物的栖息地, 同时,施工活动中的人员嘈杂声、工程施工噪声等使动物产生趋避反映,远离施 工现场,缩小活动区域,但不会对其种群生存产生危害。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 附近陆生动物影响比较小,只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禁止乱捕乱 杀,随着施工期活动的结束,对动物的影响也随之消失。所以不会造成动物链的 破坏,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5)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5 一般情况下,只要存在一定的坡度,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土流失的发生。工 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弃土、弃渣和地表开挖,使地表植被破坏,原地面坡度、坡 长改变;施工导致土壤松散和裸露,造成原地表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在雨季 受雨滴溅击和地表径流冲刷,而以面蚀和沟蚀的方式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其可 能造成的危害如下: 1)增加水体的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发生时,流失的泥沙将随地表径流进入附 近水体,造成水体淤积。 2)影响土地生产力:施工设施占用一定的土地,扰动原地开地貌,损坏原有 表层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使地表失去良好保护层,拦截地表径流能力下降。降 雨直接打在土壤表面,使土壤中氮、磷等有机物及无机盐含量迅速下降,土壤动 植物、微生物及其繁衍资源减少,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6)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本项目临时占地、塔基永久占地施工过程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将会对地 表地貌的景观风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项目施工期结束,及时进行生态恢 复,收到影响的地表风貌将会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将随着施工期的 结束而消失。本工程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 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施工过程产生的扬 尘、废弃建筑材料堆放产生的扬尘。 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是由于露天堆放的 建材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 要是在建材的装卸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 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 尘的 60%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26 W—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表 4-1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洁净程度的汽车扬尘 车速 (km/h) 5 10 15 25 0.1(kg/m2) 0.2(kg/m2) 0.3(kg/m2) 0.4(kg/m2) 0.5(kg/m2) 1.0(kg/m2) 0.051056 0.102112 0.153167 0.255279 0.085865 0.171731 0.257596 0.429326 0.116382 0.232764 0.349146 0.581910 0.144408 0.288815 0.433223 0.722038 0.170715 0.341431 0.512146 0.853577 0.287108 0.574216 0.86323 1.435539 表 4-1 中为一辆 10t 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 1km 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洁净程度, 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造成的扬尘影响情况。表中显示在路面洁净程度相同的情况 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 因此限速行驶和保持路面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 些建材需露天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可按堆场 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其中:Q—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 50m 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 V0 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 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 3、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产生量 约为 30L/d·人,施工人员峰值时为 10 人,则产生量为 0.3t/d,生活污水依托当地 村庄的污水排放设施,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于施 工场地冲洗、工区洒水等,不外排。项目施工废水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 失,因此施工期产生的污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交通噪声。 根据类比调查得知,在施工中施工阶段单一机械声源强度及不同距离噪声源 27 见表 4-2。 声源名 称 挖土机 推土机 表 4-1 施工阶段单一机械声源强度及不同距离声级 噪声强度 噪声级 dB(A) 10m 20m 40m 60m 80m dB(A) 90 70 64 58 54 52 85 65 59 53 49 47 100m 50 45 根据上表可知,单台施工机械昼间达标距离为 10m,夜间达标距离为 60m 以 外。由于夜间禁止施工,因此,本项目施工时变电站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 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要求(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由于本工程线路所在地较为开阔,且夜间不施工。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 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预计施工期不 会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 圾。 建筑垃圾来自塔基施工时产生的施工废料,以及电气设备安装的包装材料; 发电厂和输电线路施工中地势较为平坦,施工期涉及基坑开挖,本项目中开挖后 的土方均用于回填,不产生弃土;本项目施工高峰期人员约为 10 人,生活垃圾按 2kg/人·天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20kg/天。 