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公示.pdf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 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北京清大原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二二年九月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 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法 人:侯燕华(高级规划师) 总 工:吕国君(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李志 专业负责人:刘军军 (单位公章) (资质专用章) 本单位承诺:此项目研究过程中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 研究报告引用的有关资料、标准规范等准确无误,报告依据的有关规 划均为依法批准的有效规划,研究报告结论真实、科学,符合项目建 设要求,并依法承担相关技术责任。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 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北京清大原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二二年九月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 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法 人:侯燕华(高级规划师) 总 工:吕国君(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李志 专业负责人:刘军军 (单位公章) (资质专用章) 本单位承诺:此项目研究过程中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 研究报告引用的有关资料、标准规范等准确无误,报告依据的有关规 划均为依法批准的有效规划,研究报告结论真实、科学,符合项目建 设要求,并依法承担相关技术责任。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二章 现状分析 ......................................... 2 一、 项目区位......................................... 2 二、 现状建设用地情况 ................................. 3 三、 自然环境概况 ..................................... 3 四、 社会经济概况 ..................................... 5 五、 郑庄镇概况....................................... 6 第三章 规划分析 ......................................... 9 一、规划编制依据 ...................................... 9 二、规划范围.......................................... 9 第四章 上位规划和建设条件分析 .......................... 11 一、《沁水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解读 ............ 11 二、《沁水县郑庄镇总体规划(2017-2035)》解读 ........ 16 三、《沁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解读 ...... 18 四、《沁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性成果 解读 ................................................ 18 五、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分析 ........................... 18 第五章 建设开发控制体系 ................................ 20 一、控制指标体系 ..................................... 20 二、地块开发控制 ..................................... 21 三、建设风貌控制 ..................................... 25 1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四、绿色建筑要求 ..................................... 26 五、地块建设要求 ..................................... 26 六、模拟方案......................................... 27 第六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 29 一、给水工程规划 ..................................... 29 二、排水工程规划 ..................................... 29 三、电力工程规划 ..................................... 29 四、电信工程规划 ..................................... 30 五、供热工程规划 ..................................... 30 六、环卫工程规划 ..................................... 30 七、消防工程规划 ..................................... 30 八、抗震工程规划 ..................................... 31 第七章 规划实施措施 .................................... 32 一、法规制度......................................... 32 二、公众监督......................................... 32 三、规范建设管理 ..................................... 32 四、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周围企业的干扰 ................... 32 第八章 结论 ............................................ 33 一、规定性指标....................................... 33 二、指导性指标....................................... 33 附件 .................................................... 35 2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一章 规划背景 根据晋自然资行审字(2020)214号《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山 西金驹煤电化有限责任公司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建设 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复函》,该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引发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2014-2020)的通知》,同意为 该项目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项目地块位于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占地面积0.6439公顷,土地 利用现状为农用地,规划土地用途为独立工矿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 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 入”的管制方式。