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2023年衡水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pdf
实际,广泛动员,深入研究,认真组织申报工作。重点申报范围 如下。 (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化水平。围绕“3+2”市域主 导产业和“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再造,分领域研制一批 具有重大引领示范意义的地方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等方面所需标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去产能、产 业链供应链、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原材料等方面优先)。 (二)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支撑力度。围绕节能节水、资源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放利用、生态修复和保护、绿色 产品评价及绿色生活等方面,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地下水污 染、清洁取暖、垃圾分类、空气治理、水质监测、河流管控、污 水处理、土地污染管控、粪便贮存处理、立体增绿、废旧产品回 收利用等方面所需标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技术、碳排放控制、生活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污染、绿色出 行、等方面优先)。 (三)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 链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构建肥料生产到应用的全流程、全要素标 准体系。推动农业新技术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 和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镇建设、节粮减损和适度加工、 脱贫攻坚等方面所需标准(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业、农业新品 种研发应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等方面优 先)。 (四)加快社会管理标准化进程。围绕保障公共安全、化解 金融风险、强化政务服务、提升城市管理、加强基本生活保障、 强化社区服务治理等领域,涵盖科技服务、现代商贸物流、物流 配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和养老托育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领域以及交通管理、基础设施、防灾减 灾、社会信用、文旅、教育、就业方面所需的标准(行政管理、 智慧监管、司法和法律服务、消防安全、安全生产、个体防护装 备、绿色快递包装、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民生工程、海绵城市 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家政服务、现代商贸 物流、无障碍设计、养老托育服务和相关用品、康复辅助、未成 年保护、职业教育、全民健身、公共文化、共享经济、质量管理、 文化旅游、节粮减损、制止餐饮浪费等方面优先)。 (五)建设创新衡水培育新动能。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信 息技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两化融合、军民融合等领域所需 标准。 (六)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针对特色产业、特定行业标 准体系建设所需的标准。 (七)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引领方面所需的标准。 (八)落实国家、省、市重要会议、文件、领导批示等方面 所需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再制定“一般性工业产 品标准、产品检验方法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将地方标准制定范围依法严格限定在“满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 等特殊技术要求”的范围内。 二、申报程序 衡水市地方标准的提出单位为市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直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业地方标 准的申报;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区域性特殊要求以 及有关市场监管业务标准项目的申报。衡水市社会团体、企业事 业组织以及公民(标准起草单位)均可提出地方标准项目建议。 (一)认真预研,积极申报。各标准起草单位应对拟制定地 方标准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科学的评估、论证等前期 预研,认真填报《衡水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书》。为保障 地方标准申报项目的成熟度,地方标准立项申报时,应提供地方 标准项目草案,不能提供草案的,应提供标准主要内容等材料。 (二)确定归属,报送初审。各标准起草单位在申报前可通 过有关网站进行查询,避免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省、市已发布或列入计划的地方标准重复。标准第一起草单位盖 章后,根据标准归属行业进行选择提出单位,报送提出单位进行 初审。 (三)严格初审,按时报送。各标准提出单位要严格把关, 在收到起草单位报送的计划任务书后,应对标准制修订的必要 性、可行性和急需程度,起草单位和起草人的业务能力,以及避 免与现行有效标准重复等方面进初审,初审通过后,在项目任务 书上填写审查意见并盖章(初审工作可交相应的专业标准化技术 附件 衡水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书 标 准 名 称 第一起草单位(盖章) 项 目 负 责 人 社 会 信 用 代 码 申 报 时 间 年 月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 日 标准名称 所属行业 制定或修订 修订原标准号 标准起草单位 (参与起草的单位 全部列入) 标准提出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采用国际标准或 国外先进标准名 采标程度 称及代号 等 同 □ 修 改 非 等 效 □ 1.拟制定或修订地方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说明我市及国 内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技术成熟程度及试验验证情况、 相关科研基础或生产实践经验等,本页不够可加页): 2.拟制定(修订)地方标准在贯彻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标准适用范 围、创新点和主要技术内容(建议另附标准草案): 3.拟制定(修订)地方标准与国际、国内同类标准现状分析(有同类 国际或国内标准的应一一列出,并进行对比分析): 4.工作计划安排(包括标准草案起草、征求意见、试验验证、标准送 审、专家审定、上报批准的时间安排): 5.项目主要负责人简历(含工作及学术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成 果,在标准编写、审查、推广实施方面的经历等。): 6.地方标准起草人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专业 7.主要起草单位意见: 单位(章) 批准人签名 年 月 日 8.标准提出单位意见(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单位(章) 批准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表中第 7 和第 8 栏目内容不应分开,应设置在同一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