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Unravel 拆散17 页 381.992 KB下载文档
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关于长子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关于长子县 2010 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 2011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 报 告 ——2011 年 6 月 10 日在长子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长子县财政局局长 牛利军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 2010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 况和 2011 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县 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 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 年,我县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县委“三大目标不动摇、六大重点创六新”的工作 思路,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财政收入、民生改善、财政改 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批准的全年预算任务。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县域经济较快增长、上级财政 专项拨款增加,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山 西省预算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当年财政预计超收收入 作了相应安排,财政收支预算做了相应变动。经县十四届人 1 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财政总收入由 9 亿元变 动为 10 亿元,一般预算支出由 67486 万元变动为 79400 万 元;基金收入由 18663 万元变动为 26241 万元,基金支出由 9355 万元变动为 15075 万元。根据变动后的预算,全县 2010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0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100176 万元,为变 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 100.18%,比上年增长 25.22%, 增收 20173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4479 万元,为 预算的 100.96%,比上年增长 27.64%,增收 7466 万元。 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完成 63100 万元,为 预算的 100.16%,比上年增长 24.68%,增收 12490 万元;地 税部门完成 23265 万元,为预算的 99%,比上年增长 22.45%, 增收 4265 万元;财政部门完成 13811 万元, 为预算的 102.3%, 比上年增长 32.89%,增收 3418 万元。 2010 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17469 万元,为预算的 115.88%,比上年增长 84.21%,增收 7986 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0 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执行 87426 万元,为预 算的 110.11%,比上年增长 18.12%,增支 13409 万元。主要 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0651 万元,为预算的 117.64%, 比上年降低 35.09%,减少 5759 万元。主要是科目调整所致。 2 2、公共安全支出 4215 万元,为预算的 104.20%,比上 年增长 6.49%,增支 257 万元。主要用于县城监控安装、涉 法涉诉救助、“两庭”建设、科技强警等支出。 3、教育支出 22674 万元,为预算的 97.13%,比上年增 长 11.31%,增支 2304 万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 效工资改革、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中小学公 用经费保障标准等支出。 4、科学技术支出 1068 万元,为预算的 108.98%,比上 年增长 20.41%,增支 181 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应用研究、科 技创新、重点科技推广等支出。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647 万元,为预算的 138.06%, 比上年增长 18.15%,增支 253 万元。主要用于艺术表演团体 设备更新、文物保护、发鸠山旅游开发等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429 万元,为预算的 130.70%, 比上年增长 10.12%,增支 683 万元。主要用于双拥模范县城 建设、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特困企业医疗保障统筹金等民 生支出。 7、医疗卫生支出 7531 万元,为预算的 132.47%,比上 年增长 20.86%,增支 1300 万元。主要用于下霍分院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等支 出。 8、环境保护支出 2315 万元,为预算的 279.25%,比上 年增长 14.1%,增支 286 万元。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污染防 3 治等支出。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965 万元,为预算的 88.08%,比 上年增长 136.18%,增支 1133 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环境卫生、 全国卫生县城创建等支出。 10、农林水事务支出 12473 万元,为预算的 122.31%, 比上年增长 27.54%,增支 2693 万元。主要用于蔬菜大棚建 设、强免疫苗及动物检测、标准化养殖、扶持烤烟种植等支 出。 11、交通运输支出 841 万元,为预算的 224.87%,比上 年增长 5.65%,增支 45 万元。主要是上级对农村公路改造投 入加大。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1151 万元,为预算 的 160.98%,比上年降低 0.43%,减少 5 万元。 13、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 942 万元, 为预算的 144.92%, 比上年增长 86.9%,增支 438 万元。主要是上级对家电下乡 补贴投入增加。 14、金融监管支出 60 万元。 1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191 万元,为预算的 100%, 比上年降低 17.67%,减少 41 万元。 1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 9152 万元,为预算的 89.38%,比上年增长 19.46%,增支 1491 万元。主要用于城 市建设、城市绿化、粮食企业改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 出。 4 17、住房保障支出 1677 万元,为预算的 100%,比上年 增长 32.78%,增支 414 万元。 18、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 258 万元, 为预算的 116.74%, 比上年增长 61.25%,增支 98 万元。 1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83 万元,为预算的 100%。 20、其他支出 1108 万元,为预算的 30.08%,比上年降 低 55.27%,减少 1369 万元。 2010 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 21322 万元,为预算的 81.25%,比上年增长 74.47%,增支 9101 万元。 (三)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0 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4479 万元,上级补助 收入 26825 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22072 万元,动用 上年结余收入 11975 万元,收入总计 95351 万元。减去决算 支出 87426 万元,年终滚存结余 7925 万元,再减去结转下 年的支出 7884 万元(含省财政预拨我县下年度一般转移支 付 3544 万元,结转下年专项支出 4340 万元),一般预算净 结余 41 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0 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 17469 万元,上级专项补助 收入 3333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9308 万元,收入总计 30110 万元。当年支出 21322 万元,收支相抵,结余 8788 万元, 结余部分下年继续按规定使用。 从上述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来看,2010 年全县财政收入保 持了较快增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5 民生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更加规范,财政分配更加科 学,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 督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同心协力、 奋发拼搏的结果。 (四)2010 年财政工作情况 2010 年,全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总体工作思路,努 力在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上下功夫,在提升财政管理上求 突破,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上求实效,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 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1、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大力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 亿多元建成垃圾处 理中心、集贸市场,硬化县城主巷道,改造县城供水管网, 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有效推动了我县创卫工作顺利开 展。二是大力支持工业新型化建设。