该地块位于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项目用地预审与 选址意见书只针对项目用地位置、范围、用地规模等做了明确说明,, 但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处于过渡期,尚未编制详细规划,本报告将对该 项目用地规划条件进行研究论证,为沁水县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具体规 划条件作为土地出让的依据。 1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二章 现状分析 一、项目区位 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北, 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 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 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 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介于为北纬35°24′—36°04′, 东经112°47′—115°55′之间,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下辖7个 镇、5个乡。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20世纪70 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 先祖们就创造了“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 寨等,映证了沁水历史。 截至2021年末,沁水县常住人口19.4762万人。2021年,沁水县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第 二产业增加值26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2亿元,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4.1:79.5:1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473 元。 本项目地块位于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距离郑庄镇约3.3公里, 占地面积0.6439公顷。 2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二、现状建设用地情况 1、周边环境分析 本地块紧邻东大矿区,位于东大矿区北侧,距离南侧陵侯高速公 路约700米。 2、建设用地现状 地块东西长约140m,南北宽约46m,现状用地为农林用地,场地 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相对高差在10米之内。 三、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沁水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由东南 —东北—西南呈扇形逐步增高。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较大。 最高舜王坪海拔2322m,最低尉迟沁河口海拔仅520m,相对高差1802m, 海拔在1000m以上的山脉有10多座。全县地貌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 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各占土地总面积的40%、50%、10%。 中山区:分布在县域内中村、樊村河、苏庄、十里、柿庄的大部 分地区,包括全县较大的十山、十岭。区域内多为林地或林间草地, 植被条件好,多为沁水县境内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龙港、土沃、张村、胡底、端氏、郑庄、固 县、郑村、嘉峰大部分地区。地表分割零碎,呈波状起伏,为沁水主 要粮油产地和牧坡草场。 河谷平川区:主要分布于沁河、县河等流域两岸的山谷之间,土 壤多为冲积土,是本县粮棉油料作物高产区。 3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2、地质构造 沁水县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山西陆台东南部、沁水斜向的南缘,受 新华夏构造体系和晋东南山字型构造的控制,以及南部秦岭纬向构造 带的影响。境内断层与褶皱构造发育,东部以褶皱为主,西(南)部断 层密集。 境内出露地层比较齐全,自南至北,由老到新。元古界震旦系及 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分布于下川乡南部,奥陶系地层分布于下川至土沃、 中村一带,石炭系地层接着向北延伸,二迭系在全县分布最广,中生 界三迭系分布于北部的苏庄乡一带,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分布主要在河 流沿岸。其中石炭系、二迭系是矿产的重要赋存部位。 3、气象气候 沁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备该种气候普遍特征。年 平均气温10.3℃,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气温 (1958年1月16日)-19.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3.3℃,极端最 高气温(1966年6月22日)37.8℃,气温日较差明显,一般在11.1℃左 右。全年无霜期天数173天。年平均降水643.7mm,夏季7、8、9三个月 降水占降水量的55%。全年平均日照2610.6小时,日照百分率59%,年 平均风速2.9m/s。 境内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地形地貌条件对气候差异起 决定性作用。与地形地貌分区类似,全县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川 地三个气候区。700mm的等雨量线成为山区与丘陵区的分界线,600mm 的等雨量线则是丘陵区与河谷川地的分界线。山区年降水多在700mm 4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以上,丘陵区大多在620—680mm,河谷川地则少于600mm。全县温度 差异主要受地势高低和地形差别影响,等温线走向与等高线走向基本 一致。山区因海拔在千米以上,气候凉爽,无霜期短,作物一年一作, 丘陵和河谷川地区,气候温暖,作物一年二作。 4、河流水系及水文地质 沁水县属黄河水系。全县河网水系极其发达,因县域四面环山, 西北高而东南低,河流大部分汇集于沁河,注入黄河,只有中条山西 麓的十字河直接注入黄河。河流受地形、气候影响,具有明显的夏雨 型、山地形特征,河床落差大,流速急,泥沙不易沉淀。沁河是山西 省第二大河流,自北向南流经本县,境内沁河的一级支流有杨河(沁 水河)、端氏河(固县河)、龙渠河、涧河、芦苇河、南大河等,二级支 流有梅河、杏河等,梅河、杏河在县城汇集成杨河(沁水河)。从河流 与城镇分布的关系看,沁水县各乡镇驻地均位于主要河流附近,河流 分布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大。目前,全县共建成大型水库一座,即张峰 水库,库容3.94m3;小型水库3座,即山泽水库、蒲峪水库、龙门水 库,总库容660万m3,现有水电站18座。 