本项目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可回收物品由建设单位统一分类回收,不可回收 物品集中后统一运至市政指定地点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城镇垃圾收集 点统一处理,因此固体废弃物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8 输变电工程基本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如图 4-1 所示。 图 4-1 220kV 输变电生产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为输电线路工程,无人值守,因此无废水和生活垃圾。运行期的主要环 境影响为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电磁影响。 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架空连线等这些暴露中空间的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导体内的电流会产生工频 运 营 期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电场和工频磁场。 本项目运营期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采用预测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次预测采用《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 24-2020)附录中规定的计算模式,根据本工 程输电线路的架线型式、架设高度、线距和导线结构等参数计算输电线路形成的 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 根据理论计算预测,本项目输电线路建成后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预测 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的规定,本项目输电线路的建 设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较小。详见“专题 1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2、声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下的可听噪声主要是由导线表面在空气中的局部放电产生的。一般 而言,在干燥天气条件下,导线通常运行在电晕起始电压水平以下,线路上只有 很少的电晕源,因此不可能造成很大的可听噪声。但在潮湿和雨天天气条件下, 由于水滴在导线表面或附近的存在使局部电场强度增加,从而产生电晕放电,电 晕放电的效应之一则产生了线路的可听噪声。电晕放电噪声和导线的电压等级是 成正比的。 本次线路工程运行时产的噪声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预测,本次线路工程类比 电压等级相同的《泰来九洲电气 100MW 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 B 项目 220kV 送 出线路工程龙江项目》现状监测数据,该线路与本工程线路电压等级、排列方式、 29 架线方式相同,且最低相导线对地距离与本工程相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类比 工程对照表见下表。 表 4-4 输电线路类比工程对照表 工程名称 电压等级 架线型式 导线型号 排列方式 导线对地最低距 离(m) 类比工程 220kV 单回路 JL/G1A-400/35 三角排列 6.5(最低) 本项目 220kV 单回路 JL/G1A-300/40 三角排列 14.09(最低) 根据《泰来九洲电气 100MW 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 B 项目 220kV 送出线路 工程龙江项目》现状监测数据(类比监测报告见附件 5)。监测期间,该项目工况 稳定,输电线路运行正常,声环境监测结果下表。 表 4-5 类比工程声环境监测结果 日期 2021 年 8 月 15 日 2021 年 8 月 16 日 噪声 dB(A) 监测位置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边 导线下 0m,1△ 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边 导线下 5m,2△ 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10m,3△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15m,4△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20m,5△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25m,6△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30m,7△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35m,8△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40m,9△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45m,10△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50m,11△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0m,1△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5m,2△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10m,3△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15m,4△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30 昼间 夜间 48.2 46.7 47.1 46.0 46.9 45.8 46.4 45.5 46.0 45.3 45.8 45.2 45.5 44.9 45.2 44.6 44.9 44.3 44.8 44.2 44.6 44.4 48.5 46.9 47.3 46.2 46.1 45.9 46.8 45.7 46.4 45.4 边导线下 20m,5△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25m,6△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30m,7△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35m,8△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40m,9△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45m,10△监测点 朝阳村南侧 92-93 号塔基间 边导线下 50m,11△监测点 46.1 45.3 45.8 45.1 45.6 44.8 45.4 45.5 44.8 44.3 45.1 44.6 根据类比噪声监测类比分析可知,本工程 220kV 输电线路建成后声环境预计 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1 类标准限值要求。 3、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运行期间,无新增员工,因此无新增生活污水。 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工程运行期间,变电所和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对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5、固体废物分析 本工程变电所和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新增固体废物。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主要占地类型为耕地。塔基开挖位置原有植被将被损坏,将改变原有的 生态环境特征,工程施工结束后,其余位置均可平整恢复植被。