组建年产 210 万吨的盛 元煤业,提升了地方煤炭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支持康宝 血液制品、禾能秸秆发电等新型工业项目建设,推动了我县 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三是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连续突破 9 亿元、10 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一般预算收 入比重明显增加,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积极争取 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 1 亿多元。五是认 真落实家电、汽摩下乡政策。全年累计兑付补贴资金 654 万 6 元,拉动居民消费 6100 万元。 2、不断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主要是发放补贴 1555 万 元,支持了设施蔬菜、畜禽养殖业发展;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 1010 万元,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098 万元, 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 920 万元,推进 了全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同时,及 时下达粮食直补资金 241 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 1894 万 元,下拨农作物良种补贴 463 万元,退耕还林补贴 283 万元, 秸秆还田补贴 266 万元,雪灾救助资金 475 万元,灾后恢复 生产贷款贴息资金 65 万元,促进了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 收。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共安排农村与城 市低保资金 2141 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344 万元、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561 万元、保障房建设资金 235 万元, 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住房、医疗等民生需求。继续落实农村 “五老”生活补贴、现任农村主干补贴政策,全面启动了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和谐稳定。 三是大力支持公共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方面,安排义务教育 保障经费 2508 万元,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 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 7013 万元,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投入 51 万元,为全县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购买了人身意外保 险;投入 194 万元为全县计划生育、残疾人、下岗职工、低 7 保等四类家庭的高中阶段就学子女免除了学杂费,较好解决 了四类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公共卫生方面,投资 3500 万 元建成了县中医院门诊大楼。农村基层建设方面,投资 1158 万元,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73 个,实现了全县行 政村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生态建设方面,共投入 1.1 亿元, 全面铺开了八大造林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我县的人居环境、 投资环境。公共安全方面,共投入资金 1758 万元,实现了 煤矿安全生产“零事故”,全年赴京“零上访”,维护了社 会和谐稳定。 3、稳步推进财政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认真做好“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了信息系统 建设等前期工作。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预算编制进一步 细化,经费支出定额更加科学,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资金办理程序不断简 化,资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共办理直接支付业务 8053 笔,金额 2.7 亿元。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采购规模和 效益明显提高,全年政府采购金额 70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近 3 倍,节约资金 831 万元,节约率达到 10.5%。不断强化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统计 工作,全县 158 个行政事业单位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 产总额 2.3 亿元。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了对乡 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面超过 30%;积极配合有 关部门进行了工程领域、强农惠农、收支两条线等涉及三农 8 和民生资金的专项检查,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 使用效益。 4、全面开展创先争优,和谐财政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了党支部换届工作,选出了新 一届党支部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机关 管理制度 12 项,推动了财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加 强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印发宣传册 子等多种形式,对我县财政预算、相关政策、相关概念、办 事程序等进行了公开,充分接受了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 四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年获得省级表彰 1 项, 市级表彰 13 项,县级表彰 15 项,在全市财政系统综合考评 中名列前茅。 回顾 2010 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我县财政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压力和不少困难:一是财源结 构单一,全县财政增收倚重煤炭行业的状况较为突出。二是 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支持转型跨域发展和优先改善民生支出 压力较大。三是财政管理还不够规范,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和委 员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1 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省、市关于编制 2011 年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综 合考虑我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2011 年我县财政 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 9 议精神,按照县委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积 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收支结构,提升保障能 力;大力支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 生态化建设,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深化财政改 革,加强财政管理,完善财政职能,努力提高财政工作的科 学化水平,为推动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长子做出 积极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今年财政收支增减因素, 2011 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011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 118000 万元,增长 17.79%,增加 17824 万元;力争全年收入达到 12.5 亿元, 增长 24.78%。其中: 分收入级次安排情况:一般预算收入安排 40788 万元, 增长 18.3%,增加 6309 万元;上划中央收入安排 61350 万元, 增长 17.56%,增加 9164 万元;上划省级收入安排 10575 万 元,增长 17.41%,增加 1568 万元;上划市级收入安排 5287 万元,增长 17.36%,增加 783 万元。 分征收部门安排情况:国税部门安排 73800 万元,增长 16.96%,增加 10700 万元;地税部门安排 28000 万元,增长 20.35%,增加 4735 万元;财政部门安排 16200 万元,增长 17.30%,增加 2389 万元。 (二)预计可用财力情况 10 根据上述财政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1 年全 县可用财力预计为 84961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40788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27176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7925 万元, 上级专项预计可达 9072 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上述财力预计,按照《预算法》“量入为出、收支 平衡”的原则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相应安排一般预 算支出 84961 万元,比上年初预算增长 25.89%。主要支出安 排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8930 万元,增长 32.73%,增加 2202 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 3956 万元,增长 22.44%,增加 725 万 元。 3、教育支出 23721 万元,增长 11.18%,增加 2386 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 699 万元,增长 4.33%,增加 29 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293 万元,增长 78.34%,增加 568 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209 万元,增长 72.46%,增加 3029 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 6702 万元,增长 40.59%,增加 1935 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 408 万元,降低 33.22%,减少 203 万 元。 