四、社会经济概况 2021年,沁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7.5%;第二 产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 8.9%。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79.5:16.4。第三产业中,金融 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0.6%;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1.2亿 5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 饮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7.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9亿元,增 长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473元,按2021年平 均汇率计算为26115美元。 五、郑庄镇概况 郑庄镇,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地处沁水县中部,东与端 氏镇接壤,南与阳城县寺头乡毗邻,西与龙港镇相邻,北与临汾市安 泽县为界,镇政府驻地郑庄村距沁水县城约25km。省道坪曲线、县道 郑庄线贯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截至2020年6月,全镇现辖20个行 政村。 镇庄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境内已探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 有煤炭、煤层气、锰铁矿、锆石及钛矿等。 煤炭: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镇域中部,储煤面积约为总国土面积 的三分之一。煤炭资源埋藏深,致使开采较为困难,不适于小规模开 发运作,因此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保存,赋存的煤层气也没有被浪费, 为资源的持续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煤层气:煤层气属于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巨大。由于煤炭资源埋 藏较深,地壳中蕴藏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也因为煤炭开采困难,煤 层气得以幸存。煤层气开采方法简单,但重要的是如何得以合理利用, 并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锰铁矿:属“寿阳式锰铁矿”,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上统石盒子中 部、上部的砂岩层中和二叠系上统石盒子中部、上部的砂岩层中和二 6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叠系上统石盒子组一段、三段地层中。矿层厚度0.2-2.0m,含铁 26.55%-54.52%,矿态主要为球状、肾状、豆状。含锰2.92%-4.99%。 锆石及钛矿:分布于郑庄镇松坡北西沟。最高品位4.09%,一般 品位0.07—1.35%。 镇域多处分布有寺庙及故里遗址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 开发价值。但由于村庄建设、经济发展等原因,这些文物古迹均未得 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其地方文化内涵也未得到很好的挖掘,镇域文物 古迹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 1、八里坪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八里村东北台地 八里坪,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阶梯状。 东接荒沟,西至晋禹公路,北靠圪聚沟,南临沁河。东西长约1300m2, 南北宽约1200m,面积约15.6万余m2。从暴露地面的灰层、灰坑、石 灰面、墓葬等迹像表明,内涵遗存比较丰富,因遗址靠山近水,交通 方便,顶部平坦,适宜人类生活劳动,时间延续比较长。在遗址内发 现三处规整的灰面,东南一处长达20余米。墓葬居于遗址的北部,地 形呈凹形。断壁上有袋形竖穴墓多处。在灰层中发现的石器有石核、 杏叶状石箭头和磨光石斧石铲,双孔石镰等;陶器有带足鬲、小口罐、 平口缸、深腹罐、豆、碗等器形。纹饰有绳纹、竺纹、磨光素面、方 格纹、附加堆纹;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以及褐陶和红陶。 2、柳木岩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头村南500m许 之断岩上,高2m,东西长5m,中间有龛,成圭形,夔凤相交,单线刀 刻,龛内座像,肩宽显得衣服单薄。龛左上角刻有千佛,四排三十六 7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尊,左右题供养人姓名,右下角有牛拉车,前后共有十个侍女。龛左 题记:“延昌四年岁在乙未八月辛未朔十四日,境内小口村人酒德介、 酒平女、酒文宗等发心造石像一塸,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诸公群臣 宰守令长”。 8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三章 规划分析 一、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6、《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7、《晋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8、《沁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沁水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10、《沁水县郑庄镇总体规划》(2017-2035); 11、《沁水县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阶段性成果; 12、《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1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 约高效利用的通知》(晋政发【2017】28号); 1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 1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资料。 二、规划范围 本地块位于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占地面积0.6439公顷。地块东 西长约140m,南北宽约46m,场地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相对 9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高差在10米之内。 10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四章 上位规划和建设条件分析 一、《沁水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解读 (一)县域城乡发展目标 1、城乡发展总体目标 沁水县城乡发展总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目标,紧扣“三地三区 五提升”高质量发展总纲,聚焦实现转型出雏型的重要阶段性战略目 标,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创新生态实现新突破。