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岩屑废弃物集中处理建设项目水保方案.pdf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 0 二二年二月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责任页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刘 娜(法人) 核定:李小静(高级工程师) 审查:王文才(工程师) 校核:王小强(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李小静(高级工程师) 编写人员 姓名 职称 编写章节 姜易秀 工程师 第一、二、三、八章 王丽娜 工程师 第四、五、六、七章 高晓庆 工程师 制图 签名 项目区照片 填埋场削坡面 填埋场压坡面 填埋场周边绿化及边坡绿化 填埋场排水沟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1 项目简况................................................................................................. 1 1.2 编制依据................................................................................................. 5 1.3 设计水平年............................................................................................. 7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8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9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0 1.8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11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12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12 1.11 结论...................................................................................................... 13 2 项目概况.......................................................................................................... 15 2.1 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15 2.2 施工组织............................................................................................... 19 2.3 工程占地............................................................................................... 24 2.4 土石方及平衡情况............................................................................... 24 2.5 拆迁安置............................................................................................... 26 2.6 施工进度............................................................................................... 26 2.7 自然情况............................................................................................... 27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33 1 3.1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 33 3.2 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35 3.3 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38 4 水土流失预测.................................................................................................. 39 4.1 水土流失现状....................................................................................... 39 4.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39 4.3 土壤流失量预测................................................................................... 40 4.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53 4.5 指导性意见........................................................................................... 53 5 水土保持措施................................................................................................... 56 5.1 防治区划分........................................................................................... 56 5.2 措施总体布局....................................................................................... 57 5.3 分区措施布置....................................................................................... 58 5.4 施工要求............................................................................................... 65 6 水土保持监测.................................................................................................. 70 6.1 范围和时段............................................................................................ 70 6.2 内容和方法............................................................................................ 70 6.3 点位布设................................................................................................ 77 6.4 实施条件和成果.................................................................................... 79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3 7.1 投资估算............................................................................................... 83 7.2 效益分析............................................................................................... 92 2 8 水土保持管理.................................................................................................. 94 8.1 组织管理............................................................................................... 94 8.2 后续设计............................................................................................... 94 8.3 水土保持监测....................................................................................... 95 8.4 水土保持监理....................................................................................... 95 8.5 水土保持施工........................................................................................ 96 8.6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96 附表:单价分析表 附件: 1、《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备案确 认书》(项目代码:2020-610623-77-03-065699)。 2、子长市人民政府审批土地件,《关于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 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临时用地的批复》(子政国土批字(临用 2021) 第 001 号)。 3、《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浆岩屑 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延行审城环发[2021]27 号) 。 附图: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项目区河流水系图; 3、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图;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 5、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3 1 综合说明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简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及钻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钻井废泥浆。钻井废泥浆的成 分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处理剂、污水、污油及岩屑等组成的 多相悬浮物。由于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处理剂种类较多,造成废泥浆 COD 高、色度 深、pH 高、重金属离子多等污染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 意识的加强,钻井废泥浆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正备受关注,这已经成为长期困扰石油、 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环保难题。 由于我国的油田开采技术比较落后,过去对于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泥,其处理 方法多采用填埋的方法,有些油田干脆弃于定点的坑中,这样的油泥坑在油田的采油区 很多。由于这些油泥坑的存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占用了 大片农民土地,更严重的是油泥逐步向地层深度渗透,污染地下及地表水资源,对人类 和地表生物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目前全球能源紧张, 原油油价上涨,含油污泥中一般含有 10%~80%干重的石油组分,这些石油资源随油泥等 流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亟需寻求合理的无害处理方法对延安地区的钻井、 压裂等废弃物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 (2)建设单位: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项目位置:项目区位于子长市李家岔镇窑子卯河村,地理位置中心坐标为: 东经 109°26′18.78194″,北纬 37°18′24.60167″。东南距杨家渠村约 997m,西 南距窑子峁河村约 1393m,西北距枣树畔村约 1641m。项目区乡村道路和油区道路发达,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1 综合说明 交通便利。 (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生产类项目。 (5)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由道路区和填埋场区两部分组成。 3 新建钻井泥浆岩屑处理中心和填埋场 1 座,填埋库容 16.4 万 m ,处理填埋油(气) 田开发钻井预处理后的泥浆岩屑 2.05 万 m3/a,设计钻井废弃泥饼年处理能力为 0.95 万 m3/a,岩屑处理 1.10 万 m3/a。同时建设其他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辅料仓库、泥 饼岩屑前处理装置区、雨水收集池、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砂石路面,石灰土砂砾面层 20cm, 300mm 厚 3:7 灰土,分两次夯实,素土夯实)。 本项目主要处置对象为子长市各油田开采企业开采油井产生的废弃水基钻井泥浆 经井场进行破乳、混凝、压滤等预处理后产生的泥饼及钻井钻屑。 2 (6)工程占地:项目总用地面积 1.95hm ,全部为临时占地,其中:填埋场区占地 1.75hm2,道路区占地 0.20hm2 ;占地类型为:采矿用地 0.32hm2 ,林地 1.17hm2,草地 0.46hm2。 (7)土石方平衡:本项目挖方总量 16.40 万 m3,回填总量 16.40 万 m3,项目建设 开挖的土方均得到合理利用,无借方,无弃方。 (8)建设工期:本项目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总工期 1 年。 (9)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 700.00 万元,其中土建投资 538.64 万元,项目资金 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 (10)拆迁(移民)数量及安置方式、专项设施改(迁)建:本项目占地范围之内 无人员居住,因此本工程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主体工程设计情况 2020 年 4 月,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 司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 年 10 月 23 日,子长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核通过项目备案,项目代码: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1 综合说明 2020-610623-77-03-065699。 2021 年 2 月 3 日,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延行审城环发[2021]27 号”文对该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2021 年 5 月 7 日,取得子长市人民政府审批土地件,《关于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 限公司泥浆岩屑集中处置填埋项目临时用地的批复》(子政国土批字(临用 2021)第 001 号)。 (2)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① 主体工程实施情况 本项目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目前,进场道路和填埋场区 已进入运营期。 ②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3 填埋场区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 2360m ,填方区拦渣坝 1 座,PVC 波纹排 污管 463.4m,雨水收集池 1 座;压坡区绿化措施 0.56hm2,栽植油松 1292 株,紫穗槐 8270 株,撒播种草 1.14hm2,撒播格桑花 0.57hm2;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20m,截水 沟 60m,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0.04hm2。完成水土保持投资 45.08 万元。 (3)方案编制进展情况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2022 年 2 月,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结合项目现场实施 情况,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的有关要求,在各 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编制完成了《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浆岩屑集中 处理填埋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1.1.3 自然概况 (1)地貌类型 子长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主脊为秀延河与涧峪岔河分水 岭,北支岭为大理河与淮宁河(境内河段称涧峪岔河)分水岭,南支岭又为延河上游与 秀延河上游的分水岭。这些山岭均为黄土厚积而成的起伏山梁。地势西高东低,以英板 沟与高台沟分水线向南,经李家岔乡境东界,南连安定镇东界和寺湾乡东界。连线以西,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 1 综合说明 海拔多在1400—1562米之间。连线以东,海拔在930—1300米之间。李家岔乡墩梁圪堵 最高,海拔1562米,马家砭村河滩最低,海拔930米。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境内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峁梁沟谷地约占总面积的94.6%。 (2)气候类型与主要气象要素 子长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春数季干旱多风,易出现寒流霜冻;夏季降雨集中,秋季阴雨多,降温快。年平均气温 9.1℃,极端最高气温 37.6℃,极端最低气温-22.7℃,最冷月(1 月)多年平均气温 -7.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14.7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8、9 月,年蒸发量约 1620mm, 呈半干旱状况。无霜期 175 天,年平均风速 1.76m/s,最大冻土深度 103cm。 (3)土壤类型 项目区土壤类型属于黄绵土,疏松绵软,耕性良好,适耕期长,保水性能高,但水 稳结构差,侵蚀严重。 (4)林草植被类型与覆盖率 子长市林草覆盖率约为 40%,项目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阔叶林区,现状植被以灌木 草丛占主导地位,灌木有柠条、达乌里胡枝子、紫穗槐等;草本植物有草木犀、苜蓿、 沙打旺等。 (5)水土保持区及容许土壤流失量 依据 2013 年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188 号文),项目区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 重点治理区,根据《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 年)》,项目区属于陕北黄土丘 陵沟壑拦沙保土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项目区属于西 北黄土高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 1000t/(km2·a)。 (6)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一级类型区 为水力侵蚀类型区,二级类型区为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 度为极强烈,侵蚀背景值为 10000t/km²·a。 (7)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 1 综合说明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 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 号)”、《陕 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1996 号,项目区 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陕北风沙区及丘陵沟壑重点治理区。 (8)水土保持敏感区情况 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区域;不涉及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 位观测站,也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 地区。但项目区位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应严格保护植物、结皮、 地衣等,提高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 围,强化建设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 2010 年 12 月 25 日修订,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2)《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2013 年 7 月 26 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1.2.2 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 5 号);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 12 号); (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 28 号)。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 1 综合说明 1.2.3 规范性文件 (1)《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 水总〔2003〕67 号); (2)《水利部办公体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 点预防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 [2013]188)。 (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 号); (4)《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式规 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8]135 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水 保办[2020]161 号); (6)《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财政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电讯 网码号资源占用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陕价费发[2017]75 号,2017 年 6 月 30 日)。 (7)《水利部关于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 (水保[2017]365 号,2017 年 11 月 13 日); (8)《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 保[2019]160 号); (9)《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 务函〔2019〕448 号); (10)《陕西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明确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问题的通知》(陕财办 税[2020]9 号); (11)《延安市财政局等五部门转发<陕西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明确水土保持补 偿费征收问题的通知>》(延财办税[2020]14 号); (12)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 点》的通知(水保监[2020]63 号)。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 1 综合说明 1.2.4 技术标准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 (3)《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 (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 16453.1-6 -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 (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10)《防洪标准》(GB50201-2014); (1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GB6000-1999; (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 73.6-2015); (1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 288-2014); (1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 (1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 336-2006); (16)《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51297-2018)。 1.2.5 技术文件 (1)《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 年)》陕水发[2016]35 号; (2)《陕西省水土保持公报 2006-2010》(陕西省水利厅); (3)《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0 年 4 月)。 1.3 设计水平年 本项目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设计水平年为 2021 年。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 1 综合说明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第 4.4.1 条的规定及其 对应的条文说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 以及其它使用与管辖的区域,本项目除项目永久和临时占地外无其他使用与管辖的区 2 域,因此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即为项目建设区范围,面积为 1.95hm 。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 执行等级 项目属新建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根据“水利部办公 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 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 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 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1996 号,项目区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 治理区,陕北风沙区及丘陵沟壑重点治理区。