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排渣场报告.pdf

非常perfect96 页 9.538 MB下载文档
排渣场报告.pdf排渣场报告.pdf排渣场报告.pdf排渣场报告.pdf排渣场报告.pdf排渣场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9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排渣场报告.pdf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单位: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一月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名称: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单位: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送审时间: 二〇二三年一月 目 录 1 前 言 .................................................... 1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 1 1.2 复垦方案摘要 ......................................... 1 2 总 则 .................................................... 5 2.1 编制目的 ............................................. 5 2.2 编制原则 ............................................. 5 2.3 编制依据 ............................................. 6 3 项目概况 ................................................. 8 3.1 项目简介 ............................................. 8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 9 3.3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 12 3.4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状况 ............................ 12 3.5 项目区移民搬迁状况 .................................. 14 3.6 项目区土壤状况 ...................................... 14 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 16 4.1 土地损毁分析 ........................................ 16 4.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17 4.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 18 4.4 土资源平衡分析 ...................................... 23 4.5 复垦目标任务 ........................................ 24 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 25 5.1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 25 5.2 土地复垦标准质量指标体系 ............................ 25 5.3 预防控制措施 ........................................ 26 5.4 复垦措施 ............................................ 26 5.5 监测措施 ............................................ 28 5.6 管护措施 ............................................ 29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30 6.1 工程设计原则、标准和目标 ............................ 30 6.2 工程设计 ............................................ 31 6.4 工程量汇总表 ........................................ 44 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 45 7.1 编制说明 ............................................ 45 7.2 估算成果 ............................................ 50 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63 8.1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 .................................... 63 8.2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 63 8.3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 .................................... 63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 65 9.1 社会效益 ............................................ 65 9.2 生态效益 ............................................ 65 9.3 经济效益 ............................................ 66 10 保障措施 ............................................... 67 10.1 组织保障措施 ....................................... 67 10.2 费用保证措施 ....................................... 67 10.3 监管保证措施 ....................................... 69 10.4 技术保证措施 ....................................... 69 10.5 公众参与 ........................................... 70 10.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 75 11 编制成果 ............................................... 77 11.1 报告 ............................................... 77 11.2 附图 ............................................... 77 11.3 附件 ............................................... 77 1 前 言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矿区面积为 16.6720km2,生产规模为 120 万吨 /年,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山西省原平市神源矿山有 限公司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并于 2021 年 11 月 取得相关批复,该设计方案内不包含排渣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原平市 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神源矿山共有四个排渣场,分别为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4#排 渣场。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 行了调查,收集了相关的基础资料,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现状,确 定了项目土地复垦范围、复垦目标及工艺,制定了土地复垦计划,编制了《原平 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现呈原平市自然资源局 评审。 1.2 复垦方案摘要 1.2.1 服务年限 四个排渣场于 2022 年 12 月之前已经建成,使用年限为 2 年时间,即为 2023 年 2 月至 2025 年 1 月。本复垦方案考虑 1 年的复垦期,3 年的管护期,确定本 方案的服务年限为 6 年,即从 2023 年 2 月至 2029 年 1 月,方案编制资料基准年 为 2022 年。 1.2.2 方案涉及面积 1#排渣场用地面积为 2.8229hm2,2#排渣场用地面积为 2.1528hm2,3#排渣 场用地面积为 0.5526hm2,4#排渣场用地面积为 1.0500hm2。 方案涉及各类用地面积表详见表 1-1。 1 表 1-1 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情况表 单位:hm2 序号 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 用地范围 1 1#排渣场 2 占地面积 小计 合计 勘界确定的范围线 2.8229 2.8229 2#排渣场 勘界确定的范围线 2.1528 2.1528 3 3#排渣场 勘界确定的范围线 0.5526 0.5526 4 4#排渣场 勘界确定的范围线 1.0500 1.0500 1#排渣场 2.8229 2.8229 2#排渣场 2.1528 2.1528 3#排渣场 0.5526 0.5526 4#排渣场 1.0500 1.0500 已损毁 9 拟损毁 取土场 0.9827 0.9827 10 复垦区 用地面积 7.5610 7.5610 11 复垦责任范围 复垦区-留续使用面积 7.5610 7.5610 1.2.3 土地损毁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本次项目共损毁土地面积为 7.5610hm2,全部为已损毁其中 1#排渣场损毁面积为 2.8229hm2,损毁方式为压占损毁,损毁程度为重度;2#排 渣场损毁面积为 2.1528hm2,损毁方式为压占损毁,损毁程度为重度;3#排渣场 损毁面积为 0.5526hm2,损毁方式为压占损毁,损毁程度为重度;4#排渣场损毁 面积为 1.0500hm2,损毁方式为压占损毁,损毁程度为重度。 拟损毁土地面积 0.9827hm2,全部为取土场损毁,其中 1#取土场损毁面积为 0.6630hm2,损毁方式为挖损,损毁程度为重度;2#取土场损毁面积为 0.3197hm2, 损毁方式为挖损,损毁程度为重度;各类土地损毁情况详见表 1-2。 2 1-2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地类 编码 地类 名称 地类 编码 地类 名称 01 耕地 0103 旱地 0301 乔木 林地 灌木 林地 其他 草地 采矿 用地 03 林地 04 草地 0404 06 工矿用 地 其他 土地 0604 12 0305 1203 各类土地损毁情况表 单位:hm2 1#排 渣场 压占 2#排 渣场 压占 3#排 渣场 压占 4#排 渣场 压占 1#取 土场 挖损 2#取 土场 挖损 重度 重度 重度 重度 重度 重度 0.641 7 0.123 8 0.1238 0.4607 0.193 5 2.152 8 0.663 0 0.319 7 0.5526 2.8229 2.152 8 0.5526 1.1762 5.0676 0.091 田坎 合计 0.6417 0.4607 2.3622 合计 1.05 0.091 0.319 7 0.663 7.561 1.2.4 土地复垦目标 在本项目服务期内复垦责任范围为 7.5610hm2,全部为重度损毁。 根据复垦责任范围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项目规划复垦总面积为 7.5610hm2, 其中:旱地 1.3911hm2 ;乔木林地 1.0877hm2 ;灌木林地 1.1508hm2 ;其他草地 3.5032hm2;农村道路 0.141hm2;沟渠 0.09hm2;田坎 0.1972hm2。 土地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照详见表 1-3。 表 1-3 一级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照表 二级 面积(hm2) 变幅 2 复垦前 复垦后 (hm ) (%) 01 耕地 0103 旱地 0.6417 1.3911 0.7494 9.91 03 林地 0301 0305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0.1238 0.4607 1.0877 1.1508 0.9639 0.6901 12.75 9.13 04 06 草地 工矿用地 0404 0604 其他草地 采矿用地 1.1762 5.0676 3.5032 2.327 -5.0676 30.78 -67.02 交通运输用地 1006 水域及水利设 1107 施用地 其他土地 1203 合计 农村道路 0 0.141 0.141 1.86 沟渠 0 0.09 0.09 1.19 田坎 0.091 7.561 0.1972 7.561 0.1062 0 1.40 0 10 11 12 1.2.5 复垦投资 本方案复垦土地面积 7.5610hm2;静态总投资为 156.82 万元,静态投资为 3 20.74 万元/hm2,静态亩均 1.3827 万元;动态总投资为 188.15 万元,动态投资为 24.88 万元/hm2,动态亩均 1.6589 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 126.73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81%; 其他费用 16.4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0.46%; 监测与管护费 4.81 万元,占总投资的 3.07%; 基本预备费 8.88 万元,占总投资的 5.66%。 4 2 总 则 2.1 编制目的 根据国务院令第 592 号《土地复垦条例》第一条,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 矿排渣场在堆放过程中,因压占等造成损毁的土地,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而使其 恢复并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特编制本方案。具体目的如下: (1)保障被损毁土地的及时复垦和恢复,保障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 矿排渣场影响到的土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同时保障恢复和重建项目区的生态环 境; (2)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 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等提供依据; (3)更好地贯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关精神,落 实《土地复垦条例》,必须切实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 (4)本方案的编制对指导科学复垦,合理安排复垦项目时空分布,优化项 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再造良好的项目区生态系统,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编制原则 根据原平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 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本方案从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损毁土地植 被面积,将土地复垦视为项目区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复垦工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将土地复垦和项目区建设结合起来,尽量缩短土 地复垦工作的时间。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在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家政策,并充分考虑项目区生产 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以达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目的。 5 (3)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充分考虑项目区特性和土地适应性,体现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 益佳,操作性强,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土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2.3 编制依据 2.3.1 法律法规 (1)《土地复垦条例》(2011 年 3 月 5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 (3)《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2014 年 10 月 1 日); (4)《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9 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 年 1 月实施)。 2.3.2 政策文件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 号);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 年 7 月); (4)《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 部 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65 号);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 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 号)。 2.3.3 技术标准 (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 通则); (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6-2011 建设项目)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 号);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 (6)《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 (7)《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6 2.3.4 技术资料 (1)原平市 2020 年度第三次国土调查变更数据; (2)《原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局部修改方案》; (3)《山西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22 年第 4 期。 2.3.5 主要计量单位 (1)面积:m2,hm2; (2)长度:m,km; (3)数量:株,kg; (4)土方工程量:m3,万 m3; (5)复垦单价:元/亩,元/hm2; (6)复垦费用:元,万元(人民币)。 7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3.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工程类型:建设类项目; (3)项目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4)复垦投资:静态总投资为 156.82 万元,动态总投资为 188.15 万元; (5)服务期限:2023 年 2 月至 2029 年 1 月; (6)复垦规模:7.5610hm2。 3.1.2 生产项目概况 本项目共涉及四个排渣场,分别为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4#排 渣场。 1#-3#排渣场位于令狐村,主要堆放矿区 1 号系统产生的废渣,利用自卸车 辆将产生的废渣转运至排渣场,通过自卸方式倾倒入排渣场,废渣采用自上而下 分层填渣的方式进行填埋,分层厚度为 3m,每层填筑完成后再利用挖掘机、装 载机等机械设备将废渣摊铺、压实。 1#排渣场依托沟谷形成, 占地面积为 2.8229hm2,最终堆放平台高程为 1305m, 边坡底部标高为 1240m,高差相差 65 米,高程每隔 10 米设置一处马道平台。台 阶预留宽度均为 5m,坡角为 35°。坡脚设浆砌片石挡土墙,高 3.5 米,基础埋 深 1.5 米。 2#排渣场占地面积为 2.1528hm2,位于沟谷内,最终堆放平台高程为 1308m, 边坡底部高程为 1250,高差相差 58m,高程每隔 10 米设置一处马道平台。台阶 预留宽度均为 5m,坡角为 35°,坡脚设浆砌片石挡土墙,高 3.5 米,基础埋深 1.5 米。 3#排渣场为东西宽约 120m,南北长约 0-30m 的斜坡,坡度约 30-40°,占 地面积为 0.5526hm2。 4#排渣场位于下长乐村,主要堆放矿区 2 号系统产生的废渣,占地面积为 1.0500hm2,最终形成一个顶部高程为 887m 的大平台,底部高程为 883m 的斜坡, 8 高差相差 5 米,边坡比为 1:2.5。 1#-4#排渣场使用完毕后同时在取得相关部门的验收后,开始进行复垦。