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简本201404.doc
证 书 编 号 : 国 环 评 证 甲 字 第 1103 号 项目编号: 6-2013-151 秦皇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四月 天津滨海新区 目录 1. 2. 3. 4. 5. 建设项目概况.......................................................................................................................- 3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3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3 1.3.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6 2.2. 评价范围...................................................................................................................-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 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8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0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0 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11 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1 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2 3.7.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3 综合评价结论.....................................................................................................................- 14 联系方式.............................................................................................................................- 14 - -3-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2012 年 8 月,河北省海洋局召开了《秦皇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项目海洋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并于 2012 年 12 月 27 日得到了海洋局的用海批复。 根据秦皇岛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纪要精神,为了更好地实现秦皇国际游轮游艇 港海螺岛项目的整体效益及功能,完善海螺岛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海螺岛与陆 域连接海底隧道的建设需求,秦皇岛秦皇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秦皇国 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 功能扩展区工程位于秦皇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项目填海及防波堤怀抱水 域,通过把海螺岛项目部分港池的用海方式改变为填海造陆以及新建部分透水构 筑物方式完善人工岛的建设,使海螺岛的功能更全、布局更合理、经济及旅游价 值达到最大化。本工程本项目用海类型为旅游娱乐用海中的旅游基础设施用海, 用海方式主要包括建设填海造地和透水构筑物用海。项目总申请用海面积 17.7792 公顷,填海造地面积 17.6506 公顷(变更前均为海螺岛项目港池水域), 透水构筑物面积 0.1286 公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 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要求,2013 年 12 月,秦皇岛秦皇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 司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交通部天科所)开展秦皇 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交通部天科所 接受委托后,通过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及认真分析,编制了本项目的海 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本项目通过填海方式完善海螺岛项目的功能及布局建设,使整个岛屿呈近似 海螺形状布置,另外在北侧原防波堤的基础上进行延伸,通过透水防波堤的建设 使得防波堤达到防波、透水、挡沙及观光功能于一体的设施。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由水工构筑物和陆上建筑物两部分组成。其中,水工方 面主要包括:透水防波堤(182.25m)、围堤(718.33m),吹填区面积约为 16.41 万 m2,吹填量约为 120.56m3,地基处理面积约 16.41 万 m2,采用强夯法处理; -4- 根据核算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最终成陆面积约为 17.35 万 m2 ;功能扩展区陆 域方面与海螺岛项目填海进行统一布置,最终形成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商业 商务四元功能区。 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总工期约 6 年,其中本工程围海造陆工程施工工期约 为 12 个月,工程总投资为 13.17 亿元,其中填海造陆工程投资约 2.23 亿元。 -5- 图 1.2-1 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位置港池内部) -6- 1.3.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秦皇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建设符合《河北省海洋功能区 划》、《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 年)》、《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以 及区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布局和发展要求,能够推动秦皇岛西港区的城市发展。