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18)要求,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西北黄土高原区)。 1.5.2 防治目标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执行一级标准,根据“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2〕512 号),项目区所在地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 属于西北黄土高原区,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依据本项目水土流失防 治责任范围内现状土壤侵蚀强度、地貌类型等因素对防治目标进行修正后确定最终的防 治目标。 (1)干旱程度: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规 定,防治标准中的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目标值分别为 93%、 95%、22%。项目区年干燥度 1.6≤a<3.5,属于半干旱区,因此本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度、 林草植被恢复率目标值不做调整。但是,本项目无法避让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 1 综合说明 率提高 2%。 (2)土壤侵蚀强度修正: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程度以极强烈侵蚀为主,按照《生 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中规定,本项目的土壤流失控制 可降低 0.1~0.2,本方案不降低标准,确定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0.8; (3)地形地貌影响:本项目区属于中山区,按照地形地貌因素,其渣土防护率可 减少 1%~3%,本方案不降低标准,确定渣土防护率目标值为 92%。 根据以上修正结果,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的防治目标为:水土流失治理度 93%,土壤流失控制比 0.8,渣土 防护率 92%,表土保护率 90%,林草植被恢复率 95%,林草覆盖率 24%,详情见表 1-2。 表 1.5- 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一级标准 指标 施工期 修正 本项目采用目标值 设计 土壤侵 地貌 水土保持 水平年 蚀强度 类型 区划 施工期 设计水平年 水土流失治理度(%) / 93 93 土壤流失控制比 / 0.8 0.8 渣土防护率(%) 90 92 90 92 表土保护率 90 90 90 90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5 林草覆盖率(%) / 22 95 +2 24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 主体工程选址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法律 法规的限制性因素分析,本项目选址不涉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 点重点试验区、不涉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也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 塌滑坡危险区以及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工程占地不涉及生产力较高的 土地。但项目区位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应严格保护植物、结皮、地衣等, 提高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强化 建设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基本合理可行。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 1 综合说明 1.6.2 建设方案与评价 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分析,主体工程布局合理,场地布设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各 功能区衔接合理,工程布局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设施工 作效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等均能够从 水土保持角度考虑,严格控制工程占地和施工范围,尽量将开挖土方综合利用,避免乱 挖、乱弃,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避免新增占地,减少破坏和扰动地表范围,这些均符合 水土保持要求。 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占压植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由此造成的水土流 失可以通过相应措施治理。由于项目区位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应严格保护植物、结皮、 地衣等,提高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 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降至扰动前或是低于扰动前。 1.6.3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表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填方区拦渣坝、区 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建设连排辅料仓库,防止原、辅材料露天存储,道路碎 石路面硬化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勘察,方案需补充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① 完善填埋场区边坡绿化,封场后土地整治、地面绿化措施; ② 完善道路排水措施、绿化措施。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项目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 1.95hm²,原地貌扰动后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 2385.37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1280.37t。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 536.73t,自然恢复期 新增水土流失量 743.64t;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时段为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主要 区域为填埋场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0 1 综合说明 1.8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8.1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情况 本方案按照主体工程布局、建设内容、施工扰动特点划分为边坡治理区、取土场区 2 个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组成。各防治区 措施布设情况如下: (一)填埋场区 (1)工程措施 主体设计了表土剥离、填方区拦渣坝、区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措施,方案新增 封场后土地整治措施。 (2)植物措施 主体设计了压坡区绿化措施,方案新增削坡区和封场后地表绿化措施。 (3)临时措施 主体设计了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截水沟、植物措施、洒水降尘措施。 (二)道路区 (1)工程措施 方案新增道路排水沟。 (2)植物措施 方案新增路边绿化措施。 1.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工程量 (一)工程措施 (1)填埋场区 表土剥离 2360m3,填方区拦渣坝 1 座,PVC 波纹排污管 463.4m,雨水收集池 1 个, 2 土地整治 hm 。 (2)道路区 道路排水沟 213m。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 1 综合说明 (二)植物措施 (1)填埋场区 2 2 植物措施面积 1.72hm ,栽植油松 1292 株,紫穗槐 8270 株,种草 1.14hm ,格桑花 2 0.57hm 。 (2)道路区 植物措施面积 0.10hm2,栽植油松 113 株,种草 0.10hm2。 (三)临时措施 (1)填埋场区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20m,土质截水沟 60m,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0.04hm2,洒水除尘 144 台时。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2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面积 1.95hm ,监测时段为施工期至设计水平年结束,项目 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2021 年 5 月完工。故监测时段为 2020 年 6 月~2021 年 12 月, 总监测时段为 2 年。 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 等;监测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调查监测、巡查观测;共布设 4 个定位监测点(填埋场 区 3 个,道路区 1 个)。 监测频次:气象因子,每月监测 1 次;地形地貌,整个监测期监测 1 次;扰动土地 情况每月监测 1 次;水土流失状况,每月监测 1 次,强降水后及时加测;水土流失防治 成效,每季度监测 1 次,临时措施每月监测 1 次。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 70.94 万元(主体工程已有 48.57 万元,方案新增 22.37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 31.62 万元,植物措施费 48.57 万元,临时措施费 0.79 万元,独立费用 17.44 万元,基本预备费为 3.83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3.3150 万元。 至设计水平年,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 97.4%,土壤流失控制比 0.83,渣土防护 率 96.0%,表土保护率 96.4%,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8.4%,林草覆盖率 93.3%,六项 指标均达标。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1 综合说明 1.11 结论 (1)结论 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分析,本工程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工程布局合理,项目区位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内,主体工 程通过实施具有水土保持的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发生。 本方案通过提高项目的防治目标可以使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损害,通过相应的 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恢复和改善。综上所述,从水土保持角 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建议 ① 施工单位要求严格按照招标合同和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文明施工,做好水土 保持工作;不得超占工程征地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做好各项临时防护措施,尽量 避开雨季施工,不能避开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造成的水土流失。 ②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要及早介入,按监测规范做好本工 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工程验收准备第一手资料,并且积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对 水土保持工作的检查。 ③ 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监理工作,确保水土保持工程 的实施进度、质量,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 ④ 工程竣工后,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 法的通知》(水保〔2019〕172 号)生产建设单位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 责任主体,应当在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或者竣工验收前,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完成报备并取得报备回执。 ⑤ 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设计的施工工艺和生产工艺进行施工,对本 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 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 1 综合说明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 项目名称 涉及省(市、区) 项目规模 动工时间 陕西省 流域管理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涉及地市或个数 延安市 涉及县或个数 子长市 建设钻井泥饼、岩 屑填埋场一座,设计库 3 容 16.4 万 m ;本项目新 总投资(万元) 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 进站道路 213m。 700.00 土建投资 (万元) 538.640 2021 年 5 月 设计水平年 2021 年 2020 年 6 月 完工时间 1.95 永久占地(hm ) 0.00 临时占地(hm ) 1.95 挖方 填方 借方 余(弃)方 16.40 16.40 0.00 0.00 2 工程占地(hm ) 2 3 土石方量(万 m ) 重点防治区名称 2 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侵蚀类型 水力侵蚀 2 水土保持区划 西北黄土高原区 土壤侵蚀强度 极强烈侵蚀 2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 ) 1.95 容许土壤流失量〔t/(km ·a)〕 1000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2385.37 新增水土流失量(t) 1280.37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防治指标 西北黄土高原区一级标准 水土流失治理度(%) 93 土壤流失控制比 08 渣土防护率(%) 92 表土保护率(%) 90 林草植被恢复率(%) 95 林草覆盖率(%) 24 工程措施 防治措施 及工程量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1)填埋场区:植物措施面积 (1)填埋场区:填埋场 2 (1)填埋场区:表土剥离 2360m ,填方 1.72hm ,栽植油松 1292 株,紫穗槐 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 2 区拦渣坝 1 座,PVC 波纹排污管 463.4m,8270 株,撒播种草 1.14hm ,撒播格 堤 20m,截水沟 60m,表 2 2 雨水收集池 1 座;土地整治 0.57hm 。 桑花 0.57hm 。 2 2 种草 0.04hm ,洒水除尘 (2)道路区:道路排水沟 213m。 (2)道路区:植物措施面积 0.10hm , 144 台时。 2 栽植油松 113 株,种草 0.10hm 。 3 投资(万元) 31.62 48.57 0.79 水土保持总投资 (万元) 70.94 独立费用(万元) 17.44 监理费(万元) 0.00 方案编制单位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刘娜 法定代表人 刘娜 地址 监测费(万元) 10.93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地址 新区能源小区 B 区 5 号 补偿费(万元) 3.3150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新区能源小区 B 区 5 号 邮编 716000 邮编 716000 联系人及电话 李小静:13509117945 联系人及电话 李小静:13509117945 传真 / 传真 /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 /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4 2 项目概况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2.1.1 项目组成 本项目由填埋场区、道路区两部分组成。 新建钻井泥浆岩屑处理中心和填埋场 1 座,填埋库容 16.4 万 m3,处理填埋油(气) 田开发钻井预处理后的泥浆岩屑 2.05 万 m3/a,设计钻井废弃泥饼年处理能力为 0.95 万 m3/a,岩屑处理 1.10 万 m3/a。同时建设其他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辅料仓库、泥 饼岩屑前处理装置区、雨水收集池、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砂石路面,石灰土砂砾面层 20cm, 300mm 厚 3:7 灰土,分两次夯实,素土夯实)。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2.1-1。 表 2.1-1 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泥浆岩屑集中处理填埋场项目 所在流域 黄河流域 建设地点 子长市李家岔镇窑子卯河村 建设单位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建设生产类项目 总投资 700.00 万元 土建投资 538.64 万元 建设期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总工期 1 年 3 新建钻井泥浆岩屑处理中心和填埋场 1 座,填埋库容 16.4 万 m ,处理填埋油(气)田开发钻井 3 建设规模 3 预处理后的泥浆岩屑 2.05 万 m /a,设计钻井废弃泥饼年处理能力为 0.95 万 m /a,岩屑处理 1.10 万 3 m /a。同时建设其他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辅料仓库、泥饼岩屑前处理装置区、雨水收集池)。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 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组成 占地面积(hm²) 合计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填埋场区 1.75 0.00 1.75 道路区 0.20 0.00 0.20 合 1.95 0.00 1.95 计 主要工程名称 主要技术指标 单位 数量 填埋场 个 1 道路长度 m 333 三、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万 m³) 工程名称 挖方 填方 借方 余(弃)方 填埋场区 16.31 16.31 0.00 0.00 道路区 0.09 0.09 0.00 0.00 合计 16.40 16.40 0.00 0.00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5 说明 2 项目概况 2.1.2 工程布置 (一)填埋场区 填埋场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四部分。 (1)主体工程 ① 泥饼、岩屑前处理间(钢结构,6m×18m×8m) 设置两套泥浆岩屑前处理设备,占地 54m2,一用一备。单套设备主要包括:加料斗、 搅拌装置、螺旋输送泵。 处理对象:钻井泥浆压滤后的泥饼及钻井钻屑。 ② 固废填埋区 固废填埋区填埋场北侧,总占地面积 19287m2,填埋区占地面积 14666.67m2,开挖 深度 17.5m,设计总库容 16.4 万 m3,设计服务年限 8 年,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置水基钻 井泥饼、岩屑 2.05 万 m3。渗滤液收集池位于东侧拦渣坝外侧下游。 ③ 拦挡坝 拦挡坝位于填埋场东侧,碾压式均质粘土坝,坝高 18m,坝坡 1:2,坝顶宽 5.1m, 坝顶标高 1405m,坝底标高 1387m,坝顶长 129m,坝底 65.8m。 (2)辅助工程 ① 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由收集盲沟、排出管组成。渗滤液汇集到盲沟内,盲沟内设渗 滤液导排花管,在盲沟终端设置有排出管(无孔),该排水管穿过边坡与下游的渗滤液 收集池相连。项目渗滤液收集盲沟分为主盲沟及支盲沟。渗滤液收集盲沟采用开槽式方 法施工,主盲沟内铺设 1 根 DN300mmHDPE 管,长度 260m,周围填充 20~60mm 洁净碎石 作为导流层;支盲沟内设 1 根 DN200mmHDPE 管,长度 670.2m。 渗滤液经排污设施引至下游拦渣坝,经穿坝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引入渗滤液收集池, 共设置二根穿坝管,管径 D400,单根排水管长度约为 209.6m。 3 渗滤液收集池:共 2 具,混凝土预制池,合计池容 178m 。目前填埋场属于填埋初 期,布设 1 具收集池,位于边坡外侧填埋区下游,单池规格 7.5m×3.6m×3.5m。渗滤 液收集池标高 1385m。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6 2 项目概况 回用系统:渗滤液池一侧设 2 台螺杆式污水泵,用于渗滤液提升,渗滤液上清液可 用于填埋场洒水降尘。 ② 雨水导排系统 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直径 20cm,修筑长 度 463.4m。 ③ 雨水收集池 水泥防渗处理,用于收集南侧场地雨水、渗滤液上清液、汽车清洗废水。9m×3.6m 3 ×6m,194.4m 。 ④ 管理房 本项目管理房位于站场南侧。管理房占地面积约 65m2,包括办公室、厨房、配电室、 危废暂存间等。 ⑤ 车辆清洗装置 一套,采用雨水或渗滤液上清液。 (3)储运工程 ① 原、辅材料存储区 建设连排辅料仓库(20m×3m×2.5m),分为粉煤灰仓库(5m×3m×2.5m)、黄土 仓库(5m×3m×2.5m)、石灰仓库(5m×3m×2.5m) 、水泥与硫脲仓库(5m×3m×2.5m), 泥饼岩屑前处理装置区。 (4)公用工程 ① 供水工程 厂区设旱厕 1 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掏,周边山林肥用。 项目目前运营期产生的渗滤液均回喷至填埋场,作为洒水抑尘用水,无多余渗滤液。 填埋后期多余渗滤液交延安圣洋环保有限公司处理达标后,用于回注井回注。 ② 供电系统 本工程从附近上级变电站引来一回路 10kV 线路作为外部电源,管理区内箱式变电 站降压后供给全部用电负荷。 ③ 通讯系统 本工程通讯系统主要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网络系统。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7 2 项目概况 (二)道理区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砂石路面,石灰土砂砾面层 20cm, 300mm 厚 3:7 灰土,分两次夯实,素土夯实)。 支墩采用 C20 混凝土浇筑。项目共设置防飞散网 3200 ㎡。 2.1.3 项目给排水、供电、通讯系统及内外交通条件 (一)给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 项目目前运营期产生的渗滤液均回喷至填埋场,作为洒水抑尘用水,生活饮用水采 用桶装水,其余生活用水采用井水,汽车拉运。 (2)排水系统 ① 雨水导排系统 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直径 20cm,修筑长 度 463.4m。 ② 雨水收集池 水泥防渗处理,用于收集南侧场地雨水、渗滤液上清液、汽车清洗废水。9m×3.6m 3 ×6m,194.4m 。 ③ 污水系统 项目区内污水管材料为 DN300 HDPE 中空缠绕管,橡胶圈柔性接头,按重力流方式 汇集至厂区内自备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管总长度 180m,管顶覆土 1.5m,底部铺设 20cm 三七灰土垫层。 (二)供电系统 本工程从附近上级变电站引来一回路 10kV 线路作为外部电源,管理区内箱式变电 站降压后供给全部用电负荷。 (三)通讯系统 本工程通讯系统主要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网络系统。 (四)项目区内外交通 项目区位于子长市李家岔镇窑子卯河村,周围油区道路四通八达,对外交通便利。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8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与外界道路衔接。 2.2 施工组织 2.2.1 施工组织 本项目由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组织管理实施施工任务。 (1)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条件、工期要求、机械设备等确定各分项工 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2)开工前,对施工、试验、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进 行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2.2.2 施工布置 (一)施工生活区 本项目管理房位于站场南侧,不需要新征生活区临时用地,从而减少了临时占地面 积,减少了工程建设对原地表的扰动区域,降低了水土流失程度,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二)施工生产区 (1)泥饼、岩屑前处理间(钢结构,6m×18m×8m) 设置两套泥浆岩屑前处理设备,占地 54m2,一用一备。单套设备主要包括:加料斗、 搅拌装置、螺旋输送泵。 (2)填埋区 3 2 库容为 16.4 万 m ,库区占地面积 14666.67m ,开挖深度 17.5m,位于填埋区中部。 (3)拦渣坝 拦挡坝位于填埋场东侧,碾压式均质粘土坝,坝高 18m,坝坡 1:2,坝顶宽 5.1m, 坝顶标高 1405m,坝底标高 1387m,坝顶长 129m,坝底 65.8m。 (4)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由收集盲沟、排出管组成。渗滤液汇集到盲沟内,盲沟内设渗 滤液导排花管,在盲沟终端设置有排出管(无孔),该排水管穿过边坡与下游的渗滤液 收集池相连。项目渗滤液收集盲沟分为主盲沟及支盲沟。渗滤液收集盲沟采用开槽式方 法施工,主盲沟内铺设 1 根 DN300mmHDPE 管,长度 260m,周围填充 20~60mm 洁净碎石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 2 项目概况 作为导流层;支盲沟内设 1 根 DN200mmHDPE 管,长度 670.2m。 渗滤液经排污设施引至下游拦渣坝,经穿坝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引入渗滤液收集池, 共设置二根穿坝管,管径 D400,单根排水管长度约为 209.6m。 渗滤液收集池:共 2 具,混凝土预制池,合计池容 178m3。目前填埋场属于填埋初 期,布设 1 具收集池,位于边坡外侧填埋区下游,单池规格 7.5m×3.6m×3.5m。渗滤 液收集池标高 1385m。 回用系统:渗滤液池一侧设 2 台螺杆式污水泵,用于渗滤液提升,渗滤液上清液可 用于填埋场洒水降尘。 (5)雨水导排、收集系统 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直径 20cm,修筑长 度 463.4m。 水泥防渗处理,用于收集南侧场地雨水、渗滤液上清液、汽车清洗废水。9m×3.6m ×6m,194.4m3。 (6)原、辅材料存储区 建设连排辅料仓库(20m×3m×2.5m),分为粉煤灰仓库(5m×3m×2.5m)、黄土 仓库(5m×3m×2.5m)、石灰仓库(5m×3m×2.5m)、水泥与硫脲仓库(5m×3m×2.5m)。 (7)道路工程 本项目新建 6m 宽站内道路 120m,进站道路 213m(砂石路面,石灰土砂砾面层 20cm, 300mm 厚 3:7 灰土,分两次夯实,素土夯实)。 