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

两人的开始16 页 82 KB下载文档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
当前文档共1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成果公示.doc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规划成果公示 一、编制目的 为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和衡水市长远发展 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城乡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 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衡水市城市总体规 划(2015-2030 年)》。 二、规划范围 (一)市域:衡水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 8815 平方公 里。桃城区、冀州市、深州市、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 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 11 个县(市、 区)。 (二)都市区:包括桃城区和枣强、武邑、冀州 3 个县 域范围,总面积约 3231 平方公里。 (三)规划区:包括桃城区、工业新区、滨湖新区,总 面积 825 平方公里。 (四)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增长边界及必要的生态空间 所控制的范围,总面积约 208 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15—2030 年。其中,近期 2015—2020 年; 远期 2021—2030 年;远景 2030 年以后。 四、区域定位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区域绿色农 产品供应加工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冀东南交通物流枢纽和 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 五、城市性质 中国北方生态宜居滨湖名城,冀中南区域中心城市和重 要的交通枢纽。 六、城市职能 华北平原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冀东南区域知名的休闲旅游和交通物流枢纽; 绿色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和橡塑、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 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七、城市规模 2020 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80 平方公里,人均 建设用地 100 平方米。2030 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12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00 平方米。 八、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 年衡水市域总人口 530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56%左 右,城镇人口不超过 300 万人。 2030 年衡水市域总人口 620 万人,城镇化水平控制在 69 %,城镇人口不超过 430 万人。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三轴三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衡水都市发展核心:由衡水湖周边的中心城区、 冀州城区、枣强县城和武邑县城组成。 (二)主要发展轴:京九-大广复合发展轴和石黄复合 发展轴 依托大广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以及省道 231 及其延长线 形成的复合交通走廊发展。依托石黄高速、衡石高速、石衡 —衡港高铁形成的复合城镇发展轴。 (三)次级发展轴:衡德城镇发展轴,依托石德铁路、 石德高速、省道 391 等交通干线发展。 (四)三区 衡德经济协作区:指景县、故城两县与德州的交界地区, 主要包括留智庙镇、王瞳镇、夏庄镇和里老乡。 饶安城镇协调发展区:指安平县城、安平经济开发区、 饶阳县城和饶阳经济开发区构成的同城化区域。 大营——营东城镇协调发展区:指大营镇和营东新城构 成的产业协同区域。 3、市域城镇体系 衡水市等级结构规划为: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 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包括市域中心城市 1 个:中心城 市由中心城区、冀州市区、武邑县城和枣强县城;县域中心 城镇:深州市区、景县县城、安平县城、饶阳县城、武强县 城、阜城县城和故城县城;重点镇 21 个,一般镇 37 个。 规划市域城镇形成六个规模等级:第一级别,人口规模 大于 50 万(中心城区 120 万人);第二级别,人口规模在 20-50 万之间(安平、故城、冀州、景县、深州、武邑、枣 强、饶阳、阜城);第三级别,人口规模在 10-20 万之间 (武强);第四级别,人口规模在 3-10 万之间(龙华镇、 大营镇),第五级别,人口规模在 1-3 万人(26 个);第六 级别,人口规模在 1 万人以下(32 个)。 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域内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 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级配体系,优化和强化文教、 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的布局。按照中心城区、县域 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农村社区 5 个层次进行公共服 务设施配置,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九、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 构建“双心引领,五区联动,环带辐射”的都市区空间 发展总体结构,做强都市区中心区,壮大都市核心,升级特 色产业,融入区域整体发展。 (一)双心引领:通过城市心和生态心的共同引领壮大 中心城市,支撑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其中城市心是指桃城 区-滨湖新区-冀州城区联动在东部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生 活区,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心是指以衡水湖为核心 在西部形成生态保育区与生态经济区,构建中心城市生态背 景。 (二)五区联动:五个特色产业组团拱卫中心城市,形 成有力经济支撑。特色产业组团包括工业新区、武邑、枣强、 清凉店、大营镇。 (三)环带辐射: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形成环形及放射 的城镇发展带,串联带动各组团发展。 