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子县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2010 年 5 月 27 日在长子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长子县财政局负责人 牛利军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 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县 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 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 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县财政部门在县 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 彻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县三干会议精神,以科学发 展观为统领,把握形势,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千方百计增 收节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和各项重点支出 需要,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 预算任务,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县域经济企稳回升、上级财政 1 专项拨款增加,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山 西省预算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当年财政预计超收收入 作了相应安排,财政收支预算做了相应变动。经县十四届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批准:财政总收入由 76950 万元 变动为 80080 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由 57865 万元变动为 68205 万元;基金收入由 7824 万元变动为 9585 万元,基金支出由 17322 万元变动为 19083 万元。 根据变动后的预算,全县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09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80003 万元,为变动 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 99.9%;比上年增长 13.94%,增收 9790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7013 万元,为预算的 99.53%,比上年增长 16.23%,增收 3772 万元。 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完成 50610 万元,为 预算的 100.06%,比上年增长 13.65%,增收 6080 万元;地 税部门完成 19000 万元,为预算的 100%,比上年增长 5.56%, 增收 1000 万元;财政部门完成 10393 万元, 为预算的 98.98%, 比上年增长 35.27%,增收 2710 万元。 2009 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9483 万元,为预算的 98.94%,比上年降低 38.18%,减少 5856 万元,主要是国土 收益同比减少 5394 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 2009 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执行 74017 万元,为预 算的 108.52%;比上年增长 21.65%,增支 13171 万元。主要 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6410 万元,为预算的 100.64%, 比上年增长 19.61%,增支 2690 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资金 增加;农村住房解困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政权机关运转 及办公设备更新等支出增加。 2、公共安全支出 3958 万元,为预算的 136.72%;比上 年增长 15.33%,增支 526 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资金增加; 县城道路施划标线、警用设备更新等支出增加。 3、教育支出 20370 万元,为预算的 95.39%;比上年增 长 27.2%,增支 4356 万元。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 资改革、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支出增加。 4、科学技术支出 887 万元,为预算的 136.25%;比上年 增长 29.87%,增支 204 万元。主要是科技三项费投入增加。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394 万元,为预算的 129.43%; 比上年增长 2.2%,增支 30 万元。主要是农村文化低保、老 年人健身展示活动支出增加。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6746 万元,为预算的 117.53%; 比上年增长 19.04%,增支 1079 万元。主要是对农村低保、 城市低保、“五老”补贴等民生支出增加。 7、医疗卫生支出 6231 万元,为预算的 131.62%;比上 3 年增长 19.9%,增支 1034 万元。主要是疾病防控、医疗保障、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增加。 8、环境保护支出 2029 万元,为预算的 201.49%;比上 年增长 142.99%,增支 1194 万元。主要是上级对污染减排、 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等投入加大。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832 万元,为预算的 45.56%;比 上年降低 48.71%,减少 790 万元。主要是科目调整所致。 10、农林水事务支出 9780 万元,为预算的 116.75%;比 上年增长 10.73%,增支 948 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增加;县 级护林防火、造林绿化等支出增加。 11、交通运输支出 796 万元,为预算的 260.13%;比上 年增长 755.91%,增支 703 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增加。 12、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1151 万元,为预算的 205.17%;比上年增长 122.2%,增支 630 万元。主要是上级专 项、安全生产奖励等支出增加。 13、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 664 万元,为预算的 111.41%;比上年增长 160.39%,增支 409 万元。主要是家电 下乡、粮食企业改制等支出增加。 14、金融监管支出 60 万元。 1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232 万元,为预算的 100%。 16、其他支出 2477 万元,为预算的 89.23%;比上年降 低 5.24%,减少 137 万元。 4 2009 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 12221 万元,为预算的 64.04%;比上年降低 39.07%,减少 7838 万元。 (三)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09 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 27013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53566 万元(含上级专项资金 16058 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 入 1715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5381 万元,收入总计 85960 万元。决算支出 74017 万元,年终结余 11943 万元,减去结 转下年的支出 11904 万元(含省财政预拨我县 2010 年均衡性 转移支付 8700 万元,结转下年专项支出 3204 万元),收支 相抵,一般预算净结余 39 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 2009 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 9483 万元,上级专项补助 2548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9498 万元,收入总计 21529 万元。 当年支出 12221 万元,收支相抵,结余 9308 万元,结余部 分下年继续按规定使用。 从上述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来看,2009 年全县财政收入保 持了稳定增长,财政支出总量继续扩大,支出结构进一步优 化,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预算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成 绩。这些成绩,是我们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财政收支矛盾 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 大、县政协依法监督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财税干 部职工同心协力、奋发拼搏的结果。 5 (四)2009 年财政工作情况 2009 年预算执行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逆势增长。一年来,在财 政增收异常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按照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 过的收入目标,与税务部门一道,严密跟踪经济走势,大力 加强税源监控,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一举扭转了收入下滑态 势,全县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超过 10%,圆满 完成了保增长的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 力保障。 2、落实财税政策,服务发展力度加大。一是积极抓住 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契机,全年共争取中央项目资金 6503 万元,省市资金 4382 万元。