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1 年 3 月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环境质量 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共布设水质现状调查站位 20 个,沉积物、生态分别 12 个, 潮间带调查站位 3 个。 (1)海水水质环境 调查结果表明:按照一类标准评价,磷酸盐、铅和汞等部分因子出现超标现 象,但海水中所有调查因子均能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二类标 准的要求。 (2)沉积物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大、小潮期沉积物中石油类、有机碳、铜、铅、锌、 镉、汞、砷、总铬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的第一类 标准的要求,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 (3)海洋生态 ①浮游植物 小潮期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 16 属 26 种, 优势种为尖刺菱形藻和冕孢角毛 藻,细胞数量平均值为 3132698 个/m3,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 1.92~2.70 之 间,平均值为 2.34,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生境属于轻度污染。 大潮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 15 属 25 种,优势种为尖刺菱形藻,细胞数量平均 值为 1946443 个/m3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 1.76~2.52 之间,平均值为 2.20,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生境属于轻度污染。 ②浮游动物 小潮期共获得浮游动物 8 种,优势种为拟长腹剑水蚤,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平 均值为 114.2mg/m3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 1.49~2.17 之间,平均值为 1.79,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境属于中度污染。 -7- 大潮期共获得浮游动物 10 种,优势种为拟长腹剑水蚤,浮游动物个体数量 平均值为 47.4mg/m3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 1.34~2.32 之间,平均值为 1.77,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境属于中度污染。 ③底栖生物 小潮期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 48 种,优势种为小头虫、不倒翁虫、长叶索 沙蚕和玛叶须虫。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值为 23.4g/m2,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 2.15~4.07 之间,平均值为 3.18,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生境清洁。 大潮期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 52 种,优势种为小头虫。底栖生物生物量平 均值为 25.5g/m2,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 1.79~4.08 之间,平均值为 2.91,调查 海域底栖生物生境污染很轻。 ④潮间带生物 本次调查共鉴定潮间带生物 26 种,优势种为日本美人虾和浅古铜吻沙蚕。 生物量在 1.24~34.02g/m2,平均值为 15.95g/m2。 ⑤鱼卵和仔稚鱼 2013 年 6 月 9-11 日黄渤海水产研究所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 调查。调查站位 12 个,本次调查共鉴定鱼卵、仔稚鱼 10 种,其中鱼卵 7 种,仔 稚鱼 5 种。鱼卵密度变化范围为 0~1.225ind/m³,平均密度为 0.325ind/m³。仔稚 鱼密度变化范围为 0~0.160ind/m³,平均密度为 0.061 ind/m³。 2.2. 评价范围 (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1 级评价范围 垂向距离一般不小于 5km;纵向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 平距离。本工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海螺岛为中心,北至秦皇岛汤 河口、南至金山咀、西至陆域岸线、北至海螺岛外 5.0km。 (2)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 性确定。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 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 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 km。确定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同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可满足要求。 -8- (3)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水质、沉积物环境、海洋地 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相同。 (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本工程风险评价主要考虑船舶燃料油泄露风险,因此,确定本次评价的风险 评价范围与水文动力环境评价范围相同。 图 1 评价范围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 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地基处理悬浮物源强 北侧防波堤和西侧围堤地基处理采用 8m3 的抓斗式挖泥船进行作业,采用 -9-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推荐的公式计算源强为 2.08kg/s,计算中 以此作为源强。 吹填溢流施工会对局部水体产生扰动,从而导致局部泥沙起悬。吹填土方可 接吹泥管线吹填至围堤内,吹填区的泥浆水流经分隔围堰沉淀后经排水口排出, 根据溢流过程现场测试结果,溢流口 SS 发生量约为溢流量的 2%~5%,在采取环 保措施后可使吹填泥浆水最后排放的 SS 浓度可以控制在 150mg/L 左右,按此浓 度估算溢流源强为 0.24kg/s。 2、施工期废水 ○ 1 施工船舶工作人员生活污水 根据施工安排,海螺岛项目水上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防波堤、围堤、陆域形成, 相应的水上施工设备主要包括打桩船、挖泥船、方驳、拖轮等。