2.2.3 工程施工方法与工艺 (一)填埋区 (1)固体废物的作业工艺流程 本项目根据固体废物处置场的实际情况和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将固体废物贮存、处 置区划分为若干个堆放单元,处置作业按堆存单元堆存。填埋采取单元分层、循环填埋 的方式进行。操作程序为:车辆运输至填埋区→推平、铺匀→压实,如此循环。岩屑及 泥饼分区填埋,岩屑沿拦渣坝填埋,起到加固拦渣坝的作用,泥饼在填埋区中部填埋。 用推土机摊平摊铺均匀(厚度为 0.6m)后,用压实机反复压实,使其密度不小于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 2 项目概况 1.7t/m3,然后按此程序填埋至厚度达到 2~3m 后(指压实后的厚度)。压实的固废要保持 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坡度不小于 2%,然后向下一部分推进,直到场底全部覆盖后, 再上升一层填埋,逐渐达到填埋高度。为了尽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在进行收坡填埋作 业时随时进行边坡覆盖及绿化,以防止雨水大量渗入堆体中。 在整个填埋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场区道路的清扫及场区的洒水及污水处理工作,使 填埋作业正常运行。 (2)填埋规划及作业方法 ① 填埋规划 在填埋区总体规划方面,首先从场底开始填埋直至坑缘标高,当坑内全部容积填埋 完毕后,开始向上堆填,固废堆体的外边坡设计为 1:1.5。 坑口标高以上的作业顶面应始终保持向周边截洪沟不小于 2%的主坡度,使临时覆 盖后顶部的雨水可至周边截洪沟,以减少雨水进入废渣堆体,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量。 ② 基本要求 填埋初期,废弃物进场运至填埋场底部时,厚度一般为 1.0m,碾压设备或堆土机 可至堆体表面工作,以加快压实及推进速度。进场固废按作业单元进行填埋,填埋作业 过程包括场地准备、运、卸、铺、碾压。废弃物铺设必须分层进行,铺匀后必须用压实 机压实。必须严格检查是否存在较大结块或硬物,避免穿刺或破坏填埋场防渗系统和渗 滤液收集系统,铺在水平防渗和边坡上的第一层固废仅使用推土机适度压实,任何作业 机械及车辆不允许在填埋场防渗系统上直接作业。 ③ 填埋作业单元 根据填埋固废量的大小,通过合理选择填埋作业单元的大小及形状,最大限度地减 少暴露作业面的大小,减少扬尘及渗滤液的产生量,减少覆盖材料的使用量,尽可能降 低填埋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开始时采用下推式斜面作业法,要求固废作业面每升高 1.0m 左右设置一个, 固废倾卸后由压实机或推土机向下推,压实机或推土机的推距控制在 15m 以内,作业面 的横向宽度控制在 10m 以内,按控制厚度完成作业,由压实机压实,继而用同样的模式 进行另一层填埋作业,直至完成一个填埋单元,此时在形成的固废填埋体上修筑临时道 路,形成新的作业面,以便向其它方向开展新一单元的填埋作业,直至填埋完成整个平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1 2 项目概况 面。填埋场构筑单元生层填埋方式见图 2.2-1。 图 2.2-1 填埋场构筑单元生层填埋方式 ④ 覆膜:为控制堆填过程中产生扬尘污染,对已完成摊铺压实的作业区采用 0.1mm 厚无纺土工布进行临时覆盖,为了避免临时覆盖物被风掀起,在临时覆盖膜表面布置混 凝土重力压块。混凝土重力压块采用网格法进行布置,每点布置两块混凝土重力压块, 以达到控制扬尘的目的。为防止雨天雨水通过堆体表面渗透进入堆体内增加渗滤液产 量,同时起到雨污分流的目的,作业面还要做好雨期覆盖,雨期覆盖采用 0.3mm 防雨布 (HDPE 土工膜)。 ⑤ 填埋作业道路 在库区填埋阶段,修筑库区作业道路满足运输要求,作业道路连接场外作业道路与 填埋场临时作业道路,并随着填埋髙度増加而不断延长加高,填埋作业道路宽度满足推 土机、压实机等机械设备操作运转。 图 2.2-2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填埋区作业流程图 22 2 项目概况 (3)生态恢复及绿化工程 本项目坝体及外坡主要以紫穗槐和草松树为主;装置区围墙和道路路沿之间种植树 冠小的花木,地面种植草坪。 (二)拦渣坝工程 坝体采用碾压式均质土坝,施工时严格遵循《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9-2013)进行施工。 (1)清基 在拦渣坝填筑前,应清除坝基范围内的草皮、树根、耕植土和乱石,清基厚度为 0.5m。基础开挖后要求轮廓平顺,避免地形突变,如开挖后发现破碎带,应视具体情况 进行处理。 (2)铺土要求 坝体施工采用人机相结合的方法,仅在狭窄、工作不方便或不允许机械碾压之外, 才采用人工夯实。不论使用什么夯实工具,铺土前应对坝基表面应洒水压实,对夯实表 土刨毛、洒水,铺土厚度应均匀,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 25 cm,都应交错套迭夯压密实, 压实度达到 0.94 以上。 ① 填筑的土料应为均质,不含腐殖质土、石块、大土块、冻土块或草根、树枝等 其他杂质。土料含水量应为 15%~18%,不应低于 14%; ② 使用人工夯实时,必须连环套打,避免空白,人工夯实以重叠夯宽的三分之一 为宜,夯实两遍,三打三盖。 ③ 连续铺土压实的坝面应适当洒水湿润,并钩皮刨毛,利于上下层结合;越冬压 实的坝面,应将冻层面挖开运走。填土中严禁夹有冰雪,因降雪停工时,复工前续将坝 面积雪打扫干净。冬季停工的土坝,坝面应铺一层松土; ④ 机械碾压分段时,相邻两段交界带碾迹应彼此重叠,与碾压方向平行的交界带, 要求碾迹重叠宽度 20~30 厘米,与碾压方向垂直的交界带,碾迹重叠宽度 50~100 厘 米,且上下重叠位置不得在同一横断面上。坝体上游坡应多填 0.4~0.5 m,下游坡多填 0.3~0.4 m。 (3)坝身接合要求 ① 土坝与两岸坡接合,必须随坝面逐层升高,铺土厚度与进度一致,接合缝处须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3 2 项目概况 用石杵或木夯连环打密实。若岸坡为岩层,铺土时先给石岸洒上水,并用粘性大的土料 (宽度 0.5~1m)夯填,使其结合紧密;若为土岸须将岸坡削到大于 1:1.5 的斜坡,并在 岸坡上每隔 10m 左右挖一宽 1~2m 结合沟,以保证坝与岸坡结合紧密。 ② 若坝面不是同一高程而是分台阶和小断面填筑时,高差应小于 3m,平行坝轴的 纵向接合,须将上游高的坝断面背水坡按每层铺土厚度挖成不陡于 1:3 的小台阶进行接 合,接合处同样用石杵或木夯连环夯实。坝体分段施工时,应清除接头表土,切成台阶, 形成梳状齿槽。 (三)道路工程 道路建设施工工序:场地清理→路基碾压→填筑石灰垫层→水碎石面层。 路基填筑时,严禁大方量大厚度堆填后再作压实,压实应分层进行,每松铺层的厚 度不宜>0.3m,路床填料应尽可能选取透水性较好的粗粒料,压实度≥95%。 设计路面拟采用 15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 2.3 工程占地 根据主体工程用地批复资料,项目总用地面积 1.95hm2,全部为临时占地,其中: 2 2 2 2 填埋场区占地 1.75hm ,道路区占地 0.20hm ;占地类型为采矿用地 0.32hm ,林地 1.17hm , 2 草地 0.46hm 。具体占地性质情况见表 2.3-1。 表 2.3-1 行政区划 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及占地类型表 工程名称 占地面积 单位:hm 2 占地类型 永久 临时 合计 采矿用地 林地 草地 填埋场区 0.00 1.75 1.75 0.32 1.17 0.26 延安市 道路区 0.00 0.20 0.20 0.00 0.00 0.20 子长市 合计 0.00 1.95 1.95 0.32 1.17 0.46 占地比例(%) 0.0 100.0 100.0 16.4 60.0 23.6 2.4 土石方及平衡情况 2.4.1 表土平衡分析 从主体工程占地资料统计,工程总占地中的林地,草地表层 30cm 范围为多年形成 的腐殖土,下层是黄土(生土)。主体工程施工方法是采用的施工机械有挖掘机,人工 配合。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相关规定,结合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4 2 项目概况 实际地形条件和施工工艺水平,确定表土剥离范围面积 0.91hm2,剥离厚度 0.30m,剥 离总量 0.28 万 m3。集中堆存在各分区占地范围内,并采取草袋拦挡,密目网苫盖等临 时防护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将表土回覆利用于植被恢复区域。 项目表土平衡见表 2.4-1。 表 2.4-1 工程名称 项目区表土剥离与利用平衡表 表土剥离面积 3 表土剥离厚度 表土剥离与利用平衡(万 m ) (hm ) 2 (m) 剥离 利用 调出 调入 借方 弃方 填埋场区 0.79 0.30 0.24 0.24 0.00 0.00 0.00 0.00 道路区 0.12 0.30 0.04 0.04 0.00 0.00 0.00 0.00 合计 0.91 0.28 0.28 0.00 0.00 0.00 0.00 2.4.2 土石方平衡分析 3 3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项目建设挖方总量 16.40 万 m ,填方总量 16.40 万 m ,无 弃方,无借方。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见表 2.4-2。 表 2.4-2 工程名称 单位:万 m3 项目建设土石方平衡汇总表 挖方 填方 调出 调入 借方 弃方 16.31 0.00 0.00 0.00 0.00 0.05 0.09 0.00 0.00 0.00 0.00 16.12 16.40 0.00 0.00 0.00 0.00 表土 生土 小计 表土 生土 小计 填埋场区 0.24 16.07 16.31 0.24 16.07 道路区 0.04 0.05 0.09 0.04 合计 0.28 16.12 16.40 0.28 说明:1、各土石方均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 2、土石方平衡:开挖+调入=填方+调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5 2 项目概况 3 3 3 3 项目区 弃方(万 m ) 0.00 挖方(万 m ) 16.40 填方(万 m ) 16.40 借方(万 m ) 0.00 生土 0.00 16.12 16.12 0.00 表土 0.00 0.28 0.28 0.00 填埋场区 0.00 16.31 16.31 0.00 生土 0.00 16.07 16.07 0.00 表土 0.00 0.24 0.24 0.00 道路区 0.00 0.09 0.09 0.00 生土 0.00 0.05 0.05 0.00 表土 0.00 0.04 0.04 0.00 图 2.4-1 工程建设土石方平衡及流向框图 2.5 拆迁安置 本项目占地范围之内无人员居住。因此本工程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 2.6 施工进度 本项目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总工期 1 年。工程施工进度道 图见图 2.6-1。 图 2.6-1 主体施工总进度横道图 时间 内容 2020 6 7 8 9 10 2021 11 12 1 填埋场区 道路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项目概况 2.7 自然情况 2.7.1 地形地貌 子长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主脊为秀延河与涧峪岔河分水 岭,北支岭为大理河与淮宁河(境内河段称涧峪岔河)分水岭,南支岭又为延河上游与 秀延河上游的分水岭。这些山岭均为黄土厚积而成的起伏山梁。地势西高东低,以英板 沟与高台沟分水线向南,经李家岔乡境东界,南连安定镇东界和寺湾乡东界。连线以西, 海拔多在1400—1562米之间。连线以东,海拔在930—1300米之间。李家岔乡墩梁圪堵 最高,海拔1562米,马家砭村河滩最低,海拔930米。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境内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峁梁沟谷地约占总面积的94.6%。 拟建项目区土壤类型为黄绵土,沟道总长约 700m,原地形高程 1345m~1405m,沟道 纵比降 8.5%,地势北低南高,沟道呈 V 字型。项目区及周边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分布。 2.7.2 地质 (1)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之陕北斜坡中部,构造形态总体为向北西方向 缓倾的单斜构造,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区内主要为近于水平的平缓单斜地层, 倾向 NNW,倾角 1°-3°。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区内无岩浆活动。 调查评价区地质构造简单,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偏北缓倾的单斜构造,倾角 1-3°,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 (2)地层岩性 子长市地层区划属鄂尔多斯盆地分区,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三叠统永坪组 (T3y)、上三叠统瓦窑堡组(T3w)、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 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中侏罗统安定组(J2a)、下白垩统洛河组(K1l)、新近系 静乐组(N2j)、中更新统离石组(Q2)及上更新统马兰组(Q3)、全新统(Q4)等。 现分述如下: 1)上三叠统永坪组(T3y):为灰绿、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灰黑、灰绿色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7 2 项目概况 粉砂岩、泥岩,厚 95~200m,重要的含油层位,含植物、双壳类、介形虫等化石。与 下伏胡家村组呈整合接触。 2)上三叠统瓦窑堡组(T3w):为一套河湖相含煤沉积。主要出露于县境东部瓦窑 堡镇、玉家湾镇、杨家园子镇、马家砭乡内秀延河及支流沟谷内,岩性主要为灰色、黄 绿色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及煤层等。地层厚度一般 300 米,为三叠系重要的含 煤层位。厚度变化由东北往西南变厚。本区约 100~300m 厚度。与下伏永坪组呈整合接 触。 3)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仅见于秀延河安定镇段部分地区,出露面积小。主要 岩性为灰黑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煤线。该组地层厚度由几米至上百米不等。本 组与下伏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4)中侏罗统延安组(J2y):在县境内西北部零星出露,主要出露于安定镇秀延河 两岸、徐家坪村、齐家河村沟谷内。岩性主要为砂岩、页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线 或煤层。本组以含大量暗色页岩、泥岩为主要特征。 5)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主要出露于秀延河李家岔镇及石灰岔村、杜家渠村部 分沟谷中。岩性为一套黄绿色、灰绿色砂岩及蓝灰、灰紫色等杂色泥岩、泥质粉砂岩。 从下到上构成了两个明显的沉积旋回,以发育大量的砂岩为特征,厚度一般 250m 左右, 与下伏延安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6)安定组(J2a):主要出露于李家岔镇以西沟谷中,为一套黑、灰黑色页岩、油 页岩及钙质粉砂岩互层,上部为灰绿色泥灰岩。 7)白垩系洛河组(K1l):出露于李家岔镇西部,岩性为紫红、灰紫色粗-中粒长 石砂岩。 8)新近系静乐组(N2j):岩性为河湖相深红、紫红及棕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 富含钙质结核。底部有砂砾岩,局部含石膏矿,厚度 19-70m。与下伏侏罗系呈不整合 接触。本组岩性较稳定,厚度从北向南变化较大,普遍含三趾马动物化石。 9)中更新统离石组(Q2):分布广泛,主要为风成黄土堆积,下部为浅棕黄色粘 土层,夹数层钙质结核,底部为灰黄色砂层,上部为浅黄褐色黄土状粉砂土层,夹数层 红色古土壤层。产哺乳动物化石。厚度 57-150m。 10)上更新统马兰组(Q3):分布于黄土塬、梁、峁顶部。为风成灰黄色黄土,局 部含砂量较高,常夹有砂层,偶夹 1~2 层褐红色古土壤层,厚度 5~40m,与下伏离石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8 2 项目概况 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1)全新统(Q4):河流沟谷以冲积、洪积的砂粘土,砂及砂砾石层为主,厚 5~ 60m,黄土区以风成冲积及坡残积次生黄土层为主。 (3)水文地质 区域内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水化学特征不但受到地形及地貌形态的制约,还受到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古地理环境及水文气象诸因素综合控制。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 潜水、基岩孔隙裂隙潜水及裂隙承压水三种。秀延河水系侵蚀切割强烈,沟谷极为发育, 形成以基岩为骨架的黄土梁峁地形,河谷及主要冲沟均为基岩峭崖陡岸,阶地多属基座 式结构。此处气候干旱,蒸发强烈,致使地下水的形成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地下水赋 存条件复杂,岩层含水性极为不均,一般富水性微弱。 1)潜水 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及基 岩孔隙裂隙潜水。 ①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Q4al):呈带状分布于秀延河河谷、 一级阶地、涧峪岔河及其支沟沟口地段。岩性以粉质粘土、细粉砂为主,夹有中粒砂及 砾石层,厚度 3~5m,最大厚度局部可达 8~10m,该层水质一般为 HCO3·SO4—Na·Mg 型,矿化度较低,富水性较微弱,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局部地段接受地表水补给。 ②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Q2-3):分布于沟谷以上面积较 大的梁峁地带,岩性为浅黄色砂质粘土或粉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化度低,水质多 为 HCO3·SO4—Na·Mg 型。由于区内冲沟极为发育,地形破碎,黄土层储水条件差,该 潜水含水层一般以第三系红色粘土为底板,因而其含水层的分布和厚度取决于地貌条件 和该粘土层分布的位置。在粘土岩未被切穿的部分低缓梁地及小型宽浅洼地,由于接受 降水补给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集水范围和储水条件较好地段,但一般只是零星分布。 大部分地区因地势较高,第三系粘土岩出露较高或分布不均一,或剥蚀殆尽,使隔水底 板缺失,黄土层则变为非含水层或与下伏风化基岩潜水构成统一含水层。 ③ 基岩孔隙裂隙潜水:主要为地表有出露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直罗组,三叠系 上统瓦窑堡组及白垩系洛河组上部风化带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大范围分布于市境内,岩 性主要为灰绿、灰白色的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及泥岩,厚度 20~40m。主要接受大气降 水补给,河谷内裂隙发育地段,补给条件较好,具有相对富水的特点,但总体上富水性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9 2 项目概况 微弱。据以往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0.0013~0.00507L/s·m,渗透系数 0.00248~ 0.00947m/d。水质类型为 HCO3·SO4-Na·Mg,矿化度为 0.45-0.51g/L。 2)承压水 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中侏罗统延安组、直罗组和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及白垩 系洛河组风化带以下,主要含水岩层(组)砂岩受泥、页岩层面控制。而泥、页岩横向 及垂向分布均不稳定,故该承压水既具有层间性质,又具有多层特点。由于断裂构造不 发育,决定了承压水分布的局部性。承压水在河谷地段顶板埋深一般在 30-40m,水头 一般略高于上部风化带潜水位。随着深度的增加,含水岩层(组)裂隙减小,裂隙的导 水性变差,富水性递减。 3)不良地质灾害 根据调查,项目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灾害。 (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05g。地面建筑按 6 度设防。 2.7.3 气象气候 子长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春数季干旱多风,易出现寒流霜冻;夏季降雨集中,秋季阴雨多,降温快。年平均气温 9.1℃,极端最高气温 37.6℃,极端最低气温-22.7℃,最冷月(1 月)多年平均气温 -7.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14.7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8、9 月,年蒸发量约 1620mm, 呈半干旱状况。无霜期 175 天,年平均风速 1.76m/s,最大冻土深度 103cm,一般冻土 深度 0.78m。 2.7.4 河流水文 子长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分属清涧河、无定河、延河 3 个支流水系,流域面积 2 2 2 2 2395.36km ,其中清涧河水系 1631.1km ,无定河水系 759km ,延河水系 5.26km 。全县 2 沟道面积 1159.21km ,其中:流水沟道 474 条,总长度 258km,沟道比降 0.40~6.30%。 项目区主要河流秀延河发源于西部与安塞交界山麓,东西走向,先向东南,到李家 岔乡杨桥折向东流,依次流经李家岔、安定、栾家坪、瓦窑堡、冯家屯、杨家园子、史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0 2 项目概况 家畔、马家砭 7 个乡(镇),东至苗家沟入清涧县境。境内流长 80 公里,流域面积 1405.10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58.70%,河床曲流发育,安定以上为“S”状,以下河床南倾, 至县城略呈东北向,仰角约 5 °左右,吴家寨子以东,曲辐变小。河段高程 1250 至 930 米,平均比降 4%。其中上、中、下游比降分别为 5%、4%和 3%,河床基础为砂岩,大部 分河段岩石裸露,河床较为稳定。多年平均流速 4.45 立米/秒,平均流量 2.07 立米/ 秒,年径流总量 6393.98 万立米,实测常年流量 0.964 立米/秒,实测常年最大洪峰量 3150 立米/秒(1969 年 8 月 9 日),最小时河道干枯(1972 年 5 月 10 日),平均水位 5.50 米,最高水位 10.24 米,年输沙量 1489.40 万吨。封冻期,平均在 11 月 27 日, 最早 11 月 21 日,最晚 12 月 3 日。河心平均冰厚 54 厘米,最大冰厚 85 厘米,最小冰 厚 40 厘米。流冰开始,平均在 11 月 17 日,最早 11 月 10 日,最晚 11 月 23 日。流冰 终止,平均在 3 月 23 日,最早 3 月 16 日,最晚 4 月 3 日。封冻日数,平均 99 天,最 长 110 天,最短 93 天。本流域有流水沟道 291 条,呈树枝状分布。较大的支流有 3 条: 李家川支流西源凉水湾,向东流经寺湾、冯家屯乡,至瓦窑堡注入秀延河;黄家川支流, 西北源于峁底,流经玉家湾、杨家园子镇,至吴家寨子注入秀延河;水园子川支流(又 称任家河),北源白应河,流经马家砭乡,至任家河入清涧县境,于折家坪附近入清涧 河。 2.7.5 植被情况 子长市植被带具过渡特色,华北区系植物占主导地位,具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 据史籍载,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至晚第三纪末期上新世和第四纪初期,境内属热带森 林灌丛草原,植被以灌木、草类为主,散生稀疏乔木。随自然环境变化,演变为温带森 林灌丛草原。秦汉以前,境内草丰林茂,经历年战争、垦荒,植被严重破坏,原始森林 和草原自清代已荡然无存,现有草木多为次生植被。 2002 年开始退耕还林后,子长市水土流失有所减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子长 市林草覆盖率约 40%,项目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阔叶林区,现状植被以天然灌木林及草 丛占主导地位。主要乔木树种有:山杨、侧柏、杜梨、刺槐、侧柏、油松等;灌木有: 柠条、达乌里胡枝子、紫穗槐、狼牙刺、月季、荆条、酸枣等;草本植物有:草木犀、 苜蓿、沙打旺、麦冬、冰草、铁杆蒿、茵陈蒿、针茅、艾蒿、白羊草、香茅、百里香等。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1 2 项目概况 2.7.6 土壤 子长市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其次为黑垆土、红土等。黄绵土在区内分布最广。黑垆 土俗称“黑土”,属地带性土壤,多分布于河谷的台地上及一些梁峁的鞍部和前缘,与 黄绵土、绵砂土交错分布,含砂量较大,经长期耕种、侵蚀,属性变劣,腐殖质层严重 侵蚀。红土主要分布于拐沟及沟掌等冲刷侵蚀比较严重的坡地上及其谷底。质地粘重, 通透性差,有机质和氮磷养分近似黄绵土,唯阳离子代换量较高,为 13~21mg 当量/100g 土,保肥性能好。根据工程分布情况,本项目拟建处置中心、填埋场占地范围内及周边 主要涉及黄绵土、红土。 2.7.7 水土保持敏感区 项目区未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但项目区属 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2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1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 本方案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50433-2018)、《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中对生产建设项目工程选址及水土保持要 求的规定逐条进行分析,分析详见表 3-1~表 3-3。 表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限制性因素分析评价 序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 第 18 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 1 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保护植物、 沙壳、结皮、地衣等。 本项目情况 项目所在地属于国家级水土 流失重点治理区,施工过程中优化 施工工艺,严格保护水土保持设 施。 第 24 条:建设类项目选址选线应该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 2 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该提高防治标准、优化 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 成的水土流失。 项目所在地属于国家级水土 流失重点治理区,防治标准采用最 高的一级标准。 第 25 条: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 3 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 根据本项目挖填土方数量,属 实施。方案批准后,如果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于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 应补充或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解决办法 主体工程优化 施工工艺,减小地 表扰动范围 水土流保持治 措施提高防治标准 编报水土保持 方案,合理布设水 土保持防治措施 第 26 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 4 监管单位进行 本项目主体场地平整已完成, 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 约谈,责令补报水 属于“未批先建”。 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保方案 第 28 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 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 5 应当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确需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 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 本项目土石方内部平衡,综合 利用,无借方,无弃方 危害。 第 38 条: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 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 6 编制水土保持 主体已设计临时堆场和利用, 方案,重视临时防 应当采取拦挡、坡面防护、防洪排导等措施。生产建设活动 本项目无取土场和弃渣场 护措施布设。 