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 地理位置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项目区位置见图 3-1。 项目区位置 图 3-1 项目区位置图 3.2.2 地形地貌 原平市东西环山,中部为冲积盆地。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向滹沱河及其支流 倾斜,在原平附近形成南北带状平川。东部属五台山余脉,在境内多为黄土丘陵, 沟壑纵横,地表起伏较缓,最高峰鹰悉梁海拔 1979m;西部云中山岭峻山险,峡 谷曲折,多为石山、主峰水背尖海拔 2364m;西北部为恒山支脉-崞山,山峰连 绵起伏,形成与宁武朔县交界的天然屏障,最高峰海拔 2252m。中部为滹沱河谷 地,地势平坦,是市内主要农作区。境内河流以滹沱河最大,由北而南纵贯全市。 此外,其支流永兴河、阳武河亦属市内重要河流。 9 3.2.3 气候 原平市属温带忻定盆地半干旱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但平川、丘陵区冬长 夏短,多数山区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各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 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宜人。 由平川区向西和东气温逐渐降低,云中山区及五台山脚下为两个低温区。本 市年平均气温 8℃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9℃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 24℃。原平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00mm。平市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很大。各季降水量的 分配很不均匀。各种性质的降水日数以小雨为最多。 3.2.4 土壤 项目区多数土壤类型为褐土性土,土层较厚。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纪马兰黄 土和黄土状物质,山地多为残、坡积物,成土条件和过程与土类相似,具有粘化、 钙积特性。 褐土性土发育于黄土母质,自然植被稀疏、低矮,以旱生型为主。质地轻, 沙壤,土性软绵;土体无发育层次,母质特点明显;土壤干旱,气热有余,水分 不足。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和养分条件相对比较贫瘠。土壤中铁、锌、锰、 硼等不缺,铜含量较丰富,钼极缺。区域地面破碎,沟壑纵横,水蚀、风蚀、沟 壑发育,侵蚀严重。 褐土性土的表土呈褐色至棕黄色,剖面中、下部有粘粒和钙的积聚,呈中性 至微碱性反应。土壤剖面构型为有机质积聚层—粘化层—钙积层—母质层。 3.2.5 生物 (1)天然植被 本项目位于原平四苏龙口镇境内,种植的农作物玉米、高粱、谷子、小麦为 大宗为主,经济林木以甜菜、油料、烟叶、药材、麻、棉花为主。 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自然植被较少,以低矮草本植物为主,自然生长的乔 木少见。丘陵区多分布于农田以外的非耕地和沟谷地,属典型的旱生植物群落, 平原区以农田为主,生态因子较简单。 10 图 3-2 植被图 (2)动物 根据对现场周边的调查,场地范围内野生动物很少,无珍稀、濒灭动物物种。 不存在自然保护区及风景游览区,也无需保护的重点文物、建筑等场所。 3.2.6 水文 (1)地表水;原平市地表水较为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滹沱河、阳武河、 云河等,均属海河流域。境内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 5.554 亿㎡。 (2)地下水;原平市地下水资源是山西省内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按其埋 藏条件可分为浅水层和深水层两种。浅水层埋藏于地下浅部,在阳武河冲积扇中 下部北岗河以东地区含水层为沙砾石层埋藏深度 4-8m,含水曾厚度 4-5m,在北 岗河两侧及以西地区含水层以粉细沙为主,埋藏深度 1-8m。深部含水层埋藏深 度均在 40m 以下,并有粘质砂土或砂质土相隔,这类地区透水性较弱,对污染 物的吸附性强,是深部承压水的天然展屏障。 3.2.7 地质 场地地形相对高差不大,地形特征为黄土丘陵地貌特征,地下水位较深,场 地地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黄土(Q4ml)和粉质粘土(Q3al+pl)。沟谷底部尚 见有石炭系(C)砂岩,没有断层及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各地基土层特征简 述如下: 第①层:耕土(Q4ml),主要为褐黄色粉土状耕土、含云母、氧化物、植物 11 根系、少量菌丝,有虫孔,稍湿,松散~稍密状。厚度 1.00~1.50m,平均厚度 1.13m, 在坝肩及坝址处均有分布。 第②层:湿陷性粉土(Q4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含云母、氧化物、 植物根系、少量菌丝,偶见姜石出现,有虫孔,为自重湿陷性粉土层,湿陷等级 为Ⅱ级(中等),实测标贯击数 7~12 击,平均 9.5 击。 该层层底埋深 7.00~15.00m,厚度 6.00~14.00m,平均厚度 10.67m,在坝 肩处湿陷深度为 15.0m,坝址处湿陷深度为 7.0~13.2m。 第③层:粉土(Q4al+pl),褐黄色,稍湿,中密,含云母、氧化物、少量菌 丝,偶见姜石出现,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实测 标贯击数 10~17 击,平均 14.2 击,该层仅在坝址处揭穿。该层厚度 1.20~15.00m, 平均厚度 4.68m。 第④层:粉质粘土(Q3al+pl),褐色,稍湿,可塑~硬塑,含煤屑、氧化物、 少量菌丝,偶见姜石出现,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实 测标贯击数 11~25 击,平均 20.5 击。厚度 13.40~15.90m,平均厚度 14.67m, 第⑤层:砂岩(C),灰色,工程勘察有 4 个钻孔揭露该层,最大揭露深度 30.00m,最大揭露厚度 7.5m,主要成分为砂岩、页岩互层、岩芯破碎、裂隙发 育,强风化~中等风化,本次勘察未穿透该层。 3.3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本项目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 苏龙口镇位于原平市东部,全镇总面积 22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55560 亩, 辖 31 个行政村,15286 人。 表 3-1 县 (市) 原平 市 乡镇 苏龙 口镇 年份 项目区苏龙口镇近三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 土地面积 (亩) (亩) (km2) 人均纯收入 (元) 2019 55560 3.63 222 4230 2020 55560 3.63 222 4252 2021 55560 3.63 222 4301 3.4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状况 3.4.1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类型 根 据 原 平 市 2020 年 度 第 三 次 国 土 调 查 变 更 数 据 , 复 垦 责 任 范 围 共 计 12 7.5610hm2,其中旱地 0.6417hm²,乔木林地 0.1238hm²,灌木林地 0.4607hm²,其 他草地 1.1762hm²,采矿用地 5.0676hm²,田坎 0.091hm²,依据原平市“三区三 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成果,套合本次复垦责任区范围,经核实,复垦责任 区范围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依据原平市“三区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数据,核实 后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复垦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详见表 3-2。 表 3-2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现状表 类型 行政村名 称 01 03 04 耕地 林地 草地 0103 旱地 1#排渣场 令狐村 2#排渣场 令狐村 3#排渣场 令狐村 4#排渣场 下长乐村 1#取土场 令狐村 2#取土场 下长乐村 合计 0301 乔木林 地 0.6417 0.1238 0.6417 0.1238 0305 灌木林 地 0.4607 0404 其他草 地 0.1935 0.663 0.3197 1.1762 0.4607 06 工矿用 地 0602 采矿用 地 2.3622 2.1528 0.5526 12 其他土 地 1203 田坎 0.091 5.0676 合计 (hm2) 0.091 2.8229 2.1528 0.5526 1.05 0.663 0.3197 7.561 3.4.2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权属状况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共计 7.5610hm2,范围内土地属于下长乐村、令狐村集体 所有。土地权属明确,不存在争议土地。详细的土地权属见表 3-3。 表 3-3 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权属表 01 03 04 类型 权属单 位名称 坐落单 位名称 权属 性质 耕地 0103 旱地 1#排 渣场 2#排 渣场 3#排 渣场 4#排 渣场 1#取 土场 2#取 土场 林地 0301 乔木林 地 0305 灌木 林地 0.460 7 草地 0404 其他 草地 06 工矿 用地 0602 采矿 用地 2.362 2 12 其他 土地 1203 合计 (hm2 ) 田坎 2.8229 令狐村 令狐村 集体 令狐村 令狐村 集体 2.152 8 2.1528 令狐村 令狐村 集体 0.552 6 0.5526 下长乐 村 下长乐 村 下长乐 村 刘家庄 村 令狐村 下长乐 村 集体 0.641 7 0.1238 0.1935 0.091 1.05 集体 0.663 0.663 集体 0.3197 0.3197 13 0.641 7 合计 0.1238 0.460 7 1.1762 5.067 6 0.091 7.561 3.5 项目区移民搬迁状况 本项目区范围内无移民搬迁。 3.6 项目区土壤状况 林地剖面取自原平市苏龙口镇下长乐村一带,土壤类型为褐土,图斑编号为 680,占地类型为有林地,典型土壤剖面见图 3-3,土壤剖面主要化学属性指标见 表 3-4。 土类 剖面 特征 地类 乔木林地 图斑编号 680 剖面位置 下长乐村 成土母质 黄土 剖面形态 剖面构造:A:表土层 0-15cm 疏松多孔,暗质,土层边界 平整,潮湿,团粒结构。B: 心土层 15-30cm 较紧实,土 层边界明显,潮湿状态,有 块状砾石,土壤常呈片状结 构。C:底土层 30-80cm 颜色 浅,根系少,植物生长后期 的长势可能受此层的影响。 褐土 性土 图 3-3 表 3-4 林地土壤剖面图 项目区土壤剖面理化性状 地 类 深度 (cm) 有机质 (%) 碱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pH 值 容重 (g/cm3) 有效 土层 厚度 (m) 林 地 0-25 25-50 50-100 0.85 0.73 0.55 87 70 65 9.02 8.05 6.21 95.23 82.56 61.25 7.9 8.0 7.8 1.32 1.35 1.37 0.7 注:数字来源于《山西省土壤志》。 草地剖面取自原平市苏龙口镇下刘家庄村一带,土壤类型为褐土,图斑编号 为 346,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典型土壤剖面见图 3-4,土壤剖面主要化学属性 指标见表 3-5。 14 土类 剖面 特征 地类 其他草地 图斑编号 346 剖面位置 刘家庄村 成土母质 黄土 剖面形态 剖面构造:A:表土层 0-15cm 疏松,暗质,土层边界平整, 潮湿,团粒结构。B:心土 层 15-40cm 较紧实,土层边 界平整,潮湿状态,有块状 砾石,土壤常呈片状结构。 C:底土层 40-80cm 颜色浅, 根系少,植物生长后期的长 势可能受此层的影响。 褐土 性土 图 3-4 表 3-5 地 类 草 地 草地土壤剖面图 项目区土壤剖面理化性状 深度 (cm) 有机质 (%) 碱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pH 值 容重 (g/cm3) 0-25 25-50 0.79 0.65 84 68 12.45 7.56 85.62 70.02 8.1 8.0 1.32 1.37 50-100 0.52 50 6.15 54.12 8.1 1.40 注:数字来源于《山西省土壤志》。 15 有效 土层 厚度 (m) 0.3 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4.1 土地损毁分析 4.1.1 土地损毁的环节和时序 本项目对土地的损毁发生在建设期及复垦期,排渣场对土地的压占破坏,取土 场对土地的挖损破坏,两者都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地表植被破坏。故使用结束后, 需及时对占用土地进行土地复垦。土地损毁环节和时序表见下表 4-1。 表 4-1 损毁 已损毁 拟损毁 土地损毁环节和时序表 损毁单元 损毁时间 损毁类型 1#排渣场 2023 年 1 月前 压占 2#排渣场 2023 年 1 月前 压占 3#排渣场 2023 年 1 月前 压占 4#排渣场 2023 年 1 月前 压占 取土场 复垦期 挖损 4.1.2 已损毁土地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截止方案编制时项目区损毁单元有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 渣场、4#排渣场。1#排渣场损毁面积为 2.8229hm2,其中灌木林地 0.4607hm2,采矿 用地 2.3622hm2;2#排渣场损毁面积为 2.1528hm2,全部为采矿用地;3#排渣场损毁 面积为 0.5526hm2 ,全部为采矿用地;4#排渣场损毁面积为 1.05hm2 ,其中旱地 0.6417hm2,乔木林地 0.1238hm2,其他草地 0.1935hm2,田坎 0.0910hm2;土地损毁 类型为全部为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 表 4-2 已损毁土地面积汇总表 单位:hm² 类型 01 03 04 耕地 林地 草地 0103 旱地 1#排渣场 2#排渣场 3#排渣场 4#排渣场 合计 0.6417 0.6417 0301 乔木林 地 0.1238 0.1238 0305 灌木林 地 0.4607 0.4607 0404 其他草 地 0.1935 0.1935 16 06 工矿用 地 0604 采矿用 地 2.3622 2.1528 0.5526 5.0676 12 其他土 地 1203 合计 损毁 方式 损毁 程度 压占 压占 压占 压占 重度 重度 重度 重度 田坎 0.091 0.091 2.8229 2.1528 0.5526 1.05 6.5783 4.1.3 拟损毁土地统计 (1)统计内容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要求》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土地 损毁统计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土地损毁的方式; ②损毁土地的面积; ③损毁土地地类; ④土地损毁程度。 (2)统计方法 根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 土地损毁统计内容为取土场损毁土地的范围、面积及程度等。 (3)统计结果 根据复垦期对土方的需要,在项目区拟设置两处处取土场,总面积 0.9827hm2,损毁地类均为其他草地,1#取土场位于令狐村,面积 0.6630hm2,2# 取土场位于下长乐村,面积 0.6630hm2,2#取土场位于下长乐村,面积 0.3197hm2, 取土场主要位于山区,取土方式为山包型取土,取土过程中将山包取平。取土场 平均取土厚度约为 3m。损毁地类为其他草地,土地损毁类型为挖损,损毁程度 为重度。 结果汇总详见表 4-3。 表 4-3 拟损毁土地面积汇总表 单位:hm² 04 功能分区 拟损毁 草地 0404 合计 损毁 方式 损毁 程度 其他草地 1#取土场 0.6630 0.6630 挖损 重度 2#取土场 0.3197 0.3197 挖损 重度 总计 0.9827 0.9827 4.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 弃渣场来往车辆将弃渣倾倒至弃渣场,利用场内挖掘机、装载机等进行弃渣 回填、摊铺、平整、压实等施工时,由于物料之间相互挤压会产生扬尘(无组织 17 粉尘)。其扬尘产生量,弃渣场来往车辆将弃渣倾倒至弃渣场,利用场内挖掘机、 装载机等进行弃渣回填、摊铺、平整、压实等施工时,由于物料之间相互挤压会 产生扬尘(无组织粉尘)。因弃渣场弃渣、回填、平摊、压实等作业,其场内及 库周刚挖掘的公路上有机动车来往,其机动车往来过程将产生机动车扬尘。 (2)废水 弃渣倾倒、摊平、碾压作业,为了防治扬尘,需对作业过程进行洒水。弃渣 堆洒水控制不当可能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污水流出场地可能污染地表水。 (3)水土流失 1、水土保持原则 该项目水土保持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当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的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 重效益”的方针。同时,方案编制也应符合地区生态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 2、治理目标 通过方案中各种防治措施的实施,实现“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新 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工程设施安全得到保障,下泄的泥沙显著减少,生态环 境明显改善”的水土流失防治基本要求。根据规范,水土保持措施要达到以下治 理目标: 1)对用地范围内原有水土流失进行防治。 2)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持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 坏。 3、主要治理措施 ①排渣场停止使用后需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 ②植被恢复所用草种和灌木应选用当地草种和灌木。 4.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在全面了解复垦区土地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土 地损毁情况的前提下,从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 了解土地各因子在生态环境中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全面衡量复垦前某种用途土 地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从而为待复垦土地确定最佳复垦方向提供依据。 18 4.3.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 (1)可垦性和最佳效益原则 在确定被损毁土地的利用方向时,应首先考虑其可垦性和综合效益,选择最 佳的利用方向,根据被损毁土地的状况是否适宜复垦为某种用途的土地,或以最 小的复垦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考虑到项目建设对项目区 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重点考虑生态效益,以恢复生态环境功能为主、美化项目 区及周边环境。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影响待复垦土地利用方向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条件中的土壤、气候、水文、 地形地貌、生物、交通、原有利用现状、土地损毁类型和损毁程度、社会需求等 多方面,因此在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但是, 各种因素对于不同区域土地复垦利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土地利用起主导作 用的因素为主导因素,这些主导因素是影响复垦利用的决定性因素,按主导因素 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向。 (3)因地制宜和农用地优先原则 在确定待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时,应根据评价单元的自然条件、区位和损毁 状况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向。根据适宜性,有条件的情 况下,要优先复垦为农用地,但不能强求一致。复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出现的 不同特点,应及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免造成待复垦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复垦区被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既要考虑它的自然属性(如土壤、 气候、地貌、损毁程度等),也要考虑它的社会属性(如种植习惯、业主意愿、 社会需求和资金来源等),两者结合确定复垦利用方向。 (5)与地区土地总体规划、农业规划等相协调 在确定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时,不仅要考虑被评价土地的自然条件和损毁状 况,还应考虑区域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规划等,统筹考虑本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 4.3.2 适宜性评价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详细调研项目区土地损毁前的利用现状、生产水平和损 19 毁后土地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参考土地损毁统计的结果,依据国家及行业的标 准《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土地复垦条例》等,结合本地区的复垦经验,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被损毁土地的生态环境,确定复垦利用方向。 