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2: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内容说明.doc
附 1-2: 朔州市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申报表内容说明 一、适用范围 (一)本表根据市级预算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所填报的项 目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填报,作为项目绩效目标审核和批复、 预算资金确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项目支出是指市级预算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 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年度项 目支出计划。 (三)市级预算部门的所有预算项目都应设定绩效目标, 并形成本表。 (四)本表中的相关内容由项目资金申报单位在项目申 报文本中填写。 二、内容说明 (一)年度:指编制部门预算所属年份。如:编报 20×× 年部门预算时,填写“20××年”;20××年预算执行中申 请调整预算时,填写“20××年” 。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指项目的具体名称,与部门预算中的项目 名称一致。 2.主管部门及代码:指市级预算部门的代码及全称。如: 【001】朔州市人大办公厅。 1 3.实施单位:指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也就是资金申请单 位,与项目文本中的有关内容一致。 4.项目属性:指新增项目或延续项目。 5.项目期:指项目的具体实施期限,按具体起止日期填 报,如 2017.5-10;2017.1.1-2019.12.31。其中,确实无法 确定具体实施期限的一次性项目,填“2017.1.1-12.31”或 “一年”;属于部门经常性业务项目,填“长期” 。 6.项目资金:指中期或年度项目资金总额,按资金来源 分为财政拨款、其他资金。本项内容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 数点后两位。 7、项目概况: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的、范围、组 织架构、实施方式等。 8、立项依据:项目立项的相关政策文件说明。 9、项目设立的必要性:从项目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 及对部门发展战略支持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回答为什 么要对项目立项。 9、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和措施:填列主要通过哪些制 度和措施来推进项目管理,落实各级管理责任,防范项目管 理和实施风险,保证项目有效实施。 10、项目实施计划:填列项目各阶段的实施内容。 (三)总体目标 项目支出总体目标描述利用该项目全部预算资金在一定 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 1.中期目标:概括描述延续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 2 三年)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其中,所填写的期限,按一 定 时 期 滚 动 填 写 , 如 2016 年 编 制 2017 年 预 算 , 填 写 2017-2019 年;2017 年编制 2018 年预算,填写 2018-2020 年等。 如果是一次性项目,不需填写此项,只填写年度目标。 2.年度目标:概括描述项目在本年度内预期达到的产出 和效果。 (四)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按中期指标和年度指标分别填列,其中,中期 指标是对中期目标的细化和量化,年度指标是对年度目标的 细化和量化。如果是一次性项目,只填写年度指标。 绩效指标一般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 类一级指标,每一类一级指标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三级指 标,分别设定具体的指标值。指标值应尽量细化、量化,可 量化的用数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1.产出指标:反映根据既定目标,相关预算资金预期提 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 (1)数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数量, 如“举办培训的班次” 、“培训学员的人次”、 “新增设备数量” 等; (2)质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达到的 标准、水平和效果,如“培训合格率”、 “研究成果验收通过 率”等; (3)时效指标,反映预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 3 度和效率情况,如“培训完成时间” 、“研究成果发布时间” 等; (4)成本指标,反映预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成本 的控制情况,如“人均培训成本” 、 “设备购置成本”、 “和社 会平均成本的比较”等。 2.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前述相关产 出所带来的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 (1)经济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 响和效果,如“促进农民增收率或增收额”、“采用先进技术 带来的实际收入增长率”等; (2)社会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 响和效果,如“带动就业增长率”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率” 等; (3)生态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 响和效果,如“水电能源节约率” 、“空气质量优良率”等; (4)可持续影响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带来影响的可持续 期限,如“项目持续发挥作用的期限” 、“对本行业未来可持 续发展的影响”等。 3.满意度指标:属于预期效果的内容,反映服务对象或 项目受益人对相关产出及其影响的认可程度,根据实际细化 为具体指标,如“受训学员满意度”、“群众对××工作的满 意度”、“社会公众投诉率/投诉次数”等。 4.实际操作中其他绩效指标的具体内容,可由部门(单 位)根据需要,在上述指标中或在上述指标之外另行补充。 4