工程永久性占地 面积占该区域原植被类型面积比例甚少,其中耕地部分采用耕地补偿方式,因此 不会对原有土地利用状况产生大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及土石方开挖等造成的生态影响通过采取回填、地面平 整以及生态恢复等措施逐渐消除。 运行期建设单位应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必要时委托相关生态监测单位 开展跟踪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线路检修作业应避开鸟类繁殖时节,日 常线路巡视、检修,塔基维护等作业以秋冬季为主,减少对鸟类的干扰。 31 本项目《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选址选线相关 要求符合性分析见表 4-6。 序 号 1 2 选 址 选 线 环 境 合 理 性 分 析 3 4 5 6 7 8 9 表 4-6 本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表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本项目方案 (HJ1113-2020)选址选线相关要求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暂未开展 220kV 电网规划等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本项目选址选线已取得了齐齐 工程选址选线应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 哈尔市自然资源局富拉尔基分局 价文件的要求。 《关于征求富拉尔基 50MW 风电项 目 220kV 线路工程路径征求意见的 函》的复函,详见附件 2。 本项目选址符合当地生态保护红线 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 管控的要求,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 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 护区。项目选址不涉及饮用水水源 饮用水水源保区等环境敏感区。 保区等环境敏感区。 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综合 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入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 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敏感区。 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 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 本项目选址避让了居住、医疗卫生、 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 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 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 要功能的区域。 环境影响。 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 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 本项目为单回输电线路。 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 境影响。 原则上避免在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 本项目不涉及 0 类声环境工程区。 电工程。 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 本项目永久占地类型为农田,占地 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 较小,无树木砍伐,弃土弃渣均有 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效处置。 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 本项目不涉及树木砍伐。 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按照 HJ 19 的要求开展生态现状调查,避让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 相符 性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 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敏感区域,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项 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电磁辐射影响和噪声影响,经环境影响分析,本项 目工程周围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输电线路周围区域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2 的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选址选线合理。 33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如下: (1)输电线路施工尽量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尽量避免或减少临时场地占 用; (2)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相邻地带植被,将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3)耕地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原则”,表土留存,分层回填。在土地平 整过程中要进行表土剥离,有效保护地表熟土不流失,施工结束后,剥离的表 土用于恢复耕地,土壤肥力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在施工期开挖时,设置临时堆土场,用于分层堆放剥离的表土及基 础的临时挖方。将表土堆放在指定地点,并采取先设置编织袋压护,在采用单 行十字形压护,加强防护,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用于回填,在回填时先清理 回填区,耕地恢复时应恢复到土地表层,以利于还耕; (5)严格控制塔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减少 施工 期生 态环 境保 护措 施 对生态的破坏; (6)加强施工机械和人员的管理,施工车辆和人员的进出场地路线充分 利用现有道路,从而减少了由于滥踩滥踏及车辆碾压造成对植被的破坏; (7)对于永久占用的耕地,无法恢复到原貌,不能再作为耕地的,本着 “占用多少,补充多少”的原则,即必须开垦与所占用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 的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8)临时占地占用耕地后第一、二年产量将下降 20%-40%,随后恢复正 常产量,对于两年间耕地损失量对当地农户进行赔偿。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 严格控制临时占地范围,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 (9)建议施工期尽量避开农耕期; (10)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复土、平整、恢复植被,减轻土壤侵蚀和地面景 观的不良影响; (1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禁止作业人员毁坏林木,并 采取必要的监督检查措施; (12)生态恢复的责任主体为项目建设方; (13)为尽量降低水土流失的影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①控制地表剥离程度,减少开挖土石方量和植被破坏,土方尽可能回填, 34 减少建筑垃圾量的产生; ②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压植被,及时进行场地平整和 植被恢复; ③表土和挖方土分层堆放,并及时苫盖,施工结束后用作绿化用土。 