二是创新融资渠道,充分 发挥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共为 6 户企业提供 担保贷款 2830 万元,为县中医院、污水处理、供水管网改 造等工程争取开行贷款 5000 万元。三是大力支持家电、汽 车、摩托车下乡活动,全年累计兑付补贴资金 277 万元,拉 动居民消费 2425 万元。四是积极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县财政共为造林绿化、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1314 万元,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改善了投资环境和人居环 境。 3、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基本保障。 ——全力保障民生:一是全面落实“五老”和农村主干 6 补贴政策, “五老”补助资金较上年增加 301 万元,农村主 干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 100 元。二是为全县 3 万多名中小 学生购买了平安保险,为全县 199 户一户多残户发放了特种 补贴。三是投资 500 万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 12 所,使全 县 1400 多名五保人员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进一步完善医 疗保障机制,共拨付新农合资金 2091 万元,支付行政事业 单位职工医保金 400 万元,落实特困企业职工医疗保险 230 万元。五是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全年配套资金 1387 万元。 ——大力支持三农:一是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全 年共发放各类涉农补贴 2747 万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二是认真落实设施蔬菜财政补贴政 策,全年共兑现补贴资金 800 万元,支持了蔬菜大棚园区建 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公共事 业,下达农村沼气建设资金 120 万元,发展沼气用户 2500 户;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 232 万元,解决了 8210 人 的安全饮水问题;拨付新农村建设资金 673 万元,支持了 49 个新农村建设; 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522 万元, 支持了 8300 亩中低产田改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一是统筹安排义务教育保障资 金 2457 万元,支持了全县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二是投入中 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 3381 万元,提升了全县教育保障能 7 力。三是落实财政资金 4500 万元,教师节前兑现了全县义 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提高了教师待遇。四是对全县 10% 贫困家庭品学兼优高中生和计生、低保等 “四类家庭”高 中生落实免学费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按照 “特事特办”的原则,筹措资金 40 万元,确保了甲型 H1N1 流感的防控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 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 248 万元,确保了国 庆安保资金需求,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4、创新管理体制,财政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完善了部 门预算改革,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经费支出定额更加科学, 预算约束力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二 是全面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县 89 个行政事业单位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初步构建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信息 化平台。三是深化了政府采购管理改革,采购机制进一步规 范,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采购金额 1782 万元,节约资金 167 万元,节约率达到 8.57%。四是加强了 财政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涉农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校舍安 全工程资金、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回顾 2009 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财政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压力和不少困难:一是收入形势依 8 然严峻。今年经济发展形势虽然总体向好,但企稳回升的基 础还不牢固,我县财政收入形势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二 是税源结构仍显单一。从收入结构来看,涉煤收入占财政总 收入的 80%以上,煤炭市场的起落直接影响到我县财政收入 任务的完成。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一方面是财政收 入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是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保增长、 保民生、保稳定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四是财 政管理还不够规范,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 和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0 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省、市关于编制 2010 年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和县 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2010 年我县财政预算安排的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 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三大目标不动 摇、六大重点创六新”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的 财政政策,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在“保 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着力保障民生领域、社 会事业和重点项目等支出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 推动长子财政科学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子做出新 9 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今年财政收支增减因素, 参照 2009 年全县财政收支执行情况,2010 年全县财政预算 草案安排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010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 90000 万元,增长 12.5%,增加 9997 万元。其中: 分收入级次安排情况:一般预算收入 29975 万元,增长 10.97%,增加 2962 万元;上划中央收入 47610 万元,增长 13.39%,增加 5624 万元;上划省级收入 8277 万元,增长 12.83%,增加 941 万元;上划市级收入 4138 万元,增长 12.81%,增加 470 万元。 分征收部门安排情况:国税部门 57000 万元,增长 12.63%,增加 6390 万元;地税部门 21500 万元,增长 13.16%, 增加 2500 万元;财政部门 11500 万元,增长 10.65%,增加 1107 万元。 (二)预计可用财力情况 根据上述财政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0 年全 县可用财力预计为 67497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29975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25579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11943 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上述财力预计,按照《预算法》“量入为出、收支 10 平衡”的原则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相应安排一般预 算支出 67497 万元,比上年初预算增长 16.65%。主要支出安 排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6728 万元,增长 1.43%。 2、公共安全支出 3231 万元,增长 23.32%。 3、教育支出 21335 万元,增长 30.58%。 4、科学技术支出 670 万元,增长 4.7%。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725 万元,降低 5.7%,主要是 专项减少。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180 万元,降低 8.2%,主要是 县级不再负担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 7、医疗卫生支出 4767 万元,增长 48.55%。 8、环境保护支出 611 万元,降低 36.35%,主要是专项 减少。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570 万元,降低 7.26%,主要是 专项减少。 10、农林水事务支出 7421 万元,增长 21.04%。 11、交通运输支出 279 万元,增长 224.42%,主要是成 品油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增加。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支出 507 万元,增长 44.86%。 