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古靈▓精怪☆69 页 7.425 MB下载文档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当前文档共69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X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项目编号:2022-B024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X 射线现场探伤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建设单位: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西安海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十月 表 1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 名称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X 射线现场探伤项目 建设单位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注册地址 项目建设 地点 立项审批 部门 建设项目 总投资 (万元) 项目性质 应用类型 薛云云 联系人 窦成 18991797979 电话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吴枣园村 002 号 陕西省延安市内需要展开无损检测的地点(无固定场所) 批准文 号 / / 项目环保 投资(万 元) 投资比例(环 20.31% 64 13 保投资/总投 资) 占地面积 ■新建 □改建 □扩建 □其它 192 (m2) □销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放射源 □使用 □Ⅰ类(医疗使用)□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非密封 放射性 物质 射线装 置 □生产 □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 □销售 / □使用 □乙 □丙 □生产 □Ⅱ类 □Ⅲ类 □销售 □Ⅱ类 □Ⅲ类 ■使用 ■Ⅱ类 □Ⅲ类 / 其它 项目概述 一、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简介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06 月 21 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技术 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 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林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许可项 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安全生产检验检测;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 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 塔区柳林镇吴枣园村 002 号。 ~1~ 2、项目由来 根据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资料,项目主要对延安市境内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 测,此部分材料均为钢材。由于管道敷设后才能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探伤,管道长度 较长且移动不便,无法放入探伤室进行检测,同时项目场地具有不固定性等特点,因 此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建设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X 射线现场探伤项目。 根据《射线装置分类》(环境保护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第 66 号),本项目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属于“工业用 X 射线探伤装置” ,为Ⅱ类射线装 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中“五十五、核与辐 射”、 “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 告表。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5 月 7 日委托我公司对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随即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资料收集、数据核算等工作,按照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X 射线现场探伤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 3、地理位置与交通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吴枣园村 002 号,地理坐标 109.527568767°E,36.535882928°N。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南侧紧邻 G210 满防线,所 在位置交通较为便利。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与交通图见图 1-1。 ~2~ 图 1-1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 4、周边环境关系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入口位于北侧,紧临 G210 满防线;南侧为延安鹏程运输公 ~3~ 司;东侧为空地;西侧为泰安石油吴枣园加油站。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与周边环境关 系示意图见图 1-2。 图 1-2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四邻关系图 二、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本项目购置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均为定向),在无检测工作时 X 射线 探伤机存放于设备仪器室,需开展现场探伤时将探伤机运送至指定地点。项目组成情 况见表 1-1,项目设备情况见表 1-2,项目原辅材料情况见表 1-3。 表 1-1 名称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体工程 购置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洗片暗室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3.5m2,主要用于洗片 资料室 评片室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6m2,主要用于存放资料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6m2,主要用于存放 X 射线探伤机及涉及的设 备和防护设施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32m2,主要用于讨论学习拍片技术 培训室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32m2 ,主要用于培训相关技术 会议室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64m2,主要用于相关会议 危废暂存区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2.5m2,主要用于危废暂存 设备室 辅助工程 , ~4~ 续表 1-1 名称 公用工程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给水 本项目不设员工宿舍,少量饮用水采用桶装纯净水 排水 本项目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 供暖 空调制暖 制冷 空调制冷 生活污水 本项目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 环保工程 固体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统一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 废物 危险废物 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和废胶片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暂存于 危废暂存区内,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表 1-2 项目 X 射线探伤机技术参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类 别 数 量 型号 最大管电压 (kV) 最大管电流 (mA) 类型 1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Ⅱ类 1套 XXG2005T 200 5 定向 (40°) 2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Ⅱ类 1套 XXG3005T 300 5 定向 (40°) 表 1-3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年最大使用量 单位 储存方式 用途 备注 1 显影液 600 L 桶装 洗片 外购 2 定影液 600 L 桶装 洗片 外购 3 胶片 15000 张 硬纸盒包装 拍片 外购 4 新鲜水 2500 L / 洗片 / 2、劳动定员及工作方式 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实行双人共同操作,不允许单独作业。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拟配置4名辐射工作人员作为本项目拟配备陶瓷管小型X射线探伤机的工作人员。 本项目X射线探伤机根据检测需求进行作业。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周拍片约500 张,年工作30周,总拍片量为15000张/a,每次拍片曝光时间以1min计,则出束时长为 250h/a。 3、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总平面布置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租用现有厂房,分为上下2层,1层自西向东依次为楼梯、培 训室、评片室、资料室、设备仪器室、洗片暗室;2层自西向东依次为综合办、会议 室。具体平面布置图见图1-3~图1-4。 ~5~ 图 1-3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1F) 图 1-4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2F) 三、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利用 X 射线探伤机开展现场探伤,系核技术应用项目在工业领域内的运 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属于鼓励类中 “十四、机械—6、……工业 CT、三维超声波探伤仪等无损检测设备……”,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四、实践正当性 本项目主要采用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对延安地区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确保管道安全。在进行工业 X 射线探伤过程中会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 辐射影响,企业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辐射防护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建立相应 规章制度。在正确使用和管理射线装置的情况下,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辐射 ~6~ 影响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可能引起的 辐射危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 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要求。 五、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分析 1、项目作业场所 本项目作业场所为延安市行政区内需要开展无损检测的场所。 根据《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修正)》中“第十七条 跨省转移使 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备案手续。跨设区的市行政区转移使 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于活动实施前、结束后十日内,向转出地和 转入地设区的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办理登记、注销手续。”。因此,企业若 需要在延安市行政区以外进行无损检测作业时,需根据《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 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异地无损检测作业备案。 2、探伤机存放地点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吴枣园村 002 号,公司地理 位置见图 1-1,X 射线探伤机存放于设备仪器室,该设备仪器室仅存放本项目涉及的 设备和防护设施。本次项目 2 台设备仅用于现场探伤,不设探伤室。 六、核技术利用现状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目前未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 七、评价目的 ⑴ 对该项目工业 X 射线现场探伤过程中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采取的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能否达到防护要求,环境影响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⑵ 针对该项目运行中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 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⑶ 满足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该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该项目的辐 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表 2 放射源 序号 核素名称 总活度(Bq)/活度 (Bq)×枚数 类别 活动种类 用途 使用场所 贮存方式与地点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 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序号 核素 名称 理化 性质 活动 种类 实际日最大 操作量(Bq) 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 年最大用量 (Bq) 用途 操作 方式 使用 场所 贮存方式与地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8~ 表 4 射线装置 (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 序 号 名称 类别 / / / / 加速粒子 最大能量 (MeV) 额定剂量 率 (Gy/h) 用途 工作场所 备注 / / / / / / / / / / / / / / 数量 型 号 / / / / (二)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 序 号 1 2 名称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类别 数量 型号 最大管电压 (kV) 最大管电流 (mA) 用途 Ⅱ类 1套 XXG2005T 200 5 无损检测 Ⅱ类 1套 XXG3005T 300 5 无损检测 工作场所 备注 延安市行政区 域内探伤现场 延安市行政区 域内探伤现场 拟配 备 拟配 备 / / / / / / / / / / / / / / / / / / (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 序 号 名称 类别 数量 / / / / 型号 最大管电 压(kV) 最大管电 流 (mA) 中子强度 (n/s) 用途 工作 场所 / / / / / / ~9~ 氚靶情况 活度 贮存 数量 (Bq) 方式 / / / 备注 / 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名称 状态 核素 名称 活 度 月排 放量 年排 放量 排放 口浓度 暂存情况 最终去向 生活污 水 液体 / / / 80m3/a / / 依托延安鹏 程运输公司 旱厕进行处 理 生活垃 圾 固体 / / / 0.3t/a / 收集设施进 行分类收集 环卫统一清 运 废显(定) 影液、洗片 废水和废胶 片使用专用 容器分类收 集,暂存于 危废暂存区 内 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处置 废显 (定) 影液、 洗片废 水 液体 废胶片 固体 / / / 7.5kg/a / O3 NOX 气态 / / 少量 少量 / / 大气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00L/a / 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年排放总量用 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Bq) 。 ~10~ 表 6 评价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2015 年 1 月 1 日;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 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 年 10 与 1 日; ⑸《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2021 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9 号,2021 年 12 月 30 日; ⑹ 《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 部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2019 年 12 月 23 日; 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2021 年 1 月 1 日; 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709 号,2019 年 3 月 2 日起实施; 法规 ⑼《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21 修改),生态环境部令 文件 第 20 号,2021 年 1 月 4 日; 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 18 号令,2011 年 5 月 1 日; ⑾《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 部环发〔2008〕13 号,2008 年 4 月 14 日; ⑿《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6 日; ⒀《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修正)》,2019 年 11 月 6 日; ⒁《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 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 号; ⒂《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环函〔2012〕681 号; ⒃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部令 第 15 号,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11~ ⑴《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⑵《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 117-2015); ⑶《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 (GBZ/T 250-2014)及其修改单(参照) ; 技术 ⑷《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 标准 格式》(HJ 10.1-2016); ⑸《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 ⑹《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 ⑺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 ⑴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 1); ⑵ 设备说明书; ⑶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支持性文件。 其他 ~12~ 表 7 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评价范围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 格式》 (HJ 10.1-2016)的中规定:“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 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 50m 的范围(无实体边界项目视具体情况而定,应 不低于 100m 的范围)”。 本项目为使用移动式 X 射线机开展现场探伤作业,一般无实体边界;根据“环境 影响分析”章节计算结果,有用线束和非有用线束方向的监督区范围见表 7-1。 表 7-1 有用线束和非有用线束方向的监督区范围 设备 射线方向 屏蔽方式及其铅当量 监督区距离(m) XXG2005T 型 射线探伤机 有用线束 工件+局部屏蔽(1mmPb) 218.76 非有用线束 无局部屏蔽 264.10 有用线束 工件+局部屏蔽(5mmPb) 223.25 非有用线束 无局部屏蔽 226.50 XXG3005T 型 射线探伤机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拟配备 XXG2005T 型射线探伤机(200kV)及 XXG3005T 型射线探伤机(300kV)监督区最大范围分别为 264.10m、226.50m,因此, 本项目评价范围取 270m。 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从事现场探伤的操作人员、现场 探伤周围活动的其他公众人员,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2。 表 7-2 序 号 1 2 3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职业人员 公众 人数(人) 距射线装置距离 X 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 2 控制区边界 安全员 2 控制区边界~监督区边界 评价范围内其他人员 临时路过,没有 固定人群 监督区边界~270m ~13~ 评价标准 一、职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剂量限值与本项目剂量约束值 1、职业照射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附录 B 剂量限 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 的连续 5 年的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第 4.3.3.1 条“对 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 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 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 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结合本项目射 线装置的使用情况,综合考虑企业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现状,并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 为其它辐射设施和实践活动留有余地,本次评价对职业照射人员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 按标准剂量限值的 1/4 执行,即 5mSv。 2、公众照射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附录 B 剂量限 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 值:年有效剂量,1mSv。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第 4.3.3.1 条,结 合本项目射线装置的使用情况,本次评价对公众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按标准剂量限值 的 1/10 执行,即 0.1mSv。 二、《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 117-2015)相关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探伤室、工业 X 射线 CT 探伤与工业 X 射线现场探伤 的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 500kV 以下的工业 X 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 X 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主要规定如下: 5 工业 X 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 5.1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 5.1.1 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5.1.2 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15μSv/h 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 ~14~ 如果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 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式⑴计算: 100 K̇ = t …………⑴ 式中:K̇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μSv/h); t——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100——5mSv 平均分配到每年 50 工作周的数值,即 100μSv/周; 5.1.3 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 X 射线区”警告牌,探伤作业人 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5.1.4 现场探伤作业工作过程中,控制区内不应同时进行其他工作。为了使控制 区的范围尽量小,X 射线探伤机应用准直器,视情况采用局部屏蔽措施(如铅皮)。 5.1.5 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临时屏 障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绳)等。 5.1.6 应将控制区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2.5μSv/h 的范围划为监督 区,并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5.1.7 现场探伤工作在多楼层的工厂或者工地实施时,应防止现场探伤工作区上 层或下层的人员通过楼梯进入控制区。 5.1.8 探伤机控制台应设置在合适位置或设有延时开机装置,以便尽可能减低操 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5.2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准备 5.2.1 在实施现场探伤工作之前,运营单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 实现安全操作。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地点的选择、接触的工人与附近的公众、天 气条件、探伤时间、是否高空作业、作业空间等。 5.2.2 运营单位应确保开展现场探伤工作的每台 X 射线装置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 员。 5.2.3 应考虑现场探伤对工作场所内其他的辐射探测系统带来的影响(如烟雾报 警器等)。 5.2.4 现场探伤工作在委托单位的工作场地实施的准备和规划,应与委托单位协 商适当的探伤地点和探伤时间、现场的通告、警告标识和报警信号灯,避免造成混淆。 委托方应给予探伤工人充足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安全开展和所需安全措施的实 施。 ~15~ 5.3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警告信息 5.3.1 应有提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信 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 显区别。 5.3.2 警示信号指示装置应与探伤机联锁。 5.3.3 在控制区的所有边界都应能清楚的听见或看见“预备”信号和“照射”信 号。 5.3.4 应在监督区边界和建筑物的进出口的醒目位置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和警 告标语等提示信息。 5.4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5.4.1 周向式探伤机用于现场探伤时,应将 X 射线管头组装体至于被探伤物件内 部进行透照检查。做定向照射时应使用准直器(仅开定向照射口)。 5.4.2 应考虑控制器与 X 射线管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 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5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边界巡查与监测 5.5.1 开始现场探伤之前,探伤工作人员应确保在控制区内没有任何其他人员, 并防止有人进入控制区。 5.5.2 控制区的范围内清晰可见,工作期间要有良好的照明,确保没有人员进入 控制区。如果控制区太大或某些地方不能看到,应安排足够的人员进行巡查。 5.5.3 在试运行(或第一次曝光)期间,应测量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以证实边界 设置正确。必要时应调整控制区的范围和边界。 5.5.4 现场探伤的每台探伤机应至少配备一台便携式剂量仪。开始探伤工作之前, 应对剂量仪进行检查,确认剂量仪能正常工作。在现场探伤工作期间,便携式测量仪 应一直处于开机状态,防止 X 射线曝光异常或不能正常终止。 5.5.5 现场探伤期间,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 仪。个人剂量报警仪不能替代便携巡测仪,两者均应使用。 6 放射防护检测 6.1 检测的一般要求 6.1.1 检测计划 ~16~ 运营单位应制定放射防护检测计划。在检测计划中应对检测位置、检测频率以及 检测结果的保存等作出规定,并给出每一个测量位置的参考控制水平和超过该参考控 制水平时应采取的行动措施。 6.1.2 检测仪器 用于 X 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检测的仪器,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并取得相应 证书。使用前,应对辐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包括是否有物理损坏、调零、电池、仪 器对射线的响应等。 6.1.3 检测条件 检测应在 X 射线探伤装置的限束装置开至最大,额定管电压、管电流照射的条件 下进行。 6.3 现场探伤的分区及检测要求 6.3.1 使用移动式 X 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现场探伤时,应通过巡测确定控制区和监 督区。 6.3.2 当 X 射线探伤装置、场所、被检物体(材料、规格、形状)、照射方向、屏 蔽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进行巡测,确定新的划区界线。 6.3.3 在工作状态下应检测操作位置,确保操作位置的辐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6.3.4 在工作状态下应检测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线周围剂量当量率,确保其低于 国家法规和运营单位制定的指导水平。 6.3.5 探伤机停止工作时,还应检测操作者所在位置的辐射水平,以确认探伤机 确已停止工作。 