4.3.3 适宜性评价对象的确定 本方案针对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4#排渣场、取土场损毁的土 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4.3.4 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是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工作单元,划分的基本要求是:单元性质 相对均一或相近;单元之间具有差异性,能客观反映土地在一定时期和空间上的 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目前,从国内外工作实践来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大致有四 种方式:一是以土地类型单元作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现 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二是以土壤分类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 土壤分类体系;三是以生产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四是以行政区划单位作为 评价单元。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方法采用第三种,即以生产地 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项目区复垦土地是对临时用地的重新开发,无土地利用类型单元或生 产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 其次,项目区复垦土地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到挖损、复垦一体化工艺的影响, 不同于原地貌土壤类型,其地表物质组成为土岩混合物,因而不能用土壤普查资 料的土壤类型单元做评价单元划分依据。 第三,在堆放过程中,压占和挖损实质是地貌重塑,因此,项目区待复垦土 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应根据人工堆垫地貌特征及人工扰动土地特征来进行。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对项目区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划分 结果见表。 表 4-4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 单元划分 1#排渣场 面积(hm²) 平台 1.1367 马道 0.4296 20 单元划分 2#排渣场 3#排渣场 4#排渣场 面积(hm²) 边坡 1.2566 平台 0.5132 马道 0.313 边坡 1.3266 边坡 0.5526 平台 0.6056 边坡 0.4444 取土场 0.9827 合计 7.561 4.3.5 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项目复垦的可行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复垦工作 更有效的进行。由于露天开采限制因子对于复垦方法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而 极限条件法是将土地质量最低评定标准作为质量等级的依据,能够较好的体现此 方面,同时,极限条件法评定出的土地等级一般偏低,也能够通过评价比较清晰 的获得进行复垦工作的各个限制性因素。因此,采用极限条件法评价本项目土地 复垦的适宜性可满足要求。 4.3.6 适宜性类型等级划分 本方案根据当地土地实际分为宜农类、宜林类和宜草类三种地类,每类型又 分为 1、2、3、三个适宜等级及不适宜级(适宜等级外),详见表 4-5。 表 4-5 项目 宜农 类地 宜林 类地 宜草 类地 1 等地 栽植 限制性 无 2 等地 土地适宜性类型等级划分表 好 破坏 程度 轻微 少 中 较大 农作物 坡度平缓,具一定肥力 3 等地 较大 差 严重 农作物 坡度陡,肥力差,需整治 1 等地 无 好 轻微 林木 技术要求一般,产量高 2 等地 少 中 较大 林木 有一定技术要求,产量中等 3 等地 较大 差 严重 林木 技术要求高,产量低 1 等地 无 好 轻微 草类 生态环境好,易恢复 2 等地 少 中 较大 草类 生态环境一般,较易恢复 3 等地 较大 差 严重 草类 生态环境差,较难恢复 等级 质量 21 适宜类 其它 农作物 地形平坦肥力高适宜机耕 4.3.7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 4-6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 限制因素及分级指标 耕地评价 林地评价 牧草地评价 <10 1 1 1 11~30 2 1 1 31~50 3 2 2 >50 4或3 3 3 <5 1 1 1 5~15 2 2或1 2 15~25 3 2 3 >25 4 2或3 4或3 壤土 1 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 粘土、砂土 2或3 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 砂质、砾质 4 4或3 3 石质 4 4 4 ≥100 1 1 影响不大 50~100 2 1 影响不大 30~50 3 1 影响不大 <50 4 2或3 影响不大 >10 1 1 1 10~6 2~3 1 1 <6 3或4 2或3 2或3 土壤侵蚀(%) 坡度(°) 地表组成物质 覆土厚度(cm) 土壤有机质(g.kg) 4.3.8 适宜性评价结果 损毁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如下表 4-7 各评价单元复垦方向 单元划分 面积(hm²) 复垦方向 平台 1.1367 乔木林地 马道 0.4296 灌木林地 边坡 1.2566 其他草地 平台 0.5132 灌木林地 马道 0.313 灌木林地 边坡 1.3266 其他草地 边坡 0.5526 其他草地 平台 0.5654 旱地 边坡 0.4846 其他草地 取土场 0.9827 旱地 合计 7.5610 - 1#排渣场 2#排渣场 3#排渣场 4#排渣场 22 4.4 土资源平衡分析 4.4.1 需土量分析 复垦为旱地覆土厚度 1.5m,面积 1.5883hm2,需土量 9084m3;复垦为乔木 林地的覆土厚度 1.2m,面积 1.1367hm2,需土量 13640.4m3;复垦为灌木林地的 覆土厚度 0.6m,面积 1.2558hm2,需土量 7534.8m3;复垦为其他草地的覆土 0.3m, 面积 3.5802hm2,需土量 10740.6m3;需土量共计 40999.8m3。 表 4-8 覆土量汇总表 复垦单元 1#排渣 场 2#排渣 场 复垦土地类型 平台 乔木林地 1.1367 1.2 13640.4 马道 灌木林地 0.4296 0.6 2577.6 边坡 其他草地 1.2566 0.3 3769.8 平台 灌木林地 0.5132 0.6 3079.2 马道 灌木林地 0.313 0.6 1878 边坡 其他草地 1.3266 0.3 3979.8 其他草地 0.5526 0.3 1657.8 平台 旱地 0.6056 1.5 9084 边坡 其他草地 0.4444 0.3 1333.2 旱地 0.9827 3#排渣场 4#排渣 场 面积(hm2) 覆土厚度(m) 覆土(m3) 取土场 7.561 合计 40999.8 4.4.2 供土量分析 根据本复垦方案设计,本项目共设 2 处取土场,共损毁面积为 0.9827hm2, 分别位于下长乐村、令狐村,损毁地类为其他草地。取土场主要位于山区,结合 地形进行取土,在取土过程中将山包大致取平,平均取土厚度约为 4.5m,供土 量约 44221.5m3。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山西省土壤志》资料,取土场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性 土,pH 值一般在 7.6 左右,呈微碱性,耕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物理性能好, 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平均为 0.85%;全氮含量 0.42~0.69g/kg 之间,有效磷含 量 6~9mg/kg 之间,速效钾含量 54~86mg/kg 之间,土壤容重 1.3~1.5g/cm3 之间, 孔隙度 45%~65%之间,土层厚度约为 0.15~0.80m 之间,砾石含量 10%~25%之 间,碎石粒径最高为 2~5mm。 综上所述,供土量为 44221.5m3,大于需土量 40999.8m3,取土场土量、土 23 质均可以满足项目区复垦工程覆土要求,在取土结束后及时对取土场进行复垦。 4.5 复垦目标任务 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可知,在采取一定的复垦措施后,土地将恢复原有功能, 部分土地类型也将发生转变。 复垦后旱地 1.3911hm2;复垦后乔木林地 1.0877hm2; 复 垦 后 灌 木林 地 1.1508hm2 ;复 垦后 其 他 草 地 3.5032hm2 ; 复垦后 农 村道路 0.141hm2;复垦后沟渠 0.09hm2;复垦后田坎 0.1972hm2。 土地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照详见表 4-9。 表 4-9 一级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照表 二级 面积(hm2) 变幅 2 复垦前 复垦后 (hm ) (%) 01 耕地 0103 旱地 0.6417 1.3911 0.7494 9.91 03 林地 0301 0305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0.1238 0.4607 1.0877 1.1508 0.9639 0.6901 12.75 9.13 04 06 草地 工矿用地 0404 0604 其他草地 采矿用地 1.1762 5.0676 3.5032 2.327 -5.0676 30.78 -67.02 交通运输用地 1006 水域及水利设 1107 施用地 其他土地 1203 合计 农村道路 0 0.141 0.141 1.86 沟渠 0 0.09 0.09 1.19 田坎 0.091 7.561 0.1972 7.561 0.1062 0 1.40 0 10 11 12 24 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土地复垦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辅 相成的土地退化防治与土地再利用过程。本复垦责任范围的复垦对象主要为 1# 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4#排渣场、取土场。本复垦方案只针对这几个复 垦对象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5.1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土地损毁类型为建设活动压占损毁和挖损损毁。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特别是控制边坡水土流失措施。 5.2 土地复垦标准质量指标体系 5.2.1 耕地的复垦要求 (1)田面设计坡度不易超过 25°。 (2)有效土层厚度大于 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 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规定的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配套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林网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 程设计规范》(GB 5028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等标 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4)3~5 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周边地区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等产 量水平,原有作物的产量为土地损毁前的背景值,数据通过农业局获取,粮食及 作物中有害成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GB2715-2016)。 5.2.2 林地的复垦要求 (1)有效土层厚度大于 20cm。 (2)道路等配套设施应满足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林地建设满 足《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和《生态公益林建设 检 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的要求。 (3)3-5 年后,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郁闭度应分别高于 0.3、0.3 和 0.2,定植密度满足《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要求。 25 5.2.3 草地的复垦要求 1)土层厚度大于等于 3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 2)选择当地适生、抗贫癖优良草籽,播种草籽量为 60kg/hm2; 3)土壤 pH 值在 7.8—8.5 之间,有机质含量≥0.6%。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 维持力; 4)防治病、虫害措施,有防治退化措施。 5.3 预防控制措施 项目区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同时,必须遵循“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 复结合”的原则,对项目区的土地破坏实施预防与控制的措施。预防控制措施必 须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 导向以及企业近期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小和控制损毁土地的面积与程度,为土地复垦创造良好的条 件。主要的预防措施见下: a)源头控制,杜绝乱占滥用土地现象。矿山生产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 开采设计进行,杜绝建设单位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现象,选矿厂选矿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物采用集中堆放,防止堆积物的崩塌、滑落造成更多的土地破坏。 b)。杜绝乱弃混放的短期效益做法。选矿过程中,夹层废石尽量进行综合 利用和用于道路维护、挡土墙等的修建,以减少废弃物占用土地面积,减少复垦 资金。 5.4 复垦措施 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造地、整地的过程,同 时在造地整地过程中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小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再 造地貌的稳定性,为生态重建创造有利条件。 5.4.1 工程技术措施 本方案根据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土地损毁情况以及适宜性评价结果,做出对应 的复垦措施,复垦过程中主要的工程措施如下: (1)覆土工程 在复垦时,需要在表面覆盖一层土壤,土源来自取土场。 26 (2)植被恢复 本方案对挖损和压占土地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宜性强、水土保持能力较强、 生长能力较强的植物作为生态恢复的物种,复垦为乔木林地的区域选择种植油 松;复垦为灌木林地的区域选择种植沙棘,并通过合理的管护与监测措施提高植 被的覆盖度和成活率,增强系统抗逆性。 5.4.2 生物和化学措施 生物复垦是通过生物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恢复土壤肥力与生物生产能 力的活动。利用生物措施恢复土壤有机肥力及生物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对复垦 后的贫瘠土地进行熟化,以恢复和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活性,以便用于农业生产。 它是实现土地复垦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有土壤改良、植被品种的筛选和植被工 艺。 (1)土壤改良与培肥措施 项目区覆盖的黄土来源较丰富,但是自然条件差,土壤贫瘠,土壤有机质含 量低,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与培 肥。 (2)苗种的选择 由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使原地面植物遭到损毁,在生态条件脆弱地区依靠 自然恢复较困难,且周期漫长,所以要快速恢复植被,首先是筛选先锋植物,同 时要筛选适宜的适生植物以重建人工生态系统。根据项目区植被重建的主要任 务,以及生态重建的目标,同时结合本项目区的特殊自然条件,选定植物要具有 下列特性: ①具有较强的适应脆弱环境和抗逆境的能力,即对于干旱、风害、冻害、瘠 薄、盐碱等不良立地因子具有较强的忍耐能力。同时对粉尘污染、烧伤、病虫害 等不良因子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②生活力强,有固氮能力,能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 ③根系发达,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能形成网状根固持土壤。地上部分生长迅 速,枝叶茂盛,能尽快和尽可能长的时间覆盖地面,有效阻止风蚀。同时,能较 快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④播种栽培较容易,成活率高。种源丰富,育苗方法简易,若采用播种则要 27 求种子发芽力强,繁殖量大,苗期抗逆性强,易成活。 ⑤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作用的植物种属,能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阻挡 泥沙流失和固持土壤。 根据项目区已进行土地复垦实践,选出项目区复垦的适宜植物见表 5-1。 表 5-1 种类 物种 乔木 油松 灌木 沙棘 草本 紫花 苜蓿 项目区适宜植物种 特点 密度 深根性、耐瘠薄、抗风,在冬天时仍可正常生长,但怕水 涝、盐碱,在重钙质的土壤生长不良。在山区生长良好, 10000 株/hm2 是损毁土地目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 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地上生存,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10000 株/hm2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喜欢半湿润半干 旱的气候,宜于干燥、温暖、多晴少雨的气候和干燥疏松、 排水良好,且富有钙质的土壤中生长。是寿命长,不易退 60kg/hm2 化的豆科草本植物。但高温和降雨多(超过 1000mm)对 其生长不利,持续燥热或积水会引起烂根死亡。 5.5 监测措施 土地复垦监测是督促落实土地复垦责任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复垦能够按时、 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措施。项目区内各复垦单元在复垦结束后均需设置监测点 进行监测。 (1)监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对地表移动进行测量,作业前对仪器和标尺应进行检查和测 定。测量采用中丝法读数,直读视距,观测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顺序,精度达到 三等,观测中误差<25mm/km。水准基准点是进行地面变形观测的起算基准点。 设计在测区外部设置水准基准点,采用二等水准准确测定其高程,对控制点应定 期监测其稳定性。 在建设期结束后,根据需要定期观测这些观测站的空间位置及其相对位置的 变化。 (2)监测效果 ①土壤监测 土壤质量监测主要是土壤的质地以及土壤肥力两部分内容,依据《耕地质量 验收技术规范》(NYT 1120-2006)中确定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每年监测一次。 具体数据包括复垦区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效水分、土壤表层容重、 有机质含量(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pH 值、土壤环境质量等。 ②复垦植被监测 28 复垦为林地、牧草地的植被监测内容为:植物生长势、高度、种植密度、成 活率、郁闭度、生长量等。监测方法为样方随机调查法,确定各观测站的位移和 观测站间的相对移动,从而掌握监测区的动态变化。 5.6 管护措施 土地复垦是一项由损毁土地初期开始到复垦措施实施之后若干年都需要进 行的长期行为。对于土地复垦区域植被的管护尤为重要,各种植物在种植之后仍 需要进行一系列诸如平茬、补种加种、浇水、防冻、防虫害等的管护措施,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溉措施 本方案选择物种基本为当地乡土植被,降雨基本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因此不需设计专门的灌溉管道等装置。但是植物种植及移栽第一年,为增加出苗 率以及植物的成活率需一定的灌溉措施,可以选择水车拉水的方式,在种植及栽 植之后定期灌溉,一年之后可以转为完全依靠自然降水。 (2)修枝与间伐 适宜的林木密度对林地的生长至关重要。对林木密度的调控,主要通过修枝 和间伐措施实现,它们是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抚育措施。修枝是调节 林木内部营养的重要手段,通过修剪促进主干生长,减少枝叶水分与养分的消耗。 间伐可以增加通风透光、减少水分消耗。 (3)病虫害防治 复垦初期植物极容易形成特定植物的病虫害。针对各种病虫害除复垦初期各 种植物合理混交外,还需辅以其他措施,包括:针对各种病害适当施以药剂、多 以绿肥等有机肥代替化肥。 (4)补种加种措施 区域复垦后的植被为人造植被,虽在选择植物种类以及进行搭配的过程中尽 量趋于合理,但是与自然植被相比仍有较多不足,因此复垦后应根据区域植物的 生长情况适当种植其他植物,在某些初期复垦为林地的区域可以适当加种一些灌 木,随复垦年限增加也可以加种部分乔木,以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使其生态环 境趋于合理。 29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1 工程设计原则、标准和目标 在分析项目区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16)及相关标准,结合项目区基础条件,提出本项目的设计标 准。 6.1.1 工程设计原则 本方案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提出 了以下几条复垦措施遵循的原则: (1)生态效益优先,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考虑 本项目地面形态变化小、地质层组简单、地表物质简单、土壤肥力适中、水 土流失较严重,天然植被恢复极其缓慢,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逆转,因此,应 首先进行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恢复土地生产力为核心的植被重建工 程,才能遏制其再度恶化。在保证重建生态系统不退化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经济 发展模式及主要农业结构,选择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 益综合最优。 (2)采取工程复垦工艺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结合体。狭义土地复垦即采取工程措 施实现土地的再利用,生态重建即通过一定的生物措施、植被重建,实现工程措 施复垦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所以,将土 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密切结合,统筹规划,最终实现恢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以生态学中的生态演替原理为指导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合理地选择树种,优化配置复 垦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草灌乔、带片网相结合的植物生态结构。遵 循自然界群落演替规律并进行适当的正向人为干扰,进行项目区生态恢复和生态 重建,调制群落演替、加速群落演替速度、从而加快项目区土地复垦。 6.1.2 工程设计目标及范围 该项目工程设计目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修复项目建设 对地貌的损毁,改善生态环境,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损毁,促进当地农业 30 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方案设计复垦土地面积 7.5610hm2,针对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 4#排渣场、取土场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6.2 工程设计 6.2.1 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复垦责任范围复垦为旱地、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各复垦单元具体复垦情况见下表。 表 6-1 排渣场复垦情况表 复垦单元 面积(hm²) 复垦方向 平台 1.0877 乔木林地 马道 0.3806 灌木林地 边坡 1.2076 其他草地 1#排渣场 0.06 排水沟 1#排渣场 0.087 已有道路 平台 0.4852 灌木林地 马道 0.285 灌木林地 边坡 1.2986 边坡 2#排渣场 0.0300 排水沟 2#排渣场 0.0540 保留 边坡 0.5526 其他草地 平台 0.5654 旱地 边坡 0.4846 其他草地 取土场 0.9827 旱地 合计 7.5610 - 1#排渣场 2#排渣场 3#排渣场 4#排渣场 6.2.2 1#排渣场复垦设计 (1)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 1#排渣场平台复垦为乔木林地,马 道复垦为灌木林地,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排水沟和已有道路保留规格可以满足 本次复垦需求,继续使用,无需另外设计。 (2)复垦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 ①覆土工程 按照复垦方向和复垦标准,1#排渣场平台复垦为乔木林地,覆土厚度 1m, 31 覆土量 10877m3;马道复垦为灌木林地,覆土厚度 0.6m,覆土量 2283.6m3。1# 排渣场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覆土厚度 0.3m,覆土量 3622.8m3。土源从 1#取土 场运土,运距为 1-1.5km,采用 1.0m3 挖掘机挖装,5.0t 自卸汽车运输。 ②配套工程 ——排水沟 本方案拟在排渣场周围及 5m 宽平台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总长度 1200m,排 水沟内部底宽 0.5m,深 0.5m,排水沟纵面面积为 600m2,侧壁及底板厚度均为 0.15m,挡墙采用 M7.5 砂浆砌 MU30 片石。 ——道路工程(生产路) 本方案共规划生产路总长度 290m,生产路路面采用砂砾石路面,厚度 20cm, 路面宽度为 3m,路面面积为 870m2,路基宽度为 3.4m,路基面积为 986m2。边 坡 1:1。 ③植被恢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适宜植被类型分析,1#排渣场平台复垦为乔木林地,采 用乔草混交模式,树种选用油松,树种规格为苗高≥120cm,冠幅≥50cm,土球 直径≥20cm,以 1*1m 的株行距种植,栽植密度为 10000 株/hm2,需油松 10877 株;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1#排渣场马道复垦为灌木林地, 采取灌草混播模式进行栽植。灌木树种采用沙棘,沙棘采用两年生一级苗,地径 不小于 0.5cm,苗高不低于 30cm,且顶芽饱满,以 1*1m 的株行距种植,栽植密 度为 10000 株/hm2 ,共需油沙棘 3806 株,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1#排渣场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草籽选用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6.2.3 2#排渣场复垦设计 (1)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 2#排渣场平台复垦为灌木林地,马 道复垦灌木林地,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排水沟和已有道路保留规格可以满足本 次复垦需求,继续使用,无需另外设计。 (2)复垦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 ①覆土工程 32 按照复垦方向和复垦标准,2#排渣场平台复垦为灌木林地,覆土厚度 0.6m, 2#排渣场马道复垦为灌木林地,覆土厚度 0.6m,覆土量 1710m3。 覆土量 2911.2m3; 2#排渣场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覆土厚度 0.3m,覆土量 3895.8m3。土源从 1#取 土场运土,运距为 1-1.5km,采用 1.0m3 挖掘机挖装,5.0t 自卸汽车运输。 ②配套工程 ——排水沟 本方案拟在排渣场周围及 5m 宽平台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总长度 600m,排 水沟内部底宽 0.5m,深 0.5m,排水沟纵面面积为 300m2,侧壁及底板厚度均为 0.15m,挡墙采用 M7.5 砂浆砌 MU30 片石。 ——道路工程(生产路) 本方案共规划生产路总长度 180m,生产路路面采用砂砾石路面,厚度 20cm, 路面宽度为 3m。路面面积为 540m2,路基宽度为 3.4m,路基面积为 612m2。边 坡 1:1。 ③植被恢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适宜植被类型分析,2#排渣场平台复垦为灌木林地,采 取灌草混播模式进行栽植。灌木树种采用沙棘,沙棘采用两年生一级苗,地径不 小于 0.5cm,苗高不低于 30cm,且顶芽饱满,以 1*1m 的株行距种植,栽植密度 为 10000 株/hm2,共需油沙棘 4852 株,林下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2#排渣场马道复垦为灌木林地,采取灌草混播模式进行栽植。灌木树种采用沙棘, 沙棘采用两年生一级苗,地径不小于 0.5cm,苗高不低于 30cm,且顶芽饱满, 以 1*1m 的株行距种植,栽植密度为 10000 株/hm2,共需油沙棘 2850 株,林下 撒播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2#排渣场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草籽选用 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6.2.4 3#排渣场复垦设计 (1)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 3#排渣场复垦为其他草地。 (2)复垦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 ①覆土工程 按照复垦方向和复垦标准,3#排渣场复垦为其他草地,覆土厚度 0.3m,覆 33 土量 1657.8m3。土源从 1#取土场运土,运距为 1-1.5km,采用 1.0m3 挖掘机挖装, 5.0t 自卸汽车运输。 ③植被恢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适宜植被类型分析,3#排渣场复垦为其他草地,草籽选 用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6.2.5 4#排渣场复垦设计 (1)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 4#排渣场平台复垦为旱地,边坡复 垦为其他草地。 (2)复垦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 ①覆土工程 按照复垦方向和复垦标准,4#排渣场平台复垦为旱地,覆土厚度 1m,覆土 量 6056m3;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覆土厚度 0.3m,覆土量 1333.2m3。 ②土地平整 覆土后采用推土机对土地进行平整工程,田面平整同时保持地块从田埂边缘 向低洼处倾斜,田面坡度控制在 1/500 以内。 ③田坎修筑 修筑田坎,主要进行筑土、整修和夯实 平台地面坡度在 2°~6°,田坎面积 0.0752hm2,侧坡坡度 70°,田坎高度 2.8m, 田坎占地宽度 2.3m,田坎斜坡长度 3.6m,田坎底部长度为 600 米。拟设计田埂 高 0.3m,埂顶宽 0.3m,埂底宽 0.9m,埂内坡 45°,与田坎一并夯实修筑。 计算依据: 填方的断面面积由下式计算: S=1/2×H/2×B/2=HB/8 式中,H 为田坎高度,B 为田面宽度。 每亩田坎长度,公式如下: L=666.7/B 单位面积土方量,公式如下: V=HBL/8 则可以得出每亩土方量,公式如下: 34 V=666.7*H/8=83.3H(m3) 表 6-2 田块设计特性表 田块编 号 地面 坡度 采用坡度 (°) 田坎高 (m) 田面宽 (m) 每亩埂长 (m) 平台 6°-10° 10° 2.8 15 45 筑埂每亩工程量(m3) 筑埂 8 土方开挖 233 ④翻耕培肥 复垦为旱地进行翻耕培肥,翻耕采取三铧犁,深度 0.3m。在翻耕的过程进 行培肥,每公顷施 1500kg 的精制有机肥和 750kg 的 FeSO4 来增加土壤肥力,以 便耕种,耕地质量等别为 12 等。 ⑤植被恢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适宜植被类型分析,4#排渣场边坡复垦为其他草地,草 籽选用紫花苜蓿,撒播密度为 60kg/hm2。 6.2.6 取土场复垦设计 a)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 1#取土场、2#取土场、全部复垦为 旱地。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取土场进行自然分块,1#取土场设计田块,为 TK-2; 2#取土场设计田块为 TK-3;每个田块同步修筑田坎,田坎高度根据土质粘性、 田坎稳定性、梯田修筑工程量等确定,高度一般不超过 3m,在土质粘性好,土 坎稳定的区域,田坎高度因地制宜确定。取土场对外交通便利,可以满足农作活 动,无需新建道路。 a)复垦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 ①田坎修筑 修筑田坎,主要进行筑土、整修和夯实。 TK-1 地面坡度在 2°~6°,田坎面积 0.0832hm2,侧坡坡度 70°, 田坎高度 2.8m, 田坎占地宽度 2.3m,田坎斜坡长度 3.6m,田坎底部长度为 600 米。拟设计田埂 高 0.3m,埂顶宽 0.3m,埂底宽 0.9m,埂内坡 45°,与田坎一并夯实修筑。 TK-2 地面坡度在 2°~6°,田坎面积 0.0397hm2,侧坡坡度 70°, 田坎高度 2.8m, 田坎占地宽度 2.3m,田坎斜坡长度 3.6m,田坎底部长度为 500 米。拟设计田埂 高 0.3m,埂顶宽 0.3m,埂底宽 0.9m,埂内坡 45°,与田坎一并夯实修筑。 计算依据: 35 填方的断面面积由下式计算: S=1/2×H/2×B/2=HB/8 式中,H 为田坎高度,B 为田面宽度。 每亩田坎长度,公式如下: L=666.7/B 单位面积土方量,公式如下: V=HBL/8 则可以得出每亩土方量,公式如下: V=666.7*H/8=83.3H(m3) 表 6-3 田块设计特性表 田块编 号 地面 坡度 采用坡度 (°) 田坎高 (m) 田面宽 (m) 每亩埂长 (m) TK-1 TK-2 6°-10° 6°-10° 10° 10° 2.8 2.8 15 15 45 45 筑埂每亩工程量(m3) 筑埂 8 8 土方开挖 233 233 ②翻耕培肥 翻耕采用三铧犁,深度 0.3m,在翻耕的过程中进行培肥,每公顷施 1500kg 的精致有机肥和 750kg 的硫酸亚铁,耕地质量等别为 12 等。 6.2.7 监测管护设计 (1)监测工程 本方案监测主要为人工监测,本项目监测应在防治责任范围的分区内进行,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地表损毁类型,将本方案监测区划分为 1#排渣场、2#排渣场、 3#排渣场、4#排渣场、1#取土场、2#取土场,依据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施工中易 产生新增地表损毁的区域,在不同监测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场地,布设监 测点,监测时段为从复垦工程措施完成后的 3 年里,监测设备由监测人员自行携 带。 ①监测内容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监测内容如下: a)影响地表土壤损毁的主要因子监测 包括坡度、地形、植被类型、覆盖度等,对地表扰动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并 监测原地貌土壤损毁范围。 b)项目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 36 包括项目区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扰动地表垂直投影面积,挖填方数量及 面积,堆放面积,项目区林草覆盖度。 c)挖损区范围及程度监测 对各类防治措施效果、尽量减少地表扰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复垦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防治效果的监测。 ②监测方法 结合本项目建设特点及项目区自然环境状况、地表挖损、压占情况,采用地 面观测法和调查监测、场地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③监测点位和频次 ——每个监测点都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原地貌与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 性。 ——各种实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尽量结合。 ——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 ——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 ④工作流程 a)监测工作前期准备阶段 ——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监测工作组,明确任务和分工。 ——收集项目有关工程设计资料和图件,以及 1:10000 或 1:50000 地形图; 收集项目区气象、水文、植被、挖损区等有关资料。 ——通过资料分析和整理,在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和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 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详细的监测工作计划、野外监测调查工作细则和监测实 施方案。 b)监测工作实施阶段 ——依据监测工作计划、野外监测调查工作细则和监测实施方案,对项目区 进行踏勘调查。 ——通过踏勘调查,对项目区建设过程中的挖损情况、植被成活率、保土效 益进行长期定点、定位观测,开展面上的调查、巡查监测。 c)监测工作成果分析评价阶段 ——根据收集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及时进行监测数据的汇总、监测资料的整 理与分析。 37 ——在分析项目区挖损区地表动态变化、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及植被成活率的 基础上,编写监测成果报告和图件。 ——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地损毁情况等综合防 治效果进行评价,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以供其他类似项目参考与借鉴。监测工作流程见框图 6-1。 图 6-1 监测工作流程表 具体而言,本项目设计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场、4#排渣场、1#取 土场、2#取土场分别设置监测点,指标包括 pH 值、有机质含量、容重、植被成 活率、植被覆盖度等。土壤和植被监测一年各进行一次,监测工作持续时间为 3 年。 ⑤监测工程量 本方案监测主要为人工监测,设置监测点 12 个,其中 1#排渣场设 2 个点, 2#排渣场设 2 个点,3#排渣场设 2 个点,4#排渣场设 2 个点、取土场设置 4 个。 监测时间 3 年,一年监测 1 次,一次 1 人,共监测 36 点次,监测设备由监测人 员自行携带。 表 6-4 监测工程量测算表 38 场地名称 监测点数 监测频率(次/年) 监测年数 工程量(次) 土壤监测 12 1 3 36 植被监测 12 1 3 36 合计 - - - 72 (2)管护工程 本方案共需管护面积为5.7417hm2 ,其中乔木林地1.0877hm2 ,灌木林地 1.1508hm2,其他草地3.5032hm2。 ①管护时间 在参考当地技术人员建议、自然资源局意见、以往复垦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本 方案管护时长为 3 年。具体实施时,在复垦工作结束后即时管护。 ②管护工程量 依据当地林草地管护经验,一般每15hm2指派一个专门的管护工人,将管护 任务落实到人,明确管护责任。本方案按一人管护15hm2土地考虑,本项目复垦 后共需管护工人1人,管护时长为3年。 表 6-5 管护工程量测算表 场地名称 管护面积(hm²) 管护年数 复垦区 5.7417 3 6.2.8 耕地质量分析 参考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给出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原平市 2017 年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对复垦区新增耕地质量进行评定。 评价参数 根据《原平市 2017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确定评价参数: 一、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标准耕作制度系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 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 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这次分等 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原平市全市确定为一年一熟耕作制度。 基准作物: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行政区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 山西省确定春玉米为农用地分等基准作物。 