创新要素多方汇聚,创新制度日趋完 善,创新成果充分涌流,创新理念全面贯彻,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全 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持 续提升,“六新”发展实现突破,科技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取得重大 进展,基本构建起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 相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转型跃上新台阶。把开发区作为主战场主阵地,全力打 造煤层气“特区”,发展壮大煤层气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装备、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加快发展“特”“优” 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呈 现良好增长态势,拥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竞争力的优 势行业,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布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 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放 11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人才机制活力 和政策吸引力大幅提升,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明显效果,开放型经济 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 ——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加快大县城建设步伐,县城功能 品质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特色小城镇集聚 轴带发展加快,沁河经济带高水平崛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 60%。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两山”理论深入人心,生态文明体 制机制不断完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沁河流域生态 保护取得实质性成效,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 方式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推动脱贫攻坚成果 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县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健全,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突发公 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到2025年,全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非煤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显著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快提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12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数量破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持续增加;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向发展要 速度,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勇于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 领跑,推动经济换挡提速升级。坚定不移向项目要支撑,超前谋划一 批前瞻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努力建设一批打基础、固根本的重点 项目。坚定不移向创新要动力,加快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做优各类创 新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坚定不移向改 革要活力,积极承接更多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 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定不移向作风要干劲,善 于决策、敢于拍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全 力以赴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从现状的发展态势来看,沁水县发展动力较强城镇主要包括沁水 县城、端氏嘉峰特色城镇和中村镇,结合沁水县域的现状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分析,沁水县城乡空间体系形成“双中心、十字 轴、四片区”的总体结构。 “双中心”即沁水县城和端氏嘉峰特色城镇,作为沁水全县发展 的双核。其中县城是沁水政治、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端氏嘉峰 特色城镇是沁水县经济中心。 “十字轴”指依托坪曲线-沁东线形成东西向城镇发展主轴,依 13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托柿庄河-固县河-沁河形成南北向城镇发展轴,串联了县域7个城镇; “四片区”指沁水县域的功能片区,即传统产业集中区、新兴产 业集中区、生态旅游区和特色农业区。沁水县城乡统筹将以片区规划 为依据促进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业集聚和城镇空间布 局,通过片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指导村庄布点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 和配置交通、水电、信息、环境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地形成 城乡差别化的空间建设指导,有序的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快沁水县 的城镇化进程。 (1)传统产业集中区:包括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和胡底乡, 是沁水县传统上能源产业集中发展的重点地区,适宜发展煤炭和煤层 气开采、煤化工、煤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业、冶铸、新型建材、现代 物流等。 (2)新兴产业集中区:包括龙港镇(含原樊村河乡)和郑庄镇(含原 苏庄乡),是沁水县产业升级、人口集聚、能级提升的重点区域。作 为煤炭和煤层气开发的新兴地区,也是全县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地区,同时还承担全县的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科研教育、文化娱乐、 旅游服务等各项职能,重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外围乡镇的支 持作用。 (3)生态旅游区:包括中村镇和土沃乡(含原张村乡),自然生态 状况良好,矿产资源丰富。严格实施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育,限制高 污染产业。此区域中矿产开采及林业生产,需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 前提,适度发展旅游业。 14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4)特色农业区:包括柿庄镇、十里乡和固县乡。围绕畜牧、林 果、蔬菜、蚕桑、中药材、小杂粮六大特色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针对沁水现状城镇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的特点,以提高城镇 化水平,发挥集聚效应为原则对现有的城镇等级规模进行调整。规划 确定沁水县城镇体系由中心城镇、次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四 级构成。 (1)中心城镇:1个,即沁水县城 沁水县城是县政府驻地和县域内中心城镇,根据《人口和用地规 模专题》,规划至规划远期,县城常住人口9万、另常年保持1万人流 动人口规模,合计中心城区总人口10万人。是县域政治、交通、文化 和旅游服务中心,规划进一步增强其区域核心地位,更好地发挥经济 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职能。 (2)次中心城镇:2个,即端氏嘉峰特色城镇 端氏嘉峰特色城镇是全县的次中心城镇,规划常住人口8万,是 县域的经济中心,规划引导煤化工、煤层气和煤气电一体化产业的进 一步集聚,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 (3)重点镇:4个,即中村镇、郑庄镇、郑村镇、胡底乡 中村镇,县域重点旅游服务和工矿城镇,规划常住人口6千,是 沁水县西南生态旅游区片区的中心,以片区中心方式组织旅游服务和 农村服务,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 15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载体。 郑庄镇,县域重点旅游服务和新兴的工矿城镇,规划常住人口6 千,是东大煤矿和郑庄煤矿的生产服务基地,同时也是张庄水库休闲 旅游服务基地,通过产业集聚与规模扩张,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 特色城镇化进程。 郑村镇,县域重点工贸型城镇,规划镇区常住人口5千,是岳城 煤矿和侯村煤矿生产服务基地,规划通过产业集聚与规模扩张,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与特色城镇化进程。 胡底乡,县域新兴的工贸城镇,规划镇区常住人口2千,是玉溪 煤矿和樊庄煤矿生产服务基地,同时利用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 农产品加工和物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4)一般镇:4个,即柿庄镇、固县乡、十里乡、土沃乡 规划城镇人口1500—5000人。是乡村区域的管理中心与商品集散 地,主要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和旅游服务的第三产业。 二、《沁水县郑庄镇总体规划(2017-2035)》解读 (一)规划目标 将郑庄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交通便捷、基础设施现 代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以规划带动开发和建设,推动 新型居住片区、服务功能的建设,实现郑庄镇环境、社会、经济、文 化的可持续发展。 (1)高水平的城镇管理 (2)高效的经济活动 16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3)高能的基础设施 (4)高度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优质的生态环境 (6)优化的产业结构 规划力求找到: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 合点。 (二)产业发展规划 (1)农业发展与布局 郑庄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 是实现人民脱贫致富的保证。规划期内农业发展目标是:大力调整农 业结构,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产品规 模化输出基地,初步形成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改良种植结构,规划长远的蔬菜种植基地、、蚕桑养殖基地和林果种 植基地等。在丘陵侵蚀的沟谷内,大力栽种经济性林木。今后发展方 向是: 第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围绕特色种 植、发展特色农业。 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第二产业发展对策 第二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 源,结合沁水县工业的发展,开发镇域内以东大煤矿为首的煤炭、煤 层气资源,大力发展郑庄镇的工矿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17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3)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结合省道坪曲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另结合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在镇政府驻地,以及中乡、杨圪坨两个中 心村建设为工业及过往车辆服务的商贸服务业,以提高经济增长值。 三、《沁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解读 根据最新国土“三调”数据,项目地块现状为一般耕地,在沁水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项目所在地为建设用地。(详见与土地利用 规划关系图和与现状“三调”关系图)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沁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的要求。 四、《沁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性 成果解读 《沁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正在编制当中,规 划划定的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 边界。地块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独立工矿用地中。 五、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分析 1、用地评定 项目位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适建区,建设条件较好。地块地形坡 度在5%以下,场地内现状为空地。所在区域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 载力的要求,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周边山 体植被情况较好,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属 18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于一类用地。 