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报告.doc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 2018 年度法制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 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15-2020年)》和《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以改 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强环 境立法和普法,强化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法治 化、规范化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辖区内水、气、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现将衡水市环保局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依法行政机制。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 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主要领导兼任,成员由局内各职能 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将普法宣传经费列入年度支出专项经费预算, 与衡水电视台、衡水日报社、网易衡水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强化普法等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断配备、更新各种宣传设 施,编制、征订法制宣传材料,组织法制培训和各类宣传活动; 配齐人员力量,从政府办、电视台、业务科室遴选人材充实队 伍,宣教中心人员由3名增加至9名,全部为中文、传媒、法律、 1 等本科以上学历;建立健全制度,积极推行依法行政领导责任 制和环境执法责任制,建立了法制宣传培训制度、行政执法监 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25 项制度,特别是制定了《衡水市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管理办 法》,进一步细化了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审核、听证等具体 程序和岗位职责,确保依法行政有章可循。 二、启动立法,完善环保法律体系。立法是一切重大决策 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 生态环境”,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 展系列环保立法项目,迈出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坚实步伐, 以更严格、更严密法治护航美丽衡水。 主动参与制定了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衡水湖水质保护条 例》,对起草过程中涉及到的环保问题及时研究,并给予合理、 合法的建议和意见,该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19 年3月1日起实施;启动并完成我市首部环境保护地方性实体规 章《衡水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成 果和经验予以固化,现已通过经市政府法制审查,待市政府常 务会讨论通过后印发执行;将《衡水市环境教育促进条例》列 入衡水市2019年地方立法计划,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和初稿, 进入立法程序。 2 三、多措并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厉兵秣马,开展 “法制培训年”活动。组织宪法专题讲座,邀请市委党校教授 进行重点解读,拍摄制作《我与宪法》宣传片,营造了遵宪守 宪的浓厚氛围;先后邀请环保部评估中心、河北科技大学相关 专家对行政执法文书、案卷制作和现场执法检查进行针对性讲 解,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8-10月份连续开展三次环保法律法 规考试,强化提升全市环保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执法规范年”行动。制定出台《衡水市环保局 关于开展“环境执法规范年”实施方案》,下发实施了《衡水 市环境执法八项禁令》,规范执法程序、执法行为、检查行为, 制作环保执法和行政处罚“一张图”,实行环保执法部门检查 审批制,落实环境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法制审核 制度,保证执法公开、公正。三是完善环保追责体系。出台了 制定了《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衡水市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起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体 系及问责制度,研究制定了《衡水市乡镇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通 报问责办法》进一步延伸到基层,实现追责体系全覆盖。四是 进一步完善“两法”衔接。公安、环保、检察等部门对涉及危 险废物以及重金属产生、排放,污染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行为开 展了多次联合执法检查,全市全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违法犯罪 案件5起,形成环境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四、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法制素养。充分利用主要新 3 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开展环保法制宣传工 作,围绕 6 月 5 日环境日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开 展了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普及了 法律知识。开展了“蓝天卫士”评选活动,组织了“最美蓝天 卫士”和“蓝天保卫战攻坚标兵” 演讲比赛。配合中央电视台 拍摄治霾纪录片,招录 260 名环境义务监督员,群众监督作用 更进一步发挥。5 月份,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开展媒体集中采 访活动,在衡水电视台开辟“美丽衡水”专栏,在中国环境报、人 民网、河北日报等媒体刊发稿件百余篇。充分利用“衡水环保 发布”微信平台,讲好环境治理案例,正确传达环保声音,动 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参与到大气治理中来, 群策群力、同防共治,在全国 355 个市级环保政务微信影响力 排行榜中,连续 7 个月跻身全国前十、全省第一,为打赢蓝天 保卫战凝聚了强大合力。 五、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针对重点领域的 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执法促治理,以执 法促升级,有效提升了企业主动治污、自觉守法的环境保护意 识。 一是采取市级带队、混合编组、异地执法的形式,组织开 展了第五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退后十攻坚月”专 项执法、餐饮油烟专项行动、“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 等多个专项行动,实行环境执法和处罚基础数据日统计、周通 4 报、月公开制度,公开曝光40个典型案例,将存在突出环境违 法行为的11家企业列入黑名单。