指定作物:春玉米 二、生产潜力指数与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的确定 39 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中,山西省作物光温生产潜力 指数速查表和山西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速查表得: 表 6-6 原平市农用地分等指定作物基本参数表 二级指标区名称 因素指标 区名称 指定 作物 光温 生产潜力 气候 生产潜力 产量比 系数 最大 产量 最大产量 成本指数 忻定盆地区 Ⅶ403 区 春玉米 2760 1728 1.00 15000 5.00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区 春玉米 2760 1728 1.00 11250 5.80 三、分等因素指标区 根据《原平市 2017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复垦区所在二级 指标区为恒山五台山区。 四、指标区因素及权重 根据《原平市 2017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原平市耕地质量 等级指标区因素及权重情况如下表。 表 6-7 原平市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表 指标区名称 指标区范围 分等因素(属性) 忻定盆地区 Ⅶ403 区 崞阳镇、大牛店镇、闫庄镇、长梁沟镇、中阳乡 (部分)、沿沟乡(部分)、大林乡、西镇乡、 盐渍化程度、有机质、 解村乡、王家庄乡、楼板寨乡、段家堡乡、子干 表层质地、灌溉保证率 乡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区 苏龙口镇(部分)、南白乡(部分)、轩岗镇(部 地形坡度、有机质、 分)、东社镇 表层质地、土层厚度 表 6-8 二级指标区 因素指 标区 忻定盆地区 Ⅶ403 区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区 原平市耕地质量等级指标区因素及权重表 土层 厚度 0.3 地形 坡度 0.2 有机质 表层 质地 盐渍化 程度 灌溉保 证率 0.3 0.3 0.2 0.2 0.2 0.3 根据项目区位置情况确定各复垦区的指标情况见下表: 表 6-9 复垦区对应原平市耕地质量等级指标区明细表 权属单位 二级指标区 因素指标区 下长乐村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令狐村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40 五、分等因素指标规则表 根据《原平市 2017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原平市“指定作 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6-10。 表 6-10 二级 指标区 因素 指标区 忻定盆地区 Ⅶ403 区 恒山五台山区 Ⅶ310 区 原平市“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分 值 100 90 80 70 60 50 4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土层 厚度 地形 坡度 有机 质 3级 4级 5级 6级 表层 质地 壤土 粘土 盐渍化 程度 无 轻度 砂土 中度 <2° 2°~6° 6°~15° 60-100 15°~25° 30-60 充分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满足 无灌溉条件 砾质土 ≥150 100-150 灌溉保证率 重度 3级 4级 5级 6级 ≥25° <30 确定项目区评价单元。 表 6-11 复垦片区编号及单元名称 1 下长乐村 2 令狐村 合 计 评价单元明细表 耕地面积(公顷) 0.8104 0.5807 1.3911 复垦前地类 旱地、其他草地 其他草地 — 复垦后地类 旱地 旱地 — 确定各评价单元新增耕地质量等别预测因素及权重 通过复垦区范围与《原平市 2017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叠加, 确定各评价单元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因素体系及因素权重表(详见表 6-13)。 表 6-12 复垦片区编号 及单元名称 1 下长乐村 2 令狐村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预测各片区评定因素权重表 因素指标区名称 恒山五台山区 恒山五台山区 指定 作物 春玉米 春玉米 有机质 0.3 0.3 表层 质地 0.3 0.3 盐渍化 程度 0.3 0.3 确定各评价单元各分等因素指标值 根据项目区复垦后条件,确定各评价单元分等因素指标值。 41 灌溉 保证率 0.3 0.3 表 6-13 复垦区各片区评价因素指标值情况表 有机质 质量 分值 4级 70 4级 70 复垦片区编号 及单元名称 1 下长乐村 2 令狐村 表层质地 质量 分值 壤土 100 壤土 100 盐渍化程度 质量 分值 无 100 无 100 灌溉保证率 质量 分值 充分满足 100 充分满足 100 三、耕地利用等别预测 分等单元的利用等指数反映了单元耕地平均利用条件下的优劣。耕地省级利 用等别间距为 50 个等指数。分等单元耕地利用等指数 Yi <50 的,耕地利用等定 为一等,质量最差;50 分≤Yi <100 分的为二等;依此类推。经计算确定各评定 单元省级耕地利用等别。 山西省按照 200 分的等间距确定国家级利用等别,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6-14 各评定单元国家级利用等别划分表 复垦片区编号及名称 1 2 国家利用等别 12 等 12 等 下长乐村 令狐村 本项目的复垦区复垦规模为 7.5610hm2,拟复垦耕地旱地 1.3911hm2,全部 为旱地。整理复垦后项目区新增耕地的利用等别均不低于周边耕地的等别,符合 国家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要求。 表 6-15 复垦片区编号及名称 1 2 下长乐村 令狐村 平均等别 复垦区复垦新增耕地质量等别预估结果汇总表 国家利用 等别 整治前 地类 整治后 地类 耕地面积 (公顷) 12 等 12 等 12 等 旱地、其他草地 其他草地 — 旱地 旱地 — 0.8104 0.5807 1.3911 6.3 工程量测算 6.3.1 1#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表 6-16 1#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复垦单元 复垦土地 面积 覆土 沙棘 油松 紫花苜蓿 3 类型 (hm²) (m ) (株) (株) (hm2) 1#排渣场 乔木林地 1.0877 13640.4 平台 1#排渣场 灌木林地 0.3806 2577.6 马道 1#排渣场 其他草地 1.2076 10877 3806 3769.8 1.0877 0.3806 1.2076 42 生产路 (m2) 排水沟 (km) 边坡 1#排渣场 排水沟 0.06 1#排渣场 生产路 0.087 1.2 870 2.8229 19987.8 合计 3806 10877 2.6759 870 1.2 生产路 (m2) 排水沟 (km) 6.3.2 2#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表 6-17 2#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复垦单元 复垦土地 面积 紫花苜蓿 覆土(m3)沙棘(株) 类型 (hm²) (hm2) 2#排渣场平 灌木林地 台 2#排渣场马 灌木林地 道 2#排渣场边 其他草地 坡 0.4852 3079.2 4852 0.4852 0.285 1878 2850 0.285 1.2986 3979.8 1#排渣场 排水沟 0.0300 1#排渣场 生产路 0.0540 0.6 540 2.1528 合计 1.2986 8937 7702 2.0688 540 0.6 6.3.3 3#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表 6-18 3#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复垦单元 复垦土地类型 面积(hm²) 覆土(m3) 紫花苜蓿(hm2) 3#排渣场 其他草地 0.5526 1657.8 0.5526 6.3.4 4#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表 6-19 4#排渣场复垦工程量 精制有 复垦单 复垦土 面积 覆土 土地平 底土平 田坎修 土地翻 FeSO4 紫花苜 机肥 3 3 3 3 2 (kg) 蓿(hm2) 元 地类型 (hm²) (m ) 整(m )整(m )筑(m )耕(hm ) (kg) 4#排渣 场平台 旱地 0.5304 田坎 0.0752 9084 1591.2 2116.572 72.672 0.5304 795.6 397.8 4#排渣 其他草 0.4444 1333.2 场边坡 地 合计 1.05 0.4444 10417.2 1591.2 2116.572 72.672 0.5304 795.6 397.8 0.4444 6.3.5 取土场复垦工程量 表 6-20 取土场复垦工程量 复垦单 复垦土地 翻耕培肥 面积(hm²) 元 类型 (hm2) 精制有机肥 (kg) 43 FeSO4 (kg) 田坎修筑 (m3) 底土平整 (m3) 1#取土 场 旱地 0.5807 0.5807 871.05 435.525 田坎 0.0823 - - - 2#取土 场 旱地 0.28 0.28 420 210 田坎 0.0397 - - - 0.9827 0.8607 1291.05 645.525 合计 79.56 2317.185 38.364 1117.3515 117.924 3434.5365 6.4 工程量汇总表 表 6-21 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工程措施 单位 工程量 一 土壤重构工程 1 客土覆盖 100m3 409.998 2 土地平整 100m3 15.912 3 底土平整 100m3 55.51 4 田坎修筑 100m 1.9060 5 土壤翻耕 hm2 1.3911 - 精制有机肥 kg 2086.65 - FeSO4 kg 1043.325 二 植被重建工程 (一) 植被恢复工程 1 栽植油松 100 株 108.77 2 栽植沙棘 100 株 115.08 3 撒播草籽(紫花苜蓿) hm2 5.7417 (二) 配套工程 路基压实 1000m2 1.598 砂砾石路面(20cm) 1000m2 1.41 排水沟 100m 9 3 3 44 草籽用量(kg) 344.502 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7.1 编制说明 7.1.1 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 本次复垦方案投资估算遵循“符合现行政策、法规和办法,全面、合理、科 学和准确,实事求是、依据充分和公平合理,体现土地复垦工程特点”的原则, 按《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TD/T 1031.1~ 1031.7-2011)进行编制。 定额和费用计算标准依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 额标准》(财综〔2011〕128 号)。包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营业 税改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 调整过渡实施方案》国土资厅发(2017)19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 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 2019 年 第 39 号)、《山西省关于 2018《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调整有 关事项的通知》(晋建标字〔2019〕62 号)。 价格水平:采用《山西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22 年第 4 期价格信息。 7.1.2 基础单价计算依据 (1)人工预算单价 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财综〔2011〕128 号)、《山西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晋政办发〔2021〕81 号),计算结果为: 甲类工 51.04 元/工日、乙类工 38.84 元/工日。 (2)材料和台班单价 在材料费的计算中,材料消耗量主要参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计取,施工机械台班费主要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标准 计取,主要材料估算单价采用信息参考价及市场调查确定的价格。 45 7.1.3 费用构成 根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项目预算由工程施 工费(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设备费、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 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复垦监测与管护费、预备费组成, 在计算中以万元为单位。 (1)工程施工费 工程施工费综合单价由直接费(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 税金组成。 ①直接费 直接费指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包括直接 工程费和措施费。 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人工费:人工费=工程量×定额人工费 定额人工费是人工费预算单价与定额工日的乘积。人工费预算单价按《土地 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有关标准计算。 材料费=工程量×定额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工程量×定额施工机械使用费 措施费主要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施工辅 助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等,取费标准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 执行。 临时设施费费率见表 7-1。 表 7-1 临时设施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临时设施费费率(%) 1 土方工程 直接工程费 2.00 2 其他工程 直接工程费 2.00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按照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费率为 0.7%~1.5%,不在 冬雨季施工的项目取小值,部分在冬雨季施工的项目取中值,全部在冬雨季施工 的项目取大值,本项目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取 1.0%。 夜间施工增加费用仅指农用井工程需连续作业部分,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 计算,其中安装工程为 0.5%,建筑工程为 0.2%,本项目不涉及该项费用。 46 施工辅助费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其中安装工程为 1.0%,建筑工程 为 0.7%。 本项目无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安全施工措施费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其中安装工程为 0.3%,建筑 工程为 0.2%。详见表 7-2。 表 7-2 措施费率表 工程类别 措施费合计 临时设 施费率 冬雨季施 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 增加费 施工辅助费 安全施工 措施费 土方工程 3.80% 2.00% 0.90% - 0.70% 0.20% 其他工程 3.80% 2.00% 0.90% - 0.70% 0.20% ②间接费 间接费=直接费(或人工费)×间接费率。 间接费的取费基础和费率见表 7-3。 表 7-3 间接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间接费费率(%) 1 土方工程 直接费 6.00 2 石方工程 直接费 7.00 3 其他工程 直接费 6.00 ③利润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 算编制规定》,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 3%计算。 ④税金 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财政部 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 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 2019 年 第 39 号)、《山西省关于 2018《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调整有 关事项的通知》(晋建标字〔2019〕62 号》,项目综合税费率取 9%。 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综合税率 (2)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业主 管理费。 ①前期工作费 前期工作费指土地复垦项目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土地清查 47 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招标代理费。 a)土地清查费 土地清查费指项目区的土地进行权属调查、地籍测绘、土地评估所发生的费 用,取工程施工费的 0.50%。 b)项目勘测费 项目勘测费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土地复垦项目区进行地形 测量、工程勘察所发生的费用,按照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 1.5%计算(项目区地 貌类型为丘陵/山区的可乘以 1.1 的调整系数)。 c)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 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土地复垦项目 进行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时所应支付的费用。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 规定》,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以工程施工费和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数,分 档定额计费(项目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山区的可乘以 1.1 的调整系数)。 d)项目招标代理费 项目招标费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土地复垦项目进行招标时 所应支付的费用。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中的取费原则,招标 费以工程施工费和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 ②工程监理费 工程监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投资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工程 监理费取费基础为工程施工费,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中取费 原则,工程监理费以工程施工费和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数,分档定额计费。 ③拆迁补偿费 拆迁补偿费指土地复垦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拆迁零星房屋、林木及青苗等所发 生的适当补偿费用。本项目不涉及拆迁工程,因此无拆迁补偿费。 ④竣工验收费 竣工验收费指土地复垦项目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 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工程复核费、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 整理后土地重估与登记费、标识设定费,分别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为 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48 a)工程复核费 以工程施工费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律累进法计算。 b)工程验收费 以工程施工费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律累进法计算。 c)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 以工程施工费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律累进法计算。 d)整理后土地重估与登记费 以工程施工费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律累进发计算。 ⑤业主管理费 业主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立项、筹建、建设所发生的费用。业主 管理费取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 偿费、竣工验收费之和作为计费基数,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3)监测与管护费 ①监测费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监测以及植被监测。 