综上所述,施工结束后可有效的将临时占用的耕地恢复到原有地貌;对于 永久占用的耕地,采取对当地农户进行补偿及耕地补耕的措施。施工期间虽然 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在落实环保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的前提下, 可使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且施工过程是短暂的,其影响是可 以被周围环境所接受的。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地表开挖 过程及土建施工产生的扬尘、废弃建筑材料产生的扬尘。 (1)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 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①运输车辆尾气:加强往返于施工区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使用有害物质量 少的优质燃料,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大气。 ②运输车辆扬尘:采取厂区道路定期清理清扫,洒水降尘(该措施依据季 节选择性使用),以避免扬尘。 采取以上措施后,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放标准要求。 (2)地表开挖及土建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 地表开挖及土建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项目施工路段设置移动式 隔声、隔尘挡板,严禁在大风天作业。施工期是暂时的,伴随施工期结束,该 影响会消除,不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地表开挖及土建施工过程产生 的扬尘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 织排放相关限值。 (3)废弃建筑材料产生的扬尘 废弃建筑材料堆放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如果是室外存放遇到大风天气, 将会使扬尘量大量增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应保持废弃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处四周设置围挡,并定期清扫。 35 ②对易起尘废弃建筑材料实行库存或加盖苫布。 废弃建筑材料的堆放是暂时的,伴随施工期结束,该影响会消除。废弃建 筑材料堆放产生的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相关限值。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依托 当地村庄的污水排放设施,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废水经集中收 集后沉淀处理,废水用于洒水抑尘,施工期产生的污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 ②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 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注意维修养护及正确使用,使 之保持较好工作状态和低声级水平;对排放高强度噪音的施工机械设备应设置 设置减振装置装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③加强施工管理 运输车辆在行经居民区时,应严格执行限速行驶,并禁止鸣笛,以减少噪 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措施后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 (1)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可回收物品由建设单位统一分类回收,不 可回收物品集中后统一运至市政指定地点处理; (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城镇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理; (3)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浇筑施 工结束后土壤回填,剩余土方与表土 作为塔基预留沉降及绿化覆土,建设项目塔基基础施工尽量做到场内挖 填平衡,无外运残土及建筑垃圾。因此固体废弃物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 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6、土地利用保护措施 36 施工单位应该在本项目施工期内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 按设计占地面积、样式要求开挖,避免大规模开挖;缩小施工作业范围,施工 人员和机械不得在规定区域外活动。施工材料有序集中堆放,减少对周围的生 态破坏。部分杆塔基础挖土可采用人工挖土,减少施工机械进出场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对于永久占用的耕地建设单位应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负责开垦与 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本项目永久占用耕地 395.25m2,项目单位拟与农户或村集体签订补偿协 议,并采取以下措施: (1)划定施工范围,尽可能少占用耕地。施工结束后做好农田的恢复工 作,应按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复垦。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 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植被(自然的、人工的)破坏应在施工结束后的当 年或来年予以恢复; (2)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作业方式。即土方挖掘 时,应执行分层开挖的操作制度,表层耕作土与底层耕作土分开堆放;土方填 埋时,也应分层回填,即底土回填在下,表土回填在上。分层回填前应清理留 在土壤中的固体废物,回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 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回填后多余的土应平铺在田间或作为田埂、渠埂,不 得随意丢弃; (3)清理施工作业区域内产生的废弃物; (4)施工应尽量避开作物生长季节,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要保护农田 林网,使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对稳定; (5)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前要依法办理相关占地手续。 7、防沙治沙措施 根据《黑龙江省防沙治沙条例》、《关于贯彻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 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黑防沙发〔2020〕3 号),建设单位应全面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 复制度方案》中相关规定,切实保护、修复和改善我省沙区生态环境,推动我 省防沙治沙事业迈上新台阶。 