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 执法人员2.3万余人次,检查1.4万家家企业,发现2117个问题, 查处违法案件1457件,实施立案处罚6131万元,查封扣押25家 企业,行政拘留66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5件。 二是对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进行修订,建立了县、乡、片、 村四级网格,以县级网格总协调,乡级网格总调度,片村网格 日常巡查的机制,网格员直接到村级,每个村都有环境监管人 员,实现了环境监管全覆盖。 三是成立专门的信访举报中心,做到24小时专人值守。2018 年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举报3839件。其中,环保举报热线受理1179 件,局网站、微信受理385件,领导交办9件,来人来信34件, 市长公开电话批转672件,阳光理政16件,省厅交办69件,部、 省转办351件,生态环境部系统转办1104件。均做到了受理、转 办、查处、反馈四个百分百。 四是严格把关项目准入。上收涉水涉气项目环评审批权, 主城区禁上化工项目、其他县市区慎上化工项目,否决不符合 准入条件项目19个,否决投资金额30.8亿元。 六、依法行政,改善全市环境质量。良好的法治,规范的 管理,浓厚的氛围,推动建立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格 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今年以来, 我市的生态环境各项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绩。 5 (一)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率全省第一。2018 年 1-11 月份,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5.77,在全省仅次于张家口、承德、秦 皇岛,八个传输通道城市当中排名第一,稳定退出了全国 74 个 城市后十名和 169 个城市后二十名;较去年下降 19.5%,改善率 全省第一。共获奖励 660 万元。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我市大气治 理取得成绩。坚持超前谋划、提前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取得明 显进展。实施 25.9 万户“气代煤”、1.2 万户“电代煤”工程。 5 月底在全省率先实现散煤经营网点清零。投资 1.9 亿元的电厂 烟羽“脱白”和三氧化硫去除工程已于采暖季前完成两个机组 治理任务。全市省定 146 家重点监管企业共安装 45 套在线监控、 407 套超标报警装置。对全市 153 家汽修喷漆企业安装完成废气 收集装置。新排查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 508 家。建筑工地 全部安装 PM10 在线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施,主城区道路清扫 保洁范围扩大一倍,定期开展道路积尘走航监测。对 81692 辆 过境重型货运车辆进行尾气抽查抽测。 淘汰老旧机动车 3325 辆, 推广新能源车 2592 辆。201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市区继续实行公交免费乘坐.4 月底完成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两 网两系统”建设,5 月底完成覆盖全市的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 外线报警系统建设,实现对大气污染进行长效化、智能化管理, 打造“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 ”监管模式。 (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0 个国省考断面中,5 个考 6 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达到 50%,超额完成 2018 年 25%的任务。 劣Ⅴ类水质控制在 10%, 较劣Ⅴ类水质控制 60% 的考核目标提升 83%。今年我市针对重点流域,突出重点监管。 开展 4 大流域污染排查专项行动,全方位掌握流域环境状况。 深入推进大运河衡水段文化带保护传承和开发建设,编制《大 运河衡水段文化带建设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启动了衡水湖 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找准衡水湖“病因”,衡水湖大湖 心、小湖心等 4 个断面稳定保持Ⅲ类。全面开展县级及以上城 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15 个环境违规问题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三个饮用水水源地均达 到Ⅲ类水质要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评估,稳步推进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基本信息调查工作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建 立了省级工业集聚区“一园一档”管理制度。完成全市 719 个 纳污坑塘整治工作。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全面完成 505 家加油站点,1769 个埋地油罐改造任务。强化畜禽养殖污 染控制,严格按照规范、整洁、卫生和生态养殖的标准建设, 完成 111 家规模化畜禽养殖配套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申请 2017 年度专项资金 7500 万元,完 成 842 个村庄整治工作,超额完成整治任务 236.8%。 (三)土壤污染治理稳步推进。代市政府起草并印发了 《2018 年衡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从开 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等 6 个方面确定了 7 32 项重点工作任务。布设 1004 个采样点位详查农用地土壤污染 状况。确定 284 家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 查。冀州区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与治理修复项目已开展治理并 修复完成。27 家需安装智能监控体系的单位全部安装。646 家 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工业固体废物均合法处置利用。开展危 险废物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排查涉危废单位 1557 家,立案处罚 7 家,查出隐患问题 250 个,完成整改 249 个。 2018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 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环保法律法规更新较快,需要 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力度;二是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的规范 性、完整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 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主动作为,振奋精神,团结一致, 开拓奋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集中全力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1月1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