施工船舶数量按 照 30 艘,每艘船舶配员 30 人,每人每天产生污水 80L 进行估算,则每日生活 污水量约为 72.0m3,年污水发生量约为 12960m3(180 天)。类比调查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中 COD 含量约为 350mg/L,则 COD 产生量约为 4.5t/a。上述船舶生活 污水由秦皇岛市占顺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见附件)。 ①施工船舶机舱含油污水 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船舱底油污水发生 量以 0.4m3/d∙艘计,防波堤施工船舶数量按照 30 艘估算,则每日机舱含油污水 量约为 12.0m3,年含油污水发生量约为 2160m3(180 天)。类比调查结果表明, 机舱含油污水中的石油类含量约为 2000mg/L,则石油类产生量约为 4.32t/a。上 述机舱含油污水由秦皇岛市占顺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见附件)。 ①陆域生活污水 岛上建筑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 100 人,每人每天产生污水 80L 进 行估算,则每日生活污水量约为 8.0m3,年污水发生量约为 2800m3(350 天)。 类比调查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 COD 含量约为 350mg/L,则 COD 产生量约为 0.98t/a。上述陆域生活污水经自建移动式环保厕所循环处理。 3、固体废物源强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船舶和陆域两方面。船舶施工人员产生 的生活垃圾发生量按《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中 1.5kg/d∙ - 10 - 人计算,每日船舶垃圾量约为 1350kg,年船舶垃圾发生量约为 243t(180 天)。 上述船舶垃圾由秦皇岛市占顺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陆域施工人员产生的 生活垃圾发生量按 1.0kg/d∙人计算,每日陆域生活垃圾量约为 100kg,年陆域生 活垃圾发生量约为 35t(350 天)。上述陆域垃圾定期送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根据海洋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和现状环境敏感区的调查分析,本次评价最终 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 3.2-1 序 号 名称 1 位置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别 保护对象 保护要求 0.85 度假旅 游区 海水水质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一 类标准控制 西北侧 1.6 度假旅 游区 海水水质、海 岸地貌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一 类标准控制 海底世界 取水口 北侧 0.88 旅游区 海水水质 4 水上运动 中心 东北侧 0.58 娱乐区 海水水质 5 鸽子窝湿 地 西南侧 6.4 保护区 湿地生态系统 方位 距离(km) 秦皇岛西 浴场 北侧 2 金梦海湾 海滩 3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一 类标准控制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一 类标准控制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水环境的影响 预测结果表明:高浓度区悬浮物(浓度大于 150mg/L)的影响范围基本处于 作业点附近的局部区域,浓度大于 10mg/L 的影响范围为 37hm2,最大扩散距离 约为 0.8km,影响水域主要在海螺岛内部范围内,对周边保护目标产生影响很小, 而且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其影响也将消失。 2、施工期生态影响 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 9110-2007)的 相关要求,项目实施造成底栖生物损失量约为 90t,造成的鱼类的损失量约为 1.1×104 尾,应采取人工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缓解项目实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 响。 - 11 - 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一、施工期船舶污水措施 1、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针对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议在以下几个环节分别采取相 应环境保护措施减缓其不利影响: ①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 护问题,合理安排施工船舶数量、位置及挖掘进度,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强度和范 围。 ①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旅游淡季和非养殖季节进行。 ①建设单位应会同海洋环境主管部门做好施工期间海洋环境的跟踪监测工 作。 ①施工现场道路保持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使施工现场不积 水。 2、控制施工队伍生产、生活污水及船舶垃圾的排放 ①施工船舶在水域内定点作业、船舶停泊及施工营地均应根据施工作业场地 选择合理的环保措施,以保证不发生船舶污染物污染水域的事故。 ①船舶油污水由秦皇岛海事局指定的秦皇岛市占顺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处理, 因此不会直接向水体排放油污水。 ①施工船舶、机械设备发生作业操作性或事故性的残油、洗涤油应盛接及时 集中处理,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港区备用的溢油回收设施。 二、生态补偿措施 项目建设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约为 90t,渔业资源损失量约为 1.1×104 尾。 底栖生物按照 10000 元/t,鱼苗按照 0.8 元/尾计算,本工程施工应承担的生态补 偿投资额为 90.9 万元。 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预测结果 从敏感目标及污染范围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涨潮时 S、落潮时 N 风向的风 作为不利风向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涨落潮期溢油时不利风况作用下,油膜 在潮流和风的共同作用下漂移速度加快,约 3 小时漂移至湾外,6 小时后距离保 - 12 - 护目标海上运动中心码头最近,距离约为 0.5km;落潮期 N 风向下约 3 小时后漂 至湾外,6 小时后距离保护目标金梦海湾沙滩最近,距离约为 1.1km。