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适用于危 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4 一般要求 4.1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 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4.3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的、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 4.4 除 4.3 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4.5 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17~ 4.6 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4.7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 间保留 100mm 以上的空间; 4.9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本标准附录 A 所示的标签(见图 2); 5 危险废物贮存容器 5.1 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 5.2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 5.3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5.4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 6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原则 6.2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 6.2.1 地面及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 6.2.2 必须有泄露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6.2.3 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6.2.4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 面,且表面无裂隙。 6.2.5 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角,地面与裙角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 最大储存量或总储量的 1/5。 6.2.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危险废物标签应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1995)的相关要求。 ~18~ 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一、 单位地理位置和项目场所位置 ⑴ 单位地理位置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吴枣园村 002 号,公司地理 位置见图 1-1。 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存放、洗片暗室等工作场所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 镇吴枣园村 002 号内。 ⑵ 项目场所位置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区域内开展工业 X 射线现场探伤作 业,项目主要对现场各类管道及其他装置等进行无损检测,属流动式作业,不在某一场 所长期作业。 二、辐射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主要的污染因子为电离辐射,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很小,不会对水环境、声环 境产生影响。由于本项目不涉及固定探伤室的建设,且项目为流动式作业,不在某一场 所长期作业,故本次评价未开展辐射环境现状监测。 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22 年 10 月 11 日发布的《2022 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 况》,陕西省环保大厦等 12 个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监测结果表明,12 个辐射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与同期累积剂量测得 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比对,无明显差异,延安市 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月均值范围为 83.0~85.1nGy/h,平均值为 83.9nGy/h,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72.85nGy/h。 对照《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延安市原野 γ 辐射剂量率 为 41.0~112.0nGy/h,道路 γ 辐射剂量率为 34.0~114.0nGy/h,室内 γ 辐射剂量率为 64.0~157.0nGy/h。可见,延安市的辐射环境本底值处于正常水平,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良 好。 ~19~ 表 9 项目工程分析和源项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 一、放射性污染源 本项目拟使用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均为定向性射线机,用于管道及 其他装置等无损检测。根据《射线装置分类》 (公告 2017 第 66 号) ,工业用 X 射线 探伤装置(工业用 X 射线探伤装置分为自屏蔽式 X 射线探伤装置和其他工业用 X 射 线探伤装置,后者包括固定式 X 射线探伤系统、便携式 X 射线探伤机、移动式 X 射 线探伤装置和 X 射线照相仪等利用 X 射线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的装置)属于Ⅱ类射线 装置。因此,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使用的工业 X 射线探伤机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Ⅱ 类射线装置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 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二、工艺原理 X 射线探伤机主要由 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 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阴 极通常是装在聚焦杯中的钨灯丝,阳极靶则根据应用的需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 形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如钨、铂、金、钽等)制成。典型的 X 射线管 结构见图 9-1。 图 9-1 典型的 X 射线管结构图 X 射线探伤机是利用 X 射线对物件进行透射拍片的无损检测装置,它利用射线 透过物体时,会发生吸收和散射这一特性,通过测量材料中因缺陷存在影响射线的吸 收来探测缺陷的。当 X 射线照射胶片或其他检测器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或 其他检测器感光,接收射线越多的部位颜色越深。根据底片或检测器上有缺陷部位与 ~20~ 无缺陷部位的黑度图像不一样,就可判断出缺陷的种类、数量、大小等。 探伤机根据曝光类型可分为定向探伤机和周向探伤机,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为 定向探伤机(图 9-2)。 图 9-2 定向探伤机曝光示意图 三、操作流程及产污环节 ⑴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接受无损检测委托任务后,根据工作场所及检测对象情况 制定探伤计划书。计划书含本次现场探伤任务的人员安排、检测时间安排、检测人员 职责及探伤现场辐射防护方案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 ⑵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持计划书,根据设备出入库管理制度,向仪器设 备管理员办理设备出入库台账登记,领取设备。 ⑶ 设备交接:采用专用车辆将 X 射线探伤机运输至拟开展现场探伤的场地,并 与现场探伤人员办理设备交接手续,由探伤小组的安全员负责看管。 ⑷ 在 X 射线探伤机入场前,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探伤工作人员对区域内的无关 人员进行清场,好准备工作。 ⑸ 摆放 X 射线探伤机位置,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是否安全可靠, 控制箱与电缆连接是否良好。检查安全警戒范围是否有人停留,声光报警装置是否开 启,防护措施是否安全,检查完毕后方能开机。 ⑹ 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根据现场探伤工件位置,初步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 连接控制器及电缆,进行试曝光,再次确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并进行调整,确保控 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15μSv/h(依据见“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的“1、控制 区、监督区的理论划分”),监督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2.5μSv/h。 ⑺ 放置安全围栏和警戒标识:在控制区边界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 X 射线 ~21~ 区”的警告牌,在监督区边界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并放置 “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警示无关人员不可误入作业现场,醒目位置张贴电离辐 射警示标识和警告标语等提示信息。作业期间,安排 1 名工作人员(安全员)在监督 区进行警戒,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⑻ 探伤阶段:贴胶片,合上电源开关进入操作模式,设定 kV、mA 和 Time 等参 数,探伤工作人员按启动按钮,曝光。 ⑼ 达到预定的照射时间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随后从探伤工件上取下已经曝 光的胶片,完成一次探伤任务。换下底片和改变曝光位置后,开始下一次无损检测作 业。整个探伤过程工作人员应确保个人剂量报警仪处于工作状态。 ⑽ 作业结束后,建设单位将 X 射线探伤机运回建设单位设备仪器室贮存,并做 好入库记录。 ⑾ 将带回的胶片在洗片暗室内进行冲洗,工艺流程如下: ① 显影:将曝光后的胶片完全浸入显影液中,该过程持续时间约 5~8min; ② 停影:将显影后的胶片从显影槽中取出,用水在停影槽中冲洗 1~2min; ③ 定影:将停影后的胶片从停影槽取出后浸入定影液中,该过程持续 10~ 15min; ④ 冲洗:将定影后的胶片从定影槽中取出,用水在漂洗槽中漂洗 30~40min; ⑤ 烘干:将漂洗后的胶片从漂洗槽中取出,而后放入烘箱烘干,该工序持续 40~ 60min。 图 9-3 X 射线探伤机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22~ 污染源项描述 本项目运行阶段主要包括射线装置探伤过程产生 X 射线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外照 射;X 射线会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 O3、NOX 和冲洗胶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洗片 废水和废胶片。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1、X 射线 由 X 射线探伤机的工作原理可知,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本项 目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射线状态时(曝光状态)才会发出 X 射 线。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X 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 根据本项目 X 射线现场探伤的工作流程,X 射线球管出束照射工件期间,它产生 的 X 射线能量在 0~300kV 之间,为连续能谱分布,其穿透能力与 X 射线管的管电压 和出口滤过有关。辐射场中的 X 射线包括有用线束、漏射线和散射线。 ⑴ 有用线束:直接由 X 射线管产生的电子通过打靶获得 X 射线并通过辐射窗口 用来照射工件,形成工件无损检测的射线。探伤机射线能量、强度与 X 射线管靶物 质、管电压、管电流有关,靶物质原子序数、加在 X 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越高, 光子束流越强。 ⑵ 漏射线:由 X 射线管发射的透过 X 射线管组装体的射线。 ⑶ 散射线:由有用线束及漏射线在各种散射体(检测工件、射线接收装置、地 面等)上散射产生的射线。一次散射或多次散射,其强度与 X 射线能量、X 射线探伤 机的输出量、散射体性质、散射角度、面积和距离有关。 2、废水 本项目设置 4 名辐射工作人员,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用水量参考《行业用 水定额》(DB61/T943-2020)中“行政办公及科研院所”用水定额 25m3/(人•a), 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为 100m3/a,污水产生系数按 0.8 计,则运行期生活污水产生量 为 80m3/a,生活污水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进行处理。 3、废气 当X射线探伤机电压为0.6kV以上时,X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产生O3、NOX。本次评 价项目拟使用的2台X射线探伤机工作时的电压分别为200kV、300kV,运行时产生的 X射线会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O3、NOX。 4、固废 ~23~ ⑴ 生活垃圾 本项目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屑、瓜果皮等办公生活垃圾。参考《第一次全国污 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延安市类别属五区 2 类城市,生活垃圾产生 量按 0.5kg/人·d 计,因此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2kg/d(0.3t/a)。生活垃圾进行分 类收集后,统一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 ⑵ 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及废胶片 本项目现场探伤所拍胶片运回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洗片暗室进行洗片操作,洗片 过程中产生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和废胶片。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每年最多使用 胶片 15000 张,在现场探伤过程中废胶片产生率约为 5%,每张片子平均约 10g,共 计 7.5kg/a;定影液使用量 600L/a,显影液使用量 600L/a,废显(定)影液产生量为 1200L/a;在显影、定影后须对胶片进行冲洗,洗片废水产生量约 2500L/a,则废显(定) 影液及洗片废水总产生量为 3700L/a。 废显(定)影液和废胶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中 HW16 感光 材料废物(废物代码 900-019-16,其他行业产生的废显(定)影剂、胶片和废像纸)。 本项目洗片过程中产生的洗片废水不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中,但考虑 到其含有少量显影液、定影液,本次评价将其纳入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废液桶直接与洗片槽相连,洗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在洗片过程中 即可收集至废液桶中,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内,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24~ 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项目安全设施 一、工作场所及区域划分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第 6.4 条: “应把 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第 6.4.1.1 控制区“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 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 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第 6.4.2.1 监督区“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 为监督区,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 根据《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GBZ117-2015)第 4.1.2 条: “应对探伤工 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 邻区域划为监督区”。 