2、交通 出行可通过东大矿矿区道路与S331连接,交通运输便利。 3、电讯设施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电信网络现已覆盖沁水县全境, 可以满足国际国内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信息服务。 4、电站并网条件 东大煤矿工业场地紧邻东大瓦斯电站南侧,建设有1座110kV变电 站。该站容量为2×50MVA,两回110kV电源分别引自坪北220kV变电站 和曲提110kV变电站,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条件良好。根据国家发改委 《关于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改能源〔2007〕 721号)规定,本项目所发电量优先在本矿区内自发自用,结合东大 瓦斯电站所在位置电网状况,本设计拟推荐东大煤矿110kV变电站作 为本项目并网点,本项目所发电量通过一回10kV联络线接入东大煤矿 110kV变电站,与电力系统并网。 5、外部辅助建设条件 本项目紧邻东大矿东大瓦斯抽采泵站场地,可利用瓦斯抽采泵站 场地的道路、电源、水源,项目建设快、投资省。 6、余热利用条件 瓦斯发电站位于东大瓦斯抽采泵站场地东北侧,电站的余热可作 为热源对抽采泵站供热,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 19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五章 建设开发控制体系 一、控制指标体系 本次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分为规定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类。 (1)规定性指标:是在规划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循、执行的部分, 控制内容与城市建设关系密切,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定性指标如下: 用地面积:指由用地界限围合的单一性质(可兼容)用地的净面 积,即扣除城市道路占用面积后实际可开发的用地面积。该项指标是 对用地平面大小的控制,在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时以实测面积为准, 单位为公顷。 用地性质:在用地开发建设时,必须遵循的土地使用性质,是对 用地使用功能和属性的控制。本次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 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所规定的“用地分类标准”对不 同性质的用地加以说明。 绿地率: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限,单位为 (%)。 容积率:用地内地上(±0.00m以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 比值上限,是表述地块开发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筑限高: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建筑限高的 控制为城市空间利用、城市轮廓线控制提供依据,单位为m。 建筑密度:用地内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 单位为(%)。它是控制地块容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 20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2)引导性指标:引导性内容是在开发建设管理时具有一定的 灵活性和弹性,在下一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参照执行 的指标,主要以规划建议为主。包括居住人口、界面控制,建筑色彩、 风格,公益性服务设施选址、部分支路、出入口位置等。 二、地块开发控制 1、地块界线 本次规划用地界线依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6月5日核发的 《关于山西金驹煤电化有限责任公司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 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进行划定,用地面积共0.6439公顷。 2、用地性质 (1)用地分类标准 本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采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 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用地分类分至二级类。 (2)用地性质 根据已经核发的选址意见书,项目地块建设内容为矿区产业发展 所配套的瓦斯发电项目,因此确定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3、建筑密度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未对地块建筑密度做出明确要 求,本次地块规划条件研究,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的思想,项目地块建筑密度参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转 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通知(晋政发【2017】28号)》, 工业用地建筑密度不低于30%进行控制,来满足地块建设发展需要。 21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4、容积率 确定地块容积率控制指标范围。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工业 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进行确定。 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应充分节约 集约用地。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非安全生产必需的绿地,不得 建设花园式工厂。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 设备,缩短工艺流程,鼓励建设多层工业厂房,鼓励工业企业合理利 用地上、地下空间。 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 局令第23号)执行,先进制造业分类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 计分类(2018)》(国统字〔2018〕111号)执行。土地等别按照依据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14)制定的城镇土地等别 执行。 结合项目特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地块发展的瓦斯发 电项目属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容积率控制要求为≥0.5。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且建 筑面积≤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不得分割转让。严禁建造成套 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22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5、建筑高度 项目地块用于发展瓦斯发电项目,结合同类型项目的特点,以及 项目工艺流程,最终确定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内。 