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施工期发生溢油事故时,无风时 3 小时内 启动应急反应可将油膜控制在湾内,将会给周围水域造成较严重的污染,改变周 围的生态环境,应严加防范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 (1)施工作业船舶在施工期间加强值班瞭望,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进行操作。发生紧急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向秦皇岛海事 局值班室报告。 (2)本项目充分利用辖区内溢油应急防治设备,并将本工程纳入该海区的 溢油应急防治系统内,一旦发生溢油风险事故,可充分利用上述溢油应急防治设 备。 (3)项目在设计阶段,应避免局部水域形成“死角”,也应避免由于沿岸建 筑物和堤坝的存在,造成局部海域海冰出现过量堆积。 (4)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营运前制定相应的游艇进出码头 的交通管理方 案,避免发生游艇碰撞事故的发生。 (5)应针对游艇加油作业过程和航行过程中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 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 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时进行。环保建设投资主要包括环保工程建设、安装、调试、 运转、维修。环保建设投资比例的大小应较好地体现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 境效益明显等原则。 结合工程污染特点及环境控制要求,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及环保对策的有关内 容,初步估算,本工程环保投资约为 360.9 万元,占项目工程总投资为 13.17 亿 元的比例为 0.27%,具体项目如表所示。 表 3.6-1 环保投资一览表 时间 项目 任务 施 工 期 施工期工程环 保监理 环境监测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严格掌握施工设施性能,降低水域 中悬浮物浓度。 掌握施工期污染物排放状况,为施工管理提供依据。 - 13 - 投资额 (万元) 120.0 100.0 营 运 期 施工期污水收 集 生态补偿 酒店隔油处理 设施 不可预见费 合计 施工船舶生活污水、油污水收集 20 增殖放流鱼类和贝类 餐饮废水隔油处理(依托海螺岛项目) 90.9 0 解决工程环保验收后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 30.0 360.9 3.7.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海洋局于 2002 年 4 月发布的《建设项目海洋环 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跟踪监测。采样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环境 保护监测站承担,由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监督。应满足《海洋监测规范》及《海水 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一、施工期监测方案 (1)水环境监测 监测项目:水温、pH、DO、COD、BOD5、氨氮、石油类、SS; 监测站位:在本工程西侧与莲花岛间的水域内及新澳海底世界取水口区附近 各布设 1 个采样站位,共布设 2 个采样站位。 监测频率:施工前监测 1 次;施工期要求每季度监测 1 次,发现异常情况及 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监测采样、分析方法按常规环境监测要求执行。 (2)生态环境 监测站位:同水环境监测站位 监测项目及执行标准:监测因子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 仔鱼,采样和分析方法采用《海洋监测规范》。 监测频率:每年春、秋各监测 1 次。 (3)应急监测 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进行施故状态下的环境跟踪监测。其目的是掌握溢油 事故可能威胁到的环境敏感点、油膜影响范围外附近海域等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物 的浓度等。监测站位、监测频率等应根据溢油事故情况与监测部门协商确定。建 议包括以下应急监测工作: ①监测站位 - 14 - 受溢油影响的海域。 ①监测项目 海水水质:溶解氧、化学需氧量、pH、石油类、重金属等; 生态环境:生物体内残毒分析、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①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应根据污染程度,能反映所污染海域的海水水质和生态污染程度。 二、营运期地形监测方案 监测项目:水深地形 监测位置:海螺岛北侧区域 监测频率:每两年监测一次,尤其在本工程防波堤北侧、汤河口入海区域应 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如发现冲淤情况变化明显的区域,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测量分析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 采样监测工作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 4. 综合评价结论 秦皇国际游轮游艇港海螺岛功能扩展区工程建设符合《河北省海洋功能区 划》、《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 年)》、《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以 及区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布局和发展要求,能够推动秦皇岛西港区的城市发展。 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在严格 执行国家各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和认真落实报告书提 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的前提下,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 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5. 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秦皇岛秦皇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联系人: 牛爽 电话: 0335-3990028 (2)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地址:天津塘沽新港二号路 2618 号(邮编 300456) 联系人:朱宇新 电话:022-59812345-6306 Email:zyhj@vip.163.com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