本方案监测主要为人工监测,设置监测点 12 个,其中项目区内的 1#排渣场、 2#排渣场、3#排渣场、4#排渣场、取土场均需设置监测点。监测时间 3 年,一年 监测 1 次,一次 1 人,共监测 72 点次,监测设备由监测人员自行携带。 ②管护费 依据当地管护经验,一般每 15hm2 指派一个专门的管护工人,将管护任务落 实到人,明确管护责任。本方案按一人管护 15hm2 土地考虑,本项目复垦后 1 人管护时长为 3 年。 (3)预备费 预备费是指考虑了土地复垦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从而导致复垦费用 增加的一项费用。 1)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为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等增加的 费用。 基本预备费=(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监测管护费)×6%。 2)价差预备费 49 计算方法:根据施工年限,以分年度静态投资为计算基数,根据自然资源 部意见并结合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年物价指数按 6%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 N  E   Fn 1  p  - 1 n 1 n -1 式中:E——价差预备费; N——合理复垦工期; n——施工年度; Fn——复垦期间分年度静态投资第 n 年的投资; P——年物价指数,本项目按 6%计算。 7.2 估算成果 7.2.1 投资估算 本方案复垦土地面积 7.5610hm2;静态总投资为 156.82 万元,静态投资为 20.74 万元/hm2,静态亩均 1.3827 万元;动态总投资为 188.15 万元,动态投资为 24.88 万元/hm2,动态亩均 1.6589 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 126.73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81%; 其他费用 16.4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0.46%; 监测与管护费 4.81 万元,占总投资的 3.07%; 基本预备费 8.88 万元,占总投资的 5.66%。 7.2.2 投资估算表 (1)投资估算总表,见表 7-4。 表 7-4 投资估算总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费用(万元) 占静态总投资的百分比 (%) 一 工程施工费 126.73 80.81 二 设备费 三 其他费用 四 监测与管护费 (一) 复垦监测费 (二) 管护费 五 预备费 (一) 基本预备费 10.46 3.07 1.15 1.92 21.37 5.66 (二) 价差预备费 16.40 4.81 1.80 3.01 40.21 8.88 31.33 50 六 静态总投资 七 动态总投资 156.82 188.15 100.00 (2)工程施工费估算表,见表 7-5。 表 7-5 序号 定额编号 1 一 1 2 3 4 6 二 1 2 3 三 10218 10305 10303 10042 10043 90002 90014 90030 80001 80023 20282 工程施工费估算表 工程或费用名称 计量单位 2 土壤重构工程 客土覆盖 土地平整 底土平整 田坎修筑 翻耕培肥 精制有机肥 FeSO4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油松 种植沙棘 撒播紫花苜蓿 配套工程 路基压实 砂砾石路(20cm) 废渣挖运 合计 3 工程量 4 综合单价 (元) 5 100m 100m3 100m3 100m3 hm2 kg kg 409.998 15.91 55.51 1.91 1.39 2086.65 1043.325 1345.97 478.29 203.37 2792.96 1532.33 1.5 0.8 100 株 100 株 hm2 108.77 115.08 5.74 5106.43 711.79 2691.71 1000m2 1000m2 1.598 1.41 9.00 1794.83 2529.40 2872.80 3 100m3 51 合计(元) 6 582172.795 551845.01 7609.59 11289.07 5334.55 2129.94 3129.975 834.66 328064.17 555426.39 81912.79 15450.42 18682.85 2871.73 3566.45 25855.20 1267255.775 (3)其他费用表,见表 7-6。 表 7-6 其他费用表 费用名称 计算式 计算金额 (元) 各项费用占其他 费用的比例 (1) (2) (3) (4) 1 前期工作费 - 63190.12 38.93% (1) 土地清查费 工程施工费×0.5% 6219.50 3.83% (2) 项目勘测费 工程施工费×1.5%×1.1 18658.50 11.49% 项目设计与预算编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38312.12 制费 为基数分档定额计费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工程监理费 29853.60 为基数分档定额计费 按照项目所在地实际适量一次 拆迁补偿费 0 补偿 23.60% (3) 2 3 4 竣工验收费 (1) (2) - 18.39% 0.00% 30973.11 19.08% 工程复核费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8707.30 为基数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5.36% 工程验收费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1741.46 为基数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1.07% 项目决算编制与审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12439.00 计费 为基数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整理后土地重估与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之和 (4) 8085.35 登记费 为基数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7.66% (3) 5 业主管理费 4.98%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 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 38301.67 偿费和竣工验收费之和为基数 差额定率累进法计费 23.60% 162318.50 100.00% 总计 52 (4)监测与管护费估算表,见表 7-7。 表 7-7 监测与管护费估算表 数量 综合单价 (元) 合计 (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计量单位 一 复垦监测费 - 人工 4 点次/天 二 管护费 - 水保 08136 抚育第一年 元/hm2 15.12 1210.30 18299.74 水保 08137 抚育第二年 元/hm2 7.56 874.11 6608.27 水保 08138 抚育第三年 元/hm2 7.56 686.80 5192.21 18000.00 18.00 1000.00 18000.00 30100.22 48100.22 合计 注:第一年抚育两次,第二、三年各抚育一次。 (5)预备费估算表,见表 7-8。 表 7-8 序号 费用名称 预备费估算表 计算式 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 (一) 基本预备费 他费用和监测与管护费之和 的 6%计取 以分年度静态投资为计算基 (二) 价差预备费 数 总计 - 53 计算基础 (元) 金额 (万元) 各项费用占预 备费的比例 88764 8.88 22.08% 313300 31.33 77.92% 402064 40.21 100.00% (6)人工预算单价表,见表 7-9 和 7-10。 表 7-9 地区 类别 序号 一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6 7 甲类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 六类工资区 定额人工类别 甲类工 项 目 基本工资 辅助工资 地区津贴 施工津贴 夜餐津贴 节日加班津贴 工资附加费 职工福利基金 工会经费 养老保险费 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 职工失业保险基金 住房公积金 人工预算单价 计 算 式 [基本工资](元/月)×12 月÷(250-10)工日 单价(元) 27.000 6.689 5.057 0.800 0.832 17.35 4.716 0.674 6.738 1.348 0.505 0.674 2.695 51.04 地区类别 序号 一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六类工资区 项 目 基本工资 辅助工资 地区津贴 施工津贴 夜餐津贴 节日加班津贴 工资附加费 职工福利基金 工会经费 养老保险费 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 职工失业保险 6 基金 7 住房公积金 人工预算单价 0 元/月×12 月÷(250-10)工日 3.5 元/天×365 天×0.95÷(250-10)工日 (3.5 元/班+4.5 元/班)÷2×0.20 基本工资(元/工日)×(3-1)×11÷250×0.35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4%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0%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4%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5%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0% 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元/工日) 表 7-10 乙类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 定额人工等级 计 算 式 [基本工资](元/月)×12 月÷(251-10)工日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4%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0%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4%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5% 乙类工 单价(元) 22.250 3.384 2.890 0.200 0.294 12.450 3.589 0.513 5.127 1.025 0.385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2% 0.513 [基本工资(元/工日)+辅助工资(元/工日)]×10% 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元/工日) 2.05 38.84 0 元/月×12 月÷(250-10)工日 2.0 元/天×365 天×0.95÷(250-10)工日 (3.5 元/班+4.5 元/班)÷2×0.05 基本工资(元/工日)×(3-1)×11÷250×0.15 54 (7)材料预算单价表,见表 7-11。 表 7-11 序号 名称及规格 材料预算价格表 单位 预算价格(元) 材差 3.94 35.00 2 限价 4.50 5.00 1 预算价格 一 油类 1 柴油 kg 8.44 二 其他 3 1 水 m 5.5 2 电 0.79 kw·h 3 油松 株 40.00 4 紫花苜蓿 kg 30 5 沙棘 株 3 6 精制有机肥 kg 1.5 7 FeSO4 kg 0.8 注:材料单价来源于《山西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22 年第 4 期价格信息(不含税) 。 (8)预算单价表,见表 7-12。 表 7-12 定额 编号 机械名称及规 格 1004 挖掘机油动 1.0m3 推土机 59kw 自卸汽车 5.0t 拖拉机 59kW 三铧犁 推土机 74kW 双轮胶车 拖拉机 74kw 内燃压路机 6~8t 自行式平地机 功率 118kw 1013 4011 1021 1049 1014 4040 1022 1036 1031 4038 洒水车 4800L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一类费 用 小计 二类费用 人工(元/日) 51.04 定额量 人工费 柴油(元/kg) 4.5 定额量 柴油费 合计 小计 289.48 2 102.08 72 324 426.08 715.56 64.72 84.83 84.52 9.72 177.95 2.90 126.81 2 1.33 2 2 2 102.08 67.88 102.08 102.08 102.08 44 39 55 55 67 198 175.5 247.5 247.5 301.50 300.08 243.38 349.58 349.58 403.58 364.80 328.21 434.10 9.72 527.53 2.90 530.39 104.15 1 51.04 34 153 204.04 278.69 2 102.08 88 396.00 498.08 104.15 1 51.04 34 153 204.04 55 308.19 776.77 308.19 (9)直接工程费单价表,见表 7-13~7-22。 表 7-13 定额编号:10220 客土覆盖(一、二类土) 单位:100m3 运距(1-1.5km) 工作内容:挖装、运输、卸除、空回。 序号 费用名称 一 直接费 846.08 (一) 直接工程 815.11 1 人工费 工日 1.00 甲类工 工日 0.10 51.04 5.10 乙类工 工日 0.90 38.84 34.96 2 材料费 3 机械费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小计(元) 40.06 747.49 挖掘机油动 1.0m3 台班 0.22 715.56 157.42 推土机 59kw 台班 0.16 364.80 58.37 自卸汽车 5.0t 台班 1.62 328.21 531.70 4 其他费用 % 3.50 787.55 27.56 (二) 措施费 % 3.80 815.11 30.97 二 间接费 % 6.00 846.08 50.76 三 利润 % 3.00 896.84 26.91 四 材料价差 五 339.08 柴油 kg 86.06 3.94 339.08 税金 % 9.000 923.75 83.14 合计 表 7-14 定额编号:10303 1345.97 元 底土平整 单位:100m3 推土机推土(一、二类土) 工作内容:推松、运送、卸除、托平、空回(推距 10-20m) 编号 名称及规格 一 直接费 129.21 (一) 直接工程费 124.48 1 人工费 2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0.20 甲类工 工日 乙类工 工日 小计(元) 7.77 0.00 0.20 38.84 7.77 110.78 机械费 推土机 74kW 台班 0.21 527.53 110.78 3 其他费用 % 5.00 118.55 5.93 (二) 措施费 % 3.80 124.48 4.73 二 间接费 % 6.00 129.21 7.75 三 利润 % 3.00 136.96 4.11 四 材料价差 柴油 45.51 kg 11.55 56 3.94 45.51 五 未计价材料费 六 税金 % 合计 9.000 186.58 16.79 203.37 元 表 7-15 定额编号:10305 土地平整 推土机推土(一、二类土) 单位:100m3 工作内容:推松、运送、卸除、托平、空回(推距 30-40m) 编号 名称及规格 一 直接费 242.07 (一) 直接工程费 233.21 1 人工费 2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0.30 甲类工 工日 乙类工 工日 0.30 小计(元) 11.65 38.84 11.65 221.56 机械费 推土机 74kW 台班 0.42 527.53 221.56 3 其他费用 % 5.00 233.21 11.66 (二) 措施费 % 3.80 233.21 8.86 二 间接费 % 6.00 242.07 14.52 三 利润 % 3.00 256.59 7.70 四 材料价差 柴油 五 未计价材料费 六 税金 合计 91.01 kg 23.10 3.94 91.01 % 9.000 355.30 31.98 478.29 元 表 7-16 翻耕培肥 定额编号:10043 单位:hm2 工作内容:松土、施肥 序号 费用名称 一 直接费 1049.43 (一) 直接工程 1011.01 1 人工费 工日 12.00 甲类工 工日 0.60 51.04 30.62 乙类工 工日 11.40 38.84 442.78 2 单位 数量 单价 小计 473.40 1800.00 材料费 精制有机肥 kg 1500 0.8 1200.00 FeSO4 kg 750 0.8 600.00 机械费 kg 拖拉机 59kw 台班 1.20 434.10 520.92 三铧犁 台班 1.20 9.72 11.66 4 其他费用 % 0.50 1005.98 5.03 (二) 措施费 % 3.80 1011.01 38.42 二 间接费 % 6.00 1049.43 62.97 3 532.58 57 三 利润 四 材料价差 柴油 五 未计价材料费 六 税金 合计 % 3.00 1112.40 33.37 260.04 kg 66.00 3.94 260.04 % 9.000 1405.81 126.52 1532.33 元 表 7-17 田埂修筑 定额编号:10042 单位:100m³ 工作内容:松土 编号 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一 直接费 2346.91 (一) 直接工程费 2260.99 1 人工费 51.00 小计(元) 2111.91 甲工类 工日 2.50 51.04 127.60 乙工类 工日 48.50 38.84 1883.74 2 材料费 3 机械费 41.41 双轮胶车 台班 13.60 2.90 39.44 4 其他费用 % 5.00 2153.32 107.67 (二) 措施费 % 3.80 2260.99 85.92 二 间接费 % 6.00 2346.91 140.81 三 利润 % 3.00 2487.72 74.63 四 未计价材料费 五 税金 % 9.000 2562.35 230.61 合计 2792.96 元 表 7-18 废渣开挖 定额编号:20282 序号 一 (一) 1 2 3 4 (二) 二 单位:100m³ 工作内容:铲装、卸土、推平 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直接费 直接工程 人工费 工日 甲类工 工日 0.10 乙类工 工日 2.50 材料费 机械费 单价 51.04 38.84 小计 1530.87 1474.83 104.55 5.10 97.10 0.00 1337.12 挖掘机油动 1m3 台班 0.60 662.22 397.33 推土机 59kW 自卸汽车 5t 其他费用 措施费 间接费 台班 台班 % % % 0.30 2.14 2.30 3.80 6.00 530.39 364.80 1441.67 1474.83 1530.87 159.12 780.67 33.16 56.04 91.85 58 三 四 五 六 利润 材料价差 柴油 未计价材料费 税金 合计 表 7-18 定额编号:80023 序号 项目名称 一 直接费 (一) 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甲类工 乙类工 材料费 2 3 施工机械使用费 内燃压路机 6~8t 自行式平地机功率 118kw 洒水车 4800L 4 其他费用 (二) 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材料价差 柴油 五 未计价材料费 六 税金 合计 % 3.00 1622.72 kg 244.72 3.94 % 9.000 2635.60 单位 数量 单价 工日 工日 19 1.5 17.5 51.04 38.84 台班 1.24 261.27 单位:100m³ 合价 1810.42 1744.14 756.26 76.56 679.70 0 979.20 323.97 台班 0.6 783.86 470.32 台班 % % % % 0.6 0.5 3.8 7 3 308.19 1735.46 1744.14 1810.42 1937.15 kg 82.56 3.94 184.91 8.68 66.28 126.73 58.11 325.29 325.29 % 9 2320.55 208.85 2529.4 路基压实 定额编号:80016 序号 项目名称 一 (一) 1 直接费 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 甲类工 乙类工 材料费 机械费 内燃压路机 6-8t 自行式平地机 118kw 其他费用 措施费(直接工程费为基数) 4 (二) 237.20 2872.80 生产路砂砾石路面 20cm 表 7-18 2 3 48.68 964.20 964.20 59 单位 数量 工日 工日 5.5 0.6 4.9 台班 台班 % % 1.6 0.5 0.5 3.8 单位:1000 ㎡ 单价 小计(元) (元) 1076.57 1037.16 222.04 51.04 30.62 38.84 190.32 261.27 783.86 1032.00 1037.16 809.96 418.03 391.93 5.16 39.41 二 三 四 五 六 间接费(直接费为基数) 利润(直接费、间接费为基数) 材料价差 柴油 未计价材料费 税金 合计 表 7-20 % % 6 3 1076.57 1141.16 64.59 34.23 ㎏ 82.4 3.94 324.66 % 9 1500.05 135.00 1310.39 栽植油松(带土球) 定额编号:90002(土壤直径在 30cm 以内) 单位:100 株 工作内容:挖坑、栽植、浇水、覆土保墒、整形、清理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小计(元) 一 直接费 1022.75 (一) 直接工程费 985.31 1 人工费 11.80 458.31 甲类工 工时 乙类工 工时 11.80 38.84 458.31 2 材料费 522.10 树苗 株 102.00 5.00 510.00 水 m³ 2.20 5.5 12.10 3 机械费 4 其他费用 % 0.50 980.41 4.90 (二) 措施费 % 3.80 985.31 