1、控制区、监督区的理论划分 根据《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Z117-2015),X 射线现场探伤作 业时, “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15μSv/h 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如果 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 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公式 10-1 计算: 100 K̇ = t (公式 10-1) 式中:K̇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μSv/h); t——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100——5mSv 平均分配到每年 50 工作周的数值,即 100μSv/周”; 本项目为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每周拍片量 500 张,每次拍片曝光时间为 1.0min,则每周实际开机时间约 8.33h,与 7h/周差异不大。为达到分区管控的目的, 便于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本次评价将周围剂量当量 率大于 15μSv/h 的区域划为控制区,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2.5μSv/h 的区域划分为监督 区。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无法判定项目滤过条件,因此以最不利情况考虑, XXG2005T 型探伤机管电压为 200kV,滤过条件选取 2mm 铝,X 射线距辐射源点(靶 ~25~ 点)1m 处输出量 H0 取 28.7mGy·m2/(mA·min);XXG3005T 型探伤机管电压为 300kV, 滤 过 条 件 选 取 3mm 铝 , X 射 线 距 辐 射 源 点 ( 靶 点 ) 1m 处 输 出 量 H0 取 20.9.7mGy·m2/( mA·min)。根据“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计算可知,XXG2005T 型及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只有工件屏蔽的情况下,控制区和监督区的范围过大,不 利于现场探伤工作的进行,本次评价要求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在使用 X 射线探伤机现 场探伤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现场探伤过程中无其他屏蔽体遮挡, 导致控制区和监督区范围过大,则需对 XXG2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采取 1mm 厚的铅皮进行局部屏蔽;对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采取 5mm 厚的铅皮进 行局部屏蔽,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计算过程见表 11-3、表 11-4、表 11-7 和表 11-8): ⑴ 无局部屏蔽下监督区和控制区范围 ① XXG2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有用线束方向,有工件屏蔽的情况下,控制区范围为 203.25m,监督区范围为 497.86m;非有用线束方向,漏射线和散射线累加计算,无工件屏蔽,控制区范围为 107.91m,监督区范围为 264.10m。分区示意图见图 10-1 所示。 图 10-1 XXG2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无局部屏蔽下分区示意图(200kV) ② XXG3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有用线束方向,有工件屏蔽的情况下,控制区范围为 250.21m,监督区范围为 612.89m;非有用线束方向,漏射线和散射线累加计算,无工件屏蔽,控制区范围为 92.51m,监督区范围为 226.50m。分区示意图见图 10-2 所示。 ~26~ 图 10-2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无局部屏蔽下分区示意图(300kV) ⑵ 局部屏蔽下监督区和控制区范围 ① XXG2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XXG2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有用线束方向,在工件屏蔽和局部屏蔽 (铅厚度为:1mmPb)的情况下,控制区范围为 89.31m,监督区范围为 218.76m;非 有用线束方向,漏射线和散射线累加计算,无工件及局部屏蔽,控制区范围为 107.91m, 监督区范围为 264.10m。分区示意图见图 10-3 所示。 图 10-3 XXG2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局部屏蔽分区示意图(200kV) ② XXG3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XXG3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有用线束方向,在工件屏蔽和局部屏蔽 ~27~ (铅厚度为:5mmPb)的情况下,控制区范围为 91.14m,监督区范围为 223.25m;非 有用线束方向,漏射线和散射线累加计算,无工件及局部屏蔽,控制区范围为 92.51m, 监督区范围为 226.50m。分区示意图见图 10-4 所示。 图 10-4 XXG3005T 型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局部屏蔽分区示意图(300kV) 2、实际探伤过程中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划分 实际探伤时,由于探伤对象不同、工件厚度的变化,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随着现 场情况的不同其距离也不同。一般的做法是: ⑴ 首先根据理论计算保守的设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 ⑵ 然后保持操作人员与现场安全员联系畅通,在操作人员试曝光的情况下,现场 安全员使用便携式 X-γ 剂量率监测仪从探伤位置四周由远及近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 到 2.5μSv/h 划定监督区边界,到 15μSv/h 划定控制区边界; ⑶ 关机后,在探伤位置四周以该剂量的等剂量线为基础,确定控制区边界和监督 区边界。探伤过程中,安全员使用便携式 X-γ剂量率监测仪进行监督监测。 探伤作业期间,在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在控制 区边界还应放置“禁止进入 X 射线区”标牌,在监督区边界放置“无关人员禁止入 内”标牌,警示无关人员不可误入作业现场。设安全员对控制区、监督区边界进行巡 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边界内,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 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需要调整控制区 的边界。 二、辐射安全防护及管理措施 ~28~ 1、拟采取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⑴ 开展 X 射线现场探伤工作的每台探伤机至少配备 2 名工作人员; ⑵ 每台 X 射线探伤机配备 1 台 X-γ剂量率监测仪; ⑶ 配备 4 套铅防护服(含护目镜、围脖); ⑷ 拟设置警戒线、警戒标识:在控制区、监督区的边界设置警戒线,并悬挂清晰 可见的“探伤作业禁止入内”、“当心电离辐射”等警告牌及电离辐射警示标识; ⑸ 拟配备 1 个 1mmPb 及 1 个 5mmPb 的铅皮用于局部屏蔽,根据“表 11 环境影 响分析”章节计算:探伤设备距工件 1m 处辐射野面积为 0.416m2(半径为 0.364m) , 因此环评要求配备铅皮至少为 0.8×0.8m。 2、 现场探伤过程中应采取的辐射安全管理措施 ⑴ 探伤作业前,划定作业场所工作区域,并在相应边界设置警示标识。在试曝光 条件下,以探伤机射线管为中心由远到近用 X-γ剂量率监测仪进行工作区域划分,并 保存巡测记录。 ① 本项目将作业时被检物体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大于 15μSv/h 的范围划为控制区。 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 X 射线区”警告牌,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 边界外操作。 ② 控制区的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大于 2.5μSv/h 的范围划为监督区,并在其 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设专人警戒。 ③ 控制区的方位清晰可见,确保没有无关人员进入控制区。 ⑵ 现场探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操作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后方可开展现 场探伤工作。 ⑶ 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区和居民区进行现场探伤,无法避免时,划定工作区域, 把无关人员疏散至监督区以外;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利用探伤具体地 点、地形特征及周围设施防护,如大石、墙体、拐角、坑体等有利地形,因地制宜。 根据具体照射情况选择射线装置的出束方向,尽可能降低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剂量。 ⑷ 探伤机控制台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或者设有延时开机装置,以便尽可能降低操 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⑸ 探伤现场应有“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 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 ~29~ 别;警示信号指示装置应与探伤机联锁;在控制区所有边界都应能听见或看见“预 备”信号和“照射”信号。 3、其他辐射安全管理措施 ⑴ 为落实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射线装置安全操作,保证操作人员个人剂量低 于限值要求,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⑵ 公司拟配备的 4 名辐射工作人员应根据《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 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要求,在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 全与防护培训平台上报名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⑶ 公司拟配备的 4 名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均需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 上岗,上岗后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⑷ 公司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专人专 戴,保证每名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每个季度送有资质单位检测 1 次,并建立个人 剂量档案。 ⑸ 项目建成投运后对本单位的射线装置进行年度评估,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 发证机关提交上一年度的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 4、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 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 号),对核技术利 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和辐射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见表 10-1。 表 10-1 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表(五)—辐射安全防护措施部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区 工业 X 射 线探伤 移动式 探伤作 业场所 按标准要求划分控制区、监督区。 控制区边界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悬挂“禁止 进入 X 射线区”警告牌。 标志及 指示灯 控制区边界设置提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 示装置。警示信号指示装置应与探伤机联锁。 监督区边界和建筑物进出口的醒目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和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 工业 X 射 线探伤 移动式 探伤作 业场所 辐射安 全措施 监测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 探伤作业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 探伤作业期间,便携式 X-γ辐射检测仪应一直处于开机状态。 作业前、结束后现场辐射水平的检测情况及结果记录。 便携式 X-γ辐射检测仪、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计、个人剂量 报警仪、铅防护服等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对照表 10-1 要求,成立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制定其 ~30~ 他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满足辐射安全管理相关要求。 三废的治理 本项目不产生放射性“三废”,非放射性废物主要为空气被电离产生的 O3 和 NOX、 洗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和废胶片,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 垃圾。主要治理措施如下: 一、废水 辐射工作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80m3/a),生活污水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 旱厕。 二、废气 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曝光时产生的 X 射线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的有害气体,主 要为 O3 和 NOX。由于现场探伤地点均为开阔的场所,扩散条件较好,经自然分解和 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三、固体废物 ⑴ 生活垃圾 辐射工作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 2kg/d(0.3t/a),进行分类收集后,统一纳入 当地垃圾清运系统。 ⑵ 危险废物 废显(定)影液和废胶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中 HW16 感光材 料废物(废物代码 900-019-16,其他行业产生的废显(定)影剂、胶片和废像纸)。 本项目洗片过程中产生的洗片废水不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中,但考虑 到其含有少量显影液、定影液,本次评价将其纳入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废液桶直接与洗片槽相连,洗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洗片废水在洗片过程中 即可收集至废液桶中,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内,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1~ 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移动式无损检测项目,无需建设专用探伤室,故不存在设备的安装过程, 本项目采取租用场地,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室、洗片暗室以及危废暂存区的建设, 建设时将产生施工噪声、粉尘、废水和少量生活垃圾,主要影响对象为周围公众,施 工时对环境会产生如下影响: 一、施工废气 本项目在施工期将产生扬尘,本项目施工均在室内进行,因此废气影响仅局限在 施工现场。针对上述大气污染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并保持施工场地一 定湿度。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会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二、废水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 三、噪声 项目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存放间、洗片暗室以及危废暂存区的建设,施工过程位于 室内,仅使用小型机械,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施工期对声环境影响小。 