2、发展方向 (一)主城区组团:向南、向北发展,适度向东发展。 (二)工业新区组团:向东发展,适度向南发展。 (三)滨湖新区组团:在老盐河以东,依托纵一路南北 拓展。 3、功能布局 (一)主城区组团 1、中心片区: (1)范围界定 中心片区是指石德铁路、滏阳河和前进大街所包含的地 区。 (2)功能定位 中心片区是城市中心所在片区,主要以公共服务和生活 居住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2.22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19.5 万 人。 (4)发展重点 外迁工业企业、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优化城市街道和建 筑景观,塑造衡水现代化城区面貌。 2、铁北片区: (1)范围界定 铁北片区是指石德铁路以北、西环路以东、太青高铁以 南、清泉街以西的地区。 (2)功能定位 铁北片区主要发展商业商务服务和生活居住职能。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8.32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32.0 万 人。 (4)发展重点 推进“退二进三”战略,腾挪工业用地,综合配套,滚 动开发,完善商业、办公、居住等服务设施,使铁北片区成 为功能完善、职住平衡的城市新区。 3、西部片区: (1)范围界定 西部片区是指前进大街以西、石德铁路以南、西环路以 东滏阳一路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促进开发区西区产业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生 活居住等职能。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2.98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20.5 万 人。 (4)发展重点 严格限制新增工业用地,通过经济手段,逐步置换区内 的工业企业,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居住、商贸等服务功 能。促进开发区西区产业转型,依托内画、收藏等文化元素, 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开发区西区的产业层次和投资强度;综 合配套,滚动开发,完善商业、办公、居住等服务设施,使 之成为功能完善、职住平衡的城市改良示范区域。 4、滏东片区: (1)范围界定 河东片区是指滏阳河以东、南环路以北的城市片区。 (2)功能定位 河东片区主要以文化传承、生活居住和工程橡胶市场发 展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8.24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12.0 万人。 (4)发展重点 以滏阳河治理为契机,结合河东旧城改造,延续历史文 化底蕴,提升沿河文化功能;旧区改造要延续传统风貌,保 留旧城肌理;退二进三,逐步外迁河东片区的工业企业,改 善城市环境,强化教育和专业市场等服务功能。 5、南部片区: (1)范围界定 南部片区是指前进大街以东、滏阳河以南、东环路以西、 滏阳一路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南部片区主要以教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服务 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3.02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16.0 万 人。 (4)发展重点 保留沿河自然景观,控制城市通风走廊,发展养生、旅 游服务功能;保护老白干酒厂工业遗产;外迁京华焊管厂等 污染企业,重点发展区域性教育服务功能,教育园区配套服 务设施建设兼顾城市使用。 (二)工业新区组团 1、北部生产物流片区: (1)范围界定 生产物流片区是指大广高速以东、新区四路以南、管庄 路以西、太青高铁绿化隔离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以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生产和现 代物流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6.55 平方公里。 (4)发展重点 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引领,建设京津冀较有影响力的 产业园区。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和副食品加工产业基础,延伸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京津冀地区较有影响力的绿色 食品加工基地;规模化衡德高速南部工程橡胶产业基地,引 导橡塑企业逐步集中。 2、生活配套片区: (1)范围界定 生活配套片区是指振华路以东、新区十路以南、管庄路 以西、太青高铁绿化隔离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以生活居住职能为主。引导工业新区内村庄集中整 合,为工业新区产业配套部分居住生活服务用地。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4.51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5.0 万人。 (4)发展重点 促进工业新区内村庄整合和集中安置,形成服务功能完 善的生活居住区;依托小西河、班曹店干渠和滏阳河良好的 生态环境,优化生活配套片区居住生活环境。 3、南部橡塑产业片区: (1)范围界定 南部橡塑产业片区是大庆路以北、东环路以东、冀衡路 以南、东外环路以西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以专业橡塑产品生产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15.09 平方公里。 (4)发展重点 超前配套、滚动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建 设,改善园区的软硬件环境,提升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优化园区对外交通条件,强化与主城区组团的交通联系;设 置企业入区门槛,按照专业化、循环型的发展理念,积极引 入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中型工业企业。 (三)滨湖新区组团 1、北部片区: (1)范围界定 北部片区是东湖大道以东、滨河北环路以南、滨河东环 以西、滨河北渠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以总部经济、教育培训和生活居住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5.29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4.5 万人。 (4)发展重点 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制定良好的创业政策,吸引大型 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以衡水中学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壮 大衡水基础教育规模;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打造亲水宜居 的生活空间。 