37.44 二 间接费 % 6.00 1022.75 61.37 三 利润 % 3.00 1084.12 30.68 四 材料价差 1530.00 油松 株 102.00 15.00 1530.00 五 未计价材料费 六 税金 % 9 2644.8 238.03 合计 元 2882.83 表 7-21 栽植沙棘(裸根) 定额编号:90014(冠丛高在 1m) 单位:100 株 工作内容 挖坑、栽植、浇水、覆土保墒、整形、清理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小计(元) 一 直接费 385.30 (一) 直接工程费 371.19 1 人工费 6.60 256.34 乙类工 工时 6.60 38.84 256.34 2 材料费 113.00 树苗 株 102.00 1.00 102.00 3 水 m 2.00 5.50 11.00 3 其他费用 % 0.50 369.34 1.85 (二) 措施费 % 3.80 371.19 14.11 二 间接费 % 6.00 385.30 23.12 三 利润 % 3.00 408.42 12.25 60 四 五 六 材料价差 未计价材料费 税金 合计 定额编号:90031 编号 项目名称 一 直接费 (一) 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乙类工 2 材料费 紫花苜蓿 其他材料 (二) 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税金 合计 % 9.000 元 表 7-22 紫花苜蓿 单位 工时 kg % % % % % 元 表 7-23 定额编号:水保 08136 施工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一 直接费 (一) 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2 材料费 零星材料费 (二) 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税金 合计 定额编号:水保 08137 施工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一 直接费 (一) 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2 材料费 零星材料费 (二) 措施费 420.67 37.86 458.53 单位:hm2 单价(元) 小计(元) 2261.82 2179.02 334.02 38.84 334.02 1845.00 60.00 1800.00 1800.00 45.00 2179.02 82.80 2261.82 135.71 2397.53 71.93 2469.46 222.25 2691.71 数量 8.60 8.60 30.00 2.50 3.80 6.00 3.00 9.000 幼林抚育(第一年) 单位:hm2/年 管护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工时 144 4.86 % % % % % 元 表 7-24 40 3.8 6 3 9 699.84 979.78 1017.01 1078.03 1110.37 小计(元) 1017.01 979.78 699.84 283.32 279.94 37.23 61.02 32.34 99.93 1210.30 幼林抚育(第二年) 单位:hm2/年 单位 工时 % % 管护 数量 112 30 3.8 61 单价(元) 4.86 544.32 707.62 小计(元) 734.51 707.62 544.32 163.3 163.3 26.89 二 三 四 间接费 利润 税金 合计 % % % 元 表 7-25 6 734.51 3 778.58 9 801.93 幼林抚育(第三年) 定额编号:水保 08138 44.07 23.36 72.17 874.11 单位:hm2/年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小计(元) 一 直接费 - - - 577.11 (一) 直接工程费 - - - 555.98 1 人工费 工时 88 4.86 427.68 2 材料费 - - - 128.3 零星材料费 % 30 427.68 128.3 (二) 措施费 % 3.8 555.98 21.13 二 间接费 % 6 577.11 34.63 三 利润 % 3 611.74 18.35 四 税金 % 9 630.09 56.71 元 - - 686.80 合计 62 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8.1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 四个排渣场于 2023 年 1 月之前已经建成,使用年限为 2 年时间,即为 2023 年 2 月至 2025 年 1 月。本复垦方案考虑 1 年的复垦期,3 年的管护期,确定本 方案的服务年限为 6 年,即从 2023 年 2 月至 2029 年 1 月,方案编制资料基准年 为 2022 年。 8.2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项目使用期限为 2023 年 2 月至 2029 年 1 月,使用完后对 1#排渣场、2#排 渣场、3#排渣场、4#排渣场、取土场进行相应的复垦的措施。详细的复垦工作计 划见表 8-1。 表 8-1 复垦阶段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表 复垦阶段 复垦范围 主要工程 2025 年 2 月-2026 年 1 月 复垦期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 场、4#排渣场、取土场 客土覆盖、土地 平整、翻耕培 肥、植被恢复 2026 年 2 月-2029 年 1 月 监测管护期 1#排渣场、2#排渣场、3#排渣 场、4#排渣场、取土场 管护、监测 8.3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 土地复垦费用由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承担,在项目建设期间,土地 复垦费用来源于基本建设费用,费用安排应遵循提前预存、分阶段足额预存原则, 在项目生产建设服务年限结束前一年预存完毕所有费用,即使用第一年预存完 毕。土地复垦资金由土地复垦施工单位支配使用,由相关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管 理,本单位与山西省原平市自然资源局在双方约定的银行建立土地复垦费用专门 账户,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资金数额,在土地复垦费用专门账户中足额预存 土地复垦费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接受原平市自然资源局监管。详细的安 排见表 8-2。 63 表 8-2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表 复垦阶段 主要复垦工程 动态投资 (万元) 2025 年 2 月-2026 年 1 月 复垦期 客土覆盖、土地平整、翻 耕培肥、田坎修筑植被恢 复 183.34 2026 年 2 月-2029 年 1 月 监测管护期 管护、监测 4.81 复垦阶段 188.15 合计 64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9.1 社会效益 土地复垦是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人 居环境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证建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 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减少水土流失。本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后,可以减少项目区新建工程带 来的新增水土流失,减轻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能够确保建设区的安全生产。 (2)增加就业岗位。经济复垦整治,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用地,复垦 后土地经营管理、种植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因此为项目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 同时也能够为项目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地 作用。 (3)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本工程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通过建设人工林地、 草地,恢复林草植被等,对于改善项目建设影响范围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当地耕、林、牧业协调发展。 综合可见,本复垦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地社会 可行性。 9.2 生态效益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土 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对于区域的生态意义极其重大。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实施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复垦项目实施之后较实施之前植被覆盖率得到明显提高,将有效遏制项目区 及周边环境的恶化,在合理管护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 性。吸引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增加动物群落多样性,达到植物动物群落的动态 平衡。 (2)对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土地复垦通过对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将对局部环境空气和小气候产生正效与 长效影响。具体来讲,防护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 65 通过净化空气改善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3)对土地的影响 土地复垦实施后,将有效遏制土地的退化,降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发生, 对降低土地和粮食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9.3 经济效益 本项目通过土地复垦后,在本方案服务年限内复垦土地面积 7.5610hm2,其 中复垦旱地 1.3911hm2;复垦乔木林地 1.1367hm2;复垦灌木林地 1.2558hm2;复 垦其他草地 3.5802hm2;复垦田坎 0.1972hm2。直接经济效益按旱地每年增收 1.0 万元/hm2,林地每年增收 0.8 万元/hm2 的纯收入计算,复垦土地每年可产生直接 经济效益 3.3050 万元。 本项目通过复垦,植树造林,土地生产力将得到很大提高,土地复垦效益明 显。同时,本项目可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进行复垦不仅有利于 农牧业生产,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66 10 保障措施 10.1 组织保障措施 10.1.1 组织领导措施 为了保证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矿采取以下组织管理措施: 由原平市自然资源局、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苏龙口镇人民政府共同成 立排渣场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实施排渣场土地复垦工作。 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土地复垦工作。负责人要熟悉复垦方案中明确的复垦范 围、预防措施、复垦工程等具体内容。方案实施后,结合生产安排,将复垦工作 作为本矿日常生产管理的内容之一,将其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定期向自然资源 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工作进程,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组织本矿员工学习《土地复垦条例》、《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文件。通过学习,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清醒地意识到,对选矿厂在生 产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是企业应尽的法律责任。 10.1.2 管理措施 在本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自觉接受地 方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对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对监督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 建,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植物措施工程施工时,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 作,抓好幼林抚育和管护,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 益。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深入开展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耕地保 护、土地复垦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对土地复垦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10.2 费用保证措施 (1)复垦资金的计提 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的各 项土地复垦费用均由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支付,预算费用不足时由企业 67 补充,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遇国家政策调整变化,按相关要求调整预算。项目 单位按照本方案土地复垦动态投资估算总额提取土地复垦费用,将土地复垦投资 全额列入项目总投资。《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一部分:通则》中要求:“费 用安排应遵循提前预存、分阶段足额预存原则,在项目生产建设服务年限结束前 一年预存完毕所有费用”,即 2024 年预存完毕,并于复垦验收后进行相应计提 (表 10-1): 表 10-1 复垦资金年度预存情况表 序号 预存时间(年) 预存费用(万元) 1 2024 年 188.15 188.15 合计 (2)复垦资金的存放 为了便于复垦资金的提取和管理,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应成立复垦 专门的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与原平市自然资源局和银行共同设立专门帐户,专 款专用。对资金的提取、存放、使用要经当地自然资源局审批同意方可使用,每 年年终资金的使用和工程实施情况向原平市自然资源局报告。同时该账户的相关 资料要呈报当地土地主管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专职管理人员要按时与企业 的有关部门(生产、财务)核对相关的数据和资金,及时足额结转复垦资金。 (3)复垦资金的管理 复垦专门机构是复垦资金管理的第一主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土地 复垦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土地复垦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 原则进行管理,任何与土地复垦无关的费用和支出均不得在该账户列支,日常复 垦的支出要严格按照土地复垦资金管理办法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月度终了要 对当月复垦资金的进项(计提额度等)和出项进行详细统计并出具相应的收支报 告;年度终了要将年度复垦资金的收支报告呈报相关部门。 (4)复垦资金的使用 复垦专门机构应根据年度土地复垦计划,按照相关单位的管理规定和土地复 垦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或主体,必要时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 确定施工单位,并签订相应的施工合同,明确施工方的责任权利;按照土地复垦 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资金拨付,即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 查签字后,报财务审批,在拨付资金之前,必须对上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 收,合格后资金才予拨付。对滥用、挪用资金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 68 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给予相应的行政、经济、刑事处罚。 (5)复垦资金的审核 土地复垦工程计划和资金计划,应当列入项目的建设计划,作为项目建设计 划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部分,批准的土地复垦计划是复垦专门机构工作的中心, 也是审查考核的依据,复垦工程完成情况(含数量和质量等)由复垦专门机构组 织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出具相应的完成情况报告,根据该报 告进行审核,复垦资金管理办法、施工合同和上述的完成报告是复垦资金审核的 依据;同时复垦专门机构有权对前期遗留或未完工程的资金进行扣留,同时对优 质的土地复垦工程(按时按质完成的)按照企业土地复垦资金管理办法给予相应 的奖励。年终土地复垦工程完成情况、复垦资金的审核使用情况呈报当地土地主 管部门。 10.3 监管保证措施 加强土地复垦监测是土地复垦工作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措施,随时监测、及 时发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补充、完善土地复垦措施,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治 理方案。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监督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土地措施监督 在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应进行时时监督,对土地复垦进行正确及时地指导, 使复垦措施有效的进行。 (2)复垦效果监督 土地复垦完成后,应及时报请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家,按《生产项目土地复 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国 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TD/T1069-2022 进行验收。且要在项目竣工 验收时提交专项监测报告。 10.4 技术保证措施 10.4.1 技术监督 在开展土地复垦前,由自然资源、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安监等部门聘请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排渣场土地复垦技术小组,负责对复垦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工作。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监理制。坚持“初检、复检、终检”的三检制。即单 项施工负责人初检,质检工程师复检,复检不合格就立即进行返工,复检合格后 69 报项目技术负责人终检,终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10.4.2 土地复垦方案的设计与施工 项目单位应严格保证按土地复垦方案设计报告的实施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 各项措施的具体施工,应将土地复垦工作纳入土地复垦总体规划,接受当地政府 和土地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土地复垦管理应与地方复垦管理相结合,互通信 息,互相衔接,保证土地复垦设施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保证土地复垦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选择具有一定经验力量和具备 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治理工程可由当地乡村承包,也可由专业公司或项目单位 自己的工程队伍承包,施工期间土地复垦管理部门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工程 质量和进度的落实。 实施土地复垦方案的施工单位,除了具有一般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土地复垦工 程措施的施工外,还应具有土地复垦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重点负责指导监督工 程与生物措施的施工。 