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关于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实施方案.pdf
西青区关于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西青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按照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 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 号)要求, 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 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需要,坚持统筹谋划、改革突破、因地制宜、融合创新,系 统推进西青区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激发文化 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 模式,全方位提升西青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实现体 制机制、品质效益的转型升级,推进西青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高质 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 2021 年底,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减 税政策等更加完善。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监测体系。宣 传营销更加精准,惠民措施更加丰富,西青文化和旅游品牌影响 力持续提升。完成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镇建设,打造 1 至 2 个精品旅游景区,旅游咨询、智慧旅游、旅游购物等配套设施 更加完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消费便捷程度有效提升,接待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区、街镇、村居三级文化阵地全覆盖, 形成 10 分钟文化服务圈。 到 2022 年,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超过 6%,人均文化娱乐 支出增速、旅游收入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西青区促进文化和旅游 消费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健 全,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更加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 各类文化和旅游消费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形成一批精品旅游景 点、文创产品、演艺产品,夜间经济更加活跃,文旅产业链条更 加完善,文旅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更加成熟,西青文旅品牌影响 力明显提升,将西青打造成为天津文化旅游会客厅。 三、组织机构 为统筹推进西青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拟成立西青区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 组 副 组 长:白凤祥 区委副书记、区长 长:于 区委常委、副区长 强 李桂强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高 艳 副区长 涂 强 副区长 陈力予 副区长 成 张海英 副区长 马 副区长、公安西青分局局长 杰 员:区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区委研究室、区委督查 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农 业农村委、区卫健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 商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区文旅局、 区体育局、区水务局、区应急局、公安西青分局、区运管局、区 市场监管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西青分局、区金融局、南站站区 办、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各街镇及经开集团主要负责同 志;区城投公司、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公司、永泰恒基公司主要负 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指示及交办 的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开展各项试点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文 旅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文旅局主要负责人兼任。 此机构在西青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完 成后自动撤销。 四、实施步骤 试点期为二年从 2021 年起至 2022 年,由区政府负责组织创 建。 (一)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筹备阶段。制定试点工 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分工。 (二)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7 月,动员阶段。成立区级创 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部署示范区创建重 点工作任务和要求,组织开展创建培训,推进创建工作落实。 (三)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5 月,建设阶段。各单位按照 创建方案和任务分工,制定各自落实举措。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形成亮点、特色,定期反馈落实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 创建进度情况。 (四)2022 年 6 月至 2022 年 11 月,迎检阶段。召开西青 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迎检工作动员部署会议。领导小 组办公室按照创建要求,开展资料整理归档上报、实地考察点位 自查等各项准备工作。各成员单位进行自测自评,查漏补缺,全 面提升,扎实做好迎检工作,确保创建目标全面实现。 (五)2022 年 12 月,巩固阶段。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 点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建立长效机制。 五、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出消费惠民措施。策划举办各类文化和旅游消 费季、消费月活动,推出文化旅游消费清单、西青文惠卡、旅游 联票等文旅惠民项目。引导旅游景区实施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 放等优惠政策。举办西青区民俗文化旅游节、运河记忆非物质文 化遗产宣传展示、京津冀房车巡游、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型节庆 活动,丰富假日文化旅游活动,打造西青特色节庆活动品牌。 (责 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各街镇和经开集 团) (二)着力提升消费便捷程度。打造“10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 圈”。完善区、街镇、村居公共文化设施三级服务网络,开展文 化惠民活动,创新打造“文化惠民超市”,整合文化资源,共享文 艺演出、创作辅导、阅读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单位:区 文旅局、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在天津南站、滨海国际机场等重点场所,通过智慧旅游、投 放宣传品等方式,扩展西青旅游咨询服务范围,加强旅游服务功 能。更新旅游交通标志牌,设立全域全景图。建设区级旅游集散 中心,培育优质的旅行社,展示西青品牌形象,运营西青旅游产 品,提供旅游地接服务。制做西青全域旅游地图等宣传品,加大 在宾馆饭店等涉旅场所的投放力度,满足咨询服务需求。(责任 单位:南站站区办、区文旅局、区运管局、区商务局、各街镇和 经开集团) 健全假日旅游配套服务,在假日期间,增加重点景区的旅游 公交车次,提升弹性供给能力。增加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临时停 车位供给,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假日客流高峰期间提供停车、 如厕等便利。(责任单位:南站站区办、区运管局、区文旅局、 区城管委、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持续扩大旅游景区等涉旅场所宽带无线网络覆盖率,加强网 络预约、电话预约服务,完善移动支付等功能。