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

黑人Rap$16 页 21.937 KB下载文档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
当前文档共16页 2.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docx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交通运输部令 2016 年第 71 号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布日期 2016-09-02 实施日期 2011-01-01 发布机关交通运输部 法律修订 (2010 年 10 月 27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 根据 2016 年 9 月 2 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放射性物品道路 运输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 正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 护环境,根据《道路运输条例》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 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 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 本规定所称放射性物品 道路运输专用车辆(以下简称专用车辆),是指满足特定技术条 件和要求,用于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载货汽车。 本规定所称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放射性物 品的作业过程。 第四条 根据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放射性物品,是指Ⅰ 类放射源、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乏燃料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 康和环境产生重大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二类放射性物品, 是指Ⅰ类和Ⅰ类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 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一般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三类放射性物 品,是指Ⅰ类和Ⅰ类放射源、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药品等释 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较小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的具体分类和名录,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会同 国务院公安、卫生、海关、交通运输、铁路、民航、核工业行业 主管部门制定的放射性物品具体分类和名录执行。 第五条 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工 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 行政区域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 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第二章 运输资质许可 第七条 申请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符合要求的专用车辆和设备。 1.专用车辆要求。 (1)专用 车辆的技术要求应当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有关规 定; (2)车辆为企业自有,且数量为 5 辆以上; (3)核定载 质量在 1 吨及以下的车辆为厢式或者封闭货车; (4)车辆配备 满足在线监控要求,且具有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 2.设备要求。 (1)配备有效的通讯工具; (2)配备必要的辐 射防护用品和依法经定期检定合格的监测仪器。 (二)有符合 要求的从业人员。 1.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 证,年龄不超过 60 周岁; 2.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驾驶人 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 运输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注明从业资格类别为“放射性物品 道路运输”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以下简称道路运输从业资格 证); 3.有具备辐射防护与相关安全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有关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从业人员、车辆、设备及停车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 作业规程和辐射防护管理措施;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责任制 度。 第八条 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单位(含在放射性废物 收贮过程中的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放 射性废物库营运单位),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使用自备专用车 辆从事为本单位服务的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 (一)持有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生产、销售、使用、处置放射性 物品的有效证明;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放射性物品运 输容器; (三)有具备辐射防护与安全防护知识的专业技术人 员; (四)具备满足第七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专用车辆、 设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专用车辆的数量可以少于 5 辆。 第九条 国家鼓励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和运输条件好的生产、销售、使用 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单位按照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申请从事非 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 第十条 申请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 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申请表》,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拟申请 运输的放射性物品范围(类别或者品名)等内容; (二)企业 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和委托书; (三)证明专用车辆、设备情况的材料,包括: 1.未购置车辆 的,应当提交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内容包括拟购车辆数量、类型、 技术等级、总质量、核定载质量、车轴数以及车辆外廓尺寸等有 关情况; 2.已购置车辆的,应当提供车辆行驶证、车辆技术等 级评定结论及复印件等有关材料; 3.对辐射防护用品、监测仪 器等设备配置情况的说明材料。 (四)有关驾驶人员、装卸管 理人员、押运人员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及复印件,驾驶人员的 驾驶证及复印件,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证明; (五)企业经营 方案及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第十一条 申请从事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单位,向所在地设区的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时,除提交第十条第(三)项、 第(五)项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 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表》,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拟申请运输 的放射性物品范围(类别或者品名)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 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和委托书; (三) 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 证明; (四)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监测仪器检测合格证明; (五)对放射性物品运输需求的说明材料; (六)有关驾驶人 员的驾驶证、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及复印件; (七)有关专业 技术人员的工作证明,依法应当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件的,还应 当提交有效的从业资格证件及复印件。 第十二条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道路运输条例》和《交 通运输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以及本规定规范的程序实施行政 许可。 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向被许可人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 书面决定,并在 10 日内向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申请人发放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向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 人颁发《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 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对申请时未购置专用车辆,但提交拟投入车辆承诺书的,被许可 人应当自收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运 输许可证》之日起半年内落实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做出许可决定 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被许可人落实拟投入车辆承诺书的落实 情况进行核实,符合许可要求的,应当为专用车辆配发《道路运 输证》。 对申请时已购置专用车辆,且按照第十条、第十一条 规定提交了专用车辆有关材料的,做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 机构应当对专用车辆情况进行核实,符合许可要求的,应当在向 被许可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运 输许可证》的同时,为专用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 做出许 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道路运输证》有关栏目内注 明允许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范围(类别或者品名)。对从事非经营 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还应当在《道路运输证》上加盖“非 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专用章”。 第十四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终止放射性物品运输业务的, 应当在终止之日 30 日前书面告知做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 理机构。属于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业务的,做出原许可决 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接到书面告知之日起 10 日内向将 放射性道路运输企业终止放射性物品运输业务的有关情况向社 会公布。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在终止放射性 物品运输业务之日起 10 日内将相关许可证件缴回原发证机关。 