本项目具体防沙治沙措施如下: (1)本项目建设单位将按照防沙治沙的相关要求,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严格执行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2)本项目施工时首先保存开挖处的熟化土和表层土,将表层熟土和生 37 土分开堆放。在农田区域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应堆放至田埂或田头边坡上, 不得覆压征用范围外的农田。回填时应按照土层的顺序回填,并进行松土和施 肥,将施工占地相应地恢复为农用地或林草用地等; (3)本项目施工期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做好塔基护坡、表土剥离保护、 土地平整等工作; (4)本项目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或工屋,不另行设置施工临时占地。 工程所需砂、石材料均为当地购买,采用汽车运输方式,汽车运输均沿工程附 近已有道路进行运输; (5)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注重巡线,避免发 生事故。运行期应加强对植物恢复措施的管护,确保林、草的成活率、生长情 况及覆盖度; (6)本项目施工方应设专人负责管理,以确保拟建项目施工各项环保控 制措施的落实。对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环境监理,以保证施工期的环保措 施得以完善和持续执行,使施工范围的环境质量得到充分有效保证。 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运行期将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和电晕噪声,不存在 废水、废气和固废等污染物的排放。项目施工期在施工开挖及土地占用过程中, 会造成地面裸露和植被破坏,有可能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本评价要求企 业落实本生态防护措施进行防沙治沙。 一、电磁辐射保护措施 (1)选取优质导线,合理选择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 (2)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导线对地高度; 运营 期生 态环 境保 护措 施 (3)运行期由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对于 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影响应及时进行处理; (4)工程建成运行后,变电所进出线、母线与高压输电线路将产生工频 电场与工频磁场,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 (5)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知识及环境宣传工作, 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6)竣工环保验收时对工程项目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等 效声级进行监测。 38 二、声环境保护措施 (1)输电线路选取质量优异的导线,要求导线表面结构改良,保持导线 表面平滑度,减低电晕强度和导线表面的场强,从而从源头上降低电晕放电、 间隙放电过程产生的电磁噪声; (2)在可能对噪声敏感的地段,提升输电线路杆塔高度,使架空线路与 噪声受体的距离增大,从而增大电晕可听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衰减; (3)加强变电所四周的绿化,加强减振、降噪等措施的管理。 三、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结束后,对塔基施工区、牵张场地区的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土地 平整后回覆表土,改善施工迹地的理化性质,土地平整后,根据当地自然环境, 对以上区域采取种植当地农作物、撒播草籽的植被恢复措施,植被种类选取当 地土著物种,根据当地水源条件,加强后期的灌溉与维护工作,保障恢复效果。 跟踪生态保护与恢复效果,必要时委托相关生态监测单位开展跟踪监测, 以便及时采取后续措施;线路检修作业应避开鸟类繁殖时节,日常线路巡视、 检修,塔基维护等作业以秋冬季为主,减少对鸟类的干扰。 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 相关规定,制定本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计划,环境监理人员对施工中每一 道工序都应严格检查是否满足环保要求,并不定期地对施工点进行抽样监督检 查。 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及环境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如下: (1)本工程施工单位应按建设单位要求制定所采取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措 其他 施; (2)本工程工程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人员进行检查; (3)收集、整理、推广和实施工程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的先进工作经验 和技术; (4)组织和开展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活动中应遵循的环保法规、知识的 培训,提高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认识; (5)负责日常施工活动中的环境监理工作,做好工程用地区域的环境特 征调查,对于环境保护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 39 (6)在施工计划中应适当计划设备运输道路,以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施工中应考虑保护生态和避免水土流失,合理组织施工,不在站外设置临时施 工用地; (7)做好施工中各种环境问题的收集、记录、建档和处理工作; (8)监督施工单位,使设计、施工过程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 同步实施。 2、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监督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必须在运行主管单位设环境管理部门,配 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 1 人,该部门的职能为: (1)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监督管理计划; (2)建立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监测的数据档案,并定期与当地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3)经常检查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4)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的环境调查等活动; (5)本工程环保设施必须与本工程变电站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使用。 3、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819-2017),并且结合项目内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方案。 (1)环境监测任务 本工程建成投产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并由建设单 位进行自主验收,报环保部门备案。 ①制定监测计划,监测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要素及评价因子的动态变 化; ②对工程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调查。 (2)监测点位布设 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见表 5-1。 污染源 送出线路 表 5-1 环境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一览表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输电线路线下 等效 A 声级 每年监测一次 40 输电线路以线路中心导线的地面 投影点为监测原点,沿垂直于线 路方向进行布点,监测点距为 5m,延伸至 40m 工频电场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 每年监测一次 (3)监测技术要求 ①监测范围应与工程影响区域相符; ②监测位置与频次应根据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变化 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要求确定; ③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 监测标准分析方法; ④监测成果应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进行行审查、校核、综合分析后整理编印, 并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⑤应对监测提出质量保证要求。 本项目总投资 1704 万元,建设项目环保投资 28 万元,占其总投资的 1.64%。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详见表 5-2。 表 5-2 环保投资明细表 废气 施工期苫盖防尘,设置围挡,洒水降尘 投资额(万 元) 6 噪声 采用低噪设备 3 3 生态 水土保持措施 3 5 废水 沉淀池 1 6 水土保持 土地整治、临时防护等措施 4 生态恢复 植被恢复、防沙治沙 8 其他 环境管理与监测费用 3 序号 投资项目 1 2 环保 投资 7 8 施工期 营运期 合计 41 28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施工期 营运期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要求 陆生生态 表土分层堆放,施工结 束后回覆利用复;永久 占用耕地部分进行耕 地补偿;控制占用临时 施工用地,施工后及时 进行生态恢复。 各项生态环境保 护措施落实到 位,临时占地及 时进行生态恢 复。符合《黑龙 江省防沙治沙条 例》以及《关于 贯彻落实〈沙化 土地封禁保护修 复制度方案〉的 实施意见》(黑 防沙发〔2020〕3 号文件附件)要 求。 跟踪生态保护与 恢复效果;对于永 久占用的基本农 田建设单位按照 占一补一的原则, 负责开垦与所占 基本农田的数量 与质量相当的耕 地 / 水生生态 / / / / 地表水环境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 污水依托当地村庄的 污水排放设施。施工废 水沉淀后洒水抑尘 施工废水不外 排,对水环境没 有影响 / / 地下水及土 壤环境 / / / / 要素 声环境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 间不施工。 输 电线路 选取质 量优异的导线,要 求 导线表 面结构 改良,保持导线表 面平滑度,减低电 晕 强度和 导线表 施工场界噪声满 面的场强,从而从 输电线路周围区域 足《建筑施工场 源 头上降 低电晕 噪声满足《声环境 界环境噪声排放 放电、间隙放电过 质 量 标 准 》 标 准 》 程 产生的 电磁噪 ( GB3096-2008 ) ( GB12523-201 声;在可能对噪声 中 1 类标准限值要 1) 敏感的地段,提升 求。 输 电线路 杆塔高 度,使架空线路与 噪 声受体 的距离 增大,从而增大电 晕 可听噪 声在空 气中的传播衰减; 42 振动 大气环境 固体废物 / / 加强往返于施工区车 辆的管理和维修,使用 有害物质量少的优质 燃料,以减少尾气排放 《大气污染物综 污染大气;施工区洒水 合 排 放 标 准 》 降尘;施工路段设置移 ( GB 动式隔声、隔尘挡板, 16297-1996) 严禁在大风天作业;对 易起尘废弃建筑材料 实行库存或加盖苫布。 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可 回收物品由建设单位 统一分类回收,不可回 收物品集中后统一运 至市政指定地点处理; 固体废物处置率 弃土回用作为塔基预 100%。 留沉降及绿化覆土;生 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 至城镇垃圾收集点统 一处理。 / / / / / / 满足《电磁环境控 制 限 值 》 ( GB8702-2014 ) 中公众曝露控制标 准限值要求。 / 电磁环境 优化选址选线,与电磁 环境敏感目标保持距 离 / 提 高导线 和金具 加工工艺,采用先 进施工工艺,提高 导线高度。 环境风险 / / / / / 噪声:每年监测 1 次 / / 工频电场强度、磁 感应强度:每年监 测1次 / / / 环境监测 其他 43 输电线路线下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 准 》 ( GB3096 -2008)中 1 类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 值 》 ( GB8702 -2014)中的公众曝 露控制限值 / 七、结论 华电齐齐哈尔富拉尔基 50 兆瓦风电送出工程项目在加强该地区供电网络建设、 拉动地方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符合国 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三 同时”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及少量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等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施工期结束后通过生态恢复措施恢复项目沿线的生态环 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接受;营运期噪声、电磁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周围环 境影响较小。从环境角度讲,本工程建设可行。 44 专题 1 电磁场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一)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20),输变电工程电磁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 表1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分 类 电压等级 110kV 工程 条件 变电 站 户内式,地下式 户外式 1.地下电缆 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 目标的架空线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 标的架空线 户内式,地下式 户外式 1.地下电缆 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 目标的架空线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 标的架空线 输电 线路 变电 站 交 流 220-330kV 输电 线路 变电 站 500kV及以 上 输电 线路 评价工 作等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户内式,地下式 二级 户外式 一级 1.