加快建设西青区 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优化“智游西青”、携程网“西青文旅旗舰 店”等游客服务平台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 区文旅局、区网信办、区工信局、区商务局、移动通讯运营商、 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三)着力提升服务供给。全面推进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示范镇建设。组织开展国家 A 级旅游景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等旅游品牌创建,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持续打造杨柳青古镇、社 会山文旅港等一批区域旅游精品。推进旅游景区等涉旅场所的品 质升级,鼓励非遗展示、文化演出、商品市集进景区,丰富消费 设施和场景,培育打造青衿集汉服馆、沉浸式演出《守护者》等 一批体验式业态。鼓励发展基于 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 术的文化旅游新业态。(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各街镇和经开集 团) 推进特色餐饮品牌及特色店发展,加快建设中北运河水街等 项目,支持永旺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不断做大做强。策划推出“西 青宴”,组织区内大型餐饮企业开展“‘津’年有你,温暖过年”主题 年夜饭促销活动。引导现有酒店提质升级,培育精品酒店、连锁 酒店和高端民宿等非标住宿业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 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鼓励西青文创旅游商品发展。依托杨柳青年画、沙窝萝卜等 知名品牌,整合现有非遗文化、土特产、老字号等资源,开发西 青特色文创旅游商品,打造西青礼物品牌。推动旅游景区等涉旅 场所,增加无人零售商店、智慧橱窗等购物设施,提升景区二次 消费。(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 业农村委、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四)着力发展夜间文旅消费。鼓励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景 区延长营业时间,推动开展冬季运营,举办灯光秀等各类夜游活 动。鼓励夜间旅游消费,着力打造社会山国民夜市、《武传奇》 精品文化演出等品牌,策划组织各类文化休闲活动,提高夜间活 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各街 镇和经开集团) (五)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充 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高标准规划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 公园,积极推动中北运河文化旅游区、辛口镇康养综合体等大运 河沿线文旅项目建设。创新利用社会资本,繁荣年画文化产业, 培育《武传奇》品牌走向国际,推出手工艺体验、非遗研学等文 旅新产品,塑造独具天津特色的文化旅游 IP。(责任单位:区文 旅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教育局、区城投公司、 杨柳青镇、辛口镇、中北镇、精武镇、西营门街) 助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打 造常青藤艺术小镇、王稳庄绿色廊道、生态六埠等乡村旅游项目。 发展工业旅游,指导中化 MAP、中建钢构等创建天津市工业旅 游示范基地,丰富产品体验、互动项目。发展健康旅游,持续打 造天津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品 牌,加强京万红等旅游配套服务,拓展健康旅游服务功能。探索 体育旅游融合新模式,推进张家窝镇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 体育、文化、娱乐综合体。完善梅江会展中心—社会山国际会议 中心会展旅游产业链条,打造会展旅游产品,为商务人士提供旅 游服务。通过打造乡村、工业、康养、体育等融合产品,开拓高 校、中小学社会实践市场。(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教育 局、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引入乡伴文旅、携程等实力强、理念新、 有影响力的企业,到西青布局发展,盘活资源,完善“一带两廊 三阶梯”旅游发展格局。引育杨柳青年画、风筝、剪纸等体验型 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感,让文化资源创造经济价值。积极打造 常青藤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发展,实现文旅融合新突破。 (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发展改革委、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公司、 永泰恒基公司、各街镇和经开集团) (六)着力加强宣传营销。统筹农业、商务、文化旅游、体 育等部门宣传工作,围绕文旅消费试点建设,开展各类宣传工作。 加强媒体合作,面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持续 提升西青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网 信办、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区融媒 体中心)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积极参加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等各类展会,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加强与京津冀以及国内重点城 市的市场合作,开展招商会、推介会,积极拓展外埠旅游市场。 加强与文化旅游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西青文 化和旅游发展整体水平。(责任单位:区文旅局) (七)着力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文旅系统安全生产责任 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强化依法治 旅,落实信用奖惩制度。强化假日文旅市场检查督导,高标准做 好疫情防控、旅游安全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假日灾害天气、 突发事件、交通拥堵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营造安全有序 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 区发展改革委、区应急局、区网信办、公安西青分局、各街镇和 经开集团)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制。健全部门、街镇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 作机制,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 费潜力的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统筹推进。加强对 各单位落实进展情况的督导,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向纵 深发展。(责任单位:区委督查室、区政府办、区文旅局、各街 镇和经开集团) 加强文化和旅游消费统计工作,探索与移动通讯运营商、公 安部门住宿登记、旅游企业等数据的整合融通。(责任单位:区 文旅局、公安西青分局、区网信办、天津电信、移动、联通) (二)政策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 的专门政策,建立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资金、 用地和人才等政策保障。制定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旅 游市场开发等奖励办法。支持利用老旧厂房开设文化和旅游消费 场所,探索土地支持政策,落实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分 段灵活安排带薪年假、错峰休假。协调推动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 给予文旅企业融资支持。将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列入 2021 年、2022 年区级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预算资金。(责任单 位:区委组织部、区文旅局、区委研究室、区发展改革委、区人 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青分局、区住建委、区财政局、区 金融局) (三)营造氛围。充分凸显资源特色和优势,强化宣传动员, 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广泛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局面。 (责 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网信办、区文旅局、区融媒体中心、区 民政局) 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7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