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doc
原平市 2020 年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相关工作的通知》 (忻政办发电〔2020〕 1 号)要求编制而成。全文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 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 需要报告的事项等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 自己 2020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一、 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 2020 年我市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法规文件、发 展规划、政务动态、人事信息、财经信息、行政执法、政务 服务、互动交流等信息。主动公开信息 4250 条。其中:通 过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 2406 条,政策解读 393 条,公告通报 203 条,市长信箱 514 条,回应关切 104 条, 人大议案 109 条,政协提案 123 条。 (二)依申请公开 我市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3 件,并全部予以公开。 (三)政府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健全了政府信息公 开机制,完善了信息审查发布机制和规范流程,建立了政府 信息编辑审核发布管理机制。完善了《原平市人民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和《原平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明确了政 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答复各环节制度规范,对所公开事项内 容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公开内容的合法性、准确性、严肃 性,公开的范围、形式、时限、程序等严格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 (四)平台建设 1、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府门户网 站功能定位、栏目设置、内容保障等,切实增强发布信息、 解读政策、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的功能,持续完善、优化公 开栏目的检索、查阅、下载等功能设置。 2、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对微博、微信公众 号等各类政务信息网络传播平台的管理使用,按照“谁开设、 谁管理”“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强化管理,坚决 杜绝信息审核不严等各类违规行为的发生。 2020 年微博信息发布 1091 条,关注量 2433 人次,微信 公众号信息发布 1141 条。 (五)监督保障 日常工作中,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等方式对各乡镇、 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对信息更新不及时、 处理依申请不规范、群众反映不满意的现象进行限期整改, 强化监督检查,对信息公开不正确、不及时等违反公开条例 的行为进行实时纠正。同时,将公开工作列入年度履职尽责 绩效考核工作范围,制定了考核标准和办法,严格依照考核 内容进行量质化评分,狠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本年新 本年新 信息内容 对外公开总数量 制作数量 公开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3 3 3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349 +3 4617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628 -15 6779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3014 +19 14215 行政强制 116 +1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16 0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260 9038 万 第二十条第(九)项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申请人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 法人或其他组织 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 自 然 社会 法 律 商业 科研 其 项加第四项之和) 人 公益 服 务 企业 机构 他 组织 机构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 0 0 0 0 0 13 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 0 0 0 0 0 0 请数量 (一)予以公开 13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 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 计其他情形) 1. 属 于 国 家 秘 密 2. 其 他 法 律 行 三、 政法规禁止公 本年 开 度办 理结 (三) 3.危及“三安全 果 不予公 一稳定” 开 4. 保 护 第 三 方 合法权益 5. 属 于 三 类 内 部事务信息 6. 属 于 四 类 过 程性信息 总 计 0 0 7. 属 于 行 政 执 法案卷 8. 属 于 行 政 查 询事项 1. 本 机 关 不 掌 握相关政府信 息 (四) 2. 没 有 现 成 信 无法提 息需要另行制 供 作 3. 补 正 后 申 请 内容仍不明确 1. 信 访 举 报 投 诉类申请 2.重复申请 3. 要 求 提 供 公 (五) 开出版物 不予处 4. 无 正 当 理 由 理 大量反复申请 5. 要 求 行 政 机 关确认或重新 出具已获取信 息 (六)其他处理 (七)总计 13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13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20 年我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 0 件,行政诉讼 3 件,其中 1 件判决履行信息公开法定职责,1 件撤销原信 息公开申请答复,责令重新作出答复。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 结 其 尚 总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果 果 他 未 计 结 结 其 尚 复议后起诉 总 结 结 其 尚 总 维 纠 结 审 果 果 他 未 持 正 果 结 维 纠 结 持 正 1 0 0 0 0 0 计 果 果 他 未 审 维 纠 结 审 果 结 持 正 果 结 2 0 0 0 0 0 3 计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制度机制建设、提升规范化和 信息化水平、增强公开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 但与全面落实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要求, 与保障人民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 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制度机制建设不 够。围绕贯彻《条例》,建立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 息,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践上升为制度规范不够。二是重 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深度不够。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范围不 断扩大的同时,通过制订公开基本目录推进了公开内容的细 化,但公开时效性不强、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内容不全等 问题,在各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基层政府信息公开 落实力度不够。公开方式单一化、陈旧化,与真正畅通联系 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有距离。四是公开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不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对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一些行政机关政府 信息公开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公开 队伍整体的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不高,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不 强,处理公开具体工作中复杂问题办法不多,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开制度体系。研究制订贯彻全面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建立健全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 申请接受、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环节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工作统计和举 报办理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建设。 二是着力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大推进权责清单、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市场监管、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 重大项目建设、减税降费、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环境保护 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政 府网站开设专栏等进行集中发布, 切实提升公开质量和实效,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三是大力推进公开信息化建设。积极顺应“互联网+” 发展趋势,加大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的公开集约化平台体 系建设,整合信息公开平台资源,健全信息发布更新机制, 加大政务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社交媒体的开发应用, 提升信息搜索等智能化水平,让社会公众能更加便捷获取政 府信息。 四是努力扩大政务的公众参与。积极推进通过政府信息 公开让公众更大程度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大力推 进重要政策解读和政策制定工作同步考虑、同步安排,提高 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权威性,加强重大政务舆 情回应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搭建公 众参与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桥梁,畅通问政于民、问需 于民、问计于民渠道。 五是着力加强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专 门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力量,保障必要的经费、设备等工作 条件。将信息公开列入培训科目,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分级 分层组织实施,切实提高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暂无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原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