地下电缆 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2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 目标的架空线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2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 标的架空线 二级 一级 ±400kV及以 —— —— 一级 上 —— —— 其他 二级 注:根据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确定开关站、串补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直流侧 电压等级确定换流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直 流 由上表可知,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无电磁 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以及地下电缆,因此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二)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20),输变电建设项目电 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 2。 表2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分 类 电压等级 评价范围 变电站、换流站、开 线路 45 交 流 110kV 220-330kV 500kV及以上 关站、串补站 站界外30m 站界外40m 站界外50m 架空线路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 直 流 ±100kV及以上 站界外50m 极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 地下电缆 管廊两侧边缘 各外延5m(水 平距离) 本项目为 220kV 输电线路,根据表 2 确定电磁环境评价范围为:拟建输电线路边 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40m;地下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 (三)电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了解和掌握本次评价输电线路所在地的电磁环境质量现状,委托黑龙江沣淳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对 220kV 输电线路线下及附近村屯处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内 容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报告见附件 5)。 (1)监测仪器 场强仪 NBM-550(有效日期:2023.09.12) (2)监测方法 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推荐方法进 行。 (3)监测结果 表3 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 编号 监测位置 电场强度 V/m 磁感应强度 μT 1# 线下监测点位 1 0.354 0.0017 2# 线下监测点位 2 0.337 0.0016 3# 线下监测点位 3 0.285 0.0016 4# 岗阿村监测点位 0.371 0.0017 监测条件 昼间温度:11°C;湿度:45%RH;风速:2.0m/s。 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范围为 0.285-0.354V/m,工频磁感 应强度范围为 0.0016-0.0017μT;东侧 80m 处的岗阿村工频电场强度为 0.371V/m,工 频磁感应强度为 0.0017μT。均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电场 强度 4000V/m、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 的电磁环境质量良好,且有较大的电磁环境容量。 46 图1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四)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1、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一)模式预测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20),对本项目架空线 路采用模式预测。 1、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理论计算预测评价 (1)评价方法 本项目输电线路总长 3.5km,其中架空线路长度 2.9km,主要地形分类为平地, 工程建成后的架空线路电磁环境采用模型计算的方法预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影响。 (1)工频电场值的计算 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高压送电线下空间工频电场。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 电荷,高压输电线半径 r 远小于架设高度 h,所以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输电 导线的几何中心。 设送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 线上的等效电荷,可写出下列矩阵方程: 47 (式 1) 式中: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 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 λ -各导线的电位系数组成的 m 阶方阵(m 为导线数目)。 [U]矩阵可由输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考虑以额定电压的 1.05 倍作为计算电压。 [λ]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电位系数 λ 按下式计算: (式 2) 式中:εo—空气介电常数; Lij—第 i 根导线与第 j 根导线的距离; Lij—第 i 根导线与第 j 根导线的镜像导线的距离; hi—第 i 根导线离地高度; Ri—导线半径; (式 3) 式中:R—分裂导线半径; n—次导线根数; r—次导线半径。 由[U]矩阵和[λ]矩阵,利用式 1 解出[Q]矩阵。 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一点的工频电场可根据叠加原理 计算得出,在(x,y)点的工频电场分量 Ex 和 Ey 可表示为: (式 4) (式 5) 48 式中:xi,yi-导线 i 的坐标(I=1、2……n); m—导线数量; Li,Lj—分别为导线 I 及其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 空间任一点合成场强为: (式 6) (2)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由于工频情况下电磁性能具有准静态特性,线路的磁场仅由电流产生,应用安培 定律,将计算结果按矢量叠加,可得出周围的磁场强度。 在很多情况下,只考虑处于空间的实际导线,忽略它的镜像进行计算,其结果足 够符合实际。不考虑导线 i 的镜像时,可计算在 A 点其产生的磁场强度。 (式 7) 式中:I—导线 I 中的电流值; h—导线与预测点垂直距离; L—导线与预测点水平距离。 (3)参数的选择 以输电线路中心地表投影为坐标原点,以垂直线路走向为 X 坐标方向,计算范围 为输电线路中心至边导线外 40m。根据本期工程的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设计资料。理 论计算预测输电线路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时确定有关参数如下: (2)塔型 本项目选取 2K1-ZM2 塔型进行预测计算,塔型见图 2。 5.9m 5.3m 14.53m 49 2K1-ZM2 图 2 本工程相位示意图 各点位置关系如下: 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铁塔中,2K1-ZM2 型:B~C 为 10.6m;A~B 为 5.9m;B (最低相)距地面 14.53m。 