四、固体废物 施工期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通过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 产生的固废均得到合理妥善的处置,处置率 100%,对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计划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局部区 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一、X 射线探伤机运行过程环境影响预测 本次评价采用理论预测的方式进行影响预测,计算模式参考《工业 X 射线探伤室 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中相关计算公式。 根据“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中工作场所区域理论划分结果,将周围剂量当量率 大于 15μSv/h 的区域划为控制区,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2.5μSv/h 的区域划分为监督 区。 1、有用线束辐射剂量率估算 ⑴ 有用线束屏蔽估算模式 ~32~ ① 对于给定的屏蔽物质厚度 X,相应的辐射屏蔽透射因子 B 按公式 11-1 计算: B = 10−𝑋/𝑇𝑉𝐿 …………… ……(公式 11-1) 式中:X—屏蔽物质厚度,与 TVL 取相同的单位; TVL—X 射线在屏蔽物质中的什值层厚度,mm;具体取值见表 11-1。 ② 在给定屏蔽物质厚度 X 时,屏蔽透射因子 B 由公式 11-1 进行计算。关注点的 剂量率𝐻̇ 按公式 11-2 计算: 𝐼·𝐻 ·𝐵 𝐻̇ = 𝑅02 (公式 11-2) 式中:I—X 射线探伤装置在最高管电压下的常用最大管电流,mA; H0—距离辐射源点(靶点)1m 处的输出量,μSv·m2/(mA·h),以 mSv·m2/ (mA·min)为单位的值乘以 6104,本项目 H0 取自 GBZ/T 250-2014 中表 B.1 内容, 本项目取值见表 11-1; B—屏蔽所需透射因子; R—辐射源点(靶点)至关注点的距离,m。 ⑵ 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及控制区、监督区边界距离估算 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XXG2005T 型探伤机对钢板(A3)最大穿透厚度为 30mm,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探伤过程检测管道壁厚一般为 2.5~15mm 之间;XXG3005T 型探伤机对钢板(A3)最大穿透厚度为 50mm,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探伤过程检 测管道壁厚一般为 15~25mm 之间。一般情况下,在工件厚度达到所用设备最大穿透 厚度时,选用最大管电压进行工作。根据企业拟探伤管道情况,本次屏蔽计算中 XXG2005T 型探伤机拟检测管道(钢材)的壁厚以 10mm 计,由于探伤机需穿透 2 层 管壁,因此工件厚度以 2 倍壁厚计为 20mm;XXG3005T 型探伤机拟检测管道(钢材) 的壁厚为以 20mm 计,由于探伤机需穿透 2 层管壁,因此工件厚度以 2 倍壁厚计为 40mm。 ① 工件屏蔽 参照《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 (GBZ/T 250-2014),在工件屏蔽状态下, 关注点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见表 11-1;根据公式 11-1 和公式 11-2,在工件屏蔽状态下 有用线束方向控制区和监督区范围计算结果见表 11-2。 ~33~ 表 11-1 仅工件屏蔽状态下关注点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 在最高管电压 距离辐射源点(靶点) 钢结构工件 管电压 下的最大管电 1m 处的输出量 H0 平均厚度 (kV) 流 I(mA) (μSv•m2/(mA•h)) (mm) 4 5 200 28.7×6×10 20 4 5 300 20.9×6×10 40 表 11-2 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范围计算结果 设备型号 XXG2005T XXG3005T 工件的 TVL (mm) 1.4 5.7 管电压(kV) 在最高管电压下 的最大管电流 I (mA) 工件铅当量 (mmPb) 屏蔽所需透 射因子 B 控制区范 围(m) 监督区范 围(m) 200 5 1.6 4.39×10-2 203.25 497.86 300 5 4.7 1.50×10-1 250.21 612.89 注:参照《X 射线和γ射线防护手册》P75 页,管电压为 200kV 的 X 射线 20mm 钢板中的铅当量为 1.6mm, 管电压为 300kV 的 X 射线 40mm 钢板中的铅当量为 4.7mm。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工件屏蔽状态下 XXG2005T 及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 工作时控制区和监督区的范围过大,不利于实际探伤工作的进行。为尽可能的减小控 制区和监督区的范围,企业拟对 XXG2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采取 1mm 厚度的铅皮进 行局部屏蔽;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采取 5mm 厚度的铅皮进行局部屏蔽。 ② 工件+局部屏蔽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企业拟为本项目配备 1mmPb 及 5mmPb 的铅皮各 1 个,因此 XXG2005T 及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作业时在工件+局部屏蔽条件下关注点辐射 剂量率计算参数见表 11-1,根据公式 11-1 和公式 11-2,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范围计算 结果见表 11-3,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见表 11-4。 表 11-3 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范围计算参数及结果 管电压 (kV) 局部屏蔽配备的 铅厚度(mm) 工件铅当量 (mmPb) 工件+局部 屏蔽铅的厚 度(mm) 屏蔽所需 透射因子 B 控制区 范围 (m) 监督区 范围 (m) 200 1 1.6 2.6 1.39×10-2 89.31 218.76 300 5 4.7 9.7 1.99×10-2 91.14 223.25 表 11-4 工件+局部屏蔽状态下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 辐射剂量率 (μSv/h) 距离(m) XXG2005T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XXG3005T 陶瓷管 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2.6mmPb 当量 辐射剂量率 (μSv/h) 距离(m) 5 4785.42 5 4983.94 10 1196.36 10 1245.99 20 299.09 20 311.50 30 132.93 30 138.44 40 74.77 40 77.87 50 47.85 50 49.84 ~34~ 9.7mmPb 当量 续表 11-4 工件+局部屏蔽状态下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 辐射剂量率 (μSv/h) 距离(m) XXG2005T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XXG3005T 陶瓷管 小型 X 射线探伤机 2.6mmPb 当量 辐射剂量率 (μSv/h) 距离(m) 60 33.23 60 34.61 70 24.42 70 25.43 80 18.69 80 19.47 89.31 15.00 90 15.38 90 14.77 91.14 15.00 100 11.96 100 12.46 110 9.89 110 10.30 120 8.31 120 8.65 130 7.08 130 7.37 140 6.10 140 6.36 150 5.32 150 5.54 160 4.67 160 4.87 170 4.14 170 4.31 180 3.69 180 3.85 190 3.31 190 3.45 200 2.99 200 3.11 210 2.71 210 2.83 218.76 2.50 220 2.57 220 2.47 223.25 2.50 230 2.26 230 2.36 240 2.08 240 2.16 250 1.91 250 1.99 9.7mmPb 当量 2、非有用线束控制区与监督区边界估算 有工件屏蔽条件下,非有用线束方向主要考虑漏射线和散射线。 ⑴ 泄漏辐射屏蔽估算模式 泄漏辐射在关注点的剂量率𝐻̇ ,按公式(11-3)计算,单位为微希每小时(μSv/h): ̇ H ∙B Ḣ = L2 R (公式 11-3) 式中: B—屏蔽透射因子,本项目非有用线束方向不考虑屏蔽,因此 B 取 1; R—辐射源点(靶点)至关注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𝐻𝐿̇ —距靶点 1m 处 X 射线管组装体的泄漏辐射剂量率,单位为微希每小时 (μSv/h),其典型值取自 GBZ/T 250-2014 中表 1 内容,本项目取值见表 11-5。 ~35~ ⑵ 散射辐射屏蔽估算 关注点的散射辐射剂量率𝐻̇ ,按公式(11-4)计算,单位为微希每小时(μSv/h): I∙H ∙B F∙α Ḣ = 02 ∙ 2 ………………………(公式 11-4) Rs R0 I—X 射线探伤装置在最高管电压下的常用最大管电流,单位为毫安(mA); H0—距离辐射源点(靶点)1m 处的输出量,μSv·m2(mA·h) / ,以 mSv·m2(mA·min) / 为单位的值乘以 6×104;本项目 H0 取自 GBZ/T 250-2014 中表 1 内容,本项目取值见 表 11-6。 B—屏蔽透射因子,本项目非有用线束方向不考虑屏蔽,因此 B 取 1; F—R0 处的辐射野面积,m2; α—散射因子,入射辐射被单位面积(1m2)散射体散射到距其 1m 处的散射辐射 剂量率与该面积上的入射辐射剂量率的比,根据 GBZ/T 250-2014 附录 B 中 B.2,当 X 射线探伤装置圆锥束中心轴和圆锥边界夹角为 20°时,R02/F•α 取 50; R0—辐射源点(靶点)至探伤工件的距离,单位为米(m),本项目取 1m; Rs—散射体至关注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⑶ 非有用线束的控制区与监督区的边界范围估算 由于待检工件与散射线、漏射线的方向基本不在一个方向,本次评价不考虑工件 的屏蔽作用。 ① 非有用线束方向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范围估算 参照《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和公式 11-3 和公 式 11-4,无屏蔽状态下,非有用线束方向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范围估算参数见表 115、表 11-6,估算结果见表 11-7、表 11-8 和表 11-9。 序号 表 11-5 非有用线束泄漏辐射关注点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 管电压 在最高管电压下的最大管 距离辐射源点(靶点)1m 处 X 射线管组 (kV) 电流 I(mA) 装体的泄漏辐射剂量率 HL(μSv/h)) 1 200 5 2500 2 300 5 5000 序号 1 2 表 11-6 非有用线束散射辐射关注点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 管电压 在最高管电压下的最大 输出量 H0(μSv•m2/ (kV) 管电流 I(mA) (mA•h)) 200 300 F•α/R02 5 28.7×6×104 0.02 5 4 0.02 20.9×6×10 ~36~ 表 11-7 非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200kV)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200kV) 辐射剂量率(μSv/h) 距离(m) 泄漏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10.00 25.00 1722.00 1747.00 20.00 6.25 430.50 436.75 30.00 2.78 191.33 194.11 40.00 1.56 107.63 109.19 50.00 1.00 68.88 69.88 60.00 0.69 47.83 48.53 70.00 0.51 35.14 35.65 80.00 0.39 26.91 27.30 90.00 0.31 21.26 21.57 100.00 0.25 17.22 17.47 107.91 0.21 14.79 15.00 110.00 0.21 14.23 14.44 120.00 0.17 11.96 12.13 130.00 0.15 10.19 10.34 140.00 0.13 8.79 8.91 150.00 0.11 7.65 7.76 160.00 0.10 6.73 6.82 170.00 0.09 5.96 6.04 180.00 0.08 5.31 5.39 190.00 0.07 4.77 4.84 200.00 0.06 4.31 4.37 210.00 0.06 3.90 3.96 220.00 0.05 3.56 3.61 230.00 0.05 3.26 3.30 240.00 0.04 2.99 3.03 250.00 0.04 2.76 2.80 260.00 0.04 2.55 2.58 264.10 0.04 2.47 2.50 270.00 0.03 2.36 2.40 表 11-8 非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300kV)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300kV) 辐射剂量率(μSv/h) 距离(m) 泄漏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10.00 30.00 1254.00 1284.00 20.00 7.50 313.50 321.00 30.00 3.33 139.33 142.67 40.00 1.88 78.38 80.25 ~37~ 续表 11-8 非有用线束方向辐射剂量率(300kV) 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300kV) 辐射剂量率(μSv/h) 距离(m) 泄漏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 50.00 1.20 50.16 51.36 60.00 0.83 34.83 35.67 70.00 0.61 25.59 26.20 80.00 0.47 19.59 20.06 90.00 0.37 15.48 15.85 92.51 0.35 14.65 15.00 100.00 0.30 12.54 12.84 110.00 0.25 10.36 10.61 120.00 0.21 8.71 8.92 130.00 0.18 7.42 7.60 140.00 0.15 6.40 6.55 150.00 0.13 5.57 5.71 160.00 0.12 4.90 5.02 170.00 0.10 4.34 4.44 180.00 0.09 3.87 3.96 190.00 0.08 3.47 3.56 200.00 0.08 3.14 3.21 210.00 0.07 2.84 2.91 220.00 0.06 2.59 2.65 226.50 0.06 2.44 2.50 230.00 0.06 2.37 2.43 240.00 0.05 2.18 2.23 250.00 0.05 2.01 2.05 表 11-9 非有用线束方向控制区与监督区边界范围一览表 序号 设备型号 控制区范围(m) 监督区范围(m) 1 XXG2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 107.91 264.10 2 XXG3005T 型 X 射线探伤机 92.51 226.50 3、X 射线现场探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XXG2005T型X射线探伤机有用线束方向(工件自身+局部铅屏蔽 条件)控制区范围为89.31m,监督区范围为218.76m;非有用线束方向(无屏蔽条件) 的控制区范围为107.91m,监督区范围为264.10m。 XXG3005T型X射线探伤机有用线束方向(工件自身+局部铅屏蔽条件)控制区范 围为91.14m,监督区范围为223.25m;非有用线束方向(无屏蔽条件)的控制区范围为 92.51m,监督区范围为226.50m。 ~38~ 探伤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在控制区边界操作X射线探伤机,安全员在控制区和监 督区边界之间进行巡检;在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在 控制区边界还应放置“禁止进入X射线区”标牌,在监督区边界放置“无关人员禁止 入内”标牌,警示无关人员不可误入作业现场。在采取以上措施后,X射线探伤过程 中,对职业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个人年附加有效剂量估算 1、X 射线探伤过程中操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估算 X 射线现场探伤需根据现场情况对探伤检测现场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控制区边 界剂量率应不大于 15μSv/h,监督区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 2.5μSv/h。根据《工业 X 射 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 117-2015)5.1.3 要求,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 作。安全员主要负责现场探伤过程中的 X 射线探伤机的看管、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划分 和警戒、对作业区边界上的实时剂量率进行巡测和安全巡视。探伤作业期间,安全员 一直在控制区~监督区边界进行巡逻。 