第三章 专用车辆、设备管理 第十五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车辆及设备管 理的标准和规定,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专用车辆和设备,确 保专用车辆和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第十六条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 规定》的规定定期对专用车辆是否符合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许 可条件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监测仪器定期检定合格证 明和专用车辆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可 以结合专用车辆定期审验的频率一并进行。 第十八条 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检测不合格的或者其他不符合国 家规定要求的车辆、设备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 第十九条 禁止专用车辆用于非放射性物品运输,但集装箱运输车(包括牵 引车、挂车)、甩挂运输的牵引车以及运输放射性药品的专用车 辆除外。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使用专用车辆运输非放射性物品 的,不得将放射性物品与非放射性物品混装。 第四章 放射性物品运输 第二十条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以下简称托运人)应当制定核与 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在放射性物品运输中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和 安全保卫措施,并对放射性物品运输中的核与辐射安全负责。 第二十一条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承运人(以下简称承运人)应当取得相应 的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资质,并对承运事项是否符合本企业或者 单位放射性物品运输资质许可的运输范围负责。 第二十二条 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单位应当按照《放射性物品运输安 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和本规定的要求履行托运人和承 运人的义务,并负相应责任。 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单 位不得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第二十三条 承运人与托运人订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合同前,应当查验、收 存托运人提交的下列材料: (一)运输说明书,包括放射性物 品的品名、数量、物理化学形态、危害风险等内容; (二)辐 射监测报告,其中一类放射性物品的辐射监测报告由托运人委托 有资质的辐射监测机构出具;二、三类放射性物品的辐射监测报 告由托运人出具; (三)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 (四) 装卸作业方法指南; (五)安全防护指南。 托运人将本条第 一款第(四)项、第(五)项要求的内容在运输说明书中一并作 出说明的,可以不提交第(四)项、第(五)项要求的材料。 托运人提交材料不齐全的,或者托运的物品经监测不符合国家放 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承运人不得与托运人订立放射性物品 道路运输合同。 第二十四条 一类放射性物品启运前,承运人应当向托运人查验国务院核安全 主管部门关于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的审批文件以及公安部 门关于准予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审批文件。 二、三类放射性 物品启运前,承运人应当向托运人查验公安部门关于准予道路运 输放射性物品的审批文件。 第二十五条 托运人应当按照《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等有 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在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上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十六条 专用车辆运输放射性物品过程中,应当悬挂符合国家标准《道路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GB13392)要求的警示标志。 第二十七条 专用车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载、超限运输放射性物品。 第二十八条 在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还应当在专用车 辆上配备押运人员,确保放射性物品处于押运人员监管之下。运 输一类放射性物品的,承运人必要时可以要求托运人随车提供技 术指导。 第二十九条 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上岗时应当随身携带道路运 输从业资格证,专用车辆驾驶人员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 证》。 第三十条 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应当按照托运人所提供的资 料了解所运输的放射性物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 的使用要求、装卸要求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处置措施。 第三十一条 放射性物品运输中发生核与辐射事故的,承运人、托运人应当按 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 预案的有关内容,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并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三十二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聘用具有相应道路运输 从业资格证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并定期对驾 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进行运输安全生产和基本应急 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熟 悉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操作规程等业务知识和技能。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 员和押运人员进行运输安全生产和基本应急知识等方面的考核; 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第三十三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的 有关规定,对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进行个人剂量 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三十四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 任险。 第三十五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放射性 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件。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督促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 或者单位对专用车辆、设备及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条件建立相应 的自检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 作人员依法对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应当按 照劳动保护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拒绝、阻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履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 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 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 1 万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 治安管理行为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未取得有关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资质许可,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运输,有违 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 2 倍以上 10 倍以下的罚 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2 万元的,处 3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 资质许可擅自从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 (二)使用失效、 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件从事放 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的; (三)超越资质许可事项,从事放射性 物品道路运输的; (四)非经营性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单位从 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擅自改装已取得 《道路运输证》的专用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 令改正,处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未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 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处警 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活动中,由不符合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规 定条件的人员驾驶专用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 令改正,处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 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投保;拒不投保的,由原 许可的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或者《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或者在许可证件上注销相 应的许可范围: (一)未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的; (二) 投保的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已过期,未继续投保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非法转让、出租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处 2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 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已不具备许可要 求的有关安全条件,存在重大运输安全隐患的,由县级以上道路 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要求改正且情 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放 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或者在许可证件上注销相应的许可 范围。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 过程中,发现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有违规情形,且 按照《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应当由公安部门、核安全监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等部门处罚情形 的,应当通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军用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不适用于本规定。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