10.5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让本项目的土地复垦工作更加民主化和公众化,让公众特 别是受本项目直接影响的人群充分了解土地复垦工作的内容,国家在土地资源管 理方面的政策法规,让公众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表明对土地复垦方案和实施效 果的态度,使土地复垦工作更为完善,将公众的具体要求反馈到工程设计和项目 管理中,为项目建设土地复垦实施和土地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因此,本 项目公众参与工作应坚持“复垦方案编制前一复垦方案编制中一复垦工程完工验 收”全过程,以及土地权属人与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等政府机构全程、全面参与的 公众参与。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使群众了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对土地复垦的目标、 复垦标准、复垦措施(植物措施:植物的选择)、复垦后土地利用模式等是否认 可,使其监督复垦方案的实施和验收工作,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体现“全 程参与、全面参与”的原则,使复垦方案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方案的环境 和经济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0.5.1 公众参与方式 本项目公众参与形式主要在复垦方案编制前的现场调查过程中采用走访调 70 查与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前的走访与问卷调查时间是2022年10月11日至2022 年10月20日。 (2)调查对象、范围及调查内容:调查对象主要以受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 公司铁矿排渣场影响的周边村民和团体为主。发放调查表的村庄为下长乐村、刘 家庄村、令狐村。调查内容见表 10-3。 (3)主要选择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尾排渣场附近的村庄中不同性 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各阶层人士为调查对象。 (4)调查问卷发放方法:通过当地村、镇委员会发放到村民手中。 71 表 10-3 姓名 公众参与调查表 性别 民族 年龄 大学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职业 农民 工人 职员 干部 教师 学生 科技人员 1.您对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项目了解吗? (1)非常了解( );(2)了解( );(3)听说过( );(4)完全不知 道 2.您对该项目建设所持态度: (1)赞成( );(2)反对( );(3)不关心( )。 3.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土地的影响为: (1)没有任何影响( ); (2)有影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 ); (3)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需要治理( ); (4)影响恶劣,生活和生产无法继续( )。 调 查 4.您认为当地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如何: (1)很好( );(2)较好( );(3)一般( );(4)较差( ); (5)不清楚( )。 5.您认为土地复垦的关键是: (1)土地平整( );(2)改良土壤( );(3)植被恢复( )。 内 容 6.您认为主要的复垦方向是: (1)耕地( );(2)林地( );(3)草地( )。 7.您认为该土地复垦方案的复垦措施是否可行: (1)可行( ),(2)不可行( ),(3)不关心( )。 8.您认为该土地复垦方案是否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 (1)是( ),(2)否( )。 9.您认为当地目前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 10.您对本项目土地复垦的建议: 72 10.5.2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调查结果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 6 份,收回 6 份,收回率 100%。调查统计结 果见表 10-4。 表 10-4 序 号 1 2 您对该项目建设所持 态度 3 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 对生活的影响 4 您认为当地目前的土 地利用状况 5 您认为土地复垦的关 键是 6 您认为主要的复垦方 向是 8 非常了解 了解 听说过 完全不知道 赞成 反对 不关心 没有任何影响 有影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 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需要治理 影响恶劣,生活和生产无法继续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不清楚 土地平整 改良土壤 植被恢复 耕地 林地 草地 可行 不可行 不关心 是 1 4 1 0 5 0 1 4 2 0 0 2 3 1 0 0 1 1 4 1 5 0 6 0 0 6 所占比例 (%) 16.67 66.66 16.67 0.00 83.33 0.00 16.67 66.66 33.34 0.00 0.00 33.33 50.00 16.67 0.00 0.00 16.67 16.67 66.66 16.67 83.33 0.00 100.00 0.00 0.00 100.00 否 0 0.00 内容 您对原平市神源矿山 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 了解吗? 7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 您认为该土地复垦方 案的复垦措施是否可 行 您认为该土地复垦是 否兼顾大多数人的利 益 数量 (2)统计结果分析 1)总体统计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 6 人中,初中以上学历的占 83.33%,初中以下学历的占 16.67%。 2)对项目及土地利用态度 由表 10-4 可知, 村民们大都了解到排渣场项目,在被调查的 6 人中有 83.33% 73 的人员认同、支持本项目的建设,认为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66.66%的 人认为没有任何影响,33.34%的人认为有影响,但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33.33% 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很好,50.0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土地利 用状况较好,16.6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一般;100%的人员认 为土地复垦方案的复垦措施可行;100%的人员认为土地复垦兼顾了大多数人的 利益。 (3)公众建议及意见 在本项目公众参与问卷调查中,有人对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建议多种树,增 加绿化。 (4)公众意见的处理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该地区农民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土地复垦问题。为 此本报告书提出,对损毁土地按时、按量、按质复垦,改善土壤状况,优化土地 利用结构,尽可能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生产能力。对项目所占耕地要按国 家规定进行复垦并对受损的农民及时给予赔偿。必要时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实行 专款专用,将土地补偿费用直接交到农民手中。 10.5.3 调查结论 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显示公众对本项目土地复垦还是比较关注的,其主要 调查结论如下: (1)大多数人员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并希望早日实施。 (2)公众从不同角度对项目建设中土地利用影响表示了关注,体现了公众 对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3)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保证土地复垦方案 能顺利实施,确保项目区人们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不受损失,以及最大程度地 减少项目建设对农田的损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最终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10.5.4 方案实施与验收过程公众参与 (1)为保证项目区和谐发展,在项目建设前公司会同原平市自然资源局, 林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勘测、调查、评估,提出评估鉴定报告,并张榜 公示。 74 (2)土地复垦方案应与市、县级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规划相协调,土地复 垦计划须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动工实施。 (3)土地复垦工作由政府派出专门的小组进行监察,定期获取复垦工作的 进展以及成效,公众对复垦方案的评价意见,为县、市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决策提 供依据。 (4)设立专用电话用于接听村民的意见,土地复垦效果接受村民委员会监 督。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建设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损毁,这关系到 项目区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效的复垦受损毁 土地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项目区土地合理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受影响的主体为农民,土地复垦实施关 系到本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报告书根据公众参与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施工准备阶段,项目单位应与各乡镇政府密切配合,做好建设征地和 补偿工作,补偿标准应按照当地补偿标准确估价。 (2)对征地产生的青苗损失,应予以准确估价,并予以受损农民一次足额 补偿。 (3)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损毁土地,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制止土地损毁进 一步恶化。 10.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调整范围涉及下长乐村、令狐村,该排渣场项目所占用土地属这些村集体土 地,土地权属清楚,无土地权属纠纷,涉及土地权属调整。土地复垦前后权属调 整见表 10-5。 75 表 10-5 土地复垦前后权属调整表 单位:hm² 复垦前 权属 苏龙口镇 权属性质 下长乐村 集体 令狐村 集体 合计 复垦后 01 03 04 06 12 01 03 04 10 耕地 林地 草地 工矿用地 其他土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交通运 输用地 1006 合计 0103 0301 0305 0404 0604 1203 0103 0301 0305 0404 旱地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草地 采矿用地 田坎 旱地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草地 0.6417 0.1238 0.6417 0.1238 0.8565 0.091 0.4607 0.3197 5.0676 0.4607 1.1762 5.0676 0.091 76 11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1107 12 其他土 地 合计 1203 田坎 1.713 0.8104 5.848 0.5807 1.0877 1.1508 3.5032 0.141 7.561 1.3911 1.0877 1.1508 3.5032 0.141 0.1149 0.9253 0.09 0.0823 6.6357 0.09 0.1972 7.561 11 编制成果 11.1 报告 (1)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11.2 附图 (1)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利用现状图; (2)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损毁预测图; (3)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规划图。 11.3 附件 (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函; (2)土地复垦义务人的土地复垦承诺书; (3)公众参与调查表; 77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项 项目名称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单位名称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项目位置 原平市苏龙口镇 目 概 保有资源储量 - 投资规模 况 划定矿区范围 批复文号 - 动态 投资 188.15 万元 7.5610hm² 复垦面积 2年 6年 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 编制单位名称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 王宇 资质证书名称 土地规划 发 证 机 关 山西省土地学会 联 方 案 编 制 单 位 156.82 万元 J49G028079、J49G027079、J49G027080 项目位置土地 利用现状图幅 号 使用期限 静态 投资 系 人 刘志刚 主 要 资质等级 乙级 编 140136 号 0351-5288865 联系电话 编 制 人 员 名 职 务 (职称) 专业 单位 张文利 工程师 国土整治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马平 工程师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周寅生 工程师 国土整治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赵月光 工程师 国土空间 规划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巩旭鹏 工程师 城乡规划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朱良 工程师 土地管理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姓 签 名 土地类型 复垦 责任 范围 土地 利用 现状 面积(hm²)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小计 已损毁 拟损毁 耕地 旱地 0.6417 0.6417 - 乔木林地 0.1238 0.1238 - 灌木林地 0.4607 0.4607 - 草地 其他草地 1.1762 0.1935 0.9827- 工矿用地 采矿用地 5.0676 5.0676 - 其他土地 田坎 0.091 0.091 - 7.5610 6.5783 0.9827 林地 合计 复垦 责任 范围 内土 地损 毁及 占用 面积 面积(hm²) 类型 小计 已损毁 拟损毁 压占 6.5783 6.5783 挖损 0.9827 - 0.9827 7.5610 6.5783 0.9827 损毁 合计 面积(hm²)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已复垦 耕地 复 垦 土 地 面 积 拟复垦 1.3911 旱地 乔木林地 - 1.0877 灌木林地 - 1.1508 草地 其他草地 - 3.5032 交通运输用地 农村道路 - 0.141 水域及水利 设施用地 沟渠 - 0.09 其他土地 田坎 - 0.1972 - 7.5610 林地 合计 土地复垦率 100% 1、复垦工作安排 复垦阶段 主要复垦工程 静态投 资(万元) 动态投资 (万元) 2025 年 2 月-2026 年1月 复垦期 客土覆盖、土地 平整、翻耕培 肥、田坎修筑植 被恢复 152.10 183.34 2026 年 2 月-2029 年1月 监测管护期 管护、监测 4.81 4.81 156.82 188.15 复垦阶段 合计 2、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本方案规定的土地复垦措施,由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组织实施。为确保本方案顺利实施,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必须建立建全组织 机构和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结合复垦工程实际,成立专门的管理机 工 作 计 划 及 保 障 措 施 构,并与原平市自然资源局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的宣传工作,增强保护土地的意识。同时应制定方案实施的目标责任制, 制定实施、检查、验收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杜绝边复垦边损毁的现象发生。 2)费用保障措施土地复垦费用由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承担,在项目建设 期间,土地复垦费用来源于基本建设费用。对于提取的资金汇入土地复垦专用账 户,专款专用。 3)监管保障措施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单位参与项目勘察、设计、施 工及管理,工程竣工后报原平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验收。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 及时对土壤进行培肥,以保证土质的提高。 测 算 依 据 a)《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 号);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11;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11。 投 资 估 算 费 用 构 成 序号 工程费用名称 费用(万元) 1 工程施工费 126.73 2 其他费用 16.40 3 监测与管护费 4.81 4 复垦监测费 1.80 5 管护费 3.01 6 预备费 40.21 7 基本预备费 8.88 8 价差预备费 31.33 9 静态总投资 156.82 10 动态总投资 188.15 委 托 书 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 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81 号)等文件的要求,现委托贵公司承 担我单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为确保本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能 按时完成,请贵公司根据自然资源部有关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技术规程及要求及时开展资料收集、实地踏勘、方案编制等工作。 委托单位: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委托时间:二〇二三年一月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 土地复垦资金承诺书 原平市自然资源局: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铁矿排渣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已 由山西青河土地整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本方案复垦责任范围面积为 7.5610hm²;静态总投资为 156.82 万 元,静态投资为 20.74 万元/hm2,静态亩均 1.3827 万元;动态总投资 为 188.15 万元,动态投资为 24.88 万元/hm2,动态亩均 1.6589 万元。 我公司承诺按照方案设计安排复垦,并在施工结束后,达到方案 设计复垦面积和复垦率。 经测算本方案服务期内,为保证在实施复垦方案过程中,复垦资 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我单位承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予以纠 正,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做到提前安排、认真保存、科学管理、 专款专用、严格审计,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复垦。 特此承诺 原平市神源矿山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一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