本项目 X 现场探伤拟配备 4 名职业人员,分 2 个探伤小组,每个探伤小组 2 人 (1 名操作人员和 1 名安全员)。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总拍片 量为 15000 张/a,每次拍片曝光时间为 1min,则出束时长为 250h/a。假设现场探伤过 程中,由探伤小组中的 2 人共同完成 X 射线探伤机的操作,其中 1 人(安全员)负责 现场探伤过程中的安全巡查。操作人员和安全员与探伤机的最近距离均位于控制区边 界外,控制区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 15μSv/h,则每个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最大值 为 15μSv/h×250h/a÷1000÷2=0.938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中职业照射限值和本次环评提出的年剂量约束值(5mSv)。 2、X 射线探伤过程公众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公众活动区域主要位于监督区外,监督区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 2.5μSv/h。 由于本项目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 项目一次最大拍片量为 100 张,每次拍片曝光时间为 1min,由于公众一般为监督区以 外流动人员,则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最大值为 2.5μSv/h×100×1min/60/1000=0.004mSv, 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公众照射限值和本 次环评提出的年剂量约束值(0.1mSv)。可见,在现场探伤过程中,探伤机产生的 X 射线对公众的影响很小。 ~39~ 企业在探伤前预先划定了控制区和监督区,在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放置“当心电 离辐射”,在控制区边界还应放置“禁止进入 X 射线区”标牌,在监督区边界放置 “无关人员禁止入内”标牌,警示无关人员不可误入作业现场;且现场探伤多为流动 式作业,不会在同一位置长期作业,故一般情况探伤过程对公众的影响甚微。 四、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探伤机工作时,X 射线探伤机产生的 X 射线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的有害气 体,主要为 O3 和 NOX。由于现场探伤地点均为开阔的场所,扩散条件较好,经自然 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五、水环境影响分析 辐射工作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80m3/a),由于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在公司 租用的延安鹏程运输公司场所进行办公,日常产生生活污水量小(0.32m3/d),生活污 水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进行处理。 六、固体废物 ⑴ 生活垃圾 辐射工作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 2kg/d(0.3t/a),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 统一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 ⑵ 危险废物 本项目将现场探伤胶片带回暗室内进行冲洗,洗片过程中产生废显(定)影液、 洗片废水和废胶片。本项目废液桶直接与洗片槽相连,洗片产生的废显(定)影液、 洗片废水在洗片过程中即可收集至废液桶中,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内,最终交由有 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危废暂存区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及其修改单相关要求建设和管理。 七、放射性废物影响分析 X 射线探伤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体废物。 ~40~ 事故影响分析 一、辐射事故影响分析 1、事故分级 根据《放射源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449 号)第四十 条: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 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详见表 11-10。 表 11-10 辐射事故等级划分表 事故等级 事故情形 特别重大 辐射事故 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源同位 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3 人以上(含 3 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 事故 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2 人以 下(含 2 人)急性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含 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 事故 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 9 人以上 (含 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 事故 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 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属Ⅱ类射线装置,可能发生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 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或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属于较大辐射事故、一般辐射 事故。 2、辐射事故识别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因子为X射线,危害因素为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 剂量限值的照射。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⑴ 仪器故障:X射线探伤机漏射线指标达不到《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GBZ117-2015)规定的要求,或探伤机故障以及控制系统失灵,出现异常曝光导致 人员受到一定的照射剂量,造成工作人员不必要的照射。 ⑵ 未分区管理:X射线探伤机在照射状态,作业现场未标划控制区和监督区,使 人员误入或误留辐射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或探伤作业人员没按规定撤离到安全区 域,导致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偏高,超出剂量限值。 ⑶ 人员误照:在探伤现场没有做好警戒工作或曝光前未清查现场,工作人员和公 众误留在监督区内,使工作人员或公众造成不必要照射。 ⑷ 在不适合探伤的场地实施现场探伤,且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局部屏 ~41~ 蔽等措施),造成公众或者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⑸ 由于公众对于射线装置认识不足,可能存在X射线探伤机被拾取或偷盗后接通 电源,造成公众受到不必要的超剂量照射。 3、辐射事故影响分析 ⑴ 误照射事故影响分析 当 X 射线探伤工作过程中,探伤机定时开机功能故障,工作人员还未撤离即曝 光,对工作人员造成误照射;或无关人员误闯入控制区,对该人员造成误照射。为避 免此类情况发生,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强化探伤机运输和探伤过程规章 制度。 本次事故分析假设在不同情况下发生误照射。根据辐射事故识别,本次针对人员 未及时撤离控制区情况,职业人员或公众在不同方向达到剂量限值所需时间。预测结 果见表 11-11、表 11-12。 人员方 位 有用 线束 方向 / 非有 用线 束方 向 表 11-11 事故情况下预测结果一览表(XXG2005T 型探伤机)(单位:mSv) 距X射 线机距 离 停留时间(s) 0.04 0.8 1 2.09 5 10 30 60 1m 0.10 1.91 2.39 5.00 8.71 23.92 71.75 143.50 2m 0.02 0.48 0.60 1.25 2.18 5.98 17.94 35.88 3m 0.01 0.21 0.27 0.56 0.97 2.66 7.97 15.94 4m 5.98E-03 0.12 0.15 0.31 0.54 1.49 4.48 8.97 5m 3.83E-03 7.65E-02 0.10 0.20 0.35 0.96 2.87 5.74 10m 9.57E-04 1.91E-02 2.39E-02 5.00E-02 8.71E-02 2.39E-01 7.18E-01 1.44 20m 2.39E-04 4.78E-03 5.98E-03 1.25E-02 2.18E-02 5.98E-02 1.79E-01 3.59E-01 30m 1.06E-04 2.13E-03 2.66E-03 5.55E-03 9.68E-03 2.66E-02 7.97E-02 1.59E-01 50m 3.83E-05 7.65E-04 9.57E-04 2.00E-03 3.48E-03 9.57E-03 2.87E-02 5.74E-02 / 0.05 1 2.06 5 10 30 60 103.03 1m 2.43E-03 0.05 0.10 0.24 0.49 1.46 2.91 5.00 2m 6.07E-04 0.01 0.02 0.06 0.12 0.36 0.73 1.25 3m 2.70E-04 0.01 0.01 0.03 0.05 0.16 0.32 0.56 4m 1.52E-04 3.03E-03 0.01 0.02 0.03 0.09 0.18 0.31 5m 9.71E-05 1.94E-03 4.00E-03 0.01 0.02 0.06 0.12 0.20 10m 2.43E-05 4.85E-04 1.00E-03 2.43E-03 4.85E-03 0.01 0.03 0.05 20m 6.07E-06 1.21E-04 2.50E-04 6.07E-04 1.21E-03 3.64E-03 0.01 0.01 30m 2.70E-06 5.39E-05 1.11E-04 2.70E-04 5.39E-04 1.62E-03 3.24E-03 0.01 50m 9.71E-07 1.94E-05 4.00E-05 9.71E-05 1.94E-04 5.82E-04 1.16E-03 2.01E-03 ~42~ 人员方 位 有用 线束 方向 / 非有 用线 束方 向 表 11-11 事故情况下预测结果一览表(XXG2005T 型探伤机)(单位:mSv) 距X射 线机距 离 停留时间(s) 0.06 0.5 1 2.87 5 10 30 60 1m 0.10 0.87 1.74 5.00 8.71 17.42 52.25 104.50 2m 0.03 0.22 0.44 1.25 2.18 4.35 13.06 26.13 3m 0.01 0.10 0.19 0.56 0.97 1.94 5.81 11.61 4m 0.01 0.05 0.11 0.31 0.54 1.09 3.27 6.53 5m 4.18E-03 0.03 0.07 0.20 0.35 0.70 2.09 4.18 10m 1.05E-03 0.01 0.02 0.05 0.09 0.17 0.52 1.05 20m 2.61E-04 2.18E-03 4.35E-03 0.01 0.02 0.04 0.13 0.26 30m 1.16E-04 9.68E-04 1.94E-03 0.01 0.01 0.02 0.06 0.12 50m 4.18E-05 3.48E-04 6.97E-04 2.00E-03 3.48E-03 0.01 0.02 0.04 / 0.05 1 2.8 5 10 30 60 140.19 1m 1.78E-03 0.04 0.10 0.18 0.36 1.07 2.14 5.00 2m 4.46E-04 0.01 0.02 0.04 0.09 0.27 0.54 1.25 3m 1.98E-04 3.96E-03 0.01 0.02 0.04 0.12 0.24 0.56 4m 1.11E-04 2.23E-03 0.01 0.01 0.02 0.07 0.13 0.31 5m 7.13E-05 1.43E-03 3.99E-03 0.01 0.01 0.04 0.09 0.20 10m 1.78E-05 3.57E-04 9.99E-04 1.78E-03 3.57E-03 0.01 0.02 0.05 20m 4.46E-06 8.92E-05 2.50E-04 4.46E-04 8.92E-04 2.68E-03 0.01 0.01 30m 1.98E-06 3.96E-05 1.11E-04 1.98E-04 3.96E-04 1.19E-03 2.38E-03 0.01 50m 7.13E-07 1.43E-05 3.99E-05 7.13E-05 1.43E-04 4.28E-04 8.56E-04 2.00E-03 根据表 11-11 可知,本项目 XXG2005T 型探伤机 X 射线探伤机发生较大辐射安 全事故时,有用线束方向公众误照射 0.04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0.1mSv),职业人员 误照射 2.09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5mSv);非用线束方向公众误照射 2.06s 可达到剂 量约束值(0.1mSv),职业人员误照射 103.03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5mSv)。根据表 11-12 可知,XXG3005T 型探伤机 X 射线探伤机发生较大辐射安全事故时,有用线束 方向公众误照射 0.06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0.1mSv),职业人员误照射 2.87s 可达到剂 量约束值(5mSv);非用线束方向公众误照射 2.8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0.1mSv),职 业人员误照射 140.19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5mSv)。 ⑵ X 射线探伤机丢失事故影响分析 由于公众对于射线装置认识不足,可能存在 X 射线探伤机被拾取或偷盗后接通电 源,造成公众超剂量辐射事故。根据计算,在距离射线装置 1m、有用线束方向时,公 众通电开机后误照射 0.57s 可达到剂量约束值(1mSv)。因此,应加强对 X 射线探伤 ~43~ 机在贮存、使用现场的管理,防止发生射线机的被盗、丢失情况。 4、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根据《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 及《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修正)》,当发生或发现辐射事故时,企业 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必要应急处置措施: ⑴ 发现异常立即切断电源,确保 X 射线探伤机停止出束,并检查排除异常,做 好记录; ⑵ 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并控制现场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⑶ 对可能受到大剂量照射的人员,应及时检测辐射工作人员所佩戴的个人剂量 计,剂量超标人员应及时调岗,并及时送到专业医院就诊检查治疗。 5、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本项目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⑴ 现场探伤作业时,先进行清场,并对工作现场进行分区管理,在相应边界设置 警示标识。控制区边界悬挂“禁止进入X射线区”警告牌,监督区边界设置“无关人 员禁止入内”警告牌,设置专人警戒巡逻。 ⑵ 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采用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临时屏障 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等,防止无关人员误闯入控制区或监督区而造成误照射。 ⑶ 加强对X射线探伤机在领用、贮存、运输、使用现场的管理,防止发生射线机 的被盗、丢失情况的发生,造成公众超剂量辐射事故。 ⑷ 探伤机控制台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或者设有延时开机装置,避免工作人员还 未撤离即曝光,对工作人员造成误照射。 ⑸ 探伤现场应有“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 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 别;警示信号指示装置应与探伤机联锁;在控制区所有边界都应能听见或看见“预 备”信号和“照射”信号,防止无关人员误闯入控制区而造成误照射。 ⑹ 控制区的方位应清晰可见,工作期间要有良好的照明,确保没有无关人员进入 控制区;如果控制区太大或某些地方不能看到,应安排人员进行巡查,防止无关人员 误闯入控制区而造成误照射。 ⑺ 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未经培训的探伤工作人员严禁进行探伤操作;防 ~44~ 止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违规操作而造成周围人员的不必要照射。 ⑻ 定期对探伤机进行检查,对发现有问题的部件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⑼ 及时制定辐射事故风险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事 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45~ 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 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 1、辐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 办法》第十六条“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设有 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 1 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 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 1 名具有大专以上 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等有关法律法规 及国家标准的要求,为了加强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的监督管理,以正确应对突发性 辐射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维护和保障工作 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探伤工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辐 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负责公司日常辐射安全监管和协调工作,并安排专业人 员兼职负责该单位辐射安全工作。 2、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主要职责 ⑴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⑵ 对单位使用的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 承担责任; ⑶ 组织制定并落实辐射防护相关管理制度; ⑷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安全隐 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⑸ 组织对放射性操作人员进行辐射与安全防护培训,进行个人剂量检查、职业 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⑹ 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⑺ 记录单位发生的放射事故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生态环境主管行政部门。 3、人员配备与职能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要求,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 核。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第二十八条的要求,生产、 ~46~ 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的职业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为本项目配备 4 名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工作人员应根据 《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要求,参加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报名并通过考核后方可 上岗。 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 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 号),对核技术利 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和辐射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见表 12-1。 表 12-1 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 管理内容 管理要求 就确保辐射安全目标做出明确的文字承诺,并指派有决策层级的负责人分 管辐射安全工作 决策层 年初工作安排和年终工作总结时,应包含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明确涉辐部门和岗位的辐射安全职责 提供确保辐射安全所需的人力资源及物质保障 人 员 管 理 辐射防护 负责人 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持证上岗;熟知辐射安全 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并向员工和公众宣传辐射安全相关知识 负责编制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上 一年度评估报告 建立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跟踪落实各岗位辐射安全职责 建立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档案 对辐射工作场所定期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有巡查及整改记录 岗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无异常 人 员 管 理 直接从事 放射工作 的作业人 员 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持证上岗 了解本岗位工作性质,熟悉本岗位辐射安全职责,并对确保岗位辐射安全做 出承诺 熟悉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发生异常情况后,能有效处理 机构建设 设立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以正式文件明确辐射环境安 全管理机构和负责人 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第十六条第六款的要求, 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具备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安全和安全保卫制 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第七款的要求,使用射线装置 ~47~ 的单位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 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 号) 要求,见表 12-2。 表 12-2 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 管理内容 管理要求 建立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系统使 用和维护,确保业务申报、信息更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进出口、转让、转移、收 贮等相关规定,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台账 建立本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 行操作,并对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建立检查记录档案 建立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及培训计划,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培训的 有效性进行检查考核,建立相关检查考核资料档案 制度建立与执行 建立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管理制度,每季度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 测,对剂量超标人员及时复查,保证职业人员健康档案的连续有效性 建立辐射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制度(包括维护维修内容与频次、重大 问题管理措施、重新运行审批级别等内容) ,并建立维护、维修工作记录档 案(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处理情况、检查人员、检查时间) 建立辐射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建立 有效的监测记录或监测报告档案 建立辐射环境监测设备使用与检定管理制度,定期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 定,并建立检定档案 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可操作性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辐射事故应 急演练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②应 急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③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物资准备;④辐射事故 应急响应措施;⑤辐射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根据上述要求,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制定《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 运行管理制度》、 《射线装置管理制度》、 《X 射线探伤机操作规程》、 《射线装置负责人 岗位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辐射工 作人员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辐射环境监测制度》、 《辐射监测设备使用与检定管理制 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 除此之外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存放场所入口应有门禁装置,公司内部人员持有效证件才 可进入,同时仪器设备室内安装 24h 监控设施,仪器设备室内张贴《放射作业管理制 ~48~ 度》、《X 射线探伤作业管理办法》《X 射线探伤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要求使用 设备时,应填写仪器设备借用登记表。本项目设备存放后,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定 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需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且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现场探伤工作,现场探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按照 监测计划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编制年度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评估报告。 辐射监测 一、辐射监测 为了保证本项目运行过程的安全、控制和评价辐射危害,设置了相应的辐射剂量 监测手段,使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照射尽可能低。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2021)中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监测内容包括: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 1、监测仪器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五款,“配备与 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辐射监 测等仪器”。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配备如下监测仪器: ⑴ 本项目每台设备配备 1 台便携式 X-γ剂量率仪,用于环境辐射剂量率的监测 以及控制区和监督区范围划定; ⑵ 为 4 名辐射工作人员每人配备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计、配备个人剂量报警 仪。 环评要求:现场探伤前,需保证每名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个人剂量计、直读剂量 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加强检测管理和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辐射工作人 员个人健康档案;每名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专人专戴,每个季度送有资质部门 检测一次,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 表 12-3 类别 防护设施 辐射防护设施数量 环保设施/措施 数量 辐射防护服(含护目镜、手套、围脖) 4套 大功率喊话器 2个 个人剂量报警仪 4个 警示信号指示装置 2套 ~49~ 续表 12-3 类别 防护设施 监测 辐射防护设施数量 环保设施/措施 数量 安全警戒线 2盘 对讲机 2个 警示标志 若干 1mmPb 铅皮 1套 5mmPb 铅皮 1套 X-γ 剂量率仪 2台 个人剂量计 4个 直读剂量计 4个 2、监测计划 根据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特点,制定本次项目的辐射环境监测计划。个人剂量监 测和工作场所监测的监测内容、点位布设及监测频次见表 12-4。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应严格执行此监测计划,并保存监测记录。 表 12-4 序号 1 2 工作场所 监测项目 无损检测 现场 周围剂量 当量率 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个人剂量 当量 辐射环境监测计划表 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 监测目的 探伤作业现 场--警戒线 边界处 控制区、监督区边界确定时 监测 1 次;现场探伤期间, 对监督区进行巡测 确定控制区、监督 区边界,并确保周 边剂量符合要求 探伤作业现 场 探伤机停止工作时,对控制 区边界进行检测 确认探伤机已停止 工作 / 每 3 个月送有资质检测机构 检测 1 次,纳入企业现有个 人剂量监测计划 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二、环保投资估算 本项目环保设施(措施)要求及投资估算见表 12-5。本项目总投资 64 万元, 环保投资 13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31%。 表 12-5 实施时段 施工期 运行期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类别 污染源或污染物 污染防治措施或设施 建设费用 废气 施工扬尘等 及时清扫施工场地 0.2 废水 少量生活污水 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 —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 0.1 辐射防护服(含护目镜、手 套、围脖) 2.0 大功率喊话器 0.4 个人剂量报警仪 0.6 警示信号指示装置 0.3 X 射线 防护设施 ~50~ 续表 12-5 实施时段 类别 污染源或污染物 X 射线 运行期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污染防治措施或设施 建设费用 安全警戒线 0.4 对讲机 0.4 警示标志 0.5 X-γ 剂量率仪 0.5 个人剂量计 0.3 1 套 1mmPb 铅皮及 1 套 5mmPb 铅皮 2.0 直读剂量计 0.3 防护设施 X 射线 防护设施 运行期 运行期 废气 O3 和 NOX 自然扩散 — 废水 生活污水 依托延安鹏程运输公司旱厕 —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统 一纳入当地垃圾清运系统 0.2 危险废物 危废暂存区,危险废物定期交 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1.5 固废 环境管理 与监测 3.3 详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小节 13 总投资 三、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及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82 号令,2017 年 10 月 1 日 起实施),本项目竣工后,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及时对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 并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建议)见表 12-6。 