2、中部片区: (1)范围界定 中部片区是东湖大道以东、滨河北渠以南、滨河东环以 西、滨河南渠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以行政办公、会议展览、文化创意和健康疗养职能 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7.14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5.5 万人。 (4)发展重点 集合多数市级行政办公单位,建设市级行政办公中心, 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提升行政办公效率;与行政中心集中 布置文化会展设施,共同打造市级行政会展中心;依托良好 的生态环境,以衡水地域文化为根基,积极拓展文化空间和 康体养生职能,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 3、南部片区: (1)范围界定 南部片区是东湖大道以东、滨河南渠以南、滨河东环以 西、中干渠以北的地区。 (2)功能定位 主要以休闲旅游职能为主。 (3)发展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约 6.55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5 万人。 (4)发展重点 借助衡水湖旅游资源,打造城市休闲旅游服务基地;结 合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当地特色商品交易设施,丰富旅游度假 内容。 十、生态环境保护与四线管制 1、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衡水市分为 4 个生态功能区: (一)滏西生态功能区,包括安平县、饶阳县、深州市、 武强县,以农业发展为主导生态功能,侧重水旱灾害防治和 农田保护。 (二)中心城生态功能区,包括桃城区、工业新区、滨 湖新区、冀州市域(扣除衡水湖),重点开展城市人居建设 和环境保护。 (三)敏感生境保护区,包括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范围, 侧重对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护育。 (四)滏东生态功能区,包括、枣强、武邑、故城、景 县、阜城,黑龙港西支生态恢复侧重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 采控制,东支侧重环境综合整治。 2、空间管制 规划区范围内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的不同,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强化空间管制。 (一)禁建区 (1)、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其中核心区 5816 公顷,缓冲区 4604 公顷。 (2)、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 衡水湖水源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明渠与输水管、引黄 工程干渠。 (3)、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 地下水源井周边控制范围,按照地下水源保护区要求划 定。 (4)、森林公园 阜城县千顷洼森林公园、故城县里老森林公园、景县景 洲森林公园。 (5)、水体河流控制区 指市域范围内的重大河流及水体控制区域。 (6)、蓄滞洪区 西起饶阳县大齐村西肃衡公路,滹沱河南北大堤之间饶 阳、武强部分区域。 (7)、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的保护范围 (8)、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 包括滏东排河(引黄入淀总干渠)、清凉江和卫千渠 (引黄入冀总干渠),石津总干渠(南水北调工程)、军齐 干渠、输水管道。 (9)、地质断裂带 活动断裂带两侧 100 米,推断断裂带两侧 70 米。 (二)限建区: (1)、农田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总面积 5945 公顷。 (3)、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4)、河流、交通干线绿化带 铁路、高速两侧绿化控制宽度不少于 50 米;国省道两 侧控制宽度不少于 30 米。市域重大河流两侧绿化控制宽度。 (5)、大型基础设施通道 包括市域 220KV 以上高压走廊,燃气输气干线两侧控制 宽度不少于 20 米,国防通信线路两侧控制区域等。 (6)、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的建设控制地带。 (三)适建区 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外的地区,主要包括城镇 建设区、农村建设区、独立工矿区及其扩展边界等。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城市组团以大片楔块状生态绿地分隔,组团内各片区之 间以带状绿地进行分隔,片区内部多以网络式绿地渗入,有 机联系块状绿地。 4、中心城区四线管制 城市绿线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的范围线。 城市蓝线指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干、老盐河、吴公河、 胡堂干渠、班曹店干渠、白马沟等水体的水面边界线的保护 范围。城市紫线指宝云塔、安济桥等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 建设控制地带。城市黄线指对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对城市发 展全局有影响的、必须加以控制和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 的控制界线。 中心城区“四线”范围内用地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实施管理。 十一、城市综合交通 完善衡水市域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集成, 提高交通转换的效率,落实重大交通战略,优化国省道网络, 支撑区域交通联系。 机场:依托故城县里老乡军用机场建设衡水支线机场。 新建 3 处通用机场,位于冀州市、饶阳县、清凉店镇。 铁路:邯黄铁路货运专线,沿线设置 10 个货运站点; 规划新建太青客运专线,沿途设置 2 个客运站点,为衡水北 站和景州站;新建京九客运专线,设置 2 个客运站点,为衡 水北站和枣强站;新建石衡沧黄城际铁路,与太青客运专线、 京九客运专线共用衡水北站。 高速公路:新建邢衡高速公路、邢衡高速枣强支线、衡 港高速公路、衡石高速公路、北京二机场南出口高速公路 (衡德高速故城支线)5 条高速公路和 12 个出入口,并与大 广高速公路、衡德高速公路、黄石高速公路互通。 干线公路:规划形成“十横八纵”的干线公路网络布局。 “十横”—G338 、S335 、G307 、S336 、 S337—G339 、 S230 、 S339 、G339—G240 、 S338 、 S341 ; “八纵”—S237、 S236、 G240—S229、G106、G338—S230—S539、 S226、 S538—G339—S281、S224。 国省道绕城:穿过城区、镇区的国省干道规划绕行城镇 环路解决过境交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