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取土场、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 动范围;对废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存放地,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对闭库的尾矿库进行复垦。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3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表 3.1-2 本项目与 GB50433-2018 中对主体工程的约束性分析评价 序号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规定 一 工程选址、建设方案及布局方面 本项目情况 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 1 恶化的地区 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 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 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二 1 2 项目所在地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 本可满足要求 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 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 工程建设占地为林地和草地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面 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安排合理,布置紧 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 凑,已避开植被良好区。 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 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 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 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 挡、覆盖等措施。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体工程设计已充分考虑土方区间 调运及综合利用 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4 不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 成果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 准、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工期等,基 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 3 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 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 点治理区,无法避让,但通过提高防治标 功能。 4 项目区不涉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 测站 选址(线)应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 3 项目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坍塌滑 流易发区、坍塌滑坡危险区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 坡危险区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 生态恶化的地区。 2 解决办法 施工进度和时序安排合理,尽量缩短 整个工程的施工时间 主体施工时,对施工开挖、填筑、堆 置等裸露面,采取了临时防护措施 34 编制水土保 持方案,提高水土 流失防治标准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表 3.1-3 《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约束性分析评价 条目号 条目规定 本项目情况 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 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 项目区位于陕西省延 第二十条 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减少 安市子长市,工程建设无法 解决办法 (1)优化施工方案,减 少工程占地和土石方量; (2)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缩短施工周期和地 避让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提高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标准。 表裸露时间,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占地面积在 5 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 第二十二条 量在 5 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建设活动,应当编 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前款规定规模以下的 本项目挖填土石方总 3 量 32.8 万 m ,应当编制水 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生产建设活动,应当填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编制水保方案报告书,完 善水土保持措施。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 第二十四 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未 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审批机关不予 项目已开工建设。 补报水保方案 审批,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开工建设。 综上所述,本工程选址不涉及和影响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重要基础 设施建设、重要民生工程、国防工程等;避开了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 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避开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 站点、重点试验区,没有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没有处于重要江河、 湖泊以及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限制性规定符合性对照,项目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未落实“三同时”制度,属于“未批先建”,建设单位在今后项目建设中, 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相关条文规定,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3.2 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3.2.1 建设方案评价 经过对主体工程建设方案的综合分析,主体工程在填埋场东侧布设碾压式均质粘土 坝,坝高 18m,坝坡 1:2,坝顶宽 5.1m,坝顶标高 1405m,坝底标高 1387m,坝顶长 129m, 坝底 65.8m。有效缩短了填方边坡压埋长度,减少了原地貌扰动面积,控制了人为水土 流失;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直径 20cm,修筑 长度 463.4m;东侧坡脚布设雨水收集池,水泥防渗处理,用于收集南侧场地雨水、渗 滤液上清液、汽车清洗废水。9m×3.6m×6m,194.4m3,用于车辆冲洗、填埋场降尘。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5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排水措施比较完善,防治场内水土流失;表土临时堆土场位于填埋场北侧的沟壑内,依 附沟壑进行堆存,主要用于堆存填埋场开挖表土,可作为填埋场最终顶面覆土土源,并 进行生态修复。为防止风蚀、水蚀,堆土场进行植被恢复。临时堆土场堆存高度约 18m, 共设三级台阶,每级台阶坡面坡率为 1:2.0,堆存台阶高度为 6m,宽度为 1m。堆存占 地面积约 400m2,可堆存弃土量约 0.3 万 m3。 挡土堤顶面宽度为 3m,高度为 2m,长度约 20m。临时堆土场东、西、北三侧设置 临时截水沟,总长度约 60m。 综合分析,本方案认为:主体工程平面布置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排水、拦挡、植物 措施布设比较完善,建设方案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3.2.2 工程占地评价 2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 1.95hm ,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采矿用地。从占地类型看, 本项目没有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建设占用林地、草地面积较大,损 坏了原地表植被,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工程结束后, 需要及时提高标准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恢复植被。 3.2.3 土石方平衡评价 3 3 本工程挖方总量 16.40 万 m ,回填总量 16.40 万 m ,项目建设开挖的土方均得到合 理利用,项目建设不产生弃土。 从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来看,土石方挖填数量符合最优化原则。填筑土料充分考虑 利用开挖土料,其次通过开挖量的纵向调用,达到挖填平衡。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 各项目区之间就近调配,土石方调运符合节点适宜、时序可行。挖方得到充分利用,减 少了占地和对地面的扰动及植被的破坏,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3.2.4 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 (1)填埋场区 填埋场区土方开挖采用从上至下分层进行,开挖土石方就近回填到边坡压埋区,在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6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填埋场东侧布设了碾压式均质拦挡坝,坝高 18m,坝坡 1:2,坝顶宽 5.1m,坝顶标高 1405m,坝底标高 1387m,坝顶长 129m,坝底 65.8m,有效缩短了填方边坡压埋长度, 减少了原地貌扰动面积,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 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雨水收集池,用于收 集南侧场地雨水、渗滤液上清液、汽车清洗废水。用于车辆冲洗、填埋场降尘。排水措 施比较完善,防治场内水土流失。 表土临时堆土场位于填埋场北侧的沟壑内,依附沟壑进行堆存,主要用于堆存填埋 场开挖表土,可作为填埋场最终顶面覆土土源,并进行生态修复。为防止风蚀、水蚀, 堆土场进行植被恢复。临时堆土场堆存高度约 18m,共设三级台阶,每级台阶坡面坡率 为 1:2.0,堆存台阶高度为 6m,宽度为 1m。堆存占地面积约 400m2,可堆存弃土量约 0.3 万 m3。 (2)道路区 道路区主要工程为道路路基的土方开挖,该工程土方开挖量较小,对周边地表扰动 较小,且扰动时长较短,且采用半挖半填的施工方法,较少造成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 持要求。 综上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看,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考虑的比较全面,减少施 工占地和影响范围,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 3.2.5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1)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表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填方区拦渣坝、区 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建设连排辅料仓库,防止原、辅材料露天存储,道路碎 石路面硬化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方案需要补充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勘察,方案需补充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① 完善填埋场区边坡绿化,封场后土地整治、地面绿化措施; ② 完善道路排水措施、绿化措施。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37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3 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通过对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技术标准》(GB 50433-2018)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鉴定原则,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 场区表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填方区拦渣坝、区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具 有水土保持功能,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建设连排辅料仓库,防止原、辅材料露天存储,道路碎 石路面硬化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表 3.3-1 项目组成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且纳入本方案的措施表 序号 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 单位 数量 投资(万元) 1 表土剥离 m 3 2360 0.63 填方区拦渣坝 座 1.00 24.40 机械填土方 m 3 51579.7 24.40 PVC 波纹排污管 m 463.40 3.71 雨水收集池 个 1.00 2.71 挖基土 3 247.10 0.14 2 3 4 m 3 C20 混凝土 48.60 2.57 压坡区绿化措施 2 hm 0.56 13.53 栽植油松 株 1292 3.53 栽植紫穗槐 株 8270 9.09 撒播羊茅草 hm 2 1.14 0.60 撒播格桑花 hm 2 0.57 0.30 6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m 20 0.05 7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截水沟 m 60 0.02 0.04 0.04 填埋场区 5 8 m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合计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hm 45.08 38 4 水土流失预测 4 水土流失预测 4.1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所属的土壤侵蚀一级类型区 为水力侵蚀类型区,二级类型区为西北黄土高原,容许土壤流失量 1000/km2·a。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 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 号)”项目区属于黄河多沙粗沙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现状用地为林地和草地,水土流失 类型主要为水蚀。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区侵蚀背景模数为 10000t/km²·a。 4.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一)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土方开挖、回填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及其 土层结构,使原来相对稳定的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力,工程施 工形成的裸露地表,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降雨及径流的作用下,将会加剧 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植被恢复能力。 工程完建后的自然恢复期,扰动地表、损坏林草植被的施工活动基本停止,水土流 失程度较施工期大为降低,但由于植被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情况依然存在。 表 4.2-1 影响因素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流失因子 气候因素 自然因素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大,为水土流 失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条件。 地形因素 地形复杂,地面坡度大。 土壤因素 土壤主要为黄沙土、黄绵土,土壤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弱。 植被因素 破坏地表结构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植被类型以干旱植被为主,人工植被有羊茅草、刺槐、沙棘、沙柳等, 植被覆盖度低,抗侵蚀能力差。 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土层的结构,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稳定性,使表土攘 结构松散,降低了土攘的抗蚀能力。 剥离土层破坏了地表植被,形成大面积裸露地表,使土层表面失去了植被 的保护作用。 39 4 水土流失预测 (二)扰动地表面积 2 根据主体工程用地批复资料,项目总用地面积 1.95hm ,全部为临时占地,其中: 2 2 2 2 填埋场区占地 1.75hm ,道路区占地 0.20hm ;占地类型为采矿用地 0.32hm ,林地 1.17hm , 2 草地 0.46hm 。具体占地性质情况见表 4.2-2。 表 4.2-2 行政区划 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及占地类型表 工程名称 占地面积 单位:hm 2 占地类型 永久 临时 合计 采矿用地 林地 草地 填埋场区 0.00 1.75 1.75 0.32 1.17 0.26 延安市 道路区 0.00 0.20 0.20 0.00 0.00 0.20 子长市 合计 0.00 1.95 1.95 0.32 1.17 0.46 占地比例(%) 0.0 100.0 100.0 16.4 60.0 23.6 (三)废弃渣量预测 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分区土方挖填平衡,以填代弃,合理调配,综合利用,无弃方。 4.3 土壤流失量预测 4.3.1 预测单元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18)第4.5.2条、规定:“水土 流失预测范围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 由此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面积为1.95hm2。根据工程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及运行特点,结 合工程区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单元划分。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 况,按工程不同功能分区和扰动地表的特点,本项目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蚀,预测单 元划分为填埋场区、道路区 2 个区;根据扰动方式、扰动后地表的物质组成、气象特征 等相近的原则划分工程开挖面、工程堆积体和一般扰动地表 3 个二级预测单元;根据一 般扰动地表、上方有无来水,分为 3 个三级预测单元。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0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1 预测分区 填埋场区 道路区 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划分表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建设期预测面 2 积(hm ) 自然恢复期预测 2 面积(hm ) 工程堆积体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 1.14 1.14 工程开挖面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 0.61 0.61 一般扰动地表 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 0.20 0.10 1.95 1.85 小计 4.3.2 预测时段 (1)预测时段划分原则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该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原则如下: ①预测时段应分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 ②各预测单元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应根据施工进度分别确定;施工期为实际扰动地 表时间;自然恢复期为施工扰动结束后,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土壤侵蚀强度 自然恢复到扰动前土壤侵蚀强度所需要的时间,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 湿润区取 2 年,半湿润区取 3 年,干旱半干旱区取 5 年。 ③ 施工期预测时间应按连续 12 个月为一年计;不足 12 个月,但达到一个雨(风) 季长度的,按一年计;不足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照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1)预测时段确定 根据本工程特点,产生水土流失主要为工程施工期,因此水土流失预测分为施工期 以及自然恢复期。 施工准备期间的三通一平施工,施工期的大面积开挖、施工、取土、填筑等施工活 动,使原地貌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 失。工程建设后期,土石方工程施工随之结束,水土流失逐渐减少。进入自然恢复期后, 随着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发挥作用和植被的逐渐恢复,水土流失在一定 范围内将得到控制。 预测过程中各个预测分区的预测时段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土壤侵蚀时段 情况确定。各不同预测分区由于其施工时段有所区别,其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也有所不同。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1 4 水土流失预测 项目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2021 年 5 月完工,总工期 1 年。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由于本工程建设期包含了本区整个雨季时 段,本方案填埋场区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年限按 1 年计算,道路区按 0.25 年计算。自 然恢复期主要指在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依靠自然力量,植被逐步恢复或地表 自然硬化结皮,水土流失逐步趋于稳定,直至土壤侵蚀强度低于土壤流失容许值或背景 值的时间。 项目区年干燥度 1.6≤a<3.5,属于半干旱区,确定本项目自然恢复期时间按 5 年 计取,预测范围主要为域。 表 4.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 预测单元 填埋场区 施工期(包括施工准备 期)1 道路区 0.25 单位:年 自然恢复期 5 5 4.3.3 壤侵蚀模数 (1)背景土壤侵蚀模数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 水保〔2013〕188 号)项目区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实地调 查,并结合项目区生产建设项目的模数取值经验,参考《陕西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确 定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 10000t/km²·a,属极强烈侵蚀。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和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除受项目区水文、气象、土壤 和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等影响外,还因为不同施工场地、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变化而 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为了较为合理科学地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分析,本方案对扰动后土 壤侵蚀模数采用数学模型法确定。 (3)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通过对项目区地质、地貌、气候因素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完工后,施工扰动的裸露 地表,经人工种植植物措施后,要通过 5 年的自然恢复,才能基本达到原地貌植被的 70%以上水平,基本产生与原地表相同的水土保持功能。据有关实验和调查资料分析,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2 4 水土流失预测 自然恢复期第一年土壤侵蚀模数为扰动期的 0.7,第二年土壤侵蚀模数为扰动期土壤侵 蚀模数的 0.6,第三年土壤侵蚀模数为扰动期土壤侵蚀模数的 0.5,第四年土壤侵蚀模 数为扰动期土壤侵蚀模数的 0.4,第五年土壤侵蚀模数恢复到原土壤侵蚀模数 10000t/km²·a。 4.3.4 预测结果 4.3.4.1 预测原则 结合本项目工程建设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预测原则如下: (1)本工程属新建建设生产类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应按建设期和自然恢 复期两个时段进行预测;每个预测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 的不足一年按全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方法、预测内容和预测结果等,均是以“按照生产建设项 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 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 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4.3.4.2 预测方法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规定,本项目可能造 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分析,是在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表层、植被扰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 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采用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扰动地表流失量同样采用 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1)原生水土流失量分析 原生水土流失量分析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 n W i ( M i F i Ti ) i (公式 4-1) 式中:Wi——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 i——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2 Mi——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 ·a;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3 4 水土流失预测 Fi——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m2; Ti——水土流失分析时段,年(a)。 