6、绿地率 地块绿地率结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 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通知(晋政发【2017】28号)》,绿地率指 标控制要求为不超过20%,严格控制工业用地绿地率指标,杜绝花园 式工厂等粗放建设。 23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7、建筑后退控制 建设后退地块线参考《晋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后 退用地界线距离按下表规定,同时应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执行: 注:(1)临街建筑经双方建设单位协商同意,可整体设计、拼接 建设。(2)用地局限时,在满足消防、日照等要求的前提下,并经征 得界外相邻用地单位同意,建筑后退用地界线距离可不受上表限制。 (3)地块内的门卫室、自行车棚及其它小型附属建筑,经市城市规 划主管部门同意,后退用地界线的距离可适当缩小或贴地界建设。 (4) 地上建筑物突出物、地下建(构)筑物突出物,后退用地界线距离按 其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要求执行。 本次地块结合场地实际和建筑限高,地块东、南、北方向退后地 块边界4米,地块西侧方向退后地块边界3米,同时在满足消防、日照 等要求的前提下,并经征得界外相邻用地单位同意,建筑后退用地界 线距离可适当缩小。 8、停车位 24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根据《晋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 标参考值,结合项目地块实际情况,本次工业用地配建机动车停车位 指标下限值采用0.1车位/100㎡建筑面积。 9、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用地性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建筑密 绿地率 建筑限 容积率 质代码 名称 (公顷) 停车位 度(%) (%) 高(m) 0.1车位/100㎡ 1001 工业用地 0.6439 ≥0.5 ≥30 ≤20 15 建筑面积 三、建设风貌控制 1、建筑形式:工业建筑形式应该简约、优雅,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建筑立面和屋顶形式应体现矿区风貌。 2、建筑色彩:建筑色彩应符合矿区主色调,立面建筑及室内各部 位的色彩应简洁明快、调和,除有警示或者其他提示外,不宜采用对 环境和人员产生强烈刺激的色彩。 3、建筑不宜采用大面积反射玻璃幕墙。 4、第五立面 建筑屋顶造型、风格、色彩应符合村庄天际线、景观廊道、地标 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等要求,与建筑主体协调统一。 5、建筑材质 建筑外立面应采用美观耐久的材料。采用涂料的外墙应进行分隔 缝细化设计处理。 25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四、绿色建筑要求 本项目绿色建筑按照基本级设计,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控制: 1、合理进行建筑的规划布局设计,使建筑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 风。 2、采用简洁的建筑风格,造型要素简约。 3、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场地内人行道 路多采用透水路面,绿地设计高低起伏,有利于雨水渗透及保持。 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的规定。 5、通过多组方案比较,最终选择最优建筑体型,有利于节省造 价及节能设计。 五、地块建设要求 1、建筑间距要求:总图规划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规 范标准。 2、建设要求:建筑设计要求简洁明快,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 现地方特色。 3、海绵城市要求:项目建设应因地制宜的进行海绵设计,最大 限度地减少地块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将降雨就地 消纳和利用。 4、建筑节能:后期建设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改善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建筑的用能需求。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量。 26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六、模拟方案 1、总平面布置原则 1)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在 满足场地防洪排涝及场地稳定性的前提下,总体减少建筑物基础处理 工程量及场地平整工程量; 2)建、构筑物布置力求分区明确、紧凑合理、整齐美观,兼顾动 力设施的负荷距离,以减少室外管网敷设及运输线路长度; 3)平面布置与竖向设计统筹考虑,满足场地防洪及场内排水要 求; 4)了解风象、朝向,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建筑物之间 防火、防爆、防振及防噪、防尘的间距要求,满足建筑物自然通风、 日照、采光、室外管网敷设及室外景观设置的要求; 5)注重场地绿化、美化及硬化设计,塑造现代企业形象。 2、规划布局 根据本项目特点和各建(构)筑物的功能要求,结合项目地形、 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地布置本工程建(构)筑物,使地块 内总图布置符合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要求,同时又满足合理紧凑、 节省用地、共建共享的原则。 地块内主要建设有配电综合楼(包括生活用房,休息用房)、配 电室、发电机房、检修房、危废品暂存库及材料库、脱销工艺间和辅 助用房等,生活用房和休息用房只作为员工日常办公、休息,厂区内 员工不留宿过夜。 27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3、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 本着道路顺畅、满足消防的设计思路,内部道路宽度4.0m,道路 宽度满足使用需求及消防要求。 结合现状道路情况,设置地块主入口位于地块西侧。 (2)交通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外交通主要是通过西侧道路向南通过东大矿区道路与 S331相连。项目规模较小,不会对周边交通带来较大的压力。 4、附属绿地 绿化布置重点在场地围墙周边,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 和气候条件的花草树木。集中绿地布置与管理用房北侧,通过提升绿 化空间,力求创造一个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 5、模拟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1 总用地面积 ㎡ 6439 2 总建筑面积 ㎡ 4780 3 容积率 - 0.68 4 基底面积 ㎡ 2390 5 建筑密度 % 37 6 绿地率 % 18 28 备注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六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地块用地性质为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采用60m³/(h㎡·d)。地块面积为0.6439公顷, 则日用水量为40m³/d。 