11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613 万元,增长 2.74%,增加 43 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 10368 万元,增长 39.71%,增加 2947 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 455 万元,增长 63.08%,增加 176 万 元。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支出 820 万元,增长 61.74%,增 加 313 万元。 13、商业服务业支出 420 万元,增长 154.55%,增加 255 万元。 14 、 国 土 资 源 气 象 等 事 务 支 出 12457 万 元 , 增 长 41.35 %,增加 3644 万元。 15、住房保障支出 55 万元。 16、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 312 万元,增长 63.35%,增 加 121 万元。 17、储备事务支出 110 万元。 18、预备费 1200 万元。 1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329 万元。 20、其他支出 3904 万元,降低 38.07%,减少 2400 万元。 (四)基金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11 年,全县基金收入预算安排 14430 万元,增长 54.25%,增加 5075 万元;加上上年结转 8788 万元,我县 2011 年基金收入总计 23218 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 12 排基金支出预算 23218 万元,比上年初预算增长 24.41%,增 加 4555 万元。 在编制上述预算草案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实 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使收入预算编制与县域经济发展 水平相适应。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合理安 排各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 域倾斜,向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 保护等重点领域倾斜。三是强化监管,确保平衡的原则,按 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 科学核定支出定额,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 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的预算盘子是在财政保障范围不断 扩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县政府经过统筹考虑、 反复研究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部分建设 性资金、发展性资金以及其他需要增加预算的支出项目由于 财力所限暂时无力安排或安排不足,还需要通过各级各部门 共同努力,通过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以及力争财政实现超 收来解决。对此,恳请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级各部门予 以理解和支持。 三、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 2011 年财政预算 任务 为圆满完成 2011 年全县财政预算任务,我们将着力抓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3 (一)认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经济健康 平稳运行。一是根据上级财政政策,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和项 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和对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二 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推 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三是落 实家电、摩托车下乡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是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五是大力支持县委、县政 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功 能,提升城市品位。 (二)认真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一是加大“三农”投入。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 农补贴政策,大力支持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烤烟生产三大 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全面启动 玉米种植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推动全县农业稳步健康发 展;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 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扎实 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 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农村街巷硬化 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网 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二是加大教育投入。认真 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不 14 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各项助学政策,促进 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 20 轨制实验 中学建设,不断提升全县教育保障水平。三是加大医疗卫生 投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 生服务体系、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以及药品供应保障和重大 疾病防控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 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 稳定和扩大就业;稳步提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全覆盖;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把城乡 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五是加大保障性住 房投入。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 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特 别是困难群体基本住房条件。六是加大公共安全保障投入。 大力支持本质安全型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生产安全、消防 安全、交通安全、学校安全、建筑行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 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 质量。一是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实现财政收入稳 定增长。二是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 15 楼堂馆所建设和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严格控制公务接待、 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三是切实推 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完善预算资金拨付机 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科学化精 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统筹安排一般 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建立健全预算 编制、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 理有机衔接的机制。二是加强和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 快会计集中核算的转轨工作,理顺财政国库机构职责,推进 国库业务整合工作。三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大力拓展 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四是加强政府采购 管理,努力扩面增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五是开展支出绩 效评价,逐步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考核体系,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效益。六是强化财政监督工作,着力构建财政监督、 投资评审、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 评价的监督平台,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 程的监督机制。七是不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确 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11 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 也是我县全面开启转型跨越发展的起步年,圆满完成今年的 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县 16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 奋力争先,确保 2011 年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 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再造一个新长子做出新的贡献。 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