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量计算见表4.3-3。 表 4.3-3 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量计算表 预测面积 预测时间 土壤侵蚀模数 流失量 合计 (hm²) (a) (t/km²·a) (t) (t) 建设期 1.75 1 10000 175.0 自然恢复期(第一年) 1.75 1 10000 175.0 自然恢复期(第二年) 1.75 1 10000 175.0 自然恢复期(第三年) 1.75 1 10000 175.0 自然恢复期(第四年) 1.75 1 10000 175.0 自然恢复期(第五年) 1.75 1 10000 175.0 建设期 0.20 0.25 10000 5.0 自然恢复期(第一年) 0.10 1 10000 10.0 自然恢复期(第二年) 0.10 1 10000 10.0 自然恢复期(第三年) 0.10 1 10000 10.0 自然恢复期(第四年) 0.10 1 10000 10.0 自然恢复期(第五年) 0.10 1 10000 10.0 预测单元 填埋场区 道路区 预测时段 合计 1050.0 55.0 1105.0 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分析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分析方 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 (2)扰动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分析 ① 工程开挖坡面 a、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Mkw 100 RGkwLkwSkw 式中:Mkw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计算单元土壤流失量,t; Gkw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土壤因子,t·hm²·h/(hm²·MJ·mm); Lkw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坡长因子; Skw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坡面因子。 项目区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见表 4.3-4。 b、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4 4 水土流失预测 Mky 100FkyGkyLkySky+Mkw 式中:Mky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计算单元土壤流失量,t; Fky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径流冲蚀因子, Gky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土壤因子,t·hm²·h/(hm²·MJ·mm); Lky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坡长因子; Sky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坡度因子。 项目区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见表 4.3-5。 ② 工程堆积体 a、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00XRGdwLdwSdw Mdw 式中:Mdw——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计算单元土壤流失量,t; X——工程堆积体形态因子; R——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²·h) Gdw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t·hm²·h/(hm²·MJ·mm); Ldw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坡长因子; Sdw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坡度因子。 项目区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见表 4.3-6。 b、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Mdy 100FdyGdyLdySdy+Mdw 式中:Mdy——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计算单元土壤流失量,t; Fdy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径流冲蚀力因子,MJ/hm²; Gdy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土壤因子,t·hm²·h/(hm²·MJ·mm); Ldy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坡长因子; Sdy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坡度因子。 项目区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见表 4.3-7。 ③ 一般扰动地表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5 4 水土流失预测 a、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土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测算公式如下: Myd=100RKydLySyΒΕΤ Kyd=NK 式中: Μyd ——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计算单元土壤流失量,t; R——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²·h); Kyd ——地表翻扰后土壤可蚀性因子,t·hm²·h/(hm²·MJ·mm); Ly ——坡长因子; Sy ——坡度因子; Β ——植被覆盖因子; Ε ——工程措施因子; Τ ——耕作措施因子; Α ——计算单元的水平投影面积; Ν ——地表翻扰后土壤可蚀性因子增大系数; Κ ——土壤侵蚀因子,t·hm²·h/(hm²·MJ·mm)。 项目区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土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见表 4.3-8。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6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4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分区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序号 项目 因子 公式 1 开挖坡面(上方无来水) Mkw 100 RGkwLkwSkw 3487.41 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R R=0.067p^1.627 1728.91 年降雨量 P 上方无来水工程开挖面土壤因子 Gkw 粉粒壤土(0.002~0.05mm)含量 SIL 0.500 黏粒壤土(<0.002mm)含量 CLA 0.100 土壤密度 ρ 1.350 自然对数底 e 2.72 开挖坡面坡长因子 Lkw Lkw=(λ/5)^-0.57 1.22 水平坡长(m) λ λ=λxcosθ 3.54 斜坡长度(m) λx 坡度因子 Skw 坡度(°) θ 1.2 1.3 1.4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填埋场区 514.70 Gkw=0.004e^4.28SIL(1-CLA)/ρ 0.017 5.50 Skw=0.8sinθ+0.38 0.99 50.00 47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5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分区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序号 项目 因子 公式 1 开挖面(上方有来水) Mky 100FkyGkyLkySky+Mkw 26456.00 1.1 径流冲蚀因子 Fky Fky=10000W^0.95 23880.48 单宽次来水总量(m³/m) W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土质因子 Gky 粉粒壤土(0.002~0.05mm)含量 SIL 0.500 黏粒壤土(<0.002mm)含量 CLA 0.100 土壤密度 ρ 1.350 自然对数底 e 2.72 开挖坡面坡长因子 Lky Ldw=(λ/5)^-0.73 1.29 水平坡长(m) λ λ=λxcosθ 3.54 斜坡长度(m) λx 坡度因子 Sky 坡度(°) θ 50.00 开挖面(上方无来水) Mkw 3487.41 1.2 1.3 1.4 1.5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填埋场区 2.50 Gkw=0.004e^1.86SIL(1-CLA)/ρ 0.007 5.50 Skw=1.18sinθ+0.1 48 1.00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6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分区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序号 项目 因子 公式 1 堆积体(上方无来水) Mdw 100XRGdwLdwSdw 12387.54 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R R=0.067p^1.627 1728.91 年降雨量 P 514.70 1.2 工程堆积体形态因子 X 1.00 1.3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 Gdw 土石质因子系数(壤土) a1 0.046 土石质因子系数(壤土) b1 -3.379 土体砾石含量 δ 0.010 自然对数底 e 2.72 堆积体坡长因子 Ldw Ldw=(λ/5)^f1 0.90 水平坡长(m) λ λ=λxcosθ 4.21 斜坡长度(m) λx 5.50 坡长因子系数(壤土) f1 0.632 堆积体坡度因子 Sdw 坡度(°) θ 40.00 坡度因子(壤土) d1 1.245 1.4 1.5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Gdw=a1e^b1δ Sdw=(θ/25)^d1 49 填埋场区 0.044 1.80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7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分区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序号 项目 因子 公式 1 堆积体(上方有来水) Mdy 100FdyGdyLdySdy+Mdw 47530.93 1.1 径流冲蚀因子 Fdy Fdy=10000W^0.95 3387.60 单宽次来水总量(m³/m) W 上方无来水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 Gdw 土石质因子系数(壤土) a2 0.053 土石质因子系数(壤土) b2 -1.950 土体砾石含量 δ 0.010 自然对数底 e 2.72 堆积体坡长因子 Ldw Ldw=(λ/5)^f2 0.86 水平坡长(m) λ λ=λxcosθ 4.21 斜坡长度(m) λx 5.50 坡长因子系数(壤土) f2 0.869 堆积体坡度因子 Sdw 坡度(°) θ 40.00 坡度因子(壤土) d2 1.787 堆积体(上方无来水) Mdw 12387.54 1.2 1.3 1.4 1.5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填埋场区 0.32 Gdw=a2e^b2δ Sdw=(θ/25)^d2 50 0.052 2.32 4 水土流失预测 表 4.3-8 一般扰动地表地表翻扰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分区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序号 项目 因子 公式 1 地表翻扰型 Myd 100RKydLySyΒΕΤ 26996.75 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R R=0.067p^1.627 1728.91 年降雨量 P 地表翻扰后土壤可蚀性因子 Kyd 土壤可蚀性因子 K 0.0191 增大系数 N 2.13 坡长因子 Ly Ly=(λ/20)m 2.23 水平坡长(m) λ λ=λxcosθ 99.03 斜坡长度(m) λx 100.00 坡长指数 m 0.50 坡度因子 Sy 自然对数底 e 2.72 坡度(°) θ 8.00 1.5 植被覆盖因子 B 1.000 1.6 工程措施因子 E 1.00 1.7 耕作措施因子 T 1.00 1.2 1.3 1.4 表 4.3-9 道路区 514.70 Kyd=NK 0.041 Sy=-1.5+17/[1+e^(2.3-6.1sinθ)] 1.72 项目区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表 2 自然恢复期侵蚀模数(t/km ·a) 防治分区 预测面积 2 (hm ) 扰动前侵蚀模数 2 (t/km ·a) 扰动后侵蚀模数 2 (t/km ·a)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填埋场区 1.75 10000 36993.47 25895.43 22196.08 18496.73 14797.39 10000 道路区 0.10 10000 26996.75 18897.73 16198.05 13498.38 10798.70 10000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1 4 水土流失预测 扰动后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以上确定的预测方法和土壤侵蚀模数取值,按各区 域预测时段,使用公式计算。本次预测不分近期远期、统一按全部建设期进行预测。通 过预测,建设期原地貌扰动后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 716.73t,自然恢复期 1668.64t,预 测结果见表 4.3-10 和表 4.3-11。 表 4.3-10 项目建设期扰动后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表 预测 分区 填埋场区 道路区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建设期预测 2 面积(hm ) 预测时 间(a) 土壤侵蚀模数 (t/km²·a) 流失量 (t) 工程堆积体 上方有来水工程堆积体 1.14 1 47530.93 541.85 工程开挖面 上方有来水工程开挖面 0.61 1 26456.00 161.38 一般扰动地表 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 0.20 0.25 26996.75 13.50 合计 1.95 表 4.3-11 716.73 自然恢复期扰动后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表 2 防治分区 预测面积(hm ) 预测时间(a) 流失量(t) 填埋场区 1.75 5 1599.25 道路区 0.10 5 69.39 合计 1.85 1668.64 通过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及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统计、 分析,得出预测结论如下: 项目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 1.95hm²,原生水土流失量为 1105.00t,不采取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 2385.37t,新增水土流失量 1280.37t。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具体见表 4.3-12。 表 4.3-12 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汇总表 序号 预测分区 预测面积(hm²) 原生流失量(t) 扰动后流失量(t) 新增流失量(t) 1 填埋场区 1.75 1050.00 2302.48 1252.48 2 道路区 0.20 55.00 82.89 27.89 1.95 1105.00 2385.37 1280.37 合计 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 1.95hm²。原地貌水土流失总量为 1105.00t,扰动后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 2385.37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1280.37t。施 工期预测面积为 1.95hm²,预测时段为 1 年,新增水土流失量 536.73t;自然恢复期预 测面积为 1.85hm²,预测时段为 5 年,新增水土流失量 743.64t。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2 4 水土流失预测 4.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1)对土地资源的损坏 2 本工程建设扰动地面积为 1.95hm ,致使原地貌形态、土壤结构、地表植物都不同 程度地受到改变和损坏,经过多年自然和人为改造才形成的原始地表被挖损、剥离或压 埋,造成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的迅速降低或丧失,扰动破坏诱发的水土流失使施工区及 周边土地生产力有所下降。 (2)对建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区位于国家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分的西北黄土高原区,属于国家和陕西省水土流 失重点治理区。土壤抗侵蚀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目前处于一 种相对稳定状态,由于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建设区人工植被造成损坏,使建设生 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3)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工期较长,工序繁多,工程建设中大量的土石方开挖,难免 造成大面积的自然植被被扰动破坏,降低地表抗侵蚀能力,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本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平整、土方开挖、 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造成的地表扰动,致使表土裸露松散,在降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 极易引发水土流失。裸露松散的临时堆土,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来源,若不加以有效 防护,在雨水的冲刷下,将产生水土流失;另外,若遇到大风天气,容易产生扬尘,从 而造成环境污染。施工场地临时占地破坏地表结构,提高降雨入渗率,也是造成水土流 失的主要因素。 (4)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项目区地处清涧河,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扰动地表,产生的大量临时堆土,不采取 任何防护措施,将使大量粗泥沙在暴雨径流冲刷下,进入下游河道成泥沙淤积,对下游 防洪安全带来一定的危胁。 4.5 指导性意见 4.5.1 预测结果及分析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3 4 水土流失预测 通过对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成因、分布、类型等进行预测评价,预测结论如下: (1)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 1.95hm2。 3 3 (2)项目建设总挖方 16.40 万 m ,总填方 16.40 万 m ,无借方,无弃方。 (3)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 2385.37t,新增水土流失量 1280.37t。其中 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536.73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 743.64t。 (4)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属于强烈侵蚀。水土流失重 点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重点区域为填埋场区。 4.5.2 指导性意见 (1)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性意见 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占压损坏原地貌及植被, 形成裸露、挖损、占压等再塑地貌,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加速侵蚀;工程建成后,进入自 然恢复期,道路路面硬化,人为干扰因素基本停止,不再发生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 的面积有所减少。各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实施并发挥作用,地表植被达到新的自然 稳定状态,水土流失仅是建设期各种水土流失的延续,水土流失强度随之减弱。因此, 在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并在工程投入运营后对各项水保措施加 强管护,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由预测结果可见,工程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比较大,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 填埋场区是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工程建设无法避让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建设中土石方开挖、回填和临时堆土, 形成大面积的新生裸露面,加剧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因此,主 体工程施工中应优化施工方案,综合调配、合理利用土石方,减少运距和数量。施工期 及时采取临时拦挡苫盖措施,工程结束后,及时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提 高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标准,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2)水土保持监测的指导意见 根据预测结果,工程建设期的新增水土流失较为突出,填埋场区作为水土流失防治 的重点区域,建议将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作为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重点监测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情况和防治措施实施效果。水土保持监测要结合主体工程建设特点、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4 4 水土流失预测 施工中实际扰动地表面积、项目区涉及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和交通条件 等合理布设监测点位进行定期监测。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5 5 水土保持措施 5 水土保持措施 5.1 防治区划分 5.1.1 分区依据 本方案主要依据工程所处的地貌特征、自然属性、主体工程建设时序、布局,施工 扰动特点、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5.1.2 分区原则 防治分区根据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 失影响等进行分区。同时,分区的划定遵循以下原则: (1)各区之间应具有显著差异性; (2)同一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和防治措施应相近或者相似; (3)根据项目的繁简程度和项目区自然情况,防治区可划分为一级或多级; (4)一级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工程应按土壤侵蚀类型、地形 地貌、气候类型等因素划分一级区,二级区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项目组成、 占地性质和扰动特点进行逐级分区; (5)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5.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结果 根据工程布局、施工及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分区划分为填埋场 区、道路区,详见表 5.1-1。 表 5.1-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责任范围面积表 2 防治分区 分区防治范围 面积(hm ) 填埋场区 填埋场取征地红线边界以内扰动区域 1.75 道路区 道路区施工扰动区域 0.20 合计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95 56 5 水土保持措施 5.2 措施总体布局 5.2.1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布设是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在分 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 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 布设总的指导思想为: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为辅,有机结合,点、线、 面相结合,形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充分 发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蓄水保土作用,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和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结果,结合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及 纳入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措施布局,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到本方 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按照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对不同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部 位进行对位治理,建立起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有效防止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1)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表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措施,填方区拦渣坝、 区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中,填埋场区建设连排辅料仓库,防止原、辅材料露天存储,道路碎 石路面硬化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鉴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方案需要补充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勘察,方案需补充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① 完善填埋场区边坡绿化,封场后土地整治、地面绿化措施; ② 完善道路排水措施、绿化措施。 