表 12-6 序号 1 验收内容 辐射安全与环境 管理领导机构和 辐射事故应急领 导组织 2 辐射环境监测 3 工作场所区域划 分,设立电离辐 射警示标志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建议) 防护措施 设立以公司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 门负责人参加的辐射安全与环境管 理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公司辐射安 全与环境管理工作 监测工作场所辐射剂量率,避免相 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辐射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边界以内的操作 区域 ~51~ 验收效果和环境预期目标 以文件形式成立辐射安全与环 境保护管理小组 放射性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 进行监测,保存监测记录 探伤现场划分控制区(大于 15μSv/h)、监督区(大于 2.5μSv/h) ;区域边界设置警戒 线、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及警 示信号指示装置 续表 12-6 序号 4 验收内容 监测仪器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建议) 防护措施 验收效果和环境预期目标 每台设备配备相应的仪器 X-γ 剂量率仪 个人剂量计 现场探伤工作小组每人均应配备相 应的仪器 5 个人剂量档案和 健康档案 进行现场探伤操作时按要求佩戴个 人剂量计,每个季度送有资质监测 机构监测 1 次;并建立个人剂量档 案和健康档案 6 个人防护用品 为现场探伤操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 用品 放射性工作人员 资质 新从事辐射活动的人员以及原持有 的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到期的人 员均按要求参加国家核技术利用辐 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报名并 通过考核 危险废物暂存设 施 危险废物暂存区域进行防渗处理, 危险废物使用专用容器暂存,容器 外张贴危险废物标签,建立危险废 物台账等 7 8 9 标准化建设 直读剂量计 个人剂量报警仪 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 案;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 低于 5mSv,公众年附加有效 剂量低于 0.1mSv 配备铅衣等个人防护用品,1 套 1mmPb 铅皮及 1 套 5mmPb 铅皮 参加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 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报名并通 过考核 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 标准》 (GB18597-2001)及其 修改单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1995)要求 对公司的辐射安全管理进行标 准化建设 按《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 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 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 确保探伤现场操作与管理的标 项目表>的通知》 (陕环办发〔2018〕 准化 29 号)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 ~52~ 辐射事故应急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生产、 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 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结合单位实际运行 情况和本项目的事故工况分析,应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成立事故应急组织机 构,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辐射应急预案内容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管理办法》、 《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以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 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项目表>的通知》 (陕环办发〔2018〕29 号)中对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包含的内容都提出了要求,详 见表 12-7。 表 12-7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符合性分析 序号 文件名称 具体条文 1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 务院 449 号令) 第四十一 条 2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第 18 号令) 第四十三 条 3 《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 条例》 (2019 年 7 月 31 日 修正) 第三十二 条 4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 室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 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 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 项目表>的通知》 (陕环办 发〔2018〕29 号) 辐射安全 管理部分-应急管理 条文规定内容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 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二)应急人员的组织、 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 备; (三)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 (四) 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 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二)应急人员的组织、 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 备; (三)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 (四) 辐射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五)辐 射事故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方案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可能发生 的辐射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 (二)应急组织 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 (三)应急人员培训和 应急物资准备; (四)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五)辐射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可能发生 的辐射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 (二)应急组织 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 (三)应急人员培训和 应急物资准备; (四)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五)辐射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本次评价结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 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和陕环办发〔2018〕29 号的要求,建议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制定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包含以下内容: ~53~ ⑴ 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及危害程度分析 ⑵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 ⑶ 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物资准备 ⑷ 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 ⑸ 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方 案,做好应急准备。 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启动与报告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第 18 号令)中要 求,发生辐射事故或者发生可能引发辐射事故的运行故障时,公司应当立即启动本单 位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在 2h 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 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还应当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 报告。 三、应急演练及应急预案修订 应急预案编制后,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 中发现的问题,完善修订应急预案,维持应急能力。 ~54~ 表 13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X 射线现场探伤项目 建设单位: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使用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均为定向) 用于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本次拟配备的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为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总投资 64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3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31%。 2、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实践正当性结论 本项目利用 X 射线探伤机开展现场探伤,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 本)》(2021 年修改)中的“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使用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用于无损检测,其对受 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 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实践的正当性”原则。 3、辐射安全与防护分析结论 根据《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17-2015),X 射线探伤现场探 伤作业时,将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15μSv/h 的区域划为控制区,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 2.5μSv/h 的区域划分为监督区。作业控制区、监督区边界设置警戒线,在控制区边界还 应放置“禁止进入 X 射线区”标牌,在监督区边界放置“无关人员禁止入内”标牌, 警示无关人员不可误入作业现场。作业现场设专人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⑴ 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 本项目 X 现场探伤拟配备 4 名职业人员,分 2 个探伤小组,每个探伤小组 2 人(1 名操作人员和 1 名安全员)。经计算,每个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最大值为 0.938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照 射限值和本次环评提出的年剂量约束值(5mSv)。 ⑵ 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 本项目公众活动区域主要位于监督区外,监督区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 2.5μSv/h。经 ~55~ 计算,本项目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最大值为 0.004mSv,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公众照射限值和本次环评提出的年剂量约束值 (0.1mSv)。可见,在现场探伤过程中,探伤机产生的 X 射线对公众的影响很小。且现 场探伤多为流动式作业,不会在同一位置长期作业,故一般情况探伤过程对公众的影 响甚微。 ⑶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探伤机工作时,X 射线探伤机产生的 X 射线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的有害气 体,主要为 O3 和 NOX。由于现场探伤作业不会在同一个位置长期进行,且探伤时间较 短,探伤地点基本为开阔的场所,扩散条件较好,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及 工作人员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⑷ 废显(定)影液、废胶片及洗片废水 本项目将现场探伤胶片带回公司洗片暗室内进行冲洗。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 目在现场探伤过程中产生废显(定)影液、废胶片及洗片废水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 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内,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5、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拟使用 2 台陶瓷管小型 X 射线探伤机用于管道焊缝进行无损 检测,其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符合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要求, 企业对该项目采取了辐射防护措施,使辐射影响达到合理尽可能低的水平。 中秦乐实业有限公司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运行管理,切 实落实本报告表中提出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和建议,本项目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产生的辐 射影响可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环境影响可 行。 二、建议和承诺 ⑴ 辐射工作人员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学习并通过考核,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 评价要求危废暂存区的建设与管理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1995)中要求。 ⑶ 加强员工核与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开 展一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增强事故应急能力,常备不懈。 要求与建议 ~56~ 1、要求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安 表 14 审批 下一级环保部门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联系地址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十路保利中达广场 1209 室 联系电话 029-87886946 18602970920 18991855353 电子邮箱 hailan029@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