本工程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中,以走廊中心线地面投影点为预测坐标原 点,各相导线对地坐标如下: 2K1-ZM2 型:A(0,20.43),B(-5.3,14.53),C(5.3,14.53)。 (3)工频电场预测所需参数选取 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预测参数:导线半径 r=11.95mm;导线分裂数 n=1;导线 对地电压:Ua=(133.4+j0)kV; Ub=(-66.7+j115.5)kV; Uc=(-66.7-j115.5)kV 预测电流的确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正常运行方式下,本项目 220kV 架空线路所带负荷为 495A。 图 3 对地电压计算图 (4)预测点位的确定 预测距离地面 1.5m 高度,距离走廊中心线水平距离 0,1,2,……58,59,60m 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 (5)理论计算预测结果 本工程 220kV 单回架空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计算预测结果 见表 4,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布趋势图见图 4、图 5。 表 4 220kV 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计算预测结果——2K1-ZM2 塔 5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1.5m 高预测点坐标 (x,y) (0,1.5) (1,1.5) (2,1.5) (3,1.5) (4,1.5) (5,1.5) (6,1.5) (7,1.5) (8,1.5) (9,1.5) (10,1.5) (11,1.5) (12,1.5) (13,1.5) (14,1.5) (15,1.5) (16,1.5) (17,1.5) (18,1.5) (19,1.5) (20,1.5) (21,1.5) (22,1.5) (23,1.5) (24,1.5) (25,1.5) (26,1.5) (27,1.5) (28,1.5) (29,1.5) (30,1.5) (31,1.5) (32,1.5) (33,1.5) (34,1.5) (35,1.5) (36,1.5) (37,1.5) (38,1.5) (39,1.5) (40,1.5) (41,1.5) (42,1.5) (43,1.5) (44,1.5) (45,1.5) (46,1.5)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1539.609131 1614.005737 1681.15686 1737.358765 1779.081543 1803.448608 1808.646484 1794.181396 1760.911011 1710.868286 1646.926147 1572.397461 1490.658325 1404.848022 1317.675415 1231.329834 1147.468994 1067.262573 991.4625854 920.4866333 854.4950562 793.4625854 737.234436 685.5728149 638.1915283 594.7810059 555.0252686 518.6151733 485.255188 454.6678772 426.5963745 400.8051758 377.0798645 355.2259827 335.0680237 316.4480896 299.2240295 283.2682495 268.4662476 254.7151337 241.9225159 230.0053711 218.8890228 208.5061798 198.7962189 189.7044525 181.1813965 6.02661705 6.059187889 6.120778561 6.21155405 6.327600002 6.461308956 6.408243179 6.248684406 6.064570427 5.860456467 5.641466618 5.412809372 5.179365635 4.945413113 4.714473724 4.489285469 4.271847725 4.063514709 3.865106106 3.677020073 3.499339104 3.33191371 3.174432993 3.026481867 2.887581587 2.757220984 2.634876013 2.520030499 2.412180901 2.310845852 2.215570927 2.125927687 2.041516781 1.961965919 1.886931658 1.816094637 1.749161363 1.68585968 1.625939846 1.569171071 1.515340805 1.464253545 1.41572845 1.369598866 1.32571137 1.283923626 1.244104624 5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47,1.5) (48,1.5) (49,1.5) (50,1.5) (51,1.5) (52,1.5) (53,1.5) (54,1.5) (55,1.5) (56,1.5) (57,1.5) (58,1.5) (59,1.5) (60,1.5) 173.1822662 165.6664581 158.5971832 151.9409943 145.6673584 139.7485199 134.1591187 128.8759766 123.8779144 119.1454315 114.6606979 110.4073105 106.3701859 102.5354156 1.206133127 1.169896483 1.135290623 1.102219105 1.070592403 1.040327311 1.011346579 0.983577847 0.956954598 0.931414008 0.906897664 0.883351445 0.860724211 0.838968515 图 4 本工程 220kV 单回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分布趋势图 图 5 本工程 220kV 单回架空线路磁感应强度分布趋势图 52 图6 本工程220kV单回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等值线图 由上述图表分析可知,本工程220kV单回架空线路建成后的工频电场强度在 102.53V/m~1808.64V/m之间,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电场 强度4000V/m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1808.64V/m,位于距 线路中心线6m处;而后随着与边相导线距离的增大,工频电场强度逐渐衰减。本工 程220kV单回架空线路建成后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83µT~6.46µT之间,满足《电 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磁感应强度100µ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53 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值为6.46µT,位于距线路中心线5m处;随着与边相导线距离的增 大,工频磁感应强度逐渐衰减。 2、地下电缆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地下电缆过道路采用顶管敷设,其余部分采用排管敷设。 本项目地下电缆附带有屏蔽结构(见图 7),具有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 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相比于裸露的架空输电线路具有更低的辐射 和更优秀的抗辐射能力。本项目地下电缆合理布设,电磁辐射强度能够满足公众暴露 限值,对环境影响较小。 图 7 地下电缆断面示意图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