5.2.2 分区防治措施布局 (一)填埋场区 (1)工程措施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7 5 水土保持措施 主体设计了表土剥离、填方区拦渣坝、区内排系统、雨水收集池等措施,方案新增 封场后土地整治措施。 (2)植物措施 主体设计了压坡区绿化措施,方案新增削坡区和封场后地表绿化措施。 (3)临时措施 主体设计了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截水沟、植物措施、洒水降尘措施。 (二)道路区 (1)工程措施 方案新增道路排水沟。 (2)植物措施 方案新增路边绿化措施。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填方区拦渣坝、区内排系统、雨水收集 填埋场区 道路区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池,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 压坡区绿化措施,削坡区和封场后地表绿化措施 临时措施 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截水沟、植物措施、 洒水降尘 工程措施 道路排水沟 植物措施 路边绿化措施 图 5.2-1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 注:带的措施为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 5.3 分区措施布置 5.3.1 设计原则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目标,结合项目和项目区特点,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设 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分区防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体系,坚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8 5 水土保持措施 相结合,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坚持“预防为主、先拦后弃”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3)坚持不重不漏、系统全面的原则。将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植物 措施作为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一部分,并将其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中。 (4)植物措施设计与所在区域的景观相一致。 5.3.2 工程措施设计标准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防洪标准》(GB50201-2014)等 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防洪标准、排水标准。 (1)工程级别 本项目安全填埋场设计填埋库容 16.4 万 m³,最大填埋高度 18m,根据《水土保持 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本工程级别属于 5 级,其拦渣坝工程与排洪工程级别均 为 5 级。 (2)防洪及排水标准 ① 填埋场周边排洪沟防洪标准按照 1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② 坡面及平台截排水措施设计标准采用 5 年一遇 10 分钟短历时设计暴雨;道路排 水沟采用 1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5.3.3 植物措施设计标准 (1)立地条件分析 项目区年干燥度 1.6≤a<3.5,属于半干旱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风积黄土,土层深 厚,有机质含量低。 (2)苗木种子选择要求 ① 选择适应项目区自然环境条件、速生、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水土保持效果 好的树种作为区间路基绿化树种; ② 选择美观大方、冠幅大、根系发达、萌生能力强、具有较强抗污染、降噪除尘 能力的树种作为站区绿化树种; ③ 选择适应性强、耐践踏、耐修剪、生长期长、繁殖快、再生能力强的草种;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9 5 水土保持措施 ④ 所选择植物种均应易于种植和管理,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育种方便, 市场上易于获得。 (3)树草种质量要求 选择的苗木、种籽要求Ⅰ级,并要有一签(标签)三证(植物检疫证、质量检验合 格证、生产经营许可证),以确保苗木、种籽质量。 (4)推荐植物品种 通过比选,按照植物措施布设原则,乔、灌、草、花卉有机结合。植物种类选择松 柏类、紫穗槐,羊茅草、格桑花等。 5.3.4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5.3.4.1 填埋场区 (一)工程措施 (1)表土剥离(已实施) 本项目表土临时对方于填埋场北侧的沟壑内,依附沟壑进行堆存,主要用于堆存填 埋场开挖表土,可作为填埋场最终顶面覆土土源,并进行生态修复。本区表土剥离厚度 2 为 30cm,剥离面积 0.79hm ,剥离表土 0.24 万 m³。 (2)填方区拦渣坝(已实施) 主体设计拦挡坝位于填埋场东侧,碾压式均质粘土坝,坝高 18m,坝坡 1:2,坝顶 宽 5.1m,坝底宽 77.1m,坝顶标高 1405m,坝底标高 1387m,坝顶长 129m,坝底长 65.8m。 表 5.3-1 填方区拦渣坝技术指标表 布设位置 措施名称 结构型式 填埋场 碾压式均质粘土坝 梯形 断面尺寸(m) 填土方 3 坝顶长 坝底长 顶宽 底宽 坝高 坡比 (m ) 129 65.8 5.1 77.1 18 1:2 51579.7 (3)排水系统(已实施) 主体设计在填埋场东、西、北三侧设置截水沟,采用 PVC 波纹排污管,直径 20cm, 长度 463.4m。 (4)雨水收集池(已实施) 主体设计在填埋区南侧布设一个雨水收集池,长 9m,宽 6m,深 3.6m,壁厚 0.3m,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0 5 水土保持措施 铺底厚 0.3m,容积 194.4m3。混凝土矩形结构,收集南侧场地雨水、渗滤液上清液、汽 车清洗废水,用于车辆冲洗、填埋场降尘。 表 5.3-2 布设位置 填埋场南侧 填埋场雨水收集池工程量表 数量 池长 L 池宽 b 池深 H 壁厚 铺底厚 挖基土 C20 混凝土 (个) (m) (m) (m) (m) (m) (m ) 3 (m ) 1 9.0 6.0 3.6 0.3 0.3 247.1 48.6 3 (5)土地整治(新增) 填埋场封场后,对填埋区地表进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顶层为 500mm 自然土壤, 并根据周围宜栽种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封场取土优先使用工程场地清表土及底层 土,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整治面积 0.57hm2。 (二)植物措施(新增) ① 立地条件:土壤以黄土为主,腐殖质层厚度不小于 30cm,无季节性积水。 2 ② 种植位置及面积:填埋场削坡区、压坡区及封场地表区域,面积 1.72hm ; ③ 树(草)种选择及配置方式 乔木选择油松,灌木选择紫穗槐,草种选择羊茅草,花卉选择格桑花。削坡区栽植 紫穗槐,呈“品”字形配置;压坡区栽植油松、紫穗槐,呈“品”字形配置,树下撒播 羊茅草;平台栽植油松、紫穗槐,紫穗槐,呈“品”字形配置,树下撒播羊茅草,格桑 花。 ④ 整地方式、规格 平台及压坡区植树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方式,规格为 0.6×0.4×0.5m;种草采用全 面整地方式;削坡区植树采用穴状征地方式,穴距 1m,穴径×坑深 0.3×0.3m。 ⑤ 造林种草技术:平台及压坡区植树采取植苗造林,栽植期从每年的春、秋均可 进行,油松苗木规格为:苗高 150cm,地径 2cm,栽植密度为株距 3.0m,行距 3.0m,每穴 2 1 株,定植量 1111 株/hm ;紫穗槐苗高 50cm,地径 0.4cm,栽植密度为株距 3.0m,行距 2 3.0m,每穴 2 株,定植量 1111 株/hm ;削坡区紫穗槐栽植密度为穴距 1m,,每穴 1 株, 定植量 10000 株/hm2;平台及压坡区种草、花卉采用撒播方式,种植时将土地耕翻,磨 耙后,撒播籽种,踩踏即可。定植量 50kg/hm2。 ⑥ 抚育管护:造林种草后每年秋、冬季要对去秋今春新植幼林和补植幼林进行全 面检查以判定造林成活率高低和林木生长情况,以此评定林木质量。根据评定结果,拟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1 5 水土保持措施 定补植措施。幼林补植时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 ⑦ 苗木种子用量:考虑 2%的苗木损耗率,经计算,需油松苗木 1292 株,紫穗槐 苗木 8270 株,羊茅草种子 55.9kg,格桑花种子 27.9kg。技术指标见表 5.3-3。 表 5.3-3 填埋场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 苗木规格(cm) 布设位置 树(草)种 面积 苗木用量 株距 行距 (hm ) (m) (m) 苗高 地(胸)径 2 株/穴 定植量 总量 2 (株、kg/hm ) (株、kg) 1111 1292 平台及压坡区 油松 1.14 3 3 150 2 平台及压坡区 紫穗槐 1.14 3 3 50 0.4 1 1111 2584 削坡区 紫穗槐 0.58 1 1 50 0.4 1 10000 5686 平台及压坡区 羊茅草 1.14 撒播种子 50 55.9 平台及压坡区 格桑花 0.57 撒播种子 50 27.9 备注 含 2%的苗木、种籽的损耗率 (三)临时措施 (1)表土临时堆存场挡土堤(已实施) 本项目表土临时堆土场位于填埋场北侧的沟壑内,依附沟壑进行堆存,主要用于堆 存填埋场开挖表土,可作为填埋场最终顶面覆土土源,并进行生态修复。 临时堆土场堆存高度约 18m,共设三级台阶,每级台阶坡面坡率为 1:2.0,堆存台 阶高度为 6m,宽度 1m。 挡土堤顶面宽度为 3m,高度为 2m,长度约 20m。 表 5.3-4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工程数量表 布设位置 措施名称 结构型式 长度(m) 堆土场 挡土堤 梯形 20 上底宽(m) 下底宽(m) 1 3 高(m) 坡比 填土方(m ) 2.0 1:1 80 3 (2)临时截水沟(已实施) 临时堆土区东、西、北三侧设置梯形断面土质临时截水沟,总长度约 60m,下底宽 0.3m,上底宽 0.6m,深 0.3m。 表 5.3-5 表土临时堆土场土质截水沟工程数量表 布设位置 措施名称 结构型式 表土临时堆土场 土质截水沟 梯形 断面尺寸(m) 挖土方 3 长度 上底宽 下底宽 深度 坡比 (m ) 60 0.6 0.3 0.3 1:0.5 43.2 (3)临时堆土场植物措施 由于本项目服务周期是 8 年,表土临时堆土裸露时间较,为防止风蚀、水蚀造成水 土流失,对临时堆土区采取种草措施,恢复植被,种草面积 0.04hm2。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2 5 水土保持措施 表 5.3-6 表土临时堆土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 苗木规格(cm) 布设位置 表土临时堆土场 草种 面积 株距 行距 (m) (m) 2 (hm ) 羊茅草 苗高 0.04 苗木用量 地(胸)径 株/穴 撒播种子 备注 定植量 总量 2 (株、kg/hm ) (株、kg) 50 2.0 含 2%的苗木、种籽的损耗率 (4)洒水除尘 施工过程中,为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体工程采取了洒水除尘措施,场区 按照每天洒水 1 台时计算。需要洒水期按照 6 个月计算,土建期月均非雨日按照 24 天 计算,本工程土建期洒水总计为 144 台时。 5.3.4.2 道路区 (一)工程措施 (1)道路排水沟(新增) 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在施工便道内测布设土质排水沟,将雨水顺接到填埋区排水 系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排水沟长度 213m,深度 0.3m,下底 0.3 米,上底宽 0.6 米,坡比 1:0.5。见表 5.3-7。 表 5.3-7 道路土质排水沟工程数量表 布设位置 措施名称 结构型式 道路内侧 土质排水沟 梯形 断面尺寸(m) 挖土方 3 长度 上底宽 下底宽 深度 坡比 (m ) 213 0.6 0.3 0.3 1:0.5 153.4 (二)植物措施 ① 立地条件:土壤以黄土为主,腐殖质层厚度不小于 30cm,无季节性积水。 2 ② 种植位置及面积:道路两侧,面积 0.10hm ; ③ 树(草)种选择及配置方式 乔木选择油松,草种选择羊茅草。道路两侧栽植油松,树下撒播羊茅草。 ④ 整地方式、规格:植树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方式,规格为 0.6×0.4×0.5m;种草 采用全面整地方式。 ⑤ 造林种草技术:植树采取植苗造林,栽植期从每年的春、秋均可进行,油松苗 木规格为:苗高 150cm,地径 2cm,栽植密度为株距 4.0m,每穴 1 株,定植量 26 株/100m; 2 种草采用撒播方式,种植时将土地耕翻,磨耙后,撒播籽种,踩踏即可。定植量 50kg/hm 。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3 5 水土保持措施 ⑥ 抚育管护:造林种草后每年秋、冬季要对去秋今春新植幼林和补植幼林进行全 面检查以判定造林成活率高低和林木生长情况,以此评定林木质量。根据评定结果,拟 定补植措施。幼林补植时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 ⑦ 苗木种子用量:考虑 2%的苗木损耗率,经计算,需油松苗木 113 株,羊茅草 种子 5.1kg。技术指标见表 5.3-8。 表 5.3-8 道路区植物措施工程量表 布设位置 树(草)种 行道树 油松 路边 羊茅草 长度 面积 (m) 426 苗木规格(cm) 苗木用量 株距 行距 (hm ) (m) (m) 苗高 地(胸)径 株/穴 0.10 4 4 150 0.10 0.3 0.3 2 备注 2 1 撒播种子 定植量(株 总量 2 /100m、kg/hm ) (株、kg) 26 113 50 5.1 含 2%的苗木、种籽的损耗率 5.3.5 措施工程量汇总 (一)工程措施 (1)填埋场区 3 表土剥离 2360m ,填方区拦渣坝 1 座,PVC 波纹排污管 463.4m,雨水收集池 1 个, 2 土地整治 hm 。 (2)道路区 道路排水沟 213m。 (二)植物措施 (1)填埋场区 植物措施面积 1.72hm2,栽植油松 1292 株,紫穗槐 8270 株,种草 1.14hm2,格桑花 0.57hm2。 (2)道路区 2 2 植物措施面积 0.10hm ,栽植油松 113 株,种草 0.10hm 。 (三)临时措施 (1)填埋场区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20m,土质截水沟 60m,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2 0.04hm ,洒水除尘 144 台时。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4 5 水土保持措施 表 5.3-9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一) 填埋场区 1 表土剥离 m 3 2360 2 填方区拦渣坝 座 1 3 PVC 波纹排污管 m 463.40 4 雨水收集池 个 5 土地整治 (二) 道路区 1 道路排水沟 2 hm 0.57 方案新增措施 m 213 方案新增措施 2 hm 1.82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一) 填埋场区 1 植物措施面积 hm 2 1.72 2 油松 株 1292 3 紫穗槐 株 8270 4 羊茅草 2 hm 1.14 5 格桑花 hm 2 0.57 (二) 道路区 1 植物措施面积 hm 2 0.10 2 油松 株 113 4 种草 hm 2 0.10 第三部分 主体工程设计 1 二 三 备注 主体工程设计 方案新增措施 临时措施 (一) 填埋场区 1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m 20 2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截水沟 m 60 3 填埋场区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hm 2 主体工程设计 0.04 5.4 施工要求 5.4.1 施工条件 (1)水土保持施工可依托主体工程的交通、水电、道路、机械等施工条件。 (2)建筑材料计入主体工程材料供应体系,苗木、种子在当地采购。 (3)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工程措施应避开主汛 期,植物措施应以雨季为主。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5 5 水土保持措施 5.4.2 施工方法 (1)表土剥离 ① 剥离区域:对各分区可剥离的区域采取表土剥离措施,裸地禁止进行表土剥离。 ② 剥离厚度:本项目占地类型多为林草地,表土差异较小,主体施工时,剥离厚 度为 30cm。 ③ 剥离机械:本项目地面相对平整,且剥离面积较大。由于推土机操作灵活,运 输方便,所需工作面小且易于转移,顾选择推土机进行表土剥离。 ④ 剥离和保存方法:将待剥离的区域分为若干条带,每个条带的宽度大致为施工 机械宽度的整数倍。由外向内逐条带进行剥离,在条带两头交替向外运输表土,单次剥 离长度视土方量而定。 项目覆土量较少,采用机械铺土,铺土时边铺土边后退,禁止碾压铺土。 (2)土方开挖 根据放样桩线,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或人工开挖、装,然后人工修整边坡坡度,使 之达到设计要求。 在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并处理完毕,地表面要清理平整, 做好排水坡向,在施工区域内,挖好临时排水沟。 在开挖过程中,对临时堆土区及时采取临时拦挡、遮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3)土方回填 ①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 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 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 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② 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4)混凝土浇筑 ① 水泥规格:水泥采用 4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 颗粒洁净的天然河沙,细度模数控制在 2.2~3.0 内,含泥量小于 3%,含水量小于 4%,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6 5 水土保持措施 碎石为 1~4cm,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超径含量控制在 15%以内,针片状含量不 大于 10%。 ② 砼设计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水泥强度等级 42.5。 ③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时,要求模板表面光滑平顺、尺寸准确、接缝严密、无错 台,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内模应仔细涂刷脱模剂,要求脱模剂涂刷均匀,既不聚 成团状,也不成股下流为宜,以保证浇筑砼以后外观颜色一致。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 平面位置、顶部高程、模板接缝、支撑加固、模板线型等进行全面检查,报监理工程师 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加固等分别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浇 注混凝土,检查的内容有:模板的高程、位置;模板支撑的稳定性;脱模剂的涂刷情况。 ④ 砼浇筑:混凝土灌注施工时,一般先灌筑沟底混凝土,待其初凝后(常温下 24h), 再立沟墙模板灌注边墙混凝土,亦可将沟底混凝土与沟墙混凝土一次立模灌注完成。沟 底和沟身混凝土灌注应按伸缩缝分段连续进行,伸缩缝间距 15-20m 设置一道, 缝宽 2cm, 各分段内混凝土应一次灌完,当允许间歇时间超出要求时,应按灌注中断处理,同时留 置施工缝。 ⑤ 砼振捣:振捣棒各插入点间距应均匀,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 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最大不超过 50cm,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时,振捣棒应 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 5~ 10cm,以使上下层相结合。振捣时,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预埋部件。每一振点的振捣 时间延续时间宜为 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⑥ 砼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 7-10 天内,要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采用塑料薄 膜包裹,根据温度情况,合理浇水养护。 (5)临时拦挡苫盖 表土临时堆放时,周边应用挡墙临时拦护,以免水土流失。临时挡土墙用编织袋装 土堆砌时,应相互咬合、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编织袋长度的 1/3。 根据天气预报及当天天气情况,预备好密目网苫盖,一旦天气突变,便及时覆盖密 目网苫盖,采用人工铺设,密目网苫盖与地面之间应压平、贴紧;铺设过程中,边铺设 边压盖,采用搭接形式铺设,搭接宽度大于 50cm,力求平顺,松紧适度,搭接、压盖 固定物可使用木桩或沙袋,防止大风吹走。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7 5 水土保持措施 (6)苗木栽植和植草绿化 ① 苗木栽植 采用人工挖穴,每穴 1 株,方法步骤如下: 整地:按设计规格进行挖穴,清除周围杂草,选择优质苗木栽植,每穴 1 株,然后 填土压实。 带土大树苗栽植,树要栽正打紧,做坛,浇足定根水,并支撑加固。 水分:在挖运、栽植时要求迅速、及时,以免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苗木移栽后, 第一次定根水要及时,并且要浇足、浇透,这样可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而有利于树木 成活。 修枝摘叶:通过修枝摘叶,可减少水分蒸发,缓解受伤根系供水压力。修枝应修掉 内膛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并力求保持树形的完整;摘叶以摘光枝条叶片量的1/3为宜, 否则会降低蒸腾拉力,造成根系吸水困难。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 新技术处理苗木。 其他应注意问题:大苗木栽植后应用草绳裹干1m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干旱时可向 草绳喷水营造一个湿润的小环境,如果移植后天气干旱,可向树冠喷雾以降低叶片温度。 浇水管理:栽种时若遇天气干燥,应隔天浇水一次,延续一周,使树苗生根成活。 ② 植草绿化 施工前人工对场地进行平整,使地形平顺、自然,然后将草籽与细土拌和均匀,人 工进行撒播,撒播后人工用铁耙整理,保证草籽被土覆盖,确保成活率,完工后当天及 时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以及草籽的需水量,适时浇水;种子前期 养护一般为 45 天,发芽期为 15 天,前期养护次数为每天 2 次,早晚各一次,早晨在 10 点以前完成,下午在 16 点以后开始,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中期以自 然雨水养护为主,每月浇水两次,并施有机肥,在整个养护期间,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5.4.3 施工进度安排 按照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结合工 程建设施工计划安排,确定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施工进度安排。 主体工程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8 5 水土保持措施 水保工程安排在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5 月完工。施工进度见图 5.4-1。 图 5.4-1 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时间 项目 2020 年 6 7 8 2021 年 9 10 主体工程 水保工程措施 填埋场区 水保植物措施 水保临时措施 主体工程 道路区 水保工程措施 水保植物措施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9 11 12 1 2 3 4 5 6 6 水土保持监测 6 水土保持监测 6.1 范围和时段 6.1.1 监测范围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生产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的规定,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 2 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总面积 1.95hm 。 6.1.2 监测时段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生产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的规定,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应从 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监测时段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 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为保证监测的实时、快速、 准确性,水土保持监测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从而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中的水 土流失状况。 2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面积 1.95hm ,监测时段为施工期至设计水平年结束,项目 已于 2020 年 6 月开工,2021 年 5 月完工。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 2020 年 6 月~2021 年 12 月,总监测时段为 2 年。 6.2 内容和方法 6.2.1 监测内容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的规定,本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 持措施等。 6.2.2 监测方法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及《水利部办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0 6 水土保持监测 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20〕161 号) 的通知中规定的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 根据规范,水土保持监测方法结合监测内容,从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定位观测与实地调查、 场地巡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与监测指标确定具体的监 测方法。 6.2.2.1 实地调查法 (一)水土流失影响因子 (1)气象 通过收集邻近气象站观测成果,结合现场询问调查,进行资料整理,获得降雨量、 降雨强度、气温、风速、湿度等气象因子。 (2)地形地貌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勘测的方法,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调查监测。 (3)土壤 土壤类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土壤质地可采用手测法测定;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层厚度采用剖面法测定。 (4)植被状况 通过查阅资料及现场调查,结合高精度 GPS 定点和相关专业软件量测,并布设样方 观测方法进行监测。主要指标包括林草植被的分布、面积、种类、生长情况等。根据调 查观测,计算林地的郁闭度、草地的覆盖度、林草植被覆盖度等指标。 (二)扰动地表面积、挖土方石方量、弃土量 扰动地表面积采用 GPS 定位或全站仪实地测量进行。 挖填土石方量、弃土量主要通过查阅施工图、监理资料获取,同时结合实际进行验 证。 (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 主要通过查阅监理日志结合现场调查量测,了解水土保持实施进度、工程量等。 (四)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1)植物措施 ① 林地郁闭度的监测采用树冠投影法。在典型地块内选定 5m×5m 的样地,用皮尺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1 6 水土保持监测 将标准样地划分为 1m×1m 的方格,测量每株立木在方格中的位置,用皮尺和罗盘测定 每株树冠东西、南北方向的投影长度,再按实际形状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尺勾绘出树 冠投影,在图上求出林冠投影面积和标准地面积,即可计算林地郁闭度。调查时,同时 应记录样方内乔木树种胸径、树高和株数。 ② 灌木盖度的监测采用线段法。在典型地块内选定 2m×2m 样方,用测绳或皮尺在 所选定样方灌木上方水平拉过,垂直观察灌丛在测绳上的投影长度,并用卷尺测量。灌 木总投影长度与测绳或样方总长度之比,即为灌木盖度。用此法在样方不同位置取三条 线段求取平均值,即为样方灌木盖度。调查时,同时应记录样方内灌木树种胸径、树高 和株数。 ③ 草地盖度的监测采用针刺法。用所选定样方内,选取 1m×1m 的小样方,测绳每 10cm 处用细针(φ=2mm)做标记,顺次在小样方内的上、下、左、右间隔 10cm 的点上, 从草的上方垂直插下,针与草相接触即算有,不接触则算无。针与草相接触点数占总点 数的比值,即为草地盖度。用此法在样方内不同位置取三个小样方求取平均值,即为样 方草地的盖度。 ④ 林地的郁闭度或灌草地的盖度计算公式为: D f d fe 式中: 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 fe——样方面积,m²; fd——样方内树冠(或草冠)的垂直投影面积,m²。 ⑤项目建设区内各种类型场地的林草植被覆盖度(C)计算公式为: C f F 式中: C——林木(或灌草)植被的覆盖度,%; F——类型区总面积,km²; f——类型区内林地(或灌草地)的垂直投影面积,km²。 充分利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记录林草植被生长状况。 (2)工程措施 对于护坡、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质量和运行状况,除查阅施 工监理中相关验收资料外,重点在雨季或汛期前后、每次大雨之后全面调查或抽查其结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2 6 水土保持监测 构是否受损,结合土壤侵蚀量监测进一步分析判断是否正常发挥了其应用水土流失防治 作用。每次调查过程中,同时拍摄必要的影像资料。 (3)临时措施监测 监测方法与永久防护措施相同。 6.2.2.2 定位监测 (1)水力侵蚀 ① 简易径流小区法 用石棉瓦和水泥围成矩形小区,在较低的一端安装收集槽和测量设备,以确定每次 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径流小区法是定量研究土壤侵蚀的常规方法。 径流小区设置依据监测点实际地形,通过简单布置形成简易径流场,测定径流、泥 沙。得到径流量(W)、泥沙量(S)和侵蚀区域面积(A)后,用下列公式即可分别计 算径流量和侵蚀强度(Mw、Ms),即: 公式 5:Mw=W/A 公式 6:Ms=SR/A 3 2 式中 Mw—径流的流失强度,m /km ; Ms—泥沙的流失强度,t/km2; 3 W—流失的径流量,m ; 3 S—流失的泥沙体积,m ; 3 R—流失的泥沙密度,t/m ; A—流失区面积,km2。 ② 测钎法 测钎法适用于开挖、填筑和堆弃形成的、以土质为主的稳定坡面土壤流失量简易监 测。将直径 0.3cm~1.0cm,长 30cm~100cm 的钢钎按间距 1m×1m 分上中下,左中右纵 横各 3 排(共 9 根)沿坡面垂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平齐,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油 漆,编号登记入册。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终以及监测时段末,观测钉帽出露地面高度,计 算土壤侵蚀厚度和土壤侵蚀量。计算采用公式: ST s SLcos 10 3 式中:ST——土壤流失量(g);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3 6 水土保持监测 s ——土壤容重(g/cm3); S——观测区坡面面积(m2); L——平均土壤流失厚度(mm); θ——观测区坡面坡度(°)。 ③ 侵蚀沟样方量测法 侵蚀沟量测法适用于暂不扰动的土质开挖面、土质或土与粒径较小的石砾混合物堆 垫坡面的土壤流失量监测。在重点监测地段,通过选定样方,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 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实测样方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取 5m~10m 宽的坡面。样 方上的侵蚀沟按大(>100cm)、中(30cm~100cm)、小(<30cm)三类统计,每条侵蚀 沟测定沟长和上、中上、中、中下、下各断面的顶宽、底宽、沟深,并以梯形或三角形 的断面形式计算断面面积,求得断面面积平均值,再乘以沟长和土壤容重即得单条沟的 沟蚀量。 n m Vr bij hij lij i 1 j 1 ST Vr S 式中:Vr——侵蚀沟体积(cm3); bij ——侵蚀沟的平均宽度(cm); hij ——侵蚀沟的平均深度(cm); lij ——侵蚀沟的长度(cm); ST ——土壤流失量(g); S ——土壤容重(g/cm ); 3 i ——量测断面序号,为 1,2,…,n; j ——断面内侵蚀沟序号,为 1,2,…,m。 ④ 沉砂池法 沉砂池法适用于径流冲刷物颗粒较大、汇水面积不大、有集中出口汇水区的土壤流 失量监测。按照设计频次观测集沙池中的泥沙厚度。宜在沉砂池的四个角及中心点分别 量测泥沙厚度,并测算泥沙密度。土壤流失量可采用下式计算。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4 6 水土保持监测 ST h1 h 2 h 3 h 4 h 5 S s 10 4 5 式中:ST——汇水区土壤流失量(g); hi——集沙池四角和中心点的泥沙厚度(cm); S——集沙池底面面积(m2); s ——泥沙密度(g/cm3)。 6.2.2.3 巡查监测法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通过定期巡查和雨后调查,一方面查看水土流失是否对防治责任 范围内的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本身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查看是否对防治 责任范围以外区域产生影响,特别是排水措施。 6.2.2.4 无人机遥感监测法 利用无人机技术可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的全面监管,贯穿生产建设项目的整个施工过 程。通过无人机对项目进行航拍,并对航拍照片进行处理,提取水土保持监测相关数据, 能够较为精确的获得项目的土地扰动面积、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水土流失情况等。 无人机监测一般在风速 8m/s 以下,能见度大于 5km 的晴天或阴天进行。飞行作业 需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信号塔等容易干扰无人机信号接收的环境条件,保证飞 行安全。通过航拍数据可以采取人机交互的解译方式获取项目位置、施工现状和进度、 扰动面积和取堆土场的位置、面积、方量等,以及工程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水土 流失情况等。 6.2.3 监测频次 (一)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象因子:每月监测 1 次。 地形地貌:整个监测期监测 1 次。 地表组成物质:施工准备期和试运行期各监测一次。 植被状况:施工准备期前监测 1 次。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5 6 水土保持监测 (2)项目建设对原地表、水土保持设施、植被的占压和损毁情况:每月监测 1 次, 线性项目全线巡查每季度不少于 1 次,典型地段每月 1 次。 (3)项目征占地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每月监测 1 次。 (4)项目弃土(石、渣)场的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及堆放方式:正在使 用的弃土弃渣场至少每 2 周监测 1 次,3 级以上弃渣场采取视频监控方式,全过程记录 弃渣和防护措施实施情况。 (二)水土流失状况 (1)水土流失的类型、形式、面积、分布和强度 水土流失类型及形式:每年不少于 1 次。 水土流失面积及分布:至少每月监测 1 次,发生强降水情况及时加测。 (2)水土流失强度:施工准备期前和监测期末各监测 1 次,施工期每年不少于 1 次。 (3)各监测分区及其重点对象的土壤流失量 雨季连续监测,旱季在每次降雨后进行监测,每月底统计土壤流失量。 (三)水土流失危害 每次监测其他指标时全面巡查,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发生后 1 周内完成监测工作。 (四)水土保持措施 (1)工程措施监测 重点区域每月监测 1 次,整体状况每季度监测 1 次。 (2)植物措施监测 植物类型及面积:每季度调查 1 次。 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状况:栽植 6 个月后调查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状况每年调 查 1 次。 郁闭度与盖度:每年在植被生长最茂盛的季节监测 1 次。 林草覆盖率:根据植物面积监测频率,每季度计算 1 次。 (3)临时措施监测:至少每月监测 1 次。 (4)主体工程和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展情况监测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6 6 水土保持监测 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每月调查记录 1 次,其余则每季度调查 1 次。 (5)水土保持措施对主体工程安全建设和运行发挥的作用。 (6)水土保持措施对周边生态环境发挥的作用:每年汛期前后及大风、暴雨 后进行调查。 6.3 点位布设 6.3.1 布设原则 (1)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监测点应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 (2)监测点应与项目构成和施工特性相适应; (3)监测点应按监测分区根据监测重点布设,同时兼顾项目所涉及的行政区; (4)监测点应统筹考虑监测内容,尽量布设综合监测点; (5)监测点要少受干扰:相对稳定,满足持续监测要求; (6)监测点数量要满足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监测与评价的要求:每个监测区至 少布设 1 个土壤流失量监测点;每个有植物措施的监测分区至少布设 1 个植物措施监测 点;大型开挖(填筑)区等重点对应至少布设 1 个工程措施监测点。 6.3.2 布设结果 根据以上确定的布设原则结合主体工程建设特点及施工中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等,共布设 4 个定位监测点(填埋场区 3 个,道路区 1 个)。另外, 在各防治区分别布设调查监测、无人机监测和遥感监测。见表 6.3-1、表 6.3-2。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7 6 水土保持监测 6.3-1 监测时段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监测方法及监测频次表 防治区名称 2020 年 6 月至 填埋场区 2021 年 12 月 道路区 表 6.3-2 监测时段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具体位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点位 封场地表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量 调查法 1# 开挖坡面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量 测钎法 2# 回填坡面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量 排水沟出口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量 侵蚀沟样 方量测法 沉砂池法 监测频次 章节 6.2.3 3# 4# 水土保持调查监测、无人机监测布设表 防治区 填埋场区 道路区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扰动土地情况 扰动范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情况 实地测量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危害 实地测量 工程措施及防治效果 实地测量 植物措施生长情况 实地测量 临时措施 实地测量 水保措施情况 78 监测频次 章节 6.2.3 6 水土保持监测 6.4 实施条件和成果 6.4.1 监测人员 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能力的单位承担,从事 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应有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能力,由其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监测规程(试行)》(水利部办公厅,2015 年 6 月),编制监测实施方案,组建 监测项目部,全面开展监测工作。监测人员配置如下: (1)监测人员需有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2)监测人员需 2 名水土保持专业人员。 6.4.2 监测设施和设备 (1)土建设施:沉沙池(利用方案新增)、简易径流小区; (2)盛水用具、样瓶、铝盒、烘箱、秒表、天平等; (3)在定点监测的站点采用仪器进行观测,主要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铁制测 针、测桩、标桩、自计雨量计等; (4)其他设备有:大疆无人机、GPS、测绳、皮尺、围尺、角规、测高仪、计算机 等。 监测设备及设施情况详见表 6.4-1。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9 6 水土保持监测 表 6.4-1 监测设备及设施情况表 序号 监测设备及设施 单位 数量 一 监测仪器及设备费 1 大疆无人机 坡度仪 台 台 1 1 2 3 风向风速自记仪 台 1 4 自记雨量计 个 1 5 烘箱 台 1 6 摄像设备 台 1 7 笔记本电脑 台 2 8 通讯设备 台 2 9 电子台秤 台 1 10 铝盒 个 150 11 环刀 个 15 12 50m 卷尺 个 1 13 5m 卷尺 个 1 14 蒸发皿 个 3 15 游标卡尺 把 1 16 标志绳 m 1000 17 取样桶 个 6 18 量筒 个 3 19 降尘缸 个 6 20 测钎 个 200 21 自记雨量记录纸 卷 6 22 集流桶 个 3 23 泥沙测量仪器(量筒、比重计) 个 2 24 取样玻璃仪器(三角瓶、量杯) 个 5 25 采样工具(铁铲、铁锤、水桶) 批 2 二 土建设施 1 简易径流小区 个 1 6.4.3 监测成果 6.4.3.1 监测结果分析 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包括监测实施方案、监测季报、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监测影像资料及相关的监测图件等。具体如下: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0 6 水土保持监测 为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范、系统的进行,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在 监测工作开展伊始,应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GB/T51240-2018) 和本方案监测编制切实可行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 对监测项目建设内容充分分析,并结合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细化监测点 设置,明确监测计划,为实施监测奠定基础。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 在工程监测期间,每个季度应单独形成季度监测报表。季度监测报表应如实反映监 测过程中该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质量、进度等),特别是 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防治等建议。季度监测报表中应包含扰动土地面积、植被 占压面积、临时堆土情况、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水土流失因子及流失量、水土流失灾害、 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内容。 (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监测报告中必须具备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余方弃渣动态监测结果、地表扰 动面积动态监测结果、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各地表扰动类型土壤流失量、水土流 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防治目标计算评价结果等内容。报告章节包括建设项目及水土保 持工作概况、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水土流失 量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及监测结论等。 (4)严重水土流失危害事件报告 因降雨、大风或人为因素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及危害事件的,应于事件发生后一周内 报告有关情况。 (5)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客观记录了监测实施情况,为监测工作实施提供直观依据。影像资料包括 项目重要位置、建设期间临时防护措施、监测过程、监测设施等影像资料。 (6)图件 监测图件主要为监测点布设图、监测设施典型设计图。 (7)附件 包括监测技术服务委托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函等。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1 6 水土保持监测 6.4.3.2 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办 水保[2020]161号)的相关要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应在监测季报和总结报 告中明确“绿黄红”三色评价结论,三色评价是指监测单位依据扰动土地情况、水土流 失状况、防治成效及水土流失危害等监测结果,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进行 评价。三色评价以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为基础,以监测获取的实际数据为依据, 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进行量化打分。满分为100 分,得分80分及以上的为“绿”色,60分及以上不足80分的为“黄”色,不足60分的为 “红”色。 监测单位在每季度第一个月向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审批机 关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季度的监测季报。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2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1.1 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1)本方案水土保持投资包括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投资和方案 新增投资。 2)本方案采用主要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式费、主要工程单价及费率与主体工程 一致,主体工程不足不部分采用水土保持行业定额和市场价格确定。 3)本方案价格水平确定为 2021 年第四季度。 (2)编制依据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 文; 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 3)《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电 信网码号资源占用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陕价费发〔2017〕75 号); 4)《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 号); 5)《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 号); 6)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 670 号); 7)《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 函〔2019〕448 号,2019 年 4 月 4 日) 8)《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办水总〔2016〕132 号) 9)当地苗木、草、种子价格; 10)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3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2 编制说明与估算成果 7.1.2.1 编制方法 根据《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 (办水总[2016]132 号和《水 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计算人工费、材料费、 施工机械台时费和基础单价,按费用构成计算工程项目的单价,由费用分类构成总估算。 (1)基础单价 1)人工工资单价 人工预算单价为 15 元/工时(120/工日),与主体工程一致。 2)材料单价 材料预算价格根据其组成内容,按材料原价、包装费、运输保险费、运杂费、采购 及保管费和包装品回收等分别以不含相应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工程措施材料采购及保管 费费率调整为 3.2%。 3)水价 水价按主体工程用水价格计算,取 5 元/m3,电价按主体工程用电价格计算,取 0.85 元/kwh。 4)施工机械台时费 本方案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附录中的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列。 按调整后的施工机械台时定额和不含增值税的基础价格计算。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的折 旧费除以 1.13 调整系数,修理及替换设备费除以 1.09 调整系数,安装拆卸费不变。 (2)措施单价 单价分析表仅列方案新增措施需要用的单价表,主体设计单价分析表不列。 1)直接工程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 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人工费=定额劳动用量(工时)×人工单位(元/工时) 材料费=定额材料用量(不含苗木、草及种子费)×材料概算单价 机械使用费=定额机械使用量(台时)×施工机械台时费 其他直接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率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4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工程措施其他直接费率取 4.0%,植物措施其他直接费率取 2.0%。 现场经费=(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费率 表 7.1-1 现场经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现场经费费率(%) 一 工程措施 1 土石方工程 直接费 5 2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6 3 基础处理工程 直接费 6 4 机械固潲 直接费 3 5 其他工程 直接费 5 二 植物措施 直接费 4 计算基础 现场经费费率(%) 2)间接费=直接工程费×间接费率 表7.1-2 间接费费率表 序号 工程类别 一 工程措施 1 土石方工程 直接费 3.3 2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4.3 3 基础处理工程 直接费 6.5 4 机械固潲 直接费 3.0 5 其他工程 直接费 4.4 二 植物措施 直接费 3.3 工程措施间接费率取 3.3%,植物措施间接费取 3.3%。 3)企业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 工程措施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 7%计算。 植物措施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 5%计算。 4)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率 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税率均取 9%。 7.1.2.2 费用构成 (1)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 费包括基本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1)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4.0% 2)现场经费:按基本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 3)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其它费用,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5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4)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7.0% 5)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9.0%。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1)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2.0% 2)现场经费:按基本直接费的百分率计算。 3)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其它费用,按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计算。 4)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5.0% 5)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的百分率计算。本方案取 9.0%。 6)估算扩大系数取 10%。 (3)独立费用 1)建设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 2.0%计列。 2)勘测设计费:勘测设计费参照陕发改项目〔2017〕1606 号文件规定,结合工程 实际,按合同价计列。 3)水土保持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由主体工程监理服务,本方案不重复计 列监理费。 4)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费:按市场行情综合考虑。 5)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按人工费、监测仪器设备费等实际发生的费 用计算,根据实际计算。 (4)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和独立费用之和的 6%记取。 (5)水土保持补偿费 根据《陕西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明确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问题的通知》(陕财办 税[2020]9 号),对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按照征点用土地面积一次性计征,每平方米 1.7 元,该项目建设期占地 1.95hm2,应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3.3150 万元。 7.1.2.2 估算成果 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总投资 70.94 万元(主体工程已有 48.57 万元,方案新增 22.37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 31.62 万元,植物措施费 48.57 万元,临时措施费 0.79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6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万元,独立费用 17.44 万元,基本预备费为 3.83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3.3150 万元。 投资估算见表 7.1-3~7.1-10。 表 7.1-3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总表 植物措施费 编号 工程费用及名称 建安 工程费 合计 设备 栽植费 苗木(种 购置 (含整地) 子)费 费 单位:万元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独立 费用 方案 列入主 新增 体工程 合计 一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31.62 0.17 31.45 31.62 1 填埋场区 31.53 0.08 31.45 31.53 2 道路区 0.09 0.09 0.00 0.09 二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13.94 10.60 3.34 0.36 13.58 13.94 1 填埋场区 13.58 10.45 3.13 0.00 13.58 13.58 2 道路区 0.36 0.15 0.21 0.36 0.00 0.36 三 第三部分 临时措施 0.79 0.00 0.79 0.79 1 临时防护工程 0.11 0.00 0.11 0.11 2 其它临时工程 0.68 0.00 0.68 0.68 四 第四部分 独立费用 17.44 17.44 17.44 1 建设管理费 0.01 0.01 0.01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0.00 0.00 0.00 3 科研勘测设计费 3.50 3.50 3.50 4 水土保持监测费 10.93 10.93 10.93 3.00 3.00 3.00 17.44 17.97 45.82 63.79 5 水土保持设施 验收报告编制费 一至四部分合计 32.41 13.94 10.60 3.34 五 基本预备费(6%) 1.08 2.75 3.83 六 工程静态总投资 19.05 48.57 67.62 七 水土保持补偿费 3.3150 八 工程总投资 22.37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87 3.3150 48.57 70.94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表 7.1-4 分区措施投资估算表 序号 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工程措施 合价(万元) 备注 31.62 一 填埋场区 31.53 1 表土剥离 m 3 2360 2 填方区拦渣坝 座 1.00 3 2.65 0.63 24.40 2.1 机械填土方 m 51579.72 4.73 24.40 3 PVC 波纹排污管 m 463.40 80.00 3.71 4 雨水收集池 个 1.00 4.1 挖基土 m 3 247.10 5.67 0.14 3 48.6 528.47 2.57 0.57 1323.39 0.08 程设计 2.71 4.2 C20 混凝土 m 5 土地整治 hm 二 道路区 1 道路排水沟 m 213 1.1 机械填土方 m 3 153.36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hm 2 1.82 13.94 hm 2 1.72 13.58 2 主体工 5.67 0.09 方案新 0.09 增措施 0.09 一 填埋场区 1 栽植油松 1.1 小鱼鳞坑整地(0.6×0.4×0.5m) 个 1267 7.00 0.89 1.2 栽植费 株 1267 4.52 0.57 1.3 苗木费 株 1292 16.16 2.09 2 栽植紫穗槐 2.1 小鱼鳞坑整地(0.6×0.4×0.5m) 个 8108 7.00 5.68 2.2 栽植费 株 8108 3.54 2.87 主体工 2.3 苗木费 株 8270 0.71 0.58 程设计 3 撒播种草 3.1 全面整地 hm 2 1.14 1323.39 0.15 3.2 撒播草籽 2 hm 1.14 1284.82 0.15 3.3 草籽 kg 55.88 55.05 0.31 4 种植花卉 3.55 9.13 0.60 0.30 全面整地 2 hm 0.57 1323.39 0.08 4.2 撒播草籽 2 hm 0.57 1284.82 0.07 4.3 草籽 kg 27.94 55.05 0.15 二 道路区 hm 2 0.10 1 栽植油松 1.1 小鱼鳞坑整地(0.6×0.4×0.5m) 个 111 7.00 0.08 1.2 栽植费 株 111 4.52 0.05 方案新 1.3 苗木费 株 113 16.16 0.18 增措施 2 撒播种草 2.1 全面整地 hm 2 0.10 1323.39 0.01 2.2 撒播草籽 hm 2 0.10 1284.82 0.01 4.1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36 0.31 0.05 88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3 草籽 kg 5.1 55.05 0.03 第三部分 临时措施 0.79 一 临时防护工程 0.11 1 填埋场区 0.11 1.1 表土临时堆土场挡土堤 m 20 1.1.1 填土方 3 m 80.0 1.2 m 60.0 3 43.2 表土临时堆土场截水沟 1.2.1 挖土方 1.3 m 0.05 5.67 0.05 5.67 表土临时堆土场种草 0.02 主体工 0.02 程设计 0.04 1.3.1 全面整地 2 hm 0.04 1323.39 0.02 1.3.2 撒播草籽 2 hm 0.04 1284.82 0.01 1.3.3 草籽 kg 2.0 55.05 0.01 % 45.56 1.50 0.68 二 其它临时工程 一至三部分合计 46.35 表 7.1-5 独立费用计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用名称 编制依据及计算公式 基础费用 1 建设管理费 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和的 2% 0.45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3 科研勘察设计费 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由主体工程监理服务,本方案 不重复计列监理费。 勘测设计费参照按陕发改项目〔2017〕1606 号文件 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按合同价计列。 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年限按 2 年计算,需要监 测人员 2 名,监测人员工资 2 万元/年.人。 4 水土保持监测费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报告编制费 0.01 0.00 3.50 8.00 0.10 监测设备折旧费 2.42 监测消耗性材料费 0.41 计 按市场行情综合考虑 10.93 3.00 合计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增 监测设施费 小 5 实际费用 17.44 89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表 7.1-6 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编号 工程费用及名称 合 单位:万元 计 2020 年 2021 年 一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31.62 0.63 30.99 1 填埋场区 31.53 0.63 30.90 2 道路区 0.09 0.09 二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13.94 13.94 1 填埋场区 13.58 13.58 2 道路区 0.36 0.36 三 第三部分 临时措施 0.79 0.08 0.71 1 临时防护工程 0.11 0.08 0.03 2 其它临时工程 0.68 0.68 四 第四部分 独立费用 17.44 17.44 1 建设管理费 0.01 0.01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0.00 0.00 3 科研勘测设计费 3.50 3.50 4 水土保持监测费 10.93 10.93 5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费 3.00 3.00 一至四部分合计 63.79 五 基本预备费(6%) 3.83 六 工程静态总投资 67.62 七 水土保持补偿费 3.3150 八 工程总投资 70.94 表 7.1-7 0.71 63.08 3.83 0.71 66.91 3.3150 0.71 70.23 主体工程设计单价统计表 序号 1 工程名称 单位 估算单价(元) 人工挖土方 m 3 11.88 5.67 2 机械挖土方 m 3 3 人工填土方 m 3 11.00 4 机械填土方 m 3 4.73 2.65 5 表土剥离 m 3 6 回填种植土 m 3 22.11 7 容量 4000L 以内洒水汽车 台班 611.42 8 C20 混凝土 m 3 528.47 9 PVC 波纹排污管(φ200cm) m 80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0 备注 引用主体 工程单价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表 7.1-8 方案补充工程单价汇总表 其中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个 单价(元) 人工费 材料费 7.00 4.66 0.42 1323.39 251.56 86.45 机械使用费 其他直接费 现场经费 间接费 企业利润 税金 扩大(10%) 0.10 0.20 0.18 0.28 0.53 0.64 19.20 38.40 33.58 52.56 99.34 120.31 1 小鱼鳞坑整地(60×40×50cm) 2 全面整地 (机械施工,III 类土) 1hm 3 栽植油松(地径 2cm) 株 4.52 3.18 0.10 0.07 0.13 0.11 0.18 0.34 0.41 4 栽植紫穗槐 株 3.54 2.52 0.05 0.05 0.10 0.09 0.14 0.27 0.32 5 撒播种草 1hm 1284.82 794.40 137.63 18.64 37.28 32.60 51.03 96.44 116.80 2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622.00 91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表 7.1-9 序号 编号 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 名称及规格 二类费用(元) 一类费用 3 6021 0.4m 搅拌机 8.69 2 3059 胶轮车 0.80 3 1031 轮式拖拉机 3 人工(工时) 柴油(kg) 电(度) 风(m ) 水(m ) (元/台时) (元) 1 合 计 3 15.00 7.30 1.20 1.30 6.30 19.50 7.56 35.75 0.80 6.20 (37kw) 表 7.1-10 1.30 5.00 12.50 19.50 36.50 62.20 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 单位:元 其中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计算价格 1 油松(高 1.2m,胸径 2cm) 株 16.16 2 草籽 kg 55.05 3 紫穗槐(高 50cm,地径 0.4cm) 株 0.71 0.50 0.20 0.01 4 农家土杂肥 m 3 76.50 50 25 1.5 5 水 m 3 5.00 原价 运杂费 采购及保管费 15.00 1.00 0.16 备注 材料价格根据 编制年 2021 年第 4 季度延安建设工程 造价信息价确定 7.2 效益分析 方案实施后,施工扰动区的新增侵蚀基本得到治理,预定的方案目标均能达到,建 设区域内的地表地物损失(主要为地表破坏损失)得到有效补偿,侵蚀环境不再逆向发 展,项目区的生产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为项目区生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经分析评价: 2 (1)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1.90hm ,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 97.4%; (2)通过水保措施的实施,可减少了水土流失量 88.04t,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将 3 降低到 1200t/km .a 以下,水土流失控制比达到 0.83。 3 (3)施工期临时堆土量 0.32 万 m ,临时堆土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拦挡苫盖等临时防 3 护措施,达到有效的保护的临时堆土量 0.31 万 m ,防治了水土流失。但是,极少量渣 土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散落流失。经测算,渣土防护率可达到 96.0%。 3 (4)工程实际占地类型情况,本项目可剥离表土量 0.28 万 m ,采取拦挡苫盖措施 3 后,得到有效保护利用的表土 0.27 万 m ,表土保护率达到 96.4%。 2 2 (5)可恢复植被面积 1.85hm ,实施林草总面积 1.829hm 。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 98.4%。 2 2 (6)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 1.95hm ,实施林草总面积 1.82hm 。林草覆盖率达到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2 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93.3%。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见表 7.2-1。 表 7.2-1 评估 指标 方案目标值实现情况评估表 评估依据 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度(﹪) 水土流失总面积 土壤流失控制 容许值 比 目标值 渣土防护率 保护的弃渣及临时堆土量 (﹪) 弃渣及临时堆土量 表土保护率 保护的表土数量 (﹪) 可剥离表土总量 林草植被恢复 林草总面积 率(﹪) 可恢复植被面积 林草覆盖率 (﹪) 单位 数值 1.90 2 hm 1.95 1000 2 t/km 1200 0.31 3 万m 0.32 0.27 3 万m 0.28 1.82 2 hm 1.85 林草总面积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实现值 评估结果 93 97.4 可以实现 0.8 0.83 可以实现 92 95.9 可以实现 90 96.4 可以实现 95 98.4 可以实现 24 93.3 可以实现 1.82 2 扰动地表面积 目标值 hm 1.95 93 8 水土保持管理 8 水土保持管理 为保证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工程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工程 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项目建设单位应在组织领导、技术力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本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保证措施包括水土 保持工程后续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 竣工验收、资金保障等方面。 8.1 组织管理 由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主 要领导为组长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积极配合各级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需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 (2)制定水保方案实施、检查、验收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3)负责资金的筹集和合理使用,务必保证水保资金的足额到位; (4)做好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各方的联系和协调工作,接受水保监督 管理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5)切实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学习,增加宣传力度,在工程开工前夕,组织有关人 员进行环保。 (6)购砂石料必须采取合法途径购买,切忌乱挖。 (7)严格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今后建设方承建的其它项 目,应严格落实“三同时”,避免水土保持方案未批复即开工建设的情况发生。 8.2 后续设计 在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步开 展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按程序与主体工程设计一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核,作 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依据,并将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方案审批的同级监督部门备案, 申报备案应在水土保持方案批复之后项目开工前完成,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同步。根据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4 8 水土保持管理 已备案的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履行水土保持设施管护责任。 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地点、位置、规模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发生重 大变化的,应当补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报子长市行政 审批服务局批准。 8.3 水土保持监测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 〔2019〕160 号)规定: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应当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工作。 监测单位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有关技术标准和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根据不同生产建 设项目特点,明确监测内容、方法和频次,调查获取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定量分析 评价自项目动土至投产使用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及时向生产建设单位提 出控制实施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意见和建议,并按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报送监测情 况。 本项目监测时间从施工准备期开始,在监测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将监测的原始 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施工期和运营初期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并定期报送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需补充水保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 方案,监测成果同时还将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实行水土保持监测“绿黄红”三色评价,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根据监测情况,在监测季 报和总结报告等监测成果中提出“绿黄红”三色评价结论。监测成果应当公开,生产建设 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期间将水土保持监测季报在其官方网站公开,同时在业主项目部和 施工项目部公开。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监测评价结论为“红”色的项目,纳入重点监管对 象。 8.4 水土保持监理 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为确保方案如期实施和实施质量,水土保持项目应实行监 理制。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的意见》(水 保(2019)160 号)规定,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总量大于 20 万 m³,应配备具有水土保持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5 8 水土保持管理 专业监理资格的工程师持证上岗,监理工程师定期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水土保持措施施 工进度、质量报告。 监理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质量监理,如实反映工程质量情况,监理应与施工同步进行。 (2)工程进度监理,监理每道工序和全过程的工期是否与规划实际相符。 (3)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监督,监理投资方案到位情况和建设方使用管理情况。 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若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安全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限期 整改,必要时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 工程师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和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8.5 水土保持施工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三制”质量保证措施,即实行项目管理制、工程招 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在工程发包标书中应有水土保持要求,将各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列入招标合同,以合 同条款形式明确承包商应承担的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惩罚措施。工程建设中外 购土石料,在购买合同中应明确料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 效益的充分发挥。中标单位在实施本方案时,对设计内容如有变更,应按有关规定实施 报批程序。在方案实施工程中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1)建设期水土保持设施基础开挖时严禁乱挖乱倒 (2)严格按本方案要求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8.6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工程建设完成后,应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 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 号)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 验收规程(试行)》的规定执行,及时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 (1)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应符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 告示范文本的格式要求,对项目法人法定义务履行情况、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完成情况、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6 8 水土保持管理 防治效果情况和组织管理情况等进行评价,做出水土保持设施是否验收合格条件的结 论,并对结论负责。 (2)明确验收结论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生产建设单位应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审批决定、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等,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工 作。一般包括现场查看、资料查阅、验收会议等环节,最终形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 书,明确验收合格的结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生产建设项目方可通过竣工验收 和投产使用。 生产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当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标准规范,对存在下 列情形之一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结论应当为不合格: 1)未依法依规履行水土保持方案及重大变更的编报审批程序的; 2)未依法依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 3)未依法依规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的; 4)废弃土石渣未堆放在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的; 5)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等级和标准未按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的; 6)重要防护对象无安全稳定结论或者结论为不稳定的; 7)水土保持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8)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监测总结报告和监理总结报告等材料弄虚作假或者存 在重大技术问题的; 9)未依法依规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的。 (3)公开验收情况 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通过其官方网站或者其他便于公众 知悉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 测总结报告,公示时间不得少于 20 个工作日。对于公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生产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给予处理或者回应。 (4)报备验收材料 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向社会公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后、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 前,向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报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完成报备并取得报备回执。 延安圣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