13、商业服务业支出 165 万元,增长 8.56%。 14、国土资源气象支出 8813 万元,增长 39.47%。 11 1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191 万元,降低 29.26%,主要是 科目调整所致。 16、其他支出 6304 万元,降低 11.72%。主要是预留公 务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 3887 万元, 预备费 1200 万元。 (四)基金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2010 年, 全县基金收入预算安排 9355 万元, 降低 1.35%, 减少 128 万元;加上上年结转 9308 万元,我县 2010 年基金 收入总计 18663 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基金 支出预算 18663 万元,比上年初预算增长 7.74%,增加 1341 万元。 在编制上述预算草案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实 事求是,积极稳妥。既考虑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又确保中央 省市县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 点。既优先保证个人部分,又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突出问题; 既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又兼顾社会事业发展。三是艰苦奋斗, 厉行节约。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 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四是强化监管,确保平衡。坚持 依法理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财政科学精细管理,确 保财政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的预算盘子是在财政保障范围不断 扩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县政府经过统筹考虑、 12 反复研究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部分建设 性资金、发展性资金以及其他需要增加预算的支出项目由于 财力所限暂时无力安排或安排不足,还需要通过各级各部门 共同努力,通过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以及力争财政实现超 收来解决。对此,恳请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级部门给予 理解和支持。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 完成 2010 年财政预算任务 围绕 2010 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职能,促进县域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建立规范、稳定、长效的科技投入机制,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二 是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我县重点项目提供良好的资金 支持。三是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向 上争取项目资金,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四是大力支持县 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 (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 实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扎实做好涉农补贴发放工作,促进全 13 县农业发展。继续落实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进 一步扩大农村消费。二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现代 农业,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增 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要内容的农 业综合开发,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病险水库除 险加固,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 政奖补试点工作,切实完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机制,不 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 支持农村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村级 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政权 建设。 (三)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巩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继续完善和落实全县义务教育 各项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全免费。进一步加大教育 投入,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我县教育保 障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完善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 率。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 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并逐步提 高保障水平。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 14 应保尽保。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就业再就业工 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继续实施农村“五老”补贴、现 任农村主干补贴等惠民政策,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支持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不 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四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支 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推行政府买单、群众看戏和送 电影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着力推进 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维稳和安全投入,努力营造和谐稳定 的发展氛围。六是继续做好人员经费保障工作。在确保全县 公教人员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公务员 增加津补贴的规范工作,支持医疗卫生系统和其他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 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 算编制方法,逐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深入推 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范 围。二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法规政策宣 传,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严肃处理违规 行为,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加强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和跟踪问效制度,选择部 分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四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加强对财税政策执行、部门预算执 15 行和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重点强化对扩大内需、 强农惠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重点项目等 资金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落实,不断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认真落 实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制止各种铺 张浪费行为。 (五)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确保财政 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开展 各种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升依法理财、科学理 财水平。二是进一步实行财政预决算情况公开、预算执行过 程公开、政府采购程序公开,切实增强工作透明度。三是严 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各项要求,重点 加强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决防止吃拿卡要,坚决防 止拨人情款,坚决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 干部安全。四是进一步规范和精简办事环节和程序,提高办 事效率,着力打造阳光、廉洁、高效财政,努力营造良好的 服务环境。 各位代表:2010 年我县财政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改 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 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全 年财政预算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 16 贡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