2、水源选择 水源从南侧东大矿区接入,地块内设储水箱。 二、排水工程规划 1、地块排水量估算 废 水 排 放 系 数 按 生 活 用 水 量 的 0.80 计 算 , 则 地 块 污 水 量 为 30.48m³/d。 2、排放方式及地点 项目区雨水通过明渠排至项目区周边农田。 项目区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集中处理。 三、电力工程规划 1、供电电源 项目区电源接自附近变电站,以电缆直埋方式引入项目地块内杆 式变压器。电力线路采用电缆穿钢管直埋敷设。 2、用电负荷 负荷预测地块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符合指标法计算,根据 29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地块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本地块用电量指标按500kw/h㎡计算,地块面积为0.6439公顷,则用 电负荷为321.95kw·h。 四、电信工程规划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电信网络现已覆盖沁水县全境, 可以满足国际国内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信息服务。 电磁辐射:建立良好的空域环境,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工业、医 疗设备、高压电力线等产生的电磁辐射,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不得对 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重点保护好电信中心、地面卫星接收站等 敏感区的空域环境。 五、供热工程规划 本项目供热主要为冬季采暖,热源由东矿区提供。 六、环卫工程规划 1、公共厕所 规划范围公厕结合建筑安排。 2、生活垃圾 规划在地块内部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垃圾经收集后统一分拣 运至最近的垃圾转运站。 七、消防工程规划 本项目位于西大村东大矿区北侧,当地供电、道路、电讯等消防 所需的基础设施良好。因此,本项目区域的消防自然条件尚可。 30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八、抗震工程规划 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准确的抗震验算,并根据《根据抗震设计规 则》中的规定对建筑物设防,电力电压装置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防止其受损。 31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七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法规制度 强化城乡规划的法律规定性和程序性,尽快修订城市规划管理办 法,出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使城市规划的编制、修改、调整、 实施纳入法制化程序。 二、公众监督 在规划编制及调整过程中,应将规划公示、公众参与纳入必须的 工作程序,通过公众监督以保障规划的实施、保障规划的公平性与公 正性。 三、规范建设管理 地块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规范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本规划控制指 标进行建设。禁止脱离本规划自行建设。 四、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周围企业的干扰 地块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企业产生一定的干扰,管理者要做好 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干扰。 32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第八章 结论 通过对地块所在区域相关规划的分析研究与现状实际情况的研 究,本报告最终确定该地块的用地性以及相关规划指标,作为规划管 理部门出让土地时的依据。 一、规定性指标 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用地性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质代码 名称 (公顷) 1001 工业用地 0.6439 建筑密 绿地率 建筑限 度(%) (%) 高(m) ≥30 ≤20 ≤15 容积率 停车位 0.1车位/100㎡ ≥0.5 建筑面积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且建筑面积≤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不得分割转让。严禁建造 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地块东、南、北方向退后地块边界4米,地块西侧方向退后地块 边界3米,同时在满足消防、日照等要求。 二、指导性指标 1、建筑形式 工业建筑形式应该简约、优雅,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建筑立面和 屋顶形式应体现矿区风貌。 2、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应符合矿区主色调,立面建筑及室内各部位的色彩应简 33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洁明快、调和,除有警示或者其他提示外,不宜采用对环境和人员产 生强烈刺激的色彩。 3、海绵城市要求 项目建设应因地制宜的进行海绵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块开发 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4、建筑节能 后期建设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 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化石能源消耗量。 5、建筑材质 建筑外立面应采用美观耐久的材料。采用涂料的外墙应进行分隔 缝细化设计处理。 34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附件 1、项目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35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2、《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山西金驹煤电化有限责任公司东大 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复函》。 36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37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 附图目录 1、 区位图 2、 现状及周边关系图 3、 与县城总体规划关系图 4、 与镇域产业布局关系图 5、 与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图 6、 与现状“三调”关系图 7、 与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关系图 8、 地块周边基础设施规划图 9、 模拟方案图 10、 模拟方